教师做了十几年领导问我是不是不干了了老了还有钱领吗

[转载]转:中国特色---做了15年财务,做了15年假帐&一
(&⊙o⊙&)哇&&&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人称"北方香港"、“北方明珠”的非常干净美丽的海滨城市,漂亮时尚的衣着甚至超越了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
15年前,我毕业于商业学校,和我一起毕业的一批女同学,有不少都进了学校,因为那时学校财务制度改革,以前都是教师兼职财务,我们毕业时,正好赶上这次改革,学校缺人,急缺财务人员,所以我们这批就进到了区属学校干财务,一开始,都是从出纳开始干。但也有个别的,如进修学校的party委书记的女儿,就是直接干会计,而且还走教师系列。这就是中国特色吧!
记得,我刚出校门时,根本不懂社会规则,只天真的以为上班挣钱,有份体面而又稳定的工作,也算是坐办公室吧!可以找到不错的男朋友,结婚生子...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一生。当时,公务员并不吃香,很多人大学生都往大企业里奔,特别是外企,那时是最好的职业,当然现在公务员是最好的职业了!企业反而是最差的职业。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句话真的体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改变。
第一天上班,老出纳要退休了(有的是返回教师职业去了,但我所在的学校是接退休出纳的班),没说什么,直接把帐本和相关资料给了我,钥匙等做了交接后,就离开了。看得出,她是有些舍不得这个岗位,其实这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有退休的这一天。
出纳工作很简单,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每月14日开始记帐,然后给会计,会计是男的,以前是教师,都数学的,现在当会计,他常说:“比当教师自在多了,上班随便什么时候来都行,没人管,和校长一样,说出去开会就行了!”还告诉我:“以后要多学多问,不要不好意思,有些东西和学校教的不一样,现实的东西往往比书本上的要复杂。当然这个复杂不是指工作难度,而是指的是做帐手法和人情事故.
我们当年这批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学校是事业单位,仅次于公务员,当年是抢着到学校要人,还有些同学根本不愿进,只想去企业当财务,那时的企业真是效益非常好,而且奖金也很多!没想到不到十年,企业全垮了,相反,公务员和学校这样的国家干部却火了起来,所以,我们校长常讲这句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眼光要放远,不要只盯着眼前。"
我第一天上班非常清闲,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15年前学校里还没有电脑,没有像现在这样电脑办公,手工作帐,闲时也没什么玩的,只好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有三张办公桌,一个是总务主任,一个是会计,一个就是我---出纳。有时,我常想,这样清闲的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我有些同学当时不愿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去要人时,她们也拒绝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而同学会时,她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自己在企业里如何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时,轮到我却无话可说,因为学校里实在是无事可干!太闲了!看着很多和我一样进入学校干财务的同学都目光呆滞、无精打采地如同僵尸上班下班时,我们强烈地感到这不是一个好的工作单位,这纯粹是一个养老院。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学校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已出去,我就在东财读大专班。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难受,因为确实当年那么好的青春年华,全都浪费掉了!在学校里就那几笔帐,根本不值得动脑子,也根本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连做假帐都比企业的要简单多了!
上班后第二天,总务主任告诉我:"今天下班后,校领导要请你这位新来的出纳出去坐坐,也就是接风的意思,地方都选好了,就在天津街的山水楼。我有些惊慌,因为天津街的山水楼当时是大连最好的饭店,非常有名气(当然现在早就没有了),而且我也不是什么领导,只是一个小出纳而已,还值得领导们请我吃饭吗?真是害怕(主要还是我以前根本没有到高档饭店吃饭的机会,没见过什么世面)。我和总务主任说:“就为请我一个人吗?还是让我作陪呢?”总务主任笑了,说:“你也太小瞧你自己了,你以为你是谁呢?你是领导班子里的领导啊!你比教师地位还要高一块,我们和校长书记一样都属于学校行政班子里的成员,所以,你来了,就为请你一个人,校领导全到场,你如果不去,那我们为什么吃饭呢?连个理由都没了?你必须要去,这是政治任务!
