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朗诵 并序》的扩写

您当前的位置:&>&&>&&>&
&【同步达纲】
  1.掌握下列字音字义。
  湓p&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名词,思绪)
  舫fǎng(船) 虾蟆h& m& 钿di&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 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 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嘈c&o(声音粗重)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悲伤
  C.钿头银蓖击节碎 节:节拍
  D.如听仙乐身暂明 暂:忽然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③似乎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
  4.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写声音,声韵感强;又用&如急雨&的比喻使它形象化。
  B.&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的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C.&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妙语点睛,描绘了余音袅袅、弦外有音、无声处有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D.&犹抱琵琶半遮面&&&肖象描写,生动的描写了琵琶女年老色衰不愿见人的心情和忸怩神情。
  6.诗人以琵琶女自况,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感慨。关于&我&和琵琶女,诗中写到了一些相似点,对此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二人都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
  B.一个是演奏技巧的艺人,一个是欣赏水平一流的听众,二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C.一个是誉满京城名伎,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二人都有各自出色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下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流落,二人都有着由盛而衰的遭遇。
  拓展性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 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茑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妨。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加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注: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谕诗。诗的标题下,作者注云:&怨旷也。&古时,称成年无夫之女为怨女,成年而无妻之男为旷夫。这里&怨旷&并举,实际写的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宫廷中的可怜女子。原诗前另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1.选出对加线字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时采择百余人 采择:挑选
  B.已被杨妃遥侧目 侧目:怒目:怒恨貌
  C.耿耿残灯背壁影 耿耿:明亮
  D.大家遥赐尚书号 大家:大伙儿
  2.选出对下列各句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颜暗老白发断&&青春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又生出了许多白发。
  B.零落年深残此身&&很多年过去了,她们都已春花秋草般的凋零殆尽了,活在世上的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C.妒令潜配上阳宫&&被当时专宠的杨贵妃嫉妒,缠着皇帝把她发配给上阳宫。
  D.梁燕双栖老休妒&&因为幽闭深宫,青春已逝,所以虽见梁燕双栖而不再羡妒。
  3.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上阳宫豪华、热闹的环境和老宫女十分悲苦的身世。
  B.&忆昔&以下八句,转入对往事的追亿,重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被胁迫离家入宫后又被打入冷宫的悲惨遭遇。
  C.&秋夜长&、&春日迟&两节,以两个具体场景,极写上阳女子一生被幽禁的凄怨生活。
  D.&今日宫中&以下六句,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之后,诗中主人公人以貌似轻松的口吻,对自己被封赏和妆束发出了嘲笑。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没有一般化的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相终生被禁锢的宫女作为典型,写了她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写出了她的希望和绝望。
  B.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秋夜:秋风、暗雨,残灯,空房,长夜不眠,形影相吊。环境的凄凉、冷落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
  C.诗的尾声部分,用感叹的情调和讽谕的语词,写出了诗人的一片侧隐胸怀和&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想,显示出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的良苦用心。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民歌的风调。它采用&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手于一炉,很有感染力。
  &&&1&&&
前一篇:后一篇:知识点梳理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对下列对《琵琶行并序》中句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相似的试题还有: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晋书·王羲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冠:第一B、遂以女妻之——妻:做……妻子C、辄作数日恶——恶:坏事D、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觉:发觉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③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④见篚几滑净,因书之⑤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⑥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他的书法当时就很为世人推崇,人们以拥有他的书法为荣。D、王羲之辞官之后,寄情山水,生活的非常快乐,他和好朋友谢安一起用丝竹音乐来宣泄心中的不快,最终没有再做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赡——赡:丰富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抗:抵挡。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⑥止一吊,遂不重诣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声叹息而擦擦眼泪啊,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是我心中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我也不后悔。
C.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雄鹰和凡鸟不合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的节操即使死了也值得啊。这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看重的。《琵琶行 并序》课文原文
查看: 114|
摘要: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初中九年级课本中为“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 má)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2〕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3〕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4〕善才:又作“善财”,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5〕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
  〔6〕贾人:商人。
  〔7〕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8〕快:畅快。
  〔9〕悯然:忧郁的样子。
  〔10〕漂沦:漂泊沦落。
  〔11〕出官:〔京官〕外调。
  〔12〕恬然:安然的样子。
  (13)为:创作。
  〔14〕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
  〔15〕歌:作歌。
  〔16〕言:字。
  〔17〕命:命名,题名。
  〔18〕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19)主人:诗人自指。
  〔20〕回灯:重新拨亮灯光。重:再。
  〔21〕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22〕掩抑:掩蔽,遏抑。思:悲,伤(四声)。
  〔23〕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揉弦的动作。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挑:反手回拨的动作。《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24〕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声音沉重抑扬。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25〕间(第四声)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凝绝:凝滞。
  〔26〕迸:溅射。
  〔27〕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28〕舫:船。
  〔29〕敛容:收敛面部表情,显出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30〕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3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32〕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33〕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34〕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
  〔35〕颜色故:容貌衰老。
  〔36〕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37〕去来:走了以后。
  〔38〕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39〕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40〕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41〕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42〕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4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44)掩泣:掩面哭泣。
  〔45〕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46〕暂:突然
  1、湓(pén)
  2、铮(zhēng)
  3、贾(gǔ)
  4、悯(mǐn)
  5、徙(xǐ)
  6、谪(zhé)
  7、荻(dí)
  8、思(sì)(古音异读,因为在古诗中不可能出现三个平音或三个仄音连读)
  9、幽咽(yè)
  10、虾蟆(há ma)
  11、绡(xiāo)
  12、钿(diàn)
  13、篦(bì)
  14、春江花朝(zhāo)
