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对联

敬告广大作者朋友,投稿《国家湿地》注意事项
广大作者朋友:
自《国家湿地》试刊以来,收到了你们大量的来稿。对于你们的大力支持,作为编者之一本人深表感谢。从目前的来稿情况看,由于“文化版—采风”的来稿很多,特别是诗歌和散文部分,估计等到被本刊发表出来,需要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考虑到本刊目前用稿的需求量,本人建议广大作者朋友多投以下几个栏目的稿件:
巡览—热点聚焦:用新闻通讯的形式重点报道国内湿地方面具有社会轰动效应的重大事件,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6-8张相关图片。
巡览—保护区:用生动简洁的文字介绍全国湿地自然保护区,每篇文稿介绍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6-8张相关图片。
巡览—湿地公园:用生动简洁的文字介绍国家湿地公园,每篇文稿介绍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6-8张相关图片。
巡览—博物馆:用生动简洁的文字轮流介绍全国湿地类博物馆,每篇文稿只允许介绍一个湿地类博物馆,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6-8张相关图片。
巡览—世界湿地:用生动简洁的文字轮流介绍世界各地湿地,每篇文稿只允许介绍其中一处,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6-8张相关图片。
科普—常识: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关于湿地的科普知识,比如什么是湿地、湿地分类、湿地的功能等,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科普—生物: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对湿地动植物的物种进行介绍,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科普—生态: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湿地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比如湿地的理、化环境改变对生物的影响等,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科普—湿地与人类: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人类文明起源、繁衍、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等与湿地的关系,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科普—探秘: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千奇百怪的湿地,一些人类未知的奥秘,比如神秘的溶洞、亚马逊流域、水怪等,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4-6张相关图片。
文化—典故: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述长江、黄河、钱塘江、西溪湿地等湿地的历史由来和演替,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文化—民俗: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述湿地中的一些民俗风情,比如赛龙舟、水灯节等,字数控制在字间,须配3-5张相关图片。
文化—故事:以小说、故事等虚构类作品的形式,杜撰发生在湿地上或跟湿地密切相关的精彩有趣的故事,也可以采用网络上流行的穿越文,字数原则上控制在字间,若非常优秀的作品,可连载,字数不限。
&&《国家湿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踊跃投稿和荐稿(一律要求电子稿,必须是写湿地的),一经刊登,即寄赠样刊和支付稿酬,原创首发作品千字百元,原创非首发或翻译作品千字五十元,推荐作品千字二十元。推荐须保留原创作者姓名和注明原发报刊或网站名称。所有来稿请注明所投版块和栏目。
谢谢来稿支持!
《国家湿地》杂志执行主编
“巡览—热点聚焦”范文:
——记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为大力弘扬湿地文化,增进全国各地湿地类博物馆之间的友谊互助,凝聚整合湿地类博物馆资源,推动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全面发展,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成立两周年之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9月18日在宁夏沙湖召开。会上20家成员单位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周年,并围绕湿地与旅游、湿地保护成果展示等主题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增强感情、畅叙情谊。
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主办,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黎平,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有利,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平和,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薛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李元潮,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曹凯龙,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赫天江,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等领导,中国湿地博物馆、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博物馆、宁夏沙湖湿地博物馆、山东微山湖湿地博物馆、安徽宁国湿地自然博物馆等20家会员单位共76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此外,会议承办方还邀请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旅游报等中央媒体驻宁记者站,及新消息报、宁夏新闻网、平罗县电视台、《宁夏农垦》等区内新闻媒体的代表列席会议。
