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txt故事对象的设置背后的隐喻

2015年高考天骄行动-百度文库
距离高考还有
扫描二维码
分享给微信好友
高考减压亭分布在全国35个城市,是为广大高考考生提供考前减压的场所。压力大么?减压亭走一遭吧!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故事新编》的文体精神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开题都要撰写开题报告。我也每年向研究生同学们推荐写得好的报告。王建雄的硕士论文选题具有理论难度,学术性很强。大家从他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他对这个论题初步的创新性思考,感受他所下的功夫。博士研究生同学们也可以参考。
华 中 师 范 大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论《故事新编》的文体精神
&&&&&&&&&&&&&&&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1.1.1论题的界定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小说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与《呐喊》《彷徨》不同的命运:研究者的态度,从开始的惊异、不解和观望,到后来的贬低、排斥与回避,直至今日的认同、褒奖与青睐,经历了这样一个研究态势由冷到热,评价定位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近十年以来,《故事新编》逐渐成为鲁迅研究界的热点研究对象。与之相伴,对《故事新编》的体裁类别、修辞方式、生命哲学和创作流派等问题的阐释和论争也愈演愈烈。而在论者看来,这些问题都无不与该小说集所独具的“文体精神”息息相关。
文体是“‘气质’的蜕变”(罗兰·巴特)。《故事新编》作为一种以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各种独特的叙事策略,表现其特有的审美趣味的文体,弥漫着鲁迅特有的历史哲学,生命体验和社会理想。而本论文的中心议题,就是意图通过对这部小说集独异的文体特征的研究,阐发该问题背后的精神气质,具体说,就是通过解决《故事新编》“为什么选择写历史”、“如何重构历史”和“体现怎样的审美趣味”这三个问题,解释这些言语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力和意义指向、揭示晚年鲁迅内心的精神状况。
1.1.2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文本看成一种作家的言语行为,既分析文体的形式特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又考察文体选择的精神动因,解决“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的问题,避免了将文本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作简单的、机械的分割的弊病,从而保证了文本阐释的整体性;第二,探讨过程中也注重将《故事新编》与鲁迅的其他小说、以及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类似文本进行对比参照,使《故事新编》的文体个性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得以张扬,从而突显了该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第三,对其文体精神的研究更多的是立足于文本,立足于实证,而非从先在的概念出发、用既有的理论术语概括鲜活的文本世界,因而可以尽量地避免了批评界理论先行、削足适履的弊习。通过这样的分析,期望达到使《故事新编》的文学价值得到更恰当的彰显、文学史地位得到更准确的定位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解放前:逐步形成与奠基时期
解放前对《故事新编》研究基本上是浮光掠影式的读后感式批评,而对文体精神的研究则更为稀少。但是本阶段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因而是研究的形成和奠基时期。
对《故事新编》的批评应该上溯到《呐喊》时代,当《不周山》以《呐喊》的最后一篇出现时,就有成仿吾“进入艺术的宫庭”“全集中第一篇杰作”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成仿吾看到了《不周山》在《呐喊》各篇目中文体上的异质性。但因鲁迅的不以为然、抽掉《不周山》而暂时中止。三十年代中期对《出关》中的老子是影射或是自况的探讨则正式揭开了对《故事新编》批评的序幕。而1936年1月《故事新编》结集出版,作者在序言中的解释,也奠定了后来者研究的基础,其中“历史小说”“教授小说”“油滑”“速写”等与文体相关的重要概念也成为了后世争论的焦点。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批评成果是茅盾的《&玄武门之变&序》,他将《故事新编》定义为“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的特点。常风、庸众和岑伯也有相似的观点。其中岑伯将它与历史小说和历史小品区分开,提出“新式的讽刺小说”的概念。另外,何干之、欧阳凡海和石怀池等人坚持《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的观点,认为其中与历史小说概念相违背的部分是其不足之处,而表示了批评。
1.2.2十七年和文革:缓慢发展与停滞时期
解放后到文革结束前,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需要,学术研究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阵地,使得这一时期和文体精神相关的研究基本上是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但也有一些亮点隐现。
首先是历史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争论,这涉及到对《故事新编》中今人今事的评价,由剧作家杨绍萱引起,认为小说集是反历史主义的人通常没有理解历史现实和历史真实的区别,也没有认识到油滑在其间的作用,但折射出了“鲁迅并非是一个历史学家而是一个文学家”这个研究者常常忽视的问题。
其次是“历史小说”和“讽刺小说”的争论,历史小说的主要坚持者是吴颖,他认为《故事新编》的主要任务是塑造艺术形象,而具有讽喻现实作用的“油滑”是微不足道甚至毫无必要的。与之相对立的是李桑牧、翟奎曾、马中伏等人,认为小说集主要是为了干预现实,并肯定油滑的“战斗作用”。两派的争论各有偏颇,前者将艺术形象塑造跟干预现实对立起来,后者将小说中讽刺的人物与现实一一对应,但是也我们不少启发:这一文体具有艺术审美和社会指向的双重功能,作者的写作姿态也徘徊在虚构想象与隐喻现实之间。
