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航拍无人机飞行器航拍器可以坐飞机

遥控航拍无人机:天际线漫游指南|飞行器|航拍|指南_业界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遥控航拍无人机:天际线漫游指南
图为:航拍无人机
  新浪科技 马若飞
  一个名叫“北京舒克Man”的视频突然火了。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的雾霾天让人有飞上云霄逃离混沌的冲动,视频中的主人公化身超人,以飞行中的第一视角展示了北京的数个地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标。人类或许不会飞,但每个人都可以借助遥控航拍无人机实现飞行梦。这一期发烧Ke,我们就来“烧”一“烧”航拍无人机。
  所谓航拍无人机,就是民用遥控飞行器加上摄影机。抛开飞艇、气球这一类型,无人机与飞机一样,也区分成固定翼与旋翼飞行器两种。但针对“航拍”这个主题,固定翼飞机因为需要专门的开阔地用于降落,并且无法实现悬停,用于航拍的实例并不多。相反的,旋翼飞行器更易控制,悬停更是先天优势。
  民用飞机中,单旋翼飞机是旋翼飞行器的主力军,一般直接叫做直升飞机。超过两幅旋翼的飞机屈指可数,比如美国公司生产的CH-47“支奴干”纵列式双旋翼飞机,或是由波音和贝尔公司合作制造的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
  就单旋翼直升飞机来说,主旋翼提供升力,主旋翼轴可以前后左右倾斜控制方向,一般还需要飞机尾部的尾桨抑制旋翼导致的机身转动。这种控制方式非常复杂,驾驶直升飞机的难度远超固定翼飞机。这样的控制方式在小型飞行器上难以实现,很不经济。
  遥控飞行器从单轴到多轴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就是遥控玩具飞机到航拍无人机的发展史。一般的遥控飞机玩具都尽量模仿直升飞机的样子,采用单个旋翼的设计。一般直升飞机因为一个旋翼旋转产生力矩导致机身旋转,所以需要尾桨。在超过三个轴的飞行器上,旋翼产生的力矩就能够互相平衡,控制飞机运动的方式也就变成了调整数个旋翼的转速是飞机朝特定方向倾斜,实现朝特定方向前进。
  螺旋桨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让遥控飞行器越来越稳定,同时负重能力也同时在增加。正是稳定与负重让遥控玩具脱离了“玩具”的本质,变成了平民能够实现飞行梦想的理想工具。让我们今天要说的航拍器,基本上都是3个旋翼以上,以四轴为主。
  飞机虽小,但五脏俱全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开盒即飞”的成品航拍无人机。航拍无人机之所以称之为无人机而不是遥控飞机,是因为其具有的众多传感器――比如气压计,陀螺仪,超声波雷达,GPS――能够保证航拍器稳定智能的飞行。在飞行中,无人机利用气压计监控飞行高度,利用GPS卫星信号让飞行器稳定悬停。
  但是航拍无人机有一点和遥控玩具是一致的,那就是遥控。大多数航拍器用2.4GHz信号的无线电遥控器控制,一般的遥控距离1000米左右,如果飞行器意外离开遥控范围,通常会提供按照预先设定的GPS定位点自动返航的功能,在电池电压过低时则会自动紧急降落。
  但无人机当然也更智能。因为搭载了GPS模块的原因,可以实现定点巡航――利用GPS坐标和高度信息设定一系列路径点,航拍无人机也可以按照路径点自动巡航。不过,一般用于航拍的时候,都使用手动控制用以获取最佳的视角以及躲避可能的危险。
  如果按照1000米的控制距离估计,以航拍器的体积早已超出了人类的肉眼可见范围。这种情况一般使用无限传输图像技术来解决。现在用于小型飞行器的图传设备已经非常成熟,在飞行器上安装小型轮状天线,利用5.8GHz频率回传图像非常稳定,有效距离与飞行器的控制距离相当。
  航拍器拍视频还有一个大问题是震动,受限于小尺寸CMOS的特性,震动会导致视频像果冻一样晃动。因为这几年出现了诸如GoPro这样的运动相机,很多无人机就原生配备了针对运动相机的减震云台。“舒克Man”团队所用的航拍器是在圈中很火的“大疆小精灵”,拍摄就是用外挂的GoPro相机完成。
  平民超人“舒克Man”
  如果说航拍是个技术问题,那么让自己“飞起来”就是创意和想象力的问题了。“舒克Man”团队中执掌飞行器的孙文博同学告诉我,航拍不难,关键是后期合成。
  “舒克Man”的灵感来自美国团队Carridor Digital的“超人第一视角”短片,“舒克Man”也用了一样的合成方式,把航拍视频与演员第一视角通过蓝幕抠像的方式合成在一起。孙文博说,航拍镜头的光线角度一直变化,调整人物的光照合色彩以配合航拍镜头花了非常长的时间。他还说,如果大家想尝试的话,可以尽量低飞或靠近障碍物,这样的速度感更强,视频效果更好。
  和固定翼航拍的效果不同,旋翼飞行器因为机身可以悬停旋转,采用一般操作方式会经常性的导致镜头与飞行方向不一致,这样拍出来的镜头完全没有第一人称的效果。一般在航拍中或使用所谓“绝对控制”模式,让飞行方向和镜头方向一致。当然了,飞行器上的云台可以单独旋转镜头,以便排除“往两边看看”的效果。
  无论什么飞行器,航拍的创意显然更为重要。孙文博说,他们的团队参与了一个名为Airpano的计划,使用航拍器拍摄著名地标静态图像,合成后可以实现在线虚拟浏览。当然,拍摄这样的高画质影像就需要更专业的飞行器搭载单反相机来实现了。
  上周,他们刚刚从西藏回来,318国道的美丽景色很快就会以这种形态展现给大家。