在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赫天江先生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后,大会首先通报了9月17日下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预备会议结果:
1、选举陈博君为湿博专委会主任委员,赫天江、刘雪梅、王烔昌、华兴宏为湿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所在的单位中国湿地博物馆相应为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所在的单位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山东微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安徽宁国自然博物馆相应为湿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吸收甘肃张掖黑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浙江景宁望东洋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宁海海洋博物馆、浙江杭州筑龙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长乐湿地博物馆为湿博专委会会员单位。
3、确定2013年湿博专委会会员大会承办单位为山东微山湖湿地博物馆。
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代表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他在发言中表示,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是全国湿地类博物馆、陈列馆、宣教中心等湿地组织的共同平台,是对中国的湿地保护管理事业极大的促进,尤其对全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管理、宣传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年来,专委会认真开展组织建设工作,吸纳原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大部分会员单位加入了这个新的组织,同时也吸收了一批新会员。专委会秘书处还摸排了全国60多家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经过沟通了解,吸收条件相对成熟的单位作为预选单位,经表决加入湿博专委会。到目前为止,湿博专委会共有27家成员单位,其中20家为原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成员单位,7家为新加入会员单位。专委会还制定了工作章程,对各项工作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制。同时不断完善成员之间联系沟通的多元化平台,及时了解成员单位的工作动态,使各单位开展的重要活动、有益经验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宣传推广和切磋互通,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
此外,今年4月26至27日,由中国湿地博物馆的专职宣教员为全国同行进行了讲解礼仪及接待技巧培训,同时,参训人员还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和西溪湿地,并进行了以湿地宣传保护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学习交流中,大家还注重将对方单位的特色景观、优秀经验等吸收到自己的办展过程中。中国湿地博物馆今年开展了“引景入馆”工作,与北京野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加强合作,在三家湿地安装观测探头,将自然景观引入馆内,观众可以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实时欣赏以上三家单位美丽的湿地实景,这将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展陈资源,也进一步宣传各家湿地单位。作为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会刊,《国家湿地》杂志自开办以来,紧紧围绕普及湿地知识、宣传保护成果的理念,立足于湿地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兼顾教育、展示、研究、娱乐等功能,精心选编每一份稿件,力求科学性和可读性兼备,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广大同行和读者的好评。
下一步,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将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发展新会员。湿博专委会是中国自然博协下刚成立一年的二级机构,而且湿地博物馆也是一个湿地界相对年轻的机构,所以全国的同类单位还不多。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对全国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等机构进行有效摸排,采取“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方针,力争做到不漏掉合适单位,也不盲目发展。
