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娃娃菩萨是哪位菩萨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七日.是哪位菩萨诞辰?_百度知道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七日.是哪位菩萨诞辰?
诸佛菩萨诞辰日: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十八日
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燃灯佛圣诞
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日
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监斋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九日
卫塞节:公历五月份的第一个月圆日
斋期,六斋日:
若逢大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
若逢小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菩萨登初地后禁不住数数欢喜,亦即极喜!
特别提示:任何一个佛法修行者无不梦寐以求证到初地(一地)菩萨以上果位,因为那是从凡入圣的巨大转折点,从此,不会再有任何的世俗烦恼或任何的世俗利益可以束缚他,生命真正进入极大欢喜快乐的境界,绝对不会退转,一直到成佛。本文主要内容综合自索达吉堪布在讲解《入中论》、《亲友书》中的一些开示还有宗萨仁波切的开示,转载自,
完整原帖见
极喜之地见百佛——到登地菩萨后所达之觉悟境界及功德&&
初地菩萨首先是从薄地凡夫入资粮道至加行道,待二道圆满究竟后,证悟空性趣入见道即登一地(极喜地)。菩萨在一地以前因分别心从未见到法界的真实本面,唯达见道时以无漏的入定智慧超越了分别心,方得现见法界本面。尔时初地菩萨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了不共的欢喜心,由离成佛很近而极喜,彻底远离了凡夫地位而极喜,成一切众生的导师而极喜,因此于出定位中内心禁不住数数欢喜,故名极喜地。
登地后为真佛子
《入中论》说:佛子就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才是真正生于如来的家族之中,成为真实佛子,具足了成佛的种姓,决定无有退转,将来必定成佛。凡人当中,具有成佛的发心,还没有亲眼见到佛所证悟的自在境界的这种人,我们把他称之为是世俗中菩萨。初地菩萨亦证悟了佛陀所悟宇宙人生万法的真理——缘起性空,若说菩萨与佛尚有差别,那只是分证与圆证的差别而已。然足以成为如来真实之子,能续佛慧命、广利有情、肩负如来家业。因为他相续中已经生起了胜义菩提心的缘故。《华严经》云:“佛子始发生,如是妙宝心,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生在如来家,种族无瑕玷,与佛共平等,决成无上觉。”
登地之后显密差别消失
显宗和密宗的差别在什么时候就可以消失呢?如果学显宗的人,证悟了显宗的第一地,实际上也就证悟了密宗。因为在第一地之后,显密是毫无分别、一味一体的。所谓密宗的特点,只存在于资粮道和加行道,也即没有登地之前。也就是说,在没有登地之前,显密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在登地以后,就没有差别了。例如,在显宗里没有金刚身的概念,更不可能有其修法,这是密宗特有的一个修法。然而,证悟一地的显宗修行者,当他从一地的定中出来以后,立即就有了幻化身,也叫幻身或金刚身。虽然他没有修过生起次第,但因为他证悟了光明,就会有幻化身。所以,在一地以上,显密是没有差别的。一地以上的显宗修行者,最终也自然而然地趋入了密宗。因为修大(乘)资粮道的人通过禅定,可以去诸佛刹土,在佛前听法。在这些佛刹中,也有密宗修法的传承,他可以因此而契入密宗。(看雪客注:一些比较无知没有正见的显宗学佛者从不知好好闻思经论而盲目毁谤密宗,无端给自己造下堕落地狱的罪业而已,非常可悲可叹)
到了登地(一地)以上才可以随意度化各类众生,出入各种场所&&&
一般修行人与凡愚亲友交往有害无益,只会给自他双方带来损害痛苦。此处所说的凡愚,也即《宝云经》中所说的九种恶知识:破戒者、邪见人、失威仪者、邪命人、乐愦闹处者、多懈怠者、乐着生死者、违背菩提行者、乐居家眷属者。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违缘、障碍,因而应敬而远之,谨慎地对待。
对初学者来说,自己对治障缘的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亲近这些恶知识,他们当然不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什么好处,而自己也无法使他们舍弃恶业转入正道。既然对双方都无益,不如先求独善自身,寻求利益自他的圆满能力,这才是稳妥的办法。我们修行未达一定境界前,接触凡愚如同遇到怨敌一样,只会为自己带来痛苦,所以不应见到他们,也不要听到他们的声音,自己于寂静处为得二利而精勤修习止观,只有这样对自他皆有益。如果没有坚固的见解修证,像登地菩萨那样,修行人长期与那些凡愚者来往,负面影响肯定是难免的。慧可大师也是得到达摩祖师的心印得到证悟后随缘度化众生: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曾有人问二祖:“师是道人,何故如是?”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登地菩萨以上才超越了在家出家相
寂天菩萨说:在我尚未获得极喜地之前,祈愿蒙受文殊菩萨的恩德,恒常能回忆前世,获得宿命通,并且生生世世以出家相来利益众生。愿我能以菲薄的饮食,补充体能,维持修行所依的身命,更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安居在理想的寂静环境中修行。寂天菩萨谦虚地说自己是凡夫人,未得一地菩萨果位,原因就是提醒后学者:未得一地之前,千万不要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不用发愿了、不用出家了,什么都很随便。解脱经云:佛陀示现沙门相为令众生不求梵天帝释之身而懃求出世无上之法,踰出宫城示现出离三界牢狱。他要给众生示现的真正目的和让众生学习的是什么呢?发解脱心出离轮回,对凡夫来说发出离心现清净僧相是必修之路。证悟了一地以上的菩萨,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无论他们现何身相均叫僧宝,因为他们早已圆满加行道和资粮道修行。
见道(登地菩萨)七觉支的觉悟功德
达到七觉支是一地菩萨的功德,但我们凡夫人也可以相似地具有。汉地智者大师说:“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修持这七种觉支,未入道者可以入道。此处的“道”对凡夫而言,是指资粮道、加行道;对圣者而言,则是一地菩萨断除见惑而现前的见道。所谓的“觉”,是指涅槃或成就,即一地菩萨的功德得以成就;所谓的“支”,则指依靠上面这些功德,菩提妙智可以显现出来,它是一种甚深的修行方便。修行人在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积累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之后,终于成就了一地菩萨,也就是证得见道。见道时有七种菩提的觉悟功德——七觉支,哪七种呢?
