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皇太极的宠后看什么书正史

您现在的位置:皇太极写真:看皇太极如何入主中原大地
皇太极写真:看皇太极如何入主中原大地
在线支付满48免快递费
作 者: 著
ISBN:9出版时间:页数:204
包装:平装开本:16开字数:
我要买:件
淘书推荐图书套餐
2种图书组合购买
总定价:¥63.80
总淘书价:¥35.60
《皇太极写真:看皇太极如何入主中原大地》简介:  清朝是帝制中国最后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由旧变新的转捩时期,中国由主权完整到沦为半殖民地,由帝国到民国的一番转折,也都是在这个朝代里发生的。清朝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满族所建立的统治王朝,但也是最后、最成功的一个朝代。 清朝统治时间从入关之后算起共有两百六十八年,在此期间,对中国疆土的扩大、民族的融合,贡献都非常的多,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保存与弘扬,也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功绩。 清朝不仅是满族崛起、兴盛、衰亡的历程,也是中国多民族的发展、创造、求生、图存的历程。中国各族人在这段苦难挫折中探索奋斗,提出无数的理想计划,讨论过很多解决国家内外问题的主张,留给后世人极为丰富的珍贵遗产。 清朝确是一个有承先启后作用以及重要历史地位的朝代,而这个朝代的创造人就是本书要论述的主人翁——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写真:看皇太极如何入主中原大地》作者简介:  陈捷先,江苏江都人,1952年生,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9年获台大历史研究所硕士,后应邀赴美加入哈佛大学访问学人计划研究,返台后曾任台大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1980年应聘为美国麻州大学客座教授,1990年荣获韩国圆光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退休,移居加拿大,现任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专攻清代史、满族研究、方志学、族谱学,著有《满洲丛考》、《清史杂笔》 (一至八辑)、《清代台湾方志研究》、《东亚古方志探论》、Manchu ArchivaJ Materials、The ManchtJPalace Memorials,及中英论文百余篇。
《皇太极写真:看皇太极如何入主中原大地》目录:推荐人的话:我读《皇太极写真》前言:杰出帝王皇太极一& 先谈本书主人翁的名字二& 皇太极的家世三& 皇太极的生母四& 孟古哲哲有没有当过大福晋?五& 少年不留白六& 第一次上战场七& 荣膺和硕贝勒八& 抚顺、萨尔浒战役立奇功九& 驰骋辽河两岸十& 家变中的获利者十一& 汗位之争十二& 两黄旗易主十三& 面临内外难题十四& 调整治汉政策十五& 开始深度汉化十六& 与明朝议和十七& 第一次征朝鲜十八& 消灭林丹汗十九& 建立盟旗制度二十& 绕道攻打明朝二十一& 计杀毛文龙、袁崇焕?二十二& 皇太极与《三国演义》二十三& “南面独坐”二十四& 改国号大清二十五& 参汉酌金定礼仪二十六& 建立仿明的政权体制二十七& 优礼汉官汉儒二十八& 明将纷纷来归二十九& “问开皇将相复何人?”三十& 铸造红衣大炮三十一& 成立八旗汉军三十二& 纵兵华北三十三& 再征朝鲜三十四& 松锦决战三十五& 明清最后的和议三十六& 黑龙江边区的征抚经营三十七& 皇太极与喇嘛教三十八& 皇太极与蒙藏喇嘛三十九& 皇太极与萨满教四十& 改革满洲陋习四十一& 皇太极成就的文化工程四十二& 新满文与老满文四十三& 皇太极时代满文史料的价值四十四& 皇太极之死四十五& 身后政争四十六& 皇太极的妻与妾四十七& 皇太极的子与女四十八& 皇太极的占梦术四十九& 皇太极的眼泪五十& 皇太极的安息地——昭陵结语:我评皇太极
商品问答(0条)
暂时没有问答
本期限时抢购
抢购价:?3.601.0折
同类图书热卖榜
&12.2049折
&11.7049折
&14.0040折
&10.6071折
&13.5052折
&15.6052折
&20.5059折
&20.5059折
&17.6049折
淘书推荐特价好书
&11.5036折
&14.7049折
&12.9030折
&43.1049折
&17.3036折
&13.7049折
&12.0040折[历史揭秘]【孝庄皇太后简介】孝庄文皇后――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_休闲阅读-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历史揭秘]【孝庄皇太后简介】孝庄文皇后――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历史揭秘]【孝庄皇太后简介】孝庄文皇后――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孝庄()资料姓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 & &   外文名:EmpressDowagerXiaozhuang& & & &   别名:孝庄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 & & &   国籍:中国(清朝)& & & &   民族:蒙古族& & & &   出生地:蒙古& & & &   出生日期:日& & & &   逝世日期:日& & & &   职业: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 & & &   坟墓:昭西陵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历四帝,她的名字与清初许多重大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孝庄到底是什么人?孝庄皇后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呢?为什么孝庄文死后未进皇陵?