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火山会喷发吗旁为什么会有民居

金瓜石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金瓜石
金瓜石位于新北市瑞芳区,金瓜石以前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荒野,到了光绪14年,才有5户的农民移居到碑尾,盖了5间草寮,定居下来,今天『五号寮』的地名因而得来;直至光绪十九年,有人发现了大金瓜的露头藏有黄金矿脉,因此大量居民搬迁于此;光绪21年,日治时期日本人来金瓜石开采金矿,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区也日益繁荣,于是又开发了瓜山里和三尖鞍等地区,逐渐成唯一个地方生活圈,金瓜石便有『东亚第一金都』之称,但随著采矿事业的落寞,使得金瓜石受到较少商业行为的破坏,因而保存了矿区的原始风貌。地理位置新北市瑞芳区地&&&&形基隆火山群
金瓜石金瓜石是东亚的第一金都,位在台湾东北角的一座小山城,因为早年产金闻名,而成为一座著名的小金城,是台湾的产金地。从它的崛起、历经,到金尽人散,没落萧条,前后才不过一百年的时间,就好象是一部剧情,鲜活的影片,留给后人无限的思念。金瓜石的,所遗留下来的采金遗迹,可以让后人怀念、游客凭吊,金瓜石本身所具有的秀丽天然景观,也是在其它处所见不到的,这两者的景观都是金瓜石做为观光最主要的资源。金瓜石现在还有一座金泉寺,就是用来存放当年从中国来金瓜石采金的温州人,因故病死后的遗骸,据当地人士说,两岸开放来往后,曾经有温州人来祭拜,后来就没有下文了。金瓜石在历经清朝、日治与民国政府三个时期的开挖后,金脉逐渐枯竭,从1984年后,逐渐走下坡,人口迅速外流,又加上火灾烧了最精华的铜山里,又遭琳恩台风肆虐,山洪暴发,沿河人家十之八九都被冲走,现在的金瓜石已剩不到三千人。金瓜石虽然已经走入没落了,但是采金的遗迹仍然处处可见,同时的天然景色也不差,是一处绝佳的人文与自然旅游点。
与九份只一山之隔的金瓜石,同样也是电影“悲情城市”的场景,相对于九份的繁华,则被大家遗忘了,但也因如此,金瓜石才得以保持其原来的风貌,没被商业给淹没了。采矿区是金瓜石发展观光业的基础,包括五坑口、台车铁道、矿脉生成的环境、矿工采矿的素描等,完整的展现了台湾采矿工业的过往,让游客认识到这一段艰苦的日子。矿山金瓜石位于新北市瑞芳区,因为曾盛产金矿而名噪一时。基地内因面海背山,景色怡人,加上过去丰富的采矿遗迹,让此处成为北台湾的世外桃源。因为其历史的特殊性(与邻近的九份为全台唯一的金矿聚落),在九份大量的引进观光人潮后,让地缘相近的金瓜石居民也重新思考未来的走向。
目前在金瓜石,已有部份的居民朝向观光民宿及特色餐饮发展,而且已渐渐蔚为风气。为避免金瓜石与周边聚落在未来开发后产生负面的冲击,遂辅导业者以高质量的商品导向为重点,朝向高附加价值、高满意度的方向经营。
以九份的发展为鉴,地区观光与住民生活似乎是相斥的内涵。在发金瓜石风景展本计划构之前,我们需先讨论当「游客」、「住民」成为有关系的个体时,他们两者又是如何保有各自的独立性,更重要的课题是,在这样计划下的「业者」,他们在聚落内又要如何扮演自身的角色。换句话说,当游客来小区时,业者要如何化解因自己的利益而为小区居民带来的困扰;又当地居民的生活脉络、地方特色,要如何有系统、快速在短短的二天游程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来此的每一位观光客有不须此行的感觉。
