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享购卡是随便拿的么? 美国Starbucks 的五星享购卡是免费的么?

星巴克STARBUCKS 美国西雅图第一店城市马克杯 16OZ城市杯之首
TA的其他闲置
星巴克STARBUCKS 美国西雅图第一店城市马克杯 16OZ城市杯之首现货 有图有真相!!!这款淘宝很少!托西雅图的同学带的包邮!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低价出安娜苏许愿精灵香水 全新 30ml星巴克的“星享卡”要怎么用才划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星巴克的“星享卡”要怎么用才划算?
家里领导好心送了我一张星巴克“星享卡”(其实就是会员卡),但我研究了半天,这会员章程简直就和天书一样,有没有人来具体分析下怎么用划算啊?会员卡福利:,详细条款:大家可能没头绪,我顺便理了下使用方法:【基础信息】似乎是去年中旬便开始发行的。卡片售价88元。卡片购买后需上网激活(当次消费不记入卡内),激活日期即为你每年的“帐户周年日”。每累计消费满50元,你的卡内会登记上一颗“星”。【会员星级福利】银星级(0 - 4星):3张“买一赠一”券(任意同价饮品)1张早餐咖啡券(11:00前任意中杯饮品)1张升杯券(中变大,大变特大)玉星级(5 - 24星):1张生日券(生日月,送任意中杯饮品)咖啡“买三赠一”(限同一张收银条,送任意中杯饮品)金星级(25+星):所有“玉星级”福利保留1张周年庆邀请券(帐户周年日所在月送任意中杯饮品)每购买10次,即可获赠一份中杯饮品(“购买”行为以收银条数量为准…- -b)【回滚制度】每年的“星”单独累计,每个“帐户周年日”会有一次复审清零……= =bbb家属对此表示:“这么复杂,想来想去没明白,反正最后一定会赚到…”。我顿时语塞了,谁能解救我下?总觉得这是个对方稳赚不赔的大坑啊。。。
+ 加入我的果篮
栖息地附近没有星巴克,毫无压力。不过只要注意不要为了优惠去喝就好了。
模拟飞行控
你该怎么喝还怎么喝,只不过每次付款时候掏一次卡,卡里送的神马的就当意外惊喜就好了,何必在乎呢。反正你没卡不还得去喝?
= = 明显对方稳赚不赔。 如果正常需要。 2周喝一次。 一次喝两杯(适合约会)。 这样一年到头就有金星级。 唔。 重点还是按需消费。 这个优惠纯粹吸引眼球。 没什么实质让利。 设计个游戏让你玩呗。
童话作者,科学松鼠会成员
记住这句话: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就对了。无论怎样你到店里去消费,店家就是赚的啊~~
国际贸易本科生,工程技术员,大杂烩
你得的实惠相对升星付的帐单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果壳网华东区负责人
顶楼上“不过只要注意不要为了优惠去喝就好了”
去超市买袋子咖啡冲着喝最划算——第一次买个赠送杯子的,连杯子都能省下来,记得第二次买的时候顺便要一个赠品咖啡勺。第三次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赠品方糖罐,不一定用来装方糖,那个罐子放袋装咖啡感觉还不错。当然您也可以直接第一次就三样都搞定,不过这就要看你的口才和跟咖啡促销MM有多亲密了。
你家领导真不错,我一般这么使用周一,使用民生银行买一送一,星享卡积分周五,使用广发买一送一,可惜只送一杯周一到周四,我和同事轮流买,一般能买三送一,积分,周末我使用优惠券。我家里领导也说速溶的冲冲好了,可是真和星巴克没法比。
最常用的就是买三送一,下次就可以四个人买三送一再换杯赠饮
一杯中杯摩卡为例,88元=3杯摩卡赠饮(30*3=90RMB)+早餐咖啡(摩卡1杯=30RMB)+升杯(这个忽略不计)=120RMB也就是说花了88人民币之后在你购买完成的那一段时间,这个88升值到了120人民币。以上只是初级。初级以上的话费你也不会在乎这么点钱了。
今天买咖啡时候Barista还在给我推荐。我只是偶尔会买一杯中杯美式,办了卡肯定会增添很多不必要的消费。如果是每天进办公室前都要来一杯的那种,就比较划算了。
完全就是个大坑。千万不要办。忽悠家骗人的手段。我办了一张,没享受到任何优惠,竟然告诉已经过期了,这很不合理。而且之前没有任何提醒和告知会过期啊!!!我的天~ -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如何评价星巴克 (Starbucks) 积分系统的设计?
