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创的是什么gta5创建帮会攻略

谁是三国最被高估的人物?谁是最低估的人物?
423回复/14亮 58988浏览
引用286楼 @ 发表的:
别的不说,魏延是对的。
只能拼一波的时候就要拼。星际里面猥琐如教主,碰见神族双基地开同样会全家大小一波流。蜀国兴于诸葛,亡于诸葛。其实蜀国就一次机会北伐魏国能赢。就是第一次。关键是时间拖太久了,只要潼关不失,长安不丢,魏国可以接受无数次失败,马谡的失误算很大么?魏国败仗比他大的多了去了,可是蜀国就是承受不起。蜀国容错率太低,拖下去是必死的。这里不出错,别的地方也会出错。就算诸葛能到长安城下,恐怕也就力尽不能穿稿了,魏国只要从东面调兵,肯定守得住。
不能和玩游戏比,你玩游戏输了也不会掉脑袋,但是诸葛亮所处的局面不一样
魏延的计划,风险奇大无比,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一上下,一旦失败蜀国十年八年缓不过气儿
首先魏延的心态就不好说,这人本来就是降将,刘备死了以后对诸葛也并不服气,真带着这一部兵马投了曹魏,一样做官,不是没可能。
其次兵出子午谷,如果对面有个觉察,堵住谷口,魏延这一军压根儿就出不来,即便能出来,还要赌魏国守将是个窝囊废,一定弃城,稍微有点胆色敢守一守的,魏延想攻城难如登天,三天攻不下来,这一军想回来都回不来了。
就算一切顺利,天上掉馅饼拿下长安,魏国在长安以东还有的是兵马,调几万人再来攻就是了,靠魏延这几千人再守城,能守得住?
这就像你儿子要用你们家半数家产去买彩票一样 你能支持么
引用356楼 @ 发表的:
吴巨,他写错了
三国志里面都说他很水啊,怎么被低估呢
引用230楼 @ 发表的: 葛公真没被高估了,诸葛亮在名臣武将都已消亡的情况下,以天下十分之一的资源,打得当时最强的魏国只敢坚守,对手还是见谁灭谁的司马懿。西晋时就已经有很多诸葛亮的崇拜者了,象大学问家习凿齿,枭雄桓温等人,甚至前秦宰相王猛,清代军事家左宗棠这些极端自负的人都以诸葛亮自许。
并不是因为葛公没有什么能力,只凭个忠诚然后大家都吹他。而是诸葛亮本身就是吴起王猛这个级别的国士,又
是这些国士中道德上没有什么黑点的,真正的才德兼备。所以大家才这么喜欢称赞他
PS需要明确一点,诸葛亮北伐和隆中对中的北伐是完全不同的。 隆中对是这么说的。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大致是一个钳式战略,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关中,直捣曹魏的腹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到诸葛亮北伐时,黑字部分已经完全不可实现,既然跨有荆、益不可行,天下也未有变,而蜀国内部呢,恐怕也未见得有多和谐,一无天时、二无地利、三无人和,那么为什么还要北伐呢?而且为何采用的战略还是步步为营的策略,而且出兵的方向多是远离曹魏腹心的陇右呢? 因为不北伐不行! 后出师表中说“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我认为王业不偏安是表面现象,益州疲敝是根本原因,益州疲敝导致了王业不能偏安。这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为何不发展经济,等国力强盛,答案是不能,时间不在蜀汉这一边。 首先是外部不允许。《文献通考》中说: 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 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 我们可以看到,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曹魏占据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就在于汉末军阀在北方混战,而南方相对安定,但是一旦大家都卯足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间一定不在蜀汉这一边。所以必须北伐。 北伐有效果吗?有。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 可见诸葛亮北伐基本起到了牵制魏国的目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史料,魏明帝曹睿前半生是以一个千古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到了诸葛亮死的第二年,他立刻让人大跌眼镜,不顾大臣谏阻,开始大肆营造宫室,完成了明君到昏君的转型。