因此,要如何在业者、住民及游客间取得平衡,并且忠实的呈现出金瓜石的矿业文化特色,将是我们在本计划真正执行时所要解决的,而这也是金瓜石特色产业观光与其它地区观光最大的区隔之处。
最后由衷希望在此计划案执行后,对生活在金瓜石或来到此处的每位大小朋友能真正感受到金瓜石的蜕变,真正体验到台湾特有的金矿区文化。金瓜石隶属于新北市瑞芳区,位于台湾的东北角的丘陵地上。地理区位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西以基隆山(鸡笼山)与九份为界,北接水湳洞,滨东海,遥望基隆屿。
本区之交通系统,兹区分为联外动线及区内动线两个系统来做说明:(1)公路系统: 为大台北地区、基隆及宜兰间之重要交通孔道,各发展区区间的主要联络道路为台二线省道,次要连结道路包括102、106、北34、北35、北37县道及号、2丁省道等,车道多为二线混合车道。
(2)铁路系统: 主要铁路系统为纵贯铁路宜兰线铁路(台北八堵-瑞芳-宜兰-苏澳)
(3)大众运输: 有台汽客运(瑞芳-九份-金瓜石)以及基隆客运(基隆-金瓜石),时间从早上6点30分至晚间9点30分止,每30分钟左右一班。一般自行前往的民众,除了可以从台北直接坐往瑞芳金瓜石的车之外,还可以坐火车先到瑞芳车站,再坐客运或是与其它旅客一起共乘出租车(一人约50元)。金瓜石(1)车行系统: 包括瑞金公路(102线道+北34线道)、金水公路(北34线道),北34市道路线为:九份-金瓜石水湳洞接2省道,水湳洞地区为内外联络道路之转接点。 (2)步道系统: 金瓜石地区为因应观光发展,步道的修筑亦为瑞芳风景特定区风景管理所之重点工作之一,将陆续修筑登山步道、轻便道及观光步道等,步道旁将设有眺景亭、石桌椅等休憩设施。金瓜石地形主要为,此火山群为台湾北部面临海洋之山群,故基地北方为一个山海交迭、曲折多变的海岸线地形。区内有小型溪谷穿越,形成金瓜石地区的河谷景观。地势多为海拔二百至三百公尺之丘陵,基隆山标高五百八十七公尺,是先民船经东北角之指标。整体而言,基地的地势并不特别险峻,但因区内河谷切割,各项人文景观也顺势而立,层次分明。金瓜石金瓜石为基隆火山群之火成矿床区,其岩石主要为第三世纪的沉积岩与第四世纪的石英安山岩,其中沉积岩矿床包含了煤矿地层,而石英安山岩矿床的驻要成份则为金铜矿地层。金矿通常属于自然金,铜矿驻则是硫砷铜及硫锑铜矿。另外,裸露地表及地表下岩石为含帆立贝化石的砂岩与安山岩,为当地的主要建材。基隆火山群的火成矿床区,其土壤成酸性反应,为有基质含量低的黄棕壤分布地区,其中母岩层为砂岩及页岩,有效土层为碎粒松软母岩及中质地表土,由于有效土层浅,且大都含有碎石及漂石,同时加上地势陡,雨水丰沛、冲刷严重及北向坡的东北季风风害等因素影响,使得该区土壤肥沃低,不力种植产业进行。金瓜石金瓜石地区位于台湾东北角,故其受东北季风影响相当明。该地区平均气温约在22.7度,其中四月到十一月间气温皆在20度,又以七、人月最为炎热,一、四月最盥寒冷。由于位于东北季风的影响范围内,加上夏季的台风豪雨 因此雨季长、雨量丰沛,全年雨量近3800mm之多。且有近200个降雨日,尤其是冬季初春时期,整月阴雨连绵,雨季长、湿度大,是该区气候上的主要特色。