** 吐槽和评论性质的简短内容请发表在问题评论区,切勿滋扰一千多关注问题的朋友 **会员分三个级别,分别是银星级会员 (Welcome Level)、玉星级会员 (Green Level)、金星级会员 (Gold Level)。注册开卡便有优惠,以消费金额晋级,一年内积满 25 个星星就能成为金星级会员。要保持金星级会员也必须在一年内保持继续累积 25 个星星。每一级会员都有对应的消费优惠。譬如说生日邀请卷,买三送一,买十送一等。新开卡的优惠券可以累积叠加。必须实卡使用。(中国的星享卡不支持代金支付)详细: & 那么,问题不是询问这个系统的细节,这可以通过以上摘要和两个链接了解。而是想问这个系统设计的关键是什么,是否达到了设计之初的目的,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总体是否促进客户的忠诚度,有无可以改善之处,相似的积分系统还有哪些,对比如何,等等...
谢邀。尽管持有金星卡,但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星巴克的积分系统无论是创新程度还是用户粘性都不算太成功太显著。首先,积分系统本身是早期游戏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积满多少就能换实物或者服务,从而激励用户不断消费,是主要的点。星巴克也是这样,积满多少颗星就能换咖啡是实物激励,给用户设定玉星银星金星的等级是荣誉激励。不过,在游戏化技术中,其实实践证明虚拟的奖励形式要比实物奖励更有效,比如著名的SAPS奖励,就是Status& Access & Power & Stuff。但是星巴克采用的奖励形式其实是很有限的,而且各等级的权益除了体现在赢咖啡的速度不同以外,并没有在体验上体现出地位,接口资源(access)等等差异,可以说还是以实物奖励为主。实物奖励的缺陷,是它1.可能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的 2.外在奖励会取代内在奖励,使得用户由品牌忠诚的心态走向逐利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因为1的情况而索性放弃取得奖励。这里的不少答案都能体现出这一点。除了奖励的缺陷以外,星巴克的积分制度并没有太多乐趣的成分或者值得注意的游戏化机制。实际上,星巴克的积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游戏化状态,如果不能在奖励方面添加更多涉及地位,接口等等虚拟奖励的话,恐怕不会是一个生命力很长的积分项目。
终于有朋友提这个问题了,憋了小一年想写关于这个的文章,但总是没有梳理清楚头绪。但有问题了,就手痒,忍不住要分享自己的整理。经过3年使用,我始终觉得星享卡是我们日常目前易接触到的最设计合理、多种激励考虑完美配搭的积分激励系统。在过去几年设计促销活动和会员激励制度时,都会拿这个当作经典case来参考。我会分开卡、初级、中级、高级的进阶来分析。14/06/26更新:因为实在不好意思评论写的太长,所以做个广告,后续的分析会放在里补充完成,不是恶意广告,实在是不好意思写这里太长,抱歉。一、【开卡】首先要说的,就是88元售价卖一张会员卡。对比costa或者其它咖啡店的初级会员卡,星巴克的这张竟然不是免费的!!这最开始可能会让一部分用户咂舌,甚至我在柜台边上还听见用户嘟囔说,“哟,办个卡还要钱啊!” 然后,你就会听到店员非常熟练的一段话术,告诉您,“88元,就送您5张券,3张买一送一,一张早餐邀请券,还有一张升杯券,等于打了3次五折,还多送您两张券!”这个时候会看见用户分为两类,一种是毫不心动,直接消费走人的,另一种就是觉得这个deal好划算,掏钱买卡的。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个卡的价值。是不是真的“3个五折,还白送2张”?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平均售价,tall杯大概在30元左右,如果你用招行积分换tall杯咖啡会发现小票上减记是27元(我印象中),所以姑且按27元算平均单价好了。如果你买3杯tall咖啡,平均成本算为27元*3=81元,那么还剩7元来负担卡及外套的制作成本(后台开发就不摊销了),以及那额外的两张券:a) 早餐券是要求11点前到店里的,而且说实话,如果真是早餐目的,我可能还会再多买一个面包啥的。因此这张券被使用的机率会比正常的升杯或者免费券要小,而且可能产生关联消费。这就等于早场电影便宜,希望你来cover它的运营成本,然后说不准你还真没吃早餐就帮忙关联消费一下。这样等于是送了你一张日常路边发送的体验券,而且你还很可能来(比较一下你路边收到又随手扔掉的,这个你为什么会来?)——因为你花钱了,你认为这个是你的“权益”,所以很可能你要来消费,而你不来,更好,这个券的作废时间也是3个月内!b) 升杯券,等于是减除3元的升杯费用。