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中以色列时间人沐浴抺膏的含义

犹太人的命运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犹太人的命运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犹太人的命运:茨威格的心灵世界》内容为:“读历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应当好奇般地加以怀疑,因为看来是铁面无私的历史依就屈从于人类对传奇和神话的强烈爱好——它有意和无意地把少数几个主角加以英雄化。又&&&&名《犹太人的命运:茨威格的心灵世界》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书 名: 犹太人的命运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在一次性认识到的伟大面前毕恭毕敬,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在官方的神圣权力面前卑躬屈膝没有比这更灾难性的了!”
“我们必须永远把历史内部中正在添加的和已经添加的重新改正过来,给真正的业绩以纯正的和公正的尊敬,以此来对抗人类那种在成功面前低声下气的不可抗拒的压力。”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是同“怪笔孤魂”卡夫卡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犹太小说大师,他的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篇。他不仅是一位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更是一位卓越的传记作家和文体大家,他用一种非常唯美丽细腻的文笔向人类的灵魂深处探寻。他虽未获诺贝尔文学奖,却蜚声世界文坛几十年,而且至今盛名不衰。 这本书由著名翻译家高中甫先生翻译,著名的犹太文化研究专家贺雄飞先生编辑,辑录了茨威格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和部分揭示犹太人命运的短篇小说,堪称精品中的精品。作为一名真正的小说大师,茨威格不仅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更以独特、深邃和犀利的目光对腐败和黑暗的历史进行理性的批判,而犹太人的命运就是人类命运的真实写照。上篇
历史是公正的吗
世界正变得单调
书:走向世界的入口
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
托马斯·曼的《绿蒂在魏玛》
莱依纳·马利亚·里尔克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悲惨生涯
弗洛伊德的新作:《文化中的不满》
古斯塔夫·马勒的重返
致前妻的几封信
生命的奇迹
旧书商门德尔
传奇故事(四篇)
智激上帝的拉结
永恒的目光
第三只鸽子的传奇
一颗心的沦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便雅悯支派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便雅悯支派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便雅悯支派是之一,为以色列始祖和的最小儿子的后代。便雅悯(:??????????? / Benyām&n?;:Benyamin)是和的小儿子。
公元前931年第三任国王王去世后,以色列十个支派脱离王朝,王国分裂后与犹大支派组成了新的犹大国,仍然是以南部的为都城。[1]
便雅悯支派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小的一个,是幼子便雅悯的后裔(民一36)。在中,该支派常简称为“便雅悯”。他们人数虽少,但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们那些勇敢的战士(士二十13-16;代上十二1-2)。雅各带领全家离开哈兰进入迦南征服了迦南,继犹大和以法莲两支派之后分得地业的,便是便雅悯支派。他们所得之地业在犹大地和以法莲地之间,即以法莲山区与山区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东西宽28哩左右,南北长约12哩。南面与犹大地接壤,界线分明,即穿过耶路撒冷城南的欣嫩子谷,直到北端。东界为约但河。北面与以法莲地接壤,从约但河到伯特利,再到下伯和仑南边的亚他录亚达(书十八11-20)。
便雅悯支派分得的是一片山地,它在战略上把持着往来要道,又有富饶的山间盆地。山地中间有许多城镇,其中的重要城市如耶路撒冷、耶利哥、伯特利、基遍、基比亚和米斯巴等(书十八21-28)。他们不能把这些城市完全占据;以耶路撒冷为例,在之前,这个城市一直在耶布斯人手中。山地的环境培养出一支强壮慓悍的高原人种,正如雅各在他对便雅悯的祝福中所说,像一只“撕掠的狼”(创四十九27)。便雅悯人以笏是一名早期士师,他刺杀了摩押王伊矶伦,拯救了(士三15)。后来,便雅悯支派又协助底波拉和巴拉,战败了西西拉(士五14)。这支派中伟大的人物层出不穷,其中有政治领袖(代上二十七21)、扫罗军中的军长(撒下四2)、大卫军中的勇士(撒下二十三29)、百发百中的弓箭手(代上八40),还有管理所罗门仆役的官吏(王上四18)。
便雅悯的后代子孙中,也有品格卑劣的人,就如帕提,是摩西派去窥探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他向以色列人报的是恶信(民十三1-2、9、31-33)。便雅悯支派也曾缺乏勇气,不顺从神的指示,未能完成赶走原迦南居民的任务(士一21)。便雅悯支派也曾沿袭当时的恶习,袒护族人奸杀另一支派某人之妾的罪行(士十九至二十)。这恶劣行径使以色列的其它支派联合起来对付便雅悯支派,便雅悯支派几遭灭族的命运。后来,为了不叫以色列中缺一支派,其它支派又允许便雅悯人去抢回上数以百计的外地女子,娶她们为妻(士二十一)。
王国时代早期,有3个便雅悯人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是以色列人的第一个王;他是一个性情鲁莽、狭隘自尊的便雅悯人。虽然耶和华允许以色列人立王,像外邦人一样,但从一开始,扫罗就表现出他不配作神百姓的牧者。例如:在当众掣签立他为王时,他却躲藏起来;受膏之后回家去;他等不及撒母耳的来到,自己便胆敢代撒母耳献了燔祭;在攻打亚玛力人时,怜惜其王亚甲,又爱惜各种美物而未将其灭绝;嫉妒大卫,千方百计搜索追捕他(撒上九至三十一)。另一个是扫罗家的示每,大卫逃避时遇见示每,他恶毒咒骂大卫(撒下十六5);后来,在大卫返耶路撒冷时,又首先出来迎接大卫并帮助他(撒下十九16-23)。第三个是示巴,他是个性情急躁的人,押沙龙反叛大卫失败以后,他又起来叛乱,但很快被平息;他也被杀死(撒下二十1-22)。
在旧约里提到的便雅悯人,还有大卫为之唱歌的古实(诗七的诗题)、先知耶利米(虽是利未人,却与便雅悯人同住;耶一1,三十二8)和末底改,即以斯帖皇后的亲属和监护人(斯二5)。