总务主任是个男的,非常风趣,也平易近人,我才来二天,我们就熟悉了(也没法不熟悉,就我们三人在一个办公室里,想不近乎都难)。
下班后,我们在天津街的山水楼吃饭,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因为那可是我第一次进这么有档次的饭店,菜品的口味非常好,无法形容,这是我现在吃遍全市所有高档饭店都无法再次感受到的(不知是现在的厨师手艺变差了,还是我的口味变高了)。
席上,校长、书记、工会主席、教导处的各位主任,一一向我敬酒,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这可都是领导啊!我一个小出纳怎么这么有地位呢?但当时,也是豁出去了,逢酒必干。
当时的祝酒词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是校长先举杯:“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同志,非常年轻,刚出校门,我们学校就缺少这样的人才,你来了我们学校,我们这些在坐的就都是你的老姐姐,在校内称呼是职务,在私下里,我们就是你的长辈,我们全都是一家人,以后要多向会计学习,你放心,只要你安下心来干,肯定不会亏待你的,你以后就明白了.不用着急.
我也借着酒劲,向校长和领导们表态:"我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非常幸运能进学校里工作(当时是讨好地说,不是出自真心,现在当然是真高兴能进学校了),我来时,会计和总务主任,还是教导处的领导们、校长、书记都来办公室看望我,说有事尽管找她们,不用客气。我非常感激,在这样优秀的集体工作,心情也很好,环境也很好,我肯定会好好工作,请你们放心,也请各位领导以后继续支持我的工作,如果我做的不好,尽管指出来,我一定改正。”
校领导们听了都很高兴,说:“小姑娘很谦虚啊!有潜力,有前途,好好干,以后好处有的是,慢慢你就明白了。”(这句话,我记到现在,当时以为是祝酒词,一个月后,我发现,全被说中了,我真的从一个身无分文的贫穷女中专生变成一个掌握近千万元小金库的富姐了,以后再详细说)。
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当时还有总务主任一个人就喝了一瓶真品茅台酒,看着席间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知是我喝多了,或者是我无法接受现实,半梦半醒、恍恍惚惚,仿佛在梦中,我使劲掐我的胳膊(当时还留的长指甲,掐得都红了,两条胳膊当时全是红指甲的印痕)。
席间,领导们谈论着教育局领导的趣事和丑事儿,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别人听了都很平常,唯独我听到这么多教育局领导的丑事(甚至还有区领导的),我都震惊了,嘴张得老大,实在太惊讶了!这些事可能发生在这么大的干部身上吗?这以前都无法相信的事,怎么从校长嘴里说出来就那么坦然呢?(现在想起来,我都笑话自己当时的幼稚和单纯,这些事实在太平常了,无非就是男男女女之间的事或是金钱等等而已,都见怪不怪了,没有才是怪呢!
吃完饭,会计起身结帐,要了一张报销用的发票,吃饭很正常,可以报销的,只要在"用途"栏上写上活动费就可以作帐了,现在也是一样,学校只有帐上有钱,完全可以正常报销.但我没想到的是,这张发票的金额却高的惊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吃一餐饭花这么多钱的(事实上,我一个月后,我才真正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低声问会计,怎么这么贵呀?"会计很镇定地笑笑:"以后我会慢慢给你讲的,今天不谈工作."
看着剩的满满一桌子菜,真是可惜,但没人打包,那时的人不像现在打包很正常,而不打包会被人嘲笑!15年前,如果谁打包,那是连服务员都要笑话的。
结完帐,发票也拿了,但校领导和会计还不忙着走,书记对会计说:“下一个节目该上场了吧?都等着呢。”会计忍不住哈哈大笑,从包里拿出好多信封来,说:“好,今天都沾了小出纳的光了,每人都有大红包,都高兴高兴。”
说完,每人发了一个信封,发完,正好每人都有,打开一看,我都惊着了,足足有600元钱。2008年的今天,600元钱连顿饭都吃不上,可那是15年前啊!那时,一个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600元(所以那时没人愿当公务员)。我抬起头,发现校长、书记、主任的目光都在用一种非常锐利的眼神盯着我看,仿佛要穿透我的内心似的。我才缓过神来,说谢谢校长、谢谢书记、主任,学校福利太好了。”这时,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不知是好是坏?隐隐觉得有些事情我要经历了......
