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被俘高级将领少将柏良是起义投诚.还是战败被俘?

[转载]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告高级将领
&柏良()少将。号茕民,四川岳池人。黄埔军校第5期政治科毕业。1928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8团政治指导员,12月任四川军事调查联络处军事组组长,1933年7月任中央军校驻赣暑期研究班主任秘书,协助康泽筹办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和中央军校星子特别训练班,1934年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南京办事处处长,1935年任南昌行营驻四川参谋团总务处长,抗战爆发后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后任第23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兼军官大队大队长,1942年任第21军146师副师长,1944年任第50军144师师长,抗战胜利后退役,1949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副总指挥,12月15日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少将。四川铜梁人。1949年春任第72军新编32师少将师长,12月在四川起义。
  柏辉章(1901---1952)中将。号建儒,贵州遵义人。贵州陆军讲武堂第2期毕业。早年在黔军任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6团团长兼贵州西路清乡司令,1929年任贵州省务川县县长,1932年任第25军2师师长,1934年在滇黔境内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5月任第10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3月参加南昌会战,7月任第4军副军长兼102师师长,并兼任衡耒警备司令,9月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1943年5月兼任赣南师管区司令,1944年调任第88军副军长,1946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11月任黔北绥靖区副司令,11月24日在贵州遵义参加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钟彬()中将。号炽昌,字中兵,广东兴宁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1期、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曾任第5军87师259旅参谋主任,1932年1月参加淞沪抗战,1934年任第36师108旅少将旅长,1935年任第36师副师长兼安庐师管区司令,1937年任中央军校第11期学生第2总队总队长,1938年4月任第71军88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4月任中央军校第1分校主任,1941年4月任第71军副军长,11月任第10军军长,1942年1月任第71军中将军长,1943年参加远征军印缅抗战,1945年初任青年军第203师师长,1946年3月任青年军第9军军长,9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1948年8月任陆军第9训练处处长,同年冬任第4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兼第109军军长,1949年4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4兵团司令官,11月22日在四川白涛镇被俘,12月在押赴北京途中跳崖自杀。
  钟世谦()少将。号益涵,广东五华人。中央军校第7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4军159师476团上校团长,1946年任整编第64师159旅副旅长,1948年冬任第64军159师少将师长,11月20日在淮海战役中投诚。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秘书处长。日在广州病逝。
  钟体乾()中将。字均猷,四川成都人。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期毕业。1910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15年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1919年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长,1921年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23年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谋长,1926年任第21军参谋长兼机要室主任,1928年任成都市市长,1936年任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议,1938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代主任,1939年任四川省议会议员,后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总参议,1948年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协助潘文华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人民行署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日在成都病逝。
钟定天()少将。名鑫盛,字人可,广东五华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2军157师471旅941团团长,1940年5月任第63军186师556团团长,1945年1月任第12集团军独立第9旅副旅长,抗战胜利后任第7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少将处长,1946年任广东绥靖公署第2处处长,1948年2月任广东省龙门县县长,11月任第65军187师师长,日在成都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1师副师长,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曾任解放军西南军区第2步兵学校军事研究室主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钟祖培()中将。号植轩,广西恭城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1923年秋任定桂军第3纵队司令,1926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8旅旅长,1927年2月任第7军副军长兼3师师长,参加北伐,1928年冬辞职,闲居上海,1929年一度任新编第8军军长,尚未组建完成,即被免职,后任第4集团军总部中将高参,1934年任梧州警备司令,1935年9月调任龙州对汛督办兼龙州区民团指挥官及行政监督,1938年任平乐区民团指挥官,不久辞职,闲居故里,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11月任广西省恭城县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12月任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950年1月组织暴乱,日在桂林被枪决。
