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期号:
&&&&作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只有用这一共同理想去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我们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国由一个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东方大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尝试过种种改造中国的方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并实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内阁制、议会制、多党制等资本主义制度,也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产了。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经一度搬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像苏联、东欧那样沿着改旗易帜、全盘西化方向走,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不仅避免了重蹈苏联、东欧政党瓦解、国家分裂的覆辙,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照搬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进步的根本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说到底,是因为它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仅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为例,从1978年到2010年,世界各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4%,发达国家为2.6%,发展中国家为4.8%。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从3645亿元增长到40.1万亿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一些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919元;人口平均寿命由68岁增加到73岁,文盲率由34%下降到4.08%;基本解决了2.5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与旧中国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社会理想,坚持用这样的共同理想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必将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所在。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有了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才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敌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战胜了各种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用共同理想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团结一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经受住这些考验、战胜这些风险,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宏伟目标,仍然要靠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感召人民,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包括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说到底表现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与其他力量相比,它的影响更具渗透性、持久性、广泛性。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其核心就在于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文化软实力内涵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文化魅力、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依托和根本方向,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和核心。
  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关重大问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鲜明的实践问题。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关重大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因此,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与实现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最高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最高理想就没有实现的基础。忘记最高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最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此,我们既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又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会成员只有使个人理想服从民族、国家的共同理想,与共同理想保持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大目标中去,将个人追求汇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去,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创造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利益。必须正确处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既胸怀远大理想,又扎实苦干,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从容面对一切挑战,以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解决我们面对的一切困难。
  (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不等于理想,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异。应该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康庄大道上阔步迈进。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有这些都同我们的美好理想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只看到理想的美好,看不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从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只看到现实中的矛盾,否定理想的合理性,从而消极悲观。尤其应该认识到,现实向理想的转变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正因为现实不如理想那么美好,才更需要我们为改变现实而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奋发图强、埋头苦干,用智慧和汗水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推动现实向理想目标迈进,才能把美好理想变为现实。
  (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确立主导、谋求共识的关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向。一方面,应该看到,多样性不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而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多样性为思想花朵的争奇斗艳、为精神生活的精彩纷呈提供了土壤,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就会造成人心涣散、方向迷失,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确立主导、谋求共识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强调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就强求一律、排斥多样,也不能因为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要努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变中把好方向,形成既有共同目标又有个人追求、既有统一意志又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在社会思想文化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尤其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上来。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紧密结合人们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理想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理想教育中,要坚持用科学理论说服人,发挥理论的思想武器作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理想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要不断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当前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民主讨论和平等交流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教育、坚持以理服人,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历史必然性和强大生命力,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二)充分发挥生动实践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
  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树立和发展起来的。理想教育必须与生动的实践结合起来,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特别是把近年来我们成功应对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挑战,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的丰富实践,作为开展理想教育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人民群众从我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中看到今后发展的希望,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从而不断坚定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心,进一步焕发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三)充分发挥正确导向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
  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社会的习俗和风气。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贯穿于理想教育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新闻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文化服务,都应坚持正确的导向,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一切有利于树立和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和行为,都要旗帜鲜明地倡导、毫不含糊地唱响;一切不利于树立和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和行为,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毫不含糊地抵制。尤其要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决不能对错误思想听之任之,决不能给歪风邪气提供市场。
  (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搞历史虚无主义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和群众的榜样,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共同理想的光芒。在理想教育中,以先进典型的崇高思想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能够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通过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人们思想行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通过学习宣传张思德、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杨善洲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要善于挖掘树立、学习宣传、培养爱护典型。在树立先进典型上,要注重扣准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精心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先进典型为实现共同理想奋发进取的良好形象,突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真实性、可信性。在宣传学习典型上,要立足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果,增强先进典型的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理想教育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
&&网站编辑: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论述厦门网&&&& 10:47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紧扣党员、干部的实际,思想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精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言之切切又期望殷殷,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铿锵有力、深刻透彻的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又一次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坚守情怀。
  古往今来,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政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其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其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否则,就难以为继、不能长存于世。中华民族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五千年,文明不断四海立,就是因为“天下大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成为中国人精神追求的主轴。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坚定理想信念时,讲过陈望道的一个故事。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他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红糖蘸粽子吃,三番五次在屋外催他,后来问他红糖够不够,他说“够甜,够甜了”。当他妈妈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豪迈誓言。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疑、矢志不渝,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过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正是依靠这样的理想信念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和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定理想信念,在今天特别重要。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多么形象,多么深刻!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在党内,有的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手段、直至走向腐败变质,有的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退避三舍、立场摇摆,有的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有的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等,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论述以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经受“四大考验”和消除“四种危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指针。
  坚定理想信念,既要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胸怀远大目标和实现现实目标的关系,生动指明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如果丢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世界观问题,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论,就能够坚定信仰,就能够明辨是非,找准自己的前进方向。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
  共产党员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杨善洲,许多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他们都是理想高于天、责任重如山,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崇高理想的奋斗中,投入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中,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共产党员应该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我们深深懂得,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每一个党员都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把行动落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理想,是一面精神旗帜。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努力把握自己的历史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途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坚定理想信念,既要一以贯之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又要坚持在群众实践中砥砺意志和品质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有非常自觉的行动,需要有“脱胎换骨”的过程才会形成。
  坚定理想信念,首要的是学好科学理论,夯实理论功底。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要奠基石,是全体共产党员的终身必修课。领导干部特别是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廓清思想迷雾,排除思想干扰,站稳脚跟干事创业。
  坚定理想信念,要注意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到党校学习、参加党的重大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先后开展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都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很好载体。今年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又一次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
  坚定理想信念,要努力在群众实践中砥砺意志和品质。学习是灵魂的升华,实践是精神的养料,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给我们全体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提供了砥砺意志和品质的极好机遇。要像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创新一线去,到艰苦复杂环境中去,带头苦干实干,勇于担责担当,紧紧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才能打造过硬的功夫、磨练坚强的意志和品质,才能把崇高理想变成美好的现实,也才能用群众实践的营养去滋润和支撑我们的理想。
  坚定理想信念,还要在各方面守住底线。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这是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是对全体党员开列的行为和精神的“防火墙”。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走正路、创事业的灵魂和根基。根基动摇,地动山摇。共产党员在诱惑和挑战面前,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名利所惑,不被困难吓倒。我以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做到“五个实”:信仰坚实,咬定青山不放松;工作扎实,不虚不漂浮;思想充实,不信歪理邪说;待人诚实,不搞庸俗哲学;睡觉塌实,不怕半夜鬼敲门。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的领导干部。
  中国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正在进行新的“接力赛”。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陈俊宏) 
[责任编辑:陈瑛&&&来源:人民日报 ]
K.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