可见诸葛亮实在把小伙憋坏了。 其次内部不能够。 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最喜欢看三国的英雄,但是真正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往往不是英雄。而是世家大族。三国的历史,往深了分析,都绕不开一个话题:世家。世家是什么?世家是当地的望族,借由经济的垄断和知识的垄断达到了政治的垄断。可以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军阀。军阀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亲近当地的世家。 世家是本地的豪族,上面分析了,曹魏对于蜀汉而言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强敌。所有的世家面对强敌时,都只有一个选择-----投降。 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魏蜀吴三国都遭遇过世家的背叛。曹操遭遇过两次,他先在兖州被陈宫联合兖州豪族借吕布之力给他来个背刺,后在官渡之战后,在袁绍那里发现自己人给敌人的大量书信。他只能看都不看付之一炬,都说曹操大度,可曹操不大度,还能怎样呢?难道把世家都杀光?杀光了靠谁治理天下? 孙权也遭遇过背叛,曹操南征,除了寥寥数人,群臣第一反应是投降。 蜀汉的世家就更没有节操了,刘备入川,他们投降,后来邓艾越阴平小道,蜀汉的士族反应也是投降,最终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 为啥会这样呢?这个事鲁肃最有发言权。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对于世家而言,他们不需要有节操,无论谁来统治,总归要用他们,所以对于蜀汉的士族而言,统治者叫刘禅和曹睿区别不大,甚至说叫曹睿更好,曹睿的统治中心在中原,那么蜀中的事当然是要拜托蜀中的世家大族,在魏国治下,他们不用养兵,不用跟诸葛亮这些荆州人争权,何乐而不为呢? 蜀汉内部暗流涌动,而诸葛亮作为荆州集团的首脑,他在时固然可以压制益州集团,但是时间依然不在他这一边。随着荆州集团这一代追随刘备的精英老去,益州集团重新掌握政权几乎是可以预料的,而他们掌握政权只有一个结果,投降,事实上多年后面对邓艾,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益州疲敝的深层意义,也是北伐的主因。政权内部有危机,只能从外部化解,北伐是个很好的题目,逼格很高,而且借此既能转嫁国内矛盾,又能趁机培养人才,完成政令军令统一。 再次,军事上等不起。 后出师表有云: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A、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蜀汉部队的中坚,是刘备十几年转战南北,苦心攒下来的一点家当,这些家当在夷陵送掉不少,已经所剩不多。刘璋暗弱,蜀中自来缺乏出产能征惯战将士的土壤,这些人一旦老去,意味着蜀汉军官团的断层,而且不像曹魏,将再也无法补充。从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一边。所以蜀汉必须尽快利用军队还有战斗力时,在战争学习战争,培养自己的骨干。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北伐完全没有贯彻隆中对时战略的主因,此时的战略目标最大目标是消耗曹魏,如果可能,相机夺取陇右,那里出产骏马,也出产良将锐卒。 理解了这个,也就能理解为何魏延屡次提出子午谷方略,均不被采纳,魏延的头脑还在幻想北进中原,忽视了蜀汉已经无力冒险的现实。而诸葛亮显然务实多了,他几乎每次运兵,都尽力因粮于敌,同时相机夺取人口和物资,靠着灵活的战术,尽量减少及方损失,消耗敌人,他虽然打着北伐的旗号,但是已经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不过是为蜀汉续命而已。 所以说,北伐前后的魏国和蜀国的态势通俗点说这样的,就是蜀汉选手和曹魏选手玩魔兽,曹魏有三个分基地采矿,蜀汉只有一个主基地,等到曹魏暴兵必然是一波流带走,但是好在蜀汉手里有一只满编部队。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开始骚扰,幸 好王牌选手诸葛亮微操不错,APM500+,每次都能不少死兵,把曹魏祸祸不轻,勉强把局面撑下去,到了刘禅接手,就直接打出了GG。 再再次,队友很坑爹。历来南北对峙,最好的态势,是南宋对金、元时期,保有淮河流域、荆襄和秦岭山地。