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个人对缘起法的认知看待释迦摩尼的一生佛的一生

中道佛教——以释迦牟尼的生平和思想为线索-中国佛学院官网
总第十九期(2001年)
中道佛教——以释迦牟尼的生平和思想为线索
作者:何劲松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日---08月24日 14:41释迦摩尼佛 释迦摩尼佛传奇 释迦摩尼佛的故事 释迦佛 阿弥陀佛 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作者:心庆法师 提交日期: 00:23:00
  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根元  前言  佛教从公元前五世纪初创立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流派众多,异彩纷呈,面对浩浩三藏,真使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不论大乘小乘、南传北传,八万四千法门,林林总总,追其根溯其源,总有其根本的思想法则,而欲探求佛法的根本大义,必不能离开创教者现实的心路历程而妄生猜测,不管是高推圣意、虚构神话传说,还是贬损先圣,把佛陀庸俗化,都不免失之偏颇、离佛甚远。因此,本文尝试着以平和的态度,从现实的角度去探讨佛教的创始者释迦佛(以下简称释迦)其人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倘能使阅者得到一丝半毫的启发,则吾之大幸也。  一、锦衣玉食,辞亲割爱为哪般  出家前的释迦,过的是优裕华贵的贵族生活,他为什么要踏上一条独身寂寞的修行之路呢?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的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每个人要作出人生的关键抉择,总有其必然的一些因缘,我想从三个方面去分析释迦的出家之因:  (一)政治环境。许多书上宣称释迦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王子”,咋一听好似权势显赫、身价无量,殊不知处于东北印度之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国,只是一个方圆面积才320平方里的小国,乃是由互相邻近的以释迦族人为主的十个小城邦,根据贵族民主共和制联建而成,推选其中最有势力的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为国王,国名也即由此而来。这个小国虽然内部实行民主制,但它附属于当时比较强盛的君主制拘萨罗国,正所谓国土危脆,风雨飘摇,弱小的迦毗罗卫国随时都有覆巢之危。据说释迦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位名叫阿私陀仙人的相士为他看相,预言他将来不是成为统治全印度的转轮圣王就是成为出世的思想界领袖转轮法王。姑且不论有无其事,却也从侧面反映出迦毗罗卫国亟需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将其整治振兴。可是以释迦的性格,天性仁慈宽厚,见到田间的小虫被鸟儿叼吃都大生怜惜之情,更何况要在那种野蛮、混乱的中去征伐杀戮、于腥风血雨中周旋过活,他又于心何忍呢?  (二)内部权力之争。这一点素为学者所忽略,但从现实的人生,推今及古,却不能完全否认。我们知道释迦出生后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即因产病而逝,而后他由当年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妹------摩诃波^波提夫人抚养,净饭王固然很疼爱正妻遗下的独生子,比如按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和刹帝利种姓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从八岁起学习字书、吠陀、武艺,据说他精通六十四种书,武艺超群,可见是自幼受过完备的贵族教育。但须知摩诃波^波提夫人后来也生下一子名叫难陀,很难说她就完全没有亲疏之分,况且释迦的堂兄弟又不少,因此内部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情况可以想见。再者,迦毗罗卫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净饭王为稳固其国王地位也的煞费苦心,从释迦成年后迎娶的乃是其亲舅善觉大王(十城邦之一的天智城城主)的女儿耶输陀罗一事就可嗅出浓厚的政治联姻的气味。显然地,以释迦的沉静性格,他对政治舞台上的勾心斗角并无兴趣。  (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释迦自小好静,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叔本华说:“死亡是产生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任何人,不管贫富贵贱,上至帝王,下至乞丐,都有老死的一天。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乃是困扰人生的最大问题。