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年授衔哪些没有授衔转行政

关于五十年代行政级别的问题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诸位:一、五十年代,由供给制改行工资制,从高到低一共有24级行政级别,一直施行到八十年代。网上也有很多朋友谈起这个话题,比如说某某人是行政几级等。我们印象中,宋庆龄是一级,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和十大元帅都是三级,大将是四级(据说张云逸是三级,许光达是五级),上将是五级(据说刘震是六级)。还有人认为建国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都是三级,部长四到五级,但网上多是猜测的之言,并无真正的原始资料。在此我想请教诸位:当时定级,后来也许有所调整,在此三十年间,到底哪些人是三级,哪些人是四级,哪些人分别是五、六、七级。另外,当时很多民主党派人士在人大和政协都有职务,他们肯定也有级别。我想请教的是确切的全部的名单,而不是猜测或是根据职务来推断,最好是中央组织部的相关文件。或者有的人说那种文件能解密吗,能看到吗?你看不到,不代表有的人看不到。真心请教哪位朋友能提供确切的名单,谢谢!二、网上对五五年的军衔热议已久,多认为当时的军衔评定,与五二年的军队定级有关,网上也出现了关于五二年军队定级的文章,比如说当时哪些人是大军区级,哪些人是军委委员级,还有正副准兵团级,正副准军级,我见过多份这样的详细名单。但有一个问题,这些文章里的名单,都是后来正式授了军衔的人员,却没有一份是五二年军队定级时的全部人员名单。五二年定了级,未必五五年就一定会授衔,因为这三年间,应该有一些人离开了军队,失去了授衔的机会。在此真心请教各位朋友,能否提供五二年军队定级的军以上全部人员名单,无论该人此后有没有被授予军衔。谢谢!1950年,首先中央机关开始评级。没有工资,只是级别待遇规定,52年军队也开始评级,也没有工资。那时不都是供给制嘛。当时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七大中共中央委员定3级,张云逸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定3级,刘格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定3级,李先念中共中央委员定3级,章伯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3级。政务院 政务委员,七大候补中央委员。定4级&&。邓颖超 政务院 政务委员,应该定4级,周压了她一级,定5级。罗隆基政务院 政务委员,定4级。万毅是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但是他当时在军队,没有参加中央机关评级。许光达,王树声都是评正兵团级。65年减薪定级,因为取消军衔,军队也改定行政级。大将一般可以定4级,但是许光达自己提出定5级,降低1级。王树声就定4级。王许都是国防部副部长可以根据以上规定,就可以知道那些人是3级4级干部了。当时各大区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局书记也可是定3级。*50年定级的时候,还有一级和二级呢,中央人民政府、政协、军委等等的主席副主席什么的,是高于三级的。郑位三定的是三级,这一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其他人的情况我不清楚。干部定级52年还有一次,许多情况有所变动。*楼主可能混淆了50年代的工资改革(56年)中地方和军队的工资标准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指军队上将(含)以下和地方不同这样两种情况——即地方按级别、军队按职务确定的两套完全不同的工资标准。从五十年代期,军队是按职务拿工资,军队参照地方按级别拿工资已经是65年取消军衔制后的事了,但不同的时期转业的干部,其工资额度是不同的。65年下半年转业的干部纯粹按地方的级别额度拿工资,但在65年以前的转业干部则是按军队的职务套改地方的级别(略高于地方的同级甚至高于上一行政级别的工资额),而到了70年代转业的军队干部则按军队确定的行政级别到地方拿同一级别的工资,但其额度要高于地方,直到到80年,军队又按级别和职务进行了套改,后来又实行了军衔制,地方则是从85年工改时才按职务进职,地方在2006年套改时才又把级别和职务一并加以考虑(但和56年的级别工资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另外,50年代,当时确定地方的行政级别是全行30级,直到70年代才将干部的行政级别下限确定为行政24级(军队为行政23级)。听老辈人说十三级以上就是高干,也就是正厅,14级是准高干,享受待遇。*光看到3级,你就不知道还有1-2级呢,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是1级,政务院总理2级。60年毛提出1-3级合并,统拿404。8元,这才有3级是最高级之说。这个历史是存在的。当时党内还有5大书记(相当常委),政治局委员。因为1-3级合并,所以那些人是1-2级就比较难确定了。七瘩中央委员(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划排列)44名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任弼时 林祖涵(林伯渠) 林彪 董必武 陈云 徐向前 关向应 陈潭秋 高岗 李富春 饶漱石 李立三 罗荣桓 康生 彭真 王若飞 张云逸贺龙 陈毅 周恩来 刘伯承 郑位三 张闻天 蔡畅 邓小平 陆定一 曾山 叶剑英 聂荣臻 彭德怀 邓子恢 吴玉章 林枫 腾代远 张鼎丞李先念 徐特立 谭震林 薄一波 陈绍禹(王明) 秦邦宪(博古)候补中央委员(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划排列)33名廖承志 王稼祥 陈伯达黄克诚 王首道 黎玉 邓颖超 陈少敏 刘晓 谭政 程子华 刘长胜 粟裕 王震 宋任穷 张际春 乌兰夫 李葆华 王维舟 万毅 古大存曾镜冰 陈郁 马明芳 吕正操 罗瑞卿 刘子厚 张宗逊 陈赓 王从吾 习仲勋 肖劲光 刘谰涛陈绍禹(王明)按规定应该是3级,据说上面指定评5级,个中原因自然很清楚。