一、念觉支:见道者不像凡夫人一样,今天以正知正念摄持根门,修持善法非常不错,可是过一段时间,正念就无影无踪了。作为一地菩萨,始终不会忘失自己的所缘,无论专注于什么善法,入定时当然不用说了,即便是出定之后的行住坐卧,也不会忘失所缘的正念。念觉支喻为“轮王宝”:因为正念是始终不忘失善法,依此善法遣除以前没有断除的障碍,获得前所未有的功德,就如同轮王宝能胜伏一切前所未伏的诸国,对没有降伏的地方可加以降伏一样。它是菩提的依处支。
二、择法觉支:凡夫人的智慧有限,通达这个法的,不一定通达那个法。而一地菩萨抉择一切法的实相为空性,辨别人无我与法无我、善与恶等的智慧无有障碍。择法觉支喻为“大象宝”:一地菩萨的择法智慧,能摧毁人法二我的执著相,如同大象宝能摧一切敌军。它是菩提的本体支,也叫自性支,即菩提的本体是无我智慧。
三、精进觉支:对所修的善法精勤不懈,没有时而松、时而紧的现象。凡夫人有时候虽然精进,但不能长期坚持,上师如果说一下,两三天内还可以,每天早上起来磕头,但过几天又不行了。而圣者的精进常年如一日,专心一意,无有间歇。可见,得到一地菩萨时还要不断地精进,正如昨天所说:“未得成就之前永精进。”只要尚未获得究竟佛果,精进是永无止境的。精进觉支喻为“骏马宝”:依靠精进能迅速获得殊胜功德,达到自己所希求的彼岸,如同骏马宝能飞快趋至向往之地。它是菩提的出离支。
四、喜觉支:对善法的欢喜心、希求心非常强烈,而且由于心契悟于真法,时时处于喜乐当中。有些凡夫人算是乐观主义、开心派,但不可能永远都开开心心、笑逐颜开,今天开朗活泼、心情舒畅,明天可能就愁眉苦脸。对大多数人来讲,也许观轮回的痛苦观得太多了,看什么都不顺眼,动不动就给别人摆一张黑脸,这说明你并不是时时都欢喜。但具有喜觉支的圣者,一直住于真正的法喜中。喜觉支喻为“神珠宝(摩尼宝)”:得一地时因现量证悟了真如,故而身心恒时欢喜,如同神珠宝以光明遣除一切黑暗,令转王生起欢喜之心。它是菩提的功德支。
五、轻安觉支:身心得以堪能——身体在一个坐垫上住多久都没问题,心专注在哪一个所缘上都非常听话,想生信心、悲心就可以马上生起。不像我们凡夫人,很想生起大悲心,却始终生不起来,而不愿意生嗔心、贪心,可它一直此起彼伏。轻安觉支喻为“玉女宝”:见道时断除轮回的一切束缚,身心获得轻安之乐,如同玉女宝以所触令轮王快乐。此后三者是菩提的无烦恼支。
六、定觉支:心一缘安注于善法的境界中,不容易出现散乱、烦恼等各种违品。定觉支喻为“大臣宝”:一缘安住、不外散的等持,能产生神通等功德,如意成办一切所愿,如同大臣宝能成办一切所需财物。
七、舍觉支:在修行过程中,内心寂静平等,不会出现特别强烈的贪心、嗔心等高低不平的心态。舍觉支喻为“将军宝”:能令菩萨恒时心无贪嗔等烦恼,依此无贪无嗔的境界,摧毁一切修行违品,获得一切未得功德,如同将军宝摧毁一切应降伏者,摄受一切应守护者,安住于无有危害的地方。
功德境界:证初地能够见到一百个佛
宗萨仁波切在入中论中说:当菩萨证到初地的时候,他们能够见到一百个佛。这一百个佛不只是他们能够见到,这一百个佛也会加持他们。这个菩萨也会非常清楚,就是明明白白知道,并且接受佛所给他的加持没有损失任何东西。
第一个,能够见到一百个佛。
第二个,这一百个佛会加持他。
第三个,他有能力完全接受一百个佛所给他的加持,而没有损失掉任何的东西。
第四个,初地菩萨的寿量长短,是一百劫这么长。
第五个功德,就是在这一百劫的时间长度里,他的智慧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智能起入百三昧,能动能照百世界,神通教化百有情,复能往游百佛土。”。
第六个,初地菩萨在一刹那之间可以进入或者说安住在一百种不同的三摩地。
第七个功德,他不但能够在一刹那之间证入一百个三摩地也就是三昧,同时他可以在一刹那间离开这一百个三昧。这种离开或者说是这种不执著,讲起来容易,实际上阿罗汉都做不到,这种功德我们只能说,也许完全不可能有,当然在座的有可能有的人有吧。
第八个,初地菩萨能够震动一百个世界。
第九个,这个菩萨可以照亮一百个不同的世界或者说宇宙。
第十个,这个菩萨可以在一百个不同的世界里,能够教化,也就是成熟一百种不同的众生。
第十一个,这个菩萨也可以去游历到一百种不同的佛土。“能正思择百法门,佛子自身现百身,一一身有百菩萨,庄严围绕为眷属。”。
第十二个,这个菩萨自己的身体能够化现成一百个不同的身体。而这一百个化身,每一个都有一百个菩萨围绕。
刚才说的十二种功德,初地菩萨的功德呢,月称菩萨讲,这些功德就好像把一根草放在海里,拿起来呢,草上有一点点的水。他只能讲出初地菩萨这么一点点的功德。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大菩萨投胎示现台湾农妇,欢喜菩萨表率人间佛法--学佛网
&大菩萨投胎示现台湾农妇,欢喜菩萨表率人间佛法
发布:rongnier&[ &]&& 日期:&&
大菩萨投胎示现台湾农妇,欢喜菩萨表率人间佛法----“欢喜菩萨”真人真事道证法师讲述惜德法师·哈克童子笔录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重,仿佛有很大的压力,忙得不太能够享受内心的宁静、欢喜。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体会,便会发现有一些人虽然表面上很平凡,但是实际上却具有很深的智慧。他们的言行举止流露出和佛菩萨非常相应的慈悲喜舍。大家都知道佛法有慈悲为怀、布施放下的特色,但是比较少人知道佛法还有欢喜的特色。佛教导我们修行要开发四种无量的心怀,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的心。第三种喜无量心,也就是无限欢喜的心,心中常有无限的欢喜。现在念佛的人很多,大家都听过阿弥陀佛,可能比较少人注意到阿弥陀佛的别号当中,有一个别号叫做「欢喜光佛」。佛所放射的光明是无量无限的,其中含有欢喜的光明。真正的念佛人会感受到佛的欢喜光,应该是内心常常清净欢喜的。无量寿经上说:「应常念佛而生喜」,应该常常念佛而生起欢喜的心。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真人真事,这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也是以实际行动来教导我们欢喜无量,喜无量心的老师,所以我们都尊称她为「欢喜菩萨」。她是一个农家的妇人,现在大约五十多岁,每天都很勤劳的种稻田……因为她做什么都是很欢喜,所以任何困难的事都变得很简单。  她种的菜长得非常的好,她先生形容说:「她种的菜快生快长大,而且只负责种,不负责收成。」因为她肚量很大,她的菜园可以说是开放给大家。比如说她种的豆子成熟了,她就告诉邻居们说:「阿花田里的豆子成熟了,你们要采的人,就到我田里来采哦!」无论谁去采,她都是笑咪咪的,欢喜送人。她的先生甚至说,有人去他的田里偷摘东西,他就赶快躲起来,才不会让那个人不好意思。  说实在的,我读佛经读到布施说要「三轮体空」,「不住相布施」,只是稍微知道名词和理论的皮毛而已,看到她一些言行之后,才让我在感动之中有深一层的了解。比如说政府要开马路,预计会征用到她的田,一般人假如自己的田地要被切掉一大块去开路,很少会有欢喜的,大部分的人都会很懊恼,少不了要上书去陈情一番,希望免掉,不愿意捐出去。