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本页位置:& & &
【浏览字号:
民间借贷中合同履行地的确认问题
作者:喻素红 黄欣兴&& 发布时间: 15:33:59
&&&&【案情】
  原告肖某户籍为江西省抚州市某县人,其在2012年春节后到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打工。同年4月22日,同公司的山东省鱼台县人倪某向肖某借款500元,双方未规定还款期限。经催收,被告倪某一直未还,并已离开原公司,下落不明。原告向东莞市某法院起诉,要求倪某偿还借款本金等。
  【分歧】
&&&&本案在审理中,对于该案的合同履行地存有不同观点,从而认为案件的管辖法院不同。
&&&&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的合同履行地为原告的住所地,因肖某未提供其在东莞市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据材料,案件应由原告户籍地抚州市某县人民法院管辖。理由是肖某与倪某之间的民间借贷为借款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肖某在东莞居住未满一年,其住所地应为肖某的户籍地,也就是合同的履行地是肖某的户籍地抚州市某县法院。因此,本案应由抚州市某县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的合同履行地为原告给付借款时的行为地,也就是贷款方履行义务的行为地,案件应由原告借款时行为地东莞市某法院管辖。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主要是针对金融借款合同履行地的解释,其贷款方履行义务的地点是相对固定的。而民间借贷案件虽属于借款合同的范畴内,但有其特殊性,贷款方履行义务的地点是不确定,可在任何地点履行贷款的义务。因此,对民间借贷案件中所指贷款方所在地应该是指贷款方发出借款时的行为地。本案肖某与倪某发生借款时,肖某是在其所打工的公司付款给倪某,其合同履行地应为公司所在地,即东莞市某法院辖区内。因此,应由东莞市某法院管辖。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最高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民间借贷案件作为借款合同下的第四级案由,确定了民间借贷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借款合同法律关系,而借款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当然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其管辖理应适用合同案件的管辖规定,即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此,民间借贷案件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中明确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而按照交易习惯,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由此,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的前提是 “贷款方完成划款行为”,即是认为“贷款方所在地”也就是“贷款方完成划款行为地”。本案中,肖某是在东莞市某公司付给倪某500元的借款,贷出款的行为地是在东莞市,也就是说贷款方肖某借款时的所在地是东莞市,那么合同的履行地应该是东莞市。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不能适应现在人们的交易方式。如今资金流转方式多种多样,民间借贷方式除现金支付外,多以网上转帐、信用卡刷卡、开支票等形式,此时借款划出地与贷款人所在地没有关联,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就失去了前提条件,在此种情况下,“贷款方所在地”并不一定是合同履行地。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中的借款合同履行地关于贷款方所在地应理解为划出借款地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合同履行地为宜。
&&&&综上所述,本案的合同履行地为肖某贷出借款的行为地即东莞市,被告所在地和东莞市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分享到:分享数:0登录名:密码:
在此电脑保存用户名和密码& |
《新法规速递》电子杂志每日发送法规全文,
《法律图书馆》电子杂志每周发送目录摘要,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
【失效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日,最高人民法院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免责声明:
本站()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
《法律图书馆》公众微信
关注《法律图书馆》网站公众微信号,即可每日获取最新的法规法规,法治动态等法律专业信息。
关注方法: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law-lib
凡购《新法规速递》安卓手机版服务三年,赠预装法规软件的最新款七寸平板电脑一台。购一年服务者,另有U盘赠送。
软件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最新的法规到本地。
软件有免费版可
&软件收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规约13万件。“云检索”功能,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浏览50万件法规,可下载收藏浏览过的法规。2013年推出免安装绿色版
软件可以免费,但未注册用户不提供更新和在线检索服务。
&&&收录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事务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规、英文地方性法规;各地裁判文书、仲裁裁决、合同范本、法律文书、立法草案、法规释义、参考文件等信息;数据库记录近60万件,每天增加法规数百件。
提供数十种组合检索方式,并有自定义首页,收藏法规,保存浏览检索记录等多种个性化功能。
系新法规速递软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兼具数据本地化及云端查询功能,使用本软件将与您的手持终端完美结合为一部掌上法律宝典。
本软件适合安装在使用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或平板电脑上(iPhone或Ipad)。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最新的法规到本地。软件有可在Apple Store下载使用。
使用4G的U盘,方便您将法规数据库随身携带,在不同的电脑上方便使用。同时也可以当作普通U盘使用,复制拷贝文件。软件功能和完全相同。您的位置: >
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
来源:彭建军律师:日期:
民间借贷纠纷的管辖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8】11号《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77条: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借款合同中的一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日法复&1993&10号发布)答复如下: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颁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
【颁布日期】日
【实施日期】日
【正  文】
法复〔1993〕10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鲁高法函〔1993〕44号《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
下: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
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
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
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彭建军地区:广东 东莞手机:咨询请说明来自找法网
真:-执业证号:57844执业机构:广东宏尚律师事务所办公电话:998
暂无数据.................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最大的法律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成功案例等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找法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您的风险,建议您在聘请律师前务必到其所在律所或通过当地律师协会、司法局核实律师身份信息。
快速关注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高人民法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