军队的候补中央委员的参加军队评级,而且党内职务都是是参照执行(现在顶级别党内职务不也是参照执行吗),没有要求必须执行。王震、宋任穷、万毅、吕正操、张宗逊等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张云逸当时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西政府主席,非军队成员,所以按规定评了3级。廖承志,王稼祥 ,陈伯达等递补成为中央委员,也定为3级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陈毅,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贺龙,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李立三,兼政务委员林伯渠叶剑英,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何香凝(民革),兼最高人民检察署委员林彪,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彭德怀,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吴玉章徐向前,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彭真薄一波,兼政务委员聂荣臻,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周恩来,兼政务院总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必武,兼政务院副总理赛福鼎饶漱石,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陈嘉庚(无党派),兼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罗荣桓,兼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邓子恢,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乌兰夫,兼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无党派)陈云,兼政务院副总理康生林枫马叙伦(民进),兼政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郭沫若(无党派),兼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云逸,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邓小平,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高崇民(民盟)沈钧儒(民盟),兼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沈雁冰(无党派),兼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陈叔通(无党派),兼全国政协副主席司徒美堂(致公党)李锡九(民革;日逝),兼最高人民检察署委员黄炎培(民建),兼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蔡廷锴(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习仲勋,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彭泽民(农工民主党)张治中(民革),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傅作义(无党派),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李烛尘(民主建国会)李章达(人民救国会;日逝)章伯钧(农工民主党),兼政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程潜(民革),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奚若(无党派),兼全国政协常委陈铭枢(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兼政务委员张难先(无党派)柳亚子(民革)张东荪(民盟)龙云(民革),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和秘书长(年)总理:周恩来(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后任命副总理:邓小平(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任命);政务委员(15人):谭平山、谢觉哉、罗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远、章伯钧、李立三、马叙伦、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宏。(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后任命政务委员:李富春(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任命);秘书长:李维汉(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任命);细究起来,从转业干部的角度论,有两种情况:一是和地方干部比较,56年地方干部确定行政级别后,只是63年有过一次中下层干部的微调,再就是79年有过一次针对中下层干部的40%的升级面,再就是82(机关事业)和83(企业)的那次普调(11级以下),所以绝大多数地方干部56年定终身;而军队干部由于军队的特疏性,干部的流动性大大快于地方,例如,地方上一个56年确定的行政十一级干部,大多数是红军时期或37年前后参加革命,抗战初中期起码在县团级左右,解放战争为地专级,解放初期至56年仍为地专级副职的基本上就被确定为行政十一级了,而后直到82年才有可能晋升至10级,这一级也就是他们马上离休前的唯一一次晋升。