在里,使徒毫不讳言祖籍,两次说自己是便雅悯支派的(罗十一1;腓三5)。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宣教的时候,简单讲述了以色列人的历史,并提到以色列的扫罗王是便雅悯人(徒十三21)。新约启示录记载约翰所见的启示中,便雅悯支派与其余十一个支派的名字并列一起(启七8)。便雅悯支派在多件事上证明是个可靠的支派。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无论在组织工作上(民一11)、军队中(民二22),或在奉献供物上(民七60),该支派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支派对君王忠心耿耿,先是对扫罗及其皇室(撒下二8-31),后又支持及其后代;在耶罗波安叛变的时候,他们联同,继续忠于之子罗波安(王上十二21-2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当前位置:&>&
撒迦利亚书注释
时间: 16:19:11&&来源:&&作者/供稿:佚名&&阅读:
撒迦利亚书简介
撒迦利亚,意即「耶和华所记念者」。旧约中至少二十七人具此名。
本书作者为易多之孙、比利家之子撒迦利亚。易多是在所罗巴伯与大
祭司约书亚带领下 , 自巴比伦归返犹大的祭司之一 (尼12:4, 16),
可见撒迦利亚出自祭司家族。他因神的呼召,於大利乌王二年(主前
五二○年),继哈该先知开始工作後两个月,首次发出神的信息(比
较该1:1与亚1:1),与哈该一起劝百姓完成圣殿的重建工作。
(见拉5:1; 6:14; 亚4:9; 8:9)
本书头八章所记载的信息与哈该书有相同的背景(见哈该书简介),
内容主要记述先知所见的异象,语调平静,文体以散文为主 。 自9章
起,撒迦利亚书的重点改为末世的事,文体、风格亦迥然有异,充满
激情,以预言为主。因此, 有些学者认为本书9-14章出自不同人手笔
,并对作者的问题有不同的揣测。然而,本书两部分均指向将来的盼
望──弥赛亚国度的建立;罕见的语句在上下两部均有出现,例如:
7:14及9:8的「无人来往经过」,3:4及13:2的「使脱离」及「使不再有
」(原文为同一字),「耶和华的话临到」及类似的句子在上半部出
现十四次之多,同样在下半部也多次出现(10:12; 12:1, 4; 13:2, 7-8)
。显然,本书出自同一人,至於风格及文体的不同,可能是因为两部
分的写作日期距离一段相当长的日子。
神的百姓虽遭列国的欺压,甚至有灭绝的危险,然而神必保守属 的
余民。外邦必被消除,以色列必能安渡一切困境,因她是弥赛亚的子
民。有一天,弥赛亚必剿灭一切敌国,建立 的国度,并统治全世界
本书的特色如下:
 1 本书为小先知书中最长与最隐晦的一卷。
 2 本书在三方面异於其他先知书:
   a 头八章强调异象为传递神心意的工具;
   b 以天使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
   c 异象中极多象徵表记,以此显示神如何介入历史,统管世
     界。
 3 极多有关弥赛亚及其国度的预言,资料详细及准确。
   a 作为大卫的「苗裔」 (3:8; 6:12), 弥赛亚必谦和地到来
     作王,并施行拯救(9:9)。
   b 作为神百姓的牧人,他必被人厌弃(见11:4-17注),遭神
     击打(13:7),身体被扎(12:10)。
   c 然而弥赛亚必救赎他的余民 (10:6-12; 12:1-13:1),使敌
     国归顺,最终建立荣耀圣洁的国度。
 4 多次强调悔改与除罪的必要(如1:4; 3:4, 9; 5:1-11; 12:10-13:1)。
Ⅰ 重建圣殿期间的信息:(1:1-8:23)
&& 1首个信息:呼召国民回转悔改(1:1-6)
&& 2第二个信息:夜间所见的八个异象(1:7-6:8)
&&&& a 番石榴树中间神的使者──神看守犹大(1:7-17)
&&&& b 四角与四匠──犹大的仇敌必灭亡(1:18-21)
&&&& c 准绳──耶城将兴旺、敌人受罚、神与子民同居(2:1-13)
&&&& d 约书亚改披洁服──百姓得洁净、约书亚受诫及有关弥赛
&&&&&&&& 亚的预言(3:1-10)
&&&& e 金灯台──建殿必蒙主的灵佑助(4:1-14)
&&&& f 飞卷──触犯律法者必受诅被灭(5:1-4)
&&&& g 量器抬至巴比伦──罪恶必须远离神的子民(5:5-11)
&&&& h 四车──神必按其计划对待周围列国(6:1-8)
&& 3为约书亚制金冕(6:9-15)
&& 4第三个信息:伯特利人的询问及神的答覆(7:1-8:23)
&&&& a 有关禁食的询问(7:1-3)
&&&& b 神责备百姓禁食的态度(7:4-14)
&&&& c 有关耶城及百姓的应许(8:1-23)
Ⅱ 圣殿重建後的信息(9:1-14:21)
&& 1敌国遭罚,谦和之君来到(9:1-17)
&& 2神除去恶牧与招民归返(10:1-12)
&& 3群羊鄙弃善牧而被恶牧苦待(11:1-17)
&& 4耶城遭围攻获救,百姓仰望受扎者(12:1-13:1)
&& 5偶像与伪先知被灭绝,神子民被炼净(13:2-9)
&& 6列国与耶城争战,惟耶和华终为全地之王(14:1-21)
撒迦利亚书 第一章 注释
1:1-6& 呼召国民回转悔改
先知劝勉百姓悔改归向神(3),
警告他们勿仿效列祖悖逆神(4),
以免重蹈覆辙,受神惩罚(5-6)。
1&&&&&&&&& 「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即公元前五二○年,阳历十至十一
&&&&&&&&&&& 月间。此时哈该先知已对百姓讲完第二个信息(该2:1-9)。
6&&&&&&&&& 「我的言语和律例」:指有关神刑罚恶行的律法。
&&&&&&&&&&& 「他们就回头,说 ...... 照样行了」:意思是列祖受到惩罚,承
&&&&&&&&&&& 认神的确按他们的恶行报应他们。
1:7-17& 番石榴树中间神的使者
撒迦利亚看见犹大有神的使者看守,知道选民虽然受到外邦压制,但
神仍切切关心他们,并要使他们复兴。
7&&&&&&&&& 「十一月」:即今阳历一、二月间。
&&&&&&&&&&& 「细罢特月」:巴比伦月分名称,为被掳的犹太人所采用。此
&&&&&&&&&&& 时哈该已说完最後一个信息(该2:10-23),百姓业已悔改并积
&&&&&&&&&&& 极建殿。
8&&&&&&&&& 「一人」:这人就是11节所提的「耶和华的使者」。 旧约圣经
&&&&&&&&&&& 常提到作为神特别代表的一位使者(见串20)。
&&&&&&&&&&& 「洼地」:大概是圣殿附近的地方。
&&&&&&&&&&& 「番石榴树」:或译作「桃金娘树」(吕译)。此树常绿,生
&&&&&&&&&&& 长於巴勒斯坦及地中海地区的潮湿山谷中。
&&&&&&&&&&& 「黄马」:可能是粟色或红褐色的马。
&&&&&&&&&&& 这里马的颜色大概与启示录6章所说的无关。
9&&&&&&&&& 「与我说话的天使」:与上节提到的使者不同,乃是解释异象
&&&&&&&&&&& 的天使(见串)。
10&&&&&&& 本节的「人」即「耶和华的使者」(见11)。
11&&&&&&& 「全地都安息平静」:虽然波斯帝国在大利乌登基时叛乱四起
&&&&&&&&&&& ,但不久即平定,帝国呈现太平景象,惟犹太人仍深受外敌欺
&&&&&&&&&&& 压(拉4:7-16)。 然而神曾应许震动天地、倾覆万国,高举选
&&&&&&&&&&& 民 (该2:6, 21-22) , 所以下文即记载耶和华的使者就此提出
&&&&&&&&&&& 疑问。
12&&&&&&& 「七十年」:此为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犹太人服事巴比伦的年限
&&&&&&&&&&& (耶25:11-12; 29:10)。此年限可指犹太历史中两段时间:
