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安健在的抗战老兵网有那些

为什么要善待国民党抗战老兵?
跟帖显示为
扫描中文网站论坛,播报热点资讯评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3:08:26&)
3767字(6107/27)
( 16:51:28)
( 09:56:41)
( 18:22:49)
( 18:16:44)
( 08:15:12)
( 09:01:22)
33字(26/0)
( 15:03:57)
69字(24/0)
( 13:36:15)
( 10:53:45)
( 21:59:59)
( 18:32:39)
( 18:20:05)
( 19:16:24)
( 18:25:18)
( 17:32:22)
( 17:10:41)
( 16:43:37)
( 16:38:10)
( 16:32:06)
( 15:32:33)
( 17:59:47)
( 15:30:47)
( 15:22:37)
( 15:21:19)
( 14:51:33)
( 14:22:09)
( 13:50:12)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凤冈抗战:健在的抗战老兵们
凤冈抗战:健在的抗战老兵们
新华网 ( )
稿件来源:
凤冈县对外宣传中心
健在的抗战老兵们
——“抗战的凤冈”系列之八
整个抗战,凤冈共向前线输送8000多名热血青年,奔赴各个抗日战场,他们或牺牲阵前、或流落他乡、或悄然逝去。据笔者5年多的苦心寻找,发现凤冈依然有8 名二战英雄健在,其中居住在凤冈的有5人(曾庆平、池明亮、危榜荣、白谦、赵函斌),定居在外的有3人(刘俊、李华生、黄培纪)。岁月无情,老兵还在,当年的热血青年今已变成耋耄老人,虽然那段浴血往事也远去,但是抗战老兵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不屈精神却如他们生命一样灿烂如故,永不凋零。
活着的“烈士”曾庆平:1923年11月出生,1937年被国民政府强征入伍,编入国军第8军进入中国远征军序列。1944年,部队开到云南抗日前线,由于生病被第8军82师抛弃,导致一切史料记载都说他也牺牲。病好后被编入国军第71军88师,先后两次渡过怒江,与日军激战。先后参加了桤木林,龙陵,松山、老东坡等战役。战斗中受伤,至今仍有弹片在身。日军投降后,奉命到无锡接受日军渡边师团受降,随后移驻上海,担任南京、上海警卫任务。1947年6月在沈阳加入中国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50年在广西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后转业并回家务农至今。
三到台湾的池明亮:出生于1927年1月,1943年在琊川读书时,在国民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宣传下决然从军,同年12月编入中国驻印军飞越印度。1944年回国在贵阳参加中国远征军青年军,被编入202师605团,作为一支抗日救国后备军进行训练。1945年亲眼目睹日本投降,之后三次到台湾,1949年3月从香港转道回国后回到老家琊川。于1949年11月随陈铁、吴剑平等投诚,参加解放军第4军29师,“反右”后在平坝农场劳动教育21年,1979年落实政策,被安排到凤冈县食品站工作,现以退休。
长沙会战的幸存者危榜荣: 日出生,1939年被强征入伍,被编入99军99师295团第3营8连1排1班。1941年12月,作为一名机枪手参加第三次长沙保卫战。1943年在江西一带与日军打游击。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危老随部队到九江一带参加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不久,又到上海守飞机场,期间,亲眼看到了受降日军回国时的狼狈样子,两个月后,部队受遣到江苏省镇江待命。1946年,国内战争打响后,危老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1师3团2营4连当一名干事。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右脚受伤至残。直到1948年才出院,落下了终身残疾,至今受伤处还有脓水流出,直到1951年转业回家。
沦陷区走出来的八路军战士白谦:日出生在河南省南乐县元村镇蔡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2月在沦陷区河南省南乐县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南乐县、滑县与日军作战。日本投降后,随刘邓大军参加解放华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华中、解放西南等战役。
新四军战士赵函斌:现年90岁,1943年加入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警卫连,当一名司号员,随彭雪枫将军在夏邑一带与日军作战。1945年日本队投降后,在河南省参加日军受降接收工作。
身在大漠的刘俊:原名刘国经,日出生在凤冈县琊川镇街上,1942年10月入伍,次年参加国军新1军38师中国驻印军,1943年参加缅北大反攻,驱逐日冠,先后参加新平洋,孟关,孟拱、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战役。1945年回国,日在上海集体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唯一的愿望是获得一块中国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
离家78年的李华生:原名黎华仙,1920年出生于凤冈县绥阳镇砚台村简家坨的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去逝,9岁时母亲练氏去逝,1937年入伍被编入国军预备第二师后,随部队经湄潭县到镇远进行训练。1938年,开赴湖南益阳、宁乡整训。1939年参加武汉保卫战,1940年在广西参加昆仑关战役并负重伤。1942年初,预二师奉调云南,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驻防昆明附近的安宁一带。1942年预2师渡过怒江,深入敌占区展开游击战。1944年6月底,参与收复腾冲的战斗。7月初,参加主攻来凤山的艰巨任务。腾冲攻坚战结束后,与部队失去联系并流落在腾冲,离家78年从没回到贵州,现在因生活困难住在腾冲敬老院,每年的费用都由志愿者捐助,他最后的愿望是死后能把骨灰埋回凤冈。