不完全统计,简单的概括来说,grande和venti之间浓缩咖啡的剂量基本都是double espresso,多升的容量应该就是水或者牛奶,而就算tall变grande,增加一份浓缩咖啡的剂量,成本应该也远不到3元。当然我们这里不应该拿真正的成本来计算,但总的意思是说,这背后的差别非常“不大”,给你这个小恩小惠是很随便的事情——我曾遇到各种情况,导致服务员会好心的帮我免费升杯甚至重新做一杯,所以我想这个恩惠应该是制作人员就能控制的那种“损失”。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只有3杯买一送一还算厚道咯?嗯,看起来是这样。不过请你想一下,什么叫【买一送一】,是不是应该你花27元,得到两杯tall才算买一送一呢?你说,对啊,我后来买的时候,就是花34元买个最贵的,然后送的也是这个最贵的,这样狠狠的还薅了星巴克一把呢!可是,请问你之前付过第一杯的费用没有?没有?真的没有吗?那星享卡里的81元不是你预付的三个tall杯的钱吗???现在是不是更清楚了,除了2张你不一定有机会用到,但让你感觉更好的额外礼券外,你不过是把你六杯咖啡的钱,先预付了3杯,然后之后每次付1杯,取回两杯而已。当我1年多前想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就狠狠的掐了自己一下——我被算计的好开心!如果我跟你说,下面两个版本的话术,你会选哪一个?a) 先生,你要是信得过兄弟我,就别废话,先掏三杯咖啡的现金给我,爷帮你存着!哎,等你以后想喝咖啡的时候,你就来买一杯,我呢,我就帮你用在我这的存款啊,同时在另外一个窗口排队买一杯,这样效率提升,你麻利儿的得到两杯咖啡,怎么样,够哥们儿吧?哦,不过我得一直帮你存着有点费神,你给我的钱,3个月内你不记得找我要,就算给我的保管小费了。怎么样,哥们,是不是很合理啊,想来一发吗?b) 先生,喜欢喝我家咖啡吗,我们现在针对爱好者有一个特别的权利(笑~),就是如果您花90元办这张会员卡(指卡片~),我们会送您三次买一送一的权益(手指比划3),也就是说,您每次只需要掏一杯咖啡的钱(一个手指),到时候我们就给您两杯了(两个手指),嗯!对了,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挠后脑勺、可爱撅嘴~),我是新来的,除了刚才这么赞的礼包外,还有送额外的你好早餐贴心咖啡券和幸福就要大大大升杯券呢,嗯!(大力点头~)没错!这个只针对爱我们的粉丝才有呢,而且限量设计卡哇伊哦~嗯,您喜欢哪个设计?(真诚询问)这个吗,好会选嘞,这张设计很赞的(点头),插画师是日本大师呢(自言自语),嗯,这里,请刷卡,谢谢。(拿卡动作要快刷完直接用手指着pos单签名处,把笔给顾客让他签字)我想正常人,都会选择b版本而不是a版本,这就是营销的魅力。而且,我想店家不会告诉你获得个人profile对CRM管理来说,又等于多少钱,以及是否有说过这张卡需要24小时后激活才有效吗,你没法马上用它买一送一;当然,90天内如果你不用那个券,这个钱还是给了版本a的胡茬大叔(其实和b版本的卡通美眉是同一个人),不过这个就在卡规则里了哦,我们没有说吃掉你预存的钱,是违法的,我们是说你的权益失效了,你花钱买的不是冲值,是一种虚拟的具有效期限制的身份。综上,这张会员卡——因为要收费,设立了第一道漏斗,杜绝了那些一次性撞进店里而对我们没有未来潜力的顾客(谁要给他们做卡片浪费钱~~);同时,也因为收费,不但创造了你的“权益”(实际上是你预存的“话费”),从而让你在未来消费时“感觉到”那种“买一送一”的VIP胜利感;再,因为收费,让你觉得你的权益是自己花钱“拥有”的,即便早餐邀请券和升杯券你可能用不到但想起来自己花了钱多给了这俩就百爪挠心想用掉(人们总是对花钱得到的更珍惜,5元得到的减25元的礼券,和路边得到的随便就减20元的礼券,你猜大家更相信哪个是有含金量的?)最后,还是因为收费,而且卡的权益有严格的有效期,于是和过期团购券类似,你猜猜又有多少当时兴冲冲买了卡但未来90天忘记使用或者没用完权益的用户,这部分预交的钱去哪里了?它们本来就是合理合法的购买权益的费用,自然是店家合理合法的销售收入啦。
