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查43军师值高炮营4连5班军营故事 老班长晚鹰

请帮忙查43军师值高炮营4连5班班长_百度知道
请帮忙查43军师值高炮营4连5班班长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网上不能询问、讨论、透漏部队番号、编制、制度、地址、装备、人员、电话、演习、学习和培训内容、试验等军事信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3270|回复: 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90&积分3699&精华1&帖子&
本帖最后由 周红兵 于
15:43 编辑
八十二师高炮营简史 (十)& &&&
& && && && && && && && && & 周红兵
&&十、汾河滩人拉肩扛垦荒再显南泥湾
& && && &野营拉练政治教育均提高战斗力
& && & 部分指战员情绪低落。移师北上后,因二十八军当时部队成员大多数干部战士都是南方人,长期驻守在福建海防前线担任战备任务,生活习惯每天吃大米饭,副食供应丰富且海鲜多,一下子从南方亚热带地区调往北方寒冷地区,多数人一下子很难适应北方生活和气候,许多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籍干部战士,手、脚、耳朵冻伤肿了,山西内陆气候干燥,很多的人的嘴唇、鼻子、脚都干得裂口子。再加上部队由吃大米,变成吃玉米面,吃小米、高梁米,且主食的粗粮比例大、副食供应比南方差。有的一天吃不下一个馒头。因此,造成情绪低落。这些现象的出现,军师各级党委极为重视,组织工作组到连队,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后面有记述,此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人民扛枪、打仗的教育。如此系统的爱兵教育,把整个部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 && & 军农生产。在教育同时,各级党委和首长非常重视和考虑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1970年,高炮营根据军、师首长的指示精神,在保证不影响战备训练的情况下,抽调部分兵力去开荒种粮食(水稻)。这样做也符合当年在延安时毛泽东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精神和当今的“五七”指示精神。毛泽东主席“五七”指示中强调:“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 &高炮营营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由副营长孔令昌先带领几位干部与当地政府联系土地,而后再向上级写出报告。孔令昌与高二连副政指管荣杉、高三连副连长邱维强即到尧庙公社和神刘大队联系开荒种地问题,得到当地政府及有关领导同意和支持。
& && & 迎寒冷风沙开垦荒滩,苦战当年夺丰收。1970年初,全营由副营长孔令昌组织指挥,以南泥湾精神在尧庙公社神刘生产大队(神刘村)汾河边,起早贪黑的迎着寒冷风沙,各班排高喊革命口号和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语录,用铁锹比赛开垦荒滩,直干得个个手起血泡,人人腰酸腿痛,开垦出荒滩数百亩。接着,人拉犁耙平整田地,浑身泥水,脚都冻裂出一道道血口。几年后,才发展有拖拉机、抽水机等农业机械。高炮营在神刘大队以西的汾河滩上开垦荒地300亩左右,其中种水稻200亩,种豆、高梁100亩左右。
& && & 当时,由于部队刚从南方往北方调防,条件差,什么资产都没有,每人只自带武器、弹药、被子。怎么办?种水稻需要的水源、电源、稻种、育苗技术等方面都是空白,都要自己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向营党委汇报后,当时的营长温祥瑞说,老孔你是南方人,种水稻有一定的经验,那些实际问题我们也相信你能够想办法解决并完成任务。就这样,孔令昌与管荣杉、邱维强3人分工,与当地政府和部门联系,解决用电、抽水及拖拉机耕地等问题。
& && & 经上级批准,由高三连、高机连两个连队担任了军农生产任务,于1970年3月份进驻神刘大队开始整地、育苗、播种。由于担负军农生产的高三连、高机连的干部、战士的辛勤劳动,200亩水稻长势喜人。10月份收割,时达到每亩产量890斤,取得了全军当年水稻亩产第一名的好收成。杂粮、豆子、高梁亩产200斤。总收成稻谷将近1.8万斤,杂粮、豆子、高梁2万余斤,共收20万斤粮、豆。
& && & 通过一年的努力,高炮营的战备训练具有了充实的物资基础。加上各连队均种菜、养猪,较好地改善了全营干部战士的生活。当年高炮营生产的粮食、大豆上交师一半多,均给其他单位补充不足之需,师首长予以高度赞扬,并号召全师各营团要向师直高炮营学习,一手抓战备训练,一手抓军农生产。这样做不但解决了南方干部战士吃大米问题,同时稳定了军心,有力地保障部队的战备训练,并直接减轻了当地政府对部队的食粮供应负担。
& && & 6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高炮营单管37高炮更换为1965年式双管37毫米高射机关炮,苏式卡车、嘎斯五一型运输车、嘎斯六三型牵引车更换为解放A-10运输车和A-130牵引车。
& && & 野营拉练。是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毛泽东主席在看到一些军区关于进行野营拉练的报告作出批示:“这样训练好”,要求全军“利用冬季实行长途野营训练”。毛泽东还强调说:“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全军部队掀起了野营拉练的热潮。