  15、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不情愿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5H
邮编:518000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9:00a.m.-6:00p.m.&服务电话: 9(总机)
网络支持:深圳市世纪精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人评价)
评价文档:
相关文档推荐
高中语文审核员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内容赏析】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
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
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开头两句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
字,把这位音乐家写探
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
新课标· 语文
二、三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堂
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
是极其铿锵有力的。“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究
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此处诗人借
“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
立的知己之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
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
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清脆、流
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
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
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
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新课标· 语文
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堂
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动
1.字音辨识
湓.浦(pén)
铮.铮然(zhēnɡ)
倡.女(chānɡ)
贾.人(ɡǔ)
悯.然(mǐn)
迁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管弦.(xián)
轻拢.慢捻.(lǒnɡ)(niǎn)
水浆迸.(bènɡ)
船舫.(fǎnɡ)
敛.容(liǎn)
虾.蟆(há)
(ōu)(yā)
嘲哳(zhāo)(zhā)
2.一词多义
?委身为贾人妇(动词,作为,做)
(1)为?因为.长句(动词,创作)
?为.君翻作(介词,替,给)
遂命酒(动词,命令)
命曰(动词,命名,题名)
忽闻水上琵琶声(动词,听见)
?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
?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听到)
?博闻.强识(名词,见闻、知识)
?举酒欲饮无管弦(动词,端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
?将军向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动词,推举、推荐)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动词,拿)
?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
?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的确、确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信用)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动词,相信)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名词,使者)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可靠的)
??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
?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
(6)故?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交往、交情)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名词,原因、缘故)
?此物故非西产(副词,原本、本来)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贬官、放逐)
??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
?感斯人言(名词,话,说的话)
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3.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
(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
(4)究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
看重,轻视
资梦啼妆泪红阑干
名词用作状语
4.古今异义
(1)明年..秋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动
“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源
(3)暮去朝来颜色..故
今义:指色彩。
(4)老大..嫁作商人妇
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
(5)凄凄不似向前..声
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指方位。链
(6)曲终收拨当心..画
今义:指小心、留神。
(7)铁骑突出..刀枪鸣
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8)整顿..衣裳起敛容
在……中心
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链
(9)弟走从军阿姨..死
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
(10)又闻此语重唧唧..
今义: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11)去来..江口守空船
教坊的管理者
:离开了又回来。
5.文言句式
(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
(2)江州司马青衫湿。(被动句)
(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
(4)互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
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
我这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曾经跟穆、曹二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译文:链
在江湖上辗转奔波
(5)送客湓浦口。(省略句)
新课标· 语文 必修3
(6)材使快弹数曲。(省略句)
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
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
6.名句积累
(1)浔阳江头夜送客,
。主人下马客在船,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新课标· 语文
。银瓶乍破水浆迸,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举酒欲饮无管弦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嘈嘈切切错杂弹
铁骑突出刀枪鸣。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5)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四弦一声如裂帛(7)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唯见江心秋月白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
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
史、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接
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
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
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
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究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的主张。现存诗资
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新课标· 语文
并序》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
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
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
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
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
《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
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
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
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
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
(一)关于“歌行体”
“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原指可唱的韵文,到了唐代,
歌的原意已变,指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的一种形式。歌在
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没有严格限制,比较自由。
“行”本指乐曲的进行,后来成为诗的一种体裁。明人徐师
曾在《文体明辨》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
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歌和行,都是古人诗
体名称,“行”也是乐曲的意思,二者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也合称“歌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
的很多。新课标·
“行”一般有叙事的内容,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积
(二)关于“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发起的诗歌运动。“新乐
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
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
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上来说,
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
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
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
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
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
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元和十年,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元和:唐宪宗的年号。左迁:
元和十年,我被贬谪为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司马:州刺史的
副职,当时实际上?