&&&&&&&&&&&&&&& 1 从犹大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纳入版图(主前六○六年
&&&&&&&&&&&&&&&&&&&&&&& )起,至波斯王古列下旨让犹大归回故土(主前五三六
&&&&&&&&&&&&&&&&&&&&&&& 年)止;
&&&&&&&&&&&&&&& 2 从圣殿於尼布甲尼撒王手下被毁(公元前五八六年)起
&&&&&&&&&&&&&&&&&&&&&&& ,至圣殿重建竣工(主前五一六年)止。
&&&&&&&&&&& 就算按第二种计算法,神惩罚犹太人的七十年亦应快要结束。
神指出 仍爱以色列(14),
且甚恼恨那些压制以色列的列邦(15),
 又预言耶路撒冷及圣殿将获重建,得以兴旺繁荣(16-17)。
15&&&&&&& 「安逸」:指高傲无顾忌(参诗123:4)。
&&&&&&&&&&& 「加害过分」:昔日神因百姓的罪稍微恼怒他们,藉外邦施以
&&&&&&&&&&& 惩教,但那些充当神施罚工具的国家却大肆暴虐,几乎灭绝神
&&&&&&&&&&& 的子民。
节的预言日後局部应验了:四年後圣殿的重建竣工;稍後尼希米重建
城墙,使百姓重回耶路撒冷居住;两约之间玛加比时代,犹大脱离外
邦的辖制,得以独立。不过,预言的完全应验仍有待弥赛亚国度来临
16&&&&&&& 「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准绳」於建筑时供量度用;
&&&&&&&&&&& 本句意指耶路撒冷必获修葺重建。
17&&&&&&& 「我的城邑」:指犹大众城邑。
1:18-21& 四角与四匠──犹大的仇敌必灭亡
18&&&&&&& 「四角」:在旧约角象徵力量或国家,於此代表打散犹大的敌
&&&&&&&&&&& 人。有学者认为「四角」象徵历史上犹大的四个敌国(参
&&&&&&&&&&& 但2:36-44; 7:3-7),或是泛指四方八面的敌对势力(参2:6)。
19&&&&&&& 「犹大,以色列」:分别指南国和北国。
20&&&&&&& 「四个匠人」:象徵克制敌人的力量,如结14:21提到的四种
&&&&&&&&&&& 审判(参启6:1-8)。
撒迦利亚书 第二章 注释
2:1-13& 准绳
1-5& 耶路撒冷将大大兴旺
神要使耶路撒冷不断伸展,如同没有城墙的乡村,无止境可言。
1&&&&&&&&& 「一人」:可能是神的一位使者。
4&&&&&&&&& 「那少年人」:指第一节里手持准绳者,或是先知本人。
5&&&&&&&&& 「火城」:应作「火墙」,比喻神大能的看守。
&&&&&&&&&&& 「作其中的荣耀」:表示神重返耶路撒冷与民同居。
6-9& 神要刑罚以色列的仇敌
先知呼吁神的百姓逃离所居的巴比伦,因神的刑罚要临到该地的居民。
6&&&&&&&&& 「在天的四方」:原文为「如天的四风」,意思是如四面而来
&&&&&&&& &&&的狂风,把百姓吹散至远方。
&&&&&&&&&&& 「现在你们 ...... 逃回」:此句之前与7节开首,原文有「哦!哦
&&&&&&&&&&& !」,表示情况紧急,审判将近。
&&&&&&&&&&& 「北方之地」:即巴比伦(见7; 耶1:13-14注)。
7&&&&&&&&& 「与巴比伦人同住的锡安民」:指原居耶路撒冷,後被掳至巴
&&&&&&&&&&& 比伦的犹太人及其後裔。有关巴比伦遭殃的预言稍後应验於大
&&&&&&&&&&& 利乌王第四年,巴比伦城反叛波斯,卒为大利乌王所平,城内
& &&&&&&&&&&贵胄惨遭屠杀,居民被逼迁徙,结果整个城荒凉了。
8&&&&&&&&& 「在显出荣耀之後 ...... 列国」:原文为「在荣耀之後(或为要
&&&&&&&&&&& 彰显荣耀) 差遣我到那掳掠你们的列国去」。这里与9, 11节
&&&&&&&&&&& 的「我」字,或许指耶和华的使者,亦可能是弥赛亚的自称。
&&&&&&&&&&& 全句表示神要显出 的荣耀 (参5), 另要为 的百姓报复,
&&&&&&&&&&& 惩罚列国。
&&&&&&&&&&& 「瞳人」:表示选民在神眼中的宝贵。
9&&&&&&&&& 「抡手」:原文指握拳挥手;这是恐吓的举动 (赛10:32) ,
&&&&&&&&&&& 亦表明神轻易挫败 的敌人。
10-13& 神要与百姓同居并有多民归附 
此乃弥赛亚时代的写照。
12&&&&&&& 「圣地」:在旧约圣经此名称只出现一次。
&&&&&&&&&&& 将来犹大身分尊贵,比起先前被外邦占领时的污秽境况真有天
&&&&&&&&&&& 渊之别。
13&&&&&&& 呼吁普世向神肃然俯伏。
&&&&&&&&&&& 「兴起」:指神亲自为百姓报复,施行审判。
&&& &&&&&&&&「圣所」:指神天上的居所。
撒迦利亚书 第三章 注释
3:1-10& 约书亚改披洁服
1-5& 神子民的罪获赦
此异象中,耶和华的使者似在主持天上的审讯;撒但(意即「控告者
」)为邪恶的天使,於天庭中控诉神的子民(以约书亚为代表),参
1&&&&&&&&& 「大祭司约书亚」:约撒答的儿子,当时的宗教首长(拉5:2;
&&&&&&&&&&& 该1:1)。
&&&&&&&&&&& 「站在 ...... 右边」:这是犹太法庭中控方所站的位置。
2&&&&& &&&&「这不是 ...... 一根柴吗」:指约书亚,以及从巴比伦归回的余
&&&&&&&&&&& 民。
3&&&&&&&&& 「污秽的衣服」:比喻约书亚个人及整体百姓的罪孽。
4&&&&&&&&& 「站在面前的」:指服侍耶和华神、候命行动的天使(与7节
&&&&&&&&&&& 之「站立的人」同义)。
&&&&&&&&&&& 「脱去他 ...... 衣服」:表示约书亚等人获胜诉,罪过蒙神赦免。
5&&&&&&&&& 「我说」:七十士译本无此词。有学者认为是先知本人在说话。
&&&&&&&&&&& 「冠冕」:为君王、尊贵人与大祭司的头饰(参出28:36-38)。
&&&&&&&&&&& 约书亚穿戴洁净的冠冕,表示神承认他大祭司的身分,这职分
&&&&&&&&&&& 更是圣洁的。
6-10& 神诰诫约书亚及有关弥赛亚的预言
6-7& 备有条件的应许
7&&&&&&&&& 「我的家」:指重建的圣殿。
&&&&&&&&&&& 「我的院宇」:即属圣殿范围的地方。在百姓被掳前,君王有
&&&&&&&&&&& 管理圣殿和宗教事宜的权力,现在管理权归大祭司。
&&&&&&&&&&& 「你在 ...... 来往」:指大祭司可以如天使般直达神面前。
8&&&&&&&&& 「坐在你 ...... 同伴」:指其他的祭司。
&&&&&&&&&&& 「他们是作预兆的」:指约书亚及其余祭司乃是下半节的「苗
&&&&&&&&&&& 裔」之预兆,象徵将来弥赛亚要作大祭司替民赎罪。
&&&&&&&&&&& (参来9:11-14)
&&&&&&&&&&& 「我仆人 ...... 的苗裔」:指源出大卫後裔,将要来临的弥赛亚
&&&&&&&&&&& 君王(见串)。
9&&&&&&&&& 「石头」:可有两个解释:
&&& &&&&&&&&&&&&1 指圣殿的首块根基石,即代表圣殿;
&&&&&&&&&&&&&&& 2 弥赛亚的称号(参串)。
&&&&&&&&&&& 「七眼」:比喻神的全知及看守,指神必保守圣殿重建的工作
&&&&&&&&&&& 与敬拜神的子民;或指神要使有关弥赛亚的应许应验。
&&&&&&&&&&& 「雕刻」:使之华美;另一方面,刻石或许意味著在大祭司肩
&&&&&&&&&&& 带的宝石上与冠冕的金牌上刻字的事(参出28:9-12, 36)。
&&&&&&&&&&& 「在一日之间 ...... 罪孽」:指在弥赛亚时代,神会只一次就完
&&&&&&&&&&& 全解决罪的问题(参来10:12)。
10&&&&&&& 「坐在葡萄树 ...... 下」:意即百姓在弥赛亚时代安享太平(参
&&&&&&&&&&& 弥4:4注)。
撒迦利亚书 第四章 注释
4:1-14& 金灯台
1-3& 金灯台独特的构造
异象中的金灯台有别於会幕与圣殿内的灯台:
 1 顶上有盛油的贮器(灯盏);
 2 有管子盛灯芯;
 3 有两个金嘴输送金油,每金嘴旁有一棵橄榄树(12)。
大概灯油直接由橄榄树的果子滴出,经金嘴输送至贮器,然後流到管
子的灯芯处。
4-10 建殿必蒙主的灵佑助
起初建殿工程外遭敌人反对,内则缺乏物资供应,困难重重。此异象
指出所罗巴伯靠著神的灵佑助,必能完成建殿的工作(6-9)。
6&&&&&&&&& 「所罗巴伯」:见该2:1。
7&&&&&&&&& 「大山」:喻建殿的困难。
&&&&&&&&&&& 「一块石头,安在殿顶上」:原文作「头块石头」(参诗
&&&&&&&&&&& 118:22);这是建殿的最後一块石,表示工程完竣。
&&&&&&&&&&& 「愿恩惠 ...... 这殿」:百姓欢欣地为圣殿祝祷。犹太传统则认
&&&&&&&&&&& 为本节的「他」指耶和华,石头指弥赛亚,全句暗示在圣殿竣
&&&&&&&&&&& 工後弥赛亚要显现,百姓看见他便将颂赞归与他(「这殿」原
&&&&&&&&&&& 文仅作「他」,可指「这石」),雀跃万分。
9&&&&&&&&& 「我」:指先知本人。
10&&&&&&& 「谁藐视 ...... 为小呢」:当时兴建中的圣殿,工程缓慢,规模
&&&&&&&&&&& 又比所罗门王的圣殿为小,但人不可藐视它。
&&&&&&&&&&& 「七眼」:见3:9注。
&&&&&&&&&&& 「线铊」:用於建筑上,以校正石块的位置。
11-14& 两棵橄榄树的预表
两棵橄榄树代表两个受膏者,旧约中大祭司与君王两职均须用油膏立
(见串珠23),故此处应指大祭司约书亚与省长所罗巴伯所代表的职
12&&&&&&& 「这两根 ...... 旁边」:象徵神的灵(以油代表)透过百姓的领
&&&&&&&&&&& 袖(橄榄树),不断供给神的百姓(灯台),使他们能作见证
&&&&&&&&&&& (如灯照耀),而圣殿竣工已是神大能的明证。
14&&&&&&& 「受膏者」:原文作「新油之子」,新油是刚从橄榄榨出来的
&&&&&&&&&&& 油,作为奉献用途。
&&&&&&&&&&& 「站在 ...... 旁边」:指服侍与候命於神。
撒迦利亚书 第五章 注释
5:1-4& 飞卷 ── 触犯律法者必受诅被灭
1&&&&&&&&& 「书卷」:於此指神的律法(见3) 。 书卷的「飞行」象徵神
&&&&&&&&&&& 的咒诅要临到不守诫命者,将他们铲除。
2&&&&&&&&& 「长二十肘,宽十肘」:这恰是会幕圣所及圣殿廊子的尺寸(
&&&&&&&&&&& 参王上6:3),可能显示此书卷与圣殿有关。
3&&&&&&&&& 「偷窃的」及「起假誓的」:这两项罪行分别触犯了十诫中的
&&&&&&&&&&& 第八和第三条,而这两条诫命代表了一切处人和对神的诫命。
&&&&&&&&&&& 「这面」及「那面」:书卷两面都写上字,如摩西的法版一样
&&&&&&&&&&& (出32:15)。
4&&&&&&&&& 「连房屋 ...... 毁灭了」:参利14:45,显示神要从犹太人中彻底
&&&&&&&&&&& 除灭罪恶。
5:5-11& 量器抬至巴比伦 ──
&&&&& &&&&&&&&&&&&&&&罪恶必须远离神的子民
6&&&&&&&&& 「量器」:原文作「伊法」,是旧约犹太人采用乾量最大的单
&&&&&&&&&&& 位,约等於22公升(五加仑)。
&&&&&&&&&&& 「恶人在遍地的形状」:原文为「全地上的眼睛」;换句话说
&&&&&&&&&&& ,量器及其容物象徵地上的罪恶已告满盈。
7&&&&&&&&& 「圆」:原文可作「他连得」,是旧约常用最大的重量,相等
&&&&&&&&&&& 於三千舍客勒(重三十公斤);「圆铅」在此指量器的上盖。
&&&&&&&& &&&铅盖的重量把妇人牢牢困於量器中,代表罪恶受到阻遏。
8&&&&&&&&& 「把妇人 ...... 量器中」:按7节 ,& 妇人原坐在量器中,大概当
&&&&&&&&&&& 盖子打开时,妇人逃出,故须把她再次扔进量器中。
9&&&&&&&&& 「鹳鸟」:是翅膀有力,可飞远程的候鸟。
11&&&&&&& 「示拿」:即巴比伦──人类首次背叛神的地方(创11:2-10)。
&&&&&&&&&&& 将量器及妇人抬至巴比伦,是表示罪恶必须彻底从应许之地挪
&&&&&&&&&&& 除,归回叛逆神与拜偶像的发源处。有学者认为,犹太人被掳
&&&&&&&&&&& 至巴比伦後,从此不再拜偶像,正应验这个异象的预言;另有
&&&&&&&&&&& 人认为这异象是预言弥赛亚国度里人不再拜偶像偏离神。
&&&&&&&&&&& 「盖造房屋」:意即盖造庙宇。
&&&&&&&&&&& 「把它安置 ...... 地方」:指将量器及妇人放在庙宇中供拜偶像
&&&&&&&&&&& 者膜拜;这是个大讽刺,另一意思是不许罪恶返回,要彻底清
&&&&&&&&&&& 除。
撒迦利亚书 第六章 注释
6:1-8& 四车 ── 神必按计划对待周围列国
1&&&&&&&&& 「车」:象徵能力及神藉以审判列国的工具。
&&&&&&&&&&& 「铜山」:象徵神公义、坚决的审判(参诗36:6),有学者认
&&&&&&&&&&& 为两个铜山在地理上是指圣殿所在的锡安山以及橄榄山。
2&&&&&&&&& 「马」:本段的「马」,均为复数。
3&&&&&&&&& 「有斑点的壮马」:或作「有斑点的马,它们(各种颜色的马
&&&&&&&&&&& )都是壮马」。
5&&&&&&&&& 「四风」:原文或作「四灵」,大概代表从神而出,负责搅动
&&&&&&&&&&& 、分散或消灭四周邦国的使者(见串)。
6&&&&&&&&& 此处没有声明套红马的车辆被差往何方,亦无提及东、西两方
&&&&&&&&&&& 向,但有学者认为「跟随在後」应作「往西方去」,重点似放
&&&&&&&&&&& 在北方(见2:6注)。
&&&&&&&&&&& 「南方」:大概指以东、埃及等国。
7&&&&&&&&& 「壮马」:指所有的马(参3注),亦可能是指3节里有斑点的
&&&&&&&&&&& 壮马。
&&&&&&&&&&& 「要在遍地走来走去」:神的审判不限於南北方,乃是遍行各
&&&&&&&&&&& 地。
8&&&&&&&&& 「心」:原文为「灵」,大概是指「怒气」;整节表示北方巴
&&&&&&&&&&& 比伦的受罚已使神的怒气全消(见2:6注)。
6:9-15& 为约书亚制金冕
这是象徵大卫苗裔兴起,建造主殿。
本段可与前段相连:在耶和华的日子里,先有审判,後有弥赛亚作王。
9-11& 为约书亚制冠加冕
10&&&&&&& 「黑玳」、「多比雅」、「耶大雅」:他们大概负责从巴比伦
&&&&&&&&&&& 带来为建圣殿而筹得的金银。
&&&&&&&&& &&「这三人是从 ...... 他的家」:原文为「这三人是从巴比伦来的
&&&&&&&&&&& ,你即日去到西番雅的儿子约西亚的家」。
&&&&&&&&&&& 「约西亚」:大概负责保管建殿的经费。
11&&&&&&& 「冠冕」:原为复数,可能指数层的,或数圈绕成的冠冕(参
&&&&&&&&&&& 启19:12)。
12-15& 加冕的意义
12&&&&&&& 「苗裔」:见3:8注。
&&&&&&&&&&& 「在本处长起来」:指弥赛亚出於犹大地,初时无人知道,後
&&&&&&&&&&& 来兴起为人认识。
&&&&&&&&&&& 「建造耶和华的殿」:所建的乃是属灵的圣殿──包括外邦人
&&&&&&&&&&& 在内的国度(参15)。
13&&&&&&& 本节指出弥赛亚身兼君王与祭司两职。
&&&&&&&&&&& 「两职之间筹定和平」:君王与祭司二职和平共存,而且弥赛
&&&&&&&&&&& 亚推广和平,使神与人和好。
14&&&&&&& 「贤」:原文即「恩典」,这里可能指约西亚是蒙神赐恩的人。
撒迦利亚书 第七章 注释
7:1-3& 有关禁食的询问
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每逢五月七月等 (见5及8:19) , 必为亡国的