第三天早上,刚到单位,会计和我说:"学校要去采购办公用品,你和我一起去,以后有时间,我和你一起去,如果我没时间的话,都是你负责的,这也是你以后的工作内容.学校的采购是每个学期开学时进行一次集体采购,如果临时必须要买东西,也可以临时去采购.我们都有特定的地点采购,可以提前通知他们要买什么东西,如果没有,他们也会提前准备地,不用我们一家一家跑了,很方便的。"
我们当时去买的是一些办公用品,在一家小店里,会计和老板娘熟悉地打着招呼,买完东西,我站在会计身旁,看着老板娘开着发票,金额真是高的离谱!我说这些东西怎么这么贵,比大商的价格都贵出至少一倍啊!会计没有生气笑了看着我,递出现金(当时用的是现金,现在教育局规定必须用支票,其实都一样的,改变不了什么本质问题的)没回答。老板娘开完发票,会计查了查就放进包里,看我们拿不了,老板娘就在街上打了一辆TAXI,当时的的士刚刚兴起,开出租车的一个个像现在公务员一样牛气逼人!开着微型夏利享受着路人羡慕的目光,不像现在,开出租车的像孙子似的,和民工一个档次。这使我又想了薄市长常说的那句名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句话怎么说的就那么准呢?
我们上了辆微型夏利的士,回到学校,让传达室找几个大个学生拿到办公室。剩下的就是通知需要的老师们过来领就可以了。
在办公室里,会计说:“你知道那个店老板给我的是什么钱吗?这很简单,在中国那可以说是连三岁小孩子都懂的,我想你心里也明白,只是不好意思说是不是?没关系,其实这以后都是由你负责的,你必须知道如何做好你的工作。这张发票上的钱比大商都贵得多,但你要知道,人家那是代替我们买的,要花时间和精力还有运输,这都要钱的,现在多方便,在一家店就能买齐,省下我们的时间了,而且也不用花我们自己的钱。这是从帐上走的,是办公经费。一会,你去学校的开户银行取钱,就按发票上的金额用现金支票取现金。”说到这,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是发票上的金额是实际支付现金的一倍,而付给店老板的钱只是实际金额,那多出的那一倍,就提出现金来以作它用,可究竟怎么处理这多出的一倍的现金呢?我不敢多问,开好了现金支票,就直奔银行......
 在银行里,当我提出现金时,想了很多,但全是怪念头:这算不算贪污?这是不对的!会不会查出来?那该怎么办呢?急得汗都出来了!银行的出纳窗口的那位白领和我说:“以后就是你来跑银行啊?你是刚来的出纳吧?你们会计打来电话,说要让你捎几本进帐单回去,我给你准备好了。”我道了谢,又简单地应付几句,就离开了银行。
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这在中国是太正常的事,可在当年的我这个刚出校门的中专生眼里却是件大事(不过,随后这段时间,我立刻适应了这种生活,这是后话)。
回到学校,会计熟练地点了一下钱数,然后放到自己的铁皮柜里(会计没有保险箱,只有出纳有一个,是放准备金用的)。然后对我说,我将来如果要调走的话,不仅这些钱还有更多的钱全部都会交给你的,现在你还是新手,需要学习,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你做一次就会明白的(其实每个月也就做一次)!非常简单,比企业的不知要简单多少倍,但我要教你的是各种帐外款项的来源、渠道、以及处理方法。这才是你必须要精通的,如果你想在这干下去,或者是将来调到别的学校,或者你将来调到教育局计财科、财政局等等,这些帐外的一切知识你都必须要精之再精,你精通的越多,你将来前途才会越远大,否则,你连现在这个出纳位置都保不住啊!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一个月明白、两个月熟练、三个月精通,对于你一点问题也没有。”
我连忙点头称是,他满意地点点头,说:“这一个月,你要开始忙了,一次学会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原理都一样,只是名称不同,学会后,记帐就更容易了,其实结果只要是借贷相等那就基本正确了。再往后,就很有意思了,每个人经历这个阶段都会是人生的转折点,那是一种脱胎换骨地感觉,不多说了,我先教你学校的会计科目......还真是这样,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非常简单,但我也闹了个笑话,在一笔收取学生家长赞助费的会计事项上,我顺口说出:“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会计瞪着眼说:“怎么能是营业外收入呢?”我看了他一眼,又脱口而出:“哦!对了!是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会计听到这,笑着说:“学校是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也不是企业!也不做生意,哪有什么经济业务?还整出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我到想把学校变成企业!我也可以当当财务部经理什么的,哈哈!这笔帐应该是:借:银行存款贷:事业收入,在银行存款凭证后附上进帐单,明细上写赞助费就行了,然后再在银行存款日记帐上写上这笔数就OK了!就这么简单!说了你就明白了是不是?"...