所以守江必守淮,立国东南必据襄阳。但是蜀吴加起来,也达不到这种态势,而吴国虽然夺取了荆州,但是最重要的襄阳不在手,最重要的淮泗之地,因为自己陆战战五渣的水平,也夺不到,所以东吴虽然人口比蜀汉多,但是其战略态势却比蜀汉更危险。 我们常说长江天险,但其实这个天险是最不可恃的,何况曹魏与孙吴分据荆州,全有淮泗,等于长江天险,平分秋色,只要曹魏腾出手来,就是分分钟打爆东吴的节奏。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这边。 北伐势在必行。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三国其他人物,曹仁是被低估了,曹魏的关羽成了经验包,。
鲁肃被低估了,东吴动物园里面真正的战略家。
刘备被低估了,折而不挠,不为人下。有句话说刘备说的好,没经历过大起大落,很难明白一个白手起家的47岁还一事无成的男人,是如何保持那种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的。
关羽嘛,勇猛是被低估了,真正的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军事才能其实也不错,绝北道,水淹七军都打的漂亮,但是确实是那种能力不全面,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大神,为何不单独发一贴,解析三国,还有个人认为二爷确实是三国武力第一人,军事能力也相当出色,综合第一也没什么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跟着曹操那画面太美
引用230楼 @ 发表的: 葛公真没被高估了,诸葛亮在名臣武将都已消亡的情况下,以天下十分之一的资源,打得当时最强的魏国只敢坚守,对手还是见谁灭谁的司马懿。西晋时就已经有很多诸葛亮的崇拜者了,象大学问家习凿齿,枭雄桓温等人,甚至前秦宰相王猛,清代军事家左宗棠这些极端自负的人都以诸葛亮自许。
并不是因为葛公没有什么能力,只凭个忠诚然后大家都吹他。而是诸葛亮本身就是吴起王猛这个级别的国士,又
是这些国士中道德上没有什么黑点的,真正的才德兼备。所以大家才这么喜欢称赞他
PS需要明确一点,诸葛亮北伐和隆中对中的北伐是完全不同的。 隆中对是这么说的。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大致是一个钳式战略,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关中,直捣曹魏的腹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到诸葛亮北伐时,黑字部分已经完全不可实现,既然跨有荆、益不可行,天下也未有变,而蜀国内部呢,恐怕也未见得有多和谐,一无天时、二无地利、三无人和,那么为什么还要北伐呢?而且为何采用的战略还是步步为营的策略,而且出兵的方向多是远离曹魏腹心的陇右呢? 因为不北伐不行! 后出师表中说“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我认为王业不偏安是表面现象,益州疲敝是根本原因,益州疲敝导致了王业不能偏安。这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为何不发展经济,等国力强盛,答案是不能,时间不在蜀汉这一边。 首先是外部不允许。《文献通考》中说: 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 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 我们可以看到,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曹魏占据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就在于汉末军阀在北方混战,而南方相对安定,但是一旦大家都卯足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间一定不在蜀汉这一边。所以必须北伐。 北伐有效果吗?有。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 可见诸葛亮北伐基本起到了牵制魏国的目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史料,魏明帝曹睿前半生是以一个千古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到了诸葛亮死的第二年,他立刻让人大跌眼镜,不顾大臣谏阻,开始大肆营造宫室,完成了明君到昏君的转型。