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被外派到华为 待遇雅加达的待遇如何

只想求一句真正的忠告,去华为做财务究竟怎么样。_百度知道
只想求一句真正的忠告,去华为做财务究竟怎么样。
网上的信息都太老,距离近的帖子发帖者最后大多选择了其他企业。 跪求内情和忠告,究竟是什么情况。 就算是道听途说的以前某某同学的近况也好啊。 待遇如何,文化如何,发展如何,海外岗如何,求各种信息,诚心诚意问,求真诚解答啊。T T 拜谢。
提问者采纳
有朋友说工作分得很细致。账务的不常加班,其他的可能多一些。整体来说比技术的轻松。待遇研究生8000嘛,工作一年后可以买期权,第三年开始分红。
提问者评价
唉。。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华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即刻盘古百度必应
华为印尼公司的本土化经营之道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胡星):作为国内通信厂商中的领军企业,华为在上世纪90年代就走向了海外,并在国际化的过程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作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成功案例,华为“贴近客户”,“本土化经营”的策略为立志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成为中国名牌在海外成功经营的典型代表。
  华为印尼公司成立于2000年。成立初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企业。通过全公司上上下下员工十多年的努力,创造了傲人的业绩。华为现在为印尼10家领先运营商中的9家提供服务,在印尼通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华为印尼总裁办主任张睿介绍说:“华为进入这个市场12年,华为从一个年销售额一千万美金都不到的一个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年销售额达到十几个亿美金的规模。按纳税额来讲,华为也是印尼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从市场上来看,每年的新增采购,仅从电信设备来看,我们可以占到市场40%以上。整体而言,我们从一个市场新进入者,到今天从整个经济总量和新增销售,我们是市场第一,发展速度是非常快。”
  仅仅用了十二年时间,华为就打开了印尼市场。张睿认为,华为印尼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贴近客户,公司的服务质量,响应速度,包括工程的交付能力都在同行中数一数二。同时,华为印尼十分重视融入本地,实现本土化经营。目前,公司有250多家当地供应商,每年本地采购累计超过2亿美元。公司还非常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在印尼设立了3个研发中心,还和当地大学合作,直接从当地大学里招收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或者为优秀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等等,种种措施让华成功地提高了华为在当地地知名度,实现了本土化经营。
  如今,华为印尼有大约4000名员工,其中80%以上是印尼本地人。印尼万隆理工大学的学生卢塞菲已经在公司带薪实习了三个月。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学校,我学到的是理论知识,而在这里,我学到了更多实践经验。我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和客户接触、沟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压力下工作。华为公司把我像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很多同事甚至不知道我是带薪实习生,对我说‘你必须在2-3内完成这个那个’,我就会努力完成。我很喜欢这种被华为这样的大公司需要的感觉。”
  另一名在华为印尼公司实习了2个月的巴古斯同样来自万隆理工大学。他说,在这里的工作经验让他变得更自信:“我变得更加自信了,在华为这样的跨国企业工作,和非本地人的交往,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工作环境,视野更加开阔,可以学习到更多。在华为的实习让我提前了解到更多未来工作情况。”
  与此同时,华为印尼的中方员工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工作之余和当地人打成一片,有的员工还和当地人实现了联姻。
  华为印尼公司的本土化经营策略让它成功融入当地,成为当地行业领跑者,得到了当地的广泛认同,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国际化之路。
•&?•&?•&
NEWS 猜猜看
新闻辩论会  新华网雅加达10月15日电(报道员郑世波 记者余谦梁)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于2000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在十几年的成长之路上,华为迎难而上、务实进取,硬是在印尼电信市场上从行业追随者成长为领头雁。  “中国民营企业走进印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华为印尼公司总经理盛凯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在电信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国品牌想分一杯羹殊为不易,因为之前印尼只认欧美企业和日企,不认"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在印尼市场上常常与低端、廉价、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完善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这容易让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蒙受“不白之冤”。为了改变印尼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华为决定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对品质的坚持,打造“华为制造”的良好信誉。  “华为每和一个客户签约,我们都当作是在和整个印尼社会签约,”盛凯说,“我们基于华为全球运营的大平台,一次次邀请客户回国参观、访问、交流,重视每一个合同的交付质量、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的应急需求。”  据悉,华为在印尼市场上始终强调“针尖战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资,业务上聚焦主航道,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同时,集中优势资源给最有价值的合作商,助其实现商业成功。  “华为在经营印尼市场上不摊大饼,不做"大而全",我们先学习做减法,集中自己的优势来做ICT业务,不涉足其它行业和领域,”盛凯说。  文化差异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遭遇的一条鸿沟,但凭借着“本土化经营”这个法宝,华为妥善化解了这个问题。多年以来华为印尼恪守在“员工来源本地化”、“设备采购本地化”和“贡献本地化”三个方面的承诺,深深融入当地社会。  华为致力于为印尼员工提供一个大显神通的平台,企业的规范性和注重培养员工的成就感、归属感、安全感成为华为管理工作的精髓。  “华为印尼的员工80%是印尼人,很多关键部门的主管都是本地招聘,我们力争做到唯才是举、海纳百川,”盛凯说,“对于中国员工我们会定期组织学习印尼的语言、宗教、文化和法律,务必要融入当地社会。”  盛凯说,14年来为追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为了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华为印尼只能采用外人看来很“傻”的艰苦奋斗,否则随时可能被赶出局。  与此同时,华为印尼从来没有忘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行走在抗灾赈灾、慈善关怀活动的第一线,实现了企业和当地社会的共同发展。  过硬的产品、优良的服务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赢得用户信赖。  2013年华为在印尼的销售收入在海外各市场中名列前三,印尼市场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华为的“粮仓”。  不过,对于华为在印尼的发展,盛凯表示也并非全无遗憾。华为印尼的ICT业务包括运营商、终端和企业网三个方面。盛凯坦承,作为华为“针尖战略”一部分的手机终端和企业网业务,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盛凯说,印尼2013年整个ICT市场规模约115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10%,领跑东南亚各国。未来,随着印尼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印尼政府和运营商还会加大在ICT领域的投入,这对华为来说是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华为也顺势提出了在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再造一个印尼华为的构想。  作者:余谦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派到华为 待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