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电影美国出了多少部队

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的原因,结果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的原因,结果
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的原因,结果
海湾战争(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纠纷,二是领土争端,三是由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还夹杂着双方领导人个人的决策.
一,两伊同是伊斯兰国家,但伊朗五千多万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伊拉克一千六百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为什叶派,但当政者是逊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毛拉们(宗教专职人员)掀起宗教狂热,公开鼓吹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邻国,什叶派穆斯林又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因此首当其冲.伊朗领袖霍梅尼从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现总统、当时的第二号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以煽动当地什叶派叛乱的罪名驱逐到巴黎,为此,双方结下了“一箭之仇”.二,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这个问题本来根据萨达姆同伊朗已故国王巴列维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已经解决了,协议规定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但萨达姆签约后一直感到后悔,趁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动乱之机废除了协议.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三,由于双方领导人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政策,互不让步,激起了历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导致爆发了战争. 伊朗同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时间,双方的说法不一.事实是:
1980年4月,两国边界一带,枪声炮声断断续续;8月,双方的边界冲突日益增多和扩大.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废除他同伊朗前国王巴列维1975年3月签署的<>,要求伊朗承认伊拉克对构成两国边界一段阿拉伯河拥有的全部主权.次日,伊拉克议会又通过一项法令,要求进入阿拉伯河的一切船只必须挂伊拉克国旗.于是,两伊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9月22日上午,伊朗军队向挂伊拉克国旗的两艘日本船、一艘希腊船开火.中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对伊朗的军事目标进行“威慑性打击”,大批伊拉克空军飞机对包括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巴赫拉巴德空军基地在内的的10个机场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下午,伊朗出动陆海空军进行反击,伊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的两个空军基地.9月23日凌晨,7万伊拉克军队在飞机掩护下,在北至希林堡南到阿巴丹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兵分3路向伊朗境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从此,就全面爆发了两伊战争.
日,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在给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两伊的“袭船战”或称“油轮战”,系指双方于1984年4月开始专门袭击对方运输石油和货物的油轮与货船而言.
伊拉克海军由于在战争初期大部分被摧毁,其余部分被封锁在乌姆卡斯尔军港和阿拉伯河内,它进行“袭船战”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军飞机发射导弹、投掷炸弹和发射炮火.伊朗则使用炮艇、直升机和短距离导弹.
自1984年4月“袭船战”起到1988年7月底为止,约有400艘油轮和货轮遭到两伊的袭击,260名海员丧生.
早在日上午伊朗同伊拉克就开始了袭击船只的行动.当时伊朗军队用炮袭击了在阿拉伯河航行挂伊拉克国旗的日本船和希腊船.战争初期被两伊击沉、击毁在阿拉伯河航行的各国船只90多艘,其中包括几艘中国货船.战争初期,两伊的海军还在海湾北部进行了海战,双方的舰只都遭到很大的损失.但上述这些袭击船只行动还不属于两伊“袭船战”的范围.
从1980年9月战争爆发到1988年7月底止,总共有540艘船只遭袭击,300多名海员丧生,完全被击毁的船只约50艘,总共货物损失约达1000万吨.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现代十大战争揭秘
&朝鲜战争:打破美军不败神话
&越战:做了手脚的情报导致战争升级
&对越自卫反击战:谁给了越南胆子
&两伊战争:同“姓”兄弟煎熬
&珍宝岛事件:究竟谁开了第一枪
&查看更多资讯
专题制作:郭勇 赵琳
电话:010-  第6课 两伊战争
当前位置:>>>>>>>>>>>>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矛盾重重的邻国
1975年两伊谈判达成协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什叶派与逊尼派
在阿拉伯河主权归属上的分歧;宗教派间的矛盾;库尔德少数民族问题
达成的协议未能实现的原因;宗教派别矛盾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恩怨
尽管造成两伊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复杂,但仅靠战争一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战争给两伊、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再一次证明,战争不是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明智选择
两伊战争的经过
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到1981年9月前双方处于相持阶段;1982年7月伊朗攻入伊拉克领土,双方开始“袭船战”和“袭城战”;1988年8月停火
1982年后,伊朗拒绝伊拉克停战要求的原因;“袭船战”和“袭城战”的影响
探究两伊攻守战略态势转换的条件
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两伊战争为什么会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怎样导致新的军备竞赛
探究两伊战争给两国、中东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两伊战争的教训与影响。
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像其他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一样,两伊战争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前面讲过的中东战争、印巴战争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宗教因素并不是源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同一种宗教中的不同教派分歧。这使我们在认识引发局部战争原因上,眼界要更宽阔。两伊战争既给两伊自己带来巨大损失,留下了惨痛教训,也为中东局势和世界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本课的内容有较多的文字材料和可视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到讲述中,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在分析战争原因和总结教训和影响时,可以采用分析和归纳、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培养历史理性思维能力。
本课引言采取一种“倒叙”方式,从两伊战争结束时的一个场景切入,表现了两伊人民希望停止战争,享受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流露得越强烈,说明他们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感受越深。这也是一种“反衬”,由这种“反衬”,通过一两个疑问句,如“为什么人们对这场战争的结束如此欢欣鼓舞,兴奋不已?”“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就可以自然地联系到这场战争以及它的起因,从而导入正文。建议教师抓住“倒叙”和“反衬”做文章,设计导入。
第一目“矛盾重重的邻国”中,首先介绍了伊朗和伊拉克交界情况和宗教属性,并对它们之间的这场战争做出了评价,突出了两个“最”字。之后,主要介绍了两伊矛盾的方方面面,说明了它们之间矛盾的复杂性。本目基本上是从领土、教派、民族、国际因素四个方面展开的。
