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词进士宫卜万诗词

我读《焦红军-全真教丹阳子马钰传(七)》心得
全真教丹阳子马钰传(七)焦红军
妙光道長與妙平師兄打坐於昆嵛山煙霞洞
  有经言:世上枉铺千载事,英雄回首即神仙。在王重阳种种灵异的点化下,
&1168年(金大定八年)二月初八日,马钰正式拜王重阳为师,出家修道了。为了感谢师恩,马钰特意把头发分成三个“抓”,因为王重阳名喆,来山东后,又
加了一个吉字,为三吉,马钰之所以为此,含顶戴师名,不忘师恩之意,同时,也是表示自己出家求道,誓死不还之志。收取“马半州”为徒,是王重阳自陕东进的
关键一步。自此,王重阳在宁海及三邻五乡名声大震,三教九流,达官显贵,每日前往宁海“全真庵”求道者络绎不绝。
  宁海来了个老道,收下了“马半州”为徒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消息传至人烟罕至的昆嵛山,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听到这个惊人的喜讯后,简单打点行装,便
火速下山,直往宁海城奔来。这个人便是丘处机,一个日后将全真教推至全盛的一代宗师级人物。当丘处机走进全真庵,在马钰的引见下,一眼看到在宝坛上打坐的
王重阳时,这个从小就失去双亲的孤儿,不觉浑身一震,一股热流自心经丹田处猛然迸发,如同万顷东海,日跃海面,波光烁金之刹那,丘处机顿觉眼前一亮,他的
眼前似乎浮现出一条崎岖艰险却又宽阔笔直的金光大道。丘处机眼含热泪,叫了声“师傅”,王重阳不愧为一代宗师,从喊声中,他望了望眼前这个骨相清奇,根基
极好的青年,一眼便知:此人天生是一块未经雕琢、洁白无暇的璞玉,只可惜年纪太轻,且聪明外露,根基未厚,假以时日,稍加雕琢,必成大器。王重阳有意让这
个年轻人经历点磨难,吃点苦头,以长其见识,磨其心志。便说:“你学不了道,太年轻了,回去吧。”但丘处机不为言语所动,一心向师求道,情急之下便让马钰
为之帮忙。马钰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便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帮自己打杂。一个月以后,王重阳终于点头收下了他来胶东后的第二个弟子,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
长春子,并作诗云:
  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
  被余缓缓收轮线,拽入蓬莱永自由。
  尔后,王重阳又收下了宁海当地谭处端、莱州武官的刘处玄二人为弟子,马、谭、丘、刘弟子至此全部会齐,全真教渐成雏形。
  弟子多了,传道施教又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弟子中,每个人的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等各不相同,要指导起来非常困难,一段时间下来收效不大。再
加上每天慕名前来拜访的各界教众都不少,应酬起来非常麻烦。这使王重阳决定离开红尘闹市,选择深山大林僻静处修行。离宁海城不足四十里的昆嵛山,自然成了
王重阳的不二之选。
  昆嵛山峰峦叠胜,森罗其布,山势盘亘曲折,山脉延东西走向绵延百里,史书上称之为“仙山之祖”, 向有胶东屋脊之称。
山里古木参天,奇花异树,飞禽走兽,朝夕与共。一年四季,景致不穷,山光水色, 好似人间另外一个世界。
  北宋时期,女道士王守缘在昆嵛山北峰修建“麻姑观”,塑像奉祀于其中。因为麻姑是东晋人葛洪所著《神仙传》中所说的一位女神,被视为“长寿、聪明、圣
洁”的象征,所以倍受方圆百里群众的崇拜,并渐渐达到高峰。这也是昆嵛山和宁海城最早的宗教崇拜发源地,丘处机曾在此修道,马钰出家前也多次来此访道寻
于此,王重阳遂决定带领众弟子,一路往昆嵛山迤逦而来。在修炼之地的选择上,王重阳在《立教十五论》中第一论中论及:凡出家者,先需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在第五论中,王重阳又做了深入的阐述: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活计?王重阳认为:修炼场所只要简单、实用即可,不须铺排浪费,这就为全真教初期的走向社会,并被金朝社会广大民众所接受,打下了平易、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到昆嵛山,王重阳登高望远,看到昆嵛山西北方,阳光灿烂,一派喜气、祥和景象,便直往昆嵛山西北而去。这里古树参天,林壑优美,碧流淙淙,人迹少
至,野鹿飞鸟生活其间,有如人间仙境,为昆嵛山景致绝佳处。王重阳选择西北岩半山腰一平坦处,挖石拓地,凿石为屋,不几日,就建成一个半人高、两米深的洞
口。洞口凿成后,每遇清晨,一笼白烟,便缓缓从洞内飘出,颇为奇瑰。细观之,洞口上方隐隐约约透出“烟霞”二字,王重阳遂以“烟霞洞”冠之。洞开凿好后,
王重阳与马钰在洞内合衣而卧,抵足而眠,谈道论玄;丘处机在离洞不远处,一大岩石下,简单搭盖一下,做为练功之场;谭处端、刘处玄在烟霞洞下半腰,选一小
山洞住之。王重阳就此每天给四位弟子讲道练功,饿了就下山化点粮食,采些野菜野果化饥,渴了就于半山腰“丹井”处饮点山泉水。但昆嵛山下本来住户就不多,
这么多人上山,单靠化缘也撑不了多少工夫。王重阳有意修炼马钰的心志,便让马钰下山到四十里外的宁海城去化缘。
&&&马钰因刚出道,曾许愿不还乡里,其实内心还有攀缘心、嗔痴心在,死活也不肯下山,王重阳抡起手中的竹杖,往马钰身上便打,山洞本来就小,马钰如何也
躲闪不过,被师傅打了半日,全身一片青紫,重处如鱼眼般伤口不下七八处。马钰不由心生悔恨:“这般修道有什么意思,不如我还回我的马家巷过我的逍遥生
活。”丘处机与马钰居之不远,便劝马钰道:“师哥,风物长宜放眼量,修道求真重在坚持!师傅这是在考验你呢!”马钰一听言之有理,拿过师傅的铁罐,将头发
扎成一髻,用丹药将两腮涂红了,一步一晃地下山化缘了。马钰曾对弟子描述初次回乡化缘的心路历程,他说:“刚回乡化缘,心里百般放不下,不是怕碰上自己的