除此之外,雪苇将《故事新编》中相关的历史素材详细整理出来,刘季林提出小说集文体特征就是“故事新编”,唐弢认为小说是对传统文体观念的嘲弄,目的在于将古人写“活”等,这些研究出去意识形态话语后也十分具有学理意义。
1.2.3文革结束至今:走向成熟和多元并生时期
随着研究视野的解放和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入,从70年代末到现在,对《故事新编》的探讨逐步走向成熟与多元,成果也更为丰富。这些研究集中对在思想、思潮、体裁、手法和产生等要素上,为本论题考察其文体“如何透过其独特的叙述达到传达特有的观念思想”提供了启发。
在思想内涵的探讨上,现代性视角的引入使对《故事新编》的精神意蕴解读摆脱了单一的革命话语,国民性改造、生命哲学、文化批判、历史观念等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词,而油滑、时空交错和人物符号等文体因素是这些讨论的文本基础,成为理解《故事新编》思想气质的重要符码,显现出文体与精神二者的不可分割性。片山智行的《&故事新编&论》,刘延红的《历史的穿透力与感受力——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批判和生命体验》和宫爱玲的《现代性的开端——&故事新编&新论》等是这中研究类型的代表作。
在文学思潮的探讨上,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标签逐渐被表现主义、存在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现代、后现代的术语所取代,生活在中西思想都在剧烈变革时期的鲁迅感应到时代的脉搏是理所固然,这也构成了《故事新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该文体内在的创作思维,但是现代和后现代本身的芜杂多样使对文本的阐释充满矛盾,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争议。代表性的文章有严家炎的《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高旭东、贾蕾:《鲁迅是表现主义者吗?》,廖久明的《&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王亚娟的《游戏不等于后现代主义——与廖久明商榷》等。
在文体美学的探讨上,除了原有的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寓言体小说之外,研究者提出了“新历史小说”和“故事新编体”小说的提法,前者将鲁迅看作是中国新历史小说的先声,将其与中国当代的新历史小说进行对读,而后者将该文本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对其形式特点进行审美的观照,同时,对同时代的和后来的“故事新编体”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权绘锦、陈国恩的《&故事新编&的“油滑”
与现代历史小说的文体自觉》,姜振昌的《&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汤哲声的《&故事新编&与
“故事新编体” 小说》,朱崇科的《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等。
在创作手法的探讨上,“油滑”依旧是研究者热衷的主题,其中王瑶的《&故事新编&散论》将二丑艺术作为突破口,细心梳理比对,较为有说服力。而一些西方修辞术语也纷至沓来,如郑家建用戏拟、隐喻和文体越界等概括其语言、思维和文体特征,张军认为其各个层面都存在着反讽气息,而用荒诞、复调、喜剧性等分析小说集的研究作品也各抒己见。这些有的是从手段而言,有的是从效果而言,都为《故事新编》的解读提供的参考。
&& 在文本产生的探讨上,聂运伟的《缘起&中止&
结局——对&故事新编&创作历程的分析》将《故事新编》看成一个过程,体现了鲁迅理想未成功为破灭的经历。朱卫兵的《&故事新编&的诞生》则认为是鲁迅怪诞现实主义风格萌动、苏醒和形成的过程。张军、王泽龙在《从写作发生学看&故事新编&的创作》中考察了鲁迅对历史的重写、想象及其油滑的由来。刘晓的《浮动的都市蜃景——试论鲁迅&故事新编&后期作品与上海都市生活》则从空间场景的转变、商业环境的影响以及文本的独特形态三个方面,探讨了《故事新编》后五篇作品与三十年代上海都市生活的关系。
1.3 主要参考文献
1.3.1 鲁迅著作
[1]鲁迅:《鲁迅全集》(1-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1-2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3]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3.2 研究著作
[1]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2]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着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
[3]孟广来、韩日新编:《&故事新编&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4]山东省鲁迅《故事新编》注释组、山东大学中文系合编:《鲁迅&故事新编&学习参考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76年。
[5]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6]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年刊》,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7]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8]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
[9]孙郁编:《被亵渎的鲁迅》,群言出版社,1994年。
[10]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
[11]王瑶:《王瑶全集》(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唐弢:《鲁迅的美学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
[1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8]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19]王晓明:《王晓明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