然而当政府负责的人来和她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竟然笑嘻嘻的像一个天真快乐的孩子,很欢喜的说:「我真欢喜,我真感恩,我真有福报,我的田可以给你们开马路,拜托你们开大一点,让大家的车子“卡好相闪”(台语)(就是让大家开车能安全顺利)。」她是这样真诚的,希望大家交通方便顺利,这种不假思索就非常欢喜的布施,三言两语之中,就把佛经甚深的教义表达出来,而且实行了。她还常常说一句话:「我什么都不会,只会欢喜而已。」别人都欢喜不起来的事,她却可以很欢喜  有一个人侵占了她家的田已一、两年了,他们夫妇都很礼让,不与人争。有一次村子里大家一起请土地测量委员会来划分地界,测量时要在土地上插记号,当然那个人侵占的范围是应该要划归原地主的。但是那个人是村民们形容最恶霸的,那个人就向土地测量委员说:「你们谁敢过来插记号,我就把他打到黏在地上!」村民很多都看不过去纷纷打抱不平,于是大家就争执起来,连派出所的警员也来了。但是那个人还是耍赖:「不然你们去法院告我好了。」他是一副反正大家奈何不了我的架势。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欢喜菩萨看到了,就远远地跑过去,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就跑到人群当中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在一起,就是要很欢喜的,大家不要生气。」然后她就转向那个人说:「某某阿伯,这个田如果要还给我们,不知道您欢喜或是不欢喜啊?」那个人就气呼呼的回答说:「我当然不欢喜啊!」欢喜菩萨就说:「哦,您若是不欢喜,那就不相宜喔,您就不用还我们了,因为您就像我的父母,我是应该要孝顺您的,我什么都欢喜给人。他们大家今天只是要做个记号标明一下,让各人知道自己的地界到那里,以免下一代有争执而已,明天,我们的田还是照样给您种啊!你若欢喜,我就欢喜。」这些话说完了,她又转向自己的先生,用手很和顺的在他的胸膛上抚了几下安慰先生,笑着说:「我们要给这位阿伯欢喜,你也要欢喜哦!」说完了,她就挥手向大家说:「再见,我要回去了。」然后就走了。忽然那个人由后面叫着她的名字,她回头过去一看,那个人流下眼泪说:「我要把田还给你们了。」在场的村民,有到这个戏剧性的改变,大家都面面相觑,他们说:「咦?怎么这么简单啊?三句话就解决了。」真的是「足欢喜、真简单」,很欢喜当中,事情会变得很简单。  佛在菩萨戒当中讲到:菩萨应该生起佛性孝顺心、慈悲心,令一切众生、生福生乐。这位欢喜菩萨,可以说一直用佛性的孝顺心、慈悲心,给人欢喜、给人快乐。她一向都不为自己争什么,她都以众生的欢喜作为自己的欢喜,她常常说:「你若欢喜、我就欢喜!」众生都有佛性,无论现在他是个好人或是坏人,都是有佛性,都能够成佛的。她以佛性的孝顺心对待人,真诚感人,对方感受到那一份诚恳,欢喜的心,自自然然也就发起佛性中本来有的慈悲,放下不应该有的贪心,这些都是一念之间而已。  我发现她的欢喜之光,真的有照亮人心的力量。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一念之诚,贼寇可以变为赤子。」在一念至诚当中,就是贼寇土匪,也可以受到感动,变成天真纯洁的孩子。  当公共的地界划好之后,欢喜菩萨他们夫妇,就自动的把田再缩小一些,也就是说把田埂路完全的做在自己田里头,让给相邻的人欢喜。有一段路,本该大家一起出钱铺的,她的先生体谅邻居有的人年纪老了,生活比较苦,就自动地说:「铺路十万元由我一个人出就好了,所幸我还能工作没关系。」你知道吗?他们的钱财,每一分都是血汗辛苦赚来的。她的先生是从事建筑的泥水匠。时常,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开着推土车上路去了,做着非常粗重辛苦的工作。晚上一身的泥水归来,还要照顾田园。他们一家人待人非常慷慨宽大,而自己却很简朴、节约,一家人过着很和乐幽默的生活。他们的家常常传出来一阵阵开朗欢喜的笑声,生活中任何的小插曲,都是欢喜的泉源。欢喜菩萨形容这阵阵的笑声,她说:「大家一起笑起来,好像一起开一朵很大的莲花!」  她从小没有上学的机会,直到四十六岁,才很欢喜的去上小学一年级,她常常向校长老师说她非常的感恩。她虽然没有上学,但她的言语却比很多读书人更有学问,而且优雅得多。我的朋友曾到她家住几天,欣赏这阵阵的笑声,说了一句话,她说:这家人真的是笑出一片天空!  每当想起他们这种礼让的义行,都深深的敬佩。这种被侵占时的礼让及欢喜布施,比单纯捐钱给慈善机构更难得。因为他们的心没有被是非人我所污染。虽然被侵占了也没有被愤怒的情绪所污染。佛家常常提到「功德无量」,「功德」这两字境界其实是很高的,书上有个解释来说明功德两个字,怎样才算有「功」呢?就是要「利他无我」才有功,就是要完全的利益他人,没有丝毫自私,为我自己的心,才能算是有功。而怎么样才是有「德」呢?必须要「心地无非」才有德,那就更难了,也就是说心地中没有分别你错我对,你坏我好,这种是非杂念的污染,心地中没有污染才算有德。真正的功德实在不容易修啊!并不是说捐一些钱就有功德。而能够实行得非常自然的人,他们的心其实早就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一体」这样的体认,只是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罢了。他们有智慧知道众生是一体的,所以不必争,也不想争,就好像手替脚穿袜子一样;也像把东西由右边口袋拿到左边口袋,你我就如一体的手和脚,左右口袋,给你或给我是一样的,所以不必争,也不想争,这是内心很高的境界。这体认也可以由大海水来领会,表面上看起来,海水是一波又一波,有这一波,有那一波,你是这一波我是另外一波,有高低不平。你是这个水泡,我是另一个水泡。然而实际上本体整个就是一片水而已啊!而欢喜菩萨她真是暗合真理的道妙,她都不动干戈就致太平,不但省力气,又有好结果。我们一般人是争得面红耳赤,你一句骂过来,我一句骂过去,结果一个高血压,一个睡不着,也没有得到什么啊!    欢喜菩萨一家常常欢喜礼让布施,结果不但不会比较贫穷,家境反而愈好,而且「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当她第一次告诉我,她先生有八个兄弟,她说:「我们有八个妯娌,大家都心连心,我们的房子是互通不关门的。」我听了肃然起敬,八个妯娌能够心连心,这是多么了不起的道场啊!她常告诉人们说:「我们大家在一起就是有缘,大家要心连心,天天欢喜。」  有时候村里的农人为了想要使自己的土地能够加大一点,就往公共的路上扩充一些,于是田中的路变得很小,有时再加上老鼠钻个洞,当人挑着很重的东西走过去时忽然路就塌下来了,人就掉到田里面,于是大家就吵起来,怪对方把田开太大,把田埂路给变窄了。当有人这样吵起来时,欢喜菩萨就跑到中间说:「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在一起就是要很欢喜的哦,我去挑土帮你们把路修补好,那就不会跌倒了。」然后她就真的很欢喜的去挑土。大家看到她这样也不好意思再争执了。  有一天她在路上掉了伍仟块钱,她发现钱丢掉了,第一句话就告诉我说:「这样捡到的人也可以用,这样足欢喜耶!」捡到的人也可以用,这样真欢喜,还是照样欢欢喜喜骑着摩托车,到处去帮忙慈济做资源回收。她随时都欢喜的布施,根本没去找那伍仟元是在那里丢的。