已有职无权了。
湓浦口,闻
第二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去湓浦口为朋友送行,听见
夜弹琵琶者,听
音,铮铮然
一条船上有人在弹琵堂
琶,那声音铿锵有力,而且是京城流行的曲调。
: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面。其:那。铮铮:?
形容金属相击声。链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向那人询问,(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跟穆、曹二位著名琵琶
?倡女:歌女。尝:
乐师学艺,年纪大了,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曾经。善才:当
时对琵琶师的通称。委身:托身。这?
里是嫁的意思。贾(ɡǔ)人:商人。?
?命酒:叫(手下人)?
于是(我)吩咐备酒互
,让她畅快地弹几
?摆酒。快:畅快。
弹奏完毕,接
(她)面带愁容。又叙说(她)
转徙于江湖间。
青春年少时的欢乐情景,现在却漂泊沉沦,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奔波。
?罢:完毕。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漂沦:漂泊沦?
?落。憔悴:困顿委靡的样子。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我离开京城到此
任职已有两年,一直是心情恬淡、宁静自得,她的一席话触动了我,这天
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
?出官:(京官)外调。恬(tián)然:淡泊宁?
?静的样子。斯:这。迁谪:降职外调。
错误!新课标·
于是。为:创作。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
歌:作歌。凡:总共。言:字。命:命名,题名。
序言部分,交代写作动机,介绍时间、地点、写作缘由、人物身份和
遭遇,奠定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
在这浔阳江畔的夜晚,我来为远去的朋友送行,枫叶赤红,荻花雪白,
秋风阵阵,摇曳哀吟。
?江头:江边。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生长在水边。瑟瑟: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我们下了马,一起走上船,举起这杯别离酒想喝却没有音乐伴我们消解忧愁。
?主人:白居易自指。管弦:指音乐。管,萧、
?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忧伤沉闷中喝得几分醉意新课标·
心情惨淡就此分手告接
别,告别时江上茫茫一片,清冷的江水浸着一轮寒月。
段解:浔阳江头夜送客。
忽然听见水上飘来一阵琵琶声,应回转的我忘了迈步,将远行的友
人也不叫开船。我们寻找到传出乐声的那只船,轻声询问是谁在弹奏。
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欲
琵琶声虽然停下,却许久没有人回答。?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于是我们把船儿靠上去,请弹奏者出来相见,吩咐添上酒菜燃亮灯火,
?回灯:重?
重新摆下酒宴。课
我们呼唤了千声万声接
,她才缓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还用怀中的琵琶遮住半边脸面。但见她轻轻拧动弦轴,试弹了三两个乐音,
情。?始:副词,才。转轴拨弦:?
虽然没弹出曲调,已经饱含着感情。?这里是调弦校音的动作。
每一次拨弦都深沉压抑,每一声乐曲都充满忧思,就像在低声倾诉平生
?掩抑:低沉抑
信手续续弹,
如何不得志。?郁。思:悲,伤。?她垂下眉眼随手弹拨,让琵琶叙说自己的
事。?信手:随手。?
无限心事。?续续:连续。?手指在弦上轻推慢揉,忽儿横拨又忽儿反挑,
《六幺》。
先弹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又弹了一曲流行的《六幺》。
?拢:叩弦。捻:揉
?弦。抺:顺手下拨。
挑:反手回拨。这四者都是弹琵琶的指累
法。《霓裳》《六幺》作
:都是唐代乐曲名。
大弦的乐音沉重悠长,仿佛一阵急骤
?大弦:指琵
的暴雨,小弦的乐声短促细碎,好像有人在窃窃私语。?琶四根弦中
最粗的弦。嘈嘈:形容声音浊杂粗重。小弦:指?
琵琶上最细的弦。切切: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
弦音轻重缓急高低快慢,
任她随意地交错交换新课标·
,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一粒粒坠入玉盘。
分别比喻乐声累
的浊重和清脆。
一会儿像黄莺的啼叫,在花丛中轻快流转,一会儿如冷泉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滑:流畅。幽咽:
呜咽,在冰层下滞涩地流淌。?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
难:这里有“冷
涩艰难”的意思。?
到后来仿佛泉水冰冻互
,冷滞之气在弦上凝结,凝聚不散流
,乐声渐息若断绝。另有一种深沉的忧愁在其中暗暗萌生,
此时这无声的意味更胜过有声的情趣。突然间迸发出清越的乐音,如银
瓶破碎水浆喷射,又转向铿锵雄壮,像铁骑冲锋刀枪齐鸣。
?银瓶:汲水
?器。乍:突然。
迸(bènɡ):?