儿女,就是怕碰上亲家。有次,实在累得不行,想到姻亲范明淑家中坐一坐,不曾想又碰到明淑的父母高堂在厅中就坐,脸上真是羞愧得不行。”
  毅然抛弃万贯家财,如弃敝履,这对一向过着锦衣玉食、仆从相随,酒肉生活的马钰来说,不异于一场刮骨吸髓般的考验。有一次,马钰下乡化缘,实在忍不住
了,将化缘时邻人送他的美酒偷偷一喝而光,酩酊大醉。结果半夜头痛得如刀砍斧劈,正当死去活来之际,王重阳远在昆嵛山,遣人送诗一首给马钰,上写:
  道成尚吃酒,岂惜千年寿。
  访饮若依前,不过四十九。
  马钰接诗顿惊,他在乡下吃酒,触犯教规,吃了苦头,若不是有忤逆神志,师傅在距此几十里之遥如何得知,便急忙回山,让师傅救之。在马钰的一再立誓下,王重阳妙手回春,几粒丹药和符水服下后,马钰病好如初。王重阳对马钰说:“事不过三。凡人学道,须断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如今后不依此,便是灵丹,性命亦不能了。”此事让马钰再次深信不疑,向道之心弥而愈坚。事后,马钰口赋一诗,与师傅和之:
  誓戒槽浆酒,玉液增灵寿。
  凡圣两俱忘,得得真九九。
  经此一劫,自此,马钰之心已超凡出世,勇猛精进,九牛牵之亦不回头了。王重阳见马钰回头,赋诗云:
  掷下金钩恰一年,方吞香饵任纶牵。
  玉京山上为鹏化,随我扶摇入洞天。
  四月,乡人周伯通,应宁海数百道众请求几次前来,邀王重阳师徒下山,并愿以老宅十间捐之,作为宣教讲经的道堂所用。王重阳欣然应允,以“金莲”名之,在宁海成立了“金莲会”,并以此为契机,以众弟子为助手,在胶东半岛拉开了弘扬宣传全真教的历史大幕。
我读《焦红军-全真教丹阳子马钰传(七)》心得
昆嵛山神清觀前的全景圖
&&&昆嵛山系闻名全国的一座道教名山。
《齐乘》云:昆嵛山“秀拔为群山之冠”。金朝散大夫国称也称它为“异秀峭拔,为东方之冠”,并说神话里的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就是由昆嵛山山脉延伸
出来的。是全真教的发祥地。据《宁海州志》记载:自隋唐以来,昆嵛山便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缭绕,朝暮不断。神话里的麻姑大仙在此得道。金大定七年
(1167)全真鼻祖王重阳从陕西咸阳到昆嵛山,聚徒(丘处机等北七真人)讲道于烟霞洞中,创立了全真教。
七真聖跡於山東膠東半島分布圖
&&&昆嵛山系齐鲁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时期,秦始皇曾先后三次东巡昆嵛山区,寻长生不老药;西汉武帝步其后尘,入昆嵛山腹地,觅不老之术。古往
今来,昆嵛山吸引了无以数计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僧家道众,他们或吟诗作赋,或铭碑刻石,或凿洞建庵,从而为昆嵛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使之成为一座
天然的 文化宝库。现在的既有汉代“永康”石刻,又有金元帝王敕封的“圣旨碑”、“懿旨碑”等铭记,还有铜碑、丘处机手书石刻等。
仲夏的昆嵛山
&&&近代史的昆嵛山是老革命根据地。早在1935年农历十一月四日,中共胶东特委就以昆嵛山为中心,领导发动了席卷胶东的“一一.四”暴动。暴动失败
后,于得水等领导暴动幸存人员组成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从而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
日,中共胶东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力量,举行了闻名全国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并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天福山起义
后,“三军”挥师西下,横扫蓬黄掖,建立胶东抗日根据地,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昨日走访的雷神庙就是胶东第一枪的抗日
地点。如今的解放军27、31、41集团军,都是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的。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写的都
是昆嵛山军民抗日战争的故事,并且电影外景拍摄基地选在这里。
昆嵛山煙霞洞的山峰
&&&烟霞洞位于昆嵛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椭圆形,深7
米,高3米,洞壁上刻“烟霞洞”三个大字。洞内供奉着“七真人”雕像。洞外,峰峦环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径回绕,逶迤多姿,奇秀壮观。每
当阴霾天气,山头白云缭绕,滴翠浮青,云海如浪,烟雾缭绕,并时有霞光出现,或明或暗,宛若烟霞缥缈,景色奇绝。古人诗云“青天重叠水潺湲,闻到此处别有
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此洞僻静清幽,背山傍水,藏风聚气,历来成为道人居士潜心修炼、讲道阐玄之处。
&&&离开了范园,我们前往昆嵛山烟霞洞,这两个地点都是在牟平,只是范园坐落在市区,而昆嵛山在郊区山上,距离还是满远的,我们快车行驶仍要一个半小时
左右,可以想像古时候,重阳祖师手提的铁罐沿路乞讨,率领马丹阳、谭长真、丘長
春、王玉陽、郝大通前往昆嵛山烟霞洞,那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啊!没有半个月是走不到的,可以想像,师徒一路步行一路谈道,没有坚强的道心是无法跟随祖师脚步
陝西萬壽重陽宮到山東煙台范園
&&&祖师能从陕西徒步至烟台宁海,其间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重阳祖师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已经超过我们现代人的想像了!