当时印度的思想界可分为两大对立派别:一是以正统自居的婆罗门教思想,一是以“六师外道”为代表的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在生死问题上,婆罗门教宣扬的善恶业报、三世轮回、梵我同一的观点固然令人宁信其有,但“婆罗门至上”的种姓制度和劳民伤财的“祭祀万能”的做法总让人觉得那些道德的说教是婆罗门教徒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虚构起来的。当自身的行为腐朽堕落时,再圆满的说教也显得苍白无力。六师中的不兰那迦叶就倡导“无善恶报论”,他说:“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世无阿罗汉等成就者。”①“大王,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岸脔割众生,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亦无福报。”②认为一个人即使是杀盗淫妄、翻墙抢劫、放火烧屋,都不算行恶,反之,一个人即使大行布施、克己、诚实也毫无善报,这就否定了因果关系。顺世论师阿耆多则认为:“受四大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③反对天堂、祭祀、果报等说法。至于末伽梨瞿舍利倡导的宿命论自然更不能为释迦所介接受。总之,人皆有死的悲哀感令释迦无比痛苦和烦恼,而各种纷繁对立的哲学理论并无释去他心头的疑虑,生死事大,正如他所言:“诸有生者,会有别离,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善,此非善智。”④他决心亲自去揭开生命的谜底。因此,尽管是“我时年少,童子清净,青发盛年,年二十九,尔时极多乐戏,装饰游行”,他还是毅然“不顾父母啼哭,诸亲不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出家学道”⑤  二、圣人也有磨难吗?  释迦成道后,被人尊为“佛陀”,那么,身为佛陀的释迦,以后是否就事事如意、完美无缺呢?对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过偏的说法和解释:  (一)认为释迦既已成圣,就应当是全知全能的神,因为唯有全知全能的神,才能保佑他人财源茂盛、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平安无灾,若连佛陀自己都有诸多不遂意事,又怎么可能去庇护别人呢?因此,当听说佛陀赤足行路时若不小心,地上的木刺也会刺伤他的脚之事,就惊疑不信。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  (二)虽然迫于现实佛陀的事迹勉强承认佛也遭受种种逆难,但他们仍以理想的“示现”说来解释发生在佛身上的这些逆难。比如,释迦刚成道,第一个想到要去波罗奈附附近度化曾经追随他修习苦行的乔成如等五比丘,在途中遇到一个命定论信徒郁婆伽,郁婆伽见释迦精神饱满,春风满面,也不由大受感染,便问他师从何人而喜悦如此,释迦答言我无所师从,乃是自己解脱、漏尽成道。“W,也许罢”,郁婆伽半信半疑,摇摇头走了。这是释迦在初转法轮前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壁。又如释迦成道后第二十年,因为时值饥荒、托钵无着,与五百弟子在毗兰邑被困了三个月,幸有马商供养麦粒,众弟子分吃麦糠,节省一点麦仁孝敬给师父吃,艰难度日,圣人在世时的遭遇之坎坷由此可见!但一些学人偏偏牵强附会地解释成那是佛陀以身教告诫世人人生的痛苦可厌,这是一种故意示现的权巧方便。若说佛陀有时示现病痛,尚可令人接受,因为那纯属个人的事。但要把所有的逆难都跟示现扯在一起,吾断断不敢苟同,为什么呢?佛说:“因缘所生法”,任何人事的发生都自有其因缘,因缘际会、大势所趋之处,往往非个人的一己之力所能挽回,比如在释迦的晚年,拘萨罗国的琉璃太子,驱逐了亲佛的父王波斯匿王夺得王位,亲率大军袭击了释迦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屠城灭族,释迦族人几乎绝种,这对年迈的释迦来说不啻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释迦是如何对待诸多之逆缘的呢?这才是学佛者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有一次他正在为众多的信众说法时,突然一位妇女腆着大肚子站出来走到他跟前大骂他是个伪君子,指责他曾暗中引诱与她发生性关系,而后又狠心将其抛弃,现在她来找薄情郎讨回公道云云。此举令整个会场一片哗然,因为释迦素来是主张清净无欲的呀!但只见释迦沉稳不惊,默然无诤,任由众人议论猜疑,事后大家才查明这是异教徒为贬损他日隆的声誉,特意雇了此一妓女,把一个木盘扣在肚皮上专门来诬陷他。还有,在释迦的晚年,其堂兄弟提婆达多企图篡夺佛位,先是派刺客行刺释迦未遂,再是以醉象踏佛、巨石砸佛又未遂,硬的不行来软的,竟不惜标新立异,提出极端的“五法”来分裂僧团。五法是指:尽形寿著粪扫衣;尽形寿常乞食;尽形寿唯一坐食;尽形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尽形寿常露坐。在苦行盛行的古印度,僧团内好大一部分人竟被他拉走。释迦是如何看待提婆达多分裂僧团的行为的呢?他只是谆谆地告诫大家“莫斗诤;莫共相骂诽谤,伺求长短,汝等一切当共齐集;同一师学,如水乳合,利益佛法,要乐住尔。”⑥他希望大家能分辨是非,提防提婆达多的狼子野心,但也仅此而已,并未采取针锋相对的什么报复措施。总之:佛观缘起,对一切逆缘持的是随缘、默忍以了缘的态度。  三、佛涅后弟子们将何以依归  释迦的逝世,一般尊敬地称作“涅”,但是,学佛者还须了解涅的真义。为什么呢?