二是加强横向交流。专委会将通过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开展各种主题调研活动,共办大型专题展览,共推多种宣教活动,共享各自优质资源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成员单位之间的横向交流工作,同时促进各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专委会应有的作用。专委会秘书处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提升会刊影响力。会刊《国家湿地》目前已出版15期,得到了会员单位和全国湿地同行最大的肯定。从明年开始,《国家湿地》将正式成为湿博专委会的会刊,建立湿博专委会联络人制度,以保证充足的稿源,努力提高会员单位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会员单位投递的信息,确保这本杂志更好地服务于湿博专委会全体会员。
四是促进场馆建设与管理。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地的湿地博物馆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展开。湿博专委会将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依托已有湿地博物馆的会员单位,汇总各自先进的经验,初步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建设管理标准,向会员单位乃至全国的湿地博物馆建设单位提供成功经验和规范模板,使湿地博物馆建设做到有标准可依,有模板可鉴,从而促进湿地博物馆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全国湿地保护管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发言结束后,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草案,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批准后正式实施。
随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平和,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薛刚分别在大会上做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黎平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成绩,鼓励其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湿地保护的队伍中来,为保护湿地、和谐环境、共创未来做出最大的贡献。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有利在发言中回顾了我国科技场馆的建设情况,对湿地类博物馆这一新生场馆寄予了高度期望,希望其在全国科普教育的推广中发挥作用。
短暂休息后,大会进入研讨环节。围绕湿地与旅游、湿地保护成果展示等主题,中国湿地博物馆、宁夏沙湖湿地博物馆、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博物馆、山东微山湖湿地博物馆分别作主题发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辽河博物馆、江苏洪泽湖博物馆、北京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等单位畅所欲言。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各会员单位交流经验、共话发展,圆满完成大会的所有议程。
“巡览—保护区”范文:&
198319929199310199920021
3220-343711929-1211658245.331.74541730-413.7- 14.6210-224980-1070mm116.2-121Kcal/cm290015
33Ⅰ9Ⅱ33227160
1014028890050-7060
4503794528147Ⅰ12Ⅱ67 300
“巡览—湿地公园”范文:
2007126339474761000
5004802723
126、绿头鸭等,其中红隼、游隼、燕隼、鹗、松雀鹰、褐翅鸦鹃、白额雁、普通鵟、小鸦鹃、斑头鸺鹠等10
20032005210.08
90%/200/850/1800/
——宁夏湿地博物馆
步入沙湖景区的核心地带,来过这里的游客会惊奇地发现,沙湖景区原来的“迪邦观光塔”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湿地博物馆。
其实,在去往核心景区的水路上,就已经能看见湿地博物馆主体顶部的穹型网架结构了。远远的看去,它像一个大大的鱼头,以沙湖苇、鸟、水、沙为设计元素的外观,沙丘式的造型,沙漠色的主色调,将建筑和沙漠、芦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是不细看,几乎分辨不出它是座建筑。
“荷花盛开的地方”,一扇打开博物馆的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鸟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走近湿地博物馆,首先吸引我们的是那奇特的外观——用钢筋做成的“鸟巢”。在一个鸟类栖居的沙水交汇之地,出现这样一个“鸟巢”建筑,显然有着其独特的寓意。
步入这座建筑面积4520
平方米的湿地博物馆,映入眼帘的蓝色长廊,让我们仿佛进入了奇妙的海底世界。长廊两侧,是一些以湿地知识为主体的墙体字幕。而最引人注意的,是影射到地上的荷花图案。当游客的脚,踩在荷花上的任意一个点的时候,荷花就会一瓣一瓣地开起来。
从“荷花盛开的地方”开始,随着讲解员的引导,我们开始了解这座博物馆。如果说湿地博物馆是一篇精彩的文章,那么第一展厅的第一部分就是一段精美的导语。在这个区域,图文并茂的湿地知识,加上解说员的详尽解说,给游客了解湿地提供了一扇窗。
“会飞的花朵”,给博物馆带来了无限美丽
