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东大街街到东风路信息学院需要多长时间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郑州公交线路繁多,要祥盛街众旺路,首先要熟悉郑州祥盛街众旺路的公交路线情况。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怎么走?图吧公交为您提供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及祥盛街众旺路的公交驾乘信息,以及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及祥盛街众旺路的相关信息。让您充分了解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及祥盛街众旺路怎么走最方便,得多久,如何乘车,打车费用多少等信息。具体路线如下:
最佳路线: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大概路程12.27公里,全程约需42分钟,途径16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B32路→地铁1号线。
具体怎么走: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
约步行80米到东风路信息学院路,
乘坐B32路经过11站,在紫荆山花园路下车
约步行180米到紫荆山站地铁站,
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5站,在农业南路站下车
,约步行596米到祥盛街众旺路
,便到达终点祥盛街众旺路。
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其他路线: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大概路程12.74公里,全程约需44分钟,途径16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86路→地铁1号线。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大概路程14.10公里,全程约需47分钟,途径19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906路→地铁1号线。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大概路程10.44公里,全程约需48分钟,途径18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97路→158路。
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大概路程12.45公里,全程约需48分钟,途径18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2路→地铁1号线。
图吧温馨提示:从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到祥盛街众旺路坐出租(打的)的费用是:白天23元,晚上25元。
附近相似站点
郑州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郑州祥盛街众旺路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祥盛街众旺路附近酒店
特别行政区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郑州公交线路繁多,要文博西路东风路,首先要熟悉郑州文博西路东风路的公交路线情况。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怎么走?图吧公交为您提供城东路东大街及文博西路东风路的公交驾乘信息,以及城东路东大街及文博西路东风路的相关信息。让您充分了解从城东路东大街及文博西路东风路怎么走最方便,得多久,如何乘车,打车费用多少等信息。具体路线如下:
最佳路线:
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大概路程7.19公里,全程约需37分钟,途径12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80路→B32路(或303路)。
具体怎么走:
从城东路东大街
约步行191米到城东路东大街站,
乘坐80路经过4站,在紫荆山花园路站下车
约步行40米到紫荆山花园路,
乘坐B32路(或303路)经过8站,在百脑汇下车
,约步行479米到文博西路东风路
,便到达终点文博西路东风路。
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其他路线:
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大概路程8.89公里,全程约需38分钟,途径17个站点,途中不换乘,直接到达, 换乘车辆线路有2路。
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大概路程8.11公里,全程约需42分钟,途径16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80路→42路。
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大概路程7.81公里,全程约需43分钟,途径13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80路→86路。
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大概路程7.86公里,全程约需43分钟,途径12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603路→B32路(或303路)。
图吧温馨提示:从城东路东大街到文博西路东风路坐出租(打的)的费用是:白天17元,晚上19元。
附近相似站点
郑州城东路东大街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郑州文博西路东风路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暂无相似站点
文博西路东风路附近酒店
特别行政区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郑州公交线路繁多,要信息学院路东风路,首先要熟悉郑州信息学院路东风路的公交路线情况。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怎么走?图吧公交为您提供祥盛街民生路及信息学院路东风路的公交驾乘信息,以及祥盛街民生路及信息学院路东风路的相关信息。让您充分了解从祥盛街民生路及信息学院路东风路怎么走最方便,得多久,如何乘车,打车费用多少等信息。具体路线如下:
最佳路线:
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大概路程10.90公里,全程约需49分钟,途径20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158路→97路。
具体怎么走:
从祥盛街民生路
约步行285米到民生路客文二街,
乘坐158路经过5站,在民航花园公交站下车
乘坐97路经过15站,在东风路小铺路下车
,约步行206米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
,便到达终点信息学院路东风路。
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其他路线:
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大概路程12.40公里,全程约需49分钟,途径15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地铁1号线→B32路。
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大概路程13.07公里,全程约需52分钟,途径16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地铁1号线→86路。
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大概路程11.92公里,全程约需54分钟,途径24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158路→2路。
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大概路程11.96公里,全程约需56分钟,途径19个站点,共换乘1次, 换乘车辆线路有115路→B32路。
图吧温馨提示:从祥盛街民生路到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坐出租(打的)的费用是:白天22元,晚上24元。
附近相似站点
郑州祥盛街民生路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暂无相似站点
郑州信息学院路东风路公交站相似的站点:
信息学院路东风路附近酒店
特别行政区一、东大街的来历
  东大街,是西安市商业最集中最繁华的一条大街,而且两旁有不少古迹遗址,很值得我们观光与回顾。