  俞方皋()中将。字九如,甘肃皋兰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炮科毕业。早年在西北军任职,曾任国民军第1军13师参谋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3军参谋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第2集团军第6方面军参谋长,1930年5月任反蒋联军第2方面军第1路军参谋长,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任潼关行营少将特派员,不久兼任新编第14师副师长,该师后改为第165师,仍任副师长,1934年任新编第1军参谋长,1937年10月任第21军团参谋长,1938年秋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参谋长,1947年12月任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1949年6月任第22军军长,9月19日在绥远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甘肃省委秘书长,甘肃省政协常委。日在兰州病逝。
  拜伟()中将。回族,号襄华,山西历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8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参谋处长,1946年任西北行营总务处长,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高参,日在甘肃酒泉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日病逝。
  秋宗鼎()少将。号禹九,河北大兴人,生于日。东北讲武堂第7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6期毕业。曾任东北讲武堂第10期队附,1930年10月参与筹办东北步兵研究班,后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参谋,1936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2组参谋,抗战期间曾任军政部人事处处长,1945年12月任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少将高参兼3科科长,
1948年4月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日在天津被俘。1970年2月在北京病逝。
  保如光
少将。云南寻甸人,生于1912年。1946年任第93军暂编18师3团团长,赴东北参加内战,1948年任第93军暂编18师副师长,参加辽沈战役,1949年1月任云南省保安第10团团长,6月任云南省保安第1旅副旅长,10月任第74军259师少将师长,12月9日在云南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暂编第14军42师副师长,云南省交通厅公路局顾问。
  侯声()少将。号一鸣,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曾任第1军1师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任剿匪军第3路第2纵队政训处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军1师补充旅副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40年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练习团团长,1942年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特务团团长,1943年任第27军预备8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任第29集团军参谋长,1945年初兼任第42军预备7师师长,1946年5月任第42军副军长,1947年10月任整编第42师副师长,日在新疆参加起义。不久脱离部队赴香港,后移居加拿大。
  侯梅()中将。号唯呈,广东梅县人。云南讲武堂第15期炮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3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早年在粤军任职,1932年任虎门要塞司令部副参谋长,1934年任广东第1集团军第1军2师独立2旅参谋长,在赣粤边区参加围剿红军,抗战期间曾任第63军154师少将参谋长,1939年12月参加粤北抗战,1940年任第12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1943年任第7战区兵站总监部副监,1944年任第62军157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台湾军事接收指挥部台南接收组组长,1946年任整编第二代2师157旅旅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副参谋长,1949年代理参谋长,同年6月赴香港从事策反国民党军工作。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广州市政协常委。日在广州病逝。
  侯又生()少将。原名新望,字爵,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44年任第29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处长,1945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6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8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1949年9月在新疆参加和平起义。后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巢湖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
  侯之担()少将。名祖佑,字铁肩,贵州桐梓人。贵州讲武学堂毕业。1924年任黔军第3师2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1师副师长兼旅长,并兼任川南边防军总司令,1931年任第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1935年在乌江阻截红军,兵败后被撤职关押,释放后于1938年寓居贵州赤水,1949年4月任川南边区反共自卫救国军总指挥,日在四川泸县被俘,同年12月在贵州赤水被处决。
  侯远村
少将。山东寿光人。1945年任第19军暂编38师少将师长,1948年任第10兵团参谋长,日在太原战役中被俘。后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教员。
  侯连瀛()少将。字步仙,河南通许人,生于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工兵科毕业。1924年任黄埔军校工兵教官,1925年任黄埔军校射击主任教官,1926年10月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工兵团团长,1927年2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中央警卫团团长,4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5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中央独立第1师师长,7月任第4军参议兼教导团团长,12月在上海被捕,在狱中参加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4年10月获释,1935年任武汉行辕少将高参,抗战爆发后任武穴镇军事要塞少将司令,后任田家镇军事要塞工程处少将处长,1938年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不久任第14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退役,1946年任河南省通许县参议会议长,在河南为解放军提供情报,1948年被胁迫至南京,1949年4月在南京迎接解放,并劝说在南京的国民党人员迎接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厅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日在郑州病逝。
