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为什么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产生危害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客观的经营活动,通过编制虚假的信息,给投资决策者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性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减少了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清缴,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必须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才能有的放失地解决问题。因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 质量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失真危害性及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据我国财政部12年分别对28家金融类企业和144家非金融企业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结果发现部分企业执行《会计法》和相关准则规范不到位,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广西南方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出纳名义公款私存累计3562万元。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试生产为由推迟确认固定资产,少计提折旧1722万元。二是部分房地产企业收入成本核算不实、偷漏税款、违规融资等问题较突出。银川建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评估方式虚增投资性房地产及所有者权益6.7亿元,少计收入10.3亿元、少计成本6.8亿元,自关联方无偿取得建设资金3.2亿元未披露,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1.2亿元。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达到清算条件的开发项目、支付土地收购议价补偿款等有关事项少缴各类税款共计4.55亿元。上海中鹰置业有限公司2009年部分已售房产少计销售收入2.09亿元,2010年该公司为申请银行贷款,将上述少计收入重新计入2009年度报表。三是部分外资企业存在通过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违规避税、逃避外汇管理等问题。南京尼玛克铸铝有限公司通过国内公司以应付货款名义将境外母公司提供的无息借款2045万元转给该公司。四是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粉饰财务报表、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存在土地、商铺、三产公司等账外资产共计1.05亿元。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将合同约定用于经营周转的21.87亿元贷款用于电厂在建工程项目。五是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存在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私设“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等违规问题。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成本核算中,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以虚假发票入账2115万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监督职能是会计的职能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能否正确反应事实情况的依据。是企业公司监督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防范损失、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受益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提供了虚假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倾向还会使会计丧失真实的监督能力,而且成为影响企业经济秩序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前途,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处理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国民经济能否有效增长之大事 。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的,指的是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我们知道,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厂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甚至会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在不同的会计个体之间,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则什么益处都没有。由于信息不对称,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 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在日常经济中,我们经常看到会计人员为一分钱的差错折腾半天。会计工作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但事实是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这是因为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润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
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三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这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 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四)& 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出现了诚信问题。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另外由于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因为经济处罚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即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转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应负的责任,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 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才会不断上演公司会计造假的闹剧。
(五) 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利益驱动
会计信息失真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因素: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政绩,企业领导要政绩,企业要形象,导致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使违法犯罪有可乘之机等。 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关键是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蔓延。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对策建议
应当看到,会计信息失真是通过会计工作表现出来的,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却不仅仅表现在会计领域。从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须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广泛宣传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教育会计人员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则,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自律、自重、自强,上顶住压力,下挡住诱惑,维护会计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按岗施教,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财经法规制度,使其不断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三是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考核、奖惩、培训、退出等办法,同时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范畴,纳入会计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内容;四是建立和实施企业、中介机构、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每年进行年审、考评,表扬信用好的,曝光失信行为,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从业资格,并将考评结果记入个人诚信档案,让造假单位和个人名誉扫地,付出代价,增强单位及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五是切实维护会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保护和奖励那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恪尽职守的会计人员,让那些廉洁奉公、“不为三斗米折腰”的会计人员“顶得住、站得住”,营造抑恶扬善的良好环境,鼓励守信守法者,惩罚失信违法者,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
(二)规范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单位内部,“源泉”主要是单位负责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一是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关会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诚信意识、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以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争取其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此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发展;二是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新《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要求,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加强会计管理;三是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管,健全和完善对单位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制度和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四是加大各单位会计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五是要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重点追究造假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追究指使、胁迫、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领导者法律责任,要让造假者从各方面都受到损失,让人们感到造假得不偿失,增强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程度