蝴蝶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在宁夏湿地博物馆,“会飞的花朵”——蝴蝶展厅,是湿地博物馆的第二部分。对于地处西北的游客来说,收藏在博物馆里的蝴蝶标本,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惊奇。
“在所有的昆虫中,蝴蝶是最受人们赞赏的,因其在白天活动,且以美丽的色彩和优美的舞姿著称。蝴蝶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带来了乐趣,给沙湖带来了美丽。”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的视线停留在蝴蝶标本精品柜前。在这里,7科70多种200余只蝴蝶的标本,无言地讲述着飞舞在沙湖这片水域之上的蝴蝶,对宁夏湿地美好的记忆。
可以想象,当这些蹁跹飞舞的蝴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时,画家可以从它美丽的身姿获得艺术的启发;诗人可以从它优雅的神态找到创作的灵感;科学家可以从它奇特的习性得到研究的题材;走进这个展区的游客,可以从蝴蝶五彩斑斓的色彩中得到美的享受。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天下黄河富宁夏”,是指黄河带给宁夏平原的物产。黄河在平原上留下的湿地,更是给宁夏带来了一笔笔丰厚的礼物。
在展厅的第三部分沙盘上,我们看到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宁夏平原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总面积25.6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成为西北地区湿地资源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省区,“塞上江南”因此更具诗意和湿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湿地,已经不仅仅是使宁夏成为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的水域,更是由此孕育在宁夏这块神奇土地上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第三展厅,我们了解到了宁夏所有的湿地资源区:从最南端的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到最北段的星海湖湿地保护区。这一处处的湿地,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被浓缩到一个又一个展板上,让游人不必一一探访,便可了解其基本情况。
魅力沙湖,湿地博物馆的精华或者句号
最后一个展厅是魅力沙湖。这里被各种鸟的叫声所萦绕。在一个个蓝色的小展盒中,一个个鸟类标本在一声声美妙的叫声中,让我们走进了沙湖的动植物中。在沙湖展厅,沙湖中的29科浮游、68种陆生植物、144种脊椎动物,以图片或标本的形式,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宁夏的湿地资源丰足。宁夏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中卫沙波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古渡国家湿地公园等,构成了一片巨大的湿地王国。而沙湖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不可多得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储存库。
在沙湖兽类的场景展示区,花鼠们或在树木和灌木丛的根际挖洞,或在田埂石缝里穴居;野兔遇到危险,正在依靠快速奔跑来逃脱噩梦;狗獾四肢短而粗壮,用爪有力地掘着土;刺猬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吃着手中的食物;狐居住在树洞中,窥视着树洞外面的一切。在一条蛇的模型前,一张张开的蛇嘴,让游客着实一惊。据介绍,这是沙湖蛇种里最毒的一种蛇,叫做五步倒。
湿地博物馆,宁夏湿地保护成果的展板
长期以来,宁夏和全国各省区一样,博物馆的类别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博物馆为主,专题性博物馆和地域文化类博物馆数量相对较少。而湿地博物馆的出现,又为宁夏专题博物馆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就建湿地博物馆的初衷,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兆富告诉笔者,从2009年开始至现在,沙湖旅游公司拆除了入住景区长达20年的蒙古包和影响景观的迪拜观光塔、天津宾馆、迪邦乐园红顶房、弯月飞车、空中蹦极以及南岸部分商贸摊点等30多处违章建筑和娱乐项目,在这片区域内建起了区内唯一一家以湿地为主题的博物馆。
湿地博物馆是否会成为对外展示宁夏湿地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呢?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宁夏湿地博物馆落户在沙湖,注重突出将湿地保护、环境保护与沙湖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此同时,希望通过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等先进手段,让游客在游乐之余获取科普知识。”
“巡览—世界湿地”范文:
地球上无与伦比的生态景观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
在南美洲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东部的安第斯山脉的中心,存在着一处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之一——潘塔纳尔沼泽地,她和亚马逊热带雨林、巴西中部高原的赛拉多并称世界著名三大生态景观。“潘塔纳尔”的名称来自葡萄牙语“pantanal”,意为湿地、泥潭和沼泽。
