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拉各斯天气农村种菜怎样获取土地

||||||||||
最新播报:
种菜大户老袁:规模种地“不差钱”
新华网成都1月16日电(记者周相吉)说起在农村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十个农民有八个都会遇到资金压力。但在四川井研县,农民老袁却说,咱搞规模种地“不差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老袁名叫袁定江,40岁出头。到2015年初,他通过合作社在井研县千佛镇已流转土地1200亩,栽种番茄、辣椒等蔬菜。每亩地上的种子、人工以及土地流转费用,可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如果不算大棚设施,每亩要投入5000元。”袁定江说,几年前,他想扩大规模搞现代农业,但相当缺钱。不过,这件“愁死人”的事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
老袁在土地上摸爬滚打有些年头了,2010年,他就流转了村里部分土地用于蔬菜种植。此后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涵盖3个村200多户农户。2013年底,他看好生姜、番茄价格会高起来,就想扩大规模,同时又想对原来的蔬菜大棚进行改造。但没有资金来源,苦恼得没办法。“没有担保人和抵押物,根本贷不到款啊。”袁定江说。
事实上,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就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土地不能担保,也不能抵押,土地金融在现实中并无实质内容。四川省农工委副主任杨新元说,“放活”土地经营权,必须有金融支持,让土地由资源变成资产和资本,这也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从2014年开始,四川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从土地使用权上做文章,对其注入金融要素,在该省9个县(市、区)尝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其中井研县就是试点地区之一。
金融机构专家告诉记者,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其实就是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反担保,以土地上的一个未来预期收益作为贷款额度的一个考量,向银行进行融资。得益于这一改革试点,袁定江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难题出现转机。
2014年2月,袁定江到县农业局、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办完简单的手续,就获得了2年期限的300万元贷款。他又投入570多万元,对园区进行了一次大升级,建起了30亩的温室育苗场,198个钢架大棚,一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养殖种植也循环了起来。
2014年8月,袁定江又获得了400万元的贷款,租赁了200亩土地扩大规模。袁定江说:“现在园区的规模有1200亩,产蔬菜1万吨以上,产值2600万元左右,争取今年把贷款还清。”
井研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学艺说,农业部门会组织专家,对像袁定江这样的大户所流转的土地,从产值、效益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并得出评估报告,为担保机构贷款担保提供依据,担保和金融机构向县惠农服务中心备案后实施担保贷款。井研县农业局惠农服务中心主任刘琼说,申请人只需要向惠农服务中心提起申请,并提供承包经营权和流转的相关证明材料,接下来的评估备案工作,都由惠农服务中心来完成。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四川全省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额度达到9088万元,发放超过45笔。这对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发展,缓解现代农业发展“钱荒”发挥了积极作用。蜀中大地,像老袁那样规模种地“不差钱”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平谷推生态庄园项目盘活农村土地 对外出租菜地 专业指导“城里人”种菜
您现在的位置:
字体选择:
平谷推生态庄园项目盘活农村土地 对外出租菜地 专业指导“城里人”种菜
日期: 13:52
来源:平谷区农委
下载文件:&&
  自己种菜自己吃——这对于城区里生活的人来说看似遥远的梦想正悄然临近。随着本市“家庭农场”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乡下”开垦了自己的菜园子,各种时令新鲜蔬菜轮番种植、结果。而这带来的不光是餐桌上生态有机的蔬菜,更是另一番生活情趣。
  近日,笔者实地探访了自古以农业生产著称的平谷区,看看城里人自己种菜是怎样一番的别样生活。
  温室院落打造农场生活
  从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驶离高速,沿夏渔路到张辛庄红绿灯向西不到2公里,记者就看到了一家名为“忆农庄园”的指示牌。
  这座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东洼村的生态庄园占地约100亩,相当于近1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院落等待着新主人的光临。据销售人员说,这个庄园被分隔成了110余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一个100-1000平方米的院子,一个200-400平方米的温室,以及一个15平方米的配房。