1.领土争端。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曾在阿拉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后来,英、俄等国也把争夺的触角伸到这里,插手阿拉伯河的划界成为它们体现自己势力存在的一种方式。1913年,在英、俄裁定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一年后确定了在阿拉伯河上的边界走向。除一段外,两国边界都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整条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该河的主权归独立的伊拉克所有。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但伊朗并未履行协议,迟迟没有把上述地区交给伊拉克。伊拉克对此极为不满。1980年,伊拉克萨达姆总统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两伊边界领土争端骤然升级。
2.历史传统和宗教文化。两伊正好处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伊朗继承了古波斯文化传统,伊拉克属于阿拉伯文化圈。两伊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教徒却分属两大教派。95%的伊朗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有60%的教徒也属于什叶派,但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逊尼派手中。两派在对宗教教义的解释上存在不同,对政权的态度也不同。简单地说,什叶派更推崇和信奉宗教领袖,而逊尼派更愿意服从政权。1968年逊尼派的复兴社会党上台执政,建立一党统治,自然对国内的什叶派穆斯林高度警惕并严加限制。而此时,伊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正流亡伊拉克,并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享有极高威望,被伊拉克什叶派反政府力量推崇为精神领袖。这就引起复兴党政府的不满与敌视。1978年,伊拉克政府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3.国际社会的态度。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张,特别是对西方世界的全盘否定态度,使西方国家深表忧虑。特别是美国,自然把伊朗视为自己在海湾利益的最大威胁者。遏制和打击霍梅尼势力的增长与扩张,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致目标。
教学建议:本目内容比较清晰,几个方面表述相对完整,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概括总结。对于本课的难点──不同教派之间的分歧,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中的“历史纵横”,从基本观点上弄清两派的不同之处。然后,适当补充一些霍梅尼流亡伊拉克的活动细节,以及两派对政权的态度等内容。从宗教观点、对政权态度、个人恩怨三方面充实教派之间分歧的内容。
第二目“两伊战争的经过”中,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局。
1.战争爆发。战前两伊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朗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潜力均胜过伊拉克。伊拉克总兵力22万人,其中陆军19万人;海军4 000余人,各种舰艇43艘;空军2.8万人,各种飞机500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万人,预备役部队25万人。伊朗军队经过霍梅尼大规模清洗,总兵力达到24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2万多人,各种舰艇80余艘;空军7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万人,预备役部队30万人。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和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但对伊拉克的突然进攻还是估计不足。
自1979年以来,两伊的摩擦和冲突时断时续。1980年4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一名伊朗人投出一枚炸弹炸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萨达姆总统立即指责这是伊朗背后指使的。这一事件成为两伊冲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9月中旬,伊拉克部队先后收复了一些被认为属于自己的地区,9月17日,准备就绪的伊拉克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边界冲突急剧升级。22日凌晨,伊拉克出动空军袭击了伊朗19个重要军事基地和石油设施,地面部队6个师和1 200辆坦克,分三路向伊朗发动了全面进攻,两伊战争正式爆发。伊朗方面缺乏准备,仓促应战,节节败退。伊拉克军队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千米,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地区。伊朗方面紧急动员,利用前线失利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和宗教狂热,掀起全民参战高潮,10月底就基本阻止了伊拉克的全面推进。
2.1981年双方基本处于相持状态。1982年3月,伊朗开始了反攻,先是集中了3个师和其他一些兵力,发动了胡齐斯坦战役,收复了部分失地。此役双方伤亡巨大,伊拉克损失2.5万人,伊朗损失1万多人。伊拉克希望停止战争,但伊朗用发动又一次大规模战役作为回答,基本收复了全部失地。6月底,伊拉克从伊朗撤回所有军队。但伊朗的停战条件过于苛刻,如要求恢复1975年边界,赔偿伊朗1 000亿美元战争损失等,让伊拉克无法接受。同年10月,伊朗再次发动进攻,进入伊拉克领土作战。
双方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伊朗采用人海战术,甚至让成千上万的少年每20人编成一组,冲入布雷区,为后面的部队扫清道路。伊拉克则不顾日内瓦公约的规定,在部分作战地区使用了毒气。1985年3月,伊拉克又挑起了“袭城战”,用飞机和导弹袭击了伊朗首都和其他40余座城市,伊朗则首次用地对地导弹袭击了伊拉克的城镇。战争已经升级到了对和平居民实施打击。与此同时,双方在海上还展开了“袭船战”。伊拉克为了迫使伊朗同意停火,试图破坏其经济支撑,对伊朗的运油船进行袭击,伊朗也还以颜色。伊拉克和伊朗为了破坏对方的石油出口,还袭击了巴拿马、美国、科威特、英国、希腊等国的油轮,共有500多艘中立国船只遭到袭击,造成国际社会的恐慌,纷纷对此种行为给予谴责。美苏英法等国应国际社会要求,开始为中立国油轮提供护航,多次与两伊发生冲突。美国和强烈反美的伊朗冲突更为严重,双方直接交火。美国不仅打击伊朗的军事力量,还在1988年7月,击落了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造成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3.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多方进行调解,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伊拉克表示接受,伊朗没有明确表态。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再次攻入伊朗境内。美国等国对安理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同年7月,在军事和外交压力下,伊朗终于同意停火。双方长达8年的战争至此结束。
教学建议:本目和下一目有地图和较丰富的图片,建议与课文密切配合利用这些有形教学资源。如,在讲述两伊开战前的准备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两伊的实力对比”,分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两个层次引导学生理解两伊的实力。在讲解伊朗的全民动员和人海战术时,可以结合图片“接受军事训练的伊朗女兵”和“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讲解伊拉克使用毒气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及观看图片,增加感性认识。
在“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一目中,从战争对两伊造成的经济破坏、物质损失等方面指出了战争留下的教训。这里还应联系前一目最后的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对两伊战争后果的认识。同时,从两伊战后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探讨了这次战争的影响。
1.两伊战争的损失。有关双方人员和物质损失的准确数字现在尚未见到权威的资料。但普遍认为对双方来说,这个数字肯定是巨大的。一种说法认为,8年中,两伊伤亡达160万人,其中死亡60万人,被俘8万~9万人。有300万难民流离失所,边境城镇几乎化为焦土。由于相互攻击经济目标,双方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6 000亿美元。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两伊为支撑战争都加大了军费开支,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伊朗为60%,伊拉克为164%,这使战前外汇储备370亿美元的伊拉克变成了负债700多亿美元的债务国。当然,如果加上为恢复经济而需要的费用,数目就更加惊人了。这充分说明,战争给两伊带来的首先是痛苦、损失和经济倒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惨痛教训。