但军队的行政十一级恐怕就不是这一概念了,一个抗战初期穿军装的老兵,抗战末期能到营连级,解放战争末期能到营团职,解放后由团职在65年前升到副师的,一般可以定为行政十一级。这其中就是由于军队干部的新陈代谢的流动性高于地方所造成的。二是军队干部的工资额高于地方同一行政级别,这就为79年的那个40%的升级面中为军队转业干部带来好处。地方上一个56年确定的行政十四级干部大多数是38年初期的老资格,56年在县团级,而后从未有过变动。但军队一个行政16级、76年消肿时转业的副团一般就是47年以后的兵,而军队行政16级高于地方行政15级的工资标准,因此在79年可以提级不提薪,自然过渡到行政15级,到82年普调转到行政14级,而后根据国发82【64】号文可以在离休之后享受地专级待遇,但那些老行政14级大多数的革命年限大大高于76年转业的那批军转至少在8年以上。另外,60年到65年取消军衔前的军转干部也有这种情况,因为一个大尉正营(大尉正营一般是抗战末期的兵)就可以转业时确定为行政16级。最划不来的就是65年取消军衔后的第一批转业军官,他们的级别完全照套地方,但他们的行政级别的确定还是晚于地方(地方是56年,他们是65年,在这个9年中,他们还是提升了职务的)。楼主所指的是50年代,你所提及404.8(1~3级合并)一事是60年初期的事,你已经转移话题了。另外,1~3级合并是指党内干部,党外的相应干部并没有合并成三级,上面你提供的名单里就有。65年以前,正团级转业是定14级,级别上是亏了,但是部队的工资薪金保留了,经济上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转业安排工作,是以在部队的职务安排,不是以级别安排80年代离退休确定待遇时,这些65年前转业的就亏大,有些人跑回部队提出要求,部队也很支持,只要地方同意,部队都可以出证明,而且因为只长级不加钱,地方也不反对。所以有些人调补了1级,2级当然不可能了,只能认了。一般说中央国家机关7级为副部级,可以配专车,秘书(如57年章罗打成右派,章由3级降为7级,保留专车秘书,罗由4级降8级,什么都没有了)军队是中将(准兵团级)以上为副部级中央国家机关13级(司局)以上军队上校以上。为一个标准(所谓高干吧)到50年代末,这个标准就突破了,不完全看级别了,主要看职务了,以职务定待遇到各省市,就由地方参照标准自己规定了65年转业的正团级,按减薪定级规定定12级,65年前转业的正团级,只能对应14级,但与一个地方上56年确定的行政14级相比,肯定是赚了,因为工资保留了,钱说明问题军队转业干部行政16级的在79年以前转业,除了65年下半年转业的那批外,其级别都比地方地方行政15级的工资标准高,75年转业的行政16级是126元,60年前后转业在地方拿行政16级的是120元,而地方行政15级是117元,基于此,在79年那次全国40%的升级中,这批干部不占指标,提级不提薪普遍提升了一个行政级别(不加薪也不减薪),而到了82年(83年)的全国工资普调一级中自然晋升一个行政级别,即行政14级,根本不存在要到原部去闹的问题,这是统一的政策规定。你可能是把享受离休还是退休待遇的问题闹混了。这个标准就是49年9月30日前穿军装还是其后穿的军装,而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有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会闹的找当时的某首长要个证明即可。但与是否15级还是14级就不是一码事了。52年评级,准师级为高干,授衔后上校(55年上校只有4300多),以后就是副师职以上,65年也变成13级以上。地方上开始是13级以上,后来也成司(厅)局职以上,文革后,改为14级以上为司局(地市)待遇、文革中,周总理有个说法,省委常委以上为高级干部。65年后行政级别相同的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工资额军队略高点,不太多。65年以前那就高不少,这个曾经有过统计说法,当然只能按当时水平算,毛有大笔稿费,不在乎工资,所以成天喊缩小与最小工资差距。本来军人就应该高些,但在毛时代也只能如此。60年前后转业在地方拿行政16级的是120元。60年前后转业在地方拿行政16级的在部队应该是准团级,如果在部队不走,65年就是14级了,文革后就是13级了。文革后有规定,14级以上凡是调过一级,不能再动第2次,哪怕工资再高。军队转业干部行政16级的在79年以前转业的,在65年前就是副营级,65年前转业只能套18级。18级干部你怎么调升,你也升不到14级50年代中期一个营级干部在上海有能力住最好的宾馆,八十年代中期的营级干部就不要想了。另外回答一下上面的29楼网友提出的疑问,实际上你们两人的表述源于一处,即按(53)民财联字1030号文件规定,52年至55年转业人员即套地方的相对应级别: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16级,正营17级,副营18级,正连19级,副连20级,正排21级,副排22级,正班23级,副班24级。老战士五年以上按副班对待,满三年的25级,不足3年的为新战士,26级。而这一标准在56年工改后就停止了。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16级,正营17级,副营18级,正连19级,副连20级,正排21级,副排22级,正班23级,副班24级。这个标准在65年改行政级前一直执行,我曾经管过人事工作,特别是老干部工作,看过档案,我院一个副院长55年准师级上校,61年调升副师级,63年转业定12级(如果能熬到64年就可以晋升大校,65年可以定10级);还有一个副院长,55年正团级中校,60年晋升上校,调为准师级,63年转业,定13级(如果继续在部队65年可以11级);还有一个副院长,52年评级准师级,54年转业定13级,57年打成右派,文革后改正,恢复13级,他没有保留工资。文革后,3个人才调升1级。前2人都保留工资,所以院里人根据工资被都说是10级,11级。因为我看了档案(本来他们档案应该部里管,因为离休被转回院里)。这个历史很多人不清楚训练总监部陆军部副部长刘光第大校是当时训总最年轻副部长,其他副部长都是中将,58年因为萧克问题 ,被转业定11级,否则晋升将军决没有问题,文革后平反,担任省人大副主任。*你的关键问题是乱扯,各个年代的工资政策是不一样的,懂吗?你还负责过人事工作,知道人事工资政策是随着国家、军队工资政策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吗?谁告诉你“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16级,正营17级,副营18级,正连19级,副连20级,正排21级,副排22级,正班23级,副班24级”这个53年~55年的军转干部的对应工资标准在65年以前一直实行?