可见诸葛亮实在把小伙憋坏了。 其次内部不能够。 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最喜欢看三国的英雄,但是真正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往往不是英雄。而是世家大族。三国的历史,往深了分析,都绕不开一个话题:世家。世家是什么?世家是当地的望族,借由经济的垄断和知识的垄断达到了政治的垄断。可以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军阀。军阀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亲近当地的世家。 世家是本地的豪族,上面分析了,曹魏对于蜀汉而言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强敌。所有的世家面对强敌时,都只有一个选择-----投降。 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魏蜀吴三国都遭遇过世家的背叛。曹操遭遇过两次,他先在兖州被陈宫联合兖州豪族借吕布之力给他来个背刺,后在官渡之战后,在袁绍那里发现自己人给敌人的大量书信。他只能看都不看付之一炬,都说曹操大度,可曹操不大度,还能怎样呢?难道把世家都杀光?杀光了靠谁治理天下? 孙权也遭遇过背叛,曹操南征,除了寥寥数人,群臣第一反应是投降。 蜀汉的世家就更没有节操了,刘备入川,他们投降,后来邓艾越阴平小道,蜀汉的士族反应也是投降,最终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 为啥会这样呢?这个事鲁肃最有发言权。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对于世家而言,他们不需要有节操,无论谁来统治,总归要用他们,所以对于蜀汉的士族而言,统治者叫刘禅和曹睿区别不大,甚至说叫曹睿更好,曹睿的统治中心在中原,那么蜀中的事当然是要拜托蜀中的世家大族,在魏国治下,他们不用养兵,不用跟诸葛亮这些荆州人争权,何乐而不为呢? 蜀汉内部暗流涌动,而诸葛亮作为荆州集团的首脑,他在时固然可以压制益州集团,但是时间依然不在他这一边。随着荆州集团这一代追随刘备的精英老去,益州集团重新掌握政权几乎是可以预料的,而他们掌握政权只有一个结果,投降,事实上多年后面对邓艾,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益州疲敝的深层意义,也是北伐的主因。政权内部有危机,只能从外部化解,北伐是个很好的题目,逼格很高,而且借此既能转嫁国内矛盾,又能趁机培养人才,完成政令军令统一。 再次,军事上等不起。 后出师表有云: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A、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蜀汉部队的中坚,是刘备十几年转战南北,苦心攒下来的一点家当,这些家当在夷陵送掉不少,已经所剩不多。刘璋暗弱,蜀中自来缺乏出产能征惯战将士的土壤,这些人一旦老去,意味着蜀汉军官团的断层,而且不像曹魏,将再也无法补充。从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一边。所以蜀汉必须尽快利用军队还有战斗力时,在战争学习战争,培养自己的骨干。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北伐完全没有贯彻隆中对时战略的主因,此时的战略目标最大目标是消耗曹魏,如果可能,相机夺取陇右,那里出产骏马,也出产良将锐卒。 理解了这个,也就能理解为何魏延屡次提出子午谷方略,均不被采纳,魏延的头脑还在幻想北进中原,忽视了蜀汉已经无力冒险的现实。而诸葛亮显然务实多了,他几乎每次运兵,都尽力因粮于敌,同时相机夺取人口和物资,靠着灵活的战术,尽量减少及方损失,消耗敌人,他虽然打着北伐的旗号,但是已经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不过是为蜀汉续命而已。 所以说,北伐前后的魏国和蜀国的态势通俗点说这样的,就是蜀汉选手和曹魏选手玩魔兽,曹魏有三个分基地采矿,蜀汉只有一个主基地,等到曹魏暴兵必然是一波流带走,但是好在蜀汉手里有一只满编部队。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开始骚扰,幸 好王牌选手诸葛亮微操不错,APM500+,每次都能不少死兵,把曹魏祸祸不轻,勉强把局面撑下去,到了刘禅接手,就直接打出了GG。 再再次,队友很坑爹。历来南北对峙,最好的态势,是南宋对金、元时期,保有淮河流域、荆襄和秦岭山地。