咖啡重度患者,一杯咖啡才能开始一天。本身就是星巴克常客,理由很简单,因为他进来中国最早并且基本能够保持连锁店应该保持的每店的都有的标准。costa各店咖啡制参差不齐,店员专业素质也实在堪忧,太平洋店太少。我认为通常我这种重度患者,都需要一个习惯型的咖啡消费场所(跑题了呃……)公司楼下有星巴克,除非早上起猛了在家做了手冲,不然一个礼拜2-4天的早上都要去买咖啡,基本都是当日or美式,金卡用户。先说了咖啡消费习惯,然后再来说,作为我这种资深用户,星巴克的积分卡系统对我来说基本是个摆设。黏住我的基本是靠消费习惯和店面的方便性。上边好多盆友都说了金卡每年清零这事太伤老顾客心。成为金卡用户我想偶然的应该并不多,大多数应该都是有消费习惯的用户,所以如果清零是为了筛选掉偶然客户,就应该反之对每年都能达到金卡消费量级的客户稍多一点优惠。清零行为更多情况下,是带给消费者心理上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一种我待你如初恋,你却虐我千百遍的效果。再说88开卡的事,最赞回答盆友已经分析过了,预存3杯,分三次取回…… 真是玩死你没商量,再说如果不是和朋友一起,我有多少机会一次一人喝掉两杯咖啡。就算是和朋友,朋友以为你有买一送一,其实你是预存一杯,那我直接请客不好吗。至少朋友不会以为我只是恰好有一张优惠券用不完而已。还有就是不同画面的卡片,也许星巴克的大数据能显示出他是不是真的推动消费了,我个人认为,吸引力不大金卡的十送一,我也就是店员告诉我积到了就换一下而已,从没什么期盼值。积分体系设计的总体有点复杂,至今都认为花多少钱积多少分是一种最直观最能产生动力的积分方式。完全从用户体验的方面说一下对积分系统的感受。
我把这个当做一种抱怨式回答吧。我是金卡会员,去年201颗星。对的,201颗,也就是我去年最少在星巴克花了10000元(1颗硬=50元)。但到今年6.21日,我又被清空了。从营销角度看,我理解星巴克清零的行为,拉动客人再消费呗。但我认为应该区分对待,其实对于年消费100颗星以上用户来说,消费星巴克已经是一种标准习惯了,每天早上带着一杯星巴克进office,或者约朋友都以星巴克为坐标。所以有没有清零的行为,我都会继续消费下去。也许我是个搜集爱好者,我希望看着自己卡里的星星数不停的增长,以保留我对自己成长的一个记忆,我希望是100,500,1000这样不断增长。今年上半年有幸见到星巴克全球CMO,我向他提出星巴克最好有金卡,白金卡,钻石卡,甚至黑卡,这样的全球进阶制度,这样才是对所有忠实fans的奖励。
对系统设计其实不了解,但楼主既然给出了英文版链接,那我就说说美国原版会员的体验吧。中国的积分系统毕竟是建立在美国版的基础上的,所以讨论设计是否达到目的这个问题也要看看最初是怎么回事,不能单纯看条款。首先,喝咖啡这件事在美国并不是什么小资情调,而是在路边随便买杯饮料这种级别(请脑补5元一杯的奶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刚性需求。而星巴克又是那种在市中心走2个红绿灯就有家店面的咖啡店,所以对于经常喝咖啡的美国人来说,有没有会员都会经常去喝,而且喝的频率足够拿到赠饮,因此只要稍有优惠活动就能吸引一群人去办会员,办了会员之后可能就会减少去其他地方喝咖啡的频率(注意是把顾客吸引到星巴克,而不是吸引顾客喝咖啡)。其次,美国的星巴克会员是不需要会员费的,只要挑选一张卡片并充值不低于5美元就可以在网上注册会员(下载手机应用也行),这张卡可以反复充值,可以买多张卡关联到一个账户上并相互转帐。为什么有这个设计?因为在美国用购物卡送礼是很普遍的,过生日、感谢信都可以送卡,自己选择往里面充值多少钱。星巴克每一季都会重新设计卡片,比如2014级毕业卡、蛇年生肖卡、感恩节卡等等,来吸引那些需要送礼的人。收到卡片的人说不定就顺手注册个会员再去喝免费咖啡。我觉得这个设计是为了吸引那些本来喝咖啡不太多的人的。另外生肖卡这种特别的会员卡还会吸引一部分人自己收藏,而买卡虽然不要钱,但是要往里面充值,既然充钱了就肯定要去消费,这个也是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接下来是星巴克的升级制度。入门会员的生日赠饮+官网打八五折一次基本不能算什么福利,而多数美国人都能达到5颗星的中级资格,而这个green level也只是多了一个普通咖啡免费续杯。这个免费听起来很划算,但由于咖啡在美国属于奶茶性质,大多数美国人不会一杯咖啡喝一下午,而且可以续杯的不是星冰乐那种需要人工调制而且卖的死贵的,所以星巴克不会太亏,而这个免费总会让人感觉很爽。真正吸引人的是gold级别,12颗星星就能拿一杯赠饮。对一天至少一杯咖啡的美国人来说一个月拿到一次赠饮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才是真正抓住会员的卖点。我觉得前两个级别只是为了不让人觉得金卡那么难拿到(请参考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请不要吐槽这个故事的真假谢谢)。相比之下我觉得丝芙兰的会员等级设计更好(虽然行业不一样不太具有可比性,可是谁叫我不是专业的呢,我只负责吐槽~)。美国丝芙兰也有三个会员等级:Beauty Insider (BI),VIB和VIB Rouge,升级方式是1美元换1积分,一年内消费额达到某个值就能升级。初级的BI很容易,生日有赠品,福利主要来自积分,每100美元就能换一个试用装(香水小样/睫毛膏中样),攒够500分还能换高级礼包。中级的VIB一年消费350美金就能达到(面霜化妆刷等多是几十美金一件的),同样有积分换小样的福利,但到了这个等级就有VIB专享折扣了。比如丝芙兰全场八五折的活动,可能就会先开放给VIB,先扫荡三天再开放给普通BI,很多好东西就直接缺货了。或者少给BI打折甚至干脆不给BI折扣。这个是实实在在的吸引BI们想努力升级成VIB的动力。大众消费基本就停留在这了。部分美妆达人能达到VIB Rouge的级别,一年1000美金扔在丝芙兰里,这时候丝芙兰就开始提供免运费了(多聪明!能一年买那么多东西的人下单能只买10块钱的特价品么?本来就50美金免运费,都高级会员了偶尔一次亏本免运费根本不算什么好吗)。这个级别还能参加特别的活动,沙龙什么的,还有礼物赠送。我觉得这个特别有针对性,设计明显是冲着专业美妆人士去的。不知不觉罗嗦了好多啊.... 希望能帮到题主