诸多疑惑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 & &   明末清初的乱世,造就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博尔济吉特家族中,就出一一个家喻户晓的女中豪杰――她就是曾经辅佐三朝的孝庄文皇后。她不仅聪明美丽,还能忍辱负重,以政治家的才能、谋略帮助其夫皇太极,广纳人才;以后又帮助幼子福临继承大统;最终支持孙子玄烨大胆治国除奸,使清朝走向兴旺盛世。& & & &   据有关史料记载,孝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7年1月),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乃贝勒寨桑之女。其十三岁时,嫁于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封其为永福宫庄妃。后人根据其死后谥号称之为孝庄。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临,而后福临嗣帝位,是为顺治,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是为康熙,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她是皇太极的妃子,而皇太极的谥号是太宗文皇帝,又因其儿子和孙子均是皇帝,所以史称“孝庄文皇后”,一般也称之为孝庄。孝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也无愧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清朝三代帝王的幕后女人:孝庄皇后活了多少岁孝庄皇后的故事:生平简介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孝端皇后的侄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出生,貌美机智,是清代太宗皇太极之妃,号孝庄。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陪伴了皇太极十八个春秋。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中,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了不起的圣祖母孝庄皇后十三岁时嫁给了皇太极,她与皇太极共度了十八个春秋。在这十八年中,颇具头脑的博尔济吉特氏,在风云变幻的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中,领略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也学到了很多得以自保的本领。她由一个单纯的蒙族姑娘,变成了一位老辣的政治老手。最主要的是,她学会了高屋建瓴地把握政治局势的巧妙艺术,还具备了一般女性不可多得的政治智慧。这些本领,在以后四十五年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有非凡的魅力和心机,又颇具政治才干,但却满足于躲在幕后,辅佐儿孙。她的容貌倾国倾城,她还敢爱敢恨,兼具慈悲和智能,辅助成就了大清两百六十七年霸业。她演绎了中国旷古最完美女人的故事!辅佐皇太极有些史书中称庄妃为“女诸葛”。这样形容她并不为过。明崇祯十五年,蓟辽总督洪承畴在解锦州之围时被清军生俘,皇太极看重他的才干,想收降他。谁知臣将们苦费心机,洪承畴不仅不降,还采取了绝食行动以示他不事二主的忠心。正当群臣无计可施之时,庄妃亲自上阵了,当时她只有三十岁,扮为汉族侍女,其貌格外俊俏。于是,就在洪承畴绝食的第四天,一位汉族装束的俏丽女子推门而入,并呜呜咽咽陪坐在洪承畴的身边。此时的洪承畴并无戒心,以为是同病相怜,就谈了起来。并联想起自己的娇妻爱子,百感交集,也泪如泉涌。那女子一面为他拭泪,一面悄声劝道:“大人,人若求死太容易了,可求生就难了。明朝犹如一座大宅,大人你就是明朝栋梁,如果大宅没有栋梁来支撑,那怎么可以呢?当前,明清两国势均力敌,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共同兴旺。以大人的威望,若能保全性命,从中调停,把弄僵的局面扭转过来,达成协议,不是既报效了朝廷,又造福了天下百姓么?”洪承畴沉吟不语。那女子又乘机娓娓道来:“大人就算不顾及家人与小女子的情谊,也应顾及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但是……”洪承畴欲言又止。她又忙道:“清主仁慈宽宏,决不会为难你的。”洪承畴在她的婉言相劝之下,终于降了清朝,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 揭秘史上真实的孝庄皇太后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孝庄,名布木布泰,生卒于公元1613年―1688年,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孝庄的一生培养和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君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和女政治家。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科尔沁草原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历史名人,其中孝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是无与伦比的。近年来,戏说孝庄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屡见不鲜,使广大群众对这位清朝蒙古族女政治家有所了解,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还需要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孝庄。庄妃其人孝庄名为本布泰(也译为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二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蒙汉文兼通。广阔的草原炼就了她健美的体魄,蒙古人的习俗使她养成了开朗豪放的性格。