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加碘精制盐盐他们是怎么补碘的

当前位置:
>>>“吃加碘盐能防核辐射”没有科学根据。食盐加碘是用来增加人体对碘..
“吃加碘盐能防核辐射”没有科学根据。食盐加碘是用来增加人体对碘的摄入量,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下图为某加碘盐的部分标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年人缺碘会引起__________。(2)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3)从“储存方法”和“食用方法”推测,并参照下列溶解度,要从碘酸钾溶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标签信息计算,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最多为_______mg/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5)工业上生产碘酸钾的过程中,有一步反应时KH(IO3)2与KOH反应得到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1)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2)+5(3)冷却结晶(4)84.3(土0.1)(5)KH(IO3)2+KOH=2KIO3+H2O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吃加碘盐能防核辐射”没有科学根据。食盐加碘是用来增加人体对碘..”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价的求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固体溶解度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价的求法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在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①碳、氢、氧、氮主要以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形式存在。 ②其他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③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晶体的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②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①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14—18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知识拓展: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巾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人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人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定义: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AmBn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若题目给出物质的化学式,又同时知道物质的实际质量,则可根据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将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求出。同理,物质的质量=某元素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的理解:计算时应先列式计算,然后代入数据算出结果。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100%=11.1%而不能写成×100%=×100%=×100%=11.1%化学式中质量分数的应用:①已知物质的质量求所含的某元素的质量利用公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②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利用公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三种铁的氧化物按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解析:三种含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变形为,则三种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通过比较分母可知:&&Ar(O),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求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它只有在元素彼此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这是求化合价的准则。几种求法: 一、由化学式或根式 1.求AmBn化合物中A元素化合价的公式: (B元素的化合价×B的原子个数)/A的原子个数 2.求多元化合物中未知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价公式: (已知化合价诸元素价数的代数和)/未知化合价的元素的原子个数 3.根据正、负电荷数判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在根式中,正、负化合价总价数的代数和等于根式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二、由元素质量比 1.(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化合价)=A元素的质量比值/B元素的质量比值 2.A元素的质量比值(或百分组成)×A的化合价/A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质量比值(或百分比组成)×B的化合价/B相对原子质量 三、由质量比 (B的化合价×A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A的化合价×B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A元素的质量比值/B元素的质量比值正负代化合价数和为零: 【例1】试确定化合物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设化合物中Mn元素化合价为+x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1)+1×(+x)+4×(-2)=0解之得x=6 故K2Mn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6价。 电子层结构法 【例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则X、Y两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B.X2YC.XY2D.X3Y 解析:本题的关键可以说是首先得确定在形成化合物时,X、Y两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因X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最高正价为+1价,Y最外层6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尚差2个,故最低负价为-2价,则X、Y所形成化合物分子式为X2Y,应选B。 质量分数法 【例3】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9,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1%,则它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解析:设该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xOy 依题意有59x/(59x+16y)*100%=71% 解得x/y=2:3 故化学式为R2O3,R化合价为+3价,选C。 质量守恒定律法 【例4】某金属氧化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与水的分子数之比为2∶3,则该金属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解析:设生成的氯化物化学式为RClx,依题意有分子数之比RClx∶H2O=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H、Cl的原子个数比也应为1:1,故x值为3,则R的化合价为+3价,选C。 相对分子质量法 【例5】某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同价态的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为[] 解析:设该元素化合价为+x价,相对原子质量为MR(1)如x为奇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2Ox,氯化物化学式为RClx,据题意有 2MR+16x=M(1) MR+35.5x=N(2) (2)*2-(1)得x的值为x=+(2N-M)/55(2)x为偶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ox/2氯化物化学式为RClx,据题意有 MR+35.5x=N(4)& x=+(N-M)/27.5质量关系法 【例6】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金属单质a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bg氢气,则反应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解析:设金属在反应中化合价为+x价,则金属单质与生成H2有如下关系: 2R~xH2 2M&&& 2x & a&&&&& b 故应选B。 相关因素讨论法 【例7】某元素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5,其氧化物化学式为MxOy,氯化物化学式MClz当y∶z=1∶2时,M的化合价可能是[] A.+1B.+2C.+3D.+4 解析:M的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z的值 如y=1z=2(合理) y=2z=4(合理) y=3z=6(与最外层电子数少于5不符) 故应选B、D。