星巴克每年周年清零星星数应该是一个比较笨的方案因为顾客都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概念假设一个使用了10年星享卡的的客户,自己付款单上记录每年都会清零,相当于删号重练。好的办法就是设立两套并行系统让用户知道我从开始用到现在一共投入了多少钱,这个“星星数1”只增不减,相当于我咖啡消费的“计账单”;并行的用于每年积分清零的“星星数2”,要求前一积分记账年“星星数2”达到一定程度下一年才是金卡;具体案例,美团就是这么做的,我个人很喜欢。(成长值不清零/积分会定期消费和清零)
国内,美国都是办公室/教室楼下就有starbucks,两三个月金卡到手无压力…国内卡比美国卡真心粘性差太多…美国是储值卡,不需要随身携带,手机app很方便,积分消费按次不按钱计算,别人帮忙代买,一张截图微信过去无压力,基本每周都会有各种espresso/food优惠,少则一次消费少个一两块,多的直接单次消费50%off。所以,就算在旁边快餐店吃饭,要是真的想喝热饮我还是会跑一趟starbucks,方便快捷优惠多,wifi也给力…反观国内,无力吐槽…首先,手机app不能替代实体卡分不方便。常去的starbucks一个是家门口商场,一个是办公室楼下,其他地方想不起来带卡,starbucks人多就转战Costa,Pacific。其次,积分回馈不给力。这也是卡不常带在身边的根本原因,出门逛街随便喝喝什么的不带卡无积分,就算偶尔带卡了,一个人我也用不了买一送一卷不是,积分神马的也是鸡肋…现在出国了,卡留给了母亲,她被忽悠了又在柜台办了张卡,她不会关联,店员也没告知増卷有效期,优惠倒变成了负担…
在没有用卡之前,我买咖啡都是太平洋、星巴克、Costa随机,因为公司楼下都有....但是有了卡之后,不知不觉就很少去别家了....前面几楼说的没错,三送一,十送一都是小优惠,但是反正都是喝咖啡,干嘛不要优惠呢...另外,我觉得这个积分系统的重点是,三送一,十送一,送的那一杯不是当场送的,是变成免费券留存在卡里,一定期限内随意用。这是个很巧妙的设计,对于公司上班族来说,公司来客户,或者帮同事买咖啡,往往一下子买很多杯(买会议套装那个大桶当日咖啡,四百多还管配送,而且送9张券,不要太划算),那些券可以一下子很多张,都是白得的啦,所以就变得很有吸引力了。
我来歪一下楼 作为星巴克的资深?兼职伙伴,我发现其实在很多门店都是办卡当场即免费一杯饮品。 也就是说,如果你点一杯当季促销饮品并且办一张会员卡你只需要支付88元的卡钱就可以获得88的星享卡+34元的饮品。并且卡里面还有3张买一送一,升杯卷,早餐卷。so,如果把饮品均价定为30的话,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可得:使用一张买一赠一,实际支付88+30 如不办卡(后文使用理论二字)需支付30+30+30 差异+28 使用两张买一赠一 实际支付148(88+30+30)理论支付150(30*5) 差异-2 使用三张买一赠一 实际支付178(88+30*3)理论支付210(30*7) 差异-32 使用完5张优惠卷并且不计算附加消费 实际支付178 理论支付243(总计8杯饮品和一次升杯) 差异-65 综上,单独计算卡内包含饮品卷,总共优惠65元并且附带产生生日卷、周年庆卷以及各类活动增卷等等的额外收益。 如果说,你是爱喝星巴克的人,并且能在2个月激活时间+ 3个月的优惠卷使用时间内喝完8杯饮品。请办一张星享卡,因为真的有有优惠。而且它给你这个优惠的目的很简单,吸引你的二次消费并且培养你的消费习惯 不适合办卡人群: 1.偶尔来喝一次的,无法在优惠卷的使用时间内用完5张卷 2.工作、生活环境周围没有星巴克的。这还是被优惠卷的有效时间所制约 3嫌麻烦的。这张卡需要网上注册,并且有着非常复杂的注册流程:登录网站——输入卡号、密码——设置帐户信息——填写个人信息-_-
