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耶稣歌谱成就了救恩的讲章

阅读数:10215&&回复数:0&&
经文:罗马书第一章到第三章
一、前言 各位观众朋友,谢谢你收看空中主日学的节目,我是蔡丽贞。继续跟大家介绍教会历史的专题,我们今天进行的是,初代三个核心信仰中的第三个 救恩论,也是第三面照妖镜。主要是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人类需要救恩?那么答案是:因为是人都犯了罪,罗马书第一章到第三章。救恩论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 那么人如何得救呢?答案是因信称义。 二、罪的定义 所以我们现在先来看,圣经所讲的什么叫做『罪』。圣经所讲的罪,跟我们一般中国的文化,所讲的罪是很不一样的。圣经所讲的罪,主要有五个层面。第一层面---射不中 第一个罪,原来的意思是没有射中目标,射歪了,没有射到中心点,没有达到上帝的标准;上帝的标准是一百分。如果你考九十九分,你还是罪,上帝的标准,我们只要缺了一点点,就是罪。和合本把罗马书三章二十三节,翻译成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就好像满月一样,你缺了一点点就是罪。天主教的思高圣经,把它翻译成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失掉了天主的荣光。」只要失掉一点点,只要你没有达到上帝的标准;上帝的标准是完全,有谁是完全呢?没有人可以达到上帝的标准,人人都是罪人,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层面---不相信 神 第二个罪,圣经所启示的罪,罪的中心目标,中心的思想就是,不相信上帝就是罪。亚当夏娃不相信神的警告,不相信上帝的命令,他们宁愿相信蛇,那个发音很像,神跟蛇。人宁愿相信蛇的试探,而不相信上帝的警告,成为一切罪的来源,所以罪的中心就是不相信上帝。那有谁一生下来就认识上帝、相信上帝呢?没有!所以其实它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罪人。第三个层面---原罪 好,第三个,第三个也是很震撼人心的,所谓原罪,根据一般的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化,包括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说:做错事的人,犯罪的人才是罪人;做好事的人是义人。可是圣经把它反过来,圣经不是看我们的表现,不是看我们的行为,圣经是以人的地位来定我们的表现。因为你是罪人,所以你才会犯罪。那我们在基督里面,我们成为义人,所以我们才能够行属灵的善事。圣经讲原罪讲得最清楚的是,罗马书五章十二节:「这就如罪是由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於是死就临到众人。」然後接著是:「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因为我们有罪性,所以我们人才会犯罪,这是原罪或者是罪性。圣经讲罪性的时候讲得很生动, 它是控制我们去行恶的力量,不能不去行。明知不应该行,可是还是去做,那是一股你没有办法胜过的力量。人类的第一宗谋杀案,哥哥该隐杀掉了弟弟亚伯,那么上帝就故意对该隐说:你弟弟在哪里呢?那么该隐说:我岂是看管我弟弟的?上帝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为什么要变了脸色呢?有话好好说嘛,「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服它」这里说得很生动,罪就伏在你们家的门口,罪好像一头野兽,它随时伺机要吞吃你,那你怎么样要制服要对付罪呢?它这里用了两个动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服它。这个恋慕跟制服,跟上帝咒诅人类的两个动词是一样的。女人要恋慕男人,男人要挟制女人,那个动词是一样的。 罪一生都在缠著我们,我们人要想办法摆脱它,要控制它,这就是罪性。它控制我们去行恶,「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罪性最好的定义就是,不能不犯罪!好可怕。保罗,新约的保罗把罪人,把那个罪把它人格化,把那个罪讲得好像是一个人。罗马书第七章十一节说:「罪趁著机会,藉著诫命引诱我,并且杀了我。」罪会杀人哦!罪好像凶手一样,保罗把它拟人化了。罪一生跟著我们,我们要想办法摆脱它,制服它。第四个层面---内心不洁 第四个圣经所启示的罪的涵义是,内心不洁就是罪。当我在讲这些罪的定义的时候,各位观众也不妨想一想,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层面里面,有没有这些意思?有没有这些层面的定义?第四个是耶稣所提出来的,耶稣的登山宝训有讲到说:若是你看见妇女就动了淫念,你就犯了奸淫的罪。