陝西萬壽重陽宮到山東煙台范園距離,此為直線距離,祖師長途歩行跋涉將近兩千公里。
&&&王重阳祖师收了丘马谭刘之后,就聚徒讲道于烟霞洞中,并收丘处机等七个弟子,号称“北七真人”。并以此为中心,在宁海(牟平)、文登、莱州等地传
道,创立了道教中的一个新的宗派全真派。全真教发起于王重阳,成熟于七真,大盛于长春,长春真人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成为统领全国道
教的一代宗师,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国盛行。睹物怀古,想当年,全真教祖王重阳从终南山至昆嵛创立全真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发扬光大道教文化,这种执
着令人感叹。王重阳祖师曾写《昆嵛山石门庵》一诗,诗曰:
&&&入得石门山上住,兄弟手脚无安措。一日三时长厮觑。厨里去,搬柴运水投锅釜。若劝同流疾作做,心头一点休教误。我待分明说一句。从开悟,天机不敢轻泄露。
&&&从这首诗隐约可以看到七真兄弟在洞中勤劳修真的模样,到厨里去,搬柴运水投锅釜,可是一点也不轻松的啊!又叫七真心头一点妄想莫生。王重阳祖师还写诗叹咏修真的情形:
古洞无门掩碧沙,四山空翠锁烟霞。天开玉树三清府,池涌金莲七子家。
阐教客来传道法,游仙人去换年华。可怜此地今谁管,春暖桃夭自发花。
(《全金诗》卷六十——四库全书本)
石上晴烟洞口霞,居民云是祖仙家,谁知丹窑藏铅火,练出金莲七朵花。
(《宁海州志——海上七真人传》)
&&&祖师率七真开凿烟霞洞,就是为了[炼出七朵金莲花、池涌金莲七子家],祖师
用心良苦啊!我认为就是这样严格的[军事训练],打下马钰环堵斗贫苦修不改其志的斗志、谭长真河北河南云游不倦的精神、刘长生道士谷隐居斗志的性情、丘长
春蹯溪饥寒斗闲大功夫、王玉阳独居威海铁楂山云光洞消磨业障的苦修、郝大通于沃州石桥六年打断四门的禅定功夫,以及孙不二元君风仙姑洞隐居的苦修,完全是
由重阳祖师一手栽培的,因为烟霞洞的苦修,种下了往后七真子对烟霞洞的追忆,他们以此缅怀祖师的苦修,追寻祖师的遗训,他们也带领自己的弟子上山苦修,重
现了他们步入烟霞的苦修生活。
攝於神清觀
&&&七真也没让重阳祖师失望,严师出高徒啊!七位真人都得道成仙了,后人为了景仰他们的修真事迹雕了八颗雕像在烟霞洞内供人景仰膜拜。后学又将课堂讲义
七真修持要义下册重新翻阅,发现七真著作有许多关于烟霞洞的记载,王重阳祖師在昆嵛山烟霞洞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从大定八年(1168)二月末至同年八月,
约有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从诗文体会他们在烟霞洞修真的情形:
攝於神清觀入口石階
&&&重阳祖师在《重阳全真集卷之七》「又别家眷」一诗记载:
妻女休嗟,儿孙莫怨,我咱别有云朋愿。脱离枷锁自心知,清凉境界唯余见。
步步云深,湾湾水浅,香风随处喷头面。昆仑山上乐逍遥,烟霞洞里成修炼。
&&&这说明祖师率领七真子「昆仑山上乐逍遥」的心情,唯有远离妻子儿孙,放下万缘,才能在「清凉境界」的「烟霞洞里成修炼」。
攝於神清觀入口
&&&马丹阳真人仙派源流记载:
&&&大定八年(公元一一六八年,46岁,二月
底,重阳携眞人入昆仑山。三月,开烟霞洞,眞人居烟霞洞,每日担水劈薪,又怀念妻妾子女,俗心不死,违誓词之语,因感偏头痛病,有若斧劈,痛不可忍。重阳
令其下山,居家
调治,其痛愈甚,至昏绝。有人上山报云:「某来时马先生已痛死!」重阳鼓掌笑曰:「我来欲化为神仙,肯教死了!为他不信,而感此疾。」乃赠以诗云:「清净
修行合上眞,敢将此语昧天神!」继云:「如今转入尘劳梦,难做惺惺睡觉人!」眞人睹诗,深自痛责,其病自愈。欲再返昆仑山,重阳以诗拒之云:「犹豫猖狂太
软顽,如今难以舞胎仙,我机枉设三千里,公罪重增十百年!」眞人继韵自责云:「不开不悟骋愚顽,省觉来来志在仙,道眼剔开能久视,尘心灰尽得长年,便擒猛
虎水中戏,却把蛟龙火里牵,异日抵足同眠。向晓,重阳令其伸手摸其腰间,疥疮已半指厚。告眞人曰:「因我急图尔等,惹出浑身疥疾。」八月,重阳挈眞人及长
春长眞玉阳广宁等五弟子,自烟霞洞迁居文登姜氏庵。
攝於神清觀入口石階
&&&马丹阳真人是七真之中唯一退道下山的,我以前认为他是富贵人家所以吃不了苦,但是后学实地去体验才发现我错了;烟霞洞虽然不高,但坡陡路遥,若要下
山挑水后返回山顶,最快也要数十多分钟,接着又要做凿洞的粗活,夜晚休息只能餐
