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了本科生进富士康康

富士康帝国不能说的秘密:供应链上零利润_业界_科技时代_新浪网
富士康帝国不能说的秘密:供应链上零利润
  编者的话/ 2010年以来,密集的“数连跳”事件,让富士康沦为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大家在为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惋惜的同时却不明白,一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一家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企业为何会与“血汗工厂”这样恶毒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在变与不变间,富士康走到企业发展关键点;在成本围追堵截中,我们看到的是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的企业。本期《中国经营报》富士康真相调查之四,将继续为你揭示富士康帝国“不能说”的秘密。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任何人都没有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理由。古往今来,但凡卓越成就者,都忍辱负重,坚韧不拨,克服重重困难成就人生理想。”
  这是刊登在富士康内部刊物《鸿桥》杂志第167期上的文章《韧者无敌》中的一段话,该文刊发的时间是 日,正是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后的一个月,富士康希望藉此“韧者无敌”的精神鼓励员工正确地对待生命,却终究未能挽留住接下来8个月“数连跳” 猝死的年轻生命。
  富士康到底怎么了?
  试想,23年前的郭台铭,不就是凭着“韧者无敌”的精神,站在COMPEX(康柏)的大门口苦等一名采购员,一直等了两天,终于叩开了美国的大门,从此也开启了富士康的国际代工之路。
  23年后,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富士康,已摇身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却不得不遭遇人们在惋惜年轻生命的同时,对其“血汗工厂”的质疑。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富士康,又是什么要将富士康推向另一个深渊?
  赚的就是人力成本差
  对于人们普遍熟悉的国内代工行业来说,利润除了来自于对人力成本的控制,还可以来自对原材料成本的谈判。然而,对于富士康这种主要承接来自苹果、戴尔、惠普、诺基亚等国际订单的大型代工企业来说,其利润源泉却更多地要仰仗来自人力资源战略上对成本的调控,因为上述国际大客户早就把供应链上的账目算得清清楚楚。
  在《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有关国际客户向代工厂商发送的“代工询单”(Request For Quotation)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有关原材料/部件(component)在品牌、质量、数量上均已指定,不仅如此,与此后续相关的物流、维修、培训、用工也都有清晰明确的计算。
  曾经在富士康做过高层管理工作的Charles(化名)告诉记者,“富士康在与这些国际客户的订单关系中,是很难从供应链上创造利润空间的。举例来说,它为戴尔或惠普代工一台电脑,所有的物料都是对方指定的,比如电脑的机壳塑料用GE的,显示屏用三星或LG的,甚至耗材的比例都有明确规定,而物料价格往往是客户早与供货商谈好的,富士康只须按指定价格向指定供货商进行购买即可。”
  “事实上,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精明的客户早就把用工量也计算得清清楚楚,生产线上用多少工人,检修工有多少,都会在合同里做明确的标示,客户只是按照较高的人力成本的价格支付给代工企业。所以简单来看,富士康赚的就是人力成本的差值。”
  当然,国际客户是不会支付富士康厂房、机器的购买、维修等费用的,所以,这些成本也需要在富士康赚取的人力成本中进行摊销。由于厂房、机器的费用很难打折,所以富士康要想创造更多利润,就只能加强对人力成本的调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
  然而,仅仅做到这些并不够,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客户对于富士康(代工企业)的要求还远没有结束,交货期与交货质量是紧紧悬在代工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不少国际代工合同规定有类似这样的违约条款,“如迟交一只集成电路,那么就要赔偿一台电脑。”
  在如此的围追堵截中,代工企业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挣扎。
  富士康在中国内地找到了期待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能够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彼时,也正是全球制造中心由日本向四小龙再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时期,加上中国对外资(包括台、港、澳)的税收优惠政策(“五减三免”等)以及郭台铭在公司内外结构上的运筹帷幄,富士康在全球代工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位曾经在富士康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富士康对外只是一个叫法,并未进行工商登记(至少我在富士康时没进行登记),在其内部是数不清的法人,隔三五年就会注册一批新的,为的就是享受税收的优惠。很多在富士康工作的人都会对其各种各样的公司名称感到混乱,摸不清头脑。”
  然而,就像郎咸平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济大转型,必须重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至少应该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从日起,中国两税并轨,内外资一律执行25%的所得税税率,当年三减五免的外资优惠待遇一去不返,如此的政策变局使得富士康在与国内代工产业如比亚迪的竞争中,税务优势明显消失。