那很可怕,大概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曾经犯过这样的罪,看见妇女就动了淫念。市面上黄色的画面这么多,黄色的杂志这么多,你不小心看到,那一定会就有不好的邪念。耶稣说: 你不用真的跟女人上床,你只要动了淫念,你就犯了奸淫的罪。好,耶稣在登山宝训又说:你如果恨你的弟兄,你就等於犯杀人的罪。我想祂也把天下所有的女人,都一网打尽了。哪一个女人没有恨过人呢?你不用真的拿刀子捅人一刀,你只要心里恨你的弟兄,不肯原谅那曾经得罪你的人,你就等於犯了杀人的罪。耶稣那个登山宝训是超高标准,律法的标准已经很难达到了,耶稣又给我们一个更高的标准。耶稣的登山宝训,其实是要我们看见,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上帝超高的标准,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只有耶稣是完全的。好,内心不洁就是罪,这是相当振聋启瞶的启示,罗马书里面有讲到:贪婪、嫉妒这些都是内心不洁。我记得有一首圣诗说:我没有罪,杀人放火我不会。通常我们中国人想到罪,就是杀人放火这个外表的行为,作奸犯科,偶尔说谎溜了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就认为说谎那些才算是罪。圣经也有讲到这些表现出来的行为,罪行或者是恶行。罗马书第一章的後面後半部,讲到很多很生动的各样的罪行,我们先来给罪,圣经的罪,下一个结论。根据奥古斯丁所说的:罪就好像一个人,背转向 神,然後面对世界。根据神学家马丁路德说:罪使一个人扭曲,然後人渐渐以自我为中心,背对著 神,面对世界,这是罪,以自我为中心也是罪。我很喜欢马丁路德的定义:以自我为中心。人要把上帝赶下宝座,人自己要坐上那个宝座,人要以自己作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你知道为什么上帝不要人吃那个分别善恶的果子吗?因为上帝要人以祂的诫命,以祂的话语,作为我们道德是非善恶的标准;但是人不要,亚当不要,亚当他吃了分别是非善恶的果子,意思是说:人要以自己作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人不屑上帝做标准,这是罪的由来。罪不仅是消极的,缺乏上帝原先的良善、公义、圣洁,而且罪是积极的作恶。圣经所启示的罪,它不是哲学性的问题。年轻的时候的奥古斯丁,他也想要用哲学的方式来解释罪。他说:上帝是纯存有Pure being ,那么罪是相反,罪是None being不存在的。上帝是完全的良善,那不存在那个良善就是罪。可是後来奥古斯丁他放弃了这种哲学性的解释,他回到圣经里面罪的定义。罪也不是教育性的问题,中国人喜欢用孟母三迁这个例子,来作为教育的一个根据,给小孩子好环境好榜样,小孩子就会学好;给小孩子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榜样,他就学坏。但是圣经所说的罪,不是教育性的问题。圣经所说的罪,也不仅是伦理性的问题,不仅是道德行为的问题。圣经所说的罪,当然也不是心理学的问题。圣经所说的罪,不是哲学性,不是教育性,也不是伦理性心理学的问题,而是神学性的问题。什么叫做 神学性的问题呢?所谓 神学性的问题是,它关乎人跟 神之间的关系,它是讲到人类救恩的问题,亚当犯罪的最大的结果是,人不再寻找上帝人不再渴慕救恩,这是我们救恩论第一个要面对的课题。
三、因信称义 救恩论的第二个课题是,那么人怎么得救呢?因信称义!那么我们先来看,圣经所启示的称义的内容。有四个内容:称义其实是一个司法的名词,称义在罗马书启示的很清楚。第一个内容---地位改变(在上帝面前)第一个它讲的是在上帝面前地位的转变,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在上帝面前,不是在人的面前你的表现,而是在上帝面前,马丁路德很喜欢讲那个成语Coram Deo那个拉丁文,他的意思是说『在上帝面前』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内容---地位改变(上帝的宣告)第二个是地位的转变,它不是你真正实质行为的改变。当然你信主之後,行为会渐渐的修正,会渐渐的变好,但是圣经所讲的称义是地位立刻的转变,上帝的宣告那瞬间的转变。我举两处的经文,一处是在罗马书三章二十节:「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人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原是叫人知罪。称义的反面就是定罪,就是知罪。哥林多後书三章第九节:「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定罪是律法的职事,而称义是福音的工作。那么这里作一个对比,称义的反面就是定罪,就是知罪,而且这些都是在上帝面前的一个宣告,称义是地位的转变。第二个它的涵义是,称义仍是被动的,上帝是主动的,我们是因著信被称为义,英文就很清楚We are justified,我们是被动的被称为义,上帝主动。