2.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埃及、约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持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南也门等则公开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两伊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时,叙利亚关闭了经过其领土的一条伊拉克输油管道,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深怀恐惧的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则向伊拉克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伊朗采取袭击这些国家的油船进行报复。
3.两伊战争为国际势力,首先是美苏两个大国插手两伊战争,进而影响海湾和中东地区形势提供了三个“契机”:(1)由于伊朗鲜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的总体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过战争达到削弱伊朗现政权的目的,因而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但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伊朗。(2)两伊开始“袭船战”后,一些承担运油业务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美国担心会直接卷入两伊战争,迟迟没有回应。苏联认为这是渗入海湾的又一个良机,则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可以提供护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美国不敢怠慢,急忙答应提供护航。这样,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3)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军舰理应撤出该地区。但苏联利用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的考虑,要求所有非海湾国家军舰全部撤出海湾地区。不出所料,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美苏两国军舰又这样“权利平等”地留在了海湾。美苏两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为两国插手海湾事务,左右海湾局势提供了方便。
教学建议:本目以历史分析和总结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两伊战争的特点,即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两个“最”,并找一找两个“最”之间的联系。规模最大,意味着双方的投入巨大,同时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就更长,这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伊惊人的损失。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战争的结果,看看双方是否达到了战争的目标。实际上,两伊的战争目标都没有达到,也就是说它们耗尽了几乎全部财力打的这场战争,双方几乎是一无所获。投入与收效出现了严重失衡,从这个角度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两伊战争的教训。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文字具有一定的现场性,比较生动,教师可以用板书写下这样一串数字“1988年8月8日”,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在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两伊人民庆祝停战时的情景。
在讲述两伊之间复杂的矛盾时,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讲述。每讲一个问题时,先板书题目。如“领土争端”、“教派分歧”、“民族问题”、“国际背景”等,给学生提供清楚的线索。在讲领土争端时,引导学生仔细识读本课的地图,找到阿拉伯河的位置(图中没有标出,但它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和一些重要城市(如巴士拉、阿巴丹)的位置。教派分歧是本课的难点,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中的“历史纵横”,从基本观点上弄清两派的不同之处。对课文中提到的库尔德人少数民族问题,可适当增加一些背景资料。(见案例一)
在讲述两伊战争经过时,可以采用“面”“点”结合的处理方法。“面”就是战争的基本过程,大线索。这里可以把两伊战争分成三个阶段,即伊拉克进攻阶段、双方互有攻守阶段、伊朗进攻阶段。还可以分别站在伊拉克角度,把战争进程看成是一个“涨潮──退潮”过程,相应的,站在伊朗的角度就是“退潮──涨潮”过程。这样比喻学生可能更好理解。“点”就是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战役或是重要事件,突出两伊战争的特点。如伊朗的全民动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图片进行描述;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袭城战”和“袭船战”,伊朗客机事件;等等。“面”的讲述要突出两伊战争的规模大、时间长的特点,“点”的讲述要突出它的另一个特点,即损失惨重。这样处理可以做到本课内容的前后呼应。
在讲述“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时,总结“教训”要紧紧抓住“造成经济全面倒退,影响经济发展”做文章。经济倒退比较明显易懂。影响经济发展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分析:第一,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被损坏了。巨额军费开支,耗费了两伊多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仅军费开支一项就达2 000多亿美元,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伊拉克的外债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为350美元。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战争使两伊大量人员伤亡。第二,经济发展的支柱受到破坏。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战争中,双方不惜余力地对对方的石油工业进行破坏,双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急剧降低。第三,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趋于恶化。战争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问题,致使两伊双方关系没有根本缓和;在战争中随着中东地区格局的改变,两伊的对立国都有所增加。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行动,引起了海湾各国和中东国家的警觉与不满。伊朗在袭船战中,也把打击的目标扩大到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同样,伊拉克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好转。战后不久,伊拉克的地区争霸野心再度膨胀,与科威特的关系逐渐恶化,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伊拉克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并且与绝大部分中东国家关系紧张。输掉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这样的分析,也为后面的“海湾战争”一课做了一定的铺垫。
2.教学案例
两伊的库尔德人少数民族问题。
库尔德人是西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世代居住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伊朗北部、伊拉克北部、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等地。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属逊尼派。在他们的历史中,从未建立过独立的民族国家。进入20世纪,库尔德人也要求建立独立国家,但都未能实现。在伊朗的库尔德人约有400万,他们的自治要求屡次被伊朗政府拒绝,这就引起了库尔德人与伊朗政府的冲突。伊拉克对伊朗的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给予了暗中帮助。而在伊拉克,库尔德人是第二大民族,总数在350万~400万之间。同样,这里的库尔德人要求自治的愿望也被伊拉克政府拒绝。库尔德人同样成为反伊拉克政府的力量,多次与政府武装发生武装冲突。而一些外部势力,也利用库尔德人问题,给两伊政府制造麻烦。在两伊矛盾尖锐过程中,伊朗政府就资助了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武装,反对伊拉克政府。他们遭到伊拉克政府军的镇压。两伊战争中,库尔德人武装频频出击,使伊拉克政府腹背受敌。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伊拉克派出正规军进行“剿灭”,摧毁了25个库尔德人城镇和4 000多个村庄,150万库尔德人无家可归。
伊朗的全民动员。展示图片或幻灯片《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
这是正在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从这幅图片上,你们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信息?或是有什么感想?