积分制度呐,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物尽其用的,曾经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星享卡怎么用划算,如果大家不喜欢,或者觉得答非所问,欢迎折叠=。=(零零碎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星巴克其实除了中杯,大杯,超大杯(tall,grande,venti),还有小杯(short)和超超大杯(trenta),后者在美国常见。这两种不是不卖,只是隐藏了,很多店也没用相应的杯型,除非自己带short杯,不然小伙伴还真的很难卖你玉星级会员自带short杯,一次买三杯本周,加上自带杯折扣,每杯12,三杯short相当于两杯tall,36块就可以刷一张买三赠一(推荐只在比较熟的门店使用)金卡会员买十赠一,每十次消费送一杯,买根棒棒糖买份糕点也算一次消费一个账户最多可以关联五张卡,买卡刷积分刷券,副卡可以积分但不能用券,送给朋友帮忙积分就好了买一赠一不是非要相同饮品,只收贵的一杯钱,价格相近就好了正常券的有效期是三个月,除生日邀请券和一些做活动时随机送的券,有效期是一个月
忘了说了把星巴克当凉白开喝的人是不需要办任何卡的。。。
有点像国内游戏中惯用的vip系统。这类系统的设计目的是让用户投入的沉没成本在其他地方产生心理预期。也就是说,把一个纯消费行为变成了一个对于用户来说的“投资行为”。这样每一笔消费都演变成了一种投资,对于用户留存来说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举个例子体会一下,一个游戏,花了60rmb得到了600钻石,哗啦啦抽三十张卡就花完了。抽的卡随着游戏进程的继续作用越来越小。直到某一天这花的60rmb抽的卡已经满足不了你通过关卡的需求,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另一个游戏,也是花了60rmb得到了600钻石,哗啦啦啦抽三十张也完事了,但是你通过充值开通了我们游戏的vip专享服务,以后每三天给你免费抽张卡的机会,这时候你再感受一下。设计目的从来就是这么简单,设计细节只要不违背这个目的就可以了。
曾自己思考和设计过店铺的vip积分系统,说些个人浅显的看法—————————————————首先任何vip系统无非就是刺激消费和提升品牌忠诚度,顺带传播宣传,这个毋庸置疑下面就它的特点分条来看1.有些店铺开设初期为了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建立初期vip客户群体,一张设计良好并能轻易获得的vip卡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渠道。但对于星巴克,显然这点不是最重要的。88元的分水岭,首先过滤掉暂无考虑成为忠实客户的潜在消费者,虽然其中会流失一小部分潜在客户,但换来的是显而易见的身份认同感及品牌忠诚度。2.卡是通过直接消费所得,不是产生消费行为后的奖励,而是你买来的一种权利。有时效,有次数(不是单一折扣而是一定数量的优惠券),然后把你买来的商品“权利”储存在卡里以待使用。并且同时参与vip激励制度。个人觉得这是最大的亮点。储值卡为预付费,黏度极高(废话钱都花了),但身份认同感不突出。主流vip卡则身份认同感高,黏度取决于激励机制与店铺本身吸引力(范围很大简单概括)。换句话说,它是一张主流vip模式包装的的“储值卡”,储的不是“值”,而是权利,同时具备激励机制,具两者其优,虽不完美但可说成功了。3.把消费者累积“消费”的金额转化为累积“获取”积分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成就感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通过复杂化把关于金钱和积分的直接联系模糊掉。简单说,就是把“我已经在这家店花了这么多钱”转化为“我居然在这家店有这么多积分”。(凸显成就感和趣味性,避免消费者对消费金额的多余思考)这点星巴克的做法是把?50转化为一颗星星,并建立以星星为单元的升级机制。但个人认为这点并不是很出色,除了星星比较呼应品牌形象外…相比较而言,我到现在都懒得去思考我的信用卡积分是通过消费了多少金额所得,只感到积分积累了很多,并且有五花八门的方式来用掉。综合这几点来看星巴克的vip卡是一张定位于趋向提升长期客户身份认同感及品牌忠诚度方向,但相对于新会员发展及品牌推广方面相较薄弱的卡。但在此明确的定位下,它的一些不同于其他vip卡设定带来的缺点也显的不那么突出了虽然从个人角度它的一些细节带来的莫名奇妙的优越感曾引起我的反感。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积分系统好不好是一方面,服务体系和服务策略的落实是另一方面。营销方面的事情前面的朋友说的很清楚了,我从用户体验角度再来说说。1.视觉效果:星享卡的卡面内容更丰富(呃,普通卡),costa则是它家的招牌红底2.手感:星享卡比CC家的会员卡薄,捏着感觉更脆弱一点3.密码:星享卡有刮开密码,但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形式,反正都要买了回去网上激活,为什么不用其他策略呢?