就这样,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学校的会计科目都熟悉了,对相关帐务处理也都一清二楚了.
但是当我学完后,会计接着说了一句:"关于家长赞助费的会计事项,你要慎重,比如说,如果是她交钱是公开的,是一种公益行为时,要这样作帐,因为外人都知道的."但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不能上帐,也就是不能在由帐内体现,这就是帐外,你现在明白了什么是帐外了吧?帐外款项来源很多,以后你都会遇到,这个家长送的钱就是其中之一,家长送这种钱,不违法,也不违反规章,教育局允许.因为教育不仅是全中国的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事,所以兴办教育,积极助教捐钱是属于公益事业.
但属于公开的在某种公开场合上捐赠的赞助费还是少的,更多的还是私底下的捐钱,因为这种钱能使全校都受益,所以,捐钱的家长及其孩子也会受到各种照顾.
那么这种不公开的捐钱,就要在记录在帐外,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小金库,一说到小金库,就有人说是违法如何如何,其实全是吓唬人用的,你看看,那么多单位的小金库谁查出来了,查出来的也都是极其少数的,比大熊猫都稀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查出来也没事儿,根据规定,最多就是没收上缴财政而已,这是最严重的处罚,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贪污受贿,如果是校内某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分了,那属于贪污,但是,假如说我们和校长把大部分钱给私分,还能让人看不出,那就是下一步你要学习的了.....
会计说到这,用内线电话,招呼各个办公室的没上课的老师来领钱,然后拿出一份表格,是手写的,每个教师的名字和金额,都是一样的金额,目的是怕教师们吵起来.这个钱是帐外的,所以可以代领,来的各个组的老师把自己组内老师的钱领了,然后都签自己的名字.领钱时,一个个都兴奋的脸都红了,看来,对于金钱,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无法满足,多多益善!而且,我发现这些教师无论是教副科的,还是班主任,或者是教导处的主任,都非常客气地向我问好后,再去会计那拿钱签字,连点头带哈腰,不停地说谢谢!这让我很不好意思,虽然不是我亲自发钱,但她们对我这个小出纳的态度让我很有些不适应,大家不都是平等的吗?但看看会计的表现,却习以为常,对于教师的这个样子,见怪不怪了.熟练地数着钱发钱,不耐烦地喝道:"快点签字!上一边数钱去,别挡着别人!"
15年后的今天,回想起这一幕幕,仿佛还在昨日,但却物逝人非,我早已坐上会计的位置,掌管数百万的帐外款(这不过是一所学校而已啊)!我的小金库从15年前的不足百万,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万元,校长私底下说这是我的功劳,我客气地说是校长和我的功劳!(其实我经常打着校长的旗号还另外弄了不少钱,根本不放在小金库里的,这是后话!)因为我们区是市中心,商业和金融业最为发达,当时没像现在那样大规模的拆迁,在市中心里居民还是很多的,而且以社会上等阶层较多(因为以前越是市中心,领导和富人居民越多,现在恰恰相反,都愿住郊区,那空气好)。
现在市民因为拆迁和市go-vern-ment的规划发展,在市中心的区域基本都划为商业和金融业等写字楼所在地,居民大部分都搬到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等周边区域里了。
所以,当时家长通过各种方式给的赞助费可以说是全市各区最多的了!