惨痛而禁食,现在部分被掳者与後裔已归回本土,著手重建圣殿,故
有「还需禁食否」的疑问。
1&&&&&&&&& 「大利乌王第四年」:即主前五一八年。
&&&&&&&&&&& 「九月」:阳历十一月。
&&&&&&&&&&& 当时跟圣殿竣工只差二年(见拉6:15)。
2&&&&&&&&& 「伯特利人」:昔为北国以色列拜牛犊的中心(王上12:28-29
&&&&&&&&&&& )。当所罗巴伯自巴比伦归回犹太地时,不少原居伯特利的百
&&&&&&&&&&& 姓亦返回重建故乡(拉2:28; 尼7:32; 11:31)。
&&&&&&&&&&& 「沙利色」:为亚述名字,大概此人生於巴比伦。
&&&&&&&&&&& 「利坚米勒」:可能是王室的官衔,或译作「王的贵族首长」
&&&&&&&&&&& (吕译)。
&&&&&&&&&&& 「跟从他们的人」:应译作「跟从他的人」,大概是利坚米勒
&&&&&&&&&&& 的属下。
3&&&&&&&&& 「历年」:即5节的「这七十年」(见1:12注)。
7:4-14& 神责备百姓禁食的态度
百姓斋戒禁食并不蒙神喜悦(4-7),他们亡国是因祖先在昔日不听
先知的教训,致遭神惩罚分散(8-14)。
百姓的斋戒禁食并非神设立的,他们这样做只是出於自怜,或企图以
此缓和神的怒气,正如日常吃喝般,是为满足自己,并无向神谦卑及
悔过之意。
5&&&&&&&&& 「五月七月禁食悲哀」:见8:19注。
7&&&&&&&&& 百姓若早听神的话,便不会为亡国而禁食了。
&&&&&&&&&&& 「南地高原」:即南面地方与西部山麓地带(见俄19-20注)。
百姓亡国被逐前纵然遵守宗教上的仪文,但却没有秉公行义、怜悯孤
寡,反硬心不听神的话。
9&&&&&&&&& 「至理」:即公正。
11&&&&&&& 「扭转肩头」:原指倔强的牲畜(参何4:16)不肯让主人把轭
&&&&&&&&&&& 放在肩头上。
12&&&&&&& 「金钢石」:即硬度最高的钻石。
13-14&& 百姓得到应得的恶报──国亡家破,故土荒凉。
撒迦利亚书 第八章 注释
8:1-23& 有关耶路撒冷及百姓的应许
本章满有安慰及盼望,应许耶路撒冷城必复兴(1-8),
鼓励百姓继续重建圣殿的工作(9-13),
劝勉他们行善(14-17),
声言神以後要除去他们国亡家破的忧伤(18-19),
并预言以色列人的福气将为列国所渴慕(20-23)。
本书可分为1-17节与18-23节两大段,各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开
2&&&&&&&&&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与此类似的话频频於本章出现,共
&&&&&&&&&&& 达十六次之多,强调先知的信息来自神,另外保证神应许的确
&&&&&&&&&&& 实。
3&&&&&&&&& 「诚实的城」、「圣山」:耶城与锡安山因有神同住而得享这
&&&&&&&&&&& 些美誉,神是诚实的(或作「信实」)及圣洁的。
4&&&&&&&&& 昔日耶路撒冷沦亡时(公元前五八六年),老年人亦惨遭杀戮
&&&&&&&&&&& 或流放(见哀2:21), 而日後自巴比伦长途跋涉返回的犹太人
&&&&&&&&&&& 中只有很少老人。这情景与神应许将来国泰民安,百姓可活到
&&&&&&&&&&& 老迈之年,男女孩的笑声充满街道的景况成为强烈对比。
6&&&&&&&&& 「余民」:指从巴比伦归返的犹太人。本节的问题提示否定的
&&&&&&&&&&& 答案:纵使百姓无法想像美好的将来,但在神实在无难成的事。
7&& &&&&&&&「东方」、「西方」:泛指世界各地(参串)。
8&&&&&&&&& 「他们要作 ...... 他们的神」:表明神与选民之间的盟约将重新
&&&&&&&&&&& 建立起来(见串)。
9&&&&&&&&& 「先知」:此处是指哈该及撒迦利亚本人。
&&&&&&&&&&& 「应当手里强壮」:百姓应竭力完成艰钜的建殿工作。
10-11& 先知撒迦利亚与哈该一样,把百姓著手建殿的前後光景作个比
&&&&&&&&&&& 较(见该1:6; 2:15-19),现今神应许厚赐福泽。
12&&&&&&& 「平安撒种」:原文为「平安(或安康)的种子」,可解作「
&&&&&&&&&&& 种苗长得好」;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下半节的葡萄树,葡萄树需
&&&&&&&&&&& 人悉心照顾种植才会生长结果,是太平时期的出产。
&&&&&&&&&&& (见珥1:7注)
13&&&&&&& 犹大和以色列两国遭罚流落列国之时,不但受神咒诅,更被外
&&&&&&&&&&& 人视为可鄙可诅的对象,但日後选民必蒙神赐福,并将福气带
&&&&&&&&&&& 给外邦。
这些是百姓应尽的责任,包括积极(16)与消极(17)的命令。
16&&&&&&& 「城门口」:为审讯的地方。
&&&&&&&&&&& (参申21:19; 得4:1-12; 赛29:21; 摩5:10)
&&&&&&&&&&& 「至理」:见7:9注。
19&&&&&&& 「四月」:这月九日是记念耶路撒冷城被攻破的日子。
&&&&&&&&&&& (见王下25:3)
&&&&&&&&&&& 「五月」:这月七日是圣殿遭毁之日(见王下25:8)。
&&&&&&&&&&& 「七月」:昔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立犹大傀儡王基大利在
&&&&&&&&&&& 此月殉难(见王下25:25)。
&&&&&&&&&&& 「十月」:此月十日尼布甲尼撒王首次围攻耶路撒冷。
&&&&&&&&&&& (见王下25:1)
&&&&&&&&&&& 这些月分所发生的事为当时犹太人禁食哀悼的因由(迄今犹太
&&&&&&&&&&& 人仍守这些禁食日期)。本节里,神对先前伯特利人所提出的
&&&&&&&&&&& 询问(7:3)作出应许。
在弥赛亚的日子(「将来」,20),列邦国民都来寻求耶和华,要得
到犹太人的福气。
23&&&&&&& 「十」:於圣经中常指完全的数目,代表众多。
&&&&&&&&&&& (见创31:7; 民14:22; 尼4:12; 伯19:3; 但1:20)
&&&&&&&&&&& 「犹大人」:原指属犹大支派的人,於此泛指神的选民,与外
&&&&&&&&&&& 邦人相对(参耶34:9及拉、尼二书)。
&&&&&&&&&&& 「拉住 ...... 衣襟」:表示要求庇护或和好。
&&&&&&&&&&& (参撒上15:27; 赛3:6; 4:1)
&&&&&&&&&&& 这里显出外邦人十分逼切,渴望有分於犹太人的福气,与神立
&&&&&&&&&&& 约。这些外邦人的数目比起犹太人达十倍。
撒迦利亚书 第九章 注释
9:1-8& 耶和华惩罚敌国
本段1-5节所提及的地方(叙利亚,腓尼基,非利士) ,& 都是以色列
被掳前的世仇;这些国先後衰亡,表明神要使所有敌国降服归化。
1-2&&&&&& 首句原作:「耶和华默示的话临到(或针对)哈得拉地,停在
&&&&&&&&&&& 大马色」。
&&&&&&&&&&& 下句亦可译为「因为耶和华的眼目注视世人,如注视以色列各
&&&&&&&&&&& 支派」。
&&&&&&&&&&& 「默示」:这字原有「重负」之意,用於预言时意味神审判的
&&&&&&&&&&& 严厉。
&&&&&&&&&&& 哈得拉、哈马:为叙利亚城市。
&&&&&&&&&&& 「大马色」:为叙利亚首都。
2-4&&&&&& 「推罗、西顿」:地中海旁腓尼基的海港,以经商与政治手法
&&&&&&&&&&& 驰名。
&&&&&&&&&&& 有关推罗城的防卫及没落,见结29:18; 26-28:19及珥3:7-8注。
5-6&&&&&& 「亚实基伦」、「迦萨」、「以革伦」、「亚实突」:非利士
&&&&&&&&&&& 沿海的大城市。