告诉你,56年的工资标准就和52~55年的工资标准不是一回事,如何让52~55年转业的人员在56年以后还照按52~55年的对应级别的工资标准?另外,正班、副班在军队实行义务兵制度之后,在地方就没有相对应的级别了,付排在65年以前已经取消了好几年了,还如何对应那个22级?关于实例你就不要给我举了。另外,你所举的都不是“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16级,正营17级,副营18级,正连19级,副连20级,正排21级,副排22级,正班23级,副班24级”这一个阶段的的事。正师——11级付师——12级准师——13级正团——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16级,正营17级,副营18级,正连19级,副连20级,正排21级,副排22级,正班23级,副班24级50年代-65年干部转业时军队级别转行政级别的对应一直是这样执行的,你说没有就没有了?65年前提干授少尉,正排级,21级。毕业大学生,副排22级毕业中专生(军医大护校之类)23级,取消军衔后24级1965年2月,中央军委发文对军队各级基准职务的定级幅度做了规定:改定标准大体是:4级:原大军区级,现任大区司令员、政委以上职务者。(大将)5级:原正兵团和部分副兵团级,现任兵团司令员、政委以上职务者。(上将)6级:原准兵团和有的副兵团、正军级,现任兵团司令员、政委以上职务者。(中将)7级:原副军和有的正军、准兵团级,现任军长、政委以上职务者。(55年少将)8级:原准军和有的副军级,现任副军长、副政委、军参谋长、主任以上职务者。(部分55年少将+部分晋升少将)9级:原正师和有的准军级,现任副军长、副政委、军参谋长、主任以上职务者。(部分晋升少将+55年大校)10级:原副师和有的正师级,现任师长、政委以上职务者。(晋升大校)11级:原准师和有的副师级,现任副师长、副政委、师参谋长、主任以上职务者。(部分晋升大校+上校)12级:原正团和有的准师级,现任副师长、副政委、师参谋长、主任以上职务者。(上校+中校)13级:原副团和有的正团级,现任团长、政委以上职务者。(上校+中校+少校)14级:原准团和有的副团级,现任副团长、副政委、团参谋长、主任职务者。(部分中校+部分少校)15级:原正营和有的准团级,现任副团长、副政委、团参谋长、主任职务者。(少校)16级:原副营和有的正营级,现任营长、教导员以上职务者。(部分少校+大尉)17级:原副营级现任副营长、副教导员以上职务者;原正连级现任营长、教导员以上职务者。(部分大尉+上尉)18级:原正连和有的副营级,现任连长、指导员以上职务者;原正排级现任营长、教导员职务者。19级:原副连和有的正连级,现任副连长、副指导员以上职务者。20级:原副连级现任副连长、副指导员职务者;原正排级现任连长、指导员职务者。21级:原正排级现任排长以上职务者;原副排级现任副连长、副指导员以上职务者。22级:原副排级,现任排长职务者。23级:原副排级,现任排长职务军龄不满5年者。评为正兵团级至正师级各级人数(只计以后正式授予军衔者):正兵团级36名,副兵团级42名,准兵团级57名,正军级203名,副军级215名,准军级345名,& && &&&正师级1446名(其中125人授少将)。各级校官、尉官人数(按志愿军授衔后1956年9月统计):大校1266人,上校4439人,中校8139人,少校20799人,校官共34643人;大尉70151人,上尉88536人,中尉141969人,少尉374214人,准尉90768人,尉官共807973人。至1964年底,大校3193人,上校11146人,中、少校82514人,校官共96583人;大尉81223人,上至准尉665871人,尉官共747094人。六零年减薪后军区军官薪金标准如下(根据兰州军区五五年后勤部《现行人事生活费标准汇编》):(因为军队跨区驻防特殊情况,级薪工资没有分类区,在补贴方面分别类区)正兵团级:级薪:387.30元,& && &行政5级344(同级不同酬)副兵团级:级薪:368元,& && && && &行政6级325准兵团级:级薪:328,30元,& && &行政7级306正军级:级薪:299,40元,副军级:级薪:274,70元,准军级:级薪:255元,正师级:级薪:238,50元,(地方11类地区11级干部基本工资197元,比正团级多4 元)副师级:级薪:220,50元,准师级:级薪:202,50元,正团级级薪:193元,副团级级薪:173元,准团级级薪:153元,正营级级新:133,50元,副营级级新:115元,正连级级薪:95元。副连级级薪:80元,正排级级薪:70,00元,副排级级薪:63.00元,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以上党员干部工资标准决定,自五九年三月起,在五七年降低后的国家机关十级以上干部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国家一、二、三级的工资标准合并为一级,并且降低为404元(按一类地区计算)。为响应中央精神,军区决定逐步取消军龄补助金等,军官为级薪系与地方干部相当等级干部基本工资拉平的数为准。吴溉之解放初任最高法院第副院长、党组书记,按规定法院院长副院长在3-6级里评定,他可能因此评4级。陶鲁笳53年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是否4级不清楚。那时规定各大区行(军)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在3-5级里确定,所以李井泉(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李雪峰(中南副主席)张秀山(东北局第2副书记)等都是定4级当时文件规定大区主席副主席3-5级;省政府主席、副主席在5-7级里确定。从评级到80年代,行政9级以上干部级别基本没有动过,13级以上从56年以后基本没有动过。