潘塔纳尔沼泽地总面积达242,000平方公里,内有湿地、稀树草原、亚马逊和大西洋森林4种在南美颇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同时被认为是地球上动植物最丰富、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之一。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淡水湿地,长600公里、宽300公里。湿地有一部分在玻利维亚及巴拉圭境内。位于巴西境内的湿地区域于1981年9月被建成潘塔纳尔马托格罗索国家公园。公园占地1350平方公里,1993年5月24日根据《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整个潘塔纳尔沼泽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单。
经科学家考察分析,潘塔纳尔沼泽地的高度范围为海拔80米到150米,其自然形成还在安第斯山脉没成型时期,当时大规模地壳挤压,高原上的几条河流汇集于此,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年深日久,高山流水挟带着大量土壤侵蚀的残余物冲积于三角洲内,各种生物又在此不断繁殖与腐烂,由此造就了分布着大量河流、湖泊和被水淹没或部分淹没的潘塔纳尔湿地。
在潘塔纳尔,与丰富的植物资源可媲美的,是沼泽地内的动物世界。据最新统计,这里栖息着从小小的蜂鸟到号称鸟中之王的大喙巨鹳(体长达140公分)等千余种鸟类;鱼类超过400种,哺乳动物达300种,近480种爬行动物,35种两栖类动物和9000余种无脊椎动物,其中不乏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动物。最稀有的动物是长达2米、高1.2米的南美泽鹿和1.7米长的巴西巨型水獭;濒危或受威胁物种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水栖蟒蛇——森蚺、体长能达到1米的紫蓝金刚鹦鹉(此鸟的价高达10,000)、南美洲的瑰宝——红腿陆龟、奇异的巨型食蚁兽及南美貘、鬃狼和美洲豹(美洲虎)等。
&潘塔纳尔湿地,因地势平坦而略微倾斜亦被称作潘塔纳尔平原。夏季平均温度在32℃左右,冬季平均温度在21℃左右,全年平均温度为25℃;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雨季和旱季(季节性洪水和干旱)对潘塔纳尔湿地来说是两个绝然不同的世界。12月至次年5月为潘塔纳尔的雨季,巴拉圭河的水流入湿地,会使湿地的水平线上升2-5米,超过80%的湿地面积会被水淹没。此时这里虽然像是一望无际的海洋,但人们可以乘船航行或者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行走。急剧增加的水造就肥沃的土地,滋养这里所有的物种,与邻近的一样,到处充满着盎然生气。游客到此,沿途可以欣赏无数条身长一两米的鳄鱼,它们形态各异并排地趴着,好像是列队在欢迎远方的宾客(据说,在这块沼泽地上生活着近1000万条鳄鱼);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鸟雀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随处可见。
但一到旱季,整个湿地水量急剧下落,由此一个个面积不同、形状各异且清澈平静的河流和湖泊出现了。此时,水陆空分别织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美丽画卷:水中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到了退水的区域,集中蟄伏在一起的鳄鱼,静候猎物送货上门;不太引人注目的食人鱼,此刻贪婪凶残的本质也暴露无遗;天上100多种五颜六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各种成群的色彩斑斓的飞鸟汇聚水畔,啄食地上的各种贝类和小虫;在晚霞的映照下,湖泊周围参天的大树和低矮的灌木丛,亦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潘塔纳尔湿地区域不仅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壮观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同时也是天然的水质处理设备,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各种物质随缓慢的水流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不可或缺的养料,而其中有毒的物质被迅速分解。湿地在防洪减排与交通运输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根据湿地国际与国际环境监督机构的调查报告,人类过度占用潘塔纳尔湿地资源,主要反应在放牧、煤炭开采与等方面,已对湿地构成严重威胁:接近99%的土地为私人拥有,森林砍伐,摧毁了45%的原生植被;狩猎、偷运濒危物种使一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绝迹。报告认为,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并明智有效地管理,潘塔纳尔湿地可能会在短短的50年内完全消失。
近几年来,巴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潘塔纳尔湿地生态系统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比如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保教育,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严禁以各种借口猎杀珍贵、濒危动物,严禁滥伐树木,对可捕杀的动物与可砍伐的植物种类和大小都有严格规定。尽管湿地内鳄鱼遍布,但在当地的商店和餐馆里就看不到鳄鱼制品与鳄鱼肉出售。政府更规定,凡是牧场的牛只遭到美洲豹袭击,均可向政府索取赔偿,但严格禁止向美洲豹开杀戒。&
“科普—常识”范文:
历届世界湿地日主题
199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是生命之源
199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水与湿地
199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人与湿地
200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庆祝我们的国际重要湿地