引导答案:这些女兵的年龄并不大,应该也是求学的年龄;她们要拿起武器和男人一样走上前线。她们的装束是伊斯兰教式的,不是一般的军装,与远处的那位男子的穿着完全不同,这说明她们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
再看这幅照片,这是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看看他们的眼神,看看他们的年龄,再看看他们的装束,你又能感觉到什么?
引导答案: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但又不像渴望战斗。年龄有大有小;穿的也不是军装,不是正规军。这两张照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伊朗的动员程度。在战争中,伊朗采用人海战术,甚至让成千上万的少年每20人编成一组,冲入布雷区,为后面的部队扫清道路。
两伊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问题。
实物投影或幻灯片:图片《战争的幸存者》,文字《一位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从这幅照片上可以看出,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后士兵的痛苦状态。化学武器用于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由于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痛苦,所以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和反对。1925年,专门制定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日内瓦公约。但是一些国家却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1935年的意埃战争中,意大利就使用了毒气,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在中国研制和使用毒气弹,并且贻害至今。
从这位士兵的回忆中,可以感觉到作为普通士兵,他们对化学武器的恐惧与无奈。两伊都对对方使用化学武器进行了指责。从1984年到1988年,联合国先后派出5个调查组调查两伊使用化学武器问题。他们报告说,两伊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造成了平民伤亡。1988年5月,安理会通过决议,对两伊战场以前所未有的密集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感到震惊,强烈谴责了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要求两伊不再使用化学武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两伊之间冲突的还有什么原因?
解题关键:引发两伊冲突的多种因素。
思路引领: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
答案提示:(略)
【探究学习总结】
1.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解题关键:背景原因中包含多种因素;实力对比。
思路引领: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环境。
答案提示:两伊之间围绕阿拉伯河部分领土归属问题的争执;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分歧,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美苏在海湾地区的争夺和对两伊的分别帮助。
双方各自的有利条件: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2.试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和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解题关键:使中东地区出现新的矛盾,美苏乘机插手海湾及中东地区。
思路引领:中东出现三个阵营;美苏加强了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答案提示:两伊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出现了三大阵营,形成更复杂的矛盾,给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美苏趁机插手中东事务,以护航为名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战争中美国和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增加了紧张局势,也殃及了和平居民。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伊朗和伊拉克就解决边界争端达成协议(1975年3月6日)
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朗和伊拉克的边界争端,在阿尔及利亚布迈丁的斡旋下,曾达成协议。
据阿尔及利亚新闻社3月6日报道,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第一届首脑会议期间,在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胡阿里?布迈丁的倡议下,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在阿尔及尔就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并且签署了一项联合公报。
公报说,会谈“表明了双方要求最终和持久解决两国之间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真诚愿望”。
公报说,根据领土完整、边界不可侵犯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双方决定“最终划定两国的陆地边界”和“根据中心线划定两国的水上边界”。
公报说:“双方将在整个共同边界上重新建立彼此的安全和信任。双方保证对边界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以便最终制止彼此之间一切颠覆性的渗透活动。”“双方一致认为上述措施是一项全面解决办法的不可分割的因素。”
公报说:“双方决定,通过消除两国关系中的一切消极因素,通过经常地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和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来恢复传统的睦邻友好联系。”
公报说,双方庄严宣告:“必须使这个地区不受到任何外来的干涉。”
新华社记者关于两伊战争爆发的报道
海湾上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从一个个被炸毁的贮油罐、油库和油田冒出的黑色浓烟在翻滚飞腾。海湾两个产油国伊拉克和伊朗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已持续了半个多月,目前仍无停止的迹象。
在这场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前夕,[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方面宣布,废除它在1975年同伊朗签订的边界协议(伊拉克政府同伊朗当时的国王签订的这项协议规定,重划陆地边界和根据中心线划定两国的水上边界)和恢复伊拉克对阿拉伯河的完全控制权。并说,伊拉克打算收复根据协议它应得到的那几块领土。18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决不能接受伊拉克政府对伊朗领土的主权要求。
此后,伊拉克空军于9月22日袭击伊朗10个空军基地,揭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十多天来,战局的特点是:(一)武装冲突规模大。双方都出动了陆、海、空三军,使用了各自最先进的武器,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导弹、舰艇等;(二)双方打击的目标集中在对方的首都、军事基地、工业城市,特别是经济命脉──石油工业;(三)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是在阿拉伯河两侧两国的主要产油区,特别是伊朗的胡齐斯坦省;(四)伊朗军队作战之顽强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使战争不能速战速决。
