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哪些行动向宪法表达敬畏,维护宪法有关尊严的名言

专家访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析
敬畏宪法依宪治国――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
日08:22&&&来源:
原标题:敬畏宪法依宪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了重要阐述,对如何发挥宪法的作用以及如何贯彻依宪治国的要求都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记者就“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莫纪宏。
  记者:我们看到,在《决定》中,“宪法”成了高频词,总共出现38次,说明了“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莫纪宏:是这样。《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依宪治国,这是由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决定的,符合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法治国”一词的核心在于一个“法”字,而“依宪治国”最突出的中心词是“宪”。“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化成“法”与“宪”的关系。广义上说,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依法治国”中的“法”最重要的应当是“宪法”,“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狭义上讲,“依法治国”中的“法”只是指国家专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宪法。
  记者:执政党通过宪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又通过宪法来明确肯定和巩固执政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基础,这是一种辩证关系。
  莫纪宏:是的。我认为,这个关系起码有4层意思。第一,《决定》规定:“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决定》规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执政党必须要通过宪法的手段来达到治国理政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保证执政党依宪办事,《决定》还规定,要“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决定》也规定了必须根据宪法规定的程序来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这就在理论上解决了执政党带头遵守宪法的实践难题。
  第三,《决定》对执政党在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方面的职责作了详细规定。执政党要维护宪法权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决定》要求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遵守宪法,指出“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最后,《决定》对党委政法委在保证宪法实施方面的职责作了严格要求,规定“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记者: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有权威,法律才能有权威。
  莫纪宏:《决定》从全国推进依法治国指导思想的角度来规定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意义,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决定》从宪法作为人们行为的基本规则的角度,规定宪法权威应当得到维护和尊重。《决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决定》还重申了现行宪法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的相关规定,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记者:关键是拥有宪法思维,树立宪法意识,真正做到宪法至上。
  莫纪宏: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才能真正推动政府和社会公众从内心生长出对宪法权威的遵从感,是遵守宪法从一种被动义务到主动行为的要求和选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已经通过了专门决定,将每年12月4日规定为“国家宪法日”。《决定》还规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决定》还以加强宪法教育的方式来推进宪法的入脑入心。《决定》规定,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我个人认为,学习宪法、普及宪法、落实宪法,既是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做到的,又是全民普法的重中之重。(记者 梁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热搜词: &&&&&&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在党的全会上尚属首次。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法治在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法治权威,首先是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宪法法律的权威,就谈不上法治的权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对宪法法律权威认识的不断深化
  党和国家对法治权威历来都是重视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宪法法律权威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文革”结束后,我们痛定思痛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地总结道: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革”的理论和方法。就是说,解决国家生活的问题,应当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措施,而不是在宪法、法律和党章之外另寻其他措施。党在此提出了法律和制度要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并且告诫全党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第一次明确回答了超越法律之上的就是特权这个核心问题。也是第一次提出了法律和制度要有极大的权威这个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继续强调法律权威的同时,对法律权威有了新的表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这里,明确提出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宪法的地位得到更加明确的确认。另外,除了过去所说的“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特权之外,增加了“任何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法律权威有两处新的表达。一是法律权威表现为“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四个方面。二是对于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明确要求“必须予以追究”,强调了法律责任的硬约束。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把宪法权威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并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我们知道,权利,是指个人权利,权力,则是指公权力,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个人义务与公职责。这样清清楚楚的表述意味着,法律权威,不仅是针对国家机关这些公权力主体的,也包含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这些私权利主体。由此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表达问题,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理论和原则,法律权威的对公、对私一律性、平等性含义明确。