由于本区盛行东北季风,上位于迎风带,故冬季风势强劲;夏季西南季风则因山势阻隔风速较小,但若为台风来袭,在加上强劲雨势,对地区的影响相当大。区内水文由外九份溪、金瓜石溪及内九份溪构成。由于此些溪流坡度陡、流域短且急,故其储水能力并不佳;而在采金时期,此些溪流大部分提供矿石之选洗,但现今则多用来排水及大雨排洪之用,已不复当年溪中掏金京之盛况。另外,在水湳洞区域的溪谷景观由于矿区硫黄成份过高,造成黄褐色之氢氧化铁沉淀物,当地称此段溪谷景观为「黄金瀑布」。金瓜石本区植物分布,主要受东北季风、开矿及土壤质地影响,在水湳洞、金瓜石及九份之迎风面, 由于季风强劲加上有效土层浅及炼铜废气与七十六年火灾之故,使得现有植物以地被草花为主,而在九份、侯硐之背风面及其它未被聚落开发之山坡上,则由于山脉保护,植群较为完整,主要为一般常见之热带风林之群落,另有一些农园、果园、人造林等,其分述如下:
(1)草生地: 、爵床、五节芒、台风草、咸丰草、野牡、芒萁等,其乃属于季风灌丛群落及草原群落。
(2)原生林: 其树种包括松树、、香楠、胡颓子、牛奶榕、狭瓣八仙、、大香叶树、茜草树、、、猪母乳、、、山黄槴、、鸡屎树、相思树、血桐、野桐、、笔筒树、月桃、台湾赤杨、青枫、蕨类等。
(3)人为种植: 基隆山背风面有台阳公司种植的琉球松及相思树之人工造林,而聚落内部则有一些榕树、杜鹃、山樱花极少数种植甘薯、茶叶之旱田农地。金瓜石金瓜石地区在行政区域上隶属于新北市瑞芳区,包括新山里、瓜山里、铜山里、及石山里等四里,其间又分为三安、、瓜山、及等五个小区。
民国三十五年台金公司正式接管金瓜石,该区居民在其管理下,除保有地面上建筑物外,其居住之土地所有权仍属台金公司所拥有,居民得以向该公司承租建筑物用地,但各种建设及民宅建筑等相关事宜,仍须透过所属单位核可始能作业,民国七十六年台金公司结束营业后,便将矿区及工厂用地与地上建物转给台电公司抵债,另将工寮用地及采矿权以企业移转方式合并给台糖公司,使其能继续将土地承租给原住户居住使用,因此,现今的金瓜石聚落除时雨中学用地、劝济堂及周围民宅为私有地、瓜山国小为县政府持有地外,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台电和台糖所有。
据统计台电约占有近八成多的土地所有权(333公顷),另外台糖有近两成的土地所有权(64公顷),其地目编定多为探勘、采、选、炼、加工之『特定专用区-特定目的之事业用地』。由于金瓜石是个以金铜矿产兴起的产业聚落,自从矿源竭尽采金事业没落后,人口便逐渐的持续外流,自台金公司于金瓜石地区的采矿事业宣告结束后更为严重,年轻一辈多半出外谋生,现今的金瓜石是一个失去重心的寂静山城,除了时雨中学、瓜山国小、派出所、邮局、客运车站及几处停车场为共共设施外,另有四个活动中心、台电、台糖公司办事处,其余工厂建筑及日式建筑宿舍则大多空置无任何使用行为。金瓜石随着矿业的萧条,人口亦逐渐衰退,其人口平均成长率自民国80年至89年平均为-1.35﹪,其中水湳洞与金瓜石之人口数次于九份,,自民国89年分别为人,约占瑞芳镇总人口数的4.7﹪与3.9﹪,年龄分布以高龄人口较多,且隔代教养情况普遍。金瓜石金瓜石金矿形成时期约在100万年前,菲律宾板块在台湾岛北部下潜约100多公里,部分板块溶解变成岩浆后往上冒,这些岩浆在基隆一带侵入,形成了基隆山及日后金瓜石、九份地区金矿形成的原因;由于金瓜石地区的岩浆离地表较远,高温的岩浆在岩层底下缓慢冷却的过程中将地下水煮沸,产生热对流循环,这些循环的热液将岩层中的矿物及微量的黄金慢慢溶出后,顺着断层裂隙往上冒,在温度、压力降低的环境下,使得黄金在断层裂隙间及煤层、化石等环境沉淀下来,经过数十万年,终于形成了金瓜石地区的金矿岩层。金瓜石要探访老矿区遗址建议以金瓜石车站为起点,在车站二楼搜集了不少地方文史资料、老照片、矿石,并提供各项旅游信息,给初来者来金瓜石旅游满不错的第一站。