伊拉克地面部队一开始很快就越过阿拉伯河,沿边界线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到达纵深最远处达几十千米。北线从攻打伊朗边境城市希林堡开始;中线向迈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要冲进攻;南线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主要产地胡齐斯坦省的三个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上述战斗中,以霍拉姆沙赫尔之战打得最激烈,反复争夺,至今仍处于胶着状态。与此同时,伊朗则利用其海、空力量,轮番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及基尔库克、摩苏尔、埃尔比勒、巴士拉和法奥等地的石油设施。
就在战斗进行期间,伊拉克外交部发表声明,提出解决双方冲突的四项条件:(一)伊朗必须承认伊拉克对它的整个领土和领海其中包括阿拉伯河河口的主权;(二)必须作出安排,以便在两国一千多千米长的边界线建立永久和平;(三)伊朗必须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干涉伊拉克内政;(四)伊朗必须把在海湾入口处的三个岛屿──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的主权归还给伊拉克。
10月4日,伊拉克宣布,它决定从10月5日开始单方面停火三天。当晚,伊拉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国防部长阿德南?海拉拉说,现在伊拉克军队已达到伊拉克领导人所确定的中心目标,他们已停止前进。但是,伊朗方面拒绝伊拉克的停火建议,声称除非伊拉克接受战争开始以前的边界线,否则伊朗是不会同意同伊拉克停火的。伊朗领袖霍梅尼4日在写给伊拉克和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的信中表示,伊朗不取得最后胜利,誓不罢休。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说:“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总统)以为伊朗的军队将望风披靡,但是情况恰好相反。”他还说,萨达姆?侯赛因“可以提出停火建议,但是我们要继续战斗”。因此,5日凌晨伊拉克单方面停火后没多久,双方又重新交火。美联社9月30日援引一位伊拉克外交官的话说,伊拉克这次同伊朗作战是为了“解放”北自希林堡南至靠近阿巴丹的一个新月形地带。这位外交官还说,这场战争的目的还要把伊朗政权的威风打掉,粉碎霍梅尼想把伊斯兰革命向邻国输出的迷梦。
在半个多月的战火洗劫中,双方都遭到严重的损失──大批的飞机、坦克、大炮、军车等被击毁;两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石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以百亿美元计。伊拉克的最大油田基尔库克油田设施85%遭到破坏。伊朗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一半被炸毁。两国在开战后不久,都停止出口石油。
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西方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地──海湾地区,其破坏性影响超出两伊的国界。据石油界人士的估计,这场战争使世界原油日供应量减少了350万桶左右。西方国家担心两伊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会危及它们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西欧国家和日本更关心海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因为它们进口石油的40%和70%要经过那里,如果这个海峡被封锁,就等于卡住它们的脖子。
两伊战争给海湾政治局势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为本已动荡的海湾地区蒙上了新的阴影。所以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特别是海湾地区各国呼吁两伊立即停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它们的争端,以防止外来势力的插手。
目前,超级大国正利用两伊冲突,在海湾地区展开激烈争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9月30日不指名地指责美国企图从两伊冲突中“捞到好处”。美国总统卡特10月2日说:“我们要防止可能由于苏联进而卷入伊朗或伊拉克的事务而引起任何动乱。”在两伊战争期间,苏联对于伊朗向它提出的停止对伊拉克提供军火的要求没有承担义务;相反却向伊朗表示,如果它需要的话,愿意向它提供武器援助。
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它显示,如果不力求停止冲突,和平解决争端,战争将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如果因此而引进超级大国的插手,将会出现按伊拉克和伊朗的民族利益来说原本不希望出现的局面,更不要说对于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危害了。
安理会598(1987)号决议及其重要意义
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598(1987)号决议,主要内容有:(1)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停止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军事行动,并立即把所有军队撤到国际承认的边界内,作为走向谈判解决的第一步;(2)请秘书长派遣一组联合国观察员,以“核查、证实和监督停火与撤军”,并请秘书长与当事各方协商,作出必要的安排;(3)请秘书长与两伊协商,探讨“委托一个公正的机构去调查冲突责任的问题”,并尽快向安理会提出报告;(4)安理会敦促按照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公约规定,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5)安理会促请两伊双方与秘书长合作,协助他执行本决议和进行调解努力,以期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各项原则,“就一切待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6)促请所有其他国家“力行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任何行动;(7)安理会确认这场冲突造成了重大的破坏,“一旦冲突结束后”必须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重建。
这一决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决议中断定“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冲突破坏了和平”,安理会是按照宪章第七章第39条和第40条的规定采取行动的,带有强制性。598号决议最后规定,如果双方或任何一方拒绝执行这一决议,安理会决定“必要时再次开会,审议确保本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步骤。”这一决议是联合国历史上为数少见的动用了宪章规定的所有手段的决议,也是安理会第一次作出强制性停火和撤军决定的决议。第二,在通过这一决议前,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举行非正式的私下磋商,先对决议草案取得一致意见,然后在充分征求非常任理事国的意见和尊重广大会员国的意愿的基础上再向安理会正式提出,并获一致通过。这种先由常任理事国通过会外协商以对重大问题求得一致的做法,为提高安理会的效能和减少常任理事国之间的会上争执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这是安理会在调解两伊冲突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很有意义的新的工作方式。
2.课文注释
霍梅尼(1902―1989)
