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亚夫筷箸筷子的文化内涵

筷箸物语  □
春风秋水      筷子,是一种很具有东方特色的食具。筷子,看起来只是两根非常简单的小木棍,但它有着挑、拨、夹、拌、扒等诸般功能,且使用方便,物美价廉。  一、筷箸之源起  “筷箸”出现以前,古代中国人都是用手抓饭吃的。筷子早在战国以前,就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当时称之为“著”。说到筷箸的起源就不得说“纣为象箸”这一典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意思是纣王使用象牙做的筷子,箕子就发出哀叹声。《史记•宋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韩非子•喻老》说得更为明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饰。以为象箸必不加子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贾谊对此亦进行过评论,说“纣损天下,自箸而始”。王充《论衡•感虚》也说:“传曰‘纣为象箸而箕子泣’,泣之者痛之极也,夫有象箸,必有玉杯;玉杯所盈,象箸所夹,则必龙肝豹胎。”由此可以知道,筷子的使用肯定比这还要早。后来使用筷箸进食还有了一定之规。《礼记•曲礼上》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  二、筷箸之名实  
筷子,在古代通称为“箸”。 《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先秦时称“梜”、“箸”,两汉期间“箸”、“筯”、“櫡”三字通用,如《史记•留侯世家》载:“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史记•集解》引张晏语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或曰前世汤武箸明之事,以筹度今时之不若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也记有与箸相关史实,景帝时周亚夫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隋唐时代,“筯”、“箸”两字同时使用,李白《行路难》里有“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杜甫《丽人行》中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的诗句。  翻阅《康熙字典》,只有“箸”,而无“筷”字。那么“筷”一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据明代李豫亨《推蓬寤语》载:“世有误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是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清代陆容《菽园杂记》也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播布为抹布。”《颜氏家训•风操》说:“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但具体情形各异,不一定都用同训来取代。比如这一个“快”,恰恰取相反的意思来代换了。“快”就是对“住”(“箸’)的发动,是用特好的字眼来替代坏字眼。又因为“快”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加上“竹”字头,可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指的是箸。这说明“筷子”一语最迟是出现在明代。  《红楼梦》的大观园之餐桌上既有“四楞象牙镶金筷子”又有“乌木三镶银箸”,这里既称“筷”又称“箸”,说明当时“筷”、“箸”通用。到了民国以后才,才慢慢通用“筷”。至今,无论是象牙箸、银箸,还是竹箸、木箸、塑料箸,闽南人仍都叫“XX箸”,而不叫它“XX筷”。而西南地区不少地方则将筷子称为“筷箸”。  三、筷箸之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工具的不断变革,年代不同,筷箸的质地也不同。战国以前多为牙箸、玉箸;秦汉则为铜箸、铁箸。《汉书•王莽传》就有“以铁箸食”的记载。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六朝之际,盛行金丝镶嵌木箸;唐宋则有漆箸、金箸、银箸、犀箸等;明清,筷箸已有单纯的餐具发展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种类较前代为多。  在出土文物中,竹、木质地的筷箸,发现较少,大抵因为其形小易朽、埋于地下较难保存之故,目前所发现的筷箸多为铜质或银质。现知最早的竹筷出土于云梦大坟头一号墓,长29厘米,上方下园,属西汉早期。  