她13岁那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四贝勒皇太极,为巩固与科尔沁部的联盟来到寨桑家拜访,被本布泰那迷人的容貌所吸引,当下就提出娶本布泰,寨桑愉快地答应。1个月过后,寨桑派大儿子吴克善送本布泰与皇太极完婚。皇太极在辽阳东北冈举行盛宴,欢迎送亲队伍。努尔哈赤也率后妃和各贝勒、大臣远行辽阳城外10里相迎。从此,本布泰成了皇太极宠幸有加的侧福晋。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作战负伤,不久病逝,其诸贝勒在争夺汗位中,皇太极巧用计谋,被推举为大汗,继汗位后,改年号为天聪。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为入主中原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登上皇帝宝座,迁都盛京(今沈阳),本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成为五宫后妃的最后一位。年轻的庄妃对努尔哈赤的一些政策上的失误提出了建议,皇太极采纳后,实行了满汉一体,使用和优礼汉官,改革中央机构,设立六部,仿明朝官制,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修订了《离主条例》、《逃人法》,改善了满汉奴隶的地位,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庄妃为皇太极一连生了3位公主,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生下皇九子,起名福临,寓意为“福从天降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然驾崩,出现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以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和以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两大势力激烈争夺。庄妃深知年仅6岁的福临根本没有竞争实力,她静观其变,审时度势,说服多尔衮任摄政王,解决政权危机。结果诸亲王和大臣最终折中妥协,取得由福临继位的共识,议定福临亲政前由多尔衮、济尔哈朗为摄政王,共管朝政。孝庄秘史 辅佐三代帝王的孝庄太后魅力有多大?孝庄秘史:孝庄,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格格,是皇太极的庄妃,儿子福临登基为顺治帝,一生经历四代帝王。孝庄的一生,为满清定鼎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这样一位不凡的女子其本人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她曾用美色诱洪承畴招降,那么孝庄的魅力有多大呢?孝庄13岁时嫁给皇太极, 丈夫比其大21岁,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就是孝庄。孝庄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是为皇太极生子女最多的妃子,可见两人感情很好。 据说,皇太极为了拿下洪承畴,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将熟悉洪承畴的人找来,询问洪承畴一生为人有什么特点?回答说:好色。于是,皇太极挑选了几位美貌侍女前去诱惑,结果,依然碰了壁。最后,庄妃看到皇太极为此愁眉不展,便主动提出愿意去做劝降工作。史料记载,庄妃身穿侍婢丫环的服饰,来到囚禁洪承畴的三官庙。当时,洪承畴面对墙壁,对她不理不睬,她告诉洪承畴,不忍看到一个英雄忍受绝食的折磨而痛苦地死去,因此,自己给他带来了毒药,使他可以迅速解除痛苦。然后亲自将称为“毒药”的人参汤喂到洪承畴嘴里,最后,当洪承畴知道这位貌美的女子是大清皇帝的妃子时,“始叩头请降”。就这样,皇太极将洪承畴招降了。[img][/img]孝庄与多尔衮同岁,她嫁给皇太极,成为多尔衮的嫂子,皇太极生前还未称帝之前的这一年里,她和多尔衮曾有一段时间的交。因为多尔衮是对汉文化了解最深的,所以两人可能因此生情。当孝庄皇太后散布出福临降生前后的神话时,他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女人想干什么,从而,他推举福临为太子。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之间,也曾有过甜蜜期,这个时期,是从多尔衮定鼎中原后,迎接小皇帝福临与孝庄皇太后们迁都北京开始的,孝庄以自己的满腔柔情回报多尔衮。 孝庄的这些做法,除了感情和报恩之外,最大的动机应该是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孝庄能成就儿子福临和孙子康熙的一代帝业,这跟她个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她的个人魅力不仅展现在外表,还表现在她过人的智慧,心机的深切上。孝庄能让两个男人甘心为她做事,这样的魅力绝非一般。孝庄文皇后简介 清初杰出女政治家孝庄皇后生平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雍正皇帝评价孝庄皇后。皇太极把她看作一位聪明颖慧,贤达有为的贤内助;顺治帝福临则把她看做恶毒残忍,了无亲情的仇人,而不是母亲;在康熙的眼中,他又是一位慈爱稳重感情至深,又颇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而在她的政治对手看来,她却是一位颇具心计,不可战胜的出色的女政治家。历代女子中,我对孝庄敬重有加,其贤德为后宫争相效仿的对象,其才能卓越,又为正统所出,不被世人所斥”.内鲜燕溺匹嫡之嫌,外绝权威合国之衅”,这是《清史稿?后妃传》对清代皇妃总评中的一句话。综而观之,自然有粉饰之虞。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用到孝庄皇后身上,应该说是丝毫不过誉的。所以,孝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家闺秀、母仪天下的典范。[img][/img]孝庄,对丈夫,她伺候的无微不至;对情人,她始终念念不忘;对儿子,她是慈母胸怀;在中国历史上,其贤德恐只有宋神宗时垂帘听政的宣仁太后可比,此在国史上已是定论。