  侯定远
少将。湖南长沙人,生于1909年。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炮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福建省保安第1团团长,1943年9月任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第11督剿区上校督剿官,抗战胜利后曾任第71军少将高参兼军官大队大队长,浙江省保警总队总队长,1949年5月在杭州向解放军军管会报到。后被长期关押,日获特赦。后任太原市政协委员。
  侯福俊
少将。1946年任第43军70师209团团长,1947年任第43军70师少将师长,日在晋中战役中于山西文水阵亡。
  侯靖轩
中将。名坦,河北高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骑兵科、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35军总务处处长,1938年任第8战区兵站总监部少将副监,1945年8月任第12战区兵站总监部总监,1947年任联勤总部中将督察监,1948年任华北剿匪总部后勤供应部中将总监,1949年1月在北平参加起义。
  侯镜如()中将。原名心朗,河南永城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1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1925年底东征期间在潮州秘密加入中共,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14师48团参谋长,参加北伐,北伐期间任第17军3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在上海参加中共领导的工人暴动,5月任武汉保安总队总队长,6月任第20军教导团团长,8月参加中共发动的南昌起义,失败后赴香港养伤,1928年4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到任时被捕,1929年7月获释,1931年与中共失去联系后,在国民党军任职,先后任开封行营咨议,第41军驻南京办事处代表,1933年春任第30军30师政训处主任,1934年初任第26路军第30师89旅少将旅长,参加围剿中央苏区,抗战爆发后在北平周口店阻击日军,1938年任第92军21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2年5月任第92军副军长,1943年1月任第92军中将军长,抗战胜利后在武汉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武昌警备司令,旋赴北平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北平警备司令,1948年9月任第17兵团司令官,参加辽沈战役,失败后退守塘沽,兼任塘沽防守司令,1949年1月退守上海,后兼任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副司令,渡江战役结束后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军官团团长,同年秋赴香港,指示所部在福州起义。后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日在北京病逝。
少将。字舜琴,湖南衡阳人。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1949年8月任新编第7军2师少将师长,11月5日在湖南道县参加起义。
  段云峰(1888--)中将。字伟霄,河北蠡县人,生于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陆军大学第4期毕业。1917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20年辞职回乡,后创办培德中学,1925年1月任北京临时政府参谋本部次长,1926年再次离职回乡办学,1928年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1929年8月去职,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总教官,在重庆主持军事训练工作,1946年7月任中将,旋退役寓居上海,后在上海掩护中共地下工作。后任交通部参事。日在北京病逝。
  段远谋()少将。字至刚,四川广安人。黄埔军校第3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湖北省钟祥县县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重庆师管区少将副司令,日在四川合川起义。后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段成涛
少将。山东历城人。1947年12月任第13绥靖区少将高参,1948年3月兼任第13绥靖区军官训练班教育长,12月第15军64师师长,1949年2月任第2军副军长,12月24日在四川郫县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教导团高研室主任,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湖北省建工厅副厅长。
  段仲宇
少将。河北蠡县人,生于日。中央军校第9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7期毕业。1943年任陆军大学教官,1944年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军务处副处长,1945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2组参谋,同年任第6战区炮兵第4团团长,1946年任国防部第5厅副处长,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员,后任联勤总部徐州兵站分监部少将分监,1948年11月任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兼上海铁道西路守备司令和上海市政府政务委员,1949年5月在上海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炮兵学校部长,南京军械学校副校长,总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后勤工程学院顾问,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段若文
少将。又名海洲,河北安平人,生于1909年。北平民国大学毕业。抗战爆发后在冀中组织青年抗日义勇团任团长,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任青年纵队司令员,同年底脱离部队赴国民党军任职,1939年任冀察战区第1游击纵队司令,1943年任第89军33师少将师长,1944年9月该师改隶暂编第1军,1945年改隶第97军,1948年冬任第97军副军长,日在湖南华容率部起义。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万县政协副主席。
  段国杰
少将。字植材,河南洛宁人。1943年任第2军76师228团上校团长兼第2军军官队队长,1944年参加滇西对日反攻战,1947年任第13绥靖区第4处处长,1948年任第15军243师少将师长,日在四川郫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167师副师长。
  段唐华()少将。字仲伟,湖南保靖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辎重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5师警卫团中校团附,1927年任第20军教导团代教育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任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上校教官,不久调军事委员会训练兵监部辎重监工作,1940年任第6军预备2师参谋长,后任军令部少将高参,遂武师管区少将副司令,1947年任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少将委员,1949年11月在重庆投诚。