乐曲结束时,她收回拨子当心一划,四根琴弦同时发声,
?拨: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当心:对着
就像撕裂绢帛一般干脆。链
琵琶的中心,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常
诗前序言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交代成诗的经过、写作动机。“左迁”二字暗含情感基调。
“京都声”,这熟悉的声音将作者从眼前引向做京官的岁月。
“少小时欢乐事究
”与“今漂沦憔悴”的差距,显出琵琶女内
心的失落悲凉。资
新课标· 语文
①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段写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开头,
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图”。这寂寞凄
清的画面,不仅为主客送别创造了气氛,而且为琵琶女的含
情弹奏、诗人的深情流露创造了艺术环境,还为全诗奠定了
低沉忧郁、愤懑不平的基调。
新课标· 语文
②对“千呼万唤始出来……似诉平生不得志”几句进
提示:诗人委婉而含蓄地点出了琵琶女本不愿出场,
但面对诗人的盛情相邀,又不便拒绝的复杂心理。这是借动
作刻画人物的精妙之笔。诗人通过人物试弹的动作,写出了
人物有意掩藏、压抑内心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为后面描述
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作了铺垫。
新课标· 语文
③此处用了八个比喻,描写的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
八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提示:诗中凭借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
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婉转的应接不暇的
乐声,同时也体会到各种不同音色中饱含的思想感情。诗人
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
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新课标· 语文 必修3
用的手法堂
。四弦一声:?
四根弦同时发声。动
左右停靠的船只,都静悄悄无声无息,只见皎洁
课 的月儿,映照在冷冷的江心。积
段解:江心聆听琵琶曲。
她轻叹一声,将拨子插入弦中,整理好衣裳起身,现出庄重的神情。
?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敛容:收
?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她说自己原是京城女子,家住在
虾蟆陵下住。?京城:指长安。虾蟆
?十三学得琵琶
?陵:在长安城东南。
?十三岁就学成了琵琶,名列教坊的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曲
第一部(技艺已十分精湛)。?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一曲弹罢连曲师
都心悦诚服,(我的容貌也娇美动人,)梳好妆往往被姐妹们嫉妒。
?秋娘:唐代
?歌伎常用新课标·
的名字,累
这里是对善歌
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那些家居五陵的富贵子弟,争着送给我各种财物,
弹奏一曲得到的红绡,可以说不计其数。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
?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
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缠头:古代送给
歌伎舞女的锦帛叫“缠头”。绡:一种丝织品。数(shù):数量,数目。
我用镶金花的发篦打拍子新课标·
,敲碎了(也不觉可惜);血红色的罗裙泼上了
):金花。节:节拍。
今年欢笑复明年,
酒(也全不在意)。接
年复一年地寻欢作乐,
翻酒污:泼翻了酒被玷污。
?复:再。秋月春风:这里指美?
轻松随意地打发着时光。?好的时光。等闲:随随便便。?弟弟当了兵,
?暮去朝来:即岁月
阿姨也死去,一天又一天地过去,我的容貌也衰老了。?流逝。颜色故:
这里是容貌新课标· 语文 必修3
衰老的意思。探
门前变得冷冷清清源
,来往的车马时有时无,年纪大了,只好
嫁作商人妇。
?老大:年?
嫁给商人为妻。?纪大了。?商人只重财利,哪在乎夫妻别离,前月就去
?浮梁:地名,在现在?
了浮梁做茶叶生意。
?江西景德镇北面。
走了以后让我在这江口独守
?去来:走了以后。来,?
空船,四周只有寒冷的江水和明月的清光。?助词,无实在意义。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欢乐的往事堂
,梦中哭醒,泪水和着脂粉满脸纵横。
这里指脸上的胭脂粉。
纵横错乱的样子。
新课标· 语文
江中听诉身世苦。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塑造了琵琶女这
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抛弃、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月
,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
的重利寡情提学
出了控诉。
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叹?
我听了琵琶曲已伤感叹息,又听了这一席话更慨叹不已。?息声。
天涯沦落人,
?天涯:天边,这
同样是流落在天涯的人啊,今天相遇又何必是曾经相识!?里泛指各地。
沦落:沉沦流落、遭遇?
我从去年辞帝京,
卧病浔阳城。
坎坷、失意无欢等。
?我从去年离开京都,抱病贬谪到这浔阳城。
?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
?指京城长安。辞:离开。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
声。?丝竹:弦乐器、管乐器?
听不到美妙的乐声。新课标·
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住的地方靠近湓江,这里
黄芦:芦苇。苦竹:竹的一
竹绕宅生。
地势低洼潮湿接
,芦苇苦竹在宅边杂乱丛生。
种,竹干较粗,竹笋味苦。
在这里从早到晚能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是杜鹃声声啼血,猿猴声声哀鸣。
?其间:(在)这里。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杜鹃啼血:传说杜?
?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每当春江花
?独倾:独?
开的早晨和秋月当空的夜晚,常常取来浊酒,一个人闷闷独酌。?自饮酒。?
不是没有当地人唱唱山歌吹吹村笛,但那声音嘈杂嘶哑,实在让人难以入耳。
?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zhāo)哳(zhā):形?