  展开唐都长安的画卷看,长安城是唐代政治和高度发展的经济及灿烂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也是通亚、欧、非洲各国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已很广泛,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观光,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长安城中的亍道都是南北、东西排列,笔直端正,宽畅豁达,很象一块棋盘。街道两旁有水沟,沿沟种植槐榆。可以想见,当时的长安城是非常繁华壮观的。隋唐时的长安城,是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皇城又名子城,是封建政府机关所在地,紧附于宫城的南面。皇城的东门名“景风门”,西门名“顺义门”,皇城南面有三个城门:东为“安上门”,中为“朱雀门”,西为“含光门”。清代人编的《咸宁县志》根据李好文(元代)的《奉元城图》考定:“旧‘景风街’即今东门大街,旧‘安上街’即今南门大街” &(这里所谓“今”是指清代初年西安府而言)。这说明,现在西安市区内东西向笔直美丽的东大街,就在唐皇城“景风街”的位置。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失败后,藩镇混战,互相火并,都企图夺取政权,长安城曾几次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尤其是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盘据在开封的农民起义军叛徒朱温(朱全忠),为,了把政治中心纳入他的势力范围以内,便于掌握政权,遂逼昭宗迁都洛阳,并对长安城施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但拆毁了城内所有的建筑物,还逼散和强迫迁徒了城内的居民。从此,名城长安,沦为废墟,东大街的前身“景风街”亦泯灭无踪。后来,虽修建了新城(新城是从五代到元代的长安城),但城的范围大为缩小。到明代,才扩大改建成现在这样规模的西安城。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十七年(公元1384年),先后修建了鼓楼和钟楼。原钟楼在今西大街“迎祥观”,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巡抚龚懋贤着长安、咸宁二县县令,迁钟楼于现在位置。以钟楼为中心,四条大街幅射出去,构成了现在西安城街道的基本规模。清代的二百多年中,对西安很少进行建设,现在的东大街,仍是明清两代东大街的位置。
  回顾东大亍的变化,还须提到“满城”。清初顺治六年,把西安城内东北隅约占四分之一的面积,划为满族人的居住区,称为“驻防城”,汉族人称之为“满城”。“满城”的东城墙和北城墙,都是利用原有的西安城墙,西城墙由北门(明清名“安远门,)的东侧起,沿北大街的东边缘,经“后宰门”、“西华门”到钟楼东北角;南城墙由东门(“长乐门”)的南侧起,顺东大街南边缘往西,经大差市、端履门、到钟楼的东南角。东城门是“满城”的东门。钟楼(原无盘道)的东穿洞,是“满城”的西门,为了防卫,这里设有两扇门。而钟楼的南、北、西三个穿洞,都没有门扇,所以当时人们说“钟楼四门两扇”,视为西安的一景。在“满城”的南城墙外,进东门稍往南拐,有一条不太宽阔的路叫顺城巷(在今东大街南沿),是专供汉族人走的路。本来在“满城”南墙内,从东门到钟楼有一条路,各族人民都可通行。由于满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对汉人欺凌、歧视,这条路上常有满族妇女三三两两打扮得花枝招展,轻佻游逛,汉人如果碰上就会受到满人的责斥甚至毒打。所以汉族人进城,为了避免惹麻烦受气,宁愿走进东城门后往南走顺城巷也不走这条路。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月十日,震撼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同年十月二十二日,西安起义军开始向满城发动武装进攻,二十三日黎明,起义军继向满城发动全面进攻,旗兵(清代的八旗兵)作殊死抵抗,战斗十分激烈。起义军浴血奋战到下午,清兵伤亡严重,守敌见大势已去,抱头鼠窜,失去有组织的抵抗,满城即被攻克。二百六十年来统治陕西人民的清朝反动据点遂被拔除,清廷在西安的血腥统治土崩瓦解了。“满城”在辛亥革命中被焚毁,后又拆除了城墙,由东城门到钟楼的东门洞这一条大路上,各族人民自由行走,畅通无阻。
  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张凤翙,是日本士官学校有名的学生,辛亥革命后任本省大都督坐镇西安。清陕甘总督升允曾受清室命令,率领旗兵进攻到咸阳,和陕西的新军交战。这时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派“毅军”赵倜部队来西安,协助张凤翙抵抗升允旗兵的进攻。不料驻扎在西安北郊的毅军哗变,大肆抢劫烧杀,人民财产损失极为严重。事后袁世凯曾拨银五十万两作为救济受难百姓之用。当时陕西督军张凤翙正在拆除残缺的满城南墙,计划扶东门到钟楼修一条宽畅的大街取名“东大街”,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曾改名“中山大街”,一直延用到一九五三年,再次复名为东大街。文革期间,曾改名“东风路”,现在仍叫东大街。