  段树华()中将。字育之,山西陵川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7期毕业。长期在晋绥军任职,1928年春任晋军第15师师长,同年改任第36师107旅旅长,1930年任反蒋联军第3方面军第6路军第4军10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后任第19军209旅旅长,1937年10月任第61军72师师长,参加忻口抗战,1938年7月因伤改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9月任军事委员会第2战区点验委员,1943年任第2战区军粮督运处中将主任,1946年任第2战区军法总监,1947年任山西省参议会参议,1948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同年任太原绥靖公署工事组组长,1952年在太原被捕,1953年4月在山西陵川被处决。
  段耀章
少将。四川隆昌人。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2路总指挥部上校参谋处长,12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少将参谋处长,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参加起义。
  饶少伟()少将。字亚中,四川资中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0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19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参加淞沪会战,后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办公厅主任,参加3次长沙会战,1943年任第9战区暂编54师少将师长,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6月参加衡阳保卫战,8月兵败向日军投降,后逃回重庆,12月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6年任整编第69师副师长,日在江苏宿迁被俘,后在中共指派下从事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后任湖南省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饶启尧
少将。贵州贞丰人。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11军团参谋处参谋,参加淞沪会战,1941年夏任第94军121师参谋主任,1943年任第94军121师363团团长,参加鄂西会战,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1948年任第94军少将参谋长,1949年1月任第94军43师师长,3月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4月任第19兵团副参谋长,不久任第49军参谋长,11月22日在贵州大方被俘。
  姚少一
少将。号泽仁,湖北天门人。中央军校第8期步科毕业。1949年4月任第127军少将参谋长,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起义。
  姚升瀛()中将。号江泠,字域声,河南浚县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4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1938年任中央军校第15期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1940年任中央军校第17期学生第1总队少将总队长,1942年春任第98军参谋长,1943年兼任第98军42师师长,1944年12月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45年3月任第27集团军参谋长,1946年7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国防部第1署副署长,1949年4月任第127军中将副军长,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起义。后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
  姚北辰()中将。字啸青,河南孟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毕业。1922年任陕西陆军第2师炮兵2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独立2旅旅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第2集团军第23军第10混成旅旅长,1933年任第15军65师194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抗战,1939年4月任第15军副军长,1940年初兼任第15军64师师长,曾参加晋南会战、豫中会战,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5师中将副师长兼均郧师管区司令,日在河南郏县被俘。后任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高级军事教员,湖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日在武汉病逝。
  姚国俊()中将。号轨钧,陕西醴泉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1931年任第25师参谋处长,1936年任西北剿匪总部第11纵队第25师参谋长,在山西参加阻截红军东进,抗战期间曾任第52军少将参谋长,1942年任第9集团军参谋长,1943年任第52军25师师长,1944年11月升任第38军副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38师副师长兼55旅旅长,1948年7月任第38军中将军长,1949年5月被免职,6月任第19绥靖区中将高参,后在成都从事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12月在成都迎接解放。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常委,成都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姚秉勋
少将。字抑强,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第6期学生总队区队长,1932年任第89师副官处长,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南昌党政分会少将副主任,1944年2月任第78军新编44师师长,12月任青年军第203师副师长,1945年8月任第203师师长,1946年6月任整编第203师副师长,后任第202师师长,1948年5月任总统府少将参军,1949年12月在昆明参加起义。
  姚渐逵
少将。字锄非,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上校部员,第2战区平津游击司令,湖南省保安第5团团长,1942年任军事委员会战时青年训导团衡阳分团少将副主任,后任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第1军官总队第5大队大队长,1947年1月任长沙团管区司令,1948年底任湖南省军管区少将督导专员兼长沙在乡军官会会长,1949年5月任第1兵团少将高参兼湖南省在乡军官自救会军官总队副总队长,8月在长沙参加起义。
  郗莘田
少将。字尹耕,河北满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毕业。曾任第35军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在晋绥参加抗战,1948年4月任察哈尔省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第11兵团少将高参,1949年9月在绥远参加起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告高级将领简历(续)