一是不断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各项制度、措施和办法,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基层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负责的良性机制;二是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形式,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权,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三是建立并完善单位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防范财务造假,有效堵塞漏洞;四是充分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工作,变一支笔签字为两支笔签字,使财务总监与经营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者权益,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四) 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不断完善“内部约束、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配备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并赋予其一定的责职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同时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人员相对独立地位,充分发挥内审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与内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避免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政府外部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监察、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整体,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依法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审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加强对执行新《会计法》的监督检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评估等工作,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制止和约束会计舞弊行为;四是加大会计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扩大监督面,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人们与会计做假行为作斗争。&
(五)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起作用。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二是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同时使有恶劣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三是增强诚信教育。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当前应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城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
参考文献:
[1]陈文辉,陈琪,刘星:《关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监督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3(12)
[2]尹勤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3]戴蕾:《现代商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09)
[4]董润香:《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及对策》会计之友,2001,8
[5] 梁良.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6]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7] 陈留平.《对〈会计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12)
[8] 高一斌.《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8).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张敦力.《论我国〈会计法〉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0.50
&&¥1.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本效益;激励与约束机制;治理对策   论文摘要: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影响了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其原因是成本效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治理对策为:建立内部及外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培育成熟的会计信息使用群体,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对失信人员的惩处力度,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淘汰制度,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 1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时,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的各种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使其对决策的作用大大降低,以此为依据做出的宏观经济决策调控力度必定是软弱的,难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 2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常进行   实现产权明晰,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要使用会计信息;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经营者绩效和评价问题,要利用会计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搞好兼并、分割、破产等也需要会计信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也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必将形成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   1. 3造成投资者的盲从并俊害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信息是指挥闲散资金向生产领域投资的指挥棒,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时,是以企业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否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就成为一种冒险,势必损害其利益。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成本效益的不对称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信息披露成本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二提供信息的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大部分的信息使用者总是期望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够越多越具体越好。竟争劣势成本是指竟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引起的成本。这些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就越有可能导致竟争劣势而增加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因此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予以淡化或含糊其辞,甚至不予披露,而此类信息却是投资者决策其投资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现实中,企业在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一矛盾时往往选择了降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因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2. 2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行为。产权指的是人们所接受的、与物的使用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违背这种行为规范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产权在组织中的具体表现为制度。制度框架通过影响个体获得的报酬及其违规应付的代价来具体影响个体行为。激励机制的缺乏使经营者心理上的不平衡或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而约束机制的缺乏则导致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过多的权力且缺乏有效监督,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而吃亏,从而促成了经营者的违规行为。   2. 3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由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契约的双方,即作为委托人的资产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资产使用者。在契约履行过程中代理人成为企业的&内部人&,而所有者(股东)却成为&外部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则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也不相同,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代理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性因素(要求增加闲暇时间、追求在职消费)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果因提供虚假信息而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所得到的利益,总会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艇而走险。   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3. 1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会计基础。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坚决制止管理者任意违反则务规定,自行支配企业财产物资和经营行为。   3. 2建立外部约束机制   完善《会计法》《证券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管理法规,对管理人员提供伪劣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3.3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逐步培育经理市场,建立和完善对经理人的绩效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将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等老三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予以整合,明确划分责权,形成有效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3. 4培育成熟的会计伯息使用群体   证券市场上严重造假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被妙作,受到追捧.这说明会计信息使用群体还不成熟,缺乏成熟的证券分析师、财务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必须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使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体,运用其对财务信息的较强解读、反馈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已有条评论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关联热词:
杰出律师推荐
会计法频道
(人)|(个)|(条)
共有个相关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按地区找会计法律师
会计法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 找法网() 版权所有目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危害二、会.. - 坠落黑天使的主页
&&&&&&&&&&&&&&&&&&&&&&&&&&&目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危害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五)、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四、相应预防措施&
五、结束语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
内容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经营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它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不利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甚至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危害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方面:&