200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探索湿地世界
200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高山之巅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
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减贫的工具
200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支撑渔业健康发展
200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201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科普—生物”范文:
湿地里的“环卫工人”
潘多拉的魔盒
在非洲,水葫芦遍布尼罗河;在泰国,水葫芦充斥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水葫芦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在我国,水葫芦曾疯长成灾,覆盖了昆明的大观河和滇池,致使--西山的水上被迫取消,配套只能废弃。
近几年来,水葫芦这个名字频频出现在我国各大报纸、网站、电视上,与之有关的报道大体都是说水葫芦作为外来入侵生物,在各地泛滥成灾,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1884年,在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她艳丽的花朵吸引了各国人的眼球,从此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在全世界栽培种植。
美丽而不娇贵
凤眼莲花茎单生,穗状花序,有6-12花朵,雌雄同株。花为紫蓝色,呈多棱喇叭状,花瓣中心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又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亮丽。
凤眼莲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依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直立,每株6-12叶片,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叶片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
凤眼莲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水荷花。常见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以及潮湿肥沃的泥土,是名副其实的湿地浮水型植物。凤眼莲喜欢高温湿润的气候,我国南方地区湿地系统俨然成了她“肆虐”的沃土。
每年4月底5月初,其老根便开始发芽。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生下一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然后长出主根,随着叶片的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健壮的母株一次性可分蘖4-5株新苗。
凤眼莲开花的平均温度为25℃,花期较长,延伸夏秋两季。沼泽边坡、潮湿岸边漂泊的极易开花。
具有吸污的能力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因其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的生态功能而有着“地球之肾”的美称。凤眼莲在各个国家引入之初,曾被誉为“美化世界的水域蓝紫色花卉”,那她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又有什么贡献呢?答案大家或许都已经猜到,即超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如果细心观察便可发现,凤眼莲生长的水域附近,水质会比其他地方的更干净些,这就是她吸污能力的力证。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环境污染的进程。社会生产对湿地影响力度比较大,程度也比较深。湿地之所以能够像肾脏一样帮助地球排除“毒素”,主要在于维持湿地系统平衡的种类繁多的生物。
凤眼莲喜欢肥沃、富营养化的水质环境,她的吸污能力在所有水草中被认为是最强的。在适宜的条件下,凤眼莲能够将人体排放的氮、磷元素吸收掉;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钴、等重金属元素。研究凤眼莲的相关资料显示,凤眼莲如同环卫工人一般,富集各种污染物质:从生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稀土元素,到农田汇入的农药残留物,她几乎是来者不拒一一吸纳。同时,利用凤眼莲在含有砷的水中2小时会出现伤害的这一症状,可以监测水中砷的存在与否。而说她是“环卫工人”,还因为她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但是却无法将它们中的大部分降解掉。
凤眼莲的另一面
回到文章开头,世界各地都在为凤眼莲的泛滥成灾而头疼。大家不禁疑惑:为什么善良的湿地“环卫工人”竟如此作恶多端?
原来,繁殖能力旺盛的凤眼莲覆盖在水面,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如同草地一般,挡住了阳光,导致水下的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了水下动物的食物链,使。同时,大面积的凤眼莲集结成片,便会阻塞河道。再者,凤眼莲死后腐烂沉入水底,将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由此可见,“环卫工人”也有野蛮的一面。她的野蛮便是繁殖太快,长势吓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凤眼莲越多,她的吸污能力便越强大,她的根吸收了水中的污染物,拯救了水中的生物躲过污染的浩劫。毕竟她是功臣,人尚无完人,我们又何必求全责备一种对人类生态环境有贡献的水草呢?