风露宿,因为当时的石洞未完成,根本没有地方可以遮风避雨,山顶也没有泉水可以盥洗或饮用,这种种恶劣的条件,任何人都是吃不消的,换而言之这是极为艰辛
的苦修。也因为这样的苦修实在令人记忆深刻,马丹阳真人在《洞玄金玉集卷之十》「赴登州黄箓大醮」写到: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煙霞洞內的祖師與七真仙師聖像
&&&马真人回忆他在烟霞洞里炼丹的情形,只有在烟霞洞他才能真正的「利名弃」、「忘人我」,「清贫为乐」打下他往后修真的根基。他在《渐悟集》写「赠烟霞散人」,这散人不是指谁,就是指和他一起在烟霞洞苦修的七真师弟:
&&&谪仙猛悟,富贵荣华都不顾;改变衣装,道服云包飘带长。
擒猿捉马,不骋容仪多娅姹;玉性无尘,相称烟霞一散人。
谭仙通正,悟彻长真修玉性;马钰山侗,豁豁洋洋似害风。
刘仙通妙,把握长生真了了;通密丘仙,修养长春不夜天。
处端通正,道号长真真上认;自在逍遥,撼碎岩前汲水瓢。
处玄通妙,道号长生真了了;慎勿先归,且伴长春丘处机。
山侗马钰,学道宜乎除爱欲;却殢诗词,怎得功成现紫微。
如何猛悟,减字木兰花里诉;百拜诗魔,休似从前返到何。
诗词作孽,妨我清闲仙举业;猛悟心惊,如向深渊履薄冰。
便疏笔砚,却与气神相眷恋;懒里寻慵,无作无为是马风。
重陽祖師教導七真打坐、性命雙修的昆嵛山煙霞洞
&&&接着我们来看丘长春真人,他在《磻溪集卷之一》「秦川」
秦川自古帝王州,景色朦胧瑞气浮。触目山河俱秀发,披颜人物竞风流。
十年苦志忘高卧,万里甘心作远游。特纵孤云来此地,烟霞洞府习真修。
「秦川」是他为重阳祖师守坟三年后,一人独自到磻溪修真写下《磻溪集》的第一首诗,丘长春十九岁出家,现在的他二十九岁,故言「十年苦志忘高卧,万里甘心
作远游」,接着他想到「烟霞洞府习真修」,可见他对烟霞洞记忆深刻!现在师
父不在他身边了,从此他要独自苦修,就像当初祖师在烟霞洞磨练他一样。
谭处端真人《水云集》「述怀」记载:
烟霞紫府应将到,云路瀛洲去不回,不夜玉京谁有分,长春仙子四人陪。
青蛇三尺袖中携,一粒丹砂结正时,雾罩清溟囚马子,烟笼碧嶂锁猿儿。
&&&谭真人回忆当时正是丘长春等四子在烟霞洞修真,他一向以意根修持为,创下了南无派,锁住心猿意马是他修真的下手目标,这也是在烟霞洞所打下的修真基础。
刘长生真人《仙乐集》「藏头拆字诗」记载:
头食蜜形无槁,卧烟霞泯万巧。手难栽不谢花,功易种灵芝草。
年炼己洞天居,道修真尘外好。后午前似一时,常欣欣看庄老。
&&&卧烟霞泯万巧,写的也是烟霞洞的修真事迹,他在烟霞洞里炼己,闲来看庄子与老子,打下他往后的基础。
&&&王玉阳真人与郝大通真人曾经一起在铁槎山云光洞苦修,后学很幸运也找到了云光洞,并且在洞中打坐!王
处一的母亲来昆嵛山参礼王重阳出家。他幼年亡父,与母相依为命,同参老氏法。大定八年(1168)二月,王处一在全真庵拜王重阳为师,其母周氏并未与他同
时出家。大定八年(1168)三月至八月间,周氏才来昆嵛山烟霞洞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其训名德清,号玄靖散人。王处一之母周氏不仅成为王重阳所收的第
一位女弟子,也是第一位全真道妇女冠。王处一曾有《寄呈母亲》诗一首,言及其母出家之事,诗言:“子母修真同出家,体天法道作生涯。化缘处处神明助,劝善
重重福寿加。俗眷恩情都不论,玄门道德永
无差。内灵升化投真越,异日功成蓬岛夸。”(《云光集》卷一,《道藏》第二十五册,第651页。)王处一母子同礼王重阳出家修真,这在全真道教史上都是少
有的佳话。
煙霞洞內的祖師與七真仙師聖像
王处一真人《云光集》「藏头拆字诗」记载:
我尝遭遇活神仙,的养灵明透碧天,心入绛宫冥照耀,气嘘丹鼎自回旋。
形神俱妙烟霞锁,动静都忘性命全,普愿尘寰通此理,一时同泛度人船。
&&&这里说的「活神仙」是王重阳祖师,「形神俱妙烟霞锁」指的是烟霞洞苦修的事情。又有一首》「赠远来道众」记载:
&&&同道知音任往还,经游圣水涉千山,洗心妙论通玄趣,绝虑回光究内闲。
&&&金玉堂前烹凤髓,烟霞洞里炼阳关,清风皓月真空体,悟理明宗顷刻间。
&&&「烟霞洞里炼阳关」,在清风皓月下体会真空之境,在山中洗心炼性。
煙霞洞门口小石碑
&&&当我们五人刚进入烟霞洞时,我看到烟霞洞门口有一个小石碑字迹已经风化,查网路才知道是烟霞洞碑刻——黄县栾氏刻烟霞洞七真像碑:
&&&□□因□□名□□□□
&&&州儒学教授东牟鞠孝恭撰
&&&神功化……□□□□立全真之教,启□后人,而人人乐为崇奉。□□□□□□□□实乃邑之名族也。由祖以来,称为奉道之家。□□□□□□□者栾实,至神清宫□□□□□□□□□□□□□□□□□见洞中空寂,忽然有感而谓宫主前本州道正孙□□