容声音繁杂新课标·
,也作“啁哳”。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
今天夜里听了
暂明。?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出的
你弹奏的琵琶曲,真如同仙乐入耳清朗明净。?曲调。暂:忽然,一下子。?
弹一曲,为君
《琵琶行》
请不要推辞,再坐下弹奏一曲,为你按那曲调写一首《琵琶行》。
?更:复,再。
?翻作:新课标·
语文写作。必修3
编歌辞。累
段解:同病相怜感慨多。
急。?却坐:退回(原处)坐下。促弦:把?
得更紧弹得更急。?弦拧紧。促,紧、迫。转:更、越。?凄楚哀婉的曲调,
已不像先前的乐声,重新听乐的人们全都忍不住掩面哭泣。?容琴音悲
切。掩泣:?
掩面哭泣。?
下谁最多?
在座的人中谁流泪最多?我这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泣:眼泪。月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黑色。后人常用链
“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重闻琵琶青衫湿。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新课标· 语文
④本段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什么又写早年
色艺出众,红极一时?
提示:诗人写琵琶女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极力
铺叙渲染歌妓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
新课标· 语文
⑤简析本段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本段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
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
新课标· 语文
⑥开头四句讲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提示:开头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
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
点明主旨。
诗人极写浔阳萧疏的环境,很好地反衬了琵琶女弹奏音
乐给作者的震动,“如听仙乐耳暂明”。杜鹃的啼血之鸣、猿
声的哀切、山歌的“呕哑嘲哳”,都是对“仙乐”的反衬。而
“往往取酒还独倾”则在孤独失意中又隐含着对“仙乐”的究
新课标· 语文
⑦文章最后一段有何表达效果?
提示:诗人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
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
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
1.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铺设了怎样的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
新课标· 语文
【答案】诗歌的开头,诗人写了暮色暗淡,更使人惆
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
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
寂寞。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
的心情,形象地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
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这
些景物,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
新课标· 语文
2.《琵琶行
并序》中描写琵琶女的表演,为什么在
演奏完毕要添上“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语文
【答案】首先,为了突出音乐效果。“悄无言”比报
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
声”的境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
听众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痴
如醉,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
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
力,是画龙点睛之笔。
新课标· 语文
其次,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诗人将动态的音乐凝固
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
欣赏活动仍在继续。江水茫茫,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
一轮明月,江水倒映一派光辉
。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
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
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两句诗,把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
乐曲和凄清的画面融为了一体。
新课标· 语文
3.《琵琶行
并序》精彩而细腻地写出了琵琶乐曲的
感人效果。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方法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语文
【答案】角度:①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
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动
体现技艺之高超。②旋律的变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绝、
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急或舒,松弛有度。③听众的反应。材
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如痴
如醉,进入忘我境界。方法:①比喻的贴切。把粗重之声喻
为“急雨”,轻细之声喻为“私语”,流利之声喻为“间关
莺语”,凝滞之声喻为“冰泉冷涩”等。②环境的点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周边环境的寂静,
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新课标· 语文
4.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用什么表现手法塑
造这一形象?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语文
【答案】(1)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
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
(2)表现手法:诗人是采用对比、反衬手法对这一形象
进行塑造的。用年青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
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
感的情怀。
新课标· 语文
(3)评价:琵琶女的身世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它概括
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但是
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
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
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
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觉醒。诗人也仅仅把她的遭遇看成是个
人的悲剧,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社会的悲剧,更没有揭示造成
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作者的阶级局限,他还不可能
从本质上来认识和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环境烘托法
本课成功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法。篇首的“浔阳江头
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
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
秋凉袭人,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定义:指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堂
对中心表达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
新课标· 语文
作用:①交代故事的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
写法指点:①目的明确——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要
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②具体生动——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日
③抓住特征——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以“考试失败后”为题,运用环境烘托写法,写出失败
后的状态与心情,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
新课标· 语文
【参考示例】
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
地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
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考试
的失败,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
突然,我看到了它——白杨。那白杨曾在一次次风雪袭击后,月
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一阵冷风吹来,
树叶沙沙作响,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失败并
不意味着我是失败者,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第一。
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
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演绎了一
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
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
平平仄仄地走着动
,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
脸庞,永远都无法抺去。接
新课标· 语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诗人对