&&&&&&&&&&& 「私生子 ...... 亚实突」:自尼布甲尼撒粉碎非利士的自主权後
&&&&&&&&&&& ,这些城市的居民与外族人通婚,变得人种混杂(参尼13:24)。
7&&&&&&&&& 「带血之肉」:原文作「血」,这与「可憎之物」,是指律法
&&&&&&&&&&& 中犹太人禁吃的食物(见串)。这些食物的终止,表示非利士
&&&&&&&&&&& 人将归顺犹太人,正如原居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在大卫统治
&&&&&&&&&&& 下成了以色列的国民一样(见撒下24:18-23)。
8&&&&&&&&& 「我家」:指神的选民以色列(耶12:7; 何8:1)。
9:9-17& 谦和之君来到建立神的国度
9&&&&&&&&& 「你的王」:指百姓所盼望的弥赛亚(见串)。
&&&&&&&&&&& 「施行拯救」:原作「被拯救」,即得胜之意(参诗33:16)。
&&&&&&&&&&& 「驴的驹子」:即少壮的驴。
&&&&&&&&&&& 主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一事,正应验了这里的预言。
&&&&&&&&&&& (见太21:5; 约12:15)
10& &&&&&&「以法莲」:代表北国以色列。本节暗示弥赛亚的王权是不赖
&&&&&&&&&&& 军力建立的,包括了昔日的北国与南国,且临到全世界。从这
&&&&&&&&&&& 海到那海:即从地中海到死海,代表从西至东。
&&&&&&&&&&& 「大河」:即幼发拉底河。
11&&&&&&& 「立约的血」:百姓与神立的约以祭牲的血为凭据(见串),
&&&&&&&&&&& 故百姓於被囚中仍可有指望(见12)。
&&&&&&&&&&& 「无水的坑」:即古时之监牢(参创37:23-24),代表被掳或其
&&&&& &&&&&&他困境。
12&&&&&&& 「转回保障」:即返回保卫安全之处(参亚2:5)。
先知生动地描写神如何使用选民作攻击列国的工具并征服邦国。
&&&&&&&&&&& 「上弦的弓」、「张弓的箭」、「勇士的刀」、「弹石」:这
&&&&&&&&&&& 些作战的兵器在此比喻战争;自然界的景象(如闪电,旋风)
&&&&&&&&&&& 则形容神的显现。
13&&&&&&& 「希腊」:原文作「雅完」(参创10:2; 赛66:19)。
&&&&&&&&&&& 此处的预言於玛加比时代犹太人起义、挣脱希腊统治一事上得
&&&&&&&&&&& 到应验。
15&&&&&&& 「弹石」:指用投石器射出的石块(参撒上17:49)。
&&&&&&&&&&& 「践踏弹石」:可能指敌人所发的弹石射不中他们,亦可译作
&&&&&&&&&&& 「靠弹石征服」。
&&&&&&&&&&& 「他们必喝 ...... 满了血」:原文为「必吃喝闹嚷嚷,如同喝酒
&&&&&&&&&&& ;盛满满如同祭碗,如同祭坛角湿透著血。」(参吕译)。
&&&&&&&&&&& 这可能是描写选民凯旋後的庆功宴,亦可能是借用野兽撕吞掳
&&&&&&&&&&& 物,啜饮其血,以及祭坛四角浇满祭牲鲜血的境况,象徵百姓
&&&&&&&&&&& 彻底挫败敌人。
17&&&&&&& 形容弥赛亚国度的繁荣和太平。
撒迦利亚书 第十章 注释
10:1-12& 神除去恶牧,招民归返
1-5& 神呼吁百姓转向 
并应允与他们一同争战对付敌国。
1&&&&&&&&& 「春雨」:见珥2:23注。
2&&&&&&&&& 「家神」:常作占卜用(见串4)。
&&&&&&&&&&& 「卜士」:藉徵兆预测未来的人。
&&&&&&&&&&& 这与其他邪术同被神禁止(申18:10下)。
&&&&&&&&&&& 「作梦者」:神有时藉人的作梦启示 的心意,然而有些假先
&&&&&&&&&&& 知自称从神得梦,讹骗人(见附录「梦与预言」)。
&&&&&&&&&&& 「他们白白 ...... 受苦」:家神、卜士及作梦者只会以空言安慰
&&&&&&&&&&& 人:作领袖的依靠这些来带领百姓,导人於迷,所以百姓如同
&&&&&&&&&&& 没有牧人的羊,流离失所。
3上&&&&& 「牧人」、「公山羊」:於此大概指统辖百姓的外邦首领。
3下-5& 神要使用以色列人为刑罚敌国的工具
日後犹大在玛加比时代果然盛极一时。
&&&&&&&&&&& 「骏马在阵上」:指勇猛争战。
4&&&&&&& 「房角石」:代表领袖(参赛19:13);於别处象徵出自大卫的
&&&&&&&&&&& 弥赛亚(赛28:16)。
&&&&&&&&&&& 「钉子」:钉牢在墙上用以悬挂兵器或日常器皿(参士16:14)
&&&&&&&&&&& ,或指钉子将拉紧帐蓬的绳子钉稳在地上 (参出27:19), 这
&&&&&&&&&&& 里象徵稳固的权势(参赛22:23; 33:20)。
&&&&&&&&&&& 「弓」:喻军事上的势力(参何1:5)。
&&&&&&&&&&& 「一切掌权的」:指神赐给以色列公正的领袖。
5&&&&&&&&& 「骑马的也必羞愧」:指敌方的马兵必慌乱失措,被神的子民
&&&&&&&&&&& 击败。
6-7& 预言神要顾念 所有的百姓
使他们欢喜快乐。
6&&&&&&&&& 「犹大家」、「约瑟家」:分别代表南国和北国(後者见
&&&&&&&&&&& 摩5:6, 15)。
7&&&&&&&&& 「以法莲」:见9:10注。
8-11& 将被掳异邦的百姓召聚回来
8&&&&&&&&& 「发嘶声」:牧人向羊吹口哨(或笛)发出呼唤的声音,同样
&&&&&&&&&&& 神要发声聚集 的百姓。
&&&&&&&&&&& 「他们的人数 ...... 一样」:指他们人口加增迅速如昔日在埃及
&&&&&&&&&&& 地一般。
10&&&&&&& 「埃及」、「亚述」:代表把选民囚禁的敌国。
&&&&&&&&&&& 「基列」、「利巴嫩」:分别在约但河东及约但河西,代表整
&&&&&&&&&&& 个巴勒斯坦,即神的百姓日後要定居的地方。
11&&&&&&&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比喻神带领子民回到故土,冲破一切
&&&&&&&&&&& 障碍,犹如神昔日使百姓安渡红海一样。
&&&&&&&&&&& 「尼罗河的深处」:指埃及所倚靠的势力。
12& 结语:保证以民稳固
&&&&&&&&&&& 「一举 ...... 的名」:以民必按照神的心意行事。
撒迦利亚书 第十一章 注释
11:1-17& 群羊鄙弃善牧而被恶牧苦待
百姓厌弃神的牧养,因而遭罚。
1-3& 预言审判临到巴勒斯坦地
1&&&&&&&&& 「利巴嫩」:位於以色列与腓尼基之间,这里的香柏树为巴勒
&&&&&&&&&&& 斯坦地最高的树木,大概象徵首领。
&&&&&&&&&&& 「火」:象徵审判的来到。
2&&&&&&&&& 「巴珊」:加利利海以东肥沃的地带。当高冠群木的香柏树倒
&&&&&&&&&&& 下时,较矮小的松树、橡树亦难逃厄运,象徵神的审判遍临整
&&&&&&&&&&& 个巴勒斯坦地。
3&&&&&&&&& 「约但河旁的丛林」:是狮子的住处(参耶49:19; 50:44);丛
&&&&&&&&&&& 林被烧毁,狮子便失去栖身之所。
4-17& 藉行动传达信息
先知手拿二杖充任真牧人,代表神牧养百姓(4-7),
但因遭百姓厌弃,不久终止牧人职分,比喻神与选民的关系破裂(
然後先知充任愚昧牧人,比喻选民因抗拒神而遭罚,要受险恶的领袖
管辖(15-17)。
4&&&&&&&&& 「这将宰的群羊」:这些羊最後将被卖、屠宰、供食用,象徵
&&&&&&&&&&& 百姓因厌烦神而不蒙怜恤,将遭遇毁灭。
5&&&&&&&&& 这里的买者、卖者均指外邦;百姓被欺压是罪有应得的,所以
&&&&&&&&&&& 苦待他们的可算无罪。
&&&&&&&&&&& 「牧养他们的」:指百姓的领袖。
6&&&&&&&&& 「交给各人的邻舍」:指百姓自相残杀,但「邻舍」原文或可
&&&&&&&&&&& 译作「牧人」,与下文之「王」同义。