  与此同时,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汲取利润源泉的富士康开始遭遇中国劳动法的变革,日,也是中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时间,强制性的“三险一金”,更高的法律违约成本,对实习期及加班时间的限制,无一不在敲打着富士康已经绷紧的成本控制系统。
  为此,富士康曾有以股权转移方式变身港资,也有向内地和越南进行工厂转移的布局,但所有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成本的支出。
  事实上,在国际客户的代工订单招标中,能够满足国际客户品质要求的外包厂商也就只有包括富士康在内的数家,招标过程更像是一场对成本与交货期的角逐,价格成为中标的决定因素。竞争到如今,甚至出现不少代工企业为了中标不惜报出亏损价格的情况,知情人士称富士康就不乏“赤字接单”的案例,在一个拼成本、拼价格的商业模式中,对工人的“剥削”水平必将成为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最终,一个庞大的机体要保住它的生命力,所有压力会一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压在生产线的工人头上,而这些生产线的工人,早已不是在吃苦环境中长大的那一代,相反他们是独生子女,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我的生命我作主”的一批人,这就像把强大的压力压给最危弱的部分一样,富士康的困局犹然而生。
  在Charles看来,猝死的年轻生命只是困局的导火线,在其背后,富士康需要的是对整个商业模式的深刻反思。
  台干文化面临新适应
  在富士康的成就背后,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郭台铭从台湾带出的那批核心团队。这些人从富士康在台湾创业开始一直跟到现在,他们成就了今天的富士康,但也让富士康与当今追求公平与社会责任的社会开始产生罅隙。
  一位熟悉富士康的人告诉记者,“富士康当年创业初期,从事的是低端制造业,所以最早跟随郭台铭创业的那批员工,后来作为台干跟随富士康来到内地,担任各级主管职务,多年的艰苦创业,郭台铭与这些台干结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打是亲,骂是爱’已不会有什么心理创伤。但是,这种文化却从高层一直沿袭下来,到了底层就会变了味道。”
  “这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台干与内地员工之间的矛盾,而富士康的台干政策形成了其独特的加班文化,反过来也将压力压在内地员工身上。”
  据曾在富士康工作的美籍员工告诉记者,“虽然富士康也像其他企业一样有着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家比着加班的文化,因为在富士康的台干,不像其他企业的外籍人士一样,可以带家眷,住很好的公寓,下班后就回家,他们通常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趟,由于家不在此地,又只能住宿舍,很多人无聊都会加班,或者通过加班争取调休,但是对工人来说,这些台干加班,工人或其他员工也必然要跟着加班。”
  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根源是,“郭台铭崇尚军事化管理,因为台湾几乎人人要服兵役,很容易服从和适应,但对内地员工来说,正在新成长起来的90 后独生子女员工的管理,恐怕并非如此简单。”或许这也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管理课题之下富士康问题爆发更集中的原因。
  去留之间与中国转型
  没有人能弄清富士康在中国的隐形关系网,但富士康雄踞全国第一的用工量,巨额的税务是其与地方政府最为牢固的黏合剂。对于这样的企业,虽然远没有到要考虑去留问题的时刻,但对中国转型背景的把握却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贸易与制造在全球的转移来自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无须隐讳,这是商业的本质,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但是20余年全球制造向中国的转移,就像一只巨大的吸血水蛭,吸取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占用了大量资源,也破坏了环境。
  这也就是2010年两会之前国家领导人一改当年分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进行考察的惯例,将主要精力全部奔赴江苏、浙江,探讨中国经济转型深重使命的原因,而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方式成为2010年中央高层的工作重点。
  这也就意味着,当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增加人力及环境的违约成本的时候,任何一个富士康类型的企业,可能都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
& 相关阅读:
同时发往微博&
电话:010-富士康工厂好吗?我心里很矛盾到底进还是不进_百度知道
富士康工厂好吗?我心里很矛盾到底进还是不进
朋友们帮帮忙吧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是在选择生存的条件,你在要做的工作和选择的职位面前必须搞懂:我是为了什么要争取这份工作?他是否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同时你要珍惜机会,因为人的机遇不是经常会有的。
你之所以问“富士康工厂好吗”,那就是说你已经有了初步的选择,只是在犹豫到底去不去。那么好,你要看看工厂给你的职位是否符合你的所学、所长,他给出的待遇和福利是否让你满意?更关键的是,这座工厂的管理情况和发展前景如何?人们求职都是希望对方能认可自己并且善待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开心的工作环境,这是自己事业起点最起码的关注。
据我对富士康的了解,给你提一点建议仅供参考:富士康集团是台湾在1974年就到深圳来建厂的一个大型高科技企业,从事电脑、通讯和汽车零组件、通...