&柏良()少将。号茕民,四川岳池人。黄埔军校第5期政治科毕业。1928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8团政治指导员,12月任四川军事调查联络处军事组组长,1933年7月任中央军校驻赣暑期研究班主任秘书,协助康泽筹办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和中央军校星子特别训练班,1934年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南京办事处处长,1935年任南昌行营驻四川参谋团总务处长,抗战爆发后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后任第23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兼军官大队大队长,1942年任第21军146师副师长,1944年任第50军144师师长,抗战胜利后退役,1949年11月任国防部挺进军副总指挥,12月15日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少将。四川铜梁人。1949年春任第72军新编32师少将师长,12月在四川起义。
  柏辉章(1901---1952)中将。号建儒,贵州遵义人。贵州陆军讲武堂第2期毕业。早年在黔军任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6团团长兼贵州西路清乡司令,1929年任贵州省务川县县长,1932年任第25军2师师长,1934年在滇黔境内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5月任第10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3月参加南昌会战,7月任第4军副军长兼102师师长,并兼任衡耒警备司令,9月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1943年5月兼任赣南师管区司令,1944年调任第88军副军长,1946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11月任黔北绥靖区副司令,11月24日在贵州遵义参加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钟彬()中将。号炽昌,字中兵,广东兴宁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1期、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曾任第5军87师259旅参谋主任,1932年1月参加淞沪抗战,1934年任第36师108旅少将旅长,1935年任第36师副师长兼安庐师管区司令,1937年任中央军校第11期学生第2总队总队长,1938年4月任第71军88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4月任中央军校第1分校主任,1941年4月任第71军副军长,11月任第10军军长,1942年1月任第71军中将军长,1943年参加远征军印缅抗战,1945年初任青年军第203师师长,1946年3月任青年军第9军军长,9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1948年8月任陆军第9训练处处长,同年冬任第4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兼第109军军长,1949年4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4兵团司令官,11月22日在四川白涛镇被俘,12月在押赴北京途中跳崖自杀。
  钟世谦()少将。号益涵,广东五华人。中央军校第7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4军159师476团上校团长,1946年任整编第64师159旅副旅长,1948年冬任第64军159师少将师长,11月20日在淮海战役中投诚。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秘书处长。日在广州病逝。
  钟体乾()中将。字均猷,四川成都人。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期毕业。1910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15年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1919年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长,1921年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23年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谋长,1926年任第21军参谋长兼机要室主任,1928年任成都市市长,1936年任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议,1938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代主任,1939年任四川省议会议员,后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总参议,1948年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协助潘文华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人民行署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日在成都病逝。
钟定天()少将。名鑫盛,字人可,广东五华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2军157师471旅941团团长,1940年5月任第63军186师556团团长,1945年1月任第12集团军独立第9旅副旅长,抗战胜利后任第7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少将处长,1946年任广东绥靖公署第2处处长,1948年2月任广东省龙门县县长,11月任第65军187师师长,日在成都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1师副师长,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曾任解放军西南军区第2步兵学校军事研究室主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钟祖培()中将。号植轩,广西恭城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1923年秋任定桂军第3纵队司令,1926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8旅旅长,1927年2月任第7军副军长兼3师师长,参加北伐,1928年冬辞职,闲居上海,1929年一度任新编第8军军长,尚未组建完成,即被免职,后任第4集团军总部中将高参,1934年任梧州警备司令,1935年9月调任龙州对汛督办兼龙州区民团指挥官及行政监督,1938年任平乐区民团指挥官,不久辞职,闲居故里,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11月任广西省恭城县自卫委员会主任委员,12月任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950年1月组织暴乱,日在桂林被枪决。
