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2010密钥 2015年到2015年以来公民基本权利受侵害的热点事件

2015年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资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
【网络综合 - 国家司法考试】2015年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资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其他一切权利实现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的含义有三:一是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三是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活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以及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法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手段,也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因而它体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我国现行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是一种普选权。  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指选民依法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被合称为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政治权利或者表明主权者身份最直接而经常的方式。选举权享有的普通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因此,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为了保证我国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效行使,除宪法作出了原则规定外,我国立法机关还制定了选举法,对公民行使选举权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作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定,对选举权的行使作出了法律上和物质上的保障。比如对受到侵害的选举权规定了完善的救济途径;规定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等。  (二)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1.监督权。监督权是指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其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我国现行宪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为了保障公民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宪法第41条第2款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同时,我国刑法和其他法律也都规定了对公民监督权行使的保护。  (1)批评、建议权。批评权是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则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我国公民可以通过新闻报刊、来信来访、座谈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来行使批评、建议权。批评、建议权的行使对于防止官僚主义,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控告、检举权。控告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检举权是指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同违法失职行为做斗争。其区别有二:一是控告人通常是直接受到不法侵害的人,而检举人则不一定与事件有直接关系;二是控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要求对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处理,检举则多为出于正义感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公民行使控告权和检举权可通过如下途径:①对违法犯罪行为,向司法机关提出;②对违反政纪的行为,向主管单位、上级单位或监察机关提出;③对国家机关的违法决定,向同级国家权力机关或者上级国家权力机关提出;④对国家机关中党的组织或党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向同级或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  (3)申诉权。申诉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裁判,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推荐为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两者合称选举权利。 &&&&2.我国选举权利也包括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诉愿权) &&&&1.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 &&&&2.获得赔偿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侵害的,公民有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三)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由,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 &&&&(四)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的信仰宗教的自由。 &&&&(五)人身自由中&华 考&试 网&&&&&1.人身自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身自由,除包括公民的人身活动自由不受非法侵害外,还包括身体权、人格尊严、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1)人身自由,即狭义的人身自由,指公民的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侵犯,即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 &&&&(2)人身自由是公民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权利,是其他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人身自由,依法可以限制或者剥夺,但必须由法定机关根据法定理由、按照法定程序决定或批准,并由法定机关执行; &&&&(3)生命、健康是人身自由的基础,民法上的生命权、健康权是由宪法上的人身自由权派生而来。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人格尊严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2)宪法上的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3.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个人,未经法律许可或未经户主等居住者的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或查封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1.财产权;2.劳动权;3.劳动者的休息权;4.获得物质帮助权;5.受教育的权利;6.文化权利和自由。 &&&&(七)特定人的权利 &&&&1.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2.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 &&&&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老人和儿童。 &&&&4.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 &&&&5.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例解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那一项是不正确的?(,单选)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案及解析]c。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定价:¥20 优惠价:¥15.0&&..
定价:¥61 优惠价:¥61.0&&
2015版国家司法考试宝典软件版本11更新时间解题思路有历年真题有软件价格98元试题数量7530道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ffice 2010 key 20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