第三个内容---归算的义第三个是归算的义imputation归算的义。罗马书第四章保罗说:「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 神,他的信就算为义。」不是你真的是好人,不是你真的配为义,而是上帝算你为义。就好像你跟人家下棋,你的棋艺很差,对方他不想再耗时间跟你下棋,他就说:算了,算了,这一场算你赢。不是你真的赢,而是他算你赢,归算的义。第四个称义的涵义是,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公义,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是公义的,而是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义。 我们就好像来到上帝面前,披上了耶稣基督公义的外袍,不是我们本身是上帝的儿女。我想到一个例证,我在欧洲念书的时候,有机会到农场去参观,那就看到有一头母羊,它在喂奶,很多小羊在吸奶,就看到这群小羊里面有一只小羊,它披著一个羊皮,我问农场的主人,他说:因为那一头小羊它的妈妈死了,所以没有母羊喂它的奶,所以我们就把这只小羊,带到这刚刚生了一窝小羊的母羊面前。可是母羊知道那不是它的小孩,它不肯喂奶,农场的人都知道怎么样解决这样的事情,它们就把那一头刚刚生了小羊的母羊,它生了很多的小羊,其中有一头小羊死了,他们就把那小羊的皮剥下来,然後披在那个死掉妈妈的小羊身上,然後把它带到母羊的旁边去吸奶。那母羊它聪明是有一点聪明啦!它可以闻味道,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那现在它闻到了自己小孩子的羊皮,它就以为那是它的孩子,所以它就接纳了那一头小羊。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也是如此,不是我们配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乃是披上耶稣基督公义的外袍,当上帝闻到了耶稣基督馨香的祭味的时候,祂就接纳我们成为祂的儿女。所以不是我们本身是义人,而是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公义、我们的圣洁、我们的救赎。这是记载在哥林多前书第一章三十节,这个是我们结论哦!我们给称义下一个结论哦! 救恩是上帝单方主动,所完成的工作,人一点功劳都没有。人唯一的举动就是,我们被动的来到上帝面前,接受上帝所为我们完成的礼物。 神学家根据刚才我所说罪的定义,称义的定义,他们给救恩论下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等一下我要讲的,救恩论四个重点的第一点。 四、救恩论 1.人的败坏 第一点就是人已经完全败坏,人已经完全堕落,这个英文称为total depravity。这一句话也是有一点危言耸听,这个很耸人的啊total depravity,并不是说人没有行善的能力,所谓人已经完全败坏,完全堕落,完全无能为力,主要是在讲神学的问题。各位观众,我现在所讲的重点,都是在神学的架构之下,它不是伦理的问题,它不是哲学的问题,它也不是教育或者心理的问题,它是有关於神学的问题,有关於我们跟上帝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有关於人救恩的问题。Total depravity意思是说:我们在救恩的事情上,已经无能为力,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动的去寻找上帝,人不能够行属灵的善事,那是属灵,属灵界的,人没有办法不犯罪,至於人在道德伦理上,还是有一些行善的能力。那么诗篇,或者是在福音书里面,马太福音,马太福音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这样行吗?」我们也可以去关怀别人,可以去照顾孤儿寡妇,我们也可以去救济穷人,这些所有的人都有一点这样行善的能力。但是当圣经说: 人已经完全败坏堕落的时候,它是在指我们寻找上帝的事情上,已经没有能力了,连一个人也没有寻找上帝的,这是保罗他引用了诗篇。保罗在罗马书第三章,他引用了诗篇,他说就如经上所说的,罗马书第三章第十到十一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这个义人并不是指救济啦!做好人好事的那个好人啊!这里所讲的义人是明白上帝、寻求上帝的人。圣经说一个也没有,你相信吗?罗马书十一章三十二节:「因为 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当中。」加拉太书三章二十二节也是如此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没有一个例外。」人类好像是一团土,亚当夏娃犯罪已经代替我们所有的人堕落了。 人在寻找上帝、渴慕救恩的事情上,已经无能为力,完全败坏、完全堕落。