1、正兵团级上将33人:萧 克 张宗逊 王 震 许世友 邓 华 杨成武傅 钟 萧 华 甘泗琪 宋任穷 赖传珠 王宏坤苏振华 刘亚楼 陈锡联 陈士榘 宋时轮 叶 飞杨得志 黄永胜 谢富治 杨 勇 李 达 周士第韦国清 朱良才 王新亭 周 桓 李志民 赵尔陆董其武 陶峙岳 陈明仁2、副兵团级上将19人:李克农 彭绍辉 张爱萍 韩先楚 李 涛 傅秋涛王 平 吕正操 洪学智 郭天民 周纯全 杨至诚陈再道 陈奇涵 刘 震 陈伯钧 钟期光 唐 亮李天佑3、准兵团级上将1人:贺炳炎4、未评军队级别而授上将的为2人:乌兰夫 阎红彦年授上将2人:王建安(1956) 李聚奎(1958)三、1955年授中将军衔177人,具体名单如下(中将军衔的授予标准,主要是1952年评定的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干部,实际有1名为正兵团级干部和一部分战功显赫的正军级干部):1、正兵团级中将1人:徐立清(主动申请降衔)2、副兵团级中将22人: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成 钧 程世才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3、准兵团级中将55人:万 毅 王 诤 孙 毅 甘渭汉 朱 明 王宗槐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谭家述 李寿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文年生 詹才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彭明治 姚 喆 杜 平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贺 诚4、正军级中将99人: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余秋里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滕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曾国华 朱辉照 余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 胡奇才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艾则孜 钟汉华 秦基伟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三 阿沛阿旺?晋美 李成芳陈 康 张才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 李雪三 谢有法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廷 吴先恩 朵噶.年授中将2名:聂鹤亭(1956)、贺 诚(1958)50年代初,国家分有六大行政区,国家下来是大区级,大区下来才是省,与省平级的还有大市(武汉,广州、南京、青岛、重庆、西安、沈阳等),国家1-3级,大区主席副主席3-5级,省主席副主席5-7级,大市市长副市长6-8级六类区& && &&&部队& && && &五类区& && && && &&&六类区(五类区)3。404-------------------------------------------------------------------------------------------------4。372。6& && && && && && &362。7------------------------------------------------------------------------------------------------5。342。7& && && && && && &334& && && && & 一级教授345(336)------------------------------------------------------------------------------------------------6。325。2& && && && && && &316。8----------------------------------------------------------------------------------------------7。290。4& &&&307& && && & 282。7& && && & 二级教授287.5(280)------------------------------------------------------------------------------------------------8。264。6& &&&282& && && & 257。7------------------------------------------------------------------------------------------------9。243& && &&&257& && && & 236。6& && && & 三级教授241.5(235)------------------------------------------------------------------------------------------------10 209。9& &&&237& && && & 204。4& && && &四级教授207(201.5)------------------------------------------------------------------------------------------------11 193。5& &&&217& && && & 188。6------------------------------------------------------------------------------------------------12 170。8& &&&197& && && & 166。3------------------------------------------------------------------------------------------------13 153。9& &&&177& && && & 149。5------------------------------------------------------------------------------------------------14 136。6& &&&158& && && & 133。1------------------------------------------------------------------------------------------------15 122。8& &&&141& && && & 119。