会计给老师们发完钱,拿着那张已签完字的单子,告诉我:"小金库里的钱一定要拿出一些给全校所有教职员工,单子上的每个人的钱数要相同(否则要打起来的)。多少自己掌握,当然是越少越好,那样我们分的也就越多,一年里小金库收入的一部分,在一年中按月分发(节假日也算在内的),而且,连同组织教师外出活动(有一些活动不在帐内走,走帐外,比如在在铭湖温泉滑雪、庄园采摘和国内外旅游等等)也含在内。
但这是让教师看到的。我们这个班子里还要再分一次钱,根据职务不同依次分给校长、书记、教导处的各位主任、总务主任,还有我们俩。同样要有签字的单子,但这些只要是签字的其实还。因为这些人也都是学校后勤,是行政班成员,算是自己人了!当然工会主席是老师兼职的,可以少给,医务室的校医也要给一点的,因为她管食堂。
当然其中校长权力最大,拿的也是最多,书记、教导处主任和总务主任其次。但分两次后,我们会计和出纳每人还可以再拿一些,因为主要的功劳还是我们俩。其实,我们那批从市商业学校分到区属公办学校的,并不都像我这样和男会计搭裆,有的还是教师转岗(但有会计上岗证),所以没少受欺侮,记得一开始,我们聚会时,她们经常掉眼泪,我心里也很难受,但可能因为我母亲是督学室的原因吧?所以,给我分到这个好学校,而且还能和一位非常宅心仁厚的男性老会计在一起共事(他以前是教数学的,也是转岗的)。所以在这方面,我还真没被骂过、欺侮过。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岗位很清闲,一个月才做一次帐,更多时间是点钞,也就是家长送来的择校费或者(赞助费),15年前,择校费才五千元(三千给学校,两千给校长),才能在我们学校上学,而择校费当时教育局当时是不管的,不用上交,所以,这部分择校费当时由我点完后,存到会计的个人帐户中,当时择校的学生非常多,每个班都有至少十几人,所以数目很大.(一个月后,择校费这块收入就由我负责了,会计忙的太多了).
当时,每次静下来时,我都会兴奋却有一点烦燥,因为这和我以前想的太不一样了,为什么后勤这块工作,正经事那么少(帐内的工作,一个月只做一天就完了),而基本上都在为帐外忙乎!
当我自己直接拥有自己的小金库时,心里真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虽然只是帐外的的一部分,但真应了那句话:财大气粗!我立刻感觉自己高大起来了!看见老师们也不再向以前那样客客气气了,莫名其妙、不知不觉地找到了老板的感觉,要知道,15年前,正是机关公务员下海的大浪潮时代啊!那时的人们都疯了一样,忙着开公司办企业,上班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无能的人才上班!
记得校长当时也说过:“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手握重权的领导真正脱离领导岗位去下海凭自己的实力经商的?顶多是自己多了一个董事长的头衔而已,其实也就是第二职业。真正下海的都是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了势的,或者是副职和没有权的机关小干部们.所以,你们一定要安心工作,要冷静地看问题,这样的事我见多了,还是那名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用十年,三年过后,你再看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其实不用三年,二年过后,这股机关干部下海大潮就基本结束了)
会计虽然把收“择校费”的工作交给了我,但他依然是每天非常忙碌,当然不是忙帐内的正经工作了,全是去各个地方收钱,会计告诉我:“学校帐外的工作是每个会计都必须要管理的,你将来也肯定要从出纳的岗位上过渡到会计岗位上的,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本来我已经写上了我什么时间当上会计的,但又删掉了,因为这个时间可能影响到我的安全,我还真要感谢那些网友了)。
就这样,我在学校工作了一个月,其实我一直想学会计如何核算工资和总帐、明细帐等等的那部分会计工作,但他说:”这个帐内的工作不忙,简单的很,因为这些东西和出纳的那两本帐也没什么区别,到时一讲就明白的,等我忙过这段时间,花一个小时,你就清楚了,像玩似的,咱们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圈子有这么一句名言:给狗绑块饼子都能干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
说完,我们俩都哈哈大笑起来,这句话真是讽刺到了极点,我问:为什么不是给猫绑条鱼就能干呢?”他说:“猫比狗精,在机关事业单位干可惜才华了,而且猫挑食,鱼比饼子贵,所以还是先狗吧”。把我乐得都趴桌子上了,后来,这句话总是被我在同学会上提起,也总是把那些同学们给逗得哈哈大笑!
会计在带了我一个月后,就开始自己在外面常常不回校了,基本上就是在早上在校内呆两个小时,到校长室书记室走走窜窜,就自己跑掉了。走之前,还不忘和我说:“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去开会了,有要紧事CALL我,不是重要的事就等明天早上我来告诉我就行了。”(当时传呼正火爆呢!每个人都为有一个传呼机而光荣,有别在腰上的,稍有档次的放在皮包里,现在想想都太可笑了)!