四、筷箸在日本  筷箸东渡日本后,日本也成为用筷子吃饭的民族。筷箸在日语中写为「箸」(はし),与古汉语相同,反映了中日古代用品与文字的交流。据传,筷子是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之间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的。  「箸」与古汉语同字同义不同音,原因何在?据日本《古事记》(和铜五年,公元712年)记载,在出云神话中,须佐之男命在簸川中发现了筷子,以此推断上游有人居住。由此看来,日本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不过,日本古时的筷子不是两根细棍,而是把两端削细后的一根竹棍弯在一起夹食物,如鸟嘴一般,故释为其音来源于「端」(はし)一词。中国古代的“箸”传人日本之后,日本人只借用了汉字,而未改其原来的读音。  日本历史上最早在朝廷的宴会上使用「箸」的是圣德太子(574-622年)。推古天皇15(607)年,日本的第一次遣隋使小野妹子等被派往中国(隋朝),遣隋使一行受到隋朝廷的盛大款待,宴会上用了「箸」以及调羹等配套餐具,令日本遣隋使大开眼界。第二年,小野妹子和其他12名遣隋使回国,隋朝国使裴世清随同前往,成为中国政府最早的访日使臣。当时的摄政圣德太子听了小野妹子对中国“箸”的描述,当即决定用中国礼仪款待隋朝使者,于是在宫廷欢迎隋朝国使裴世清的宴会上使用“著”进食。由此开启了日本使用「箸」的先河。  就这样,中国的“箸”,以隋朝使者访日为开端,进入日本的宫廷和上流社会。到了奈良时代,官中的仪式和宴会都采用中国的作法,在“马头盘”摆放金和银的著和调羹。  在随后的8世纪初,奈良之都的平城京营造期间,「箸」的使用得到普遍推崇,完成了从手抓进食到用「箸」进食的转变。日本的寺院也不甘落后地加入了这一进程。从奈良时代(710-784)到平安时代(794-1192年).寺院积极配备“箸”,甚至还有专门供奉神的「御箸」(みはし)。由于“箸”传入日本时,“筷子”的说法在中国还没出现,所以日本至今还保留着“筷子”古汉语的称谓「箸」。  「箸」传入日本后,在形状上有所改造,除了中国的头尾几乎一般粗或一样形状的「寸胴箸」之外,日本还有中间粗、两头又细又圆的所谓的「兩口箸」,即两头都能进食的筷子;另外还有前端削细的「片口箸」,即只能用一头吃饭的筷子,这是今天日本筷子的主要形状,日本人喜欢食鱼,这种筷子有利于剔食鱼肉。另外,日本的筷子种类繁多,“分工”不同。家庭里使用「塗箸」(ぬりばし,漆筷子),饭店及待客用「割箸」(わりばし,方便筷);节日及祝贺生日时使用柳木筷子,叫做「祝箸」(いわいばし),做蔬菜类菜肴时使用的筷子叫「菜箸」(さいばし),做鱼肉类菜肴时使用的筷子叫「真魚箸」(まなばし)。  日本人认为筷子是日本文化之源,故十分重视。例如古时在每年的农历6月底要举行「新箸祝」(にいばしいわい)。即用新麦做面条,用篙杆做筷子祭神。1974年,日本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是日,宣传筷子的作用,进行有关筷子知识的教育。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就这么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历史随笔]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_锐圆在天涯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4432位
(3)(7)(13)(195)(61)(16)(48)(12)(43)(84)(103)(6)(6)(6)(18)(24)(29)(16)(6)(1)(65)(15)(2)(3)(9)(7)(7)(49)(31)(7)(21)(17)(27)(24)(8)(24)(44)(43)(93)(5)(1)
【二二二】父子同厄
孝景皇帝下后元年(戊戌,公元前143年)
帝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书既闻,上下吏。吏簿责亚夫。亚夫不对。上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亚夫,亚夫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欧血而死。