8------------------------------------------------------------------------------------------------16 109。4& &&&126& && && & 106。4-----------------------------------------------------------------------------------------------------17&&98& && &&&114& && && &&&95。5---------------------------------------------------------------------------------------------------18&&87。5& &&&102& && && &&&85----------------------------------------------------------------------------------------------------19&&78& && &&&90& && && && &76----------------------------------------------------------------------------------------------------20&&70& && &&&80& && && && &68。5---------------------------------------------------------------------------------------------------21&&62& && &&&70& && && && &60。5---------------------------------------------------------------------------------------------------22&&56& && &&&60& && && && &54。5从上面表格看一级教授相当于5级,三级教授相当于9级,工程系列与高校系列差别不大&.工人& &1级 & (2-5级略) & & & & &6级 & & & &7级& && && &8级冶金&&33。5& && && && && && && &&&76& && && &90。9& & 107。2电力&&32& && && && && && && && && && &73& && && & 86& && && & 101机械&&30& && && && && && && && && && &66& && && & 77& && && &&&90印刷&&29。5& && && && && && && &&&59。9& &&&69& && && &79。7工人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差别很大,达到30%军队的行政级别在65年确定,而且主要按照当时个人的职务确定,个人授衔起始于55年,到了65年,或多或少任职情况会有所不同,军衔与职务的挂钩出现差异化也在所难免。另外56年定级,当时是按照级别确定待遇的,而不是单纯看职务,职务只决定权责和任务,级别才确定个人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再加上有些单位因其特殊性,配备干部级别很高,如人大校长吴玉章,按级别为行政3级,至少应为正部级(实际上是国级),另外吴玉章任职的人大当时的10级、11级的中层干部也为数不少。又比如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丁玲是行政7级(副部级)。所以,当时评级是一职数级、等级线上下交叉。就当时(56年)情况看,一是如果按职务划分,那么,1~2级为国级;3~5级为正部级;6~8级为副部级;9~12级为厅局级;13~15为正处级;16~17为副处级;18级开始为科级以下。二是如果按享受的级别待遇看,那么,1~3级都是国级;4~6级为正部级;7~8级为副部级;9~13级为厅局级;14~17为处级;18级以下为一般干部。关于工程师的级别与行政级别对应的问题。56年到反右结束时,工程师包括高教级别都有13级(技术13级),反右以后,大学毕业生不能在转正后直接定在13级上,而是先在行政22级上起级或过渡(相当于技术13级,所不同的是没有职称,如助教或助工职称。原技术13级是助教或助工的起级级别)。另外,高教级别也是和行政级别一样,也是一职数级,等级线上下交叉。如教授可定为高教1~6级;副教授可定在高教3~6级;讲师可定在6高教~9级;助教可定在高教9~13级(57年后为9~12级).。从上面的等级线可以看出高教6级是教授、副教授的起级线,同时也是讲师最高一级的定级线;高教3级则是副教授的最高一级等级线;高教9级则是讲师与助教的交叉线。高教1级大体与全国行政6级或高校行政1级的工资相同(如果是学部委员还高出100元);高教3级大体与全行9级工资相同;高教6级大体与全行13级相同;高教8级略高于行政17级。因此,高教6级与行政13级的待遇基本相同,高教8级与行政17级待遇基本相同,直至包括党员教师只要是高教8级以上的,统统和行政17级以上一样,在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60年代初~82年这段时间里,根据级别的不同扣除1%以上的不同等级的工资。*150楼所说是正确的,关于高教1级,在政治待遇上对应与行政六级.在工资数额上相当于行政5级,这也许是体现对知识分子的照顾政策吧.我曾在高校工作,我们系的总支书记行政15级122元,而我们系主任在50年代与书记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同级,后来主任70年代调到高校做教授,改套高教工资,拿149元.,书记晚10年调高校还是做行政工作,所以两人同级不同薪了.地方离退休的区别比军队苛刻各地是以当地解放日为界限划分离退休的比如,北京解放日为日(?),北京地区日前参加工作为离休,之后为退休不对,全国统一为日。不以当地解放日为界限划分离退休的。因为庐山会议被牵累的邓华(正兵团级)洪学智(副兵团级)万毅(准兵团级)钟伟(正军级)60年后被转业降职安排,分别定5、6、7、8级.如果按65年规定洪万钟3人应该定5、6、7级,据说文革后平反,他们恢复这个级别待遇。陶鲁茄是4级。任重6级紫阳7级合理吗?据风凰网采访纪登奎儿子:华国锋的工资级别和我爸差不多,属于9级干部。”纪坡民说,“父亲当时定级工资是200多块,母亲是13级,工资一百六七十块,“我爸1988年去世时工资375元。抚恤金为10个月工资,家里落了3750元,我领回来的。”