修行佛法的最终解脱之境是证得涅寂静,如果仅仅从外相上知道涅------即把死逝称作涅的话,则会落刻意谤佛者之口实。某些学者还真有这样发现新大陆似的浅薄之论:“佛陀教导僧徒脱离苦恼的办法不过一死,他的全部学说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这对于佛教的信仰者可能不接受,然而,事实如此。”⑦按他这种说法,释迦还不如给每人分把刀子叫人自戕好了,何苦那么劳碌奔波地说法传教四十几年呢?真是胡言乱语,不值一辩。从佛法上讲涅的真义到底是什么呢?《杂阿含经》卷十八云“贪欲永尽,嗔z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已经讲得十分明白。  释迦在涅前,再次地对众弟子们殷勤劝勉,然后安详而逝,何其洒脱自在!在他语重心长的叮嘱中,有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分析:  (一)他说:“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必有离,身非己有,命不长存”。⑧这正是他青年时期立志出家修道的内在原因。他还现身说法:“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目的是劝诫弟子们珍惜光阴,“无为放逸”,应当“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炕”,他自己正是“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法显译《大般涅经》及《长阿含?游行经》)一般人总以为出家者的人生是消极的、颓废的人生,那是外行的看法。一个人真能彻底放下个人的名利事功,可谓了不起的大丈夫。但放下世间的种种追求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天天躺下睡大觉,相反地,是要把“生死”二字时刻提在心头,不能放逸,更加勇猛精进地持戒修定成就大慧。  (二)他说:“我成佛以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当所恃”。⑨而且,释迦希望弟子们也能象自己那样具有无比的自信力,他本人就是“自致正觉”的,佛教本就是注重自力而非他力的宗教。所以他寄望“现在生者,后我生者,以己为岛(安全岛),以己为归(归依处),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一切比丘,乐我教者,如斯人等,其中第一。”简而言之,释迦死后,弟子们“当自归依,归依于法”,相信自己,依法而行,一定可得解脱。这种教法说辞是何等的平实!  (三)释迦深知人的根性有利有钝、心性有强有弱,针对一般人的依赖心理,他告诉阿难在他涅后要“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具周遍缠身,用五百张蚀稳绮D谏斫鸸祝嘁月橛捅缺希俳鸸字玫诙筇校固聪愦沃赜谕狻;孛悖褚缕渖隙^维(火化)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造化”,⑩这样,释迦佛虽然涅而去,但还留有舍利塔供人礼拜瞻仰,以增加对佛法的信仰,“供养舍利即是见佛,见佛即见法身,见法身即见圣贤,见圣贤即见四谛,见四谛即见涅”,因此“三宝四谛常住于世”、“能为世间作大归依”。⑾由此也可见释迦对身后之事考虑得非常慎重周密。据说释迦死后火化一结束,各国就来争夺佛舍利,后经调解,把舍利分为八份,由八国请回去各各建塔供养。  (四)有弟子想:僧团如此庞大,人数众多,佛在世时,大家唯佛马首是瞻,一旦佛涅而去,大家群龙无首,恐怕造成混乱的局面,佛是不是可以在涅前发布有关组织管理办法之类的“谕旨”来监护、指导诸比丘呢?阿难把这些人的疑问拿来请示释迦,释迦答言我没有这种想法,我只是僧教中的一份子,从来不以最高权位者自居。为什么呢?我想主要从经济因素中去分析。释迦明确要求“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除舍珠宝,不著饰好。”⑿应当“衣取覆形,食取充饥,随所游至,与衣钵,行无顾恋。”⒀出家佛子既无钱财经济上的瓜葛纠纷,唯以了生脱死为己务,设立权力机构自然并无多大意义,反易引起类似世俗利益集团的权力之争,则又何苦来哉!至于对僧团内部的破坏份子,释迦主张实行“梵罚”,何谓梵罚呢?就是大众“与之拒绝交谈,不与劝告,不与教导”,亦即“默摈”的办法。而且,释迦在涅前一段时期曾召集诸弟子们开会,特意讲了欲使僧团兴盛的几条原则:经常集会讲论正法,取得一致意见,行动一致;遵守已确定的修行规则;尊敬教团中的年长者,懂得孝敬之道;清净少欲,先人后己;时常要想到会有修行同道到来,已来者应尽量照顾令他们生活安适,等等。⒁尽管因为世易时移、地域文化的差异,现代僧团的实际生活情况迥异古时,对治方法的侧重面也不一样,但释迦的这些建议无疑地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四、中道的人生观和实践论  释迦集古印度哲学智慧之大成,取舍左右,提出了独特的“缘起”说。缘起的人生观,即是中道的人生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他反对人死如灯灭、道德无用的断灭见,承认众生是按照善恶业报的机制轮回于三世六道。因为是力求现实人生的解脱的,所以他少言前生后世,在原始圣典中有关三世轮回的话只有几句泛泛之词,如“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天、人道)不妙(畜生、恶鬼、地狱道)”、“随人所作业,则多其报”、“十种不善业道,黑有黑报,自然趣下,必至恶处......