张凤翙凭借官府的力量,利用拆了“满城”残余房屋的木料,并挪用了这笔救济款,完全仿照日本房屋的式样,在东大街两边修建了木结构的两层楼街房。他还想用这些铺面房的收入,作为创建“西北大学”的基金。大街两边房子的高低尺寸和南北距离完全一致,各什字路口的屋角,都是民族形式的飞檐;门面每九间为一组,正齐划一,南北两边屋檐下有走廊,每组房相隔处的走廊砌有一门洞,便于雨天在屋檐下行走。东大街全长约四华里半(二千一百五十米),宽八丈八尺多(达三十米),是当时城内最宽敞的街道,但与唐代长安城中宽为一百二十米的大街相比,还相差很远。只是街房排列的正齐与街道的宽敞,却为以后东大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大街修好后,为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这里作买卖,民国二年曾在东大街开博览会(陈设和卖各种商品)以广宣传。以后陕西督军陆建章在他离职时,按三间街房为一院,每院以二百五十两银票的价格,将东大街两边房产全部拍卖,房款全进了他的私囊。一九三四年陇海铁路通至西安后,东大街因离火车站和汽车总站(今西一路)都较近,遂成为西安交通要道,商业区也向东大街转移,代替了多年商业繁荣的“南院门”,成为全市的主要商业区。
二、东大街的史迹
“开元寺”与“存心堂”
  东大街西端南边人行道往东不远,有“开元寺”遗址(即现在解放市场范围)。据《关中胜迹志考》记载:“开元寺在咸宁县治西。县志:唐开元中建,故名,是唐代盛世大寺院之一。元开元寺《兴致碑》: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八日,玄宗于‘延庆殿’(在兴庆宫内)与胜光师论佛恩德,乃令天下三十府各置开元寺一所。通志:宋建隆四年巾书令王彦超修。明嘉靖中亦增修。谨案:寺内有唐《琼公道行碑》、元《华严世界海图》、唐梵体《陀罗尼幢刻石》,《兴致碑》上有绘象,延佑(元)六年立”。看来,现在所说的“开元寺”是元代将宋代修建的唐“开元寺”迁至现在的钟楼东南边的。经明嘉靖、清乾隆(据《长安史迹考》记载是清康熙)两次重修,往昔面目都已湮灭,原唐“开元寺”的所在处,已无从考究。至解放前,东大街“开元寺”遗址,则仅存一座五间宽的极破烂的大殿。
  “开元寺”不仅是古迹,还有革命史迹。在“开元寺”东隔壁,清末住着一位马善人,开设了“存心堂”善书铺,专刻善书。马善人的儿子名马开臣,是西安同盟会党人,辛亥前他经常和同盟会党人邹子良(此人曾任陕西辛亥革命起义头目人之一张云山的参谋长)以及同盟会其它成员在“存心堂”善书铺秘密集会。马开臣、邹子良还响应过黄兴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反袁失败后,袁世凯命令陕西督军张凤翙枪杀了马、邹二人。
  解放前,西安把嫖妓院叫逛“开元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一九一四年袁世凯把张凤翙撤职后,另派他的亲信陆建章(衔为威武将军)来陕任督军。陆到任后,曾想了许多贪污发财之道。其中之一是,他在开元寺周围空地上,修了许多简陋的平房小院,开设妓院,收捐税,名叫“警察捐”。国民党统治后期,妓院又零星地扩展到端履门口和菊花园一带,是为私娼(俗叫“野鸡”)。“开元寺”等妓院,是藏污纳垢之处,是人间地狱,妓女不仅受尽老板、兵痞、流氓及一些吸血鬼的摧残、欺凌和屈辱,抗日战争期间还受到美国兵的欺侮。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西安解放后,妓女们翻了身,重见了天日。在公审妓院老板大会上,妓女们倒出了苦水,老板中罪大恶极的判处了死刑,有些让其劳动改造,重新做人;政府给妓女们治病和负责她们的生活,并分别安排她们学习和就业。从此,西安也和我国其它地方一样,消灭了妓女卖淫的现象。接着,在原来妓院集中的“开元寺”,拆除了破庙的大殿,周围的破房有些拆掉,有些作了改造,在中间广场修建了出售生活必需品的百货齐全的“解放商场”,在商场以东修建了演越剧的“解放剧场”,并在商场以南修建了演评剧、曲艺的“春光剧场”。这个古代“开元寺”遗址,现在是西安东大街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霓春园”与“易俗社”
  陆建章强占了北至现在西一路西段(关岳庙街)一部分和南至东大街这一大块公家地皮后,私自修建了“霓春园”,其中有徽班戏院(陆是安徽人)和说乱杂要的游艺场。陆离陕后,“易俗社”迁到西一路原名“武庙街”现址(该社原在盐店街),修了有转角楼的剧院。楼座专为妇女所设,池座只坐男人,楼上下可容纳八百人左右,是当时条件较好的剧场。抗战初期,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和以王余杞、贺绿汀为首的“演剧第一队”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过。一个时期,易俗社还在东边空地上,增修了“露天剧场”。另外,还在其余空地上,招徕了一些游艺摊和杂货摊。解放前后,这里是个市场,一度叫“平安市场”,除一部分杂货摊外,各种小饭馆很多,夜间十二点左右,还有馄饨、肉包、元霄之类的小吃。由子这块热闹地方临东大街路边,所以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五十年代,随着东大街的日趋繁荣,在这块地方陆续修建起了西安市规模最大的新华书店大楼、“钟楼电影院”和内容丰富多采的“新安商场”,此外,还有饭馆和水果铺等,一年四季,人们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极其热闹。