好,以弗所书第二章:「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我记得以前在美国布道会的时候,最後讲员呼召决志的时候会说:各位朋友,你如果今天听了我的讲道,你愿意相信耶稣,请你举手,我为你祷告。然後过一会儿,他给听众一些时间,他就说:再说几句话。他说:各位朋友,你不要再犹豫了,不要再迟疑了,我现在给你一个很好的机会,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够掌管明天,你们现在很危险了,我是把救生圈丢给各位,如果你决志,你愿意举起你的手,就好像你抓住了救生圈,你就会得到救恩,我为你祷告。那事实上,这些鼓励人家决志的话,是有一点神学上的瑕疵,因为根据刚才我所念的,以弗所书第二章第一节,这些还没有接受救恩的人,他们不是在水中快要被溺毙了,他们不是很危险。圣经说:他们已经死了!「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很危险。如果一个人肯承认他是罪人的话,其实他离救恩已经很靠近了,他已经快要跨过那个门槛了。 通常人拒绝承认自己是罪人,不肯承认他需要救恩,这是我们救恩论第一个要点。第一个重点,人已经完全败坏、完全堕落,无能为力,因此它引进的是第二个重点,我现在介绍的四个重点,也是环环相扣,由第一个引进第二个重点。2. 神主动既然人无能为力,完全败坏,那么除非是上帝主动的施恩,上帝主动的来寻找我们。约翰福音第六章讲得很清楚,耶稣又说,六章六十五节,耶稣又说,我们先看四十四节好了。四十四节,第六章:「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到末日我要叫他复活。」不是你主动去寻找耶稣,也不是你自己跑到教会,而是上帝先吸引你、我曾经听过有一些见证说:他可能是因为恋爱失恋了,或者是因为联考失败了,心里很郁卒,他跑到教会去,当天有布道会,他就决志了,所以他很幸运,是他自己跑到教会的。他很识货,他第一次听到布道会,他就决志了。有没有搞错?其实圣经说:是上帝主动吸引人,不是人来寻找上帝。约翰福音六章六十五节,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够到我这里来。」是上帝吸引人,是上帝的恩典在先,人才能够来到神的面前。 五、结论 有人来到教会几十年,都还是混水摸鱼,都还没有接受耶稣,所以不是人这边的主动,而是上帝的主动。哥林多前书十二章第三节:「所以我告诉你们,被 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所以当我们愿意承认耶稣是主,当我们相信耶稣的时候,不是我们能够去寻找,我们能够去接受,而是圣灵先感动我们。所以救恩论的第二个重点是,上帝主动的施恩,因此要接著下一次我们要讲的第三个要点是,人就完全被动。 一、前言: 各位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看空中主日学的节目,我是蔡丽贞。跟您介绍教会历史的专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救恩论,初代教会三个基要信仰的第三个、第三面照妖镜 - 『救恩论』。我们上一次提到了救恩论的四个重点的第二个,我们再复习一次。第一次第一个重点是, 人已经完全败坏,人在救恩的事情上无能为力。那么第二个重点是上帝主动,除非上帝主动施恩。好那我们现在今天,从第三个重点开始讲起。 二、救恩论---第三个重点(人在救恩上是完全的被动)第三个重点是,人在救恩的事情上完全被动。还记得吗?我们上一次讲称义,人是被动的,上帝主动; 救恩是上帝单方主动完成的工作,人是用信心来回应。信心说白一点,圣经讲得很清楚, 信心也是上帝所赏赐的礼物,信心也是上帝的恩典。1.从经文来左证好!我们来看圣经,这个都不是我讲的,也是不神学家搞出来的东西,这是圣经所归纳出来的重点。A以弗所书第二章第八节以弗所书第二章第八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不是出於自己,是 神所赐的。」也有学生他研究原文,他说这里好像不是出於自己,有可能是讲恩典,『本乎恩也因著信』,那个恩典不是出於自己,是上帝所赐的。那我说:好吧,重要的信仰、重要的教义、基要的神学,绝对不会只倚靠一节经文,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经文,以经解经,就是以全本圣经来解释单独的经文,以清楚的详细的经文,来解释模糊简略的经文。所以我会给各位更多,更重要的经文。B以弗所书第六章二十三节以弗所书第六章二十三节:「愿平安、仁爱、信心,从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归与弟兄们。」信心跟爱心跟平安,都是上帝所赐的,不是你能够用金钱用努力,去赚来的。C罗马书十二章第三节好,罗马书十二章第三节:「我凭著所赐给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於所当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有人信心大,有人信心小,没有关系,都是上帝的礼物,都是上帝的恩典。信心大的不用自夸,信心小的也不用沮丧,都是上帝按著个人的需要,分给个人。这里让我们看到,人其实在信心上,信心不是人的挣扎,不是人的抉择,不是人的决定,信心是上帝要给谁就给谁。D哥林多前书第四章第七节哥林多前书第四章第七节,是康来昌牧师最喜欢的一节,康大师最常讲的一节,哥林多前书第四章第七节:「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彷佛不是领受的呢?」连信心也是领受的,如果连信心也是领受的,那有什么可以夸口的呢?人在救恩的事情上,一点功劳也没有,人是完全被动的。