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⒂尽管如此,我们从这些话也可了知释迦是反对消极的命定论、破坏道德的无善恶报论的。  (二)他反对妄设一个创世主“梵”或常住不变的轮回主体“我”,这是针对婆罗门教而言,婆罗门教一方面讲善恶轮回,另一方面又指出一个创世主梵,说是由梵创造出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四种姓制度又是永世不变的。他们认为个体生命中有一不变的轮回主体“我”,修行的最高解脱之道就是达到梵我同一。释迦还反对“要素”说,比如顺世论者阿耆多提出地、水、火、风四元素说,命定论者末伽瞿舍利提出地、水、火、风、空、苦、乐、生、死、得、失、灵魂的要素说。要素论者认为世间事物由几大要素构成,这几大要素不坏不动、不被任何东西所创造、也不创造任何东西(此意是指各要素自身不生成事物,事物乃是由各要素互相聚集而成的)。释迦在静定中观察:每个人的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则念念不住(停留),世间的万事万物有成住坏空,何曾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东西!因此他提出“缘起无我”说,他自己正是观缘起法而证入“无我我所”、“身心俱寂”的“不可思议”的“涅寂静”境界,获致正觉。  但是,现代的一些佛教研究学者,提出了他们认为是原始佛教哲学理论内在矛盾的两个尖锐问题:既然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缘起则无常,就与涅的永恒存在说相矛盾;缘起则无我,否认了轮回的主体,三世轮回说又何以成立呢?杨曾文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大概到了原始佛教的后期,在对十二因缘的解释中出现了把‘识’解释为‘识神’(即灵魂),把‘名色’解释为胎儿的说法,目的是把十二因缘与三世轮回教义结合起来,以便在信徒中宣传。《中阿含经》卷十二《大因经》明确地讲:‘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善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答曰:不会。’这里讲的从识到名色,指人的受胎过程。”这样,“以识或识神作为轮回的主体,在宣传十二因缘的以‘无明’为缘有‘行’时,此‘行’就有业的招果功能的意思,由它推动‘识’转生,还是从‘无我’转到变相的‘有我’说上来。”  那么,释迦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中阿含?箭喻经》中的故事可谓典型地表明了释迦的态度。N童子对释迦提出十四个哲学问题:宇宙是常住的?无常的?既有常又无常?非有常非无常?宇宙是有限的?无限的?既有限又无限?非有限非无限?如来死后是存在的?不存在的?既存在又不存在?非存在非不存在?生命与身体是相同的?或不同的?释迦答言如人被毒箭所伤,他找到医生后,不是请医生帮他拔出箭头、消毒敷药包扎治疗,而是喋喋不休地询问医生这毒箭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估计花了多少时间之类的话,那其命必休矣。因此对你这些问题我不回答、不作判断。这就是有名的“十四无记”的故事。佛法也是如此,你既已明白缘起法的道理,就应观法而行,破除执着,证入“无我我所”的涅寂静之境,那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而圆通无碍,三明六通自然具足。如果一个研究佛法的人却毫无实际修证的功夫和气魄,只是在一般的哲学思辨中兜圈子,处处执着、疑虑,本来就是背道而驰,何以还自认高明呢?  在修道的实践中,释迦也是主张“中道”而行的。他初转法轮时就明确地说:“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应学。”一边是“享乐”,一边是“苦行”,“舍此二边,有取中道。”⒃须知释迦出家前衣锦食肉、大屋华堂、妻妾成群,终日娱乐声色,出家后又在苦行林长期地自我折磨,“日服一麻一麦”(《普曜经》),搞得“身体羸瘦,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⒄最后感到这样做无甚意义,因而道尼连河痛快地洗了一个澡,并接受牧羊女供献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在一棵优钵罗树下经七日七夜终成正觉。所以,修行须通佛理,无谓的折磨自己并不能表明什么。  五、改良观  释迦认为“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形成”⒅、“其真实者,是依业者!”⒆他的业报轮回说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现实社会的人生之所以有贫富贵贱的种种差异,乃是因每个人过去世所行的善恶业而造成;(二)如果向善的一面改进自己的身(行为)、口(言论)、意(思想)业,一个人的命运将越来越好,反之亦然;(三)业报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社会改良上,他反对婆罗门教规定的四种姓不平等制度,针对婆罗门自吹自擂唯婆罗门种姓的灵魂最清净,死后可返归梵天,四种姓生生世世不可改变的荒谬宣传,他创立“四姓平等”、“众生平等”说,大力地提倡道德和善行。即如在僧团内部,不管是刹帝利、婆罗门还是吠舍、首陀罗,“于如来处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弟子”⒇一律平等对待,并希望他们和合相处,互学互助。