  宪法法律权威至上
  法治权威,意味着宪法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上的崇高地位和支配的作用。与此相对应,就是人治的权威。人治权威,是指个别人拥有最大的支配力量,表现为个人专断、独裁。权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始终是法治建设核心命题。确立法治权威,就是承认法大而不是权大,所谓用法律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就是把法治置于至上的地位,简言之,法在上,权在下。四中全会《决定》确定了法治权威的基本原则,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其一,法治是政治生活的准则。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里所说的“领导人更替”、“人民参与管理”、“群众利益表达”、“人才进入管理体系”、“管理国家事务”、“权力制约监督”等,都属于国家大事,属于所谓政治生活范畴。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要通过这些政治大事来评判,而这些政治大事则需要通过法治权威来实现。因此,必须确保依法更替国家领导层,依法保障人民参与管理,依法保障群众利益表达,依法规范人才进入管理体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依法制约和监督权力,使法治成为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至上规则。  其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这个基本的判断和要求告诉我们,既然是基本方式,那就不是可以用或可以不用的方式,而是必须用的方式;既然是基本方式,那就不是非基本方式,在法治方式与非法治方式选择上,执政者、治国者、领导者必须用法治这一基本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古人说,凡事有经有权。所谓经,是指经常的道理。所谓权,是指权益之计,法治方式,就是治国理政的经常之道理,是必须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必须长久使用的方式,是必须全面使用的方式。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里所说的两个“不改变”的实质,就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本质。  其三,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特权与法治权威,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和现象。所谓特权,就是指超越宪法和法律之外之上的特殊权力,这种权力是法外之权,不受法律约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制度,如果有这种超越法律之外之上的权力,那么法律的地位、法治的权威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像古代封建王朝一样,无论怎样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有皇帝一个人在法律制度之上之外,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存在。  其四,判断是非的标准和行为的依据规则。就法律权威而言,它对社会成员和主体有三个主要作用。一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哪些行为可以为,哪些行为不可以为,哪些行为禁止为,这些标准从何而来?有宗教教义要求,有道德规范,有情理倾向,更有法律规定。法律规定是任何组织任何人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其他任何规范、要求等都不得抵触法律的规定,所以在判断是非问题上,法律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行为的依据。一个组织、机关、单位、团体的决定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规定,依法作出决定、决策,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个人而言也同样如此,个人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规则之下,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三是行为的程序。任何组织个人的行为诉求、利益表达等,都必须符合法律的方式、在法定的渠道内、按照法定程序表达。如此,才有法治秩序可言。
  法治权威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在关乎法治权威正当性和必要性的重要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根据。  其一,它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达,也是执政党集体意志的表达。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宪法和法律的至上地位,决定了法治权威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其二,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没有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更不可能发展下去。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法律制度,保障合同自由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之,法治就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法律保证。  其三,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法治文明属于制度文明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文明、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其四,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上,由于不同程度地轻视民主和法制建设,轻视法治,使国家遭受损失和挫折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前苏联的肃反文化和我国的“文革”的沉痛教训值得永远记取。这两次重大错误的发生,尽管各有其深刻复杂的因素,但一个基本原因是共同的,那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甚至只要人治而不要法治,导致了决策的随意性和执法的随意性。其结果,不仅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难以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而且由于不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就很难把由于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实施依法治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践行法治权威