  而每个单元对外出租,租期按《合同法》的规定,最高时限为20年。也就是说,承租人可以花10.8万-23万元的价格享有一块属于自家的菜地足足20年。经过计算,平摊到每个月最低仅为450元。对比超市里动辄十几元一斤的有机蔬菜,的确非常让人心动。
  健康蔬菜一年四季可得
  在忆农庄园,记者看到,每个待租的单元非常规整,红色的小配房紧挨着温室大棚,正前方就是一片敞亮的院子。地方虽小,可功能齐全。院子经过规整,可打造出竹林环绕绿茵草地的情景,花卉、微型亭台点缀其中,是市区难得享有的生活氛围。
  温室大棚是种菜的主力地盘,墙体已做好保温,只要自己铺膜或加上阳光板,一个四季保温的大棚就诞生了。在庄园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各种蔬菜毫无压力。15平方米的配房听起来虽小,经过合理布置完全可以成为温馨的临时住所。
  “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正在院子里装修的吴先生是个画家,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可以休闲作画,还可以让孩子观察植物发芽、生长,这种生活方式让一贯秉持健康、生态理念的他非常憧憬。
  让城里人自己种菜,很多人虽然向往但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忆农庄园的销售人员介绍,的确经常有市民自称“种菜小白”,意思就是从来没种过,怕租了地却荒废在手里。“这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了,平谷区自古以农业生产见长,庄园所在的地区到处是果园、种植园。不仅种菜高手随处可见,买种子、化肥也非常方便。”
  同时,庄园内部配备了技术管理人员,从播种、种植、施肥到采摘,提供各种专业指导及服务,保管让菜地不荒着。
  京津冀热门地区具升值潜力
  别看小小一块菜地,升值潜力也不可小觑。最近,大热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周边城市“赚吆喝”的同时,北京周边区县也启动了合作方案。平谷区区长姜帆近期透露,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市交界处的平谷区,将建设京东旅游圈,打造成三省市生态旅游胜地。同时,还将利用国际陆港与三省市进行产业合作等。
  什么是家庭农场?
  在美国、荷兰、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形式,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在我国浙江、湖北等省份,家庭农场也已蓬勃兴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抓手。
  就目前北京实际情况看,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展较快的省市存在一定差距,亟须大力扶植和培育。深圳水上种菜成功--《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9年07期
深圳水上种菜成功
【摘要】:正 与香港仅一网之隔的深圳长岭村,实行“深池浮板种菜”新技术获得成功。近日收获近5万公斤“波士顿生菜”,供应香港、深圳市场。长岭村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深池浮板”种植蔬菜的地方。“深池浮板种植”新技术种菜,不用土地、肥料,用
【关键词】:
【分类号】:S63【正文快照】:
二十一世纪农业生产的超前之作 与香港仅一网之隔的深圳长岭村.实行“深池浮板种菜”新技术获得成功。近日收获近5万公斤“波士蜒生菜”,供应香港、深圳市场。长岭村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深池浮板”种植蔬菜的地方。 “深池浮板种植”新技术种菜,不用土地,肥料,用的是水;不用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技术与市场;1999年06期
刘喜军;[J];中国食品;2000年01期
张强荣;[J];农村百事通;1999年23期
;[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9年07期
遒;[J];福建热作科技;1988年02期
张海来;[J];新农业;1989年08期
王宜友;[J];北方园艺;1994年02期
白水;[J];中国农学通报;1995年02期
;[J];农业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马国瑞,石伟勇,李春九,孙韧,方志兆;[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鸿国;刘群松;孙皓;;[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王会芳;吴凤芝;肖彤斌;芮凯;王三勇;陈绵才;;[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A];植病、昆虫学会通讯3[C];2002年
王秀峰;谷端银;魏珉;;[A];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罗亚昆;;[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俞华根;张战利;;[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琳;;[A];2008中国设施园艺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桂良;吴降星;赖朝晖;张晓萌;王笑;王汉荣;;[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刘肃;欧阳昆;;[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徐炜民;;[A];植病、昆虫学会通讯3[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横;[N];云南科技报;2006年
玉松 白冰;[N];湖南科技报;2007年
刘敏;[N];山东科技报;2006年
张成生;[N];山西科技报;2006年