本帖已被锁定,不允许对本帖进行回复
48小时热门
e京生活超市
¥17.5¥105
¥88¥68442
¥27.3¥21.817
¥35.2¥23.871
¥12¥9.38167
¥48¥38647
¥50¥5064[转载]救恩信息&讲章集锦&&撒该的悔改
&&&&&&&&&&&&&&&&&&&&&&&&&&&&&&&&&&&&&&
撒该的悔改
诗歌:税吏撒该 《教会诗声》219首
读经:路19:1-10
耶稣传道时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传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5-36)。耶稣是我们灵魂的好牧人,他知道我们的需要,他知道我们灵魂失丧的光景。所以,他来了,为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他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他舍弃自己的尊贵,荣耀,付上一切代价为要把我们找回。今天,我们看一下耶稣如何寻找罪人撒该。
一、难得的机会——耶稣经过 &&路19:1-2
第一节:“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
耶利哥是个商业繁盛的中心。古时是个淫乱败坏的大城,曾被神毁灭于约书亚的那个时代,其中只有妓女喇合,因着信接待探子,使全家得免灭亡。到耶稣时代,耶利哥仍是个充满罪恶的城。但耶稣不嫌弃耶利哥城里的罪人。耶稣名字的意思,即“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
这一次,是耶稣进耶利哥的最后一次,因他要到耶路撒冷去,为我们的罪钉十字架而受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圣经特别提到“正经过的时候。”
耶稣此次进耶利哥,乃是特为寻找失丧的罪人。各位肢体,若你是一个罪人,耶稣就要寻找你,拯救你。请你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第二节:“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
“撒该”的名意为“清洁”
。但是恐怕他名不符实。今天有不少人名字叫的好听,如:“天德”,“公义”,恐怕也是名不符实。撒该虽然名字叫“清洁”,但他却是个犯罪甚多的人,因他是个税吏长,是专替罗马人收税的官,天天敲诈勒索自己的同胞,被犹太人恨之入骨。犹太人看他是个卖国贼,是和罪人娼妓同列。撒该虽然有钱财、有权柄、有地位,他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平安。他也许用过一切办法求平安,但他却没有得到平安。请问各位肢体,你是否也象撒该一样,在你心灵中有没有平安呢?
二、饥渴的巴望——要看耶稣&& 路19:3-4
第三节:“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
这里说,有好多人跟随耶稣。他们都不过是拥挤耶稣,为看热闹,有几个人是真正的渴慕得着耶稣呢?撒该从未见过耶稣,但他听说过耶稣能医治疾病,也能赐人平安。撒该不敢盼望耶稣靠近他,因他知道自己是个污秽的罪人。人人都唾弃他,远离他,耶稣能接纳他吗?他只盼望能看耶稣一眼,心就满足了。
可是因着他个子矮,所以他连看也看不见,心中着急,忽然想出一个办法;
第四节: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撒该不是走去,而是跑过去,又爬上了桑树。心里想:“耶稣必从此经过。”人人嘲笑撒该,但撒该却不介意。为了见耶稣,他已忘记自己是个税吏长,是个有钱的人,他只知道自己是个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不配见耶稣。
今天不少人有名誉地位,有钱财,却不敢公然来聚会,恐怕别人笑他。但撒该却是放下地位,放下虚荣,爬上桑树,一心要见耶稣。请问各位,你愿意象撒该那样渴慕主吗?主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三、越格的恩典——住在你家&& 路19:5-7