或许也是为了鼓励用户努力升级金卡吧?4.会员系统(网站):CC的系统上查询积分/消费详情,需要IE浏览器only,而且IE10就不能使用;而SBs家手机访问都可以。5.客户端:SBs的iOS客户端用起来不错,积分查询什么的要比CC家方便很多,而CC家那个看起来不像是自己做的,或是根本就没有中国版(不太清楚,唯一的COSTA咖啡 中文版客户端评分还很低)。6.营销宣传带来的氛围:最近两年CC的微博基本上就不再维护了,品牌故事也做得少了7.店员:SBs的店员会尽力推荐各种会员、优惠服务,会主动询问顾客是否有卡来积分。而CC家基本上不主动问就不会提,更过分的是,我今天偶然去查COSTA COFFEE积分,发现今年的消费都完全没给积分,而且不是在一家门店,我可是每次都习惯的把信用卡和会员卡一起给店员的。而且最近这次消费,还问他能不能帮我查一下积分,他说只有网上才能查。(可是网站写着店里或网上都可以。。明天就抽空去客服投诉去)。在网上查的时候,还看到有人说,CC家店员把他的积分卡给藏起来。。8.收费还是免费:其实这个我不是太纠结,也懒得去想,反正只要12个月刷够25星,总应该比不办卡划算吧(如果不是,烦请网友告知)。因为以前一直偏爱CC的口味和杯子,所以去他家比较多,SBs相对较少,所以可能比较的不是很全面。但是总体来说,从会员卡的体验方便,SBs基本上还是完胜了。
为什么我买卡的时候,立刻获赠了一杯咖啡和一块蛋糕。这个也应该算进去吧
会降级真的太坑,星是消费收集的,没有在固定时间内消费够足够的金额以升级等级就降级,真的呵呵了。虽然在买卡的时候是有说明,但是心里还真的觉得XXX。掉过一次之后,现在已经不用那个了。
看过某位大大对星巴克会员卡的分析后,我也来表一表我的看法,琳琳的观点可能很初级,可能很幼稚,欢迎大家吐槽,但是不要打击我呀!一、只有付出了,才会珍惜,但是付出需要值得正如某位大大说的那样,对于误闯进来的客户来说,会员卡可能是留住这个用户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市场营销的从业人员都知道:拉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老客户的N倍。同时,只有付出了才会更珍惜,无论付出的是钱还是感情。同很多会员卡免费给或者第一次消费的时候获取不同,星巴克的会员卡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正因为这个代价,导致了会员对这张卡的关注。同样的,因为代价致使了用户在获取这张卡的时候是有门槛的,毕竟在中国这种免费恒星的年代,付费购买一张卡似乎是一种很难理解的行为。二、卡的附加值为了使这张卡更具有附加值,卡内存储了一份早餐和几次换饮的机会,这实际上是一种降低用户进入门槛的策略——你付费了,不过我给了你获取优惠的机会。当然也存在某位大大分析的,从平均消费值来看会员似乎没有沾到偏。中国有句古话:买家永远没有买家精。所以只要当时觉得值,谁也不会太计较以后会如何。三、优惠的时效性卡里的优惠是有时效的,这是整个设计里面比较狠的地方,90天的期限,势必导致会员在90天内多次或者一次将卡里的优惠消耗掉。否则,你就亏了。如果你这样做了,回头率就有了。用户获取中,用户的第一次消费永远是最难的,而养成用户的重视度是更加难的,星巴克巧妙的设计了让会员在90天内多次的机会,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这样也就创造了新客户体验的机会或者新会员加入的机会,其设计的精巧不得令人佩服。四,积分体系这点就不赘述了,所有的会员卡基本都设计了积分体系,星巴克的设计更加封闭一些,仍是针对其自有的产品。可以看出整个积分系统均是为了用户的忠诚度设计。五、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思考:从整个体系来说,星巴克的设计违背了很多营销学用户获取的规则,进入门开高、积分奖品不丰富,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我的思考核心是:用户忠诚度,她在寻找的是核心的忠实用户。就如同:一次我们无疑将刚做好的咖啡掉在地上,星巴克重新为我们提供了一杯一样。正如某位大大说的,世上不只有一家咖啡店,但也不是任何一家咖啡店都能这么做。