渠辉琴;[N];山西科技报;2007年
江苏省农林厅;[N];新农村商报;2008年
永年县姚寨乡阎门农协会
王贵仁;[N];河北科技报;2008年
;[N];宜春日报;2008年
;[N];山东科技报;2008年
朱建芳?毋珺婷
赵君瑾;[N];陕西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敏;[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李银心;[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吴建繁;[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雷娟利;[D];浙江大学;2006年
蒋卫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魏珉;[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杨广东;[D];浙江大学;2002年
庄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王波;[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王松良;[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国平;[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司东霞;[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陈立新;[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陆海燕;[D];江苏大学;2005年
饶贵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黄星发;[D];广西大学;2004年
廖育林;[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熊汉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王芳;[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丁果;[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
平谷推生态庄园项目盘活农村土地 对外出租菜地 专业指导“城里人”种菜
日期: 13:52
来源:平谷区农委
下载文件:&&
  自己种菜自己吃——这对于城区里生活的人来说看似遥远的梦想正悄然临近。随着本市“家庭农场”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乡下”开垦了自己的菜园子,各种时令新鲜蔬菜轮番种植、结果。而这带来的不光是餐桌上生态有机的蔬菜,更是另一番生活情趣。
  近日,笔者实地探访了自古以农业生产著称的平谷区,看看城里人自己种菜是怎样一番的别样生活。
  温室院落打造农场生活
  从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驶离高速,沿夏渔路到张辛庄红绿灯向西不到2公里,记者就看到了一家名为“忆农庄园”的指示牌。
  这座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东洼村的生态庄园占地约100亩,相当于近1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院落等待着新主人的光临。据销售人员说,这个庄园被分隔成了110余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一个100-1000平方米的院子,一个200-400平方米的温室,以及一个15平方米的配房。
  而每个单元对外出租,租期按《合同法》的规定,最高时限为20年。也就是说,承租人可以花10.8万-23万元的价格享有一块属于自家的菜地足足20年。经过计算,平摊到每个月最低仅为450元。对比超市里动辄十几元一斤的有机蔬菜,的确非常让人心动。
  健康蔬菜一年四季可得
  在忆农庄园,记者看到,每个待租的单元非常规整,红色的小配房紧挨着温室大棚,正前方就是一片敞亮的院子。地方虽小,可功能齐全。院子经过规整,可打造出竹林环绕绿茵草地的情景,花卉、微型亭台点缀其中,是市区难得享有的生活氛围。
  温室大棚是种菜的主力地盘,墙体已做好保温,只要自己铺膜或加上阳光板,一个四季保温的大棚就诞生了。在庄园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各种蔬菜毫无压力。15平方米的配房听起来虽小,经过合理布置完全可以成为温馨的临时住所。
  “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正在院子里装修的吴先生是个画家,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可以休闲作画,还可以让孩子观察植物发芽、生长,这种生活方式让一贯秉持健康、生态理念的他非常憧憬。
  让城里人自己种菜,很多人虽然向往但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忆农庄园的销售人员介绍,的确经常有市民自称“种菜小白”,意思就是从来没种过,怕租了地却荒废在手里。“这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了,平谷区自古以农业生产见长,庄园所在的地区到处是果园、种植园。不仅种菜高手随处可见,买种子、化肥也非常方便。”
  同时,庄园内部配备了技术管理人员,从播种、种植、施肥到采摘,提供各种专业指导及服务,保管让菜地不荒着。
  京津冀热门地区具升值潜力
  别看小小一块菜地,升值潜力也不可小觑。最近,大热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周边城市“赚吆喝”的同时,北京周边区县也启动了合作方案。平谷区区长姜帆近期透露,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市交界处的平谷区,将建设京东旅游圈,打造成三省市生态旅游胜地。同时,还将利用国际陆港与三省市进行产业合作等。
  什么是家庭农场?