& && & 野营拉练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因此野营拉练一般都安排在最冷或者最热的季节进行,利用复杂的气候条件,练指挥、练保障、练生存,既磨炼官兵的意志,又有利于提高部队在恶劣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
& && & 1970年12月中旬起,高炮营随师参加了第一次野营拉练。除了留守人员、车辆与武器,全营参加这次野营拉练人员407人,携带火炮18门,高机枪9挺,车辆40台,各种枪支217支。野营拉练途中,全营训练战备机动、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伪装隐蔽、掩护部队对空作战等。
& && &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2月下旬,全营到达文水县刘胡兰的家乡,参观了刘胡兰纪念馆,听取了刘胡兰继母胡文秀关于刘胡兰英雄事迹的报告。刘胡兰是全国著名英雄。她13岁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后,回村担任妇女救国会秘书。次年5月,她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次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她和大批干部转移上山。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日,国民党阎锡山军突袭云周西村,她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阎军连铡了几个人,怒斥阎军后,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就义。牺牲时15岁。当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 & 学大寨。次年1月下旬到达大寨。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合作化后,陈永贵带领社员们历经艰辛,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同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20世纪70年代末。
& && & 去大寨那日,周红兵负责收容工作。从太谷县往昔阳县都是高山峻岭,且雨雪交加,车轮胎挂上了防滑链时带刹车还是在泥泞公路上晃荡、路滑难行。傍晚时,所带收容车是台牵引着37毫米高射炮的牵引车,沿冰雪路下大山又急转弯,收容炮车传动轴被打破(当时紧急靠山停车,否则掉下万丈深渊车炮弹药人员全毁亡)。收容车抢修至凌晨才到昔阳县大寨宿营地。
& && & 在大寨驻训、休整数日。全营指战员参观了昔阳县大寨公社的大寨大队等6个大队。参观大寨在虎头山休息时,高炮营正好和随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野营拉练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坐在一起,全营指战员零距离的欣赏了马玉涛、耿莲凤、贾国光等几个名演员的即兴表演。接着,1月24日上午听取了中共中央委员、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专场报告。25日按照师里的统一安排,师直高炮营的双管37毫米高射机关炮、14.5毫米高射机关枪等各种武器装备,加上师炮团各炮种抽一门炮,在大寨的广场上为大寨人民群众作展示和操演。陈永贵由师长李毓田、政委宋振春等师首长陪同同在场观看。27日全营指战员被以陈永贵名义请到各家各户吃羊肉饺子欢度春节。高炮营全营指战员还在大寨搞了助民劳动。当年陈永贵当选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两年后,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说:北京军区学大寨最好的部队是二十八军。&&
& && & 参观八路军总部。全营指战员这次野营拉练还参观了武乡八路军总部王家峪。王家峪位于武乡县城东40公里的丘陵山区,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和北方局书记杨尚昆、总政治部主任罗瑞卿、陆定一,总供给部长杨立三,以及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领导和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
& && & 全营指战员这一路野营拉练,到如此实地深受生动的的革命传统教育。
& && & 这次野营拉练历时65天,途经临汾、吕梁、晋中、长治地区的17个县市,冰天雪地行程2000余公里。野营拉练的路线是上吕梁,跨汾河,爬太行,过沁河,全程均为复杂的山路和沟坎的黄土高原坡道。
& && & 这次野营拉练里,赶上好几场大雪。野营拉练期间,冰天雪地,零下10至20多度。在室外待久了,浑身上下是没有一点热气的感觉。一日三餐皆在野外吃,从碗里到肚子里都是冰凉冰凉的,遇上恶劣天气还得拌和着风沙雨雪吃下肚子里。最难受的还是鼻子,深夜在室外一会儿鼻腔内就结霜,呼吸都感到困难,棉军帽又未配置护鼻套,夜里站岗只好戴口罩,下岗时摘下口罩,那口罩还带着人的脸型像盔甲的面部一样呈立体状。深更半夜,轮到站岗的战士持枪走在临时放列枪炮的阵地及停车场上,面对生疏而复杂的环境,只能用军人职责来战胜它,确保武器弹药和车辆的安全。
& && & 驾驶员辛苦与爱护车辆。吕梁山、太行山上冬季常常是零下20多度。每当宿营汽车停放,发动机的各个系统都冻透了,发动车时相当难。要保证部队按时出发行军,驾驶员早晨5点就得起床发动车。开始把手摇柄插进去摇车时,发动机曲轴系统几乎是纹丝不动,逼得驾驶员想了对应办法,在手摇柄把上拴上绳子,左右两边各站一个人拉着绳子,随着车前中间这个人把手摇柄按下或提上时左右两人分别拉动,目的是摇动稀释发动机底壳里的机油,便于发动。天气太寒冷,在不能用火烤,没有热水,也没有拖车发动的情况下,驾驶员只能用双手摇。还不时站到保险杠上,手扶住水箱鼻子,用一只脚踩或勾动手摇柄,直忙乎得一个个满头大汗,脱掉了棉衣,累得精疲力尽。待到全部车辆发动完好,刚好没有耽误大部队出发的时间,否则麻烦就大了。后来,驾驶员采用了晚上轮流发动车辆半小时的至次日行动的办法,以保证发动机的各个系统都不被冻结。为此,驾驶员时有早餐、午饭都顾不上吃。有的拿个馒头或弄块面贴发动机上边行军边烤热或烤熟,待充饥。当其钻进驾驶室转动方向盘时,往往会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后来驾驶员也动了脑筋,如疏散停车时,注意了车头的朝向,适当避风等等。