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是对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的
倾泻。“天涯沦落”,它道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
体验,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应用角度】
“心灵的交融”“知音”“体验”
“心境俗”“感受”等。
微型琵琶价值百万
白发琴弦上刻《琵琶行》
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不稀奇,样子袖珍的
微型琵琶也不稀奇,但重庆一把长约
的琵琶却独一无二:以
根白头发为弦,白
发上微雕上了《琵琶行》全文,加上艺术家落款总共
汉字。第六届中国(重庆)工艺品、礼品及家居饰品博览会在
南坪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后,这只“神奇”的琵琶与世人
见面。这只微型琵琶长约课
厘米,仅有一个手掌心大小,是
紫檀和桐木材质精雕细刻的工艺品。接
新课标· 语文
在大师精品展展场旁边的一个小展位里,这只小巧精
致的琵琶并不起眼,但它却价值120万元,这是微刻大师潘
启慧今年除夕刚刚完成的新作品。
新课标· 语文
【媒评文摘】
1.在头发上刻字难度极大,连脉搏的跳
动都会影响刻字的准确。目前,国内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技
——大渝网
2.弘扬传统工艺,助推产业发展,手掌心大的微型琵
琶以4根10厘米长的白发为琴弦,白发上还雕刻有白居易的
长诗——600余字的《琵琶行》。这是一只国内首创、价值上
百万的琵琶。
——中国国学网
白居易的长归
皈依龙门是一代清官官场失意之后的人生选
择,是一代诗人仕途绝望之后的人生归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个秋天的傍晚,长安古
道之上,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
匹老马牵拉的破车里,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
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
的长鸣。这就是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堂
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接
新课标· 语文
当看到白居易的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
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英雄模样?那
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
岁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材
那个连续上书提出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
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
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
大量讽喻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丑恶和人民大众疾苦
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
易已不复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
着唐宪宗元和六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
新课标· 语文
元和六年初,唐宪宗决定讨伐藩镇,准备起用一个贪
官做统帅,白居易在早朝之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上下旨,
气得唐宪宗要治他大不敬之罪,差点被推出斩首。然而,白
还是没向贪官屈服。是年秋,革新人物武元衡被贪官刘祺暗
杀了,无人敢提出侦查元凶,白居易以戴罪之身站出来呈上
奏章,请求彻查此案,结果被贪官们以莫须有罪名打入天牢。教
白从此被逐出京城外放江州,变成沦落天涯青衫湿的江州司
新课标· 语文
那纤纤古道之上,车上承载的是一路长叹,车辙留下
的是一路忧伤,老马踟蹰的前方不是洛阳的龙门,而是人生
的无奈。或许白居易已预感到龙门的最后人生:“宦途自此
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
是非心。”从此,白居易也就变成了避世消沉、一蹶不振的
香山居士。因而,他在破车之上仰天长叹:“往日多暂住,
今日是长归!”
新课标· 语文
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是他文学上功
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也是他人生寻觅求索之后的绝望。当然,动
此时此地的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归更是大唐文学
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唐诗走向衰败,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黄
巢用“我花开后百花杀”来给辉煌的唐诗充作了封笔名诗。
此时,白居易无言地望着古道瘦马和老树昏鸦,西下
的夕阳把这位断肠人的苍苍白发染成了金黄。想到自己的人
生终结,举头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龙门,只见卢舍那大佛正在
凝望着洛河对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
悲惨归宿了。
新课标· 语文
其实,这岂止是白居易个人的悲剧?这是整个大唐王
朝的历史悲剧呀!白居易就是半个盛唐。他败了,就是盛唐
的衰败;他走了,更是带走了盛唐思想王国的半壁江山。
(日《光明日报》)
新课标· 语文
【精要赏析】
唐统治者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
湖之远,反而把白居易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白居易的长归
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也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
后的回归。作者能够以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白居易的政治悲剧,材
读罢文章哀而不伤。作者对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
来失落地颠簸在那纤纤古道之上的情景,充分想象,生动写
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想】
一、思路方法
并序》是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学生已
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大问
题,字词内容的梳理甚至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
课堂效率。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熔音乐、文学探
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教学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源
新课标· 语文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
只是枯燥地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
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
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形成感情的认识。另外,应该让
学生在反复和诵读相互交流中弥补鉴赏方面的不足。
鉴于以上想法,在教学手段上,建议采用多媒体,通
过播放与本课相关的音乐、朗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采
用诵读和导学方式,通过设问、互问、探讨方式来梳理文本
新课标· 语文
二、三维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创作情况、诗歌的写作背景。
.理解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掌握序言内容。
3.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4.赏析诗歌,品味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的丰富内涵。
5.了解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
况,使学生对封建社会摧毁人才的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新课标· 语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 情景导入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
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
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
并序》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源
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新课标· 语文
(二)故事导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
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
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
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
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
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
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
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新课标· 语文
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堂
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
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
并序》由此写成。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新课标· 语文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基础知识梳理
(1)关于歌、行、引
并序》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
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
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
古体,富于变化。
新课标· 语文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138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