□□所开乃名迹也,中间可无尊像以为致敬乎?即许以□□□□□对父兄辈告其因,一家翕然信应,遂捐己贿,命良工□□□求得美材而琢焉。
延佑四年,功始克备。栾实舆与奉□□□□道正公踵门,谒予求文,用刻于石,以永其传夫。
□□□□□天下孰不被其庥荫,而栾氏克能成兹盛事,可为信道□□□以崇奉者也。予嘉其意,故不辞而为之书。□□□□□□□□□五月丙寅朔,黄县在城栾实甫立石,□□□□兄栾聚、弟栾仁、弟栾彦,男栾瑭。
□□□□宁海州道正宫门提点孙道衍书丹,莱州在城作头梁玉刊□□□□道渊提举刘道煦、知宫孙道和、知宫李道真、知宫王德淳
&&&前人刻石誌之,以永其传,但是一千年的岁月下,连石碑都风化了,何况是脆弱的四大皮囊呢!不到一百年就灰飛烟灭!人生苦短啊!
&&&我们五人马上依序在洞中打坐,老师坐最久约两个小时,洞里凉爽暑气全消,十分安静,听着洞外树枝沙沙响,虫鸣鸟叫,不知不觉就坐了好久,果然是修行打坐的好地方。
&&&老师运功很久,重阳祖师很高兴我们到烟霞洞朝真,毕竟来这的台湾人不多,而且我们又是全真仙宗的门徒,祖师很开心,对老师交代了许多事情,又给老师加持运功。
&&&六位真人在此烟霞洞地打洞修真,唯有孙不二仙姑在烟霞洞山坡下的地方炼丹,因为男女授受不亲,不得混杂相处,因此我们可以在上烟霞洞的沿途看到孙不二元君的炼丹遗址。
&&&后学和老师走失了,因而绕到烟霞洞路途中的[小蓬莱](下面圖片),打听后才知道小蓬来风景绝美,孙不二元君总是在小蓬莱打坐,后学是脚下是万丈深
渊,立在一块大石头上的悬涯峭壁,将美丽的[小蓬莱]拍摄了下来。很感动!能跟孙不二真人一样站在同一个地方打坐,真的是非常的幸运啊!我们沿着山路走一
小段路,约数十分钟,来到刚刚匆匆经的的神清观,现在要好好的各位前辈介绍神清观。
煙霞洞路途中的[小蓬莱]為孫不二靜心打坐處
昆嵛山神清观
坤元觀妙慈觀主攝於神清觀
&&&打坐三个小时后,我们下山离开烟霞洞,感叹唯有自由行才有这么充分的时间来打坐啊!回到刚开始登山的神清观,整个神清观坐落在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胶东半岛中部,距烟台市区50公里,总面积4745公顷。因胶东籍作家冯德英的三部长篇小说《苦菜茶》,
《野菊花》和《迎春花》使昆嵛山更增添了一层诱人的魅力。
&夏天的昆嵛山松柏吐翠,繁花似锦。重建落成的神清观气宇轩昂地矗立在昆嵛山北麓的烟霞山中,整个建筑斗拱飞檐,玲珑精妙,古色古香中透着道家韵致。沿着
白色石阶拾级而上,两侧石栏上盛开的白莲,让人顿觉步步莲花,渐入善境。进得
山门,拜过山神,步入袅袅青烟笼罩下的道观,便是神清观正殿。
&&&正殿居中的是三清殿,神龛内供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东为五祖殿,奉有道教五位仙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
海蟾、王重阳,西为七真殿,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的法像供奉于此。山门东西两侧是钟楼与鼓楼,缭绕在青山之中的
晨钟暮 鼓似在召唤世间凡俗,又像警醒梦中过客。
神清觀的七真聖像
&&&公元1213年,东牟彭城先生在烟霞洞500米处修建成一座宫观,名全道庵,后丘处机改为神清观,直到民国初年香火仍盛。后来由于战火等原因殿宇遭
毁。 2006年9月神清观恢复重建工程破土动工,牟平籍香港友人杨世杭先生捐赠工程全部资金。
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为神清观亲自主持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神清观殿宇恢宏壮观,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由三清殿、五祖殿、七真
殿、钟鼓楼及东西厢房等组成。
神清觀的五祖聖像
&&&烟霞洞、神清观是全真教的祖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道教宗奉的圣地。如今,景区内现有金庸武打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石雕像、铜碑、圣旨碑、丹井、“七真墓”均保护完好。
&后学在神清观拍了许多残破不全的石碑,风化的字迹都难以辨认,透过网路搜寻还是把四个石碑文字还原了:
敕颁藏经玺诏明神宗(在位:1572年—1620年)