  天际线漫游指南
  入门级:别闹了我就想随意感受一下
  电商上搜搜看,能发现很多体积更小、更便宜,适合在室内玩耍,手掌般大小的微型飞行器。把家里当作战场,穿越一下桌子,调戏一下宠物,也算是不错的入门玩法。
  3000元:除了航拍兼顾娱乐,航拍效果尚可接受
  可以选择Parrot Ar Drone。常关注iPhone手机配件的同学恐怕会比较熟悉,Ar Drone最初就是以iPhone周边的方式推出的。它采用了更简单的WiFi控制方式,也就是把飞行器和手机连接,用触控或者陀螺仪控制飞行,同时飞行器自带的两个摄像头的图像也可以实时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受限于手机的信号,Ar Drone的控制范围相比小精灵就要小很多,大约只有100米。但是Ar Drone的控制系统基于Linux开源平台,飞行器也原生提供了USB接口供调试与改造,这个接口也可以安装另外购买的GPS模块。Ar Drone可以安装标准的2.4GHz遥控模块和图像传输系统,具有与小精灵类似的航拍潜力。不想那么复杂的话,用一个路由器中继一下手机WiFi信号,就可以无需改装扩展遥控距离。
  Ar Drone现在也已经推出了第二代,可以连接iPhone、iPad、Android智能手机,售价约为2500元。
  5000元:可实现一步到位
  提供完整航拍体验的大疆小精灵目前已经推出两代产品,二代产品提升了飞行时间与稳定性,售价3999元,但运动摄像机需要另外购买。
  不差钱:想象力才是你的极限
  什么什么?对这种成品不满意想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产品?没问题。只要你有足够的预算,就可以先从旋翼的数量选起,四轴、六轴、八轴随你选择,碳纤维、铝合金龙骨随意挑选,无线控制、GPS定位各有千秋,只要足够大,动力足够强,带着单反飞个一两千米的高度都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呢,航拍器是实现平民飞行梦的绝好平台,从休闲到爱好者到骨灰级发烧友都能找到满意的方案。找个好天就出发吧!
  征稿启事:也许你有恋物癖,喜欢收集有质感的小玩意;也许你是DIY狂,从键盘到鼠标没有一样不想自己组装;也许你是技术宅,写段代码焊个电路完全手到擒来;再也许,你就是假土豪真高富帅,就想找点乐子入个新坑。没关系,发烧Ke让你玩物"不"丧志,真正烧起来。有故事想要告诉我们?欢迎投稿至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拯救碉堡了的无趣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资讯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cache engine: memcache
page generation time: 0.254 seconds
generaton UNIX timestamp:
generaton date: T08:34:41+00:00无人机航拍发展史到现在多轴四轴四旋翼航拍飞行器重量轻易操作
  无人航拍机的能力不仅仅是飞上高空鸟瞰大地,航拍于它们就像牛刀于鸡,大材小用了一些。成本越来越低,难度越来越小,无人航拍机正在更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探讨:无人航拍机的其他用途,当然了解一下航拍的历史还是有必要的。  图:纳达尔,航拍第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1858年法国人纳达尔乘坐气球,从白米外的高空纵情一跃,历史上第一张航拍照片诞生了,一个半世纪后,纳达尔14次捧起大满贯奖杯,成为了横跨两个完全不同领域并获得卓越成绩的历史第一人。当然这是一个玩笑,此纳达尔非彼纳达尔,虽然没有网球名将如此高的知名度,百度上搜索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但作为法国著名摄影师,他用极具想象力的手法以及勇气开启了航拍领域的一扇大门。  法国著名摄影师纳达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看中国本土最早的航拍,严格意义上说和我们自己并无多大关系。1900年八国联军来到北京,法国远征军的上尉为了见证这个事件,命令侦查部队的热气球在北京、天津两地进行拍摄,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航拍作品。  早期的中国航拍(图片来自于百度搜索截图)  从很多资料中都可以看到,早期的航拍与热气球有着不解之缘。哪怕飞机诞生后,主要的航拍载具依然是热气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热气球相对较低的成本。    ·战争总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比如无人机  航拍的历史并不长,查资料时都没有那种厚重的沧桑感,但就是在这短短一个半世纪,航拍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演变着,那么1858年之后究竟发生了哪些事,加快了无人机的脚步呢?  