——《资治通鉴》卷十六 汉纪八
汉初三个皇帝,文帝、景帝和武帝有类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文帝和康熙都比较宽厚,景帝和雍正都有些刻薄,武帝和乾隆都好大喜功。“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有结构性的相似:宽厚的与民生息,培植国力;刻薄的整肃吏治,清理内部的矛盾,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最后有好大喜功者建立事功,稍带着把祖上积累的资源挥霍一把。
景帝对待晁错、栗太子都不够厚道,这次他把矛头指向了周亚夫。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将门虎子。文帝时,在细柳营难为过文帝,但文帝不以为忤,反而把反怆托付给了儿子景帝刘启,说,将来周边有事,这个周亚夫是可以带兵打仗的。果然,在七王之乱中,周亚夫是平乱主力,不愧文帝所托。
周亚夫有乃父风,打仗很勇猛,做人不谨慎。有点功劳就骄傲,给点颜料就上色。知识分子骄傲就翘尾巴,武人骄傲就跋扈,神色间大大咧咧,牛逼哄哄。周亚夫的老爹周勃,让文帝关了一回局子,还好,自己的儿媳(不知是不是周亚夫的老婆)是公主,把他营救出来了,老将军说了一句名言:“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历史经常恶搞,周勃住了一回监狱,到了他儿子也有囹圄之灾,而且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可以重出生天。
人一旦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鬼神就会附体。
景帝准备修理周亚夫。他请周亚夫吃饭,上了一道菜,一大块没有切的肉,也不放筷子。皇家请客,礼数不到,如果不是粗心,那就是故意给客人难堪。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皇帝在对面文雅地啜着鱼翅羹,而周亚夫自己面对的是无处下手的一大块肉。周亚夫根本没有想到这里面有什么潜台词,和自己家一样,没把皇帝当外人,到皇帝家也不认生,吆喝着让平日侍候皇帝的服务员给自己拿筷子拿醋碟拿蒜泥以及热毛巾,没有人搭理他,周亚夫这时才发现,大殿里冷场了。
景帝从鼻子里哼出一点笑声:“这还不够你享用吗?”
周亚夫一个激淋,脑袋里突然一片清明:不给筷子,给块肉,这是把我当条狗啊。唉,我还以为自己是什么高级动物呢。忘本啊!忘记了自己是狗,就意味着灭亡。
周亚夫汗流浃背,狼狈地走出皇宫。景帝用冷冷地目光送他。牙缝里迸出一句话:“这条狗这么拽,我儿子不好用。”
皇帝专制体制的本质就是,天下为私,什么都是我老刘家的,活着要牢牢地把在自己手里,感觉快要翘了,就要想办法留给自己的儿子,这种贪婪必然伴随着恐惧,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条狗于是都成了怀疑的对象。
不少皇帝,在不久人世前,根据自己接班人的年龄、性格特点,遴选下一朝天子的下一朝臣。顾命大臣,托孤大臣,都是这么产生的。还有一种“逆遴选”,就是把我能用我儿子不能用的人,直接干掉,老爹我唱黑脸,把权柄上的荆棘砍掉。景帝这么做了,朱璋元也这么做了,汉武汉立幼子而其母钩弋夫人,也有这般用意。权力人格表现出来的自私性就是这么强烈,这么赤裸裸,而这种自私往往又被马屁精们誉为“深谋远虑”。
周亚夫不幸做了“逆遴选”的首选,他的儿子购置军火和军需物资,尽管被证明是用来为戎马一生的周将军作殉葬品的,但是皇帝逻辑是:“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你活着没造反,死了也会造反。文革中搞触及灵魂深处,比起追究到阴曹地府,还是嫩了一点。
周亚夫最后饿死在狱中,于是后来有人编故事说,早就有相命先生看出周亚夫有饿死之相,把残酷的政治谋杀变成八卦新闻,这一招够狠。周亚夫介绍周亚夫介绍 第1页(共8贴)  