车站旁边有过去的日式宿舍区,经过岁月的流逝已有显出些许的沧桑;循着道路步行至派出所,路边有旅游指标图,阶梯往上是典雅的日式建筑,及闻名的太子宾馆,为1922年日人为迎接皇太子前来(即日后的昭和天皇),仿日本皇室建筑而兴建的行宫;漫长斑驳的石阶是金瓜石的一大特色,经太子宾馆上行可抵运矿缆车遗址,瑞芳镇公所计划在此设立矿业生活博物馆;再往上行可到日据时代日人的信仰中心—黄金神社;若循本山五坑旁的步道前行,可抵金瓜石最大的庙宇—劝济堂,这里的铜铸关公像乃为全台最大;再从劝济堂前步道下行,可抵日据时代的英军战俘营遗址。如今战俘营以成铜山公园,并设立纪念碑供人凭吊。金瓜石大约一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金瓜石-九份地区发生了岩浆活动,形成数个火成岩体,包括基隆山、武丹山、本山三个主要的侵入岩体,及草山、鸡母岭两个喷出岩体,另外还有规模较小的新山、九份与武丹山东南的潜伏安石英山岩体。又根据重力异常研究显示,此区可能还有报时山、北势坑、大粗坑、灿光寮、石笋和南武丹山等潜伏未出露的火成岩体。上述的火成岩体主要由石英安山岩构成,火成岩体内有南北向正断层及许多平行的小断层与破碎带,造成了矿液上升的通路,因此约在岩浆侵入、形成火成岩体的同时或稍晚,热水矿液就沿着这许多南北向的断层上升,发生矿化作用。由于之后构造运动不断的作用,这些地区后来又生成了一些东西向的断层,切过原先的南北向矿化带,产生了后一期的热水矿化作用;也约在这个时期,金瓜石的东边发生了许多角砾岩的爆破,爆破后的角砾岩筒具有许多破碎的构造,也形成了热水矿液的良好通道,进而在角砾岩筒及其附近产生热水矿化作用,如此一系列的作用下也就形成了金瓜石-九份地区现在主要的金矿体了。
金瓜石那到底矿化作用怎么进行的呢?由于火成作用本身会带来一些岩浆热液,还有炽热的火成岩体也会加热循环到地底的天水、地下水和孔隙水,这些热液在高温高压下溶有较多的矿物成分,便形成所谓的热水矿液。这些热水矿液会顺着火成岩体或沉积岩体内的断层和破碎带上升,当热水矿液上升到较浅的地方时,其温度及所受的压力降低,矿物成分的溶解度也跟着降低,于是过饱和的矿物成分便在适当的环境下沉淀在裂缝或周遭的岩石中,如果矿物成分沉淀累积的量够多足以符合开采价值,便会形成经济矿体了。
当然也因为后来持续不断的构造运动,将这个地区持续地抬升,深埋在地底的矿体才能连同围岩一同被抬升到地表,覆盖在上头的厚层沈积岩也在这近一百万年的不断剥蚀下被移除,我们才有幸见到金矿的出露。
若将此地区的金矿体来做个分类,金瓜石的矿体可分为三型,即脉型金铜矿体、脉型金矿体与角砾岩筒金铜矿体。除了上述矿体型态外,金瓜石许多金矿体是以富矿体(金包)产出。所谓金包就是它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公尺,十余公尺至数十公尺长,但是含金的品位却极高,不过这些金瓜非常不容易探勘,早年都是开矿石不小心挖到的。
金瓜石地区主要的矿体,从西而东计有:武丹树梅、本山竹矿体、第一长仁、第四长仁、第五长仁、新坑、第三长仁、第二长仁、狮子岩、松矿床、龟矿床、半平山、草山、灿光寮等矿体,最大为金瓜石本山矿床。金瓜石金瓜石当地民宿、旅馆为因应金瓜石旅游观光潮流,金瓜石旅馆、台中民宿、金瓜石汽车旅馆业者们更是绞尽脑汁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了就是让金瓜石旅游、金瓜石观光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金瓜石旅游,也有许多旅馆饭店与民宿业者使用饭店在线实时订房系统,透过安全的在线交易,即可预先指定金瓜石饭店、金瓜石旅馆甚至是金瓜石汽车旅馆订房,让您轻松体验金瓜石的怀旧风味。