[22]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2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郜元宝:《鲁迅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曹清华:《词语、表达与鲁迅的“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7]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9][美]勒文森著,刘伟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30][日]丸山升著,王俊文译:《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日]丸尾常喜著,秦弓、孙丽华编译:《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2][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3][日]竹内好著,孙歌编:《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
[34]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35][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
[37]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8][美]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0]伍蠡甫、林骧华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1][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
[42][英]拉曼·赛尔登编,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4][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45][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小说面面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6][加]诺思多普·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7]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49][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0]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2][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3]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54][德]海德尔尔:《尼采》(上、下),商务印书馆,2002年。
[55] [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57][英]阿诺德·汤因比著,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上、下),2010年。
[58][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
[59][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
[60][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
[61][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0年。
[62][英]卡尔·波普尔著,杜汝楫、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3][法]福柯著,钱翰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4][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65][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
[66]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67]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68]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9]巴赫金:《巴赫金全集》(1-7),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63年。
[7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商务印书馆,1987年。
1.3.3 期刊论文
[1]林非:《论&故事新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题材小说》,《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
[2]陈平原:《&故事新编&与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鲁迅研究》(双月刊),1984年第4期。
[3]林之:《郭沫若和鲁迅历史小说的美学比较》,《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
[4]林焕平:《鲁迅的&故事新编&与茅盾三部代表小说中人物创造的比较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1985 年第4期
[5]殷国明:《从&故事新编&到&百年孤独&——兼论二十世纪小说艺术更新的大趋势》《小说评论》。1986年04期。
[6]李明伟:《故事新编——中国现代杂文小说论》,《人文杂志》,1987年05期。
[7]陈锐锋:《鲁迅和茅盾的历史小说比较论》, 《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4 期。
[8][日]伊藤虎丸、庄玮译:《&故事新编&之哲学序》
1993年05期
[9]阎庆生:《故事新编的浪漫主义线索——兼论鲁迅创作心理的若干特点》,《人文杂志》,1993年第5期。
[10]张文江:《论&故事新编&的象数文化结构及其在鲁迅创作中的意义》《社会科学》1993年第10期。