  俞方皋()中将。字九如,甘肃皋兰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炮科毕业。早年在西北军任职,曾任国民军第1军13师参谋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3军参谋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第2集团军第6方面军参谋长,1930年5月任反蒋联军第2方面军第1路军参谋长,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任潼关行营少将特派员,不久兼任新编第14师副师长,该师后改为第165师,仍任副师长,1934年任新编第1军参谋长,1937年10月任第21军团参谋长,1938年秋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参谋长,1947年12月任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1949年6月任第22军军长,9月19日在绥远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甘肃省委秘书长,甘肃省政协常委。日在兰州病逝。
  拜伟()中将。回族,号襄华,山西历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8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参谋处长,1946年任西北行营总务处长,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高参,日在甘肃酒泉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日病逝。
  秋宗鼎()少将。号禹九,河北大兴人,生于日。东北讲武堂第7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6期毕业。曾任东北讲武堂第10期队附,1930年10月参与筹办东北步兵研究班,后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参谋,1936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2组参谋,抗战期间曾任军政部人事处处长,1945年12月任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少将高参兼3科科长,
1948年4月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日在天津被俘。1970年2月在北京病逝。
  保如光
少将。云南寻甸人,生于1912年。1946年任第93军暂编18师3团团长,赴东北参加内战,1948年任第93军暂编18师副师长,参加辽沈战役,1949年1月任云南省保安第10团团长,6月任云南省保安第1旅副旅长,10月任第74军259师少将师长,12月9日在云南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暂编第14军42师副师长,云南省交通厅公路局顾问。
  侯声()少将。号一鸣,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曾任第1军1师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任剿匪军第3路第2纵队政训处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军1师补充旅副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40年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练习团团长,1942年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特务团团长,1943年任第27军预备8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任第29集团军参谋长,1945年初兼任第42军预备7师师长,1946年5月任第42军副军长,1947年10月任整编第42师副师长,日在新疆参加起义。不久脱离部队赴香港,后移居加拿大。
  侯梅()中将。号唯呈,广东梅县人。云南讲武堂第15期炮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3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早年在粤军任职,1932年任虎门要塞司令部副参谋长,1934年任广东第1集团军第1军2师独立2旅参谋长,在赣粤边区参加围剿红军,抗战期间曾任第63军154师少将参谋长,1939年12月参加粤北抗战,1940年任第12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1943年任第7战区兵站总监部副监,1944年任第62军157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台湾军事接收指挥部台南接收组组长,1946年任整编第二代2师157旅旅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副参谋长,1949年代理参谋长,同年6月赴香港从事策反国民党军工作。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广州市政协常委。日在广州病逝。
  侯又生()少将。原名新望,字爵,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44年任第29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处长,1945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6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8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1949年9月在新疆参加和平起义。后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巢湖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
  侯之担()少将。名祖佑,字铁肩,贵州桐梓人。贵州讲武学堂毕业。1924年任黔军第3师2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1师副师长兼旅长,并兼任川南边防军总司令,1931年任第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1935年在乌江阻截红军,兵败后被撤职关押,释放后于1938年寓居贵州赤水,1949年4月任川南边区反共自卫救国军总指挥,日在四川泸县被俘,同年12月在贵州赤水被处决。
  侯远村
少将。山东寿光人。1945年任第19军暂编38师少将师长,1948年任第10兵团参谋长,日在太原战役中被俘。后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教员。
  侯连瀛()少将。字步仙,河南通许人,生于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工兵科毕业。1924年任黄埔军校工兵教官,1925年任黄埔军校射击主任教官,1926年10月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工兵团团长,1927年2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中央警卫团团长,4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5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中央独立第1师师长,7月任第4军参议兼教导团团长,12月在上海被捕,在狱中参加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4年10月获释,1935年任武汉行辕少将高参,抗战爆发后任武穴镇军事要塞少将司令,后任田家镇军事要塞工程处少将处长,1938年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不久任第14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退役,1946年任河南省通许县参议会议长,在河南为解放军提供情报,1948年被胁迫至南京,1949年4月在南京迎接解放,并劝说在南京的国民党人员迎接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厅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日在郑州病逝。
  侯定远