所以守江必守淮,立国东南必据襄阳。但是蜀吴加起来,也达不到这种态势,而吴国虽然夺取了荆州,但是最重要的襄阳不在手,最重要的淮泗之地,因为自己陆战战五渣的水平,也夺不到,所以东吴虽然人口比蜀汉多,但是其战略态势却比蜀汉更危险。 我们常说长江天险,但其实这个天险是最不可恃的,何况曹魏与孙吴分据荆州,全有淮泗,等于长江天险,平分秋色,只要曹魏腾出手来,就是分分钟打爆东吴的节奏。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这边。 北伐势在必行。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三国其他人物,曹仁是被低估了,曹魏的关羽成了经验包,。
鲁肃被低估了,东吴动物园里面真正的战略家。
刘备被低估了,折而不挠,不为人下。有句话说刘备说的好,没经历过大起大落,很难明白一个白手起家的47岁还一事无成的男人,是如何保持那种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的。
关羽嘛,勇猛是被低估了,真正的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军事才能其实也不错,绝北道,水淹七军都打的漂亮,但是确实是那种能力不全面,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大神,为何不单独发一贴,解析三国,还有个人认为二爷确实是三国武力第一人,军事能力也相当出色,综合第一也没什么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跟着曹操那画面太美
引用22楼 @ 发表的:
都被称圣了还不高估,唯一打赢的胜仗是水淹七军赢了于禁,不久后就失了荆州,等于白赢。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都是杜撰的。
斩颜良是真的,而且就是单兵直捣黄龙砍了首级带回来,颜良手下士兵还默默的让开了道路,等关羽回到了自己阵地才反应过来。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他强任他强
引用22楼 @ 发表的:
都被称圣了还不高估,唯一打赢的胜仗是水淹七军赢了于禁,不久后就失了荆州,等于白赢。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都是杜撰的。
就看三国志的话关羽也非常吊,史书里记载武将单挑还是没几个,而且还是真正的万军中取敌上将首级
引用360楼 @步行街平均水平 发表的:
不能和玩游戏比,你玩游戏输了也不会掉脑袋,但是诸葛亮所处的局面不一样
魏延的计划,风险奇大无比,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一上下,一旦失败蜀国十年八年缓不过气儿
首先魏延的心态就不好说,这人本来就是降将,刘备死了以后对诸葛也并不服气,真带着这一部兵马投了曹魏,一样做官,不是没可能。
其次兵出子午谷,如果对面有个觉察,堵住谷口,魏延这一军压根儿就出不来,即便能出来,还要赌魏国守将是个窝囊废,一定弃城,稍微有点胆色敢守一守的,魏延想攻城难如登天,三天攻不下来,这一军想回来都回不来了。
就算一切顺利,天上掉馅饼拿下长安,魏国在长安以东还有的是兵马,调几万人再来攻就是了,靠魏延这几千人再守城,能守得住?
这就像你儿子要用你们家半数家产去买彩票一样 你能支持么
此言差矣,以弱战强本身就得靠出奇制胜,弱势的一方你要么就不打,要赢就必须兵行险招,世界上哪儿有按部就班就能弱胜强的战役案例?又不是打游戏。
引用110楼 @ 发表的:一大群人说刘禅被低估我也是醉了...我们说低估,至少是这个被低估的人有实力但未被认可或是有潜力未有机会展示,可刘禅?他的什么事迹显示出了他有值得被低估的实力或是潜力?若刘禅真是被低估的,他和猪哥、姜维的组合就应该是明君强臣,中兴之势,但事实上猪哥和姜维都选择外出征伐而不长伴君侧,何故?
猪哥在出师表里早已明示刘禅之失: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已经明明白白地说明刘禅胸无大志,也没有治理一个国家的才能。
再者说刘禅开门投降是为保全百姓的仁德之举,更是让人忍不住想笑。刘禅若是有帝王之志,有皇家尊严,那他即便要保全百姓,也大可以自戕以谢先帝。结果在魏地花天酒地乐不思蜀,倒成了“被低估”了,怕是三国无双玩多了吧?
别管那些高中生,刘禅被低估?他儿子都比他强
引用65楼 @ 发表的:
呵呵,多看点书。阿斗怎么样就不和你争论了,起码他能活到死,蜀汉后期也没有大的战乱波动,投降也保了民众不受战乱。
至于什么一统天下这些话题,先认清猪哥亮强行北伐导致蜀汉元气大伤的事实,什么人才凋零你觉得要怪谁?