当她到农会提起这件事真欢喜的时候,恰好是农会的人捡到那伍仟块,一知道是她丢的,就赶快要还给她。她却说:「你捡到就是你的啊。」那些人看她天天都不辞辛劳,为了环保,为了帮助慈济建医院,天天自动的到各学校各处去整理垃圾,也劝大家收集资源回收物,然后整车的载回去处理,大家看了都感动,坚持不要那伍仟块,非还她不可。她就说:「不然大家公分好了,你三仟,我两仟。」对方还是不肯,于是她就把那伍仟块买了很多东西,和大家分享,大家皆大欢喜。她的作风和一般人都相反,相反得很可爱,一般人都喜欢为我来争,要别人给自己欢喜,而她,专门给别人欢喜,大家欢喜、她就欢喜,结果世界上她最欢喜!  有一回,村子里受到偷车集团的骚扰,有好多人的摩托车都丢了。当她的大公子首先发现她车子丢掉的时候,就向她说:「妈,恭喜啊!」她回答说:「我三天前就当祖母了,你怎么现在才恭喜,是恭喜什么事呀?」她的大公子说:「妈,恭喜您要骑新车了啊,因为旧车被偷走了。」她竟然回答说:「阿弥陀佛,好佳载(台语),我刚刚花了壹仟多块,把它修理好,连后面的箱子也换新的,这样骑去的人也可以骑得很安全哦!」那种安慰又欢喜的表情,仿佛是为自己的孩子去修车子一样。她真的是欢喜平等的布施,不管布施给好人或坏人,她都一样欢喜。她将偷车的人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会因为境界的顺逆来动摇自己的慈悲欢喜心,她也不会因为对方的善或恶,来动摇自己的慈悲欢喜心。这真正是叫做:「如如不动」,她安住在慈悲欢喜不动摇。一般人在这种状况,即使是经济没有困难,能够想得开,多少也会觉得「好可惜哦,这个小偷还蛮可恶的」。她竟然是想:「阿弥陀佛,好佳载。」她的心真的是一颗慈母的心,想想小偷也有母亲啊,他的母亲也希望他能够骑车平安,不要出车祸。她就是用这样的慈母心、菩萨心,在背后也是很宽厚的爱护人。这并不是呆板的像木头那样的如如不动,而是安住在慈悲上不动摇。我们平常人都是遇到好人好事也会发起好的心,如果遇到坏人坏事也就会跟着起恶的心。可以说我们心念的好坏是由别人来作决定,而她是很安定的一直安住在慈悲欢喜的心,用慈母的心来待人处事、不动摇。如果你听到很多小朋友放了学,到她家说:「阿婆,我今天又来种一朵莲花。」你也许会以为她家屋子后面有一片莲花池。其实也可以这么说,确实是有一个莲花池,这个莲花池是什么呢?就是她捐给慈济的资源回收场。  有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呼吁大家共同来从事环保,多回收一些纸板,就可以少砍一棵树。资源回收所变卖的钱财,还可以帮助建医院来救助病苦的众生。她听了以后就说:「因为我不识字,所以不能把法师讲的话,每一句都记下来,但是记得的我就可以来做。」她当天首先就把自己的院子捐出来,来堆回收的垃圾。她先生说:「院子里堆垃圾,恐怕邻居妯娌不赞成。」她说:「垃圾都可以变黄金,救人建医院,我会设法告诉邻居妯娌们,让大家都很欢喜。」真的,她以身作则,自己种田之余,就到各学校劝小朋友们一起做环保。她说:「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我来告诉你们,你弯腰捡一个铁罐,同时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是种一朵莲花。」很多小朋友们真的都发心一起种这种美妙的莲花,大家一起种这种慈悲欢喜的莲花,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表面上这是处理肮脏垃圾的事情,但是却以最清净的心;爱护整个地球,以无私的慈悲心,难怪人家尊称她为「地球褓姆」。  最令人惊奇的是,全村无论是七十岁的老婆婆,四、五十岁的妇人,乃至小孩,几乎都会异口同声讲这句话:「弯腰捡一个罐子,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是种一朵莲花。」  欢喜菩萨的爸爸,年纪上了七十之后,因为还执意要耕耘两甲田地,总觉得心中沉重,身体无力,时常上医院,要求打点滴,打得眼皮浮肿,四肢也浮肿,心常常忧愁,烦躁不安。欢喜菩萨了解爸爸是年老压力又大,心中没有光明目标才苦的,就天天尽心安慰老爸爸,让他欢喜。当欢喜菩萨开始作环保之后,有一天,她用可爱童子般的表情,伸出两只手指,问爸爸说:「爸爸、爸爸,这两种,您要选那一种呢?」爸爸道:「你只伸两个手指,我怎么知道你要我选什么?」欢喜菩萨笑着说:「一种是甜蜜的生活;一种是痛苦的生活。」爸爸答:「当然要选甜蜜的生活,谁要选痛苦的生活!」欢喜菩萨说:「我来教您做环保,资源回收,您就可以不必打点滴,而过甜蜜的生活,您会越做越欢喜!」爸爸说:「你要害我被人笑是捡垃圾的!」欢喜菩萨就向爸爸解释环保的意义,以及垃圾变黄金,建医院救人的慈济伟业,还鼓励爸爸说:「如果有人笑您,就是他不了解其中意义,您可以解释给他听,他了解就不嘲笑,也可以加入参与。」爸爸的慈悲心深重,听到要参与救人,保护地球,就欣然接受。欢喜菩萨又很快乐地劝爸爸:「每捡一个罐子,都要念一声阿弥陀佛,念佛做环保,是清净我们的身心世界,也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她从小孝顺,所以爸妈都欢喜接受她的建议,也踊跃投入这清净身心世界的工作。果然,她的爸爸专心投入之后,生活由「为私」,转成「为公」,由忧虑一己一家,变成为救人而工作念佛,他生活充满了光明的意义,精神奕奕念佛,保护地球。他不再执着要自己拖命耕耘两甲田,而捐出部份土地作资源回收场,其他田就让别人承租耕种。他很开心放下了,就自在欢喜。心一开朗,身也康健,他真的再也不须打点滴了。人家访问他时,老人家兴高采烈地说:「我女儿教我边做边念佛,越做越甜蜜欢喜!」  他们这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每天各自骑车到各处机关团体整理垃圾,收集纸板、保特瓶、金属罐,亲自载回家整理分类,堆成一个个小丘。七十多岁年迈的脚,卖力地踩着脚踏车,来往在乡间的道上,风雨无阻,日日相续不疲不厌,踩出爱护众生、地球的伟大行径!欢喜菩萨向爸爸妈妈说:「您们每天一大早起床,面对这一大堆的回收物,就是见到一朵大莲花!您们边做边念佛,莲花就越开越大朵!」心净便见国土净,垃圾也看成莲花。  欢喜菩萨的妈妈,一生虽然吃了很多苦,可是洋溢着一脸慈祥欢喜又坚强的笑容,她还开玩笑说,军营、飞机场都是她的回收「地盘」呢!军中的长官,实在敬佩这位无私奉献的老妇人,常发心帮她捆绑回收物,看她一辆小车,载那么多东西,就形容说:「您是用一只小羊,载着一头大水牛!」  有一天欢喜菩萨在路上看见前边有一辆脚踏车,载了好多罐子在行驶,罐子堆得由后面看不见驾驶人,她赶上前去看,竟是自己的妈妈!皱纹的脸上还充满欢喜的笑,辛苦的奔波中,心无限甜蜜!欢喜菩萨红着眼眶告诉我,她又感动又心疼,但妈妈却真兴高采烈,一路念佛,欢喜地骑载!有的路旁有大沟,欢喜菩萨请妈妈要小心骑,别掉入沟中。妈妈却信心坚定地说:「阿弥陀佛帮我扶着!我前些日还表演了一幕呢!」原来是有好多人,常看她辛苦往来载回收物,总认为她受骗了。她解释这些回收的资源,拉慈济功德会都是真作救人之用,人们还是嘲笑她。有一天她载很多回收物,骑到大沟边,正好又遇到嘲笑的那群人。忽然间,她竟翻车了,那些人大惊失色,眼看她连同车子整个就要掉入大沟中,而她老人家大声地念出「阿弥陀佛」,刹那间,就像被扶住又飞起腾空般,她竟飞到大沟的另一边安坐,奇妙的是,将要落入沟中的车,也如有一股莫名的拉力,竟又回复安立在沟的这一边,没有倒落,人与车都安然无恙。