《清史稿》中有这样的评价: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孝庄文皇后简介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皇后的情史导读:孝庄皇后简介――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位皇后被称为“孝庄皇后”。其一,明英宗皇后钱氏,称“孝庄钱皇后”;其二,清太宗妃子,博尔济吉特氏,康熙朝追尊皇后,称“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日-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此外,这位三代帝王背后的女人――孝庄皇后的情史究竟如何?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有情吗?历史上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了吗?孝庄是蒙古显赫的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13岁就成了34岁的皇太极的新娘。孝庄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在皇太极驾崩后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福临登上了皇位。孝庄痛失爱子后,辅佐幼孙康熙继承大业、开创盛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便是孝庄,一个清初三代帝王背后的女人。说起孝庄的事迹,无论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记载和传说,被历史的尘埃遮盖,她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也显得扑朔迷离起来,比如她是否与多尔衮相恋于青梅竹马,她是否曾经乳名叫“玉儿”,她是否在尊为太后时下嫁了多尔衮等等……不管如何,后人们根据史料记载,剥开历史的迷雾,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她的伟大、隐忍、果敢和大义。庄妃“奇梦”之后诞下福临皇太极称帝前,生有五位皇子:长子豪格,公元1609年生,封肃亲王,其母是继妃海西女真乌拉部的乌拉纳喇氏。次子洛格,公元1611年生,11岁死。三子格博会,公元1611年生,7岁死。四子叶布舒,公元1627年生,封铺国公,其母是庶妃颜札氏。五子硕塞,公元1629年生,封承泽裕亲王,其母是侧妃海西女真叶赫部叶赫纳喇氏。称帝时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未生子,而且,从公元1628年到公元1637年中间,九年无皇子出世,仅有八位皇女降生。不仅皇帝、后妃,乃至整个宫廷都期盼着天赐麟儿。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七月八日,东宫大福晋海兰珠生下一子,皇八子的诞生,让年已45岁的皇太极兴奋不已。这一年,他连得三位皇子,唯独皇八子是有名号的皇妃所生。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皇八子患天花夭折。揭秘大清朝孝庄皇后清算老相好多尔衮的隐情!导读:顺治六年年底,多尔衮成为“皇父摄政王”刚满一年,他的王妃就去世了。一个月后,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纳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夫人。当时,豪格死去不到两年。多尔衮死后,在汉族士大夫――甚至今天文人的笔下掀起了一阵喧嚣。核心意思是指责多尔衮用这种方式,继续报复已经死去一年多的豪格。孰不知,这个指责可能仍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实际上,在盛行多种婚姻制度的蒙古人和满洲人看来,这种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婚姻既考虑到了经济利益,又照顾到了未亡人的生活寄托,是再好、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不理解的倒可能是汉族人――什么三从四德!什么贞节牌坊!自己给自己的生活找了那么多麻烦和苦难,怎么还能自我感觉这么好?当年,三贝勒莽古尔泰死后,他的妻子分别由侄子豪格与岳托娶去做了夫人;努尔哈赤的第十个儿子德格类死后,其妻子又嫁给了德格类的弟弟阿济格;豪格死后,除了十四叔多尔衮迎娶了他的一位夫人之外,他的另外一位夫人则嫁给了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这些堂堂正正地记载在清代官方史书中的,只不过是一种与汉民族农耕文化具有重大差异的文化现象而已。那些在孔孟之道熏染下,既缺少人文情怀,又缺少对异质文化研究了解的汉族士大夫们,喋喋不休地用三从四德之类货色去评判别人,实在是令人讨厌。事实上,多尔衮在这里报复的恐怕不是已经死去的豪格,而是做给活着的孝庄皇太后看的。我们无法知道多尔衮的这个举动,对孝庄皇太后有些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从常识和常情推测,她恐怕很难感觉愉快。如果她与多尔衮之间有夫妻之实,“皇父摄政王”又使二人有了夫妻之名,多尔衮却还要再娶豪格夫人为妻,显然对她的皇太后之尊是一种蔑视和伤害。假如多尔衮和她之间不是事实上的夫妻,她只是想通过“皇父摄政王”这个头衔给多尔衮这匹野马套上一个笼头的话,她就势必会在此举中,感受到多尔衮深切的不满与敌意。因此,无论如何,有了这样一件事,多尔衮身后就很难不受到清算了。孝庄皇太后也自然可以在这种清算中,保持住自己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多尔衮死后,对他的清算表面上是由顺治皇帝发动的。其实,当时福临刚满十三周岁,显然可以将孝庄皇太后看成是幕后主使人。清算的凶狠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憎恶与报复。在到那时为止的大清朝历史上,针对自己人,似乎还没有如此凶残过。何况还是像多尔衮这样,对大清朝立过盖世功勋的人。对死人的过度摧残与侮辱,大体表现了这对皇家母子令人不齿的卑怯和变态。