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
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新课标· 语文
2.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使用幻灯投影)
并序》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时
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
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
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
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
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资
坚决主张讨贼。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
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课
擅越职分。
新课标· 语文
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江
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
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
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
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
锐气逐渐消失,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新课标· 语文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把握各段大意:
.请学生朗读诗歌,要求:借鉴配乐朗诵,读出全诗
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
2.概括序文的内容,了解故事的梗概。
明确: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
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作用说他被贬到九江
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
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所以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长诗。业
新课标· 语文
3.理清思路,概括每小节的大意:
学生回答(只要意思对即可,不求一致)。
明确:第一节: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节: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节: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四节: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节:重闻琵琶青衫湿
4.概括主要内容。
并序》这首诗歌借着叙述琵
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
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
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娼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
她同病相怜探
,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
哀,全部融和为一体源
,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新课标· 语文
(三)方法点拨
朗读指导:
请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
音;然后放课文磁带(最好是配乐朗读),或者教师有感情地
朗读或背诵全诗。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必
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亲见其人,
这才能深入诗的意境,读得凄楚动人。
新课标· 语文
1.前六句要读出悲凄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后
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这就是序中
说的“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
应作一顿,表示主客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忧伤暂被驱散。
2.关于音乐描写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
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
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
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新课标· 语文
3.关于琵琶女自叙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
落、当前心境划分层次,每层后宜作一顿。
4.关于诗人倾诉内心部分:“同是”两句点明全诗主
旨,宜用叹惋之声,要读得慢些;“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
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叹惋之声;月
“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请,应读得恳切。
新课标· 语文
5.结尾部分:开头两句承上叙事,要读得平缓些。中
间两句转入抒情,当用低沉声调。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
宜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
诵读不单纯是为了记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
种鉴赏手段来运用。
新课标· 语文
(四)能力提升
重要文段分析:
.对音乐描写文段的分析
(1)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多个比喻描写音乐,请同学重
点研读第二段,找出这些比喻句。
新课标· 语文
提示:第二小节是本文的重要段落,这一段落不仅在
各地高考默写试题中反复出现,同时,本处巧妙地运用比喻
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可以让学生一一找出比喻的地方,
详见下文问
(2)这些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
有什么变化?
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轻快——停顿
清冷凝滞??
铁骑突出究
新课标· 语文
(3)这些比喻有什么特点?
明确: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
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
聆听之感。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日
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诗中凭借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
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婉转的应接不暇的乐声,同
时也体会出各种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 语文
(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跟白居易
精通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流传过一个故事。有一
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
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
个乐队来试验,当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
对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一样。可见他在本
诗中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信的。)
新课标· 语文
2.鉴赏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认为自己与琵
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同”在何处?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同之点:a.来自京都;
b.出色才能;c.落泊失意。
分析: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
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
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作者始终将这两者进行对比,并寻找出共鸣之处。诗的结句
“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
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
己遭贬之泪。
新课标· 语文
(五)规律总结
诗文中描写音乐普遍采用的手法。
.巧妙地运用比喻。
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即以声喻声。
它不在于声音的完全相似,不能过于黏滞。除了《琵琶行
并序》中使用的以外,元稹的《琵琶歌》中的“泪垂捍拨朱
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中的“秋吹动摇
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都是运用的这种手法,它们虽
然并不直接关系到音响,却能够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
新课标· 语文
2.妙语点睛
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
表达自己的欢乐或哀愁。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
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白居易就是这样的行家。正是
他的遭遇和琵琶女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当琵琶女演
奏时,他就直接为乐曲解说。他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
了妙处,揭示出了乐曲的无穷含蕴。除此之外,《明湖居听
书》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
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
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
一个毛孔不畅快”。
新课标· 语文
(六)分析鉴赏