我只有一个存折,放的都是我负责收取的择校费,这些钱数只有校长、会计和我知道,别人连书记、主任是无权知道的(但主任会根据择校人数了解的,但我没有义务告诉她的)!&
但我经常看到会计从皮包里,拿出一摞存折(当时还没有银行卡,其实到现在,我也不喜欢用银行卡,因为,看余额不方便,还得查,存折上的余额一看就知道,便于汇总)。&
我一直想知道那些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但一直没敢问,心想时机一到,他自然会告诉我的吧。&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已经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小丫头,彻底转变成为一个掌握一部分帐外款的小富姐了,而且对教师的态度也一天比一天傲气十足,好像会计一样,和校长、书记、主任不分彼此,有时候还耍耍小姐脾气,口气很大地和书记、主任说话(当然校长我还是要敬三分的啊)!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结束了。我的人生也展开了新的一页......
放假这段时间,校工会组织教师出去旅游,这是学校的惯例,每个学校都这样,那时旅行社极少,所以单位组织旅游也都是由会计和出纳先选路线,安排食宿,查找历史资料等等,所以这也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也客串了一把导游.现在想起来也感觉很好笑,在各种聚会上我也经常拿出来说说,那时,每人发一顶小遮阳帽,还有扇子等等,教师们自己分成组,左一群、右一群的,我们班子成员在前面走,我和会计走在最前面“探路”。我们当时去的是泰山,现在好像真没人去这种地方了,但那时真是红极一时,在路上就看到各单位戴着帽子,有的举着旗子,上面写着单位名称,现在想起来真是乐死人!&
为了我这第一次担任导游的政治任务,我发奋读书,还查了一些关于泰山的历史书籍(有的好句子还背了下来),总之,这次旅游,除了累之外,还彻底感受了一把导游的乐趣,许多教师围着我听我讲解关于泰山的故事(其实一次都没去过,全是书上写的呢)!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津津有味,确实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样长途旅游只有在寒暑假各有一次,平时,一般还是去什么”避暑山庄”、“开发区五彩城”、各大公园之类的,这些地方就省心省力了,不用操心食宿的问题。&
出去旅游既可以走帐内,也可以走帐外的,一般来说,去外地旅游,除了交通费走帐内(先用转帐支票支付最初的火车票或机票),剩下的就用帐外,也就是小金库里的钱支付一切费用,绝对是能开多少钱的发票就开多少钱,不能开的就开收据(也凑合着用,有个东西就能说得过去)因为是团队,还有打折,这就更有利于我和会计展开工作了,&
其实我认为根本没必要这样做的,但会计说:“这样做也是为了预防万一,干这一行要懂如何将风险最小化,如果万里有个一,这些发票、收据、票据等等就可以派上用场,但一般也就保留个五年,基本上就可以扔掉了,其实做了总比不做强,反正有这么个机会,也别浪费掉。”&
就这样,出去旅游,我的包里除了钱(现在就很感谢起全国通存通兑储蓄好政策了,带个存折就可以在别的城市取出现金,大大方便了我们财务人员),就是各种发票收据。回到学校,别的老师都回家度假期了,但这却是我和会计忙碌的时间,放假前,给老师发了一部分钱,现在轮到校长、书记和我们了,校长先拿了两万元,按惯例要送给上级正副职。正职一万,副职五千。这就让我大吃了一惊,按这样算来,区内近50所学校,正职仅一个假期岂不就能收近50万的巨款了吗?副职也是25万啊!我干一辈子工作,恐怕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
我们用了一上午时间,总算分好了发给校行政班子成员的钱数,用信封包好,上面写上名字,再用钉书器钉上,装在包里,校长、书记要分别发放,教导处的各位主任是金额一样(还是怕她们打起来)!总务主任、校医、工会主席就给一些表示表示就行了,属于局外人嘛!
发完了这些红包后,我和会计坐在办公室里,他脸上露出一种"内心止不住狂笑"的表情,这种表情是忍不住的,因为就算是城府再深的人,眼睛也会把他的内心世界给暴露出来的,一种贪婪的眼神.