这一幕使目击者目瞪口呆,她说:「阿弥陀佛把我扶住!」那些人眼看这念佛的飞跃,也觉得不可思议,心服而深有感触,肯定了念佛的力量,环保的功德,是不可嘲笑的!阿弥陀佛不舍一人的度化,使大家不再嘲笑,也渐参与了。  有些人在分类回收的垃圾时,偶尔会捡到一些小孩的尿布...等等脏东西,捡到的人有时因整理得太疲劳了,就会感叹说:「唉!怎么连这些脏东西都捡来回收场呢?」欢喜菩萨就说:「收到这些尿布,我们也是要很欢喜。我们另外把这些集中起来送出去。做这回收,必须要愈做愈欢喜才好。」有些人在分类的时候也会边骂边感叹说:「唉!丢的人真是没有道德。」但是欢喜菩萨就会很欢喜的说:「并不是他们没有道德,而是我们没有告诉他,所以他们不晓得。」他们全家都很欢喜做这件工作。太阳晒黑了也不计较,冬天冷风飕飕,还是用欢喜心去做。甚至她背着孙子还是认真的做。傍晚蚊子很多,她的孙子被咬得满脸「包包」,她还是那么欢喜地做着。  有一次,欢喜菩萨夜里做垃圾分类做到十二点多。而隔天一去回收场,发现所有已整理好的分类品,被一个精神病患全部又搅乱,而且被乱绑乱堆,堆得乱七八糟,又绑得好紧。欢喜菩萨看了,不但一点火气都没(一心不乱),而且还是温和微笑(无所得心、大悲心)。那位曾经暴戾伤人的患者,还在那「随意自在分类」,欢喜菩萨合掌笑着对他念佛,称他「师兄」。那人不曾收到这种柔软、欢喜、亲切的波,竟很安静问她:「你叫我师兄,那我要叫你什么?叫你师姐吗?」欢喜菩萨说:「对!对!对!你做这回收工作,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做,捡一个罐子念一声阿弥陀佛。」那人竟也乖乖地跟她念佛分类。村人耽心,要她提防患者,可能忽而狂暴打人。但是仁者无敌,猛狮碰到柔软的阿弥陀佛,自动变成绵羊,不战而降。一个人降伏得了自己的烦恼,真的就有那么大的力道,使人自动降伏。   她的大公子和媳妇都是逢甲大学环保系毕业的高材生,而且真的是身体力行。大家开玩笑说:「欢喜菩萨是环保教授,他们一家是环保之家」,有时假日里公子、媳妇和小孙子都在那里做垃圾分类。两岁多的小孙子,就会做分类工作,也能拣一罐子念一声阿弥陀佛,一个晚上可以拣上百个保特瓶,你问他,拣罐子做什么?他会说:救人!我们只要想到天下有这么一家人,要乱丢垃圾就下不了手。  她的媳妇是环保系的硕士,而且真的是躬身实践的。当她怀孕时,挺着大肚子夜里还在回收场做到十二点,甚至生产那天也不例外,做到夜十二点多,半夜两点临盆去住院,在弥陀圣诞日,产下了可爱的婴孩。平常她一大早就起来,先扫公共的大马路,再扫自己家的院子,内外整理得非常光洁,万一有事要出远门,她前一个晚上,就会先把马路扫好。在忙得不得已的时候,她会只扫公共的马路。她可以说是以为大家清净为己任,而且扫得很欢喜,人又谦虚。甚至有的人看她常常扫,已经习以为常,有脏的地方还会指着叫她去扫,她也欢喜的去扫。碰到慈善公益的事业,她一定热心地从事。附近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破裂了,缺少温暖,她也能够义务的为他们辅导功课。又很亲切的侍奉来他们家里所有的老人家,附近的孩子们称呼她为「好心的阿婶」。欢喜菩萨的儿子形容说:「我妈妈本来就很会笑,这下子娶了个媳妇更会笑,两个人一起笑得更开心,更厉害了。」这可能是最快乐的一对婆媳。欢喜菩萨逢人就称赞她的媳妇很乖、很棒,很会煮菜。客人称赞菜好吃,媳妇就说是妈妈煮的,欢喜菩萨就说是媳妇煮的。一块萝卜糕煎得焦黑了,欢喜菩萨还是很高兴,她说:「我太欢喜,把萝卜糕都煎得黑脸了,真好笑。还是媳妇比较棒,煎的萝卜糕都很漂亮。」反正她不管是发生什么事,是好事、是坏事,是顺境是逆境,她都能够趁机修一番功德,也趁机欢喜一番。  她并没有诵过华严经,但是她却能活用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在她的生活中:她对每一个人都非常礼敬,就是「礼敬诸佛」,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该礼敬。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一件事,才知道她礼敬诸佛的精神。那天有一位老婆婆到她家去,入了门一脸生气不高兴的样子,她就很亲切的招呼老婆婆,请坐,而且请吃萝卜糕。老婆婆没好气的回答:「我不要吃」,她又说:「不然就吃葡萄」,于是把葡萄剥下了皮,甚至用牙签把籽都挑出来,这样很恭敬的举到齐眉的高度,送到老婆婆的面前。老婆婆还是很生气地说:「我不要吃」,接着她又问别的东西,就这样每一样东西都问她。说:「请你吃这个」,「请你吃那个」,「不然吃这个」,「不然吃那个」,但老婆婆都很不高兴的样子。就这样一共问了十三次,每次都恭敬地问她。当第十三次的时候,这老婆婆忽然间笑得很开心,好像一朵花开起来一样,跟我说:「哈!我每次到她家来,阿花都这样对待我,比我的儿子媳妇对我还好,还孝顺。」她笑得很开心,先前那个不高兴的样子好像都溶化了,好像云开,出了太阳了。我心里想原来这个老婆婆必须要劝请十三次,她才会高兴。要是遇见了我,三次之后,我就想她可能今天肚子不饿,不会再问她了。只有欢喜菩萨了解她,知道她心情不好,需要人家安慰关怀,所以一直非常恭敬待她,不管对方给她什么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坏音声,还是不改变自己的礼敬,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就这样,不欢喜的老婆婆也变欢喜了。  我们看到普贤行愿品中,说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要没有疲厌的感觉。可是说实在,当我们礼敬的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很少有不疲厌的,很少能够相续下来。看到欢喜菩萨这样,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脸色、言语,她都能够善于护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真是非常的感动尊敬啊!  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二愿是「称赞如来」,称赞如来也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众生都有佛性,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当见到人们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就很真诚的称赞。还有经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慈悲、欢喜。欢喜菩萨她常常一开口,不论对老人、小孩,都是称赞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别人有什么好处,她就很欢喜的欣赏,称赞他,很善于鼓励大家行善,善于启发大家的佛心。我们没有听过她在背后批评,或者是嫌弃哪个人,哪件事,她都是用称赞鼓励的方法,包容、接受、欢喜。  