&&&&&&&&&&& 「他们王」:指辖管他们的外邦领袖。
7&&&&&&&&& 「群中最困苦的羊」:可能指民中信靠神的人(参11)。本节
&&&&&&&&&&& 下根据古译本或作「於是我替贩卖群羊的人牧养将宰的群羊」。
&&&&&&&&&&& 「杖」:牧羊人用以保护群羊。
&&&&&&&&&&& 「荣美」:原文或解作「恩惠」。
&&&& &&&&&&&这「两根杖」象徵神爱护及恩待百姓,并使他们联合(「联索
&&&&&&&&&&& 」)。
8&&&&&&&&& 「除灭」:即废除。有些学者认为这被废的三个牧人象徵先知
&&&&&&&&&&& 、祭司、君王三个职位;日後主耶稣这真牧人负起了三个职位
&&&&&&&&&&& 的功能。
&&&&&&&&&&& 「一月」:意思不详。或许指一段短的时期。
&&&&&&&&&&& 「厌烦他们」:「他们」是指神的百姓。
10&&&&&&& 「万民」:通常代表外邦;与万民立的「约」是指神禁止外邦
&& &&&&&&&&&加害 的选民,这约被废表示神将选民交与外邦。另一方面,
&&&&&&&&&&& 「万民」在此可能指分布列国中的选民。
11&&&&&&& 「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根据古译本或作「那些贩卖群羊的
&&&&&&&&&&& 人,就是那些观看我的」。
12&&&&&&& 贩羊者本应酬报替他们看羊的牧人,但先知因为是自己放弃牧
&&&&&&&&&&& 人职分,所以无权要求最後一次的工资。
&&&&&&&&&&& 「给了三十块钱」:应作「称了三十舍客勒银子」:显示当时
&&&&&&&&&&& 并未流行价值固定的钱币。这笔数目在摩西律法中相等於一个
&&&&&&&&&&& 奴仆的身价(出21:32)。
13&&&&&&& 「户」:连於圣殿,以制作新器皿供献祭之用;「丢给户
&&&&&&&&&&& 」可能是鄙夷的说法。另一方面。
&&&&&&&&&&& 「户」有古译本作「银库」(於原文这二字非常相似)。圣
&&&&&&&&&&& 殿的银库不但贮藏百姓献上的什一奉献与贵重器皿(尼7:70;
&&&&&&&&&&& 书6:24; 拉2:69),亦可作私人储蓄的地方。把这三十块钱放进
&&&& &&&&&&&银库即归给神,因 是百姓的真牧者。
14&&&&&&& 本节指出,不和与内哄是百姓拒绝神(真牧人)的後果。
17&&&&&&& 预言恶牧遭报应。膀臂枯乾和右眼失明,可能意味他不能再作
&&&&&&&&&&& 牧人。
撒迦利亚书 第十二章 注释
12:1-13:1& 耶城遭围攻获救及
&&&&&&&&&&&&&&&&&&&&&&&&& 百姓仰望被扎者
本章起至末章均论到神的百姓在末日的境况及神的拯救。
1&&&&&&&&& 本节显示神的权力范围包括天、地与人的家,能够克服列国,
&&&&&&&&&&& 保护耶路撒冷 (2-9) , 以及使选民为罪痛悔,并得蒙洁净。
&&&&&&&&&&& (12:10-13:1)
&&&&&&&&&&& 「以色列」:泛指神的选民。
2&&&&&&&&& 「昏醉」:这里有震颤摇晃之意。
&&&&&&&&&&& 「杯」:比喻神赐予世人的命运。
&&&&&&&&&&& 「这默示也论到犹大」:或作「对犹大也必如此」,大概是指
&&&&&&&&&&& 犹大如耶城一样受列国围攻。
3&&&&&&&&& 「那日」:在本章与13章; 14章多次出现 , 大概指弥赛亚时代
&&&&&&&&&&& 要发生的事。
&&&&&&&&&&& 「重石头」:比喻列国没有加害耶路撒冷的能力,仅自招损伤。
4&&&&&&&&& 「我必看顾犹大家」:原文为「对犹大家我要睁开我的眼睛」
&&&&&&&&&&& ,比喻神的恩勖、看顾,这与列国所依赖的马匹变得眼瞎成了
&&&&&&&&&&& 强烈对比。
5&&&&&&&&& 耶城居民因倚靠神而获救,於是犹大也转而仰望神。
&&&&&&&&&&& 「犹大」:此处大概指住在犹大野地、较穷困的百姓(参7节
&&&&&&& &&&&「犹大的帐棚」)。
&&&&&&&&&&& 「耶路撒冷 ...... 能力」:有古卷作「耶路撒冷的居民有能力,
&&&&&&&&&&& 因万军之耶和华是他们的神」。
7&&&&&&&&& 「大卫家」:指身为王裔的大卫子孙。本节表示首当敌人攻击
&&&&&&&&&&& 的犹大百姓先被神拯救,他们的胜利使耶城居民的傲气受挫。
&&&&&&&&&&& 不过神稍後也拯救耶城的居民(见8)。
8&&&&&&&&& 「必如大卫」:即像大卫的勇猛(见撒上17:34-36)。
&&&&&&&&&&& 「如神」:与「如行在 ...... 使者」意思相同,比喻大卫家的大
&&&&&&&&&&& 能、尊荣。
10&&&&&&& 「所扎的」:教会传统认为是弥赛亚(参串),即以赛亚书里
&&&&&&&&&&& 受苦的义仆(赛52:13-53:12)。本节起描绘犹太人为他们所杀
&&&&&&&&&&& 的弥赛亚悔罪哀悼。
11&&&&&&& 「如米吉多 ...... 悲哀」:米吉多的哈达临门可能是约西亚王阵
&&&&&&&&&&& 亡的地方 (王下23:29) , 百姓为这位贤君哀悼,持续颇久。
&&&&&&&&& &&(代下35:24-25)但本句或指在米吉多有类似哀悼搭模斯神的
&&&&&&&&&&& 宗教仪式(见结8:14),因「哈达」及「临门」是叙利亚二位
&&&&&&&&&&& 神祗之名(见王下5:18)。
12-14&& 大卫王家(「大卫家」),先知或下级统领(「拿单家」,见
&&&&&&&&&&& 撒下7:2) , 祭司(「利未家」), 文士或下级祭司(「示每
&&&&&&&&&&& 家」, 见民3:18-21) , 以及其余各家族全都悲哀,比喻上至君
&&&&&&&&&&& 王下至百姓举国都懊悔哀悼。
撒迦利亚书 第十三章 注释
1&&&&&&&&& 「泉源」:在圣经中多次象徵神丰盛的恩典(见串),尤指赦
&&&&&&&&&&& 罪之恩。
&&&&&&&&&&& 「罪恶」:泛指人的罪行。
&&&&&&&&&&& 「污秽」:主要指礼仪上的不洁与身子上的淫乱(後者常象徵
&&&&&&&&&&& 拜偶像之罪)。在弥赛亚的日子(那日),神不但赐下「那施
&&&&&&&&&&& 恩叫人恳求的灵」(12:10) ,& 并且为百姓预备救恩,使罪得
&&&&&&&&&&& 赦(参约19:33-37; 彼前1:2)。
13:2-9& 偶像与伪先知必被灭绝
神子民被炼净
2-6& 神要除灭偶像与伪先知
2&&&&&&&&& 「假先知与污秽的灵」:被掳归回後,仍有假先知出现(见尼
&&&&&&&&&&& 6:12-14),他们或假冒耶和华名字说自己的话(3), 或是受
&&&&&&&&&&& 了邪灵操纵(2),导百姓入歧途。
3&&&&&&&&& 「将他刺透」:按摩西的律例,假先知须用石头处死(参串)。
4-5&&&&&& 假先知不为家人与社会所容,所以不敢再穿著昔日引以为荣的
&&&&&&&& &&&先知装束(毛衣,见串12)。他们亦羞於提及往昔赖以占兆的
&&&&&&&&&&& 异梦。为了免人怀疑,他们甚至冒充是替人耕种的奴仆。有学
&&&&&&&&&&& 者认为「我从幼年作人的奴仆」可译作「我自幼便买下这地(
&&&&&&&&&&& 或靠这地维生)」。
6&&&&&&&&& 「两臂中间」:即手、臂、胸。昔日的假先知往往损伤己身以
&&&&&&&&&&& 博神明欢心(参王上18:28) 。& 此时,假先知为要掩饰身分,
&&&&&&&&&&& 便替自己的伤痕作出模棱两可的解释,以「亲友家」暗喻「外
&&&&&&&&&&& 邦神庙」,使别人听来以为他是受家人责罚或与人打架,因而
&&&&&&&&&&& 受伤。
7-9& 神击打真牧,将余下的百姓炼净
7&&&&&&&&& 这「牧人」即神的「同伴」(弥赛亚),与神异常密切,身分
&&&&&&&&&&& 相若。