  在美国、荷兰、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形式,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在我国浙江、湖北等省份,家庭农场也已蓬勃兴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抓手。
  就目前北京实际情况看,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展较快的省市存在一定差距,亟须大力扶植和培育。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    在天涯上看了不少有趣的国外见闻贴,今天也来分享一下自己在非洲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经历。  在阿布贾待的时间不长,接近半年。这些见闻有些是亲眼见到,有些是道听途说,楼主尽量保持客观真实。  非炫耀贴,不是想表达中国人身在非洲的优越感,只是想讲述一下尼日利亚的真实状况,也许能让大家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尼日利亚这个非洲国家和我们在国内的生活。
楼主发言:31次 发图:
  背景介绍:  楼主因工作需要被公司派到这里出差半年。之前从来没出过国,第一次出国就来到了非洲这个传说中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过呢,既来之则安之。  尼日利亚:全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位于西非东南部,面积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是非洲最重要的石油出产国,算得上是非洲名副其实的大国。  阿布贾:1991年才从拉各斯迁入的新首都,位于尼日利亚中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不是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仍然是沿海城市拉各斯。
  我也想知道  
  @魏什么芽 2楼
06:28:03  我也想知道  -----------------------------  哈哈 谢谢支持  这个时间回复  同时时差党?
  我朋友在拉各斯  
  下面将分不同的话题依次介绍我觉得在这里有趣的现象。  现还在当地,欢迎提问,会尽量回答。
  好早!  
  速度  
  1. 不是想象中的非洲:  来这里之前,对整个非洲的印象是很穷,穷得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下飞机之前也做好了迎接各种悲催景象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经历了从公司所在地到北京,然后转机埃塞亚的斯亚贝巴到尼日利亚阿布贾一路长途跋涉之后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之前想象中的非洲。  出了机场,楼主已经被宽阔的高速公路和上面连绵不绝的汽车给惊到了。好吧,原谅楼主小题大做了,不过确实心理反差很大就是了。总之,之前对非洲的印象立即受到了挑战,因为它令人联想到的是中国一二线大城市中的马路景象。
  速度  
    阿布贾高速公路图  在车上用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将就看吧。
  lz go on,很喜欢这种长姿势的帖子  
  mark  
  非洲很开放吗?  
  马  
  下面木有了?
  前排  
  砸就木有了呢 很想看呢
06:58:20    在车上用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将就看吧。  -----------------------------  尼日利亚也是右驾国家啊,长姿势了。。。。。o(&_&)o
  楼主快更  
  @loveuu2012 19楼
09:29:27  砸就木有了呢 很想看呢  ----------------------------  谢谢
有人看就有动力呢 会继续写  不过因为时差问题
国内时间的下午和晚上才会更新
  继续上面的公路景象。  待得时间长了,发现上面照片上的公路绝不是特殊情况。由于阿布贾是新建城市,大部分道路都设计建造得非常宽阔。道路遵循快速通过的原则,所有公路交叉口都几乎看不到红绿灯(和国内有很大不同),除了偶尔在繁华地区有警察指挥通行。路上的车辆非常多,在上下班高峰期,也经常出现堵车、大排长龙的景象。  从外观上来看,新车不是很多,多是二手车。而车辆品牌则充分体现了日本丰田汽车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其次常见的是本田、现代、大众车。偶尔见过中国车,如长城、红旗、东风起亚等,我们这些身在国外的人还是很兴奋的。
  @往事去死吧 14楼
07:28:25  非洲很开放吗?  -----------------------------  指的哪方面?  性吗 不了解当地人的情况
但据说AIDS比重很高  经济的话