斯皮里“空中鱼雷”式,早期的无人机通过陀螺稳定仪保持飞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争使得无人机被大量制造(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错,一战和二战。战争总促使科技迅猛发展,无人机也不例外。日,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美国试飞。当时无人机结构简单,而且造价低廉,最重要的是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比如:作为靶机、侦察监视、骗敌诱饵等等。热气球被广泛使用是因为成本,但战争年代,人成为了最高的成本,所以当第一架无人机诞生后各个国家都坐不住了。  1914年的第一架无人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以及气象监测(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做一架不需要驾驶员但能飞到敌人领空进行作战的飞机。这么酷炫的想法当然得到了支持,虽然几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但积累的经验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    ·从军用到民用,无人航拍机与我们更亲近  航拍+无人机=无人航拍机,如果说整个发展进程用100天来表示,前1-99天是无人机和航拍融合发展的过程,剩下那短暂的1完成了无人航拍的巨变,航拍在极短时间内由军事、气象监测这些高大上的领域下架到民用领域,而最先吃到甜头的就是电影行业。  为了确保画质,早期还是利用直升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由于无人航拍机的载重有限,无法搭载专业的电影摄像机,而飞机上自带的摄像机无法满足大荧幕的需求,好莱坞剧组依然会使用直升机作为航拍载具。可喜的是这样的弯路并没有走太久,市场变大使得无人机公司赚的盆满钵盈,更加出色的无人航拍机投入使用。  早期无人机还真就是飞机的造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开始无人航拍机真的就是飞机的样子,而且操作复杂需要高价聘请专人操作。但后来“飞机”演变成了“飞行器”,多轴螺旋桨加上陀螺仪稳定器,让RED、ARRI这样的大家伙也过把坐飞机的瘾。至此,航拍的成本有了质的变化,不止好莱坞,就是国内一些工作室拍微电影都要玩一玩航拍了。  现代的航拍机已经可以托举大型设备进行拍摄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轴航拍器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稳定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航拍在电影中的地位还没达到举足轻重的地步,更多只是在营造画面冲击力时的点缀。从手法看,航拍可以完成推、拉、摇、移等镜头的拍摄,这些镜头在剧组中通常会借用滑轨以及摇臂等设备,那无人航拍机有朝一日能否成为这些设备的替代品?    ·航拍器可以飞得很低,但对操作人员要求很高  此情不应只在天上有,航拍器肯定还是飞在天上的,只不过它工作时的离地距离比我们预想要小的多。  航拍器可以离被摄主体很近  传统观念中,航拍器飞在高高的空中,能够拍出震撼的大场面。不为人知的是航拍器的极限贴地距离很低,只要操作航拍器的人技术靠谱,完成大部分跟拍镜头是不成问题的。试验中我们只是选择了一架中端无人航拍器,跟拍的速度也很慢,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了。到手即飞,高集成、高性能,轻松实现每个人的飞行梦。行业领先技术打造,集 4K 相机、实时高清图传等功能为一体的航拍飞行平台。三轴手持云台系统,提供稳定流畅影像画质,支持多款相机拍摄。为二次开发而生,全面支持SDK,外部设备灵活接入,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与监控。专业级飞行平台,可轻松搭载各种拍摄设备,满足不同拍摄需求。机载云台可分别搭载不同相机,完美兼容各类飞行平台,让飞行安全平稳。被称为飞行系统的“大脑”,工业级飞行控制器具备多种控制模式可实现对飞行平台的自由控制。搭建您的专属飞行平台,开启超凡飞行之旅。精心打造的多旋翼动力系统,包含电机、螺旋桨、电调 (ESC)。专业配件让您的飞行平台如虎添翼。亚太欧洲北美洲邂逅航拍初体验Phantom 3 Standard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航拍的乐趣,搭载一体化云台相机和实时高清图传,到手即飞。Phantom 3 破冰而出,为您呈现超凡航拍体验,更智能,更强大,操控简易前所未有。DJI开发者平台为您打造个性化应用提供全面支持,助您放飞梦想,翱翔天际。 挣脱束缚·重塑一切Ronin-M 是一款三轴手持云台系统,全新一体化集成设计,重量极轻,功能强大,给每一位专业影视摄影师带来梦寐以求的自在体验。释放灵感DJI 的核心技术融合在“悟” Inspire 1上,其易于操作、一体化的飞行平台设计,带给您难忘的飞行体验。产品新动向精彩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航拍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