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除了责任认定书,检察院批捕还需要哪些证据?

有法律问题要寻求律师帮助您可以选择
当前位置: >>
交通事故认定书性质
[复制网址]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 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作为自己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作出罚款、拘留、限制驾车人员的资格等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内容,显示其具有书证的特性,因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公安机关对于道路以外的事故也要作出认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予以澄清,虽然还要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并在认定书中予以载明,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已明确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间因交通事故这一民事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认定书主要起一个事实认定、事故成因分析作用,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性的分析结果。认定书具有证据效力,但不是进行损害赔偿的当然依据。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来看是一种证据,且与物证、书证、勘验笔录等不同,他是一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根据一定的专业技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分析与论证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证据类型来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既不同于鉴定结论,也不同于证人证言,因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便是作为交通警察机关对违章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也就是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使用,此外,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与民事赔偿案件中,又起着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赔偿义务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应当赔偿多少损失的证据作用。也就是说,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三种不同责任领域的证据,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其合理性(以及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第一,这三种类型的诉讼中,其证据的形式、证据的收集程序、证明的目的、证据的要求、证明的标准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和差异,尽管很多证据可以同时作为这三种程序的证据使用,但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怎么能让其当然成为认定事实与承担责任的依据?事实上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确实如此,只要有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般都直接按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判决。   2、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交通警察机关对违章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的证据,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但直接作为民事诉讼的责任承担依据及刑事责任的依据却与证据法基本理论不符,因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应当赔偿多少损失,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据相关的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其他证据)经过分析后才能予以确定,这根本不是交通警察机关的职责范围。明确地说,交通警察机关根本就没有权利来作出这两个方面的认定。   3、交通法明确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日起施行的交通安全法及国务院、公安部的相关规定明确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交通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名称有了变化,将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改变成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删掉了“责任”二字。其二是也要载明当事人的责任,也就是说还是要对其责任进行认定。欲让公安机关淡化甚至退出对事故责任确定方面的涉及,但却又不得不做如此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而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安部制订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都不再规定重新认定程序,也反映了公安机关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  4、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依据事故的种类分别出具两份名称不同的认定书:一种是按照简易程序处理而制作的“事故认定书”,一种是按照普通程序或一般程序处理而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其内容与格式有些不同。按照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程序来处理交通事故,并根据两种程序的不同特点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不能对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只写明为“事故认定书”,以免引起误解――难道依据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就不是“交通事故”?     人民法院在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民事审判中,对各类证据进行全面司法审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对民事案件仅具有证据作用,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或者诉讼中,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如果有受害人能够提供机动车致害的证据,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机动车方就应承担受害人有过错的举证责任。调解机关或者法院可以不采用这种证据。”法院有权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审查、改变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如果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法院可不采用这种证据,而作出民事判决。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不仅是是交通事故当事人承担何种程度民事责任的证据,还是承担何种程度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最重要的依据,对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这样一个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责任认定行为”,必须受到必要的监督与约束,直至接受司法审查的评价。   要正确对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65号楼之一4楼批捕决定不影响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魏兆春 李银萍 钊慧芳检察日报&&&&& 交通事故认定书(下称&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是指控犯罪的重要证据,检察机关要审查其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即对认定书要进行实质审查。但检察机关在审查中,如果发现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与法律不符,却无权直接改变认定书。并且,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当事人不服认定书的救济途径只规定了复核的权利,而实践中往往存在检察机关对案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2条第2项之规定,对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交通肇事案件当事人提出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
&&&&& 如果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不受理当事人的复核申请,检察机关又不能直接改变认定书,不仅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得不到保障,更会使整个案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导致案件的后续诉讼程序进入死胡同。因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案件是否应该继续进行复核,对案件的处理具有重要的程序意义,对案件的实体处理有重大影响。
&&&&& 笔者认为,当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当事人对事故认定申请复核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受理,并及时作出复核决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 第一,认定书属要式证据,是追究肇事方刑事责任的基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事故认定书责任的划分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也是控辩双方法庭辩论的焦点。虽然从法律属性上说,认定书仅是&证据&,但该证据与其他证据明显不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具有证据身份。如必须经过法定期限才能生效;或者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审查复核的,必须经过复核程序等。因此,复核是认定书生效的一个前提,侦查机关对程序性规定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保证事故认定书具有证据的效力。
&&&&& 第二,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法定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据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事故责任的划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专业知识和法律规定作出认定。当事人对认定不服的,可以复核。这是行政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对涉及公民权利的复核,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应人为设立限制条件。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的复核是一起事故中责任认定的自然组成部分。只要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复核的,上级管理部门都应受理。
&&&&& 第三,复核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事故认定书是&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既然是证据,且是追究刑事责任的重要证据,其从进入诉讼程序之日起,就必须接受审查,在法庭上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必要时由公安人员出庭作证。形式要件是否具备是审查事故认定书的重要内容。受理复核申请,更有助于查清事故真相,分清事故责任,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检察院)更新日期:阅读次数:247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交通事故认定书己出办了取保候审移交到检查院后有证据检察院会改事故认定吗_百度知道
交通事故认定书己出办了取保候审移交到检查院后有证据检察院会改事故认定吗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事故责任由交警或人民法院确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_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_的证据属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_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_的证据属性
关​于​交​通​事​故​认​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