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著名伊斯兰神学家。生于库姆,其父、祖父都是著名伊斯兰学者。早年师从著名伊斯兰神学家什兹迪,20世纪50年代末获“阿亚图拉”(宗教领袖)称号。60年代初成为伊朗六大阿亚图拉之一。在库姆任教40年,现在伊朗的著名宗教学者大多是他的学生。提出反抗暴君是穆斯林的首要职责,主张过“简朴、公正、自由的生活”。1963年因对国王土地改革计划中的缩减教会地产和解放妇女公开加以指责,一度被监禁。1964年11月被放逐,长期在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生活,1978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流放期间坚持反国王的斗争,在国内的声望日益提高。1979年1月,在伊朗国内的动乱中,国王被迫流亡。同年2月,霍梅尼回到德黑兰,通过公民投票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并成为伊朗政治和宗教最高领袖。坚持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实行社会伊斯兰化;外交上“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同阿拉伯邻国的关系紧张。他领导了伊朗同伊拉克进行的8年战争。1989年2月,他要求全世界的穆斯林处死《撒旦诗篇》的作者──英国作家拉什迪,导致伊朗同欧洲国家关系迅速恶化。霍梅尼于1989年6月3日病逝。著有伊斯兰神学著作20多部,代表作为《伊斯兰政府》。
伊朗伊斯兰革命
1978~1979年伊朗发生的、以伊斯兰为旗帜、推翻君主制、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的群众性革命。伊朗巴列维国王实行独裁统治,大搞脱离伊朗实际的“白色革命”和一系列改革,实行亲西方政策,引起群众不满。1977~1978年全国连续发生反国王事件,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群众的精神领袖,反国王运动演变成一场席卷全伊朗的群众性革命。游行、罢工使经济瘫痪,而军队宣布“中立”。国王被迫以“度假”名义于1979年1月16日离开伊朗,同年2月1日霍梅尼从国外返回,建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司法等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伊斯兰化”,《古兰经》和《圣训》被宣布为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准则。霍梅尼还宣布:革命并未结束,要将伊斯兰革命进行到底,到达整个伊斯兰世界。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萨达姆?侯赛因(1937―)
伊拉克共和国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1937年生于提克里特一农民家庭。1957年加入复兴党。1959年因参与行刺卡塞姆未遂而被捕,后逃往叙利亚。1960~1962年在开罗大学读书。1962年底成为复兴党开罗支部领导成员。1963年2月,复兴党推翻卡塞姆,回国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成员。同年11月,阿里夫发动政变后被捕,两年后越狱。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政变执政,他于11月出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副总书记,并连续当选。1972年领导伊拉克石油公司国有化。1976年1月晋升为上将。1979年7月接替贝克尔任共和国总统、革命军事指导委员会主席和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其称霸海湾的目标同伊朗发生冲突,1980年2月下令进攻伊朗,导致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引起次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在受到联合国制裁和美国军事打击的情况下,被迫撤出科威特。1994年5月后兼任总理。1995年、2001年在全民公决中再次当选为总统。其政权在2003年3~5月的伊拉克战争中被推翻。他被美军捕获。
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为阿拉伯湾,是印度洋伸入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的陆间海。西北起自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全长1 040千米,宽180~320千米,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约130米,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通道。波斯湾沿岸集中了8个重要的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巴林、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要港口有阿巴丹、哈尔克岛、巴士拉、法奥、科威特城、拉斯塔努拉、迪拜、阿布扎比等。海湾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世界最大的产油中心和石油出口地区。2000年初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6 971.3亿桶每桶原油约重136千克。,约占世界石油总量的65.8%,1998年石油产量约1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24%。该地区每年出口的原油达8亿多吨,为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0%。
库尔德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属雅利安人种,具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波斯语族。作为一个古老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库尔德人世代居住的地区习惯上称为“库尔德斯坦”,包括今伊朗西部、伊拉克北部和东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的一个狭长地带,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他们相对集中聚居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四国,约2 00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属于逊尼派,什叶派信徒约有200万人。库尔德人没有统一、独立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不同民族所征服,从未建立过独立的库尔德民族国家。这种有土地而无祖国的民族生存状况,与库尔德人长期形成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库尔德人不论是从事游移的牧业还是定居的农业,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山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封闭隔绝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库尔德人与外界的交往,分散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束缚了统一的社会迅速形成,这些因素或许就是库尔德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中东其他兄弟民族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近代欧洲殖民化浪潮的推进,库尔德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有所发展。这与亚、非许多被压迫民族因反抗殖民统治而开始觉醒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但结果却明显不同。19世纪下半叶,内忧外患的奥斯曼帝国更趋衰落,成为欧洲列强侵吞的目标。为了削弱对手,欧洲列强暗中支持奥斯曼境内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与此同时,库尔德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伊斯坦布尔、开罗、贝鲁特和欧洲的库尔德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中间出现了民族主义宣传活动。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尔德人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大战结束后,出席巴黎和会的库尔德代表团曾在会上重申库尔德独立的要求。当时英法为进一步削弱土耳其和伊朗,原则上同意和支持这一要求。在1920年签订的《色佛尔条约》中,划定了库尔德斯坦的领土,但有关各方无一践约,条约成为一纸空文。1922年,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军队打败了希腊占领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参加了于同年举行的洛桑会议,以《洛桑条约》代替了《色佛尔条约》。这样,根据《洛桑条约》,库尔德斯坦被正式分割为几块,分别隶属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苏联。这次分割是对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首次致命的打击,从此,库尔德民族的政治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于大国的利益。