& && & 那年月野营拉练行军最辛苦,行军中步兵徒步行走最辛苦。步兵戏称坐车炮兵是“老爷兵”,步兵先开拔一星期,直看到炮兵坐车一天就所谓的风风光光超过他们跑到前边去了,还“屁股冒烟”留下一路灰尘。而炮兵坐在车里的炮弹箱上被行进的车炮扬起的尘土弄得灰头土脸、且冻得冷透了骨头和心肺的“苦处”,步兵就体会不到了。驾驶员驾驶着满载弹药和炮手的又牵引着炮的车辆行驶在冰天雪地的山路上,甚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小心翼翼地操作,一旦出事后果惨重,那损失可就大了。步兵徒步行军在冰雪山路上还不时有摔跟头的,何况车辆呢。人说,在山地徒步都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冰雪山路驾驶拖着炮的车辆,下山比上山还要难操作,上山时保持好车距和动力,就行,可下山时有的时候就由不得你了。在太行山上的一次夜行军,雪花飘飘,狂风交加,整个行军路线呈下山趋势。那天的夜行军是特意安排在下半夜进行的,特是谨慎操作。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全营圆满完成两个多月实战演习似的千里野营拉练任务安全返回驻地。&&
& && & 野营拉练期间,全营驾驶员们很是爱护车辆,在特别注意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注意保持车辆整洁。到一地驻训休整两三天时,驾驶员就把车开到小河里清洗。寒冬腊月里,挽起裤腿光着脚下到河里,把整个车辆里外上下都要洗干净,汽车底盘的油泥都要除掉,时间稍长手脚都没有知觉了。有一次,附近村庄一位老大娘提着一暖瓶开水,踩着河滩卵石跌跌撞撞地走过来让驾驶员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暖瓶开水是没有多大用处,况且大家也不会用,但老大娘的心意真是让驾驶员感激了好大一阵子,真切感觉到“军民鱼水一家亲”。有心的指挥员是会关注驾驶员这些不一般的辛苦的,让炊事班尽力予以照顾。
& && & 在野营拉练中,最辛苦的要数炊事班。其要自带全套炊具、主副食、佐料及柴煤,每日三餐,几乎都得野外挖灶埋锅做饭炒菜,或发面做并蒸馒头、包子。大部队宿营休息了,炊事班还得忙乎全连人员的吃喝。为保障部队行动,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尤其那三九寒天,凌晨三四点就得起来野炊。遇到风暴雨雪天就更艰苦了。炊事班在部队临时野外训练作业、施工生产等,也是如此辛苦。故那时的炊事班要配最能吃苦的兵和最强的班长。指挥员也得多关心炊事班。
& && & 在野营拉练中,练吃、住、走、打,是非作战条件下,锻练部队的最好形式之一,是检验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好方法之一。练吃,炊事班的野炊技术大提高,基本能保证各种气候、地形条件下连队吃的问题,并吃遍了战区内的五谷杂粮,也经受过忍饥挨饿的锻炼。练住,住过暖房暖窑,住过凉房弃窑,睡过桌椅板凳,睡过冷炕地铺,住过牛羊马圈及用弹药盖布、雨布搭起的简易帐篷。练走,车辆驾驶员在雪地、雪山、冰路、冰坡等各种道路、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昼行军、夜行军、昼夜行军,常行军、急行军、强行军,长距离奔袭。练打,先后进行了带战术背景的掩护部队集结、行进,各种条件下的通讯联络,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伪装隐蔽、对空作战等遭遇突然空袭战训练课目。野营拉练,熟悉了战区的山山水水,了解了战区的风土民情,锻练了部队的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精神,提高了部队的生存、耐寒、适应、作战能力。
& && & 艰苦的野营拉练,锻炼部队,提高了部队的素质和战斗本领。其磨炼了指战员的毅力和意志,它给指战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了终生受益的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这方面来说,野营拉练是参与者的一种永恒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 && & 是年,高二连排长周红兵、高一连副连长刘怀文被树为全营标兵。&&
& && & 人拉肩扛、垦荒建农场。1971年3月,高炮营奉师司令部指示,全部人员携带武器装备及车辆,开赴汾河边洪洞县甘亭公社士师大队、上桥大队,及左南公社左南大队驻防,执行开垦荒滩建设师农场的任务,由副营长孔令昌组织指挥(以后孔令昌任师、军农场场长)。全营经过人拉肩扛的一年艰苦奋战,共开垦荒滩1200余亩,种植水稻、高梁、黑豆等,当年获得了好收成,受到师首长的高度赞扬。此后,几乎每年皆有高炮营的连队被师农场指名让师部指示去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其中水稻每亩产量经常是全军最高,又发展了养殖业,较好地改善了全师干部战士的生活。