仔细翻检当日的史料,很难找到福临与孝庄皇太后如此痛恨多尔衮的充足理由。因此,除皇家的个人感受之外,其中,大约有这位皇太后很深切的政治考虑在。这种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是,多尔衮在为自己生前的某些不恰当做法付出代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济尔哈朗和豪格的不公正待遇。揭秘:历史上孝庄与多尔衮只是偷情失身绝无下嫁导读:(顺治六年)十二月,王妃博尔济吉特氏薨,以玉册宝,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七年正月,纳肃亲王妃博尔济吉特氏,并遣官选女子于朝鲜;二月,令部不需题奏者,付亲王满达海,及端重亲王、敬谨亲王料理;五月,率诸王贝勒猎山海关,令亲王多尼、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贝子务达海、锡翰、镇国公汉岱并议政。是月,朝鲜送女至,王亲迎之于连山,即日成婚。七月,王欲于边外筑城清署,令户部计额征地亩人丁数,加派直隶、山西、浙江、山东、江南、河南、湖广、江西、陕西九省银二百四十九万两有奇,输工用。王寻以悼妃故,有疾。锡翰与内大臣席纳布库等诣第,王怨曰:“顷予罹此莫上之忧,体复不快,上虽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礼,一为临幸。若谓上方幼冲,尔等皆亲近大臣也。”又曰:“尔等毋以予言请驾临。”锡翰等出,王遣人追止之不及,于是上幸王第。王责锡翰等罪,降罚有差。十一月,王以疾率诸王贝勒猎边外,十二月薨于喀喇河屯。按:豪格年岁与多尔衮相当,其福晋当亦在三十以外,非少艾之比;杀豪格或为夺权,而必欲纳其妻,则不能不谓之有报复意义在。至如得病后,既怨世祖不临视;既临视又责传言之人。又,为兴土木,加派九省地丁至二百四十九万两,亦与其入关之初务蠲前朝弊政的作风不同。凡此近乎悖乱的感情状态,以我的看法,是内心有一极大的冲突不能解决,相激相荡而产生的反常行为。此一冲突即郑亲王既遭贬斥,豪格亦已被诛,自己手握重兵,党羽密布,已无任何阻力可使他不能称帝;而唯一所顾虑者,即是孝庄太后。按:如前所引,议政王满达海为代善第七子;端重亲王博洛为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第六子;敬谨亲王尼堪则褚英第三子。满达海之袭爵,固由多尔衮的支持;博洛及尼堪在太宗朝皆为贝勒,并不见重,由多尔衮的提携,始得封王,此时并皆议政,自然唯命是从。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的三角关系:揭秘孝庄情史在古代,但凡是女人,只要与政治牵扯上一点儿关系,往往就会为人所诟病。倘若这个女人和多个男人有染,那红颜祸水的大帽子恐怕是摘不掉了。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清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曾经下嫁自己的小叔子,而且在政治场上长袖善舞。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对她都评价颇高,这个人就是大清开国以来最了不起的女人――孝庄文皇太后,通常我们称之为孝庄太后。关于孝庄太后,很多影视剧里有过描写,有宁静演的《孝庄秘史》,有斯琴高娃演的《康熙王朝》。宁静演的是孝庄太后年轻时候的事儿,斯琴高娃演的是孝庄太后中老年时候的事儿。这两部电视剧虽好,却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真实的事。围绕电视剧,再加上仔细研究史料,我们发现孝庄太后给我们留下了几个谜团:据说皇太极死后,孝庄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她跟多尔衮、皇太极这个三角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是第一个谜团。皇太极作为一位皇帝,自然是妻妾成群,其中一个老婆叫哲哲,是孝庄的亲姑姑;后来皇太极又娶来一个蒙古女人,叫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最后皇太极连孝庄也娶来了。两辈人侍奉一个丈夫,本来孝庄管皇太极叫姑父,最后姑父变成了老公,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种不伦之恋?这是第二个谜团。我们都知道,皇太极死后,孝庄抱着年幼的顺治皇帝忍辱负重下嫁多尔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呢?这是第三个谜团。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电视剧来说说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三个谜团。在说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搞明白另一个小问题,就是孝庄姓甚名谁。孝庄不姓孝庄,也不叫孝庄,孝庄文皇太后是孝庄死后康熙给她封的谥号。且不说她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孝庄这个谥号,就算有,也没有哪个敢这么叫。既然如此,《康熙王朝》里面斯琴高娃演的孝庄皇太后张口闭口“我孝庄,我孝庄”的,就是不对的,这是该电视剧的一个硬伤。在《孝庄秘史》里,孝庄的名字叫大玉儿。其实这也有点儿小问题。大玉儿是汉族名字,而满族人和蒙古人起汉族的名字,是在清军入关之后,顺治、康熙两朝时才形成的传统。孝庄活着的时候清军还没有入关,在关外的孝庄不可能叫“大玉儿”这个汉族化的名字。有人说努尔哈赤看汉书,孝庄赶时髦起个汉名也未可知。实际上孝庄在关外并不懂汉语,她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会蒙语和满语,满语没有大玉儿这个名字。而且,所有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孝庄原来名叫大玉儿的说法。既不叫“孝庄”,也不叫“大玉儿”,那么孝庄叫什么呢?她的全名叫布木布泰?博尔济吉特,来自漠南蒙古科尔沁部落。这样一来又有了一个冲突,《孝庄秘史》中说孝庄跟多尔衮是有真感情的,两人小时候就认识,还曾一起在蒙古草原上骑马、射箭,是皇太极横刀夺爱,把孝庄抢走了。但是,当时的满族部落跟漠南蒙古部落距离很远,若孝庄真的来自漠南蒙古,那多尔衮又如何与她青梅竹马呢?