库尔德斯坦被周边国家分割后,库尔德人失去了祖国意义上的统一领土,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以武装斗争来捍卫民族的权利和尊严。此后,库尔德人的武装暴动与所在国家的武力镇压成为库尔德问题的集中表现。
二战过程中,为了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英军和苏军于1941年分别进驻伊朗境内。苏军占领库尔德人居住区后,采取支持少数民族反对中央政权的实用主义政策,库尔德人在苏军支持下多次举行暴动,削弱了英国在伊朗的势力。
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给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的推动力。
1946年苏军撤出伊朗。英国曾以“保证举行公民投票、允许库尔德人自治”为条件居间调停,但伊朗政府军开入库尔德人居住区后,立即开始血腥地屠杀,库尔德民族的权益再次被大国所出卖。
战后,随着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兴起,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未给库尔德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相反的,无论是土耳其、伊朗,还是阿拉伯的伊拉克、叙利亚,在战后通常被国际上公认为已经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因而在法理、道义和实力上,都压倒了居于弱势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在领土、主权的意义上,库尔德问题一般被视为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或内政问题。而在外部关系问题上,库尔德问题则继续成为大国在中东地区争夺利益的一个工具和讨价还价的筹码,这实在是库尔德人的一个时代的不幸。
3.学术观点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伊朗对外输出革命仅仅是两伊战争的导火线,但对这一导火线仍有必要作深层次的分析。人们注意到,1980年4月就在两伊之间发生一系列边界冲突后,伊朗便开动全部宣传机器,号召伊拉克的穆斯林立即行动起来,推翻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伊拉克国内形势错误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流露出伊朗领导人在革命胜利后的某种宗教狂热和自信。
首先,它错误地断定伊拉克会发生全国性动乱。这一判断的重要依据是霍梅尼在客居纳杰夫时个人的亲身经验。当时在国际伊斯兰复兴浪潮的冲击下,伊拉克南部连续多次发生什叶派穆斯林民众的反政府示威,但在伊拉克政府的严厉打击下,很快便扭转了混乱局势。纳杰夫作为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的中心,其宗教学者反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在全国不具代表性,用个别现象来代表普遍现象,是认识上以偏概全的谬误。
其次,它错误地估计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社团的实力。什叶派信徒约占伊拉克全国总人口的60%,他们对政府的不公正待遇一直存在着不满情绪,但什叶派社团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什叶派信徒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他们彼此之间不仅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态度,互相之间也有利益冲突。因此,无视什叶派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具有统一的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的观点,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谬误判断。
第三,它错误地估计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群众基础。美国和西方的一种流行观点是把复兴党政权看作是靠强权维持的独裁政权,似乎它毫无群众基础。霍梅尼也持有类似看法,认为萨达姆政权和被推翻的巴列维国王一样的脆弱,一场全国性的民众暴动便可轻而易举地将其埋葬。这种片面观点忽略了70年代以来伊拉克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税收的大幅度增加,伊拉克政府增加了对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行业的资金投入,国家在资源的均衡分配上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使南部什叶派省份与北部逊尼派三省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明显缩短。什叶派居民的物质福利得到改善,“南贫北富”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善,什叶派这些巨大的变化表明,即使在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居民中间,伊拉克复兴社会党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那种把什叶派简单地一律看作是反复兴党政府的政治反对派的观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伊拉克的地区霸权主义
一些中外学者在分析两伊战争成因时,注意到霍梅尼在客居伊拉克时受到监视和冷遇,加之萨达姆?侯赛因迫于伊朗巴列维国王的压力,粗暴地将他驱逐出境。认为这是霍梅尼发誓要对之进行报复从而发动了两伊战争。这种看法过于简单,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此点。
霍梅尼在流放伊拉克期间,与当地什叶派教士和信徒的确接触频繁,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对外输出革命,这都被认为威胁到伊拉克的安全。无疑的,这是造成两伊关系恶化的宗教的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可能是两伊战争爆发值得注意的广泛背景之一。但两伊战争不是因为霍梅尼为报当年萨达姆?侯赛因的“一箭之仇”而发动的。
考虑到两伊之间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纠葛、教派矛盾和因争夺地区霸权而引起的利益冲突,在分析两伊战争根源时,应看到确实与萨达姆?侯赛因急于在波斯湾地区称霸有密切关系。当时,世界范围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正趋高涨,埃及因不顾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在美国与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被阿拉伯联盟停止了成员国资格,威望急剧下降,难以像以往那样发挥非它莫属的领导作用,而在70年代一直扮演“海湾宪兵”角色的伊朗,则因巴列维国王政权的倒台、霍梅尼的伊斯兰政府尚难以立即取代这一“宪兵”角色,而使海湾霸权悬空。同样的,沙特也因麦加禁寺事件而急于调整内部关系,无暇顾及境外事务,同时,在军事实力上它也不是伊拉克的对手。正是在此有利的时机下,素有称霸海湾野心的萨达姆?侯赛因,企图凭借军事优势一举打败其宿敌伊朗,确立海湾霸主地位。无论从海湾地区局势还是从中东地区形势看,伊拉克决心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主动挑起领土边界纠纷,直到发动战争,应当说这一分析还是符合实际的。
两伊和谈取得突破的原因