进吧 为了钱 不过我先问你:有女朋友了吗?没的话最好别进 自杀的都有个共性:无聊死的
那就要知道你的心理素质怎么样啦,如果心理素质很差,承受不了压力的话,那就不要进
不进,不管怎么样,现在那个厂出了这么大的事,对你以后的发展都不是很有利!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富士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信息内容【字体:
四川公务员进富士康真相:领导称招不到人就自己去
&&&&今年春节前,因为没有完成富士康的招工任务,刘宝玉(化名)不得不去成都富士康工厂“顶工”。机关领导对她说,“招不到人,只能自己人去”。身为公务员的刘宝玉今年26岁,皮肤白皙,经常笑眯眯的。但回想起那段在富士康的日子,她脸上立时没了笑容,“这事儿特别荒唐,同学、同事们都笑我说是不是去富士康跳楼了。”
  招工困境
  在产业规模上,成都富士康的发展非常惊人。“深圳龙华富士康用10年达到的规模,成都富士康只用了3个月。”在成都周边的郫县与新都区,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工业园区,正在被富士康的供应商填满。
  出于成本的考虑,富士康有意识地将订单优先安排在成都工厂。只有在成都产能吸收不了的时候,才派给深圳龙华工厂生产。“主要是因为综合成本比较低,”该富士康行政人员说,“比如人工成本较低,成都市给予的土地、税收(在保税区)、免费宿舍、免费班车、免费招聘工人等很多优惠政策,导致的综合成本很低。所以生产都是尽可能优先安排给成都生产。能节约很多成本。”
  富士康原本规划成都基地将逐渐取代深圳龙华,成为其代工帝国的主要生产基地,但2011年的人力资源严峻形势,正在导致其放慢投资步伐。
  一位已经离职的富士康管理者说,去年国庆期间许多工人离职要走。大家都很迷茫,当时厂区在传言iPad3 的订单被华硕拿去了。上述管理者说,拿我们物流部门来说,很多一线现场的工人的流动性很大,到了3个月就走人。
  他说,富士康的待遇并不好,与宣传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原来承诺8小时,加班2个小时,实际上要加班四五个小时。薪酬待遇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我一朋友在一线流水线,有时就只拿1300元。”
  “富士康目前一线工人批量流动,导致成都工厂良件率不如深圳工厂。报废产品较多。富士康为此也很着急。”富士康行政人员说。
  成都基地最高峰时有12万人,2011年10月份下降到了9万人,现在总人数维持在6万人上下。每当人员不够时,富士康中央人资部门就会不断给政府施压,“人不够,快点送人来”。“政府承诺和答应给我的,就是要满足,否则我们是可以撤资的。”该富士康行政人员说,“富士康投资在成都建立产业基地,人财物都付出了巨大成本。当地政府当初答应我们的,要设法满足我们的人力需求。”
  在富士康的压力之下,四川省“1号办”每天疲于应付这些人力招聘工作。为此,广元市旺苍县劳动保障局长不得不先后6次赴陕西,开展跨省招募。
  部分地方政府也将日常公共服务与富士康招工任务捆绑在一起。4月16日下午,宜宾市宜宾县商州镇丰岩村一位村民说:“政府讲,如果家里没有亲属在富士康上班,1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就要扣掉1000元。”
  而一位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抱怨说,感觉自己就是人贩子。2010年,他曾经招募、护送川籍工人去深圳龙华培训,到了2012年再“护送”年轻人去成都郫县富士康工厂上班。
  该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说,现在政府骑虎难下,一些其他的企业也开始要求政府,套用省富士康成都项目人力招募模式,以下任务的方式要求劳动保障部门予以完成。
&&&&&&&&&&&&&&&&选择页数123
来源:光明网 编辑:隋毅 实习编辑:孙贺子懿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网络中心 京ICP00006号 〖〗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富士康机器人计划进展不顺 上马的不到1/20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曾航 张昆
传富士康机器人已用于生产 进展不及预期
  富士康可能将加快机器代替人的进程。
  在独生子女一代渐成中国社会中坚的年代,管理上万人工厂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一直让广大制造业工厂主们头疼。
  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制造业的缺工高潮正在到来,人工成本在攀升,人力管理问题如处理不当,将引发不容忽视的危机。
  为此,制造业界分析人士判断,从长期来看,本次事件将加速机器人取代人工的步伐,考虑到成本因素,机器人大规模取代人力的拐点可能在2014年前后到来。
  人力管理难题加速“机代人”
  台湾拓产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左鹏飞表示,目前富士康的主力工人是20岁左右的90后年轻工人逐渐成为工厂的主力员工,和之前的80后、70后相比,新一代员工的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但吃苦耐劳精神差于父辈。
  根据中国的人口普查结果,从2000年到2010年间,中国10到14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减少了约5%。照此速度,到2015年左右,制造业就将迎来一轮缺工的高潮。
  过去几年,随着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产品出货量猛增,富士康用工数量由80万人上升至110万人,日益庞大的工人队伍带来了层出不穷的人力管理难题。