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三是「广修供养」。很广泛的用身、口、意,用物质、精神,来供养大众,供养诸佛,乃至一切众生。欢喜菩萨她随时都准备了很多的水果、物品,准备招待来到她家的每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那欢喜的面容,欢喜的笑容,这是最难得的供养。用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她不管为人做什么事都很欢喜,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她也很欢喜的用言语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解开大家的烦恼,这是言语的供养。讲到广修供养,还有一个笑话,大家由这个笑话可以了解,他们夫妇广修供养的心。他们的油菜田,有一天来了一群人,那些人从车子里下来,直接就到他们田里摘油菜。她先生在田中工作,而那群人,竟连一个招呼也没打,就都自动去摘菜。他就问他们说:「是谁叫你们来摘菜的呀?」,邢些人说:「这个是阿花他们的田耶!」,好像是阿花的田就可以任由大家来采的。他先生听了也不说话。倒是来的人问他说:「你是阿花的什么人啊?」,他先生很幽默,他不承认自己是主人,免得人家不好意思。他只笑着说:「我是给阿花做长工的,我已经给她请了二、三十年了。」他说:「你们采没关系,不要把田踩坏就好了。」  第四个大愿是「忏悔业障」。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永远不再犯。欢喜菩萨当她知道某一件事应该要怎么样做才对,她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进。她都是说自己不会、自己不好,不会去说别人不好。  第五大愿是「随喜功德」。欢喜菩萨当她知道别人有什么功德,她都很欢喜地参与,很欢喜地称赞,很欢喜地投入。比如说:环保的工作,她也是知道证严法师在提倡,她就很欢喜的随喜投入。以前听老师讲经,说到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才修了功德,我们只要深心真诚,一念随着他欢喜,为他庆幸――庆喜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广度众生就等于和他同等功德。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我们一念随喜,就是共振,进入他的光圈,和他共享光明,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忌妒的心所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闪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第六个大愿王是「请转法轮」。请转法轮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轮。欢喜菩萨也很会运用时间来听佛法的录音带,即使是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能够常常在内心起用,运用自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像在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而她是常常转着法轮,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她虽然是小时候没有读书,可是她却会教导生烦恼的孩子说:「我们要有大爱」,要有伟大的爱来原谅别人。  十大愿王的第七是「请佛住世」。原来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以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不明因果。而他们邻居的一位老太太告诉我说:「她认识欢喜菩萨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看过她生气,随时看到她都是笑嘻嘻的。」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欢喜佛、慈悲佛就灭度了。而她的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她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  第八个大愿是「常随佛学」。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欢喜菩萨她只要听到一句佛法,她就会尽心尽力的去把它实行出来。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可以力行不断。以前我常常听老师说:「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她就是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  第九大愿是「恒顺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像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柔软,包容性很大,就像海能够容纳百川,也能够随顺众生,来调柔教化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欢喜菩萨就有这样的特色,她的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喜接受。  十大愿王的第十是「普皆回向」。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成就佛道。可能她是宿世修来的善根,因为她还没有机会听到华严经十大愿王,但是她在生活中,就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我们再讲到娶媳妇。本省习俗,有人娶媳妇很麻烦,他们却很简单。欢喜菩萨说:「我只有向亲家说,我们在一起就是有缘,一切只要你们欢喜,我们就欢喜。」婚事就这样讲成了。在场听到的人就问说:「你只去亲家府上一趟,就都办好了吗?」她很天真的说:「我只有打一通电话去说就好了。」「还有因为媳妇刚刚从研究所毕业,还没有上班,我就请亲家不要破费多买东西,一切等她嫁过来了,我再带她去买就好了。」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曾经有个做婆婆的,向她抱怨自己的媳妇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又如何不好。她就劝她说:「我们做婆婆的,也不要感觉自己比较大,大家调整调整,都一样大,就没有烦恼了。」