还是比较开放的
到处是外国公司、外国人
  不得不说,不少道路都比国内要设计建造得好,尽管建设速度也慢得多。提到了这些,就不得不提到这些道路的主要设计建造者——在阿布贾赫赫有名的德国B公司。在这里到处可见打着“B”标志的工厂、道路、工程车、建筑设备和建筑队伍。  由此可见,中国公司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宣传力度和简化公司名称是很有必要的。  
  2. “冰火两重天”的建筑  说了道路,接着说建筑。实在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地的建筑,如果有,也只能说是“冰火两重天”。  市区很多建筑很不错,也是高楼大厦林立,虽然比不上国内一二线城市,但藐视国内不少三四线城市还是绰绰有余的。总统府、政府(各部委)办公大楼修建得相当气派,还有富丽堂皇的希尔顿和喜来登酒店、形态各异的教堂和清真寺。超市、市场、餐厅一应俱全,居民住宅也几乎都是连结成排的独栋别墅。    阿布贾希尔顿酒店
    清真寺    亚洲餐厅
  如果你已经在感叹尼日利亚的发展,那么我必须要承认,以上不是所有的事实,只能代表一方面。它还有另外的两面。好吧,楼主错了,应该是“冰火三重天”的建筑。  大部分的街面建筑还是比较陈旧的。    
  而“第三重天”的建筑就比较符合大家对非洲的一贯想象了  阿布贾郊区的村庄    
  对吃的感兴趣,求八水果和零食,有没有中国没见过的水果啊,好奇中,口感怎么样
  物价还是很贵的
  @碎羽无泪 31楼
20:38:38  对吃的感兴趣,求八水果和零食,有没有中国没见过的水果啊,好奇中,口感怎么样  -----------------------------  这边的零食就是薯片、饼干、巧克力那些
没国内种类多
真没什么可八的  水果要八的吧
都是一些热带水果
像芒果、木瓜、菠萝、香蕉  只有一种水果是在中国没见过的
见过黑人吃
  但原谅楼主没敢尝试
不知味道如何
  @江山在我手 32楼
20:49:12  物价还是很贵的  -----------------------------  这话一看就是熟悉情况的人讲的  确实是很贵啊 LZ深觉在这边活不起
  @江山在我手
20:49:12  物价还是很贵的  -----------------------------  @楼
21:48:41  这话一看就是熟悉情况的人讲的  确实是很贵啊 LZ深觉在这边活不起  -----------------------------  两年前,要带三百个U盘,赚的钱回来可以在三线城市买个三居室了。
  @江山在我手
20:49:12  物价还是很贵的  -----------------------------  @
21:48:41  这话一看就是熟悉情况的人讲的  确实是很贵啊 LZ深觉在这边活不起  -----------------------------  @江山在我手 35楼
21:53:37  两年前,要带三百个U盘,赚的钱回来可以在三线城市买个三居室了。  -----------------------------  在刚果金,40RMB的U盘,换成40+美刀快感,是你无法想像的。
  我的足迹也就到阿布贾郊区,其他地方的情况我只能听同事们讲述。目前听到的整体感觉是,尼日利亚大城市,例如北方经济中心卡诺、沿海城市拉各斯的市区都建设得很不错,高楼林立;而大片农村地区,则是非常穷,很多人住的房子比上面郊区村庄的房子要差得多,不少都是随便搭的草棚。没照片了,大家自行想象。
  嗯,非洲人家确实渴望电子产品。。不知道他们那边为什么卖那么贵,随便送个黑人一个小U盘,高兴的要命啊!  还有就是,那边的女人都很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优秀基因,可能黄种人在她们看来还有点种族和肤色有优势,所以楼主你走在街上小心会有女人过来问你:“我想生一个你的孩子,可以吗?”,当然了,人家也不是让你养,就是借你的小蝌蚪用一用,别害怕哦!  哈哈
  哈哈 看上面的回复  天涯上去过非洲或在非洲的朋友们很多啊  LZ真是班门弄斧了
  3.在此打拼的中国人  在阿布贾的中国人很多,或者说在整个尼日利亚打拼的中国人都很多。而且有相当多的人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五六年很平常,十年以上也是很常见的数字,这些人被戏称为“老尼”。  这些人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而来到了这里。这几年很多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已经大不如前,于是选择另辟蹊径,选择到非洲这片尚有待开发的地方拓展业务,这里面既有国企,也有私企。大中型基础建设企业出来的尤其多,这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减缓的状况有很大关系,而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有些企业在这里发展得很不错,在当地市场已经是小有名气。这也算是中国服务业出口的一种形式了。值得一提的是,楼主在这里竟然发现了高中同学,他是跟着我们家乡(一个很小的城市)的一家假发生产企业来这里的。听他说他们公司已经在这边建立了产生基地,规模和销量都很不错。赞一个!
