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法

借代修辞手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借代修辞手法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示例(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9)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10)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教育知识子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现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