日据时代,金瓜石地区的常民宗教活动均受到日本人的严密控制。除了一年一度日本矿业株式会社建于四坑下之「山神社」大拜拜外,尚有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生」,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祈堂庙奉祀的「恩主公」(关公)生日,及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等节庆。为庆祝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辰」,恭请妈祖绕境保平安,当天除游行金瓜石各地区外,家家户户更是会准备拿手佳肴,在庙埕摆摊宴请众人,许多人更是专程回来参与盛会,算是地方上一年一度的大事,展现出小镇特有的热闹人情味。黄金山城青草祭在每年的端午节时举行。是金瓜石百年老庙劝济堂(当地信众都叫称为祈堂庙又称乩堂庙)的传统。主要是以往医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生病往往求神问卜的找寻良方解药,而最另令人啧啧称奇的就是,也多半不会听到有误食的情况出现,所以当堂内丹丸用罄需要丹丸补充时,神明就会在每年的端午节前指示,循例完成这一项百年传统的采药炼丹活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祈堂庙奉祀的「恩主公」(关公)生日, 举行大拜拜。民国48-53年间金瓜石旺盛时期,每逢大拜拜,各里分别雇各样戏班,(如大戏、歌仔戏、布袋戏等),其中京戏最多场次多达50余处,盛况空前。于每年的农历7月15日,举行普渡大拜拜。在金瓜石旺盛时期的普渡节也是分里竞争,杀猪公、鸡鸭等,竞争剧烈、场面热闹非凡。虽然与九份同样是因矿产而兴起的聚落,金瓜石却多了许多日式建筑的遗迹。
1.太子宾馆
太子宾馆又称第一宾馆,位于金瓜石派出所和邮局东南方上面约100公尺处。A.D.1922年,日本矿业株式会社,为了招待当时日本皇太子(昭和)驾临金瓜石视察矿产,兴建了太子宾馆,但后来皇太子因故并未成行。
太子宾馆占地甚广,馆身360坪,建坪约141坪,为标准的日式庭园,无论建材到样式设计,样样讲究精致。建材完全选用上等木材,如桧木、紫檀以及樱花木等,手工细腻,镶嵌精美,建材中完全不使用铁钉,全部以榫头衔接;庭园内的造景优美,还有高尔夫球练习场以及弓箭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光复后,日人离台由台金公司接管,作为招待外宾之用,台金营业结束之后,由台电公司1995年9月发包修缮,以为金瓜石历史见证及珍贵资产。目前只提供团体申请参观。
2.日式宿舍群
金瓜石为日据时期日人在台所规划最完整的小区,在空间景观以及交通方面都相当的用心,包括自来水系统,消防设备、垃圾收集、医院、邮局、车站、派出所、市场等等。为金瓜石最重要的区域。昔日医院上方至本山矿场的山坡,有中央斜坡到贯穿其中。分布在各阶平台上的日式宿舍,其特色为黑瓦屋顶,涂柏油的木板墙。地板亦是木造,且离地约半公尺。室内的隔间用竹编骨架,内层为红仁土、榖壳,外表则是白色石灰,围墙多为红色砖瓦。看着一栋栋的深色大院,可以想象当时的生活质量,跟金瓜石的繁荣景象。由车站延马路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列整齐的日式房屋,过中央斜坡的小桥后可以发现金瓜石的派出所。