官山至界碑-康熙帝(在位:1661年—1722年)
翻修烟霞洞天三殿记-州儒宫卜万撰并书丹道光帝(在位:1820年—1850年)
重修烟霞洞神清宫记(咸丰四年)咸丰帝(在位:1850年—1861年)
&&&也就是说从1572万历年间一直到1861年咸丰皇帝,都有皇帝对神清观下过圣旨,因为碑帽都有圣旨两个的大字,旁边有雕龙,代表是帝王所立。我们
上过课都知道,全真七子都是金朝人物,王重阳祖师于金大定七年(1167)正式树立全真教;而七真最长寿的是丘长春活到1227年,也就是说从宋朝
(960-1276)、元朝(l279-l368)、明朝()、清朝(),神清观一直是受到封建帝王关注的香火道
场。而且有圣旨的石碑不只这些,这些是还有全貌的石碑,我在神清观看到许多有圣旨九龙的碑帽放在地上,也就代表那些写文字的碑底都不见了,实在非常可惜
啊!这些是了解全真教早期活动的重要史料。我们依照年代来看看以下的石碑
明神宗(在位:1572年—1620年)神清观碑刻——敕颁藏经玺诏
&&&敕谕昆嵛山道众人等!朕发诚心,印造道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名山宫观供奉。经首护敕,朕以谕其由而主持及道众人等,务要虔奉,朝夕礼诵;保安藐躬康泰,宫壶肃清,忏以往愆尤,无疆福寿,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归清净,朕成恭已无为之治道焉。今特遣御马监张简斋请前去,彼处供安,各宜仰体知悉!钦哉!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广通之宝”玺诏。
&&&万历年间的明神宗皇帝敕颁藏经玺诏,印造道大藏经于神清观内供奉。要全真道士朝夕礼诵,祈求国运昌隆,民安国泰,天下太平。石碑立于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可见当时神清观是有全真道士在此虔诚修炼,朝夕礼诵经典的丛林道场。
康熙帝(在位:1661年—1722年)神清观碑刻-官山至界碑
&&&烟霞洞住持道士齐合童禀为恳恩讨照勒碑清理边界事切齐合童。
守山岚久矣,岂意被世衿宫廷琦率领虎棍众等势伏青衿,当要得伐树木不非一日,不意其至蚕食宫看,不得不奔控天台,蒙批福山审理勘验分明,复还故物,但此群
凶豺狼成性尤甚无悛者,虽有铁案如山,日后必致初称故志,伏乞其至北至石半庵,南至朱峦圈,西至大河东,至天必风,四至分明,天台恩胜,地批照勒碑,庶防
不材,倚势冲天,贿买书役,压府文竟不尊断,况此豪端必得防患,泣呜上禀本府老爷,勾施行佳批勒碑,绅庇民不许伤伐春便室康熙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具照人齐合童
&&&这个碑记载的是地界的纠纷,烟霞洞住持道士齐合童希望官方能够照勒碑清理边界事切齐合童,这事发生在康熙年间。
道光帝(在位:1820年—1850年)翻修煙霞洞天三殿记-州儒宫卜万撰并书丹
&&&昆嵛诸名胜表表于史纂道书者,烟霞为最,昔张琪羊云:昆嵛诸峰,有庵七十二,烟光寂历,不亚桃园,令人□兴欲仙,然则洗以云水,助以江山,仙
之所以蝉蜕尘堐也,载之秘录,推之玉笈,山之所以标名人寰也。烟霞之后得七真而益着,不以七真始,七真师事重阳祖师,方重阳自陕右来也,山中遇于樵而问曰:“
我先世居此山烟霞洞中,向所用器皿,想必有存者。”于笑曰:“予世居此,未闻有洞。”乃
相寻,于荆莽中,指示众力,一辟而洞豁然。果有铁罐瓷碗,而木勺朽矣,烟霞二字宛在石壁间。于始惊叹,因有投谭捉马之语,来扶醉汉之验,七真于是翕然从
之。祖师初得栖霞邱长春,喜其夙根上智,因赠以诗: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被予缓缓收纶线,拽入蓬莱永自由。刘长生,掖人也,翰墨精妙,所书蓬
莱二字在清罗观,书法如翔鸾之冲霄。余籍宁海者五人,谭长真以孝称,博学善草隶,过高唐茶肆,书龟蛇二字,肆人悬壁间,适邻失火,延及肆而焰熄,人以此纯
阳之避火符。然落魄不为世人态,乞食遭辱,弗恤也。王玉阳尝应金世宗征,谒阙下,应对中时利弊,世宗叹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先生之谓乎!郝太古,幼极
存养,长嗜周易,浪迹岐山,得秘义,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精。马丹阳弱冠成进士,娶妻生子,富甲东牟,扰扰皆俗缘也,一旦飘然世外,与孙氏不二抛其三子,弃