有一次释迦与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散步时,看见一病僧因肠胃不适卧于粪秽之中却无人扶助,从病僧口中得知因为他以前从未替其他比丘效劳,故而现在如此悲惨。释迦和阿难亲自为这位病僧沐浴并将他安置床上,然后召集全体僧众开会,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出家人,更应该互相扶持才对。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一窥释迦可敬的慈悲精神。  释迦还时常向僧俗大众介绍推广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禅法,以净化人心,改良社会。他赞赏品德优良的人,认为他们会获得五种利益:⒈勤劳事务,增产致富;⒉美名广播,人皆称羡;⒊凡有集会,昂然前往,面无愧容;⒋胸襟坦然,死而无憾;⒌及其死后,身化为尘,投生转世,获得好运,或入天界。反之,品质不善、德行恶劣的人也会获取与之相反的五种结果。他劝导大家,一个人要获致今生和来世的幸福的话,应该放弃四恶行(杀盗淫妄)、不要因四恶道(贪嗔痴惧)而做坏事、不要沉湎于六漏厄而丧失财产(六漏厄是指饮酒、经常走街串巷、嗜好赶集娱游、赌博、结交坏友、懒惰),还要搞好同六方(六方指父母、师长、妻子儿女、朋友、奴仆、沙门婆罗门)的关系。对民主共和政制(如跋耆共和国)的国王,他提出诸如经常开会取得一致意见、尊敬老者、保护妇女、尊重宗教场所、欢迎道德高深的修行者来定居之类的建议,对君主集权政制(如摩揭陀国)的国王,他也提出一些利国利民的规劝,特别指出一个国王的职责就是救济资助贫民以防止贫穷。在巴利文长尼柯耶中记载,正是由于国王没发给贫民救济金,结果贫穷蔓延,偷窃、杀人、抢劫、谎言、淫乱等恶法盛行。(以上参考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由此我们知道,释迦虽是栖心物外的圣人,但也不是枯木一棵、百事不闻不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国土即佛土,成佛而不忘国计民生,此正所谓大圣也。  结语  释迦佛的一生,是特立独行、大智大慈的一生,他留下的教法,是佛教文化史上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更祈望在当今时代这种政治开明、科技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思想自由甚至混乱的大社会中,有一两位释迦式的人物出现,身心双修,自证自悟,配合科学的检测,领导世界的思潮,则其于世界文明之贡献,吾何敢妄测!  注释:  ①《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②③《长阿含》卷十七《沙门果经》  ④⒄《佛本行集经》卷十五  ⑤⒃《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  ⑥《四分律》卷四十三  ⑦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  ⑧⑨⑩《长阿含》卷二《游行经》  ⑾《大般涅经后分》卷上  ⑿《四分律》卷三十七  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  ⒁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第68页  ⒂《中阿含》卷四、卷四十、卷四十四等  ⒅吴译《摩登伽经》  ⒆《杂阿含》卷二十  ⒇《增一阿含》卷二十四  注:本论文为1996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发表于《闽南佛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总第18期&&&&&&&&&&
1997年第2期
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编辑:根 元 来源:闽南佛学 时间: 14:56:19 浏览次数:
  佛教从公元前五世纪初创立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流派众多,异彩纷呈,面对浩浩三藏,真使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遑论大乘小乘、南传北传,八万四千法门,林林总总,追其根溯其源,总有其根本的思想法则,而欲探求佛法的根本大义,必不能离开创教者现实的心路历程而妄生猜测,不管是高推圣意、虚构神话传说,还是贬损先圣,把佛陀庸俗化,都不无失之偏颇、离佛甚远。因此,本文尝试着以平和的态度,从现实的角度去探讨佛教的创始者释迦佛(以下简称释迦)其人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倘能使阅者得到一丝半毫的启发,则吾之大幸电。