这又使我想起一位领导,这位领导是市内一霸,总是戴是一幅眼镜,而且色还挺深,谁也看不到他的眼神,一次,偶然机会,我在车上,看到他在不远处摘下眼镜好像在思考问题。那种眼神非常凌厉,一种十分邪恶、贪婪、杀气逼人的眼神,我当时都吓住了。&
所以,一个人如果连眼神都能隐藏,那真是高手中的高手了,但我到现在也没看到有这样的人才,只不过是戴着一个深色的眼镜罢了。&
这时,会计从柜里(他有的大铁皮柜占两排,上下放置共四个,两个放帐本,两个放其他的)拿出两个大档案袋(就是带白色线绳封口的那种),两个大档案袋,一个放在我的面前,一个放在他的桌上。然后,咧开嘴(这个表情令我至今难忘)微笑着对我说:“这是你的这学期辛苦钱,想买什么买什么?你不是一直想买高档化妆品吗?随便你买了!这一个袋子是两万块,咱们应该拿的钱,校长知道的。”&
我当时心脏都承受不住了,嘭嘭直跳,呼吸都有些困难,热汗直流。只说了一句话,声音很小,略带颤抖:“谢谢!不用给我这么多吧?”(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钞票,整整两万,而且那是15年前,我想应该相当于现在的10万购买力了吧?)他不以为然地说:“你还是嫩啊!这么点钱你就这样,没见过钱似的!以后你还不得心脏病啊!......”。说到这,他停了一下,再没往下说完,就开门走了。&
我立刻把门反锁好,打开档案袋,两把(一把一万元)百元大钞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我在上班一个月后就接管了"择校费"工作,但那些钱不是我的,只是由我负责收而已,平时我还是花自己的工资的).但此时此刻,从心里感觉自己从此以后,再也不是那个穷丫头了,再也不是哪个连买双质量好点的漂亮丝袜都要想三天的小中专生了!我,彻底变了......
那一个假期,2万元我只花了一千元漂亮衣服和鞋子,在那个万元户不不十分普通的年代,我一次最少身揣3000元在天津街上购物,心里不知有多兴奋!看着别人在讨价还价,我心里那个乐啊!走在街上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中!但现实的幸福又让我在“梦中笑醒”。&
那时,市民休闲时,一般都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电影票也很便宜,友好广场的进步电影院和友好电影院常常场场爆满,远点的红星电影院(五四广场)也是十分红火,这就是时代所造成的吧!&
再就是请父母吃遍了天津街所有饭店,那时钱也像现在这样贬值,在最好的饭店吃最地道的饭馆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我现在还记得母亲最喜欢吃的就是老字号“糯米香”里的汤圆和“共庆园”的馄饨,现在连五星级酒店也做不出来那种口感,这就是老字号的魅力;而父亲还是喜欢“山水楼”的太子包和“王麻子锅贴”,那真是无论什么时候去都是人山人海,但现在的"王麻子锅贴"已经改名为"王麻子酒店"了,分店开了很多家,但口感简直不值一提了,根本不是以前的那种味道了,很多人也都这样的感觉,难道这门手艺失传了?那时,天津街是全中国最繁华也是最有名的商业区之一(我一直这样认为),和北京的王府井齐名。小吃也很多,焖子和水煎包当时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但总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而且现在大街上也根本找不到卖焖子和水煎包的地方了!连各大酒店也不做这些了.&
现在想起来,以前虽然穷些,但可以花很少的钱买好吃的,现在有很多钱,却吃不上好东西,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现在,王麻子锅贴已经味道全无了,很多人都不再去了(但外地人还是认这个牌子的,所以只能哄哄外地人了);共庆园馄饨虽然在,但地方太小,口味听我母亲说也比以前差了很多,所以我了失望了;就剩下一个“糯米香”,我也只去过一次,还是大概五年前吧?人很多,排队购买,我只买了一次,口味还和以前一样,主打的“鸭血糯”还是很地道的,但我也很长时间不去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就这样,一个假期过去了,共花了不到三千元,剩下的1.7万给了父母,算是我孝敬他们养育之恩吧(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女儿以后出息之大,财富之多,超乎想象了......)&
那个假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日子,第一次像富姐儿般地花钱,虽然比不上现在这样有钱,但永远深深地留在记忆中了。
新学期开学,忙着收学杂费、开收据、买办公、教学用品等等,这些事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又闲下来了。一天,会计说要带我去共建单位串串门,互相认识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节十几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