派出所左侧空地为昔日公司的单身宿舍,右后方是邮局,左后方是昔日的俱乐部和篮球场。是当年矿业株式会社职员的住宅,大多为木墙黑瓦,至今保存良好,也由于数度成为琼瑶笔下的场景,让人往往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日式房舍建筑群分布区域,约是以穿越石山小区的祈堂路上方,内九份溪知溪谷与金瓜石车站之间为明显范围。这个异国风味的群落,更为金瓜石地区纪录外人统治的历史记忆,车站下三毛宅保存尚完整。注:「三毛」指日矿时期末代之场长「三毛菊次郎」所住。
4.黄金神社
又称「山神社遗址」,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兴建奉祀的是「天照天神」(一九三三年,日本矿业株式会社接管矿山)。光复后,日本人撤离金瓜石,我国接管初期,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神社被破坏盗取,传说樱花林海也在大火后,荡然无存,甚为可惜。
二次大战时日本在金瓜石山区设战俘营,关押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移转至台湾的大英国协战俘,最盛时三排九栋木板墙、油纸顶的俘虏营舍里,住了一千余人。日军命令战俘进矿坑挖矿石炼铜,供应军火厂制造炮弹壳,英国人在摄氏四十度矿坑内劳动,食物不足,吃得差,因营养不良、生病死了近三分之一。战俘营一面临峭壁,三面被围,几无逃亡可能;二次大战后残存战俘各自回母国,如今还在人世的近一百人,他们经常连络,并返回金瓜石凭吊死难同袍。
民国八十六年,政府在战俘营旧址筑纪念碑,旧营舍早已不存,改植茶花,建凉亭,辟步道,已成小区休闲场所。上月中还有英国战俘到山区献花,回忆当年难友。
6.金瓜石老街
金瓜石的山坡建筑面海多雨,传统建筑的建筑方式是屋顶使用木梁、上覆木板,顶层用油毛毡(俗称黑纸),以柏油为黏剂,横直覆盖两层,完成后于夏日用柏油涂刷保养,即可防雨,为防台风,另用废轻便铁轨、轮胎或胶鞋缓冲压力,以钢索及锚拴固定于地面或墙面,并加女儿墙挡风以稳固屋顶,也因如此,一户户的黑屋顶比邻而建,也就形成了山城特有的风格。
从劝济堂顺阶梯而下,穿越铜山里聚落至金矿医院旧址沿线,为早期金瓜石地区最繁华热闹的商店街,从前兴盛时期各种商业买卖行为林立好不热闹,后因接续的几场火灾、台风造成的洪暴灾害及人口外流等问题,使得老街趋于寂静落寞,现今只有寥寥几家杂货店、小吃店仅存…。
旧商店街位于现今铜山里中,在台糖公司拥有的土地上,是铜山里居民通往车站的必经快捷方式,最可贵的是还维持着完好的旧街纹理,悠游其中、不管是在下午散步时的悠闲怀旧、或是夜游时的刺激体验,个中风味一定要亲身感受。
7.运矿轨道
用人力推动的人力推推车轻铁轨,可行驶电车的重轨及以重矿车连结成十余台系列的运矿列车。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劝济堂的停车场直泻而下,目前保有完整的轨迹及台车于现场。
目前在劝济堂上方停车站,直下六坑段的斜坡索道,以及位于六坑旁的无极索道(长度约1800公尺)较为完整。无极索道之「无极」,乃是取其循环转动、永无终点之意。
8.黄金瀑布及阴阳海