我们人类能够做的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凤眼莲进行综合治理,趋利避害,定期捕捞,防止她疯长以及死后沉入水底危害其他生物。
万物性本善,关键是如何加以利用。凤眼莲除了具有强大的水质净化功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如制作食品、饲料,造纸,提炼生物制剂,巧做家具等。凤眼莲完全可以变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为人类造福,这将是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又一恩赐。
“科普—生物”范文:
“飞翔”于诗文间的白鹭
大唐肃宗时期,烟波钓徒张志和写有一首著名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印象中,青山绿水,一群洁白如雪的白鹭翩翩而飞,诗人仙风道骨,执竿而渔。微风细雨,天地静谧,实在是一幅天然的横轴山水画卷。
大唐是诗风炽盛的年代,白鹭作为文人们青睐的对象,在诗文里随处可见。诗仙太白写白鹭最多,他的《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开宗明义,“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一口气写了八十六句,寄托了自己“壮志竟谁宣”的情怀。杜甫写得最少,但他那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顶万句,卓绝千古,妇孺皆知。至宋至清,白鹭依然在文人的墨香里翩然来去。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连孩子都熟背无误。辛弃疾的“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写得野趣盎然,方启英的“白鹭青莎岸,红莲碧水湖”,两句诗里“白、青、红、碧”四色具备,清丽可赏,读之,尘世忙碌里那颗芜杂愚钝的心不由平静淡然下来。而到了现代,郭沫若先生则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把白鹭比作鸟类中的美女,盛赞它的高洁脱俗
白鹭,究竟是怎样的精灵,穿越古今,在诗文里一直振翅高飞?
动物分类学上,白鹭为:鸟纲-鹳形目-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分13个种,我国有5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白鹭身体纤瘦修长,体态轻盈。枕部生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矛状长形冠羽,最长的2枚长达10多厘米,像一对细柔的辫子,迎风飘扬,美丽动人。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长饰羽,形若蓑衣,所以被称为“蓑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颈基部的蓑羽则垂至下胸,就像丝线一样。在胸部、腰侧和大腿的基部,还生有一种特殊的绒羽,其端部的羽枝和羽小枝不断破碎为粉状颗粒,这些粉粒有助于清除粘在正羽上的污物,起着清洁羽毛的作用。白鹭的羽毛价值高,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
白鹭繁殖和栖息于人为干扰少的生态环境,如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一般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行走时步履轻盈、稳健,显得从容不迫。飞行时头往回收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两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鼓动飞翔,动作显得从容不迫,十分优美。我国古代《毛诗·周颂》中就用“于飞,于彼西雍。”来形容它飞翔时的气势不凡。
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时候,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
白鹭的繁殖期为每年的3~7月,营巢于矮树杈上,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也不超过1米。巢的形状为浅碟形,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树枝交搭而成。每窝产卵2~4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孵化期为24~26天。
白鹭是一种“高智商”、“高情商”的鸟儿。它的生存环境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水源、食物和隐蔽场所等自然条件外,还要有良好的“人文”条件。我们常看到白鹭在田间跟农民相伴左右,一前一后,亲密无间。但当我们拿着相机蹑手蹑脚想靠近时,它就会马上飞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白鹭眼中的农民是“熟人“,它知道自己不会受伤害;而你是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你手上还有一个“家伙”,对你自然在防着点。白鹭是聪明的,也很重感情,人们待它友好,它就亲近你;你打扰和伤害它,让它感觉此地不安全,就会随时迁移。
刘禹锡《白鹭儿》诗云:“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不但写出了它的外形特点,还道出了白鹭自在洒脱、傲然不群的本性。在海岸,在田野,在水泽,它们自由自在地振翅翱翔,将大自然的和谐宁静、闲适清雅,肆意泼洒在清澄空灵的天地之间。有了这些飘舞的白色云彩,山水不再呆板,而成了一帧如诗如画的清丽小品,白鹭也自然成为人们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
“科普—探秘”范文:&
1878619089
25002812.2U
“文化—民俗”范文:
“文化—民俗”范文:&
“动态—工作交流”范文: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主体封顶
目前,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主体结构已经封顶。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南侧,总面积4227亩,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也是目前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将于2015年全部建成。
湿地博物馆于去年底动工,是展示长乐湿地保护成果,开展湿地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及标本收藏的重要场所,占地面积1.02公顷,总建筑面积4663平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2000万元,预计年底完工。
据介绍,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在保护区安装3个特制的全球眼,观鸟爱好者只要坐在博物馆大厅,就可“零距离”观赏闽江口候鸟。博物馆还将展出各种珍稀候鸟的标本和雕塑。
(文/李华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