星巴克会员卡88元一张。初次办卡,里面有三张买一赠一券,一张早餐券(早上11点前送tall杯饮品),一张免费升杯券。楼上有一位他是按tall杯算的,(在星巴克点标准杯grande居多)如果按grande,假设一杯36元(一般新品价格)两杯就72元,三次买一送一是108元,减去卡钱88(108—88=20)省下20元。所以,买一赠一这个部分当然是杯型越大越贵越划算。早餐赠送最低可以抵27元tall杯饮品最高可以抵33元。早餐时段包含一张赠送券确实有增加上午时段sales的目的。每个门店不同,我所在的门店商圈是office,多数是买完咖啡就走,或者本来就是过来买早点加咖啡的。升杯是节省3元。所有一切加一起节省范围在50元到56元。伴随积分所产生的其他优惠还没有算。也就是办一张卡第一次就可以省下至少50元。门店有时会做办卡赠饮品的活动,我所在的门店做的很少,不过听说有的门店一直都送。如果你运气够好,想办张卡,正好又赶上送饮品,那么原价88元一张的卡,你至少节省下来76块钱。星巴克的会员制度是积星星制度,50元一颗星星。分三个等级,玉星级别,银星级别5★,金星级别25★。银星级别有的优惠是连续买三杯赠一杯和生日免费赠送。金卡是累计消费10次记录,不管买什么棒棒糖也算,就赠送一杯。不想具体说了,门店都有说明书,想看的自己去要。说说别的吧。比如会员卡会不定期随机给会员返优惠券,买一赠一券,免费赠送券,糕点打折券。这些是没有会员卡的非会员享受不到的,但是你总不能说这些券不是钱吧。第一次办会员卡的有效期问题:保证两个月内上网注册,从注册那天算起卡里的五张优惠券确保三个月用完。针对这个时间期限问题,门店明确要求每一次售卖给顾客一定要讲明时间期限问题才能售卖。(不过也确实存在疏漏偶尔有没有和顾客讲清楚的,囧)我一般建议销售的时候都会先问是不是经常来喝星巴克,也会把时间期限要求说的很清楚,甚至会强调。如果来门店次数很少的顾客同样会建议不要办卡用不完多浪费。在星巴克对会员卡的感受是,如果你本来就非常喜欢来星爸爸喝咖啡,也光顾的次数非常多的话有会员卡还是非常划算的(因为有没有会员优惠这部分人都是每天来光顾的啊,会员优惠对他们来说真的只是锦上添花)。几个月来一次的我们也不建议你办卡。怕你用不完,尊滴很浪费。除非你非要买。工作这段时间,真的体验了什么叫占小便宜吃”大亏“,跟商家比算计你肯定是比不过的。如果你是为了优惠而来买优惠结局肯定是商家赚的,因为人家算定的那波人,也就是你。肯定会这样想,所以会埋单。(比如菜单板上什么什么优惠,你本来想要的是另一样,结果一看大海报促销,转念换了这样,这就是被算定了呗)。相反,认为商家所有的促销优惠都是障眼法都是骗人的我觉得也不正确。因为按那种方式算下来,省下的钱确实看的到哇。就是实实在在的钱啊。你不能说不是。那到底该肿么样呢。店里有那么波人,每次到店里都点那么固定的几样。如果我们推荐新品呢套餐他们也愿意试(不是被优惠什么的噱头吸引),我们建议销售呢他们有需要就接受,从来不比对自己到底赚到多少优惠(比对的过程其实就是被商家算定了)喝什么吃什么完全是心情和喜欢。也就是这类人,我觉得商家”算计“不到,自己也会很开心(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办卡是不是吃亏这种想法)。根据你真正爱的需要的去选择该说no时就说no,真的不会失去什么。而不是在中途被其他原因牵着走。会员卡卖多了我都嚼着银生也差不多介意思了。大家知道那个寓言故事吧,就是一群小孩在老人草坪上踢足球,就是那个意思。懂的懂,不爱打字了
积分为了满足心理留住用户。其实,在江浙沪一带的星巴克与别的地区的不一样 星巴克江浙沪的活动是很多的,一张星享卡不光光是一张积分攒星星的卡。
随着级别的提高 获得免费咖啡的方式会越来越简单(?)你花88元购买这张卡(小熊mini卡 108元、城市限量卡98元)其实里面的三张买一赠一和一张升杯以及免费早餐券(中杯、11点之前有效)都是你自己的钱充值得到的,并不是星巴克送你的哦!不要以为自己占了小便宜。【银星级】之后到达玉星级,你每次需要购买3杯才能获得一个中杯(请问你能否保证你每次来星巴克都可以一次性买三杯?就算30块一杯的大杯拿铁,也就是90块才能拿到一杯中杯拿铁),生日杯 你注册时候的生日当月会送你一杯 所以一年啊!你才能免费喝道星巴克的一杯咖啡!!【玉星级】最后,你终于爬上了中国内地星巴克的最高级别,也就是金星级,但是你要知道你必须在一年之内消费达到1250元以上才能,而且【不是永久】性的!第二年的账户周年日(注册日)你的星星会自动清零,你则要降级但是银星级的好礼你拿不到,相当于就是报废了。除非你一直消费 每年在账户周年日之前累积到25颗星星以上你才能继续享用你的金星级别的好礼:1、专属金卡(你当初花88元如果没本事拿到这张卡那就不要去办);2、买三增一(详见玉星级说明)3、生日券(详见玉星级说明)(不会因为你玉星级达到了 金星级也达到了就送你两个中杯的生日咖啡哦~只会给你一杯)4、买十赠一,还是只会送你中杯,在星巴克消费满10次(不限金额),顺便提醒您一哈 星巴克最便宜的就是收银台的那些小吃 一般20块左右,但是你也要买10次每次20块!也就是200块!人家才给你一个中杯!所以 金星级的好礼仅仅只是在玉星级好礼的基础上多了一张卡 和一个买十赠一赠送你中杯的资格罢了。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享卡俱乐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