华纪都是50年代初地委书记一级干部,职务比赵低,他们9级,赵7级是正常的.母亲是13级,工资一百六七十块(此处回忆似乎有误, 一百六七十块应该是12级看一些回忆文章,里面都可以透露出一些工资信息,列举一二--周荣鑫 1951年到1952年,国家要成立建筑工程部,我父亲周荣鑫受派任常务副部长,并被特地提为行政六级,那年他只有35岁。1936年就入了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长。1949年12月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年到浙江大学当校长。1961年调教育部副部长,1962年调国务院任代理秘书长,1964年任秘书长。第三届人代会前,中央决定干部提职不提待遇,--贾拓夫,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入党,我们的父亲是四级的大干部,母亲也是司局级老红军--卢嘉锡 父亲身为一级教授,月薪三百多元。--程子华&&当时选派给程子华当秘书的杨建昌回忆,民政部召开第一次党组会,到会的党组成员,一水儿都是老革命。仅1925年~1927年入党的就有王子宜、程子华、熊天荆、卓雄、张邦英、袁血卒;其行政级别也高:程子华、张邦英、刘景范5级,王子宜6级,王国权、陈光、张凯、卓雄7级,史怀璧、黄庆熙8级,李金德、熊天荆9级,吴綪10级,袁血卒12级(历史问题平反后调整为7级)--- 李卓然 1955年实行工资制时,中央最初内定李卓然为行政4级(享受副总理待遇),并征求他的意见。李卓然立即写信给中央,认为定4级过高,不合适。在李卓然的申请下,他最终被定为行政5级。1989年病逝,90岁。---冯友兰&&江青问我:&你的工资多少?&我说:&三百三十五。&她说:&比我的工资还多啦!&--习仲勋 习老在洛耐的工资是399.9元,以借款的方式支付,每月支付数额不等,有200多元的,有300多元的,有一份400元。据当时的财务人员讲,习老离开洛耐时,按照399.9元的标准全部结清了。--蒋光鼐&&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民政局给行政级别三级的干部遗属发放的500元抚恤金,以后就没了经济来源。--陈士榘 作为开国上将的5级干部,陈士榘起初月工资是400多元。后来中央统一给老干部减薪以缩小贫富差别,父亲的工资一直是342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陈司令的级别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就是一个月两条中华烟,四斤猪肉,四斤黄豆。--李济深 李济深的工资可谓全国最高——每月是500元,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薪水还高,而且毛泽东还特批父亲拿双份工资一千元。--李作鹏回忆录谈1965年上海会议&我又从小道消息知道,全军中将以上的干部定级方案已报中央,罗瑞卿亲自将梁必业的行政级别由六级提为五级。&--王震&&1975年搬到六部口翠花湾9号。这个院本是前后两个院,前院14间房,后院比前院多了三五间。王坐过轿车第一辆是吉姆,从1954年一直用到1970年,第一辆吉姆不能跑了,又换一辆旧吉姆。当了副总理后,给他配了辆吉斯,后来换成了红旗。改革开放后,变成了尼桑。再后来,坐上了外宾赠送给邓小平、邓小平又转送给他的奔驰。王季青说:“实行薪金制后,他定的五级,每月370多块,三年困难时期,他的工资减到了340元。我定工资是12级,每月170元。”我觉得这种回忆比较可信,平时看到注意收集,呵呵对的,在我们这里14级以上享受特供,我有一瓶茅台,85年春节的特供,老头不要,转来转去最后到我手上,10多块钱一瓶,当时我才50多块钱工资,一咬牙,买了,存到今天 [s:83]*老兄记得可对?俺咋记得85、86年一瓶茅台8块8?后来涨到12元。那年一战友转业想买茅台,正好俺们一个村的在市里副食单位有点小权力,于是近水楼台托他买了2瓶,所以对价格有印象。当时茅台属于紧俏物资,可那哥们直接从办公室柜子里就拿,把俺惊得不行不行的。也许各地价格有别。*记得是10多块,准确价格我也讲不清楚了,28年了。没有盒子的,毛纸一裹,现在纸都被虫咬了。同时特供的还有一盒酥糖。当时我刚参加工作,每月56元,次年定了助教,76元,这个记得清楚。我们赶上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否则大学本科毕业定级也就是54.5元。我还留着1991年五月我调离学校时的工资单,当时已经涨到了176元。现在看着它恍若隔世。前一段网上晒工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的年薪达到了758万元。那些央企国企大公司的老总们,动不动年薪就上百万,有的还要拿奖金和分红……前天看了北京台采访毛泽东卫士和管家的节目很有感触……毛泽东在1955年定工资时主动要求放弃一级工资而拿二级工资。在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面前又主动提出降两级工资而拿四百零几元的工资直到逝世。我为毛泽东的廉洁而感动!因此更加感到毛泽东的伟大!下面就发一下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希望朋友们广泛发表评论!愿意晒晒行业工资的也行。1955年军队的行政级别及工资表1955 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年,我国在借鉴苏联、 等国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荃础上,开始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 级到24 级,月工资从590 元到45 元不等,一直延续到80 年代末,前后历时30 余年。