1楼. 景县城西有一座古墓——周亚夫墓,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占地十几亩,高大的封土在几公里之外就能看到。人们对这座古墓感情很深,几年前县政府出资近百万,为它重整封土,再扩新基,拉起围墙,树立周亚夫全身汉白玉雕像,整个墓区修葺一新,既庄严又肃穆。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名臣周勃的儿子。周勃生前因功封为绛侯,周勃死后,他的大儿子周胜之承袭他的爵位。周胜之因死罪夺爵,朝廷又下诏让周亚夫继承父亲周勃的爵位,封为条侯。于是古景县地就成了周亚夫的封地。周亚夫死后,条地的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为他修了这座墓冢。 据史书记载,今景县地是由古代的几个县份、或其中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其中就有条县(故治在南修城,今县城南十余里胡庄)、龙頟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北十王殿一带)、弓高县(故城在今河北阜城县西南)、广川县(故治在今景县广川),这四个县都分别作过汉代诸侯王或侯爵的封地,封为条侯的有两人,其中一人就是周亚夫。这么多人封于今景县境内,而景县人唯独对周亚夫另眼相看,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这还得从周亚夫的为官为人说起。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事才能卓越。一次汉文帝到周亚夫的驻地视察,被周亚夫的军卒挡在军营之外,听了周亚夫的命令,军卒才让文帝进入大营。文帝要放马驰骋,又被军卒告知,军营内不得纵马奔跑。周亚夫见了文帝,不是下马行君臣大礼,而是按军规要求在马上行以军礼。文帝大为感动,不但不怪罪他,反而给以“真将军”的美誉,三个月后便提拔他作了中尉。文帝临死前还嘱咐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汉景帝,将来国家有了危难,周亚夫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文帝死时,周亚夫已成为大汉王朝的车骑将军。孝景帝三年(前154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临危受命,以中尉代行太尉事,率军东击吴楚。临行前,周亚夫向景帝陈述了自己的平叛方略。他说,吴楚大军剽悍骁勇,粮食辎重不多,与他们正面作战不易取胜。可以暂时避开它的锋芒,将梁(故治在今开封)地让给他们,以此做为诱饵,把他们吸引在这里,之后出奇兵绝其粮道,使之不战自乱,——这是战胜强敌的唯一办法。景帝听了很是满意。周亚夫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会军之后,东北走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坚壁自守,并不与敌人交(1/2)  2楼.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为他准备丧葬用的物品,其中有一部分是违禁的甲杖。由于在制造搬运这些东西的时候得罪了工匠,工匠告发周亚夫的儿子私造兵器谋反,周亚夫牵连下狱。狱吏责问周亚夫为什么这样做,周亚夫有口难辩,什么话也说不上来。其实景帝早就对周亚夫不耐烦了,正发愁没有借口除掉这个眼中钉,听了狱吏的汇报,景帝愤愤地说,这样的人再也不能用了。景帝下令廷尉来审这件案子。周亚夫见景帝这个态度,仰天长叹,绝食五日而死。周亚夫的父亲周勃也曾为人告发谋反,但他比儿子灵活得多。他向狱吏行贿,狱吏不但不难为他,反而为他出主意想办法,与家人取得联系,暗中让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文帝的女儿到文帝那儿说项,用大量的钱财买通文帝的舅父薄昭,为他上下打点。这样以来,不但无罪释放,还恢复了原来的爵位。但周亚夫就是周亚夫,他那耿直的品格、忠贞的情操,决定了他不会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开国功臣之后、为大汉江山稳定统一、为文景之治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名臣,就这样冤屈的离开了那个浑噩的世界。 周亚夫死后,他在条地的侯国也撤消了。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景县的百姓和他的部卒,不惧牵连谋反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为自己爱戴的人立起了这座墓冢。历代官府对周亚夫墓的管护都十分重视,以此来慰藉这位历史人物的在天之灵。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知州刘某重修周亚夫祠,到了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张本知景州事,委托州判杨文奎再次重修周亚夫祠,故城人马中锡为重修后的周亚夫祠作记。