[11]徐顽强:《试论&故事新编&的“虚妄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2]倪玉联:《对古老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故事新编&本体意义新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3期。
[13]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4]汪跃华:《试论&故事新编&人物的喜剧性》,《兰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
[15]聂运伟:《试论&故事新编&中的结局现象》,《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
片山智行:《&故事新编&论》,李冬木译,《鲁迅研究月刊》,2000第8期。
[17]刘延红:《历史的穿透力与感受力——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批判和生命体验》,《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4期。
[18]张谦芬:《“圣”“贤”的现代困惑
——鲁迅&故事新编&的文化阐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朱卫兵:《论鲁迅的“现在”哲学———兼谈&故事新编&的现代性》,《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20]鲍国华:《论&故事新编&的消解性叙述》,《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
[21]江胜清:《论&故事新编&的荒诞感》,《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2]张雪莲:《反讽的意义——&故事新编&的现代再评价》,《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23]朱卫兵:《“构建”与 “颠覆”——论故事新编的反讽结构》,《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
[24]廖久明:《&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年第 3 期。
[25]王亚娟:《游戏不等于后现代主义——与廖久明商榷》,《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26]权绘锦、陈国恩:《&故事新编&的“油滑”
与现代历史小说的文体自觉》,《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
[27]姜振昌:《&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8]吴秀明、尹凡:《“故事新编”模式历史小说在当下的复活与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29]陈义报:《&故事新编&与新历史小说比较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30]孙刚:《文化寓言:&故事新编&文类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31]汤哲声:《&故事新编&与 “故事新编体”
小说》,《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2]张文东:《历史中间物一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传奇叙事》,《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2期。
[33]聂运伟:《缘起& 中止&
结局——对&故事新编&创作历程的分析》,《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34]皇甫吉庆:《“中间物”,复仇及“油滑”——&野草&&故事新编&的传记学解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5]张军、王泽龙:《从写作发生学看&故事新编&的创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6]刘晓:《浮动的都市蜃景——试论鲁迅&故事新编&后期作品与上海都市生活》,《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1期。
[37]江弱水:《信史无证,正史毋信——&故事新编&的后现代议题》,《读书》,2007年12期。
[38]杜光霞:《鲁迅的后现代一面——论&故事新编&的后现代艺术特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9]李敏霞:《论&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表征》,《前沿》2008
年第 12 期。
[40]王青、肖延朵:《&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41]李金涛:《“反讽” :打开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空间的另一钥匙——
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2]朱卫兵:《“构建”与 “颠覆”——论故事新编的反讽结构》,《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
1.3.4 学位论文
[1]张军:《&故事新编&反讽论》,华中师范大学,2008级硕士论文。
[2]黄一帼:《&故事新编&的文体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论文。
[3]安娜·尼科年珂:《中西文化原型与&故事新编&》,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丁颖:《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5]廖诗忠;《探归民族“新生”的活源——论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二、研究方案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批评方法。通过分析文本形式的结构过程,发掘文本各要素的意义指向。
(2)文本细读法。立足于对文本的细致阅读,总结归纳出言语现象背后的精神气韵。