家偕隐,英雄决烈,何其若此之猛哉!噫嘻,我尝求古有道之士,当晦盲否塞之秋,往往销踪韬迹,夷然高蹈;脱尘网于深山大谷中者,岂真恝然望世;耽嗜于丹汞
而槁项黄馘以盗名已哉!夫洞悉乎天时人事之变,嚼然而不滓者,仙耶?凡耶?隐君子耶?流俗人竟莫得窥其所由来矣,孔子曰:作者七人,莫若七真,负奇表异
行,中彝伦倘,亦激懑乎?墨缘之溷浊,因而拔迷俗而宅幽邃,人不识为隐,宜以仙目之,类他如寮公洞,蒋公洞,事轶不可考。或者其流亚也欤哉?至明季多故,
陵谷沧桑,有登郡戚兆伯,结茅飞泉下而终老焉。如斯人者,继七真之芳躅,溍岩阿而徜徉,非愤俗兮嫉时,故遗世而独立,倘所谓隐君子,非耶!迄于今骚人墨
客,览前胜概,指而艳之曰:斯洞也,重阳之首辟也,全道庵,长生之创恳也,神清观,额题于泰和,改观为宫,又奉旨于贞佑。胜迹虽留,栋宇已塌,过者衋然,
行道心恻。有主持道士于龙溪者,邱祖法派也,秉资淳朴,不惮劳瘁,叩募四方,乐输勷助,经始于道光乙酉,罅者甓之,渗者覆之,扰者更之,涴这垩之,匝七月
而三殿已告竣。于道士曰:仙迹重彩,众领袖之助也,主持何力之有焉?因索余以志盛举,并记七真之颠未,与夫洞之所由辟,而烟霞之所以以仙得名也。龙溪道士
之不以隐君子名,七真而以仙名者,盖亦演宗教而阐法派之道云,刘梦得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信夫!大清道光十一年,岁在重光单阏桂元月谷旦邑人杜国卿
镌字石匠俞贵
&&&这个史料为州儒宫卜万所写,记载当时烟霞洞还有道士留下的铁罐瓷碗与朽坏的木勺,烟霞二字还在石壁间可见,可见当时已经很久没有道士在烟霞洞修炼了;接着对七真的修行事迹做了详尽的叙述,也对当时的全真教道观的发展有所记载。
咸丰帝(在位:1850年—1861年)神清观碑刻-重修烟霞洞神清宫记(咸丰四年)
&碑阳:天下名胜之区,每由幽以畸士之搜剔而后得。幸而得矣,又赖有后之同志者相与爱惜而护持之,使山川郁
积出奇无穷而光景常新。故知天锺其灵、地挺其秀,非人力之赞襄无以成之也,况修道之士哉!昆嵛一山屹立东海,为牟平保障,山西有古洞曰烟霞,道书所
称为福地者。昔王重阳祖师及丹阳七真修仙于此,遗迹犹存。其壑谷之幽邃,峰峦之峭拔,怪怪奇奇莫可名状。历代之游览者,作为诗歌载诸典籍,盖前人之述备
矣。夷考兹山之创,始金而成于元,历明之洪武景泰间屡为增修,奇迹益显,而时有兴衰、运有剥复,其不能以而不变者理也,亦数也。越及我朝,望秩山川,表章
灵异,凡海内名区,罔不修复而碑碣天存。靡得而记百余年来,虽有补益无以持久,风雨剥蚀、殿宇凋零、颓垣断瓦,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踯躅而凄怆。此固运数使
然,亦有土者之责也。住持道人于明兴、徒孙志道,赋性淳笃、励志潜修,慨然以兴举为己任。于是北走京师、东逾渤海,风餐露宿不惮劳瘁。肫诚所通、善缘弥
广、铢积而寸累者有年,乃资其所得鸠工庀材,倾者植之、腐者易之,自神清宫正殿及山门法堂,与南麓之清风亭皆起而轮奂之,而丹垩之经始于道光十九年,迄功
于二十三年。四年之间,涣然更新,悉复旧观。州人游览至此,惊为创获,若忘乎前此之颓废而若于耳目之前忽辟异境者。睹法相之庄严又若有真仙陟降在其左右
者,道人之有功于山灵讵浅鲜耶!余来东牟即耳其名,己酉之春,与二三同志裹粮往游,每当佳处辄低徊留之不能去而未见其衰。适逢其盛,殆亦前缘。益叹名胜之
区非有志者不能爱惜而护持之也,则知无上之道与修道之功,非渺冥元远之为而人力之勤苦为之也。道人其得其体要者欤?夫七真已数百载矣,历其境者,俯仰林峦
犹有飘然遗世之想,矧志真人之志,行真人之行者哉!道人硥石索余记之因为述其缘,迄如此后之览者其亦有所观感而兴起也夫。敕授修职郎丙子科举人宁海州学正
&&&这是咸丰皇帝重修烟霞洞神清宫的大事件,重修始于道光十九年,经过二十三年。涣然更新,恢复了旧有的道观。民国《牟平县志》云:“神
清观,在烟霞洞东北里许。”神清观原名全道庵,为彭城先生所建。据鞠孝恭《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记载,在王重阳来到昆嵛山烟霞洞修真之前,唐
四仙姑曾经在此修真,丘处机拜师王重阳之前,曾向唐四仙姑问道。金泰和六年(1206),丘处机故地重游,扩建全道庵,请观额“神清”,并即兴赋诗十六
绝。据丘处机诗前《小序》记载,神清宫周围有长松岭、望海台、葆真岩、升仙台、风云石、云阳顶、连云峰、落霞石、瑞烟岩、狮子石、卧龙坪、仙游岭、天门山
等风景名胜。(民国《牟平县志》)金末贞祐年间,神清观毁于战火。蒙古太宗窝阔台四年(1232),在全真道士王志兴、李弱志的主持下,神清观得以修复。