  过了“开元寺”遗址往东不远,是“端履门”什字,这里也是古迹。现在的新城(当初叫“王城”,后转音叫“皇城”),是明秦王府所在地。当时挨着王城的南门建筑了“宫城”(现在的新城南门到端履门一段),“宫城”是王府下属机关所在地,“王城”是秦王眷属居住的内院。秦王府城有四个门:东叫“体仁门”西叫“遵义门”南叫“端礼门”,北叫“广智门”。清初将端礼门改称“端履门”,沿用至今。从“端履门”往南到柏树林什字一段街道,现仍叫端履门街。端履门街东边有个“朝贺巷”,相传是百官朝贺秦王时在此聚集的地方。
“西北大学”与“中山学院”
  东大街端履门什字往东路南的《陕西日报》社,和它紧后面的“西安市第二十中学”这一大块地方,是清代西安府“考院”(西安府科举考试的地方)所在的范围。清光绪二十八年将“北院”的“关中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迁到原西安府考院旧址。这所高等学堂,是当时陕西的最高学府。曾聘日本国静冈县磐田郡人足立喜六先生为教习,教物理、化学课程(同时三原“宏道学堂”即后来的工业职业学校,也聘有日本教师谢华,教物理和化学,福地秀雄教几何,绘图课,“西安师范学堂”聘有日本教师早及更吉,教动植物、地质学等课)。辛亥革命后,将原西安府“考院”地址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半部占的面积很大,在这里开办了“秦省第一中学”,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改为“西北大学预科”,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预科仃办,改为“省法政专门学校”。“五·四”运动后,这个最高学府领导着西安的学生爱国运动。记得我在“省立单级师范附属模范小学” &(在南教场,今改为报恩寺亍小学)读书时,一九二一年在一次反对日本侵华二十一条件收回青岛等失地的爱国示威大会上,学生们发表讲演,恸哭流涕,义愤填膺。法政学校学生谭再宽咬破手指,用血写了“还我河山”四个字,群众的爱国热情极为高涨。一九二四年,陕西省督军刘镇华将“省法政专门学校”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同年七月,鲁迅先生曾被邀请在这里讲过《中国文学史》。一九二七年上半年国共合作时,二月间,共产党领导筹办的“西安中山学院”,即设在前“西北大学”旧址(还用了今陕西报社部分地方),学员除招收一部分外,大都是陕甘两省各地党组织保送的党员、团员和革命青年,以陕北绥德第四师范、榆林中学和关中三原地区送来的学生最多,全院学生七百多人。学院名义上是国民党办的,实际上是由中共组织领导的,主办人是国民党省党部常务委员刘含初(中共党员)。学院的组织、人事领导,全部由中共党员担任。院部下分四个学习运动班:妇女运动班、军事政治运动班、党组班、农民运动班,并附设有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后还成立了暑假教育人员训练大队(由各中学学生组成)。中山学院不分男女一律过军事生活,每天出操,进行军事训练,而主要是学习革命理论。当时在西安的苏联顾问乌斯曼诺夫、谢依夫林和党的负责人刘伯坚、邓希贤(邓小平)等同志在学院作过报告。这个学院当时为陕西省的革命工作培训了大批干部。一九二八年,这里改为“中山大学”,内设文预料和应用经济专科。一九三一年改为“西安高级中学”。一九五七年改为“西安市二十中学”。以上这些学校的大门都开在东县门街。
  北半部另设有大门,开在东大街。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在北半部设立了“战史馆”,后改为“文献征辑处”。一九一八年前后,省教育厅、省水利局和林务处以及教育会都设在这里。一九二五年教育厅迁到梁府街(今青年路东段的,西安市团委所在地),水利局迁到湘子庙街。一九二六年冬,西安城围解后,国民党省党部设在这里,大门上面的浮雕大字,是由于右任亲笔写的“一切权力属于党,一切利益归民众”。中共陕西党、团多次的活动分子会、全省第一次农民、青年代表大会,都是在这个地方的礼堂里举行的。一九二七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在省党部这里成立了“陕西省总工会”,这个指挥全省工运的总机关一诞生,便以战斗的姿态领导了“西安新履公司”工人的罢工斗争,使该公司的老板慌恐万状,不得不向总工会道歉,完全接受工人的十三项条件。省党部一度曾迁到南院门的“南院”内,后又迁回东大街原扯。“C·C”特务机关——中统在陕的指挥机关也在这里。解放后,这里是《群众日报》社,后改为《陕西日报》社至今。