(3)综合比较法。将《故事新编》定位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将其放在鲁迅的创作生涯中进行考察,将其放在同时期先后出现的其他作家类似文本中进行考察,体现出文本的演变性与独特性。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将“文体形式”看成是一种表达精神气韵的载体,不仅考察作者的艺术手段,也考察其手段选择背后的精神动力和造成的艺术效果。同时,选择题材内容、叙事策略和审美效果三个维度能够对文体进行较完整和清晰的梳理。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2011年3月:确定选题
2011年4月-5月:收集资料
2011年6月: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7月-10月: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11月-2012年3月:修改论文
2012年4月-5月:定稿
2012年6月:论文答辩
三、论文大纲
第一章、“故事”的选择:作为修辞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历史话语的复数形式与五四时期的价值重估
第二节、上古先秦历史的重写与民族意识的自觉
第三节、“故事新编”体的产生与嬗变
第二章、“新编”的策略:小说诸要素的组建及其效果
第一节、故事及其情节组接
第二节、人物及其身份语言
第三节、结构及其叙事节奏
第三章、新故交融:《故事新编》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民间表达:走向现实的历史与反思历史的现实
第二节、魏晋风度:大时代的“诚”与“爱”
第三节、游戏笔墨:徘徊在“超然”与“介入”之间
&&&&&&&&&&&&&&&&&&&&&&&&&&
&&&&&&&&&&&&&&&&&&&&&&&&&&&&&&&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小说集,从诞生之日起围绕着它的讨论和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鲁迅小说素来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屹立于现代中国文学之林,只要想想当年《呐喊》《彷徨》刚刚诞生时所引起的轰动便知《故事新编》享受这样的待遇也并不为过。不过它与《呐喊》《彷徨》不同的是,后者经过读者的接受,学者的研究,早已经被广泛认可,成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无可置疑的经典之作,而对《故事新编》各种阐释和争论却依然兴盛、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公认的结论——它对每一个人都保持着开放的姿态、没有现成的答案,正因如此,这也是这部小说集的魅力所在。而阐释和争议的范围,也没有超出其在“表现”和“格式”上给读者带来的突破和挑战。这正是本文关键词“文体精神”所要阐发的论题: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是如何通过其特别的格式传递其深刻的表现的。
&一、“文体精神”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文体精神”(the spirit of
genre)的构想来自后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言语行为”(J·L·奥斯汀)观念,在这种视角的关照下,文学作品将不再是单纯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或是现实世界的摹仿,而是渗透着作者主体性的、对世界的观察与想象,同时也暗含着作者通过这种文字形式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也即是所谓的“某人在某个场合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人讲的一个故事”(詹姆斯·费伦)。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独特的文本,在文体层面的素材选择上、叙事编排上以及审美样态的表现上必然深深浸透在作者的主观精神之中,反过来,其对世界的构想,对周遭的意见也只有通过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方式才得以展现,而非如此不能表达。这样一来精神如何凝定于文体,文体彰显何种精神,就成为“文体精神”所意欲探究的核心议题。
对鲁迅来说,《故事新编》是他晚年的“试验之作”(《三十年》),历经十三年的创作历程,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期,其中必定记录着晚年鲁迅的心灵轨迹和生命体验,而根据他一贯的“为人生”的创作追求,其中也必定包涵着鲁迅独特的历史哲学和社会理想,同时,也是在他中断小说创作相当长一段时间,辗转与杂文、散文、小说史研究之间时,迸发出的创作火花,因而其历史题材的选择,叙事要素的策略和审美情趣的展现也有其独具个性的形式样态。对《故事新编》文体精神的研究就是在展现其精神与形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相关的研究述评
研究界对“文体精神”的探讨主要还是分布在在传统的内容、形式和思想上的,也就是说,从三者整体的关系上进行考察的还很少,这些研究可能启用了一些等新的概念,不过总体上还是各自为战、相互少有沟通。但是,一些优秀的成果依然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早在解放前,成仿吾第一个对《补天》做出了较为严肃的评价,认为其是“进入艺术的宫庭”“全集中第一篇杰作”,茅盾、常风、庸众和岑伯也相续对《故事新编》做出评价,指出其“古今交融”的特点,并意识到该文本和其他历史小说的不同,不过仍有何干之、欧阳凡海和石怀池等人坚持《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并批评了其中不符合历史小说的因素。这种有关体裁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解放后到文革结束前,首先由剧作家杨绍萱引起《故事新编》是历史主义的还是反历史主义的争论,争论中唐弢和王瑶的解释很有学理意义。其次,是历史小说和讽刺寓言(小说)的争论。吴颖,他坚持《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任务,而批评其中的“油滑”。李桑牧、翟奎曾、马中伏等人,认为小说集主要是为了干预现实,并肯定油滑的“战斗作用”。雪苇很好的将《故事新编》中相关的历史素材和现实时间详细整理出来。这次争论涉及到了《故事新编》的写古写今的重要特点。
文革结束后,随着西方方法论的引入,研究视野逐步开拓。思想上,片山智行的、刘延红、宫爱玲等从国民性改造和现代性的角度对《故事新编》进行了阐释;创作上,严家炎和高旭东、贾蕾对《故事新编》中是否存在表现主义进行了争论;廖久明等则对《故事新编》中的后现在主义进行探究,王亚娟则表达了相反的意见;文体上,陈国恩、姜振昌等坚持其文体是新历史小说的观点,孙刚则认为是文化寓言,汤哲声、朱崇科则索性将其称之为“故事新编体”;修辞上,王瑶的《&故事新编&散论》为“油滑”找到了新的解释;郑家建用戏拟、隐喻和文体越界等概括其语言、思维和文体特征,张军认为其各个层面都存在着反讽气息,而用荒诞、复调、喜剧性等分析小说集的研究作品也各抒己见,都为《故事新编》的解读提供的参考。