发现相似题
与““吃加碘盐能防核辐射”没有科学根据。食盐加碘是用来增加人体对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277289838256605152318183868173008|||||||||||
最新播报:
专家:补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仍是食盐加碘
新华网南宁5月15日电(记者翁晔)疾控专家表示,补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仍是食盐加碘。食用合格碘盐即能保证日常碘营养,无需再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据了解,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机体碘摄入不足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先天畸形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与地方病防制所副所长刘军介绍,人们主要是从饮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获取碘,如果生活在碘缺乏地区,则无法从上述途径中获取足够的碘。
“碘缺乏地区不仅仅包括内陆,还包括山区、地高坡陡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刘军说,以广西为例,抽检数据表明,广西85%的地区,水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属于缺碘地区。
专家介绍,面对幅员广大的缺碘地域和庞大的防治对象,实施食盐加碘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
针对当前不少群众关心的甲状腺疾病的问题,刘军表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缺碘的地区,如果连续3至6个月不食用碘盐,就会产生缺碘的危害,而一旦出现碘缺乏引起的智力缺陷则是不可逆的,因此一定要坚持长年食用碘盐。”刘军介绍,对于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这类碘需求量大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补充足量的碘。
另外,专家提醒,碘虽然是智力元素,但过多食用碘并不能增进人的健康和提高智力水平,反而有害。只要日常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保证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责任编辑:A03:时事评论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食盐加碘管理条例”应该废止
日 星期一 新京报
  专&栏  强制广大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而强制补碘的量也是过量的。比《食盐专营办法》更应该废止的是《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近日,河南新郑某餐馆“跨区域用盐被罚款”的事件,因其荒唐性引发了公众极大关注。这个事件让人再次关注食盐专营的必要性问题。盐业部门的说法是,对食盐进行区域性管理是补碘的需要。那么目前实施的“强制全民补碘”政策有必要吗?  强制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  从1994年10月开始实施国务院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启了“强制全民补碘”。而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3年5月公布的数据来看,甲状腺病人的数量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亿多;北京市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十年()上升393.42%,年均增长率为16%。甲状腺癌成为了北京市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为什么会有如此后果?  首先,强制广大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缺碘是地方病、生态病。缺碘也有轻重之分。《条例》却规定,省级卫生部门有权强制不缺碘地区补碘。这就有可能造成碘过量的严重后果。  其次,强制补碘的量是过量的。经过数次下调盐中碘含量后,现在的全民碘摄入量仍然是过量的。正常成年人每日对碘的生理需要量仅仅是50~75微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150微克。而根据盐业部门公布的食盐销售量,我国人均食盐消费为20克。排除食品腌制等因素,如果仅有70%被吃下去,中国人均食盐消费也达到了惊人的14克。现在的每克盐中含25微克碘,每天通过盐补碘达350微克,加上食物和水中自然含有的碘约50微克,每日的碘摄入量是400微克。不要说烹饪会损失,碘酸钾的分解温度是560℃。想想会损失吗?  过量碘每天都在危害民众健康  “跨区域用盐被罚款”事件因其荒唐性遭受强烈质疑。可强制全民补碘呢?强制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把全体民众的碘营养统一管起来,本质是剥夺了民众管理自己碘营养的权利。  现在我们有2亿多甲状腺病患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应再补碘了,他们的一级亲属也不应再补碘了。可是我们的《条例》规定,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某种程度上,强制全民补碘政策何尝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疾病高发与补碘的时间高度吻合,补碘的靶器官就是甲状腺。因此“现在的甲状腺病、甲状腺癌高发与碘盐无关”的说法需要重新检讨。过量碘危害了民众的健康(没得病的人不代表没受到危害)。比《食盐专营办法》更应该废止的是《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谢华民(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以前吃食盐缺碘之后加碘,如今是否补碘过多,适得其反,反而有害身体。_百度知道
以前吃食盐缺碘之后加碘,如今是否补碘过多,适得其反,反而有害身体。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吃的这些微不足道,仅仅是不会患缺碘的病不会,碘在生活中只有食盐和海带中有,我们基本上吃食盐比较多,里面的配比还是很科学的
有需要去咨询医生,这比较重要。
是的,碘过多对身体不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适得其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食盐加碘管理条例”应该废止
来源:新京报
作者:谢华民
  强制广大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而强制补碘的量也是过量的。比《食盐专营办法》更应该废止的是《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近日,河南新郑某餐馆“跨区域用盐被罚款”的事件,因其荒唐性引发了公众极大关注。这个事件让人再次关注食盐专营的必要性问题。盐业部门的说法是,对食盐进行区域性管理是补碘的需要。那么目前实施的“强制全民补碘”政策有必要吗?
  强制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
  从1994年10月开始实施国务院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启了“强制全民补碘”。而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3年5月公布的数据来看,甲状腺病人的数量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亿多;北京市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十年()上升393.42%,年均增长率为16%。甲状腺癌成为了北京市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为什么会有如此后果?
  首先,强制广大不缺碘地区补碘是错误的。缺碘是地方病、生态病。缺碘也有轻重之分。《条例》却规定,省级卫生部门有权强制不缺碘地区补碘。这就有可能造成碘过量的严重后果。
  其次,强制补碘的量是过量的。经过数次下调盐中碘含量后,现在的全民碘摄入量仍然是过量的。正常成年人每日对碘的生理需要量仅仅是50~75微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150微克。而根据盐业部门公布的食盐销售量,我国人均食盐消费为20克。排除食品腌制等因素,如果仅有70%被吃下去,中国人均食盐消费也达到了惊人的14克。现在的每克盐中含25微克碘,每天通过盐补碘达350微克,加上食物和水中自然含有的碘约50微克,每日的碘摄入量是400微克。不要说烹饪会损失,碘酸钾的分解温度是560℃。想想会损失吗?
  过量碘每天都在危害民众健康
  “跨区域用盐被罚款”事件因其荒唐性遭受强烈质疑。可强制全民补碘呢?强制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把全体民众的碘营养统一管起来,本质是剥夺了民众管理自己碘营养的权利。
  现在我们有2亿多甲状腺病患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应再补碘了,他们的一级亲属也不应再补碘了。可是我们的《条例》规定,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某种程度上,强制全民补碘政策何尝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疾病高发与补碘的时间高度吻合,补碘的靶器官就是甲状腺。因此“现在的甲状腺病、甲状腺癌高发与碘盐无关”的说法需要重新检讨。过量碘危害了民众的健康(没得病的人不代表没受到危害)。比《食盐专营办法》更应该废止的是《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作者系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杨青
相关新闻:
6月29日至7月3日,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到山东省就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进...&&nbsp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碘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