& && & 山西人不吃鱼?高炮营执行军农生产的连队也有利用此时的有利条件搞好自身农副业生产的,还时常于汾河或稻田里捕捞到肥美的鲫鱼、鲶鱼、泥鳅等以改善生活。由此说及,南方人居多的高炮营干部战士到晋南初,感到困惑,人们爱吃的鱼、鸡、狗肉等,市场竟不见卖,皆有山西人不吃这些之说。连队过年过节或改善生活,及干部战士个人就常买鸡(主要是公鸡,母鸡是主人要留其下蛋的),很便宜且偏远山区更便宜,无论大小每只鸡开始是两三角,由于部队买的多了,后来渐涨为五六角至一两元。狗,如队伍上(当地老乡如此通称部队和干部战士)要,经老乡同意即捉去做成下酒佳肴,当时老乡是不肯收钱的。为搞好军民关系,过年过节或有借用地之类事相商,营和连时有宴请驻地生产队、生产大队干部,也做鱼、鸡、狗肉等菜招待,他们边吃边夸队伍上的这些菜就是好吃,才发现山西人也是爱吃鱼、鸡、狗肉。这等荤菜要用更多的食油才能做得好,当地老乡历来苦于缺食油,每年人均只有3斤食用棉籽油,故难以做好这等菜。
& && & 学毛主席著作。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全国全军学毛主席著作(主要是学《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学雷锋,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确实是轰轰烈烈、热气腾腾,亿万军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时期,高炮营指战员无论是战备训练、挖地道、挖窑洞、施工、助民劳动,还是军农生产、野营拉练、实弹射击考核,都有一种“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精神,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的干,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的干;每日仅享有六七小时睡觉休息。也不顾是烈日当空、暴雨倾盆,还是天寒地冻、雪雹交加,都是没有任何附加报酬的干。新兵每月津贴6元,累年加1元,月均只舍得化1元买写家信的纸和信封。干部每月工资也仅52元,还要月交伙食费、服装也要自费。那些年,十天半个月安排半天理发、洗刷整理一下,分面分菜各班自包自煮饺子吃一顿,就挺满足了。那时,干部战士理发是由连队自愿学的理发的兼职义务理发员包揽。周红兵就是从新兵自愿学的理发,一直是连队义务理发员兼职到当班长、排长、副连长。义务理发员无论是白天黑夜、节假日,是要牺牲自己很多休息时间的。
& && &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那些年代,全营指战员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有一种“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 && & 伟人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哲学家黑格尔也说过,精神的力量不可低估和小视。人如此,民族亦然。“精神”,是指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对客观物质世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总要有点精神,因为精神是灯塔,是旗帜,引领着个人和民族不断进步;精神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具有巨大的推动力。“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它是支柱,是脊梁,是运动的勇气,是行进的灯塔。躯体可以摇晃,甚至可以倒下,但精神是不屈的,是永恒的。”“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人如果有了这点精神,就会确立一个伟大目标,建立一座精神大厦,就会青春焕发,不甘平庸,忘我拼搏、艰苦奋斗,这是革命和拼命精神,是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是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它就是取得胜利、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的“自尊、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毛泽东精神”。这种精神是源自于当时的强有力地且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所启发和培养的。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这种“毛泽东精神”的无比威力是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争、援越抗美战争、珍宝岛战争等,尤其毛泽东以援越抗美人民战争的威力打破两极世界的格局,即迫使当时世界第一霸美国:第一、承认中国政治大国的地位;第二、解除对中国的封锁围堵;第三、撤销美台防卫条约,把美军撤出台湾;第四、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会籍;第五、共同防苏制苏;从此,使中国突破美(国)苏(联)两霸的包围圈而转危为安,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历史见证的,亦是世界公认的。当今,美国高层有深研中国者发此名言:不怕解放军搞现代化,就怕解放军搞毛泽东化。