第五节:“耶稣到了,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了耶稣的爱。耶稣不象众人那样嗤笑撒该,远离撒该。他一直走向撒该所爬的桑树下,停住脚步,抬起头来,用慈爱的双眼看着撒该,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这是多么慈爱的呼唤。
撒该从未见过有人用如此慈爱的目光定晴看他,他更没有听见有人用如此慈爱的声音呼唤他,他更没有想到耶稣竟然要到他家里去,不嫌弃他是个罪人。他虽然犯罪该死,但耶稣仍然爱他。今天,耶稣也愿意到你家里去住,他不嫌弃你是个罪人,他更愿意住在你心里。你的心里虽污秽,但只要你肯谦卑悔改,象撒该一样,就是从你的地位上下来,从你的虚荣上下来,痛切悔罪,并敞开你的心门,让耶稣进来,耶稣肯到我们心里来住。
这里“快下来”的快字,显明了主救人的热切心情,主要他快快悔改,越快越好。但悔改的第一步就是谦卑,不是用头脑,用口头来信主,乃是用谦卑的心接受主的救恩。因为神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57:15)。
第六节:“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
撒该深深的知道自己是活在罪中毫无指望的人,所以他就急忙的下来,谦卑的悔改在耶稣的面前。他不象我们中间有些人,为顾面子,而不肯悔改接受主,他乃是“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请问各位,你今天是否愿悔改接待主象撒该一样?
第七节:“众人看见,就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为什么众人要这样论断呢?因为他们不明白耶稣为何要到撒该家里。他们说:‘耶利哥城里,有好多虔诚人的家,耶稣却不去,竟然到一个罪人的家里去’。今天,也有好多人不明白耶稣的心,不知耶稣来是为要拯救罪人。正如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
今天我们在位的每一个都是罪人,都是耶稣要寻找拯救的对象,只要你肯悔改,无论你犯了什么罪,你的罪如何的大,耶稣都能拯救你。
有一个讲道人在一个地方讲道时,有个眼瞎的妇人对他说:“我虽然眼睛瞎了,但我仍在犯罪,我与人犯罪,生了私生子,又把私生子杀了。象我这样的人,耶稣肯救我吗?”讲道人说:“姊妹!你若肯悔改,虽然你的心极度污秽,主的血也能洁净,并且主的灵也要住在你洁净的心里。”
四、真诚的悔改——认罪赔罪&& 路19:8
第八节:“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撒该称耶稣为主,说明他对耶稣已有了正确的认识。耶稣没有叫他认罪,是他主动的向主认罪。他把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这是何等的不容易的事啊!但撒该却是当众的与主立约,因为他心中有了耶稣,就有了平安和满足,他看耶稣比金钱更宝贵。撒该看出主是圣洁慈爱的,自己是个卑污该死的罪人,实在不配接待耶稣。但他下决心悔改,不是假悔改,乃是彻底的悔改。
请问各位!你今天能否象撒该那样,悔改在神的面前呢?你可想一想,在你的家里是否有贪污的东西?你的书桌、家具,生活用品、房产、物质,是不是有不义之财?你有没有行贿、受贿,甚至伤害他人呢?你有没有用诡诈骗取金钱?你有没有滥用职权骗取国家财物,为自己利益辖制他人呢?若有这些罪,当赶快悔改,承认离弃一切的罪,接受耶稣作你个人的救主。
我们得罪神的罪要向神认,得罪人的罪要向人认,亏负人的东西,或者是偷来的,骗取的,应随圣灵在你心里的感动偿还;心里有嫌隙,或者有嫉恨的人,应该立即与他和好。因为圣经上说:“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5)“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太5:26)
五、悔改的结果——恩临全家 &&路19:9-10
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耶稣拯救撒该不是在明天,而是在“今天”
。照样耶稣救我们也不是在明天。不要等到明天,主乃是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耶稣不但救撒该一人,也要救他的全家。你若愿意得到救恩,必须要悔改,赤露敞开地承认你的罪,救恩不但临到你,也要临到你的全家。
&&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耶稣撇弃了天上一切的荣华,来到世界,在十字架上忍受了人世间所有的痛苦,这都是为了我和你,虽然我们的罪如朱红,他必使我们变成比雪更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只要你来到他的脚前俯伏恳求,认罪悔改,耶稣必接纳你。巴不得大家今天就接受耶稣的救恩,清楚得救。悔改吧!不要再犹疑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图恩成就任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