  富士康在不久前加速推动“金匠中原”计划,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3座城市为据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并以iPhone为主要生产重心。其中郑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iPhone产品整机组装制造基地,而在洛阳将配置玻璃面板生产基地,晋城则为核心零组件等的生产基地。这一计划的推动,使得富士康在中部地区的用工需求猛增,并且在它进驻的多个省市遭遇到缺工的挑战。
  有鉴于此,富士康从去年开始就着手大规模地在生产线上推广机器人。此前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指出,将于2012年时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具有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等特性的工作。
  “富士康的许多生产线存在危险、对人体有害的情况。”左鹏飞指出,例如位于太原的金属结构件工厂,要对iPhone的机壳机型加工时,需要用到化学制剂进行清洗,车间里面弥漫着化学制剂的味道,因此从这些对人体有害的工序用机器人替代是大势所趋。与人相比,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需要伙食、住宿,也不会面临难以管理的社会问题。富士康希望以此来缓解它面临的困扰。
  “富士康的许多生产线存在危险、对人体有害的情况。”左鹏飞指出,例如位于太原的金属结构件工厂,要对iPhone的机壳机型加工时,需要用到化学制剂进行清洗,车间里面弥漫着化学制剂的味道,因此从这些对人体有害的工序用机器人替代是大势所趋。
  与人相比,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需要伙食、住宿,也不会面临难以管理的社会问题。富士康希望以此来缓解它面临的困扰。
  30万台机器人计划进展不顺
  “富士康的机器人产线非常神秘,从来不让我们供应商进去看。”一家和富士康在机器人业务上展开合作的台湾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在深圳和山西晋城等地,富士康正在大面积组装机器人产线。
  这位人士认为,富士康的机器人产品在行业里面已经相当领先,目前富士康的主要对手比亚迪、上海ABB的机器人工艺水平和富士康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除了富士康,其它台资电子代工厂目前在推动机器人取代人工产线一事上动作迟缓,上述台资公司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其它代工厂目前在机器人的生产技术上落后于富士康,而富士康的机器人又主要供给自己,不会卖给其它代工对手,因此短期内,其它电子代工厂仍然会严重依赖手工作业。
  不过迄今为止,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上述人士透露,现在富士康上马的机器人数量不到郭台铭当时说的30万台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已经用在了苹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产上,“主要是在一些简单、重复、枯燥的工艺上,如粉刷、检测、焊接。”上述人士指出。
  此前,富士康在山西晋城研发的机器人已经下线,预计2016年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
  “拐点在2014年”
  不过,机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术上还很难做到。一般自动化仍就是以运送、抓取或筛选等较粗略、重工性的工作为主,自动化在大量、同质性产品生产上会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有较多精细流程或定制化生产的地方,使用机器人自动产线则不具有经济效益。在精细项目的组装或较为复杂的测试上,仍是需要凭借人工进行。
  从经济效益上来计算,目前使用机器人的成本仍然超过人工。左鹏飞举例说,一台机器人的设备摊销、维护成本一年至少要十几万。富士康的机器人也还不是那么高端智能,短期实现高效率比较困难,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实力仍不容低估,“之前我看到的许多工段环节,人工产出都是以秒计算的。”左鹏飞说。
  上海一家拥有自有工厂的手机公司的副总裁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手机行业,机器人只适合于那些单个品类产能较大、出货周期长的公司,因此大部分手机公司都会选择用人工为主,相比之下,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的产品通常一年才更换一次主力型号,且单个产品iPhone、iPad的出货量超大,因此比较适合率先采用机器人产线。业内分析人士预计,考虑到中国工人成本的持续上涨,几年之后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势就将体现出来。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在富士康太原工厂,刚刚进厂的工人底薪在1800元左右,如果算上加班费,每个月通常都能拿到近3000元,按照两班制,一年13个月一个工人的人工成本大约8万元。
  根据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2317.TW)的财报,该公司2011年毛利率在7.7%,比2010年的8.14%进一步下降。随着用工成本的持续上升,电子代工业的毛利已经非常低,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在2014年前后机器人的成本可以低过人工。”左鹏飞认为,如果富士康能拿到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补贴,则这一进程还可能会加快。
(责任编辑:胡涛)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生进富士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