抗日救国的宣传干将黄培纪:日出生于凤冈县琊川镇茅台村,家有兄妹9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湄潭中学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暑假,参加“飞鹰抗日宣传步行团”,与40人名学生在遵义、贵阳进行徒步抗日救国宣传。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湄潭县国民政府作为反党分子抓入狱中,与另6人并称“七君子事件”,后经重庆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出面营救,才未被当局枪杀。1951年出狱后与党失去联系,自己却为抗日救国宣传落下了终身残疾。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特向这些健在的抗日民族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待续)
(责任编辑:云南健在抗战老兵约800名 最小老兵已年近九 张炳芝年龄个人简历
12:42:01 来源:豫青网
云南健在抗战老兵约800名 最小老兵已年近九 张炳芝年龄个人简历家庭工作背景资料 中国还有多少名抗战老兵 湖南、广东、四川、云南、河南、广西、贵州
  抗战老兵,不仅是让人敬重的民族英雄,更是一群需要帮助关爱的耄耋老人。如今他们的生活怎样?如何安享晚年?据悉,目前,云南境内经寻访核实尚健在的抗战老兵约有400名。加之没有寻访到的,预计我省目前仍幸存的老兵800名左右。昨日,由本报及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抱团助力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正是要给他们晚年以关爱。
  亟待关怀
  最小老兵已年近九旬
  根据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调研,目前在大陆幸存的抗战老兵仅万余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湖南、广东、四川、云南、河南、广西、贵州等地的老兵数量较多。
  那么云南究竟有多少健在抗战老兵呢?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摸底数据。据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介绍,目前,基金会在云南境内经寻访核实尚健在的抗战老兵约有400名,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100多岁,最小的也已年近九旬。
  &因为条件限制,还有大量老兵未被发现。&孙春龙说,根据现有资料,云南抗战老兵主要集中在保山、德宏、昆明、大理等地,&未被发现的老兵,大多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生活贫困,亟待关怀,预计云南现有的幸存老兵在800名。&
  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仕敏称,目前全省共有500名左右的抗战老兵获过补贴,&但是每年有一二十个老兵在离世,而且越往后,这个数字会加速上升。&傅仕敏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抗战老兵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随着社会各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已有不少人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但遗憾的是,也有不沾边的来冒充抗战老兵。&
主办:共青团河南省委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2免费安葬百年后的抗战老兵::长沙晚报数字报
| 版面概览 |
第A03:两会特别报道
社长:龙钢跃 总编辑:徐辉
晚报热线:96333&&&&
星期日 出版
省人大代表薛开伍建议为长沙抗战老兵建纪念陵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免费安葬百年后的抗战老兵
  长沙晚报讯(记者&周小华)“70年前,他们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浴血奋战,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年全国将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湖南目前仅幸存抗战老兵500余名,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薛开伍建议,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应建一座“长沙抗战老兵纪念陵园”,免费安葬百年后的抗战老兵,并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八年抗战中,湖南这片土地具有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了民族和国家,几十万将士在长沙战场上浴血奋战,抵御日寇侵略。抗战期间,全国共发生了22次大规模会战,其中有6次发生在湖南。据湖南老兵之家公益组织统计,抗战期间湖南共征募兵员210多万人,人数居全国第二位。如今70余年过去了,经初步统计,湖南目前有抗战老兵幸存者530人,长沙幸存老兵仅180余人。  “长沙和湖南其他地方的抗战,是广大湖湘子弟永远的记忆,更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就要让后人永远铭记在抗战中英勇战斗、为国奉献的英雄老兵们。”薛开伍代表说,应在长沙建一座“抗战老兵纪念陵园”,为长沙籍抗战老兵百年后提供全免费墓葬。薛开伍代表建议,抗战老兵的墓碑要相对统一风格,应刻有抗战老兵姓名、生卒时间、抗战时期部队番号、军衔等内容,不仅可以供其家属、各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国际友人、海外爱国人士前来祭拜、瞻仰,也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让后人缅怀先烈、不忘历史。  场外连线  “长沙抗战老兵纪念陵园”选址安沙  日,民革长沙市委与湖南唐人万寿园有限责任公司签约,联合启动“长沙抗战老兵身后安抚计划”。筹建中的“长沙抗战老兵纪念陵园”选址在离第一次长沙会战较近的长沙县安沙镇鳌鱼村的唐人万寿园区内。整个园区拟由长沙抗战纪念广场、抗战纪念碑和抗战老兵纪念陵园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长沙抗战胜利纪念碑”以红黑色为主要色彩,正面刻写“长沙抗战胜利纪念碑”九个大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同时,相关方面尽可能多地收集抗战老兵的名字和英雄事迹,将他们的名字和英勇事迹镌刻在“抗战纪念广场名录墙”上,宣传抗战老兵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长沙晚报两会特别报道A03免费安葬百年后的抗战老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老兵采访记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