第一章、“故事”的选择:作为修辞的历史叙事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传记与叙事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在以抒情诗为核心的传统中国文学背景下,历史传记“代替了史诗,起到了类似的美学作用”(浦安迪),另一方面,历史也为后来崛起的小说这种叙事文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故事新编》的文类判定虽然至今仍在争论之中,但称其为一种“用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叙事文体的观点始终是无人否认的。本章就以此为切入点,结合鲁迅的创作习惯和思维特点,分析该文体在题材选择上的特征及其意蕴。
第一节、历史话语的复数形式与五四时代的价值重估
一、鲁迅对历史及历史话语的态度
“今夕的对立和互补,是贯串中国文化始终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浦安迪),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利器,而鲁迅对历史经验的重视也遍布其生活和创作之中,他曾直言“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但是他对中国的官方史书却常含非议,认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历史书的叙述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话语的书写,而历史话语就其自身属性而言是一种具有高度意识形态色彩的权力话语,它担负着政权合法性论证和建立一个族群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功能,因此对一套历史话语的承认和修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威权的确认和维护。而在中国社会这样一个主要依靠宗法和伦理维持运转的国家,对历史的尊崇究其根本上则是对历史话语的尊崇,同时,历史话语则弥散在整个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正所谓“六经皆史也”(章学诚),对历史话语的审视意味着对价值的重估。
但是历史和历史话语无法分开,历史必须通过历史话语表达,但是“笔只拿在或一类人的手里,写出来的东西总不免于蹊跷”。要想展现出历史的丰富性和可参考性必然会寻求另一种历史话语,一种方式是考察边缘历史话语——野史,“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创造出一种历史话语,借以表达自己的对历史的观念,这就为《故事新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二、《故事新编》对历史话语的质疑与解构
《故事新编》就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产生,因此当它对历史话语的另类书写突破读者阅读习惯、引起读者的惊异与争论时,鲁迅对历史的叙事目的就一步一步实现。它对“正统”历史话语的批判表现在,一方面、《故事新编》本身就是鲁迅以文学形式对历史的夸张的,出格的书写,为历史话语增添了复数形式,消解了历史的威权,对历史叙事话语的拷问就是对传统中国“从来如此”的伦理价值观的颠覆,《故事新编》作为文学作品,对历史话语的戏谑和模仿本身具有合法性,但当人们批评其“非历史主义”,违反历史真实时,那么我们就要追问,历史真实是什么,就是官方正史中神圣化的书写么?或许我们不能确切的答“是”或“不是”,但是,问题的提出就足以撼动我们“从来如此”的概念。另一方面,对历史的虚构性和虚伪性的嘲讽甚至直接以文学形式,出现在了如《补天》《采薇》等《故事新编》的文本之中,同一历史现象被赋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历史话语的不确定性则更加直白地表现出来。而历史真相只有一个,随着历史话语被赋予的种种价值瞬间失去了神圣性,得到致命的质疑和解构。这都是对五四以来“价值重估”的主题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节、上古先秦历史的重写与民族意识的自觉
一、重返原初时期的民族记忆
虽说将《故事新编》定义为“历史题材小说”并无太大的异议,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一点,其文本中所选的“神话、传说及史实”,如果按照现代史学的观点,虽属于广义的历史,但并不足以为信史。它们更多是作为一个民族的原始形态的文艺、哲学和宗教文本存在的。因而,作为探源民族心理的材料,作为神话、传说和逸史比官史更有重写的价值。对上古先秦“历史”材料的文学化想象在鲁迅的创作上标志着一个新阶段,书写个人的乡土回忆的同时也启动了对民族历史现场的想象性还原。而在对繁杂的上古先秦“历史”的梳理和选择过程中,鲁迅选择的是在他的心灵中最具有“事件性”的人物和片段。他从《补天》开启了人的历史,《奔月》宣告了英雄时代的结束,而从《理水》到《起死》则展示了百家争鸣的中国文明轴心时期,世俗社会各种思想的博弈,这些题材的选择都指向着鲁迅本人的取舍和对民族精神的拷问。
二、立足现代问题的重新书写
正如科林伍德所说“每个新的一代都必须以其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每一位新的历史学家不满足对老的问题做出新的回答,就必须修改这些问题本身”(345),面对已有的“故事”,重写时,鲁迅向古人提出了“现代”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文本的主要内容去打量小说的题目,会发现叙述大多“离题”:《补天》中女娲补天只用了很少的笔墨,《理水》中大禹治水甚至是间接地虚写,等等,当然,我们可以从象征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题目的设定,但是,不可否认,作者叙述的重点落到了女娲、后羿的被弃,老子、庄子的出逃等事件上,而这些事件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或隐或现的多次出现,如果说“新”并不是古人没有这些问题,而是从来没有人向历史提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立足在“人本主义”的。因此,以“历史”为题材,题材但是对这些题材的选择角度却是阐释“现在”的问题,果然,古人没有被写得“更死”。
&&&&&&&&&&&&&
第三节、“故事新编”体的产生与嬗变