由于当时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较低,贫富差距不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便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七类地区标准          国务院1965年制定----------------------------------------------------------------------------------------------------------行政级 &   级 差   & 军衔   &&&&月工资    &职 务----------------------------------------------------------------------------------------------------------1级&&&&&&&&&&&&&&&&&&&&&&&&&&&&&&&&&&&&&&&&&&&&&&&&&&&&&&&&&&&&& & 594元2级&&&&&&&&&&&&&&& 国家级&&&&&&&&&& 元帅&&&&&&&&&&&&&&&&& 536元&&&&&& 党和国家领导人3级&&&&&&&&&&&&&&&&&&&&&&&&&&&&&&&&&&&&&&&&&&&&&&&&&&&&&&&&&&&&&&& 478元 &&&& 及十大元帅----------------------------------------------------------------------------------------------------------4级&&&&&&&&&&&&&&&&&&&&&&&&&&&&&&&&&&&&& 大将&&&&&&&&&&&&&&&&& 425元&&&&&&& 十大将、国家副职----------------------------------------------------------------------------------------------------------5级&&&&&&&&&& 军区、省、&&&&&& 上将&&&&&&&&&&&&&&&&&&&387元&&&&&&&&& 大军区、省、部、6、7级&&&& 部、司级&&&&& &&&& 中将&&&&&&&&&&&&&&&&& &355、310元&&&&&&& 司& 正副职-----------------------------------------------------------------------------------------------------------8、9、10级&&& 军级&&&&&&&& &少将&&&&&& &&&&&&&&&&&& 277、252、 正军、副军、正厅、217元&&&&&&&&&&&& 正地市级------------------------------------------------------------------------------------------------------------11、12、&&&&&& 师级&&&&&&&&& 大校&&&&&&&&&&&&&&&&& && 200、177&&& &正师、副师、副厅、13级&&&&&&&&&&&&&&&&&&&&&&&&&&&&&&&&上校&&&&&&&&&&&&&&&&&&&& 159元&&&&&&&&&& &副地市、正处、正县-----------------------------------------------------------------------------------------------------------14、15&&&&&&&&& 团级&&&&&&&&&中校&&&&&&&&&&&&&&&&&&&&& 141、127、 正团、副团、&副处、16级&&&&&&&&&&&&&&&&&&&&&&&&&&&&&& 少校&&&&&&&&&&&&&&&&&&&&& 113元&&&&&&&&&&&&& 副县-----------------------------------------------------------------------------------------------------------17、18级&&&&& 营级&&&&&&& 大尉&&&&&&&&&&&&&&&&&&&&&&&101、89元&&&&& 正营、副营、正科-----------------------------------------------------------------------------------------------------------19、20级&&&&& 连级&&&&&& 上尉&&&&&&&&&&&&&&&&&&&&&&&&&80、72元&&&&& 正连、副连、 副科-----------------------------------------------------------------------------------------------------------21、22级&&&&&&&&&&&&&&&&&&&& 中尉&&&&&&&&&&&&&&&&&&&&&&&& 63、57元&&&& 正排、&&&&&&&&&&&& 科员23级&&&&&&&&&&&&& 排级&&&&&& 少尉&&&&&&&&&&&&&&&&&&&&&&&&&50元&&&&&&&&&&&&& 副排24级&&&&&&&&&&&&&&&&&&&&&&&&&&&& 准尉&&&&&&&&&&&&&&&&&&&&&&&& 45元&&&&&&&&&&&&&&&&&&&&&&&&&&&&&&&&&&& 办事员------------------------------------------------------------------------------------------------------------这个方案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这样,从元帅到准尉,从国家元首到办事员共划分为24 个级别,工资从45 元到594 元不等,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 多元,最少只相差5 元。因地区类别不同(全国划分为4 -- 11 类),同级地方干部相差10 -- 40 元,军队干部比地方干部平均高出30 元左右,充分体现了“血比汗值钱”的原则。这个方案既借鉴、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缩小了官兵、贫富之间的差距,基本上合情、合理,符合军心民意,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之初。50年代年干部转业时军队级别转行政级别的对应:正师——11级付师——12级准师——13级正团——14级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5年授衔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