少将。湖南长沙人,生于1909年。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炮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福建省保安第1团团长,1943年9月任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第11督剿区上校督剿官,抗战胜利后曾任第71军少将高参兼军官大队大队长,浙江省保警总队总队长,1949年5月在杭州向解放军军管会报到。后被长期关押,日获特赦。后任太原市政协委员。
  侯福俊
少将。1946年任第43军70师209团团长,1947年任第43军70师少将师长,日在晋中战役中于山西文水阵亡。
  侯靖轩
中将。名坦,河北高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骑兵科、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35军总务处处长,1938年任第8战区兵站总监部少将副监,1945年8月任第12战区兵站总监部总监,1947年任联勤总部中将督察监,1948年任华北剿匪总部后勤供应部中将总监,1949年1月在北平参加起义。
  侯镜如()中将。原名心朗,河南永城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1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1925年底东征期间在潮州秘密加入中共,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14师48团参谋长,参加北伐,北伐期间任第17军3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在上海参加中共领导的工人暴动,5月任武汉保安总队总队长,6月任第20军教导团团长,8月参加中共发动的南昌起义,失败后赴香港养伤,1928年4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到任时被捕,1929年7月获释,1931年与中共失去联系后,在国民党军任职,先后任开封行营咨议,第41军驻南京办事处代表,1933年春任第30军30师政训处主任,1934年初任第26路军第30师89旅少将旅长,参加围剿中央苏区,抗战爆发后在北平周口店阻击日军,1938年任第92军21师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2年5月任第92军副军长,1943年1月任第92军中将军长,抗战胜利后在武汉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武昌警备司令,旋赴北平接受日军投降,并兼任北平警备司令,1948年9月任第17兵团司令官,参加辽沈战役,失败后退守塘沽,兼任塘沽防守司令,1949年1月退守上海,后兼任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副司令,渡江战役结束后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军官团团长,同年秋赴香港,指示所部在福州起义。后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日在北京病逝。
少将。字舜琴,湖南衡阳人。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1949年8月任新编第7军2师少将师长,11月5日在湖南道县参加起义。
  段云峰(1888--)中将。字伟霄,河北蠡县人,生于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陆军大学第4期毕业。1917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20年辞职回乡,后创办培德中学,1925年1月任北京临时政府参谋本部次长,1926年再次离职回乡办学,1928年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1929年8月去职,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总教官,在重庆主持军事训练工作,1946年7月任中将,旋退役寓居上海,后在上海掩护中共地下工作。后任交通部参事。日在北京病逝。
  段远谋()少将。字至刚,四川广安人。黄埔军校第3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湖北省钟祥县县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重庆师管区少将副司令,日在四川合川起义。后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段成涛
少将。山东历城人。1947年12月任第13绥靖区少将高参,1948年3月兼任第13绥靖区军官训练班教育长,12月第15军64师师长,1949年2月任第2军副军长,12月24日在四川郫县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教导团高研室主任,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湖北省建工厅副厅长。
  段仲宇
少将。河北蠡县人,生于日。中央军校第9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7期毕业。1943年任陆军大学教官,1944年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军务处副处长,1945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2组参谋,同年任第6战区炮兵第4团团长,1946年任国防部第5厅副处长,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员,后任联勤总部徐州兵站分监部少将分监,1948年11月任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兼上海铁道西路守备司令和上海市政府政务委员,1949年5月在上海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炮兵学校部长,南京军械学校副校长,总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后勤工程学院顾问,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段若文
少将。又名海洲,河北安平人,生于1909年。北平民国大学毕业。抗战爆发后在冀中组织青年抗日义勇团任团长,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任青年纵队司令员,同年底脱离部队赴国民党军任职,1939年任冀察战区第1游击纵队司令,1943年任第89军33师少将师长,1944年9月该师改隶暂编第1军,1945年改隶第97军,1948年冬任第97军副军长,日在湖南华容率部起义。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万县政协副主席。
  段国杰
少将。字植材,河南洛宁人。1943年任第2军76师228团上校团长兼第2军军官队队长,1944年参加滇西对日反攻战,1947年任第13绥靖区第4处处长,1948年任第15军243师少将师长,日在四川郫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167师副师长。
  段唐华()少将。字仲伟,湖南保靖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辎重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5师警卫团中校团附,1927年任第20军教导团代教育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任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上校教官,不久调军事委员会训练兵监部辎重监工作,1940年任第6军预备2师参谋长,后任军令部少将高参,遂武师管区少将副司令,1947年任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少将委员,1949年11月在重庆投诚。