  一、锦衣玉食,辞亲割爱为哪般  出家前的释迦,过的是优裕华贵的贵族生活,他为什么要踏上一条独身寂寞的修行之路呢?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的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每个人要作出人生的关键抉择,总有其必然的一些因缘,我想从三个方面去分析释迦的出家之因:  (一)政治环境。许多书上宣称释迦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王子”,乍一听好似权势显赫、身价无量,殊不知处于东北印度之喜玛拉雅山麓的所谓的迦毗罗卫国,只是一个方圆才320平方里的小国,乃是由相邻近的以释迦族人为主的十个小城邦,根据贵族民主共和制联建而成,推选其中最有势力的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为国王,国名电即由此而来。这个国家虽然内部实行民主制,但它附属于当时比较强盛的君主制拘萨罗国,正所谓国土危脆,风雨飘摇,弱小的迦毗罗卫国随时都有覆巢之危。据说释迦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位名叫阿私陀仙人的相士为他看相,预言他将来不是成为统治全印度的转轮圣王就是成为出世的思想界领袖转法轮王。姑且不论有无其事,却也从侧面反映出迦毗罗卫国亟需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将其整治振兴。可是以释迦的性格,天性仁慈宽厚,见到田间的小虫被鸟儿叼吃他都大生怜惜之情,更何况要在那种野蛮、混乱的社会中征伐杀戮、于腥风血雨中过活,他又于心何忍?  (二)内部权力之争。这――点素为人所忽略,但从现实的人生,推今及古,却不能完全否认。我们知道释迦出生后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即因产病而逝,而后他由当年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妹一摩诃波^波提夫人抚养,净饭王固然很疼爱正妻遗下的独生子,比如按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和刹帝利种姓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从八岁起学习字书、吠陀、武艺,据说他精通六十四种书,武艺超群,可见是自幼受过完备的贵族教育。但须知波^波提夫人后来又生下一子叫难陀,很难说继夫人就完全没有亲疏之分,况且释迦的堂兄弟又不少,因此内部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情况可以想见。再者,迦毗罗卫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净饭王为稳固其国王地位也得煞费苦心,从释迦成年后迎娶的乃是其亲舅善觉大王(十城邦之一的天智城城主)的女儿耶输陀罗一事就可嗅出其浓厚的政治联姻的气味。显然地,以释迦的沉静性格,他对政治舞台上的勾心斗角并无兴趣。  (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释迦自小好静,爱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叔本华说过:“死亡是产生一切哲学的根源。”任何人不管贫富贵贱,上至帝王,下至乞丐,都有老死的一天。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乃是困扰人生的最大问题。当时印度的思想界可分为两大对立派别:一是以正统自居的婆罗门教思想,一是以“六师外道”为代表的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在生死问题上,婆罗门教宣扬的善恶业报、三世轮回、梵我同一的观点固然令人宁信其有,但“婆罗门至上”的种姓制度和劳民伤财的“祭祀万能”的做法总让人觉得那些道德的说教是婆罗门教徒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虚构起来的。当自身的行为腐朽堕落时,再圆满的说教电显得苍白无力。六师中的不兰那迦叶就倡导“无善恶报沦”,他况:“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世无阿罗汉等成就者。”山“大王,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岸脔割众生,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亦无福报。”②认为一个人即使是杀盗淫妄、翻墙抢劫、放火烧屋、都不算行恶,反之,一个人即使大行布施、克己、诚实也毫无善报,这就否定了因果关系。顺世沦师阿耆多则认为:“受四大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③反对天堂、祭祀、果报等说法。至于末伽梨瞿舍利倡导的宿命论自然更不能为释迦所接受。总之,人皆有死的悲哀感令释迦无比痛苦和烦恼,而各种纷繁对立的哲学理论并未释去他心头的疑虑,生死事大,正如他所言:“诸有生者,会有别离,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善,此非善智。”④他决心亲自去揭开生命的迷底。因此,尽管是“我时年少,童子清净,青发盛年,年二十九,尔时极多乐戏,装饰游行”,他还是毅然不顾父母啼哭,诸亲不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出家学道。”⑤