蒙古海迷失后二年(1250),在时任全真道掌教大宗师李志常的帮助下,神清观升格为神清宫。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哈鲁罕大王下发令旨,称神清宫
为“大昆嵛山东祖庭烟霞洞神清宫”,自此神清宫便成为全真道东祖庭。其后,金、元、明、清各代神清宫历经重修。解放战争时期,毁于战火。2006年牟平籍
香港商人杨世杭捐资重建,历时两年,于2008年竣工。重建后的神清宫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由钟鼓楼、东西厢房和主殿组成。主殿中间为“三清殿”,供奉
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右为“五祖殿”,供奉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等全真道北五祖,左为“七真殿”,供奉马丹阳、谭
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全真七子。
&&&近代史有战争,有武装运动,对宗教文物的破坏也不少,网路的道教全真教祖庭
---神清观官网,上面介绍一位龚清泰道长,早年出生于湖北十堰市,少年时期便对中国之传统宗教道教兴趣盎然,并以发展道教作为人生之大事,故以成年后云
游各方,寻师访友。踏大江南北,访仙山胜境,走名家高师,问道藏经文,学周易五行,鉴八卦奇门。
1995年七月于泰山碧霞祠见之仙境,感受至深,由此出家,参悟大道,并拜于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怀博道长门下!刻苦参研各种道家经典,道心坚
定。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并风水,八字,科仪,诵经及辟邪迎祥法会上略有成就!并得到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和中国高功第一人任法久两位高道的指点。至
2003年年初,云游之山东烟台,游昆嵛山之时,见全真发祥地烟霞洞神清观破败不堪,于生修复之心!经过五年努力!于日将全真发祥地昆
嵛山烟霞洞神清观修复成功!得到广泛的称赞和认可,由此任全真发祥地昆嵛山神清观修复后第一任道长。现任神清观主持,莱芜九阳宫主持。
&&&后来看了照片,原来就是那一天在神清观遇到胡须斑白的老道长,道长问我们从哪来,我们回答从台湾来的,道长笑笑的点点头,并热心的告诉我们烟霞洞的
位置;台湾人跨海寻真,我想毕身奉献神清观的龚道长应该感到十分荣耀吧!若没有他
老人家,我们就看不到眼前雄伟的神清观胜景!也许就会像石碑那样残破被世人遗忘,像烟霞洞那样淹没荒烟漫草中,七真修行成为传说的神话,感谢龚道长!感谢
那些默默付出的全真道士!让我们看的全真龙门的风范!
&&&如果说昆嵛山是道教全真教的发源地,那么烟霞洞神清观是全真教的祖庭了,如今祖师王重阳及七真第子的石雕塑像陈列完好,文物保存齐全。山中,目前已
开辟了太礴顶、烟霞洞、九龙池、岳姑殿、无染寺五个主要景区。周围的一些山峰都很
有名气,而且邱处机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一座叫卧龙坪,还有一座叫清风亭,是赏月的最佳处,旧进七真人常在此打坐赏月,修心养性。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山市。
可惜时间不充裕,我们只能到神清观与烟霞洞一游,太礴顶、九龙池、岳姑殿、无染寺四个景区以后有机会在去吧!
&&&不过后学已经很满意了!读过七真丹诗著作,又去过烟霞洞,后学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抛下俗世远游山东,能在道场工作不愁生计,能够常常参究七真丹
书,又到七真修行的烟霞洞故地重游,如果不是生于修道之家,以我一位台湾人来说,根
本是不可能的事啊!后学福报很大啊!感恩母娘慈悲!
妙光、妙慈、妙平、妙玉、妙斌合影於煙霞洞
圣哉巍巍神清观,千年屹立昆嵛山;重阳妙演全真教,洞天福地出神仙。
台湾坤元慈惠人,一心跋涉寻全真;游历七子炼丹地,烟霞洞里炼阳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进士题名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