& && & 忆苦思甜。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初,高炮营和全军一样用“忆苦思甜”的方法,对都是工人、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年轻战士进行思想教育。要年轻战士“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忆旧社会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所受的苦,思在新社会的幸福生活。牢记列宁教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忆苦思甜”活动发展到最后,就是吃“忆苦餐”,让解放后吃得好一点的青年战士,尝尝解放前贫下中农吃过的野菜,体验当年工人、贫下中农的苦难。那年月,陆军一般连队人均伙食费标准是每天0.444元,生活较艰苦,军训、施工和军农生产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有些连队指战员时常吃不饱。在此背景和条件下,利用这种方法对青年战士进行思想灌输,得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 && & “两忆三查”即“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也是60至70年代初,高炮营和全军一样常开展的“忆苦思甜”思想教育运动。如国家困难时期,除了自然灾害,国民党蒋介石还妄想“反攻大陆”,苏修亡我之心不死。不少干部战士家中比较困难。为教育干部战士正确对待国家困难,而通过“两忆三查”,把指战员的思想提高,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准备打仗。为此,各连队走出去请社会教员来为战士们上“两忆课”。例如请老工人回忆当年资本家、工头怎样压迫、剥削工人,革命烈士怎样同帝国主义英勇斗争的情况;揭露帝国主义分子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用帝国主义欺辱中国人的许多事实来启发战士的觉悟。每通过深入开展“忆苦思甜”、“两忆三查” 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都使全体指战员群情激昂,受到深刻的教育,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平时,指战员还经常以“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即以红军和革命老前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自己、激励战友。
& && & 那年代的“忆苦思甜”教育活动,一度在全国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忆苦思甜”,开始主要是请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老贫农,做忆苦思甜的报告,后来发展到深入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老贫农家中访贫问苦,到穷苦地区调查了解,各地都写厂史、村史、家史,主要是写穷苦劳动人民的血泪史。如果本人是地主、富农或资本家的家庭,则写发家史、剥削史。通过这些厂史、村史、家史,以及富人发家史,告诉年轻人这样的“事实”:资本家就是剥削工人发家的,地主就是靠贫农的血汗养肥的,共产党使人民翻身解放,给大家带来幸福。此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非常深刻的教育、启发,为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纷纷回顾过去,竞相对照现在,积极展望未来,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同心协力,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反帝反修反霸的胜利和建设发展的成果,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援越抗美取得了胜利,珍宝岛战役取得了胜利,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国民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工业体系不断得到了健全和完善,建设了农业如水利等基础设施,即奠定了较好地工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两弹一星”研发成功,巩固了国防,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国体,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 && & 支左。年,高炮营还奉上级指示抽调了部分干部战士到山西省大宁、永和等县支左。1970年,营政委王其宏、高机连副政指廖光裕等(其中还有战士)被抽调到永和等县支左,后廖光裕被调到山西省汾西县人民武装部工作。1971年营长温祥瑞在永和县支左并任县委常委;周红兵于当年10月被任命高机连副连长并任永和县委干部办公室军代表、团县委常委;高一连排长张天水接赵升业负责永和县支左办公室工作。同参加这次支左的还有高机连排长冷志申。高炮营所负责支左县都是贫困县,故支左人员的生活是非常艰苦,每日吃的是粗粮、咸菜,不见油星,饥肠辘辘,也不准自买任何食品充饥;长年下乡出门就是悬崖峭壁羊肠小道,自带背包爬山越岭。
& && & 按照上级指示,高炮营支左人员于年分批先后返回部队。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90&积分20299&精华2&帖子&
对对对,山西人不吃鸡和鱼,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是为什么。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9&精华0&帖子&
高机连住的那个村叫什么村?那得房东都挺不错的。记得在指挥班时房东家有一颗石榴树,我们天天打扫院子,给房东挑水,成熟的石榴掉在地上全班没有一个偷吃的,石榴大批成熟时,房东就给我们送来些,军民关系处得非常好。
82师高炮营的战友们好!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师团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