并序》艺术结构分析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很值得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
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
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
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
演奏什么曲子不知道,但可以断定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
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
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
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
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
烘托它的。
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
部分。先用叙事引入,然后浓墨重彩地写她演奏的内容,以证明她技艺
的高超。由此自然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而琵
琶女的自叙又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同是天涯沦落人”。
接着诗人便讲起自己的“沦落”,但主要是围绕着音乐讲的,讲心境的
低沉,而关于“沦落”的原因,则仅以“辞帝京”“谪居卧病”两语轻
轻带过。这显示了诗人的温柔敦厚之风,但我们不难看出,他和琵琶女
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
简略,只说调子悲凄,与《霓裳》《六幺》不同,而从侧面写听众“掩
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这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
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新课标· 语文
第一次(暗写)
诗人送客闻声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琵琶女自叙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
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新课标· 语文
三、课堂小结
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
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
序》以赠之。文字和音乐一样,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呼喊,希
望大家都能够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新课标· 语文
四、作业设计
结合高中开展的音乐欣赏课,教师提供一些著名的古
典乐曲,如《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也可以由学生自
己选取乐曲),然后请学生欣赏,并用文字加以描绘。
写作要求: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对乐曲进行解说,揭示它的意蕴。
3.不少于500字。
新课标· 语文
【知识拓展】
《琵琶行》——耐人寻味的“二重奏”
“二重奏”是一个音乐概念,指每个声部各有一人演
奏的二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较之单声部乐曲,二声部
乐曲不但音色丰富,而且在旋律和音程关系的变化对比中加
强了曲子的层次美与和谐美,从而以悦耳的和声效果强化了
乐曲的艺术性,更好地传情达意。“艺术是相通的”,感受
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我们感到它不光是一首诗歌名作,接
同时也是一首沁人心脾的二重奏曲。
新课标· 语文
一、乐与诗的二重奏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音乐的,如唐代就
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李
贺的《李凭箜篌引》等,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数《琵琶行
作为一首诗歌名作,《琵琶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但其魅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其中出色的音乐描写。音乐是这首
诗的写作动因之一,也是这首诗歌大厦的重要建筑材料。由
于诗人善于描写音乐,我们读诗如赏乐,似乎与白居易一起
“亲临演出现场”,观赏到她优美的演奏姿态,感受到她精
湛的演奏技艺,诗的韵律与乐的韵律一起在我们的心头激荡。
新课标· 语文
综观全诗,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乐
与诗总是如影随行。但诗人很善于剪裁和布局,三次演奏中,动
第一次是暗写、略写,但还是以一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
人忘归客不发”间接写出了音乐的动人。第三次是明写,虽
也是略写,但也同样突出了音乐的感人:“座中泣下谁最多?月
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浓墨重彩进行描写的是第二次,将
音乐沁心摄魄的艺术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课标· 语文
诗人的音乐感觉非常敏锐,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
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调弦试音基本功的扎实和演奏
前情绪的酝酿,有先声夺人之妙。开始演奏的当是她根据当
时的心绪随机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琴
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轻拢慢捻抹复
挑”,几个动词,准确地道出了演奏技艺的娴熟,而且说明
诗人也通晓琵琶弹奏指法。接着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
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
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片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
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
旋律的发展变化。
新课标· 语文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继写二者
交错进行时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令人缭乱,“耳”
不暇接,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旋律发生了变
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
轻快流畅,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
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
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
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
绘了音虽休止、意却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新课标· 语文
书画上有“计白当黑”之说,即画面的空白处也是整
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画赏画都要充分重视“留白”的
作用。与此同理,音乐中的“休止符”也是旋律的有机构成,
它的表现力不亚于“非休止”部分,白居易以生花妙笔生动
地表现了这一艺术规律。“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也成为一
句富有哲理意味的名句。第三乐段一开始,旋律突转,由于
在“声暂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爆发出来便如
“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
“凝绝”的暗流迅速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以
一个漂亮快速的琶音收束全曲。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
心动魄的音乐魄力,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响。
新课标· 语文
在这里,多彩的音乐成就了美妙的诗歌,美妙的诗歌
再现了多彩的音乐,音乐与诗歌既风采各异,又融为一体,
形成和谐的“二重奏”。
新课标· 语文
二、人与人的二重奏
这两“人”,一指琵琶女,一指白居易。
并序》的音乐描写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已
经成为经典。但白居易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只是为写乐而
写乐,他还另有所图。当如同仙乐般的琵琶曲一结束,诗人
即用大半篇幅写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和自己的贬谪之感。继
音乐打动诗人之后,她的身世又一次感动了诗人,引起了诗
人的强烈共鸣。
新课标· 语文
由琵琶女的自叙,我们知道她原来有一段颇为“风光”堂
的经历。她出身京城,才貌双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
每被秋娘妒”。于是“五陵年少”们争相为她捧场,一掷千
金,使她过着花天酒地、笑闹无度的生活,在极度的欢乐中
打发着易逝的时光。但是,随着年长色衰,“门前冷落”,
只得“嫁作商人妇”,而“商人重利轻别离”,她也就只能
“江口守空船”,孤独地回梦曾经的浮华热闹了。
新课标· 语文
白居易的经历与琵琶女也有类似之处。他原先任东宫
赞善大夫,陪侍太子,虽是个闲职,但身居京城,视野开阔,动
生活优裕,且陪侍太子的特殊身份对于未来一展抱负是相当
有利的。可是,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
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白居
易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
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他面临的是谪居卧病、孤身独
酒的处境和湿地、荒宅、“杜鹃啼血猿哀鸣”的环境。“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点出了诗人与琵琶女的
身世之同感,心灵之互通,也传达出了一种人间至理。两个
人物是互相映衬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在诗中和谐地
统一起来,成为又一组耐人寻味的“二重奏”。
新课标· 语文
在《琵琶行
并序》中,白居易将写乐、写人、写景、堂
叙事、抒情和谐统一起来,在不同层面的二重复奏中丰富了
诗的表现手段和内蕴情感,给了我们无尽的审美享受、思想
启迪和情感感染。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李兴茂)
课时作业(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琵琶行并序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