猪哥亮死后30年阿斗能力再差起码还保了蜀汉30年。
至于猪哥亮还真值不上各种人蜜。
哥哥公正的说句,猪哥亮能力没得说,布衣爬到丞相这个位置就是他顶峰,这本来就是本事,但是总是给猪哥亮封神就说不过去了。
强行北伐?你看看诸葛亮北伐都干了什么你就知道了,主要就是劫掠人口、军马、粮草,几乎没有正面大规模作战怎么就掏空国力了?蜀国就那么点耕地,多余的劳动力拉去打劫邻国,怎么看都是创造产值。倒是猪哥传人姜伯约,兵败牛头山折损了五万余众,本就少的可怜的将领张嶷、赵广殁于此役,所以自己屯田避祸去了。自此季汉政权再也无力防守全境,早知道一共不到11万的兵力姜维把最精锐的5万打光了,兵力不是靠人数可以堆起来的,需要长期训练武器熟练度、阵法、默契程度以及实战中的心态和经验。接下来汉中沦陷,姜维把有生力量集中在了剑阁,邓艾趁虚而入偷入阴平,闪电战奇袭江油,得到了粮草补充。绵竹一战诸葛瞻葬送了成都禁军,至此邓艾兵临城下时成都只有相当于警察和城管的士兵和老百姓了。不要听北地王的哭谏,死守城池等姜维救援,只会等来钟会那近10倍于邓艾的大军到来,到时候没可能守住只会死的更惨。
他强任他强
引用1楼 @ 发表的:
葛公真没被高估了,诸葛亮在名臣武将都已消亡的情况下,以天下十分之一的资源,打得当时最强的魏国只敢坚守,对手还是见谁灭谁的司马懿。西晋时就已经有很多诸葛亮的崇拜者了,象大学问家习凿齿,枭雄桓温等人,甚至前秦宰相王猛,清代军事家左宗棠这些极端自负的人都以诸葛亮自许。
并不是因为葛公没有什么能力,只凭个忠诚然后大家都吹他。而是诸葛亮本身就是吴起王猛这个级别的国士,又
是这些国士中道德上没有什么黑点的,真正的才德兼备。所以大家才这么喜欢称赞他
PS需要明确一点,诸葛亮北伐和隆中对中的北伐是完全不同的。 隆中对是这么说的。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大致是一个钳式战略,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关中,直捣曹魏的腹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到诸葛亮北伐时,黑字部分已经完全不可实现,既然跨有荆、益不可行,天下也未有变,而蜀国内部呢,恐怕也未见得有多和谐,一无天时、二无地利、三无人和,那么为什么还要北伐呢?而且为何采用的战略还是步步为营的策略,而且出兵的方向多是远离曹魏腹心的陇右呢? 因为不北伐不行! 后出师表中说“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我认为王业不偏安是表面现象,益州疲敝是根本原因,益州疲敝导致了王业不能偏安。这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为何不发展经济,等国力强盛,答案是不能,时间不在蜀汉这一边。 首先是外部不允许。《文献通考》中说: 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 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 我们可以看到,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曹魏占据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就在于汉末军阀在北方混战,而南方相对安定,但是一旦大家都卯足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间一定不在蜀汉这一边。所以必须北伐。 北伐有效果吗?有。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 可见诸葛亮北伐基本起到了牵制魏国的目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史料,魏明帝曹睿前半生是以一个千古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到了诸葛亮死的第二年,他立刻让人大跌眼镜,不顾大臣谏阻,开始大肆营造宫室,完成了明君到昏君的转型。可见诸葛亮实在把小伙憋坏了。 其次内部不能够。 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最喜欢看三国的英雄,但是真正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往往不是英雄。而是世家大族。三国的历史,往深了分析,都绕不开一个话题:世家。世家是什么?世家是当地的望族,借由经济的垄断和知识的垄断达到了政治的垄断。可以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军阀。军阀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亲近当地的世家。 世家是本地的豪族,上面分析了,曹魏对于蜀汉而言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强敌。所有的世家面对强敌时,都只有一个选择-----投降。 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魏蜀吴三国都遭遇过世家的背叛。曹操遭遇过两次,他先在兖州被陈宫联合兖州豪族借吕布之力给他来个背刺,后在官渡之战后,在袁绍那里发现自己人给敌人的大量书信。