  二、圣人也有磨难吗?  释迦成道后,被人尊为“佛陀”,那么,身为佛陀的释迦,以后是否就事事如意、完美无缺呢?对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过偏的说法和解释:  (一)认为释迦既已成圣,就应当是全知全能的神,因为唯有全知全能的神,才能保佑他人财源茂盛、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平安无灾,若连佛陀自己都有诸多不遂意事,怎又可能去庇护别人呢?因此,当听说佛陀赤足行路时若不小心,地上的木刺也会刺伤他的脚之事,就惊疑不信。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  (二)虽然迫于现实佛陀的事迹勉强承认佛也遭受种种逆难,但他们乃以理想的“示现”说来解释发生在佛身上的这些逆难。比如,释迦刚成道,第一个想到要去波罗奈附近度化曾追随他修习苦行的乔陈如等五比丘,在途中遇到一个命定论信徒54&&& 闽南佛学院学报郁婆伽,郁婆伽见释迦精神饱满,春风满面,也不由大受感染,便问他师从何人而喜悦如此,释迦答言我无所师从,乃是自己解脱、漏尽成道。“噢,也许罢”,郁婆伽半信半疑,摇摇头走了。这是释迦在初转法轮前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壁。又如释迦成道后第二十年,因为时值饥荒,托钵无着,与五百弟子在毗兰邑被困了三个月.幸有马商供养麦粒,众弟子们分吃麦糠,节省一点点麦仁孝敬给师父吃,艰难度日,圣人在世的遭遇之坎坷由此可见!但一些学人偏偏牵强附会地解释成那是佛陀以身教告诫世人人生的痛苦可厌,乃是一种示现的权巧方便。若说佛陀有时示现病痛,尚可令人接受,因为那纯属个人的事。但要把一切的逆难都跟示现扯在一块,吾断断不敢苟同.为什么呢?佛说:“因缘所生法”,仟何人事的发生都自有其因缘,因缘大势所趋之处,往往非个人的一己之力所能挽回,比如在释迦的晚年,拘萨罗国的琉璃太子驱逐厂亲佛的父王波斯匿王夺得王位,亲率大军袭击了释迦的祖国迦毗罗卫国,屠城灭族,释迦族人几乎绝种,这对年迈的释迦来说不啻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释迦是如何对待诸多之逆缘的呢?这才是学佛者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有一次他正在为众多的信众说法时,突然―位妇女腆着大肚子站出来走到他跟前大骂他是伪君子,指责他曾暗中引诱与她发生性关系后又狠心将其抛弃,现在她来找薄情郎讨回公道云云。此举令整个会场一片哗然,因为释迦素来是主张清净无欲的呀!但只见释迦沉稳不惊,默然无净,任由众人议论猜疑,事后大家才查明这是异教徒为贬损他日隆的声誉,特意雇了一妓女,把一个木盆扣在刖:皮上专门来诬陷他。还有,在释迦的晚年,其堂兄弟提婆达多图企篡夺佛位,先是派刺客行刺释迦未遂,再是以醉象踏佛、巨石砸佛又未遂,硬的不行来软的,竟不惜标新立异提出极端的“五法”来分裂僧团,五法是指:尽形寿著粪扫衣;尽形寿常乞食;尽形寿唯一坐食;尽形寿常露坐;尽形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在苦行盛行的印度,僧团内好大一部分人竟被他拉走。释迦是如何看待提婆达多分裂僧团的行为的呢?他只是谆谆地告诫大家“莫斗净,莫共相骂詈诽谤,伺求长短,汝等一切当共齐集;同一师学,如水乳合,利益佛法,要乐住尔”。⑥他希望大家能分辨是非,提防提婆达多的狼子野心,但也仅此而已,并未采取针锋相对的什么报复措施。总之:佛观缘起,对一切逆缘持的是随缘、默忍以了缘的态度。
  三、佛涅后弟子们将何以依归  释迦的逝世,一般尊敬地称作“涅”,但是,学佛者还须’了解涅的真义。为什么呢?修行佛法的最后解脱之道是证得涅寂静,如果仅仅从外相上知道涅――即把死逝称作涅柴的话,则会落刻意谤佛者之口实。某些学者还真有这样发现新大陆似的浅薄之论:“佛陀教导僧徒脱离苦恼的办法不过一死,他的全部学说说穿厂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对于佛教的信仰者可能不容易接受,然而,事实如此。”⑦按他这种说法,释迦还不如给每人分把刀子叫人自戕好厂,何苦那么劳碌奔波地说法传教四十几年呢?真是胡言乱语,不值一辩。从佛法上讲涅的真义到底是什么呢?《杂阿含经》卷十八云“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已经讲得十分明白。  释迦在涅前,再次地对众弟子们殷勤劝勉,然后安祥而逝,何其洒脱自在!在他语重心长的口丁嘱中,有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分析:  (一)他说:“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必有离,身非已有,命不长存”。⑧这正是他青年时期立志出家修道的内在原因。他还现身说法:“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目的是劝诫弟子们珍惜光明,“无为放逸”,应当“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他自己正是“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法显译《大般涅祭经》及《长阿含?游行经》)一般人总以为出家者的人生是消极的、颓废的人生,那是外行话。一个人真能彻底地放下个人的名利事功,可谓了不起的大丈夫。但放下世间的种种追求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天天躺下睡大觉,相反地,是要把“生死”二字时刻提在心头,“无为放逸”,更加勇猛精进地持戒修定成就大慧。  (二)他说:“我成佛以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当所恃”。凹而且,释迦希望弟子们也能象自己那样有无比的自信力,他本人就是“自致正觉”的,佛教本就是注重自力而非依赖他力的宗教。所以他寄望“现在生者,后我生者,以己为岛(安全岛),以己为归(依归处),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一切比丘,乐我教者,如斯人等,其中第一。”