不能青梅竹马,也就不能私定终身,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岂不也就没有了吗?实际上,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本来就没有。孝庄绝不可能跟多尔衮有私下会面的机会,至于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就更不可能了。关于多尔衮和孝庄,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在孝庄成为清朝的核心人物之前,她只和多尔衮见过三面。第一次见面,是孝庄的姑姑哲哲嫁给皇太极的时候,那是1615 年,当时多尔衮3 岁,孝庄2 岁。要说这俩小孩儿能一见钟情,估计谁都不会相信。那是不是后来再见面时两人情窦初开了呢?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同居背后的阴谋:孝庄下嫁之谜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传了百余年,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其故,在于现有证据之不足,以及各人解读之不同。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日),为太宗皇太极异母弟。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但是,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喇纳拉氏被逼殉死,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当然无力争夺汗位。在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领正白旗,参决军国大事,并娶了庄妃的妹妹为妻。当皇太极去世以后,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双方都握有重兵,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一时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一旦刀兵相见,血溅朝堂,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五大臣会议上,多尔衮审时度势,拒绝了拥戴者对自己的推荐,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议得到各方认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于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从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却在粉碎政敌豪格皇帝梦的同时,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几个月后,多尔衮敏锐地抓住时机,接受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请求,亲率大军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顺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两宫皇太后和幼帝福临入京,定鼎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他又取法于前明,制定各种内外制度。多尔衮总揽朝纲,尽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等于就是太上皇了。不过,多尔衮还是清醒的,他时时告诫诸王大臣不可谄媚自己而不尊朝廷,不尽忠皇上。然而,功高天下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日)病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回京时,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顺治发布哀诏,追怀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接着,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夫妇一同升y太庙祭享,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极具哀荣。但是,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矛盾在压抑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多尔衮当政时,威信自专,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顺治五年(1648)将其迫害致死,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致使一些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多尔衮一死,他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顺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专擅,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博归宗(多尔衮无子,抚其弟多铎子多尔博为嗣),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有了天壤之别。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休闲阅读好评休闲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看的正史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