她三言两语正好表达了佛平等心的智慧,她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婆婆就比较大。但是她对公婆,却不是将自己抬高与公婆平等。她对待公婆就像在侍奉佛祖一样。这份谦卑孝顺正显现了她的伟大,美德大,佛性开发大!我们所以会有烦恼,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应该尊重我,别人应该为我想。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烦恼。其实所谓的大,应该是能包容的,能够包容对方,这样才是大。能够原谅对方才是真的大。  很多人都很羡慕欢喜菩萨很有福气,所以娶到很好的媳妇,每天一早都能让婆婆安心在楼上佛堂拜佛,而自己把素食的早斋都做好,清洁工作做好。但是我们回溯过去来看,就知道因果丝毫不差,她现在有很好的媳妇,是因她曾是好媳妇,欢喜菩萨是如何孝顺她的父母和公婆呢?她真的是把公婆当作是未来佛,当作是佛在侍奉的。据说她婆婆年纪老了,行动比较不方便,欢喜菩萨的身材才不过一百五十公分那么秀气,而她能够背着婆婆上街,到婆婆高兴要去的地方。路上的行人看到她这种孝行,都会感动的掉下眼泪。这才是真的「大」,孝心大、慈悲大、耐力大。  本来她的公公是相当威严的人,一旦动起怒气来,整个大家庭中,大家都会吓得不敢亲近。欢喜菩萨十九岁的时候,就由父母做主,嫁到这个有八个兄弟的大家庭来。而且婚后两个月,先生就到金门当兵两年。她自己要负责种好多田地,煮三十多人吃的饭。当公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发起脾气来,大家都会吓得溜走,只有她没有走。大家都耽心她会挨骂或是挨揍。但是她很柔顺的安慰老人家,甚至会跪下来说好话、道歉,让老人家欢心,她会跟老人家说:「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就会改过。您不要生气,伤了身体。」而且会很柔顺地像照顾孩子一样,摸摸老人家的头,让老人家平息怒气。真的是「仁者无敌」。一个本来威严而常常生气的老人家,碰到她也变得心平气和了。  他们是八个兄弟妯娌轮流奉养父母,当公婆轮到住他们家时,她不但三餐会准备得很好,而且也会亲自陪老人家吃饭。老人家动作慢,她一定坐在旁边照顾。给公婆吃的葡萄、水果,一定是剥了皮,挑掉籽,双手高举着捧给老人家来用。不但对自己的公婆是这样,对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还有更不简单的是,她们的餐厅在一楼,而公公在世的时候住在二楼。有时候当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公公由楼上把尿壶里面的尿,由窗口倒下来,正好经过餐厅的窗口。第一次孩子们奇怪说:「阿公怎么这样呢?」欢喜菩萨就满面笑容说:「我们也要很欢喜。你想阿公的尿很香就好了。」我们学佛虽然会背心经「不垢不净」,但事实上如果人家把尿倒给我们,我们还是不会很高兴的。但是她却安住在欢喜不动摇。即使有人很不高兴地把东西扔给她,她也是会很欢喜地去捡起来。 欢喜菩萨,是我第一次真正亲眼看到,以很欢喜的心来行忍辱的人。佛经教我们要忍辱,讲「忍辱波罗蜜」,在忍辱当中没有感觉到有个对方不好,很对不起我,所以我须要强忍,也没有那件强忍的事,更没有感觉有个自我在受委屈,在忍辱,这样才是三轮体空的忍辱波罗蜜,但能做到的人很少。我们一般人因为还没有体验到空性,所以遇到非理的事,遇到有人欺负我们,冤枉我们,还是会感觉到很委曲,即使强忍下来不去和对方计较,也会觉得很委曲,有一口气压在胸口。  佛在遗教经里面说到:「若人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教导我们说,如果碰到有人以很恶毒的态度,言语来毁骂,我们还是要能够不改变自己的欢喜心,如饮甘露水般的美味,要体认到恶骂的脸色、言语,其实和甘露水一样,是同一个本体,同一种空性,这样才能算是入道有智慧的人。说到这一点,我实在是差得很远,我顶多能够勉强忍耐,不能够欢喜接受,那个味道就像喝辣椒水一样,或是喝柠檬汁,而不是像饮甘露水。  一位居士告诉我,她第一次和欢喜菩萨同车回家,只听她念一声佛号,就感触良深。她哭着忏悔:「为什么欢喜菩萨的阿弥陀佛念得那么柔软,好像心在笑。我的佛号,为什么念得那么刚硬、急躁。我还怪是我婆婆把我塑造成这种个性,要求我担当那么多事,撑这个家,整天奔忙事业,使我不得不急,不得不快。那里知道,原来欢喜菩萨的家业更忙、更重。她的公婆又更严,更有要求。但是她竟被锻炼得那么柔和又快捷。并没有被环境塑造成刚硬急躁。我一直在怪环境,家庭负担,一直在怕长辈对我批评。原来我根本没有真的用心去修,没有把佛念到心里,只是嘴巴一直在“赶件”。」我听了她的忏悔,很尊敬欢喜菩萨,她由心念起的一句佛号,便能感动人心,更尊敬这位居士,听到一句柔软的佛号,便懂得回光返照,照亮自己心田,忏悔调柔自己。在三十年前的农村,还没有人用牛奶喂婴儿,大家都是喂母奶。当她的孩子还需要喂奶时,同时邻居也有几个年龄相似的孩子。每当她由田里回来的时候,只要看到哪个孩子哭,就喂那个孩子,常常自己的孩子是排在最后,人家笑她说:「自从长眼睛,没看过像你这么傻的妈妈,万一别人的孩子喂完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奶吃,那怎么办啊!」她只是很天真开朗地笑着,回答说:「不会耶!奶水自然很多,好多个孩子喝都喝不完。」她认为只要是孩子饿哭了,就很可怜,就应该要去喂他。不论是谁的孩子都一样。这种清净、平等、慈悲的心,和佛是最相应的。她虽然先喂别人的孩子,但是她的孩子也没有营养不良啊,相反的每个孩子都又高又壮,一表人才,又很乖,很忠厚老实,又很勤奋。从会走路开始,就会帮忙种田,个个都很优秀,又很孝顺。现在她有了孙子,她以很坚定的信心笑着说:「孙子一定会和孩子一样乖。」果然孙子出生以后,在婴儿室里面,所有的孩子都哭,只有一个很安静的,就是她的孙子。她拜佛的时候,把孙子连摇篮也带去拜,甚至背着孙子拜,孙子很安静,一听到阿弥陀佛就笑。到四个月大,还不曾哭过,不曾掉泪。因为全家都充满了欢喜行善的气氛,胎教很优良,孩子个性自然就很安静,温顺。她们的家,从来不为孩子该怎么带,起争执、闹意见;或者用担忧和种种负面的情绪来带小孩。他们都用光明、欢喜的信心,来感召光明欢喜的事实。他们懂得用好的心念来造成好的事实。  假如忽然间天下雨了,她就主动的去帮附近的人收好晾在外面的衣服。因为她待人很好,所以一劝人念佛,大家都欢喜接受。村子里好多人告诉我说:「我们都跟她学,可是她的肚量我们学不来,她真的是有量就有福。」一个七十多岁的阿婆说:「自从她嫁到这家来,我看了她这么多年,没看过她生气,天天都是笑咪咪。她都教我们要欢喜,不要生气。我也尽量跟她学。」阿婆还说:「她教我们走路要念佛,走一步念一声佛就是种一朵莲花。」附近很多人也欢喜来和她一起拜佛。欢喜菩萨说:「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每个人都觉得很欢喜。」  她不用挂佛教的招牌,大家都喜欢跟着她学佛念佛,阿弥陀佛的欢喜光充满在她脸上,这是最好的招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不断的教孩子:「手要做好事,脚要走好路,嘴要说好话、念佛,心要想阿弥陀佛。」连附近的孩子都背下了这个做人的总原则。