  一九二八年地下党的交通站,设在东大街今《陕西日报》社的东隔壁,在这里开了个杂货铺作为掩护。六月间地下省委派陈云樵同志到这里当交通员,工作还未开展,即被叛徒张生荣(长安县地下农民党员)告密,敌执法队来杂货铺搜捕,幸陈外出,敌未得逞,但交通站的工作更难进行了。
“东岳庙”与殿内壁画
  今东门内路北的“昌仁里小学”校址,原来是“东岳庙”,供奉的是东岳神。祀东岳神从宋真宗时(公元九九八至一O二二年)开始,相传泰山岳神显灵,皇帝下诏命全国各郡县都修建东岳行宫。世俗以黄飞虎为东岳大帝,并根据《封神榜》小说加以附会。据记载,这座庙建于宋政和六年(公元一一一六年),明、清两代都有修葺。原东岳庙有山门、雕刻精美的石牌坊(文化革命中被拆除)、大殿、三教宫等,庙内塑有释加牟尼、老子、孔子像,殿阁也是彩绘斗拱,还有明、清时碑石。现在庙内仅存大殿、二殿,解放初曾将这两座殿修葺过一次,多年虽然失修,但外观仍颇雄伟,斗拱雕饰的口衔玉珠的龙首等形象,独具艺术风格。尤其可珍贵的是大殿、二殿内的壁画,从墙壁顶端到下边全都有工笔彩画,设色雅丽,线条流畅细腻,艺术造诣高超,所绘山水楼阁、人物都很逼真精美,可惜作者姓名失传。明代有袁江、袁耀兄弟二人都是名画家,据传此壁画极似他们的笔调风格,因而传说那些壁画为袁江所绘,可惜壁画多处已被漏雨水泥染污,亟应设法保护。
  “大差市”什字往西不远路北,在民国初年开设了“红十字会医院”(红十字是国际性的慈善机构),解放前的几十年间一直是规模小设备简陋,解放后收归公有,调正了机构,增加了设备,就医人数大增,七十年代初期,红会医院和位于南关的西安市中医医院调换了地址。现在的中医医院又新建了住院部大楼,增添了新医疗设备,是西安市较大的医院之一。
《雍华》杂志杜与“联合歌咏队”
  在今菊花园街口对面的一个商店的旁门里,曾是画家赵望云、梁黄胄(即名画家黄胄)师生所办《雍华》杂志的社址。该杂志停刊后,一九四六年则是《经济快报》的所在地。现在这里矗立着西安市饮食公司的办公大楼。
  再向西走,位于“端履门”对面偏西,原为“兢业公司”,后成为俞嗣如先生所办《新秦日报》的社址。该报创刊于民国十年(1921),是西安最早一家私营报纸。一九四三年该报社毁于火灾,遂迁西大街出刊。解放后在原《新秦日报》社旧址修建了秦腔“五一剧院”。在这附近还曾有一处上座率不高的“西京电影院”。该院关闭后,由韩绾青、马公弢、封至模、刘仲秋等所办的“夏声京剧团”把它租了下来,成为该团演出剧场。解放前夕该团解体,解放后在这里新建了“西北电影院”。
  东大街路北的西头,民国初年建有“基督教青年会”一所,除礼拜堂(后改为礼堂可以租借)外,设有活动场地并备有乒乓球、棋类文娱活动用具。外国牧师为了拉拢人入教,还无代价地为青少年教授英语。一九二六年后,该会将一部分房屋出租,一些社团或个人便租用办公、住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一九三七年三月的一天,中共中央付主席局恩来同志,曾在青年会礼堂向西安文化界作过一次《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抗战初期,高兴岗、石沫侠同志曾租房搞抗日歌咏活动,办起“联合歌咏队”。《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同志路过西安时,也曾在这里呆过。
  现在位于市“文物商店”的地方,原来是“《大公报》分销馆”该馆除分销国内大型报纸外,还代售书刊,后来业务扩展,并印刷出版经过改编后的秦腔剧本,名称改为“长安书店”。该书店的主办人是王淡如先生。
  一九二七年四月间,在东大街现“新华书店”位置附近,开设过一家“廿八书店”(即念八书店),由共青团员白廷栋和其他几位同志经营,是当时党的交通机关,同年七·八月间在白色恐怖下关闭。
  接近钟楼,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是西安的老邮政局,一九一二年为英国人罗士所建,是全省早期第一个规模大、建筑美观办理邮件、汇款,的邮局。解放前,在该局有地下党组织,同志们历尽艰辛,不怕牺牲,输送革命报刊、书籍,开展工人的政治、文化学习,组织工人斗争运动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在钟楼东北方向修建了宏伟壮观的邮电局大楼,又在西华门什字修建了高层报话大楼,楼顶上报时的钟声,全城清晰可闻。相形之下,现在的“老邮局”就显得极为渺小而落后了。
三、东大街的新貌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黎明,这座黑暗的古城解放了。我大清早跑到东大街去看,见所有商店紧闭铺门,小街巷中极少行人,有的人站在自己家门口,惊慌地向大街张望。我在东大街慢慢走着,看见国民党军队的残余部分和一些押着零散物资的拉拉车的散兵们在争先恐后地从东大街往东门逃跑。马路上乱糟糟的。有些兵过什字路口时,飞快逃进小街巷,在居民的檐下角落里,急忙脱去军衣,有的急叫居民开门要求进去隐藏,或求买便衣。眼看着敌人的灭亡,我兴奋得几乎想跳起来。我转身走到北大街西华门什字,站在街心向南北眺望,由钟楼到北门整个大街上空荡荡地,只有钟楼和北城门楼两座雄伟的明代建筑,在金光闪闪的朝晖下显得更加肃穆清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扬眉吐气,再也不会如坐针毡和随时有被敌人逮捕杀害的危险了!