黄金瀑布为本山六坑及长仁五番坑坑口流出的矿水汇集而成的景象。金黄色的矿水将经的土石染成金黄、金红色,行成黄金瀑布的特殊景象。从自强桥旁往上看,可以看到从山上倾泄而下,再山势分成数道状似瀑布的水流,但金瓜石矿山停采已超过10年,阴阳海依然存在。有学者解释阴阳海属自然现象,因金瓜石具有许多黄铁矿等硫化铁或硫化铜的矿物,再自然风化的过程中,分解成酸性的物质和铁、铜等离子,铁离子在酸性或地下还元环境之下,易行成二价铁,而溶于地下水中。地下水渗出地表后,再溪流中翻滚,整个转为较氧化的环境,二价铁会变成较不易溶解的三价离子,而自水中析出,造成河川岩石变为黄褐色。另外,当略酸性的水(酸矿水)流入海中,与海水相混,降低了铁等阳离子的溶解度,产生氢氧化铁悬浮物,漂浮在海面,加上水湳洞附近海湾内海流扩散能力不足,就形成了阴阳海的特殊景象。黄色的悬浮物质大约只占3公尺的深度,在3公尺以下则又恢复为蓝色的海水。据说早在金瓜石采矿之前,阴阳海便已存在。在地质上,这种自然形成的特殊异常现象,可以作为探矿的良好指标。
9.基隆山(古称鸡笼山,又称大肚美人山)
于金、九地区之间的基隆山,是一锥形死火山,因形似鸡笼而得名,山形独立而有巍然大山的气势。据称,当年先民船经东北角一带,即以鸡笼山为指标,连带附近的「鸡笼港」「鸡笼河」也因而得名:光绪六年,取「基地隆昌之意」改名为「基隆」,山、河亦随之改名。基隆山为本地区相当著名的地形地标。
基隆山现设有登山阶梯步道,登高望远,金瓜石、九份两聚落尽收眼底。日据时期,金、九地区矿权之设定,即以通过基隆山顶之正南北棱线为界,并就此开展出金、九地区不同的矿业文化发展。
位于金瓜石聚落东边的无耳茶壸山,亦属于基隆火山群,因形似没有提耳的茶壸而得名。另从水湳洞仰望此山,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石狮子,故亦称为「狮仔岩山」。当地有一句俗谚形容金瓜石的山为「茶壸无耳、金瓜无蒂,台湾才没有出皇帝」。
登上无耳茶壸山,金瓜石矿业聚落的地景风光,以及金水公路「回头弯」、滨海公路「阴阳海」一带的景致尽收眼底,为登山者所好的登山据点。
11.十三层旧矿场
媲美「庞贝古城」的十三层遗址、日治时期为处理矿砂生产粗铜的选矿炼制场。战后又新建炼金场,生产线运作直到民国74年台金公司之财物问题方宣告停工。原日治时期的选洗矿相关设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选场基座、废弃炼金工厂等设施。在遗址旁还有号称世界上最长的通风管长仁三坑废烟道。
创于光绪二十二年,尊奉关、吕、张、王四大恩主为主神,配祀有八卦祖师、福德正神。后面二楼奉祀金面关圣帝君、玉皇大帝、天上圣母、十二元辰星君及太岁星君。三楼奉祀三清三宝祖师。堂旨乃『劝众行善,济危扶困』。正殿内有一对花鸟人像石柱,采立体雕琢,造形甚美,为镇堂之宝。内外殿木雕部分如神龛、神桌、梁、栋等,为国宝级民族艺师黄龟理先生壮年时期作品。梁栋油画是油画大师郭佛赐先生所作。二楼之金面关圣帝君神像为全台所罕见,系由唐山分灵而来。顶楼纯铜之关圣帝君铜圣像,于八十年完成,高达三十五台尺,重约25公吨,是金瓜石重要地标和守护神,更是东南亚最大的关公铜圣像。
系日据时期,由当地开采金矿的『日本矿业株式会社』兴建,以收纳从大陆浙江省温州地区开采金矿身亡的矿工骨骸,当时称为『金瓜石寺』,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战败,当时金矿权由台金公司接管(前身为台湾金铜矿筹备处),该寺亦由台金公司接手管理,民国五十年左右,日本政府曾派人来台处理其中的日人矿工骨骸,随后民国七十年前后便无人管理,寺内倾颓荒草丛生一片凄凉,目前该寺尚有无人看管的温州矿工骨骸存放于该寺地下室。
该宫创立于清光绪戊子午,至今已有一零四年的历史,奉祀福德正神,配祀有孚佑帝君、天上圣母、柳恩师等,自民国五十四年开堂以来,护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拈香参谒的信徒川流不息。