  段树华()中将。字育之,山西陵川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7期毕业。长期在晋绥军任职,1928年春任晋军第15师师长,同年改任第36师107旅旅长,1930年任反蒋联军第3方面军第6路军第4军10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后任第19军209旅旅长,1937年10月任第61军72师师长,参加忻口抗战,1938年7月因伤改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9月任军事委员会第2战区点验委员,1943年任第2战区军粮督运处中将主任,1946年任第2战区军法总监,1947年任山西省参议会参议,1948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同年任太原绥靖公署工事组组长,1952年在太原被捕,1953年4月在山西陵川被处决。
  段耀章
少将。四川隆昌人。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2路总指挥部上校参谋处长,12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少将参谋处长,12月23日在四川广汉参加起义。
  饶少伟()少将。字亚中,四川资中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0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19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参加淞沪会战,后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办公厅主任,参加3次长沙会战,1943年任第9战区暂编54师少将师长,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6月参加衡阳保卫战,8月兵败向日军投降,后逃回重庆,12月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6年任整编第69师副师长,日在江苏宿迁被俘,后在中共指派下从事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后任湖南省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饶启尧
少将。贵州贞丰人。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11军团参谋处参谋,参加淞沪会战,1941年夏任第94军121师参谋主任,1943年任第94军121师363团团长,参加鄂西会战,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1948年任第94军少将参谋长,1949年1月任第94军43师师长,3月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4月任第19兵团副参谋长,不久任第49军参谋长,11月22日在贵州大方被俘。
  姚少一
少将。号泽仁,湖北天门人。中央军校第8期步科毕业。1949年4月任第127军少将参谋长,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起义。
  姚升瀛()中将。号江泠,字域声,河南浚县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4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1938年任中央军校第15期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1940年任中央军校第17期学生第1总队少将总队长,1942年春任第98军参谋长,1943年兼任第98军42师师长,1944年12月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45年3月任第27集团军参谋长,1946年7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1947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8年任国防部第1署副署长,1949年4月任第127军中将副军长,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起义。后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
  姚北辰()中将。字啸青,河南孟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毕业。1922年任陕西陆军第2师炮兵2团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独立2旅旅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第2集团军第23军第10混成旅旅长,1933年任第15军65师194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抗战,1939年4月任第15军副军长,1940年初兼任第15军64师师长,曾参加晋南会战、豫中会战,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5师中将副师长兼均郧师管区司令,日在河南郏县被俘。后任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高级军事教员,湖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日在武汉病逝。
  姚国俊()中将。号轨钧,陕西醴泉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1931年任第25师参谋处长,1936年任西北剿匪总部第11纵队第25师参谋长,在山西参加阻截红军东进,抗战期间曾任第52军少将参谋长,1942年任第9集团军参谋长,1943年任第52军25师师长,1944年11月升任第38军副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38师副师长兼55旅旅长,1948年7月任第38军中将军长,1949年5月被免职,6月任第19绥靖区中将高参,后在成都从事对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12月在成都迎接解放。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常委,成都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姚秉勋
少将。字抑强,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第6期学生总队区队长,1932年任第89师副官处长,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南昌党政分会少将副主任,1944年2月任第78军新编44师师长,12月任青年军第203师副师长,1945年8月任第203师师长,1946年6月任整编第203师副师长,后任第202师师长,1948年5月任总统府少将参军,1949年12月在昆明参加起义。
  姚渐逵
少将。字锄非,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上校部员,第2战区平津游击司令,湖南省保安第5团团长,1942年任军事委员会战时青年训导团衡阳分团少将副主任,后任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第1军官总队第5大队大队长,1947年1月任长沙团管区司令,1948年底任湖南省军管区少将督导专员兼长沙在乡军官会会长,1949年5月任第1兵团少将高参兼湖南省在乡军官自救会军官总队副总队长,8月在长沙参加起义。
  郗莘田
少将。字尹耕,河北满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毕业。曾任第35军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在晋绥参加抗战,1948年4月任察哈尔省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第11兵团少将高参,1949年9月在绥远参加起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被俘高级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