马中锡写道,周亚夫曾事文帝、景帝两朝,文帝劳军细柳,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其“英风直节,濒死不衰”,以至祸患加身,冤屈而死。周亚夫“高名卓行,足以为万世委质者训”,是可以彪炳后世的榜样。为修好周亚夫祠,他们选了上好的材料,征集技术高超的工匠。杨文奎还亲自对工匠们说,这是为一位千古留芳的名臣修祠,是受到上下关注的重要工程,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铺张浪费,一定要精心组织,尽心竭力;周亚夫在天之灵将住在这里,他会保佑你们,保佑景州的百姓,给我们送来吉祥和幸福。由于组织得力,材料供应及时,两个月就完成了修葺工程。张本看了重修后的周亚夫祠说,周亚夫祠美仑美奂,流(1/2)   3楼. 周亚夫似乎地下九泉有知,他每时每刻都在护佑着这一方百姓。旧志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年),一股流寇攻打景州城,形势十分危急,就在百姓惶惶不安的时候,贼寇解围而去,一群被贼寇掳去的人也回到城里。人们正在纳闷,就听其中一人说,当天夜里,他们正羁押在贼寇大营中,就听一阵喊杀之声,一队人马自西北方向包抄过来,为首一员大将,白袍白甲,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奋不顾身杀入敌阵,贼寇顿时大乱,纷纷弃城,夺路而逃。但据守城的人讲,自贼寇围城之日起,就没见到一兵一卒的救兵。他们望着西北方的周亚夫墓和建于墓顶的亚夫祠,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条侯周亚夫显灵,发来神兵神将,解救了景州城的百姓! 景州百姓说,周亚夫虽说是百姓的守护神,但从来不愿给这里的百姓添一点麻烦。就是一时自己坟墓封土受损,庙宇残破,也不干作祟害人的勾当。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南京兵部郎中倪某北上进京途经景州,天忽降大雨,他来不及赶往驿站州衙,就在路旁古庙避雨。雨过天晴,倪某继续赶路,不知不觉在车上睡着了。朦胧中见一位白甲白袍的将军出现在面前,倪某急忙起身道,将军何事,拦住本官去路?那位将军行礼道,我本汉条侯周亚夫,大人刚才休息之处乃末将就住之所,多年未曾修整,杂草遍地,破乱不堪,您能为我打扫一下吗?倪某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请将军放心,倪某遵命就是。倪某一觉醒来,方知竟是一梦。晚上,他住在献县驿馆,想起梦中周亚夫相托之事,嘱县令赵完璧重修条侯祠。第二天赵完璧便筹集资金,招集工匠,赴景州打理此事,没有多久,便将条侯祠整修一新。  4楼. 周亚夫祠不但是人们祭祀这位先贤的场所,而且是景州一大景观,成为州人游览观瞻的名胜。不少士林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墨迹,很多诗文脍炙人口,是载之典册的传世之作。清礼部郎中州人李孔嘉有《亚夫墓》诗,其诗道,“老妪解相人,先贵识其困。坚壁摧吴楚,封侯靳王信。墓中真将军,设箸终遗恨。”州人张恂的诗雄劲而又悲凄。他写道,“千年庙貌汉条侯,石老苔荒丹碧幽。相国功名终匕箸,西京社稷再金瓯。天留皓日明清节,树响雄风鼓壮猷。近地旌旗犹改色,迎神莫唱古凉州。”德州人李柽《过周亚夫墓》诗,追忆周亚夫细柳营严谨治军的史实,又提及北魏高允墓与亚夫墓遥遥相对的景观,足见作者心胸之豁达、视野之宽广:“苍茫弓高城,亚夫葬其右。千年古荒丘,寒风吹细柳。昔闻将军令,天子按辔走。壁门余荆榛,身没谁为守。猎骑忽云飞,逐兔牵黄狗。儿戏如棘门,驰入纷前后。我行适见之,四望色愀愀。迤逦光禄坟,九原聊相偶。”清代州人魏廷珍的诗,则将周亚夫细柳营与广川董仲舒读书台联系在了一起,读来别有韵味,是景州旧志所载咏周亚夫祠诗作中最好的。其诗道:“驿尘老骥蹀金珂,雁影盘空一夕过。飒飒风声来草树,冥冥露气逼星河。广川阁峻秋天远,细柳云深暮雨多。千古常留真事业,岂令今日付苍波。”州人李景潞的诗写得也很有特色:“汤沐存灵祀,丹青状不群。何妨臣少主,真可将诸军。飒飒风生帐,森森树拂云。旌旗天上下,慨想旧时勋。”中间有一部分虽然有些怪力乱神,但也是善良人民的一些美好愿望吧。  5楼. 好啊。  6楼. 将军豪气似风涛,征战八方热血抛。忠骨奇缘埋景县,万夫唯有亚夫高。  7楼. 你们太有才了  8楼. **此视频暂不支持播放****此视频暂不支持播放**  
参与本吧讨论请先
 &  & 
 07: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筷子的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