  树立法治权威,维护法治权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真话、实话。要实现法治权威,就必须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使国家、政党、社会、个人生活在方方面面都奉行法律至上、法治至上。  其一,奉行至上规则。所谓至上规则,就是要解决好依法执政的问题。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结论,深刻地揭示了法治建设的联系性和一体性特征,丰富了我党关于法治建设的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根据这个理论,党必须和善于通过法律来治国理政,宪法和法律既是人民的意志,更是党的意志,是二者意志的高度统一。任何个人的意志和行为,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只能在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之下,而不能在其之上。所以,无论什么人都不能僭越其法律之下的地位,在法律之外、之上使用公权力。  其二,遵守底线规则。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是社会秩序的底线,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不得击穿这个底线。如果击穿这个底线,党、国家和社会就会出大问题。那么这个底线是什么呢?就是不能杀人放火,就是不能贪赃枉法,就是不能以权谋私,等等。这是做官的底线,当然也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一个官员击穿了这个底线,那他就是罪人,有罪于国家,有罪于人民,有罪于党,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从近期打出的形形色色“老虎”和“苍蝇”来看,很多都是击穿了这个底线,胆大妄为到了无所顾忌、丧心病狂的地步。这样的“老虎”和“苍蝇”不仅要打,而且应当“大打出手”,有多少打多少,打完为止。从历朝历代来看,吏治不仅必须整顿,而且需要经常整顿。为官清廉,是政治清明、文明的重要内容。这才是真正维护执政党的长期利益、根本利益、整体利益。讳疾忌医,轻描淡写,只会放纵歹人歹行,最终失信于民。所以,党中央当前采取的反腐措施,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于民有利、于党有益、于国有益。  其三,践行法治。无论是至上规则还是底线规则,都仅仅是规则,而不是事实。法大于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关键是要落实在实践中、行为中。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法律实施效果有待于提升。法治建设,不仅是建章立制,更重要的是践行法治。这既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也是我们法治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其四,全面守法。法治权威,当然是“官方”的事,但也是“民方”的事。无论是公权力主体还是私权利主体,都应当在法律面前实现一律平等。在当前的社会矛盾纠纷处理中,有三点必须强调:一是所有矛盾纠纷都应当通过合法的渠道和途径解决。所以,既需要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同样也需要诉求通过合法渠道和途径反映,不能也不应当搞“体外循环”。二是对利益诉求的解决,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判断是非,决定处理。不能在矛盾纠纷处理过程中,置法律规定于不顾,另搞一套,形成“两张皮”现象。这会破坏法治的权威和尊严,于国、于民、于事、于序都无益。三是处理矛盾纠纷的手段和措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能唯结果论,那种搞定就是稳定的想法、做法,不讲过程的正当性,不讲规则的权威性,不讲诉求合理性,是对法治和秩序的破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法将不法,治将不治。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宣誓,誓词应否全国统一
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指导性意见
成都商报:您认为,宪法宣誓的程序应如何规定?宣誓的誓词应该有哪些内容?誓词是否应该全国统一?
周伟:宪法宣誓需要由人大常委会担任主持人,宣誓人员由被任命人员组成。宣誓制度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出台指导性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誓词,可以直接引用宪法序言最后一段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成都商报: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如何理解?
姜明安:国家治理现代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而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最根本和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不是一般的法,宪法与一般法律相比,规定的是国体、政体、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等与国家治理最密切相关的事项,调整的是与国家治理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因此,依法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法。
宣誓,为何要手持宪法
用宣誓制度捍卫宪法尊严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中国,宪法虽为根本大法,但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存在表面上尊重宪法,实际上远离宪法甚至架空宪法的问题。
随着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宪法宣誓制度”也很快从文件走入公众的视野,将成为政治生活的新常态,推动法治中国前行的步伐。
手持宪法面对国徽宣誓,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向宪法宣誓,就是要增强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感,在精神的洗礼中认清自己肩负着维护宪法尊严、加强宪法实施的责任与使命。
向宪法宣誓还是一种庄重承诺:誓言接受公众监督,违反誓言要被追究责任。向宪法宣誓也在提醒宣誓人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以时刻警示自己,权力来自人民。
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形。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让依宪执政的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中国,宪法虽为根本大法,但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存在表面上尊重宪法,实际上远离宪法甚至架空宪法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理念淡漠,宪法意识薄弱,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违背宪法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根治这些痼疾不在一朝一夕,但需要积小致巨的奋进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当宪法宣誓成为每位领导干部任前的必须之举,公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是国家捍卫宪法尊严的努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是依宪治国的一个全新起点。我们相信,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宪法实施做出的各项部署将会陆续落地,宪法终将会更有尊严、更有力量。据新华社
可引用宪法序言末段
作全国统一誓词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尊严ppt课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