  也有不少中国人是单独到这里做生意的。听说在南部大城市拉各斯和北部大城市卡诺就有不少中国人在做服装或小商品进出口生意。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量在广州做生意、生活的黑人了,虽然可能看起来很讨厌,但其实跟中国人到非洲的意义差不多。据说当年广州遣返黑人的时候死的那个就是尼日利亚人。在那之后,不仅尼日利亚人到中国变得比较困难了,而且尼日利亚政府根据外交对等的原则,使得中国人到尼日利亚的签证也变得很不好办。  另外还不得不提到另一群中国人——台湾人。在来到非洲之前,谁能想到经常被网民批评为“坐井观天”、“目光短浅”的台湾人早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据说在尼日利亚的台湾人非常多,尤其是在拉各斯地区,经常能见到台湾老板。而且给我们公司送菜的人的老板竟然就是台湾人。听说他很早就来了阿布贾,通过跟当地土王搞好关系,获得了一大片土地的使用权,于是专门请人种菜供应各大公司。不要小看种菜这种生意,这在当地是非常地赚钱。仔细想想,确实台湾比我们发展得早,还是有很多东西早已走在我们前面,而且台湾老板的开拓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黄昏时的郊区风景
  @往事去死吧
07:28:25  非洲很开放吗?  -----------------------------  @楼
17:56:33  指的哪方面?  性吗 不了解当地人的情况
但据说AIDS比重很高  经济的话
还是比较开放的
到处是外国公司、外国人  -----------------------------  楼主,我有一个非洲室友,不知道哪国的,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来,有时候早上去做饭,还没睡醒吓呆了,而且我分不清黑人长相,只能凭借提醒,胖瘦猜个大概,  聪明的楼主可以分得清楚吗?
  @往事去死吧
07:28:25  非洲很开放吗?  -----------------------------  @
17:56:33  指的哪方面?  性吗 不了解当地人的情况
但据说AIDS比重很高  经济的话
还是比较开放的
到处是外国公司、外国人  -----------------------------  @彩虹小丸子 43楼
06:32:08  楼主,我有一个非洲室友,不知道哪国的,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来,有时候早上去做饭,还没睡醒吓呆了,而且我分不清黑人长相,只能凭借提醒,胖瘦猜个大概,  聪明的楼主可以分得清楚吗?  -----------------------------  聪明不敢当 惭愧 因为我也分不清楚~~  只见过尼日利亚人和埃塞人  尼日利亚人属于黑非洲 皮肤非常黑
  埃塞人不属于黑非洲 要白的多
皮肤看起来是棕色的
  @往事去死吧
07:28:25  非洲很开放吗?  -----------------------------  @
17:56:33  指的哪方面?  性吗 不了解当地人的情况
但据说AIDS比重很高  经济的话
还是比较开放的
到处是外国公司、外国人  -----------------------------  @彩虹小丸子
06:32:08  楼主,我有一个非洲室友,不知道哪国的,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来,有时候早上去做饭,还没睡醒吓呆了,而且我分不清黑人长相,只能凭借提醒,胖瘦猜个大概,  聪明的楼主可以分得清楚吗?  -----------------------------  @楼
06:37:49  聪明不敢当 惭愧 因为我也分不清楚~~  只见过尼日利亚人和埃塞人  尼日利亚人属于黑非洲 皮肤非常黑  埃塞人不属于黑非洲 要白的多
皮肤看起来是棕色的  -----------------------------  她开始带回来的男人,我以为是一个人!一个人!有没有  她也没有给我机会让我多见几次,可能还有深刻的印象!