《故事新编》产生自然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因,但是这种以旧文本作为创作的题材,通过对其重写/改写来表现其内在精神文体的创作手法,在鲁迅的创作过程中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在其创作的早期和中期,就有这种“故事新编”体产生的诸多朕兆。
一、外国科幻文学的翻译。鲁迅的早期文艺创作除了撰写文艺论文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翻译外国文学。而此时受到严复和林纾的影响,其翻译和后期的“硬译”风格有很强烈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和意译成分。如《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将外国科幻小说改编成中国文言章回体小说,并拟联语目录,这样产生的意图是,在题材上表现出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期望,而体例上则在中国读者的接受上增加可读性,满足其阅读习惯,促进其传播。但是这种变异过程已经使客体的文本初步具有了主体性特征。
二、外国英雄人物故事的改编。如在《斯巴达之魂》中,使用精炼的文言改写这个希腊英雄传说,并在这希腊传说中加入一些异质性因素,如“不动明王”等佛教典故和“照影成三”等中国典故,这与“翻译”已经相隔甚远,带有了更加强烈的创作个性,使这个希腊传说有个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的主题;而进一步的发展是《复仇(其二)》的、以耶稣遇难作为对象的重写过程中,鲁迅在对《圣经》的这段记载中加入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同时将耶稣从“神之子”转换成了“人之子”,并加入个体的评论“钉杀人之子比钉杀神之子更加血腥”,不论在题材的选择和问题的切入点上都赋予了作者强烈的社会指向。
三、对中国经典的戏访。如“拟古的新打油诗”《我的失恋》对《四愁诗》的戏仿,选取古代的情诗的格式,加入现代的意向与主题,在时空交错之中,对古对今都是双重的反讽效果。同时其在选材和创作上“游戏”的心态也是跟《故事新编》十分契合。
第二章、“新编”的策略:小说诸要素的组建及其效果
第一节、故事及其情节转换
《故事新编》中所使用的“历史题材”有很大一部分,在源文本中,严格的说来,并不能算是叙事作品,而只是福斯特所说的“故事”(《小说面面观》),“新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故事”转换成“情节”过程,这样多个故事按“因果律”组成一个情节链,促使中国神话传说从“空间性描绘艺术”向“时间性叙事艺术”转变(浦安迪),如《补天》则至少是由“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徐福东渡”“汉武求仙”的四个故事组成,这四个故事在“源文本”中只是只言片语,在各自内部也只有画面性的描写,没有情节性的描述,而《补天》则将其变成一个完成的情节,各个叙事单元之间相互连贯,产生“组合效果”。这样一方面扩大了整个叙事空间,人物形象可以塑造得更加丰满;同时情结的“因果性”,使鲁迅对其选材料的理解得以充分展现,对民族性的源流则有更具体、更丰富的挖掘。
《故事新编》中的改编指的是,更改了故事或人物原有的目的或气质,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在《起死》中对庄子的描写就是一种“有意误读”,小说将历史上庄子“方外人士”的形象,改写成一个正要追求利禄的“伪隐士”,表现了鲁迅对“道教”的特殊看法,又如《铸剑》中对黑色人的重新塑造,展示出作者对小说人物的移情等等,这些有意的言语行为突破了读者的原有的期待视野,在不改变整个故事格局的前提下,引发了读者新的思考、赋予了源文本新的意义
增益是指在小说中加入了源文本中没有的叙事元素,这是《故事新编》最具想象性的地方,是鲁迅最出色的创造。这些新加上去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如《补天》中的古衣冠的小丈夫,《奔月》中的老婆子等等,几乎每篇都设置了新的人物和新的情境,使主人公得以自我选择,体现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社会现实性,另一方面,这种新的境况也往往正是鲁迅提出新问题的地方。
&&&&&&&&&&&
第二节、人物及其身份语言
一、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对垒
福斯特将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概括为圆形任务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是性格有转折的,较为真实的人物,扁平人物是性格单一,漫画化的人物。《故事新编》存在着这两种人物并置的局面。圆形人物多表现出现实中的个人的复杂性,在文中多为主要人物,这类人物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摆脱神话传说中人物的脸谱化,从而达到真实的效果;而扁平人物则多为符号化的体现一类人,在文中多为次要人物。“油滑”多发生在对扁平人物的处理上,产生“间离效果”,使读者并非相信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真有其人,而是意识到作者有意造成时空错乱,而达到的讽刺意图。
二、白话与文言、方言、外语的交错
《故事新编》是在白话语境下叙述的作品,但是其中也穿插着多种语言,语言本来是是交流的工具,但是有些时候却为了达到有意妨碍、限制交流的目的。这些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在代表不同的身份,并有意保持身份间的距离。鲁迅通过这些话语的设置,制造了各种力量的对抗,例如,女娲与其所造的人类的语言所对应的是“白话”与“文言”,两者的不能沟通,而人类用文言指责或求救于女娲,则隐喻着人类文明的异化;而《采薇》中的官方布告用的文言则象征着一种权利话语,小穷奇在抢劫伯夷和叔齐时对这种话语的模仿(“恭行天搜”)则暗示着一种暴力的合法性等等。鲁迅就是以荒诞的手法揭示了出这些语言身份背后的权力目的和虚伪本质。
&&&&&&&&&&&
第三节、结构及其叙事节奏
一、陷入油滑:建构/消解模式
鲁迅解释《故事新编》时认为是“陷入”油滑,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小说有一个先建构、后消解的过程,建构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小说格调,设立一个崇高的形象和氛围,而后消解的过程是一个格调陡然下滑陷入滑稽的情景,是前文对价值意义的质疑和反讽,建构的效果在于制造了足够的心理势能,让人看到希望和英雄,消解的意义在于回归人间,对当下有清晰的现实的回光返照
二、绚烂之后:峻急/舒缓变奏
《故事新编》赋予了小说的建构部分高强度的叙事密度,以突出情节的突变、冲突、使之充满戏剧性,拔高读者的情绪,而在消解部分则为了是对意义的稀释,多是通过过细描绘场面,记录街头巷尾闲谈,聚焦日常生活场景来实现。因此,小说的建构部分往往快意峻急,消解部分常常枝蔓黏重,崇高感的急剧建立之后又缓慢地展示出对崇高的怀疑与侵蚀,构成了一种荒诞和无意义感。而这种先扬后抑,悲喜交加、从容不迫的“审丑”姿态,给人带来的不适感,正是寄予鲁迅式的国民性反思之处。