&&&&&&&&&&& 「羊」代表神的子民(如在结34章; 亚11章)。
&&&&&&&&&&& 「微小者」喻卑微无助的百姓。神击打弥赛亚时, 卑微的子
&&&&&&&&&&& 民亦遭殃;但这里的「反手」带有炼净之意(参9; 赛1:25)。
8&&&&&&&&& 继耶和华的牧人被击打後,大部分的以民将要灭亡,剩下的小
&&&&&&&&&&& 部分则被炼净,与神重申盟约,彼此相和(参太26:31)。
撒迦利亚书 第十四章 注释
14:1-21& 列国与耶城争战,
&&&&&&&&&&&&&& 耶和华终为全地之王
耶路撒冷将被列国围攻一事,12:1-9已有言及,这里有更详细的描述。
1-2& 耶城起初遭遇的浩劫
3-11& 神介入所引致的巨变
3&&&&&&&&& 当耶城遭逢神的审判,居民被掳往外处之时,神就亲临搭救,
&&&&&&&&&&& 如同昔日带领百姓安渡红海,灭绝埃及军兵一般(参出14:14)。
4&&&&&&&&& 「他的脚必站」:意味神辖制 的敌人。
&&&&&&&&&&& 「橄榄山」:位於耶路撒冷东面,自南至北长约四公里(二英
&&&&&&&&&&& 里半)。此处预言:当神降临,脚站在这山上时,猛烈的地震
&&&&&&&&&&& 要把这山中分为二。日後耶稣在橄榄山升天时,天使亦预言 
&&&&&&&&&&& 要再来,降临该山(徒1:11)。
5&&&&&&&&& 「亚萨」:地点不详,有学者认为是指位於橄榄山山端,於主
&&&&&&&&&&& 後七十年罗马入侵时被灭的村落。这处的大意是:橄榄山崩裂
&&&&&&&&&&& ,开敞了新的山谷,使百姓可从耶路撒冷往东疏散。本节上有
&&&&&&&&&&& 古卷及古译本作「我山之谷必被堵塞(填平),延到亚萨,它
&&&&&&&&&&& 被堵塞如因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大地震被堵塞一样」。
&&&&&&&&&&& 「圣者」:指天使(见诗89:5, 7及串)。
6&&&&&&&&& 「三光」:原作「灿烂的」(可能指日,月和星宿);古译本
&&&&&&&&&&& 则作「严寒」。
&&&&&&&&&&& 「退缩」:亦作「凝固」。
&&&&&&&&&&& 整句或指星宿的黯淡(见串),或指酷热与严寒的终止。
7&&&&&&&&& 在那奇异的日子,不再有昼夜的更替,这是前所未闻的,唯独
&&&&&&&&&&& 神知道的(见串)。
8&&&&&&&&& 「东海」:指死海。
&&&&&&&&&&& 「西海」:指「地中海」,二者代表全地。
&&&&&&&&&&& 「冬夏」:代表四季。
&&&&&&&&&&& 川流不息的活水带来丰裕,犹如伊甸乐园的重现(创2:10-14)。
9&&&&&&&&& 耶和华的名代表 昔在永在的属性(出3:13-17),整句的意思
&&&&&&&&&&& 是所有人到时都会承认耶和华是历来独一无二的神。
10&&&&&&& 「亚拉巴」:即平原。
&&&&&&&&&&& 「迦巴」:耶路撒冷以北,约九公里(六英里)外的山区。
&&&&&&&&&&& (王上15:22; 王下23:8)
&&&&&&&&&&& 「临门」:位於耶城西南五十六公里(卅五英里)(尼11:29)
&&&&&&&&&&& 。从迦巴至临门乃是犹大国被掳前之国境。这些地方位於耶城
&&&&&&&&&&& 四周,一度俯视著她与保卫她,届时将被夷平,使耶城屹立,
&&&&&&&&&&& 傲视四方。
&&&&&&&&&&& 「从便雅悯门 ...... 酒 」数句,提到耶城周围的标志(见串)。
&&&&&&&&&&& 「便雅悯门」:位於耶路撒冷北面的城墙。
&&&&&&&&&&& 「第一门」:在城墙东北角。
&&&&&&&&&&& 「角门」:位於西边。
&&&&&&&&&&& 「哈楠业楼」:位於城墙最北处;王的酒 则在南面,靠近王
&&&&&&&&&&& 池(尼2:14)与御花园(尼3:15)。
11&&&&&&& 「咒诅」:指被灭或被掳的厄运(见书6:17-18; 赛43:28)。
12-15& 列国蒙受的灾殃与挫败
12&&&&&&& 先知在此可能借西拿基立军队所遭遇的瘟疫,来描写临到列国
&&&&&&&&&&& 的灾殃(见王下19:35)。
13&&&&&&& 兵士在混乱中自相残杀。
16-21& 耶和华作全地大君王
16&&&&&&& 「住棚节」:庆祝夏日果实的收成(申16:13-17),并容许寄
&&&&&&&&&&& 居者一同参与欢乐。
&&&&& &&&&&&此节期现作为列国聚集同心敬拜真神的记号。
17&&&&&&& 犹太传统似乎把住棚节和水拉上关系(参约7:37注)。
18-19&& 原文文句颇隐晦。意思大概是:埃及虽可不靠雨水(有尼罗河
&&&&&&&&&&& 可供汲用),但仍仰赖神的供给和保守,倘若背离神、不敬拜
&&&&&&&&&&&  ,必遭灾殃。
&&&&&&&&&&& 「雨」:可代表一切日常需用。原文并无此字,有学者将此节
&&&&&&&&&&& 译为「埃及族若不上来,耶和华必用攻击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
&&&&&&&&&&& 国的那灾攻击他们」。
20&&&&&&& 昔日,大祭司冠冕上的金牌刻有「归耶和华为圣」几个字。(
&&&&&&&&&&& 出28:36)但当神统管世界时 ,& 所有人、物件与动物都归神为
&&&&&&&&&&& 圣,圣俗之分必要消除,是以马匹身上的一个小装饰亦系有这
&&&&&&&&&&& 称号;圣殿内用来煮平安祭牲之肉的锅,与祭坛前用来盛血的
&&&&&&&&&&& 祭碗同样圣洁,甚至犹大境内普通煮食用的锅亦为圣洁,可容
&&&&&&&&&&& 献平安祭者煮祭牲之用。
21&&&&&&& 「迦南人」:可能是代表不属於神的人;此字於原文亦等於「
&&&&&&&&&&& 商人」(见何12:7),故亦可能指向朝圣献祭者榨取利益的商
&&&&&&&&&&& 人。当耶和华为全地君王时,贪婪与暴 的事必从圣殿的院子
&&&&&&&&&&& 剪除(参太21:12-13等)。
1 神企盼选民回转归向 ,劝他们不要重蹈祖先的覆辙(1:1-6)。
  你是否懂得从普世教会和你个人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2 1:7-6:8所记载的八个异象有何贯串的信息?参本书大纲。
  试从神所启示的异象找出神的属性;有那些方面是你一向忽略的
3 今日世界重势力、重才能,这与本书4:6的话如何相反?
  你的价值标准又如何?
4 为何神不喜悦以色列民的禁食(7:1-7)?
  他们的禁食主要是为了自己,你的敬拜又是为谁?
5 试把7:9-10与赛58:6-7作个比较。
  人对神的敬拜与人对人的怜悯有何关连?
  两者是否等同?
  或有因果关系?或必须一起进行?
6 试列举8章里神应许要赐给耶路撒冷的福气。
  神要求百姓行的又是什麽呢?
  「诚实」一词於本章出现多少次?
  有何意义?
7 9:2-3所描述的推罗也是现今多国(或大都市)的写照,若与耶路
  撒冷相比,他们缺少了什麽?参9, 11, 16节。
8 10章中,神应许为以色列民成就些什麽?
  同样,数一数神在你身上所成就的事。
  你的一举一动又是否按神的心意而行(12)?
9 神为何放弃牧养以色列民(见11)?
  以色列人被神放弃,有何结果?
  这对你有何警惕?
10 12-14章经常出现的「那日」是指什麽时候?
   那时有什麽事情发生?
   当中有那些已经在历史上实现?参串。
   那些尚未完成?
   对你现今又有何意义?
11 14:20-21描述整个耶路撒冷要归耶和华为圣,再无圣俗之分。
   这是信神的人自始至终要追求的目标,你在这方面的操练怎样
   呢?
编辑:jiayu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