&&(一)是会计制度本身不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制订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都有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会计规范中也难免有漏洞和有不完善之处。
&&(二)是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制度经济学进一步考虑了交易成本之后,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有在他所依存的体制所允许的有限的范围内最大化自己效用。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
&&(三)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情况较严重。许多企业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性完成的。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地近照经营者所作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经营者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可变因素太多,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因此,一方面是缺乏有交的激励机制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偷懒”动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行为,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吃亏,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理性依据,因此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从宏观上讲,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法规与实际状况背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国家的投资决策和财政收入的实现,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2、严重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从微观上讲,会计信息失真,使微观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潜在的危机,严重影响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最终损害国家利益。
&&&&3、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会计信息失真对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起着误导作用,使其利益受损,必然引起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虚伪的会计信息还成为某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经济犯罪活动开了方便之门,滋长了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俗话说:“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得控则强”。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内部会计控制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增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相反,内部会计控制薄弱,控制观念弱化,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就会造成组织混乱、职责不清、滥用职权、缺乏制衡的后果。同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无意的过错和有意的造假都不能被及时有效的查处,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用的丧失和会计信息的失真。&
事实上,现代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已经被普遍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薄弱对企业的发展只会产生负作用,安然和世通公司发生的财务丑闻,原因就在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所引起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二)、利益驱动和诱惑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由于组织或个人等行为主体本身存在不同的利益目标,而他们在追求各自的目标时,出于各自的需要,都尽可能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人为的调整、编造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虚假与失真。比如: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的下达经济增长指标;企业管理层为了出政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市公司为了圈钱,滥用会计估计,故意隐瞒或虚构交易事项,人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等。&
&&(三)、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性强,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阶段,新规则,新制度出台较多,财会人员必须熟悉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才能确保财务处理的正确性。但事实上,很多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依法办事更无从谈起。此外,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企业,特别是私企的财会负责人往往与企业负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是亲属关系,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他们无法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怀着侥幸心理,片面强调搞活经营,放松自己的行为,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作假账,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不能过多干涉,留给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和自由活动空间。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察指标体系,从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不应单单只看企业盈利多少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另外,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加强自律,树立服务意识,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击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治理会计失真首先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管理手段,健全各项法规细则,完善其配套措施,尤其注意与有关法律的衔接,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使会计法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其次要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和违法必究的工作,增加企业责任人和会计人员的法纪观念,提高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的认识。
&&&(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既定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健全的内控制度能为提供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会计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实行财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同时,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国家的银行、财政、税务、工商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银行、财务、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可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此外,必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专业性社会公证与监督职能,使会计人员一方面受法规制度的规范,另一方面则受注册会计师的公证监督。
  (五)、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定着,会计人员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法纪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单位领导严格规范“财务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一关。总会计师应对会计报表负责,要确保会计记录的完整,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实施监督,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二关。注册会计师应恪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出具的报告内容负责,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关。其次,必须对会计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会计专业技能,普及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既懂法规政策,又精通会计业务,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有利条件。
  (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在实践中大力提倡和引导会计人员自我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从中得到警示,提高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相应预防措施&
  (一)、适当限制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减少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就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但是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范围应有所限制。&
  (二)、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处理,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的修订。&
  (三)、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作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另外,在一些会计概念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上,尽可能少用“也可”、“或者”等模糊性词语,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增强敬业爱岗精神。人格的保证不仅仅靠法律,而且更重要的是靠理性自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操守。要确保会计从业人员诚信工作,就必须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会计人员的自我完善。
五、结束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实务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综合治理,逐步推进,才能实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李掌安&《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西部财会》&2007.7
2、路淑英&《浅谈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3、赵丽娜&《浅谈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事业会计》2007.06
4、刘研&&&《会计信代息失真及其治理》
5、魏哲妍&赵丽芳&《加强会计控制&治理信息失真》《财务与会计》&2006.1。
6、王继梅《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致谢:大学即将在这里写上圆满的句号,在这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辛苦的赚钱供我上大学的机会;再次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延凤老师,是在她的指导下我才能圆满的完成论文的写作;现就感谢三年来的任课老师,是他们的教侮使我对会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此我对所有老师表示忠心的谢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失真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