  解放后,东大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修建了水泥路面,拓宽了人行道并植了树,正个大街豁亮正洁。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由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西安市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从过去的消费城市飞跃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解放后,城关人口由原来的四、五十万增加到二百七十万(包括郊区),人民购卖力空前提高,长达约四华里半的东大街,新楼房陆续崛起,许多旧式房改修如新被充分利用,街两旁商店林立,各类专业商店,应有尽有,人民生活服务网点,多不胜数,成了西安市最繁华的大街。从早到晚,街上往来的各种车辆,如急流汹涌,两边各约五米宽的人行道上,在高大槐树遮荫下东来西往的行人摩肩接踵。生命力充沛的东大街,在跳跃!在奔腾!
  自一九五六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后,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商业战线一片繁荣景象,在东大街建设了规模庞大的“解放市场”、“平安商场”和经营品种齐全的端厦门“百货大楼”、“侨汇商店”。此外,还有大皮货店、大鞋帽店、木器店、美术工艺品店、乐器店、古老的普太和中药店、医疗器械商店和中医医院、碑林区牙科医学院。有历史悠久的“西北大旅社”和“关中旅社”,有早负盛名的“大同园”(是辛亥革命时以“大同世界”取意而开业的)浴池、“新城浴池“(解放前叫明星浴池)和旅游公司,等等。
  西安市是全国八大旅游中心之一。一九七四年二月一日和日本京都、奈良二市结为友好城市。近几年来参观访问的外宾和侨胞与日俱增,所以在东大街端厦门百货大楼北隔壁开设了“友谊商店”陈列有字画,文物复制品,美术工艺品和极精美的绸缎、皮货等,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外宾和侨胞都愿来此观赏,选购心爱的物品和纪念品。
  东大街的炭市街(菜市)过去摆满了肉类和蔬菜的小摊,杂乱肮脏,小偷成群,秩序紊乱。解放后修建了大菜场,后来扩建为西安市唯一的四层高的“副食品商场”大楼,供应生熟肉、蛋类、蔬菜、果品和各种果露、酒、调味品等。这座大楼给东大街华丽的衣襟上,点缀了一朵色香迷人的玫瑰。
  东大街除有若干糕点付食品商店外,熟食铺和地方风味的饭馆颇多,如山西削面馆、清真白云章饺子馆等等。还有西安唯一能作从唐代“乳酿鱼”发展来的“奶汤锅子鱼”和善于作地方特色菜肴与地方著名小吃的“西安饭店”,也设在东大街的中段。过去主要顾客是有钱的人,穷人只能望门兴叹。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常去的地方。原来“西安饭庄”在西大街社会路对过,座南向北的一院平房内,后迁到东大街。现在新址扩建了六层高的大楼,设有中餐部、西餐部、烤鸭部及小吃部,成为现时西安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大饭店。在这条大街上及其近处,还开设有西安第一流的五一饭店,南方风味的东亚饭店,和平餐厅和新华菜馆、山西饭馆、烤鸭店、清雅斋回民食堂等。这些饭店和饭馆,经常满座,外宾也常去这些饭店品尝我国地方风味。
  另外,东大街还有第一流的理发店,照像馆、旅馆等服务行业。
  解放后三十一年来,东大街已陆续改建和新建了许多楼房,现在正继续兴建着高层大楼,辛亥后建的木结构街房已残存极少,现在西安市的街道也和唐代长安的街道一样,都是东西、南北向排列,端正宽畅、绿树成荫,整个市容越发年轻美丽了。东大街这条西安的大动脉正在奔向现代化,它将成为更新更美的繁华街道。由它幅射向南北两边的支脉也都在迅速建设,改换新的容颜,走向繁荣。登上钟楼鸟瞰全市,展望东大街的繁荣景象,使古都西安更加显得十分壮观。
  (一九八O年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龙观东大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