他只能看都不看付之一炬,都说曹操大度,可曹操不大度,还能怎样呢?难道把世家都杀光?杀光了靠谁治理天下? 孙权也遭遇过背叛,曹操南征,除了寥寥数人,群臣第一反应是投降。 蜀汉的世家就更没有节操了,刘备入川,他们投降,后来邓艾越阴平小道,蜀汉的士族反应也是投降,最终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 为啥会这样呢?这个事鲁肃最有发言权。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对于世家而言,他们不需要有节操,无论谁来统治,总归要用他们,所以对于蜀汉的士族而言,统治者叫刘禅和曹睿区别不大,甚至说叫曹睿更好,曹睿的统治中心在中原,那么蜀中的事当然是要拜托蜀中的世家大族,在魏国治下,他们不用养兵,不用跟诸葛亮这些荆州人争权,何乐而不为呢? 蜀汉内部暗流涌动,而诸葛亮作为荆州集团的首脑,他在时固然可以压制益州集团,但是时间依然不在他这一边。随着荆州集团这一代追随刘备的精英老去,益州集团重新掌握政权几乎是可以预料的,而他们掌握政权只有一个结果,投降,事实上多年后面对邓艾,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益州疲敝的深层意义,也是北伐的主因。政权内部有危机,只能从外部化解,北伐是个很好的题目,逼格很高,而且借此既能转嫁国内矛盾,又能趁机培养人才,完成政令军令统一。 再次,军事上等不起。 后出师表有云: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A、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蜀汉部队的中坚,是刘备十几年转战南北,苦心攒下来的一点家当,这些家当在夷陵送掉不少,已经所剩不多。刘璋暗弱,蜀中自来缺乏出产能征惯战将士的土壤,这些人一旦老去,意味着蜀汉军官团的断层,而且不像曹魏,将再也无法补充。从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一边。所以蜀汉必须尽快利用军队还有战斗力时,在战争学习战争,培养自己的骨干。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北伐完全没有贯彻隆中对时战略的主因,此时的战略目标最大目标是消耗曹魏,如果可能,相机夺取陇右,那里出产骏马,也出产良将锐卒。 理解了这个,也就能理解为何魏延屡次提出子午谷方略,均不被采纳,魏延的头脑还在幻想北进中原,忽视了蜀汉已经无力冒险的现实。而诸葛亮显然务实多了,他几乎每次运兵,都尽力因粮于敌,同时相机夺取人口和物资,靠着灵活的战术,尽量减少及方损失,消耗敌人,他虽然打着北伐的旗号,但是已经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不过是为蜀汉续命而已。 所以说,北伐前后的魏国和蜀国的态势通俗点说这样的,就是蜀汉选手和曹魏选手玩魔兽,曹魏有三个分基地采矿,蜀汉只有一个主基地,等到曹魏暴兵必然是一波流带走,但是好在蜀汉手里有一只满编部队。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开始骚扰,幸 好王牌选手诸葛亮微操不错,APM500+,每次都能不少死兵,把曹魏祸祸不轻,勉强把局面撑下去,到了刘禅接手,就直接打出了GG。 再再次,队友很坑爹。历来南北对峙,最好的态势,是南宋对金、元时期,保有淮河流域、荆襄和秦岭山地。所以守江必守淮,立国东南必据襄阳。但是蜀吴加起来,也达不到这种态势,而吴国虽然夺取了荆州,但是最重要的襄阳不在手,最重要的淮泗之地,因为自己陆战战五渣的水平,也夺不到,所以东吴虽然人口比蜀汉多,但是其战略态势却比蜀汉更危险。 我们常说长江天险,但其实这个天险是最不可恃的,何况曹魏与孙吴分据荆州,全有淮泗,等于长江天险,平分秋色,只要曹魏腾出手来,就是分分钟打爆东吴的节奏。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这边。 北伐势在必行。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三国其他人物,曹仁是被低估了,曹魏的关羽成了经验包,。
鲁肃被低估了,东吴动物园里面真正的战略家。
刘备被低估了,折而不挠,不为人下。有句话说刘备说的好,没经历过大起大落,很难明白一个白手起家的47岁还一事无成的男人,是如何保持那种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的。
关羽嘛,勇猛是被低估了,真正的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军事才能其实也不错,绝北道,水淹七军都打的漂亮,但是确实是那种能力不全面,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写得好,亮你
我想收双2K4
引用358楼 @ 发表的:
最被高估的明显是诸葛亮。隆中对里想同时占益州和荆州本身就是白日做梦,还被视为神策。
可是实现了啊,虽然后来取荆州过程太曲折,按隆中时的形势来说属于不可预料事件,但猪哥预料到的是从刘表那里取,实际上刘表也表示过要把荆州给刘备。
引用334楼 @ 发表的:
我说是后期啊,魏延是夺荆州归顺的,赵云是汝南时期吧,刘备不说了,失荆州后没多少时间,刘禅时期有寒门出生被提拔上来的吗