有一位小女孩接受了她的教导,回去问自己的妈妈说:「妈妈,嘴要做什么呢?」她妈妈回答说:「嘴巴就是要吃饭啊」,小女孩说:「妈妈您说错了哦!阿婆说嘴要说好话,要念佛。」这妈妈听了也恍然反省自己。可能有些人活了一大把年纪都不曾好好运用过嘴巴来说好话,来念佛。村里有小朋友写作文,题目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写她最要好的朋友就是欢喜菩萨。附近有老人家快要过世了,最后也希望来看她,和她一起念佛。欢喜菩萨所到的地方,都散播着欢喜的光,进到她家里自然会受感染,手会做好事,嘴会说好话、念佛。  有的朋友们学佛了,吃素了,为了劝家里的人吃素或学佛,搞得很不愉快。而欢喜菩萨是如何呢?当她的媳妇第一次怀孕的时候,一般人总是有坐月子的观念,她先生也不例外。欢喜菩萨的先生在田里面围了一块地方,打算养些鸡鸭给媳妇进补用。欢喜菩萨说:她看到先生既然已经开始钉得很高兴了,她就不讲他,让他去欢喜,而自己默默的,一直诚恳地念佛、拜佛。结果鸡鸭还没有开始养,她先生半夜里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杀了五、六十只的鸡鸭,很恐怖,而且到处去送人都没人要。从梦里吓得醒过来,一醒过来就向欢喜菩萨说这个梦境,然后自己决定说:「我还是不要养好了。」真是佛力加被,感应道交。欢喜菩萨她都是用至诚的心给人欢喜,要求自己做好,不勉强别人,凡事都是不动干戈致太平。因为一念的诚心,自然感人,也感动佛菩萨,佛力加被,她的先生自己做了个梦,就有所领悟,她一句话也不用说,先生就再也不养鸡鸭、杀鸡鸭了。当因缘成熟了,媳妇坐月子时也是很发慈悲心,不肯杀生,也不吃鸡鸭来进补,她只吃一些坚果类,核桃、腰果、杏仁...等等做的麦果泥,气色还更好,更加美丽庄严。医学上用「素食」坐月子是最合乎身、心、灵健康原则的。  他们一家懂得用幽默来代替一切的责备或是争吵。她的先生每天出门工作之前,有喝500c.c.牛奶的习惯。有一次欢喜菩萨因为忙着热心公益,连续有三天早上,忘了给先生出门前一杯牛奶。她先生也不作声,也不责备,照样还是认真的出去工作,一直到第四天早上,欢喜菩萨才想起来,笑咪咪地向先生道歉,他先生也幽默地笑着说:「我想忘记是一天,连着三天都忘记,我以为你要给我“断奶”了。」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事情就解决了。她先生这种幽默的处理态度,实在也是大家的典范。  他们所种的水果送到市场上卖,箱子上只要写上她先生的名字,很快就卖完了。因为认识的人都知道,他们把不好的留给自己吃,好的才拿去卖,而且箱子里面的水果,上面下面的一样好,可能是愈下面的愈好,和他们的心地一样。  有人问他先生说,您是怎么样娶到这么好的太太?她先生笑着说:「我是打着灯火去找的。」其实他们结婚前根本不认识,只是凭着自己的心地,老实忠厚和天天修福报的努力,互相感召来的。因为大家彼此都愈来愈好,愈来愈有修养,所以相处就越老越和乐。他们之间相处的奥秘,就是他们不要求对方什么,只有努力地尽自己的本分,做一个照顾别人的人。大家一见面就是一副欢欢喜喜的样子,谈起话来两、三句就会说一句「这样很欢喜,这样很好。」你若听他们谈话就会发现其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台词是「足欢喜、足好」,很欢喜很好,一切都很欢喜,一切欢喜接纳,一切都很感恩。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好的夫妻和家庭,恐怕会生起彼此贪恋的心,以后往生西方可能会有障碍吧?事实上可能正好相反,我相信他们会越老越和乐,然后全家都会同生极乐国。因为由生前的气氛,就可以看到未来。假如说大家生前一见面就互相看不顺眼,你说我不好,我也嫌你不好,彼此相处得很苦恼,这样说以后能同生极乐国,恐怕不大相应。他们这个家庭不论为家人或朋友助念,是很难得一见的诚恳。在欢喜菩萨的领导之下,大家也都能够遵守佛教的仪式,助念八个小时。欢喜菩萨本人是甚至可以念到昼夜不停,而且是跪着念。不管是多么至亲至爱的人往生,欢喜菩萨都能够很坚强的擦去眼泪念佛,也为大家擦去眼泪,勉励大家要帮助亲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难得的法情,把世间的情爱都升华了,化为同生极乐世界的道情。  有一天她的先生问她说:「你下辈子还要不要嫁给我?」您猜她怎么回答?她笑嘻嘻地说:「我带你们一起回西方极乐世界。」她可以说是不假思索的一开口就答得真好。她能够很欢喜的邀请先生一起去拜山,她先生也很欢喜的答应一起去。下雨天大家五体投地,拜得全身是泥巴,还是很欢喜。虽然彼此在很欢喜中,最可贵的是并没有什么贪恋心,还是希望同生极乐国。这种「在逆境当中没有嗔怒,还能够欢喜,在顺境当中也不贪恋」,这正念分明的境界,真是非常了不起的。  有一次他的先生骑车不小心,撞到一只小狗,把小狗撞伤,腿骨折了。他们就赶紧把小狗送医院,拜托医生要给它打保护脑部的针剂,要快开刀把骨头接好,以免小狗以后跛脚。当小狗痛得流下眼泪,欢喜菩萨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旁边安慰它,向它道歉忏悔又念佛。小狗的主人说:「唉呀!小狗又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不必为它花那么多的医药费,不必为它医治。」而欢喜菩萨夫妇都说:「无论如何我们要把它医好,不然小狗以后跛脚,不能走路,好可怜。」他们不但很愿意帮它花一、两万元的医药费,还天天去照顾它。她先生做工下班一回家,就问:「你今天去看小狗了吗?」  还有一个半夜里,打雷又下雨。她们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她跑到外面去,人家还以为是她媳妇半夜里要生产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她在大雨当中,听到一只狗好像很怕打雷的声音,怕得在惨叫。她一听到就赶快到外面去,冒着大雨把小狗抱进来。她的心慈悲柔软到连半夜在睡梦中,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远处一只小狗雷雨中的恐怖,而且很欢喜的一跃而起,好像去救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把小狗抱进来安慰它。  欢喜菩萨的小女儿告诉我,她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她幼时曾和妈妈手牵手去参观一个商展,在人潮汹涌之中,一不小心,就和妈妈失散了,茫茫人海中,要如何找到妈妈呢?这聪明又心静的小女儿,平日在妈妈慈悲欢喜的气氛薰陶中成长,失散的当儿,她既没有哭闹,也没有惊嚷,她了解妈妈的特色,就是欢喜的笑声,她知道怎样在人潮中找到妈妈,于是小小的孩子就静静伫立在拥挤喧哗的人海中,凝神谛听:「哪儿有妈妈的笑声?」终于她听见了,「闻」见了欢喜的笑声,循着笑声,就真的找到了妈妈,见到快乐的慈颜!……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脸娃娃需要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