1990年8月2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爆发的海湾危机,为两伊和谈带来一个转机。在海湾危机中,伊朗始终坚持反对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反对大国干预海湾危机。伊朗外长韦拉亚提曾说过如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世界应该认清了,谁是本地区的侵略者。西方报刊纷纷著文总结教训,说它们错误地支持了伊拉克,并把它武装成了如今这副骄妄的样子,海湾危机给伊朗修补自己的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伊朗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推动两伊争端朝着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向解决。8月6日,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致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提出两伊间实现公正、持久和平的条件。8月15日萨达姆总统复信拉夫桑贾尼总统,出人意料地宣布接受所有条件,即伊拉克从占领的伊朗领土上撤军;释放全部伊朗战俘;在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的基础上解决两国间存在的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两国共享阿拉伯河主权。这是自两伊停火以来伊拉克作出的最大让步。当然伊拉克这样作实乃迫不得已,它的战略考虑是要解除侧翼威胁,以集中力量对付南线强大的国际压力以及争取伊朗合作,打破国际封锁。但无论如何,由于伊拉克的这一让步,使两伊和谈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到1991年2月27日,安理会接受了秘书长的建议,决定终止已几经延期的两伊观察团的任务期限。至此安理会598号决议中规定的双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把一切部队撤到国际承认的边界内、释放和遣返战俘这些基本条款已得到履行,两伊实现了和平。
两伊战争造成的损失
一种观点认为两伊战争中,双方从破坏对方支持战争的经济力量着眼,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袭击经济目标的斗争。据统计,伊拉克空军对伊朗经济目标的袭击次数占总袭击次数的38%,伊朗对伊拉克经济目标的袭击次数占总袭击次数的70%;双方因空袭所遭到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美元。油田、炼油厂、运油船、港口,输油管及其他经济目标都在空袭之列,空袭使两伊双方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使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后勤力量更加薄弱。
英国学者艾伦?乔治认为:
一个经济学家情报机构的报告曾把这场战争开头4年造成损失的修复费用估计为伊朗是1 480亿英镑,伊拉克是大约它的一半。假定过去的4年大致以同样的程度造成破坏,重建的费用现在对伊朗来说将是2 960亿英镑,伊拉克是1 480亿英镑。
但是对两国来说,战争的经济代价不限于大规模破坏石油设施、工厂和住房。据估计,伊朗的直接军事开支平均每年是36亿英镑。而比对手更容易得到先进装备的伊拉克估计是每年67亿英镑。因此,战争8年,直接军事费用伊拉克是大约530亿英镑,伊朗是290亿英镑。
此外,双方都受到了沉重的间接损失,例如,由于设施遭到破坏而损失的石油生产,由于人力转移到武装部队而损失的工农业产出。对伊拉克来说,这种损失估计大约每年125亿英镑,整个冲突期间总计是1 000亿英镑。没有提供关于伊朗间接损失的估计,但是假定其程度同伊拉克的一样,那么德黑兰的间接损失将是大约每年67亿英镑,整个战争期间合计是540亿英镑。
把战争的直接和间接代价同战争破坏的实际费用合在一起,总数达到伊拉克是3 010亿英镑,伊朗是3 790亿英镑。这些数字同其他人所估计的相似。今年1月份,在东京的一次座谈会上,考文垂工艺大学的一位高级讲师卡姆兰?莫菲德估计,到1987年年中,战争总的耗费伊朗是3 690亿英镑,伊拉克是3 300亿英镑。
还有“油船战”的代价。据劳埃德商船协会说,大约有520艘船受到袭击,索取的保险赔偿总计为大约5.55亿英镑。
但是,破坏很大,而财政资源则有限,这意味着重建工作将持续几十年。两国都沉重依赖它们的石油业。伊拉克1988年的石油收入总共将是大约55亿英镑,而伊朗是大约33亿英镑。即使假定──这是错误的假定──石油收入的每一分钱都将花在重建方面,那么重建费用为1 480亿英镑的伊拉克将需要花27年的时间来修复破坏。重建开支更大而收入较少的伊朗要完成这项任务将需要90年的时间。
美国学者丹尼尔?普莱特卡认为:
伊朗自称的和伊拉克的圣战已把它的经济推上了一条走向崩溃的道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拒绝削减石油产量,油价将处于低水平。迄今,这场战争已使伊朗耗费了5 000亿美元。
伊朗现在已进入同伊拉克交战的第八个年头,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说,仅在1986年,它就花费了将近20亿美元来购买军火。1986年,伊朗的外汇收入约为60亿美元,与战争有关的开支总额至少为40亿美元,可能还要多得多,因此,财政拮据。
美联社记者尼古拉斯?塔特罗分析:
据以色列估计,伊朗在海湾战争战场上伤亡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伊拉克,但是,伊拉克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要超过伊朗。
据一些人士援引以色列一位政府分析家的话说,到1988年初为止,敌对双方已经耗资2 000多亿美元。这些人士要求不要披露他们的姓名。
分析家们说,持续了七年的战争已经使伊拉克花费了总收入的大约60%。巴格达已经消耗了战前从石油收入中盈余下来的350亿美元,现在还欠了55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绝大多数是欠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
这些人士说,使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共损失了1 300亿美元,巴格达就损失了900亿美元。
这些人士说,到1988年年初,伊拉克为购置武器、弹药和其他武器已经花费了550亿美元;伊朗已经花费了250亿美元。支出超出了战前正常的国防预算,战前的国防预算估计每年大约30亿美元。
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说,从1981年到1985年,伊朗购买外国武器共花去64.4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内,伊拉克花费了239.3亿美元,为伊朗的近4倍。鉴于德黑兰在本财政年度中可望通过出口石油获得120亿美元,它用于采购外国武器的大约16亿美元的预算是不大的。
4.图画说明
(1)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在伊朗军队中,女兵尽管不是很多,但这是伊朗全民动员的一个缩影。
(2)准备开去前线的伊朗士兵。这些并不是伊朗的正规军,但在“人海战术”中他们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3)准备向伊朗发射火箭弹的伊拉克士兵。这种肩扛式火箭弹适合于对敌坦克的机动打击。
(4)战争的幸存者。这是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的一名伊朗士兵。1988年3月,伊朗方面说,有5 000名士兵在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中死亡,另有5 000人受到感染。同时伊拉克也宣布,有80多名士兵死于伊朗的化学武器。
(5)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两伊都把袭击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打击对方的重要手段。双方石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
(6)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的各种美制炮弹。由于伊朗的反美情绪强烈,美国向伊拉克提供了大批武器弹药,希望借伊拉克之手打击伊朗。
5.参考资料目录
李红:《两伊战争: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1988年8月13日
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李援朝:《中东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伊战争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