金瓜石淘金的鼎盛时期,淘金的人,为求心灵上的寄托,纷纷信仰膜拜,该堂着有神农大帝真经,以劝化黎民,民国五十四年,众善信捐款于现址重建新庙。该址据称是「左龙、右虎」的灵穴,前矗基隆山、北滨太平洋、背倚牡丹山、右邻小金瓜、左连大金瓜,可说是形势天成、秀丽无伦。
16.矿坑遗迹
(1)四坑: 位于『山神社』上方,约海拔417公尺以上的部分,坑内大项已严重坍落,坑口亦于民国七十六年的林恩台风肆虐时,被山洪带来的泥沙与土壤所淹没,已不复存在。
(2)五坑: 位于海拔约319公尺以上至四坑的部分,距离金瓜石车站、邮局仅200至300公尺,坑口尚属完整,该区早期为台金矿场办公处,现留有一栋完整的两层楼钢筋混泥土建物及大小压风机各一座,其中外侧的压风机,据闻为当时东南亚最大动力的压风机,如今机体已多处锈坏,然风管部分依然完整,这个象征矿坑生命泉源的机械,对曾是矿工的居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
现今在五坑口遗址,已由县府规划为金铜矿博物馆所在,预计在民国92年开馆营运。
(3)六坑: 位于海拔约188公尺以上至五坑部分,坑口被林恩台风山洪冲下的泥沙淹没一部份,并有山泉急流其间,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现今劝济堂的停车场直泻而下,轨迹完整并保有当时使用的台车于现地,后宫发展时期,本山系的含金银硫砷铜矿及铜矿砂,均由六坑坑外,经无极索道,将矿石直接运下新建浮选场,进行浮选、冶炼的过程,另外、索道旁的阶梯步道,据言为战俘营下至六坑工作的路线,至于距离坑口约200余公尺的炸药库,早已是断垣残壁。
(4)七坑: 位于海拔29公尺以上至六坑部分,目前坑口完全被沙土掩埋且坑口出水量大,部分巷道塌落严重。
(5)八坑: 七坑海拔29公尺以下的部分,最深于海拔以下156公尺,目前以完全被海水淹没。瑞芳区传统产业以矿业开采为主,但在金、铜矿皆停止开采后,所释出的劳动力除迁出者外,多转入二、三级产业,占总产业人口约九成,其中又以商业与服务业为主。
在地居民除了经营以供应一般民生用品的小型商店及小吃店之外,近年来也逐渐有民宿、特色餐饮的兴起。
小型商店及小吃店:
(1)阿婆杂货店: 位于祈堂老街上,是老街的精神地标。
(2)允发饮食店: 是老街上著名的的饮食老店,招牌菜是「爆肉」。
(3)五号寮小吃店: 位于金水公路与五号路的交叉口。
(4):五号路上有2家自营的杂货店。
(5)阿碧姨小吃店:五号路上,提共早餐、便饭,招牌菜为独家香扑肉包,一定要试试!!1.从台北中仑站搭往金瓜石的台汽客运,或自基隆搭往金瓜石的基瓜线 基隆客运班车,于九份下车。
2.由基隆上车,搭往金瓜石的基隆客运,约一个小时车程。1.由基隆下高速公路,再接滨海公路(台2线),由水湳洞的86.6公里处右转上山。
2.在高速公路里程标示约2.5公里处下,指针上写着「往东北角海岸滨海公路」的交流道下,走台2丁线经暖暖、瑞芳,过两座隧道后接台2线滨海公路时右转,过86公里的里程标示时在水湳洞右转上山即可。
3. 自八堵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2丁省道至瑞芳,再右转102县道,即可抵九份,自交流道至此约15.1公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火山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