  @往事去死吧
07:28:25  非洲很开放吗?  -----------------------------  @
17:56:33  指的哪方面?  性吗 不了解当地人的情况
但据说AIDS比重很高  经济的话
还是比较开放的
到处是外国公司、外国人  -----------------------------  @彩虹小丸子
06:32:08  楼主,我有一个非洲室友,不知道哪国的,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来,有时候早上去做饭,还没睡醒吓呆了,而且我分不清黑人长相,只能凭借提醒,胖瘦猜个大概,  聪明的楼主可以分得清楚吗?  -----------------------------  @
06:37:49  聪明不敢当 惭愧 因为我也分不清楚~~  只见过尼日利亚人和埃塞人  尼日利亚人属于黑非洲 皮肤非常黑  埃塞人不属于黑非洲 要白的多
皮肤看起来是棕色的  -----------------------------  @彩虹小丸子 45楼
06:46:06  她开始带回来的男人,我以为是一个人!一个人!有没有  她也没有给我机会让我多见几次,可能还有深刻的印象!  -----------------------------  呵呵
我也有同感   黑人真的不好认啊
几乎都看起来差不多
除非多见几次  据说他们也觉得中国人不好认
  当地黑人大部分情况下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友善的,在超市和市场里经常能听到售货员用不太标准的中文“你好”跟中国人打招呼,当然这也跟中国人比较有钱,出手大方大有关系。在象牙市场里,更是几乎所有的黑人老板都会说“你好”、“象牙”、“便宜”来招揽生意,因为来逛市场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这点确实让人比较惭愧)。中国公司一般都会雇用黑人,门卫、司机、打扫卫生几乎是必需的,也会有一些高级雇员或干体力活的。中国人对待黑人大致也还比较友善,一是觉得他们大部分穷、可怜,二是不想惹是生非,除非当他们犯懒、小偷小摸的时候。而当地的警察、移民局则是遇上中国人就会想方设法敲上一笔,中国人一般都交钱了事。
  记个号  最爱这类帖  楼主千万别坑啊
  @cutanybody 48楼
07:10:53  记个号  最爱这类帖  楼主千万别坑啊  -----------------------------  真高兴你会喜欢  我尽量不断更新
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完
  这里的中国人以男性居多,只有少数女性,多是离开父母、妻儿,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一年只能回去一次或两次,有的则是实行轮换制。这里的收入相对比较可观,比国内同样岗位要高出不少,但是由于工作忙碌、长期离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于是不少年轻人的打算是在这里辛苦几年,好在国内挣下一所房子。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收入、工作机会、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而选择长期在这里工作。总体而言,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高的。  他们在这里基本都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很枯燥。这一方面是因为本来这里的业余生活就没有国内丰富,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糟糕的安全状况,大家过了下班时间基本不敢出门。我的一个同事在大白天的高速公路就亲眼见到了蒙面持枪抢劫。你没看错,真的就在大白天的上午十一点多,真的就在车流众多的高速公路上,一伙蒙面人就这样持枪拦截、抢劫了几辆车的乘客,而警察亭就在不远处!幸好他当时幸运地躲过了,但是也是后怕得出一身冷汗。晚上更是没办法出门,于是大量业余时间都花在上网上,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也会有人经常聚在一起赌博、打麻将。
  补几张照片:    机场门口提枪的大兵    杂货市场    象牙市场
  上面象牙市场的照片发错了,再发张全景照    注意哦
像照片上那样的头顶物品是非洲人的显著特点
  上面象牙市场的照片发错了,再发张全景照    注意哦
像照片上那样的头顶物品是非洲人的显著特点,这里的人几乎都是这样拿东西的,而不是手提、肩扛
    怒码
  有没有中国男人跟当地黑人女人交往呢?关于这个八卦,天涯上之前曾经有帖子爆出了很多中国男人和非洲女人组合的家庭的照片,估计很多人都看过。但阿布贾的情况好像有所不同,这么多年截止目前只有一个中国人娶了黑人太太。除此以外,完全没听说过哪个人在和黑人女人交往。(尽管听说过有几次黑人女人主动勾引,被中国人拒绝的事。)根据我们领导的说法,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太不开放了,不够国际化,呵呵。  当然也不能因此认为中非组合家庭很少,我只能说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不一样吧,因为听说在拉各斯这种情况就比较多,因为有很多中国人长期在那里做生意,基本算定居了。但是相对这里的非洲男人和欧洲男人,还是要说,中国男人的表现要有节操的多。(关于非洲男人和欧洲男人的无节操事件,后面再慢慢讲述。)  关于白人、黑人和黄种人的显著特点,一位老尼的总结是:无白不嫖,无黑不偷,无黄不赌。深以为然。
  继续啊  
  。。。楼主看动画片去了?
  那边绿化怎么样?  工人的工资呢?据说国内民工到那边,每个月工资有一万块,待足三年回国。
  楼主竟然太监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各斯港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