刘禅这人又不管事,在位几十年,前期诸葛亮掌权,诸葛亮死后由蒋董费掌权,整个后主传基本就是丞相怎么怎么样,后主大赦,然后宠幸陈祗黄皓灭国,不过如果刘备死后算他的时期的话,寒门也多,王平等人都是,诸葛亮看能力还看品德,但是也是达到了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还有魏延是入蜀时期以刘备部曲出现的,荆州归顺是小说,赵云是公孙瓒让刘备和田楷拒袁绍时跟随刘备,刘备这时候是平原相,赵云为刘备主骑
引用370楼 @ 发表的:
可是实现了啊,虽然后来取荆州过程太曲折,按隆中时的形势来说属于不可预料事件,但猪哥预料到的是从刘表那里取,实际上刘表也表示过要把荆州给刘备。
一时间占据两州不是问题,更何况刘备的这两州都是内抢而来所以不费多少功夫。我说的同时拥有是牢牢盘踞,并图天下(这是隆中对的基本思想)。因为荆益地理导致不能相救,益州救不了荆州之急,荆州也救不了益州之急,加之荆州一马平川兵家必争,非常容易被夺走,不可能有人可以在割据的条件下以荆益同时作为根据地。
今年是黄匪燎獍垡际胺〖孜珩R年
引用11楼 @ 发表的:
最被高估的是上将潘凤,最被低估的是为了保全蜀国子民而甘愿受骂名的阿斗。
无双神将哪里高估了。
引用86楼 @ 发表的:
那个时代,讲究世家子弟
寒门贵子要是无人引荐,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出头
郭嘉也是因为曹操刚起步去投奔,曹操求贤若渴,然后发现郭嘉果真大才
那个时代不是讲究自己培养人才,而是看有没有人才值得我培养
蜀国地少人稀,还没有什么世家大族
能有多少人识字都是问题
诸葛亮就是发现了这个弊端也没有办法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曹操能挑战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这时候蜀是一国
诸葛亮是丞相
他的举动都代表了国家
他要在民间选拔人才
你让蜀国仅剩的还算大的家族怎么想呢
不是不愿,实不能也
所以我也说了,诸葛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就像网游老区帮会很难拉人一个道理。三分天下的格局定下来那一刻,曹已经赢了七成
永远不要被弱智的言论影响
引用361楼 @ 发表的:
三国志里面都说他很水啊,怎么被低估呢
他搞错了,前面评论证实了
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引用371楼 @ 发表的:
刘禅这人又不管事,在位几十年,前期诸葛亮掌权,诸葛亮死后由蒋董费掌权,整个后主传基本就是丞相怎么怎么样,后主大赦,然后宠幸陈祗黄皓灭国,不过如果刘备死后算他的时期的话,寒门也多,王平等人都是,诸葛亮看能力还看品德,但是也是达到了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还有魏延是入蜀时期以刘备部曲出现的,荆州归顺是小说,赵云是公孙瓒让刘备和田楷拒袁绍时跟随刘备,刘备这时候是平原相,赵云为刘备主骑
王平是夺汉中的降将,我的意思是蜀立国后,有再从底提拔寒门吗?都是世族吧,三国里面最注意出身的不是吗?
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引用374楼 @ 发表的:
所以我也说了,诸葛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就像网游老区帮会很难拉人一个道理。三分天下的格局定下来那一刻,曹已经赢了七成
最后还是输了
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引用145楼 @ 发表的:
他说的不是东吴的
哦,三国东吴的是朱据,但是朱巨是什么鬼?发自手机虎扑
蜗壳美如画
引用362楼 @ 发表的:
大神,为何不单独发一贴,解析三国,还有个人认为二爷确实是三国武力第一人,军事能力也相当出色,综合第一也没什么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跟着曹操那画面太美
曹操手下的军制还是以曹氏夏侯为主将,辅以五子良将。以关羽的能力可以做到五子良将之首,但是真未必能压过曹仁夏侯兄弟。
曹操早期是自领一军,曹仁领一军。刘备这边则是自领一军,关羽领一军。这个在曹操手下应该还是没法给予关羽的,即使他再欣赏关羽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74人参加识货团购1099.00元493人参加识货团购189.00元232人参加识货团购255.00元58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421人参加识货团购619.00元1023人参加识货团购666.00元1045人参加识货团购778.00元282人参加识货团购468.00元768人参加识货团购329.00元608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348人参加识货团购485.00元495人参加识货团购768.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网三创建帮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