&&&&&&&&&&&&
第三章、新故之间:《故事新编》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民间表达:走向现实的历史与反思历史的现实
一、凡俗化的想象:圣贤回归大地后的百态
《故事新编》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我们熟知的神话英雄人物身上的光环抹去,这种凡俗话的手段,一方面,是对复古主义者乌托邦式的幻想的否定,即使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那他也必须面对世俗生活中的吃穿住行,而通过“读经”“祭孔”想恢复到了神圣境界不但在现代不可能,就算在历史上,也没有存在过,另一方面是对圣贤的降格,使人物更加复杂丰满,充满人性,文学的可然律的“真”胜过了历史的
“真”,作为一个人并不比作为一个“神”渺小(女娲、后羿等),作为一个“神”并不比作为一个“人”伟大(老子、庄子),以现代性的眼光重新打量回归大地后的圣贤,是人本主义者诗话历史的起点。
二、喜剧性的冲突:“丑角”的“笑”与圣人的“窘”
将圣贤们安置在一个充满反讽意味的情境里,在他们的哭笑不得中充满了民间戏谑文化的喜剧性;当英雄不得不与一些
“丑角”做无意义的、不对等的对抗,而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后者时,小说中充满了“笑”和“窘”的喜剧性,而这喜剧性的嘲讽是双重的:“笑”的指向是圣贤的精英身份具有虚构性,在现实生活中,“精英”不受民众的承认,是一种自我建构的乌托邦。“窘”的指向是“民间”,民间对权力、功利等等的追求无法真正与知识者产生对话,同时也阻断了整个民族素质的积累提升,导致了整个民族历史的往返重复。
&&&&&&&&&&
第二节、魏晋风度:大时代中的“诚”与“爱”
鲁迅说的“在我自己,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大时代”一个动荡多变,关乎存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个人都有己的选服从自己的道德择。而鲁迅则是把目光投向了历史中同样动荡的魏晋,选择了个人自我启蒙,自我觉醒,自我解放。
一、澄怀味道:浩歌狂热之中的冷眼
“澄怀味道”是借用六朝的绘画术语,小说中体现为:鲁迅在文本中以“展现”的方式,描绘生活的原貌,冷静细致、迫近零度地书对喧闹、盲目的人群进行速写和白描,将他们对生命的马马虎虎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这些围观者常常根据利益变换变换自己的“信仰”,将自己和别人作为实现某一功利目的的手段(如孔子、文化山学者等),而在无意义的闲聊,在狂热的围观之中掩盖、逃避自己灵魂的空虚,缺乏对自己的“真诚”,而丧失自己人格的独立。
二、师心使气:直面生命之中的荒诞
鲁迅引刘勰话:“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认为这“师心”和“使气”,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的特色。而“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魏晋风度》)。以“心”为师这对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敢于“使气”是对“意志自律”的践行,即使世界是荒诞的,战斗是虚无的,但是也须直面的“西西弗”精神,就如同女娲、宴之傲者、墨翟等依仗自己的原则行事,敢爱敢恨,赋予无意义的生命以价值,体现对生命的热爱。
第三节、游戏笔墨:徘徊在“超然”与“介入”之间
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相对与《呐喊》《彷徨》这类以“乡土回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故事新编》更多偏向与超然的虚构和想象,所以成仿吾称之为“艺术”,但是鲁迅的“为人生”的创作起点,又有意无意的“介入”现实,使小说带上杂文色彩。同时一方面回归大众,反思精英立场,另一方面,又批判民间污秽,坚守启蒙岗位。鲁迅的多重的怀疑和内心的焦灼,共同构成了这个既油滑,又严肃,既超然于世外,又介入于人间的晚年挣扎心态
一、历史文学化
鲁迅的这种文学体裁,以文学自由诗意的想象代替历史“言必有据”的拘谨,创造出《故事新编》这种独特的文体,其浓烈的虚构和想象色彩,既有穿越新旧时空的人事,又有立足生活现实的细节,使文本超然于条条框框的文学理论束缚,避免因过于僵化地依附史实,成了历史故事的现代汉语版或历史事件的评论解释者(如郭沫若的《豕蹄》),而失去创作的灵动,从而更加展现自己的创作天才。
二、小说杂文化
而长期的杂文创作习惯,文学为人生的创作动机,使小说常常有“挖坏种的祖坟”的动作,又从小说构思的幻想与虚构中“介入”现实,拿身边的丑类开玩笑,戏谑之中使小说带上了杂文气息而有了“战斗色彩”,增添了社会功能。但是小说的典型化原则又使得这类“杂文”色彩更多地针对某一类人而不是一个人,所以《故事新编》又具有了文明批判的超越性,在“游戏文字”之中又有着严肃的主题,而不至于为了戏谑而戏谑。
&&&&&&&&&&&&&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通过阅读传记和《鲁迅全集》,对鲁迅生平及创作有了一定了解。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对《故事新编》有了总体上的把握,并撰写过专题论文:《论&铸剑&中的建构与消解》。
(3)已完成《故事新编》研究的综述性工作,并撰写过相关论文:《新世纪&故事新编&研究述评》。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研究条件:已具备《鲁迅全集》、小说文体学、叙事学和历史哲学等相关研究材料和研究著作。
尚待解决的问题:《故事新编》创作过程的时间跨度较大,在把握住其较为普遍的创作规律上存在难点,因而在总结归纳其文体特征上依然需要更加细致的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五、导师意见
&&&&&&&&&&&&&&&&&&&&&&&&&&&&&&&&&&&
&导师签名:
&&&&&&&&&&&&&&&&&&&&&&&&&&&&&&&&&&&&&&&&&&&
六、导师组意见
导师组各位老师签名:&&&&&&&&&&&&&&&&&&&&&&&&&&&&&&
学科组长:
七、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培养单位公章:&&&&&&&&&&&&&&&&&&&&&&&&&&
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名:
注:开题后本报告需交一份到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人间世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