简而言之,释迦死后,弟子们“当白归依,归依于法”,相信自己,依法而行,一定可得解脱。这种说法是何等的干实!  (三)释迦深知人的根性有利有钝、心性有强有弱,针对一般人的依赖心理,他告沂阿难在他涅后要“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具周遍缠身,以五百张鄞稳绮D谏斫鸸祝嘁月橛捅希俳鸸字玫诙筇ぶ校固聪汩ご沃赜谕狻;孛悖褚缕渖隙笪(火化),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造化”,⑩这样,释迦佛虽然涅而去,但还留有舍利塔供人礼拜瞻仰,以增加对佛法的信仰,“供养舍利即是见佛,见佛即见法身,见法身即见圣贤,见圣贤即见四谛,见四谛即见涅”。因此“三宝四谛常住于世”,“能为世间作大归依”。⑾由此电可见释迦对身后之事考虑得非常慎重周密。据说释迦死后火化一结束,各国就来争夺佛舍利,后经调解,把舍利分成八分,由八国带回去各各建塔供养。  (四)有弟子想:僧团如此庞大,人数众多,佛在世时,大家唯佛马首是瞻,一旦佛涅而去,大家群龙无首,恐怕造成混乱的局面,佛是不是可以在涅前发布有关组织管理办法之类的“谕旨”来监护、指导诸比丘呢?阿难把这些人的疑问拿来请示释迦,释迦答言我没有这种想法,我只是僧教中的一分子,从来不以最高权位者自居。为什么呢?我想主要从经济因素中去分析。释迦明确要求“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除舍珠宝,不著饰好。”⑿应当“衣取覆形,食取充躯,随所游至,与衣钵俱,行无顾恋。”⒀出家佛子既无钱财经济上的纠纷,唯以厂生脱死为己务,设立权力机构自然并无多大意义,反易引起类似世俗集团的权力之争,则又何苦来哉!至于对僧团内部的破坏分子,释迦主张实行“梵罚”,何渭梵罚呢?就是大众“与之拒绝交淡,不与劝告,不与教导”,亦即“默摈”的办法。而且,释迦在涅前一段时期曾召集诸弟子们开会,特意讲了欲使僧团兴盛的几条原则:经常集会讲论正法,取得――致意见,行动一致;遵守已确立的修行规则;尊敬教团中的年长者,懂得孝敬之道;清净少欲,先人后己;时常要想到会有修行同道到来,已来者应尽量照顾令他们生活安适等等。⒁尽管因为世易时移、地域文化的差异,现代僧团的实际情况迥异古时,对治。方法的侧重面也不一样,但释迦的这些建议无疑地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四、中道的人生观和实践论  释迦集古印度哲学智慧之大成,取舍左右,提出了独特的“缘起”说。缘起的人生观,即是中道的人生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他反对人死如灯灭、道德无用的断灭见,承认众生是按善恶业报的机制轮回三世六道。因为释迦是力求现实人生的解脱的,所以他少言前生后世,在原始圣典中有关三世轮回的话只有几句泛泛之词,如“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天、人道)不妙(畜生、饿鬼、地狱道)、“随人所作业,则多其报”、“十种不善业道,黑有黑报,自然趣下,必至恶处……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但尽管如此,我们从这些话也可了知释迦是反对消极的命定论、破坏道德的无善恶报论的。  (二)他反对妄设一个创世主“梵”或常住不变的轮回主体“我”,这是针对婆罗门教而言,婆罗门教一方面讲善恶轮回,另一方面又指出一个创世主梵,说是由梵创造出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四种姓制度又是永世不变的。他们还认为个体生命中有一不变的轮回主体“我”,修行的最高解脱之道就是达到梵我同一。释迦还反对“要素”说,比如J顷世论者阿耆多提出地、水、火、风四元素说,命定论者末伽瞿舍利提出地、水、火、风、空、苦、乐、生、死、得、失、灵魂的要素说。要素论者认为世间事物由几大要素构成,这几大要素不坏刁;动、不被任何东西所创造、不创造任何东西(此意是指各要素自身不生成事物,事物乃是由各要素互相聚集而成的)。释迦在静定中观察:每个人的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则念念不住(停留),世间的万事万物有成住坏空,何曾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东西!因此他提出“缘起无我”说,他自己正是观缘起法而证人“无我我所”、“身心俱寂”的“不可思议”的“涅寂静”境界,获致正觉。  但是,现代的―一些佛教研究学者,提出了他们认为是原始佛教哲学理论内在矛盾的两个尖锐问题:既然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缘起则无常,就与涅的永恒存在说相矛盾;缘起则无我,否认了轮回的主体,三世轮回说又何以成立呢?杨曾文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大概到了原始佛教的后期,在对十二因缘的解释中出现了把‘识’解释为‘识神’(即灵魂),把‘名色’解释为胎儿的说法,目的是把十二因缘与三世轮回教义结合起来,以便在信徒中宣传。《中阿含经》卷十二《大因经》明确地讲:‘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善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人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答曰:不会。’这里讲的从识到名色,指人的受胎过程。”这样,“以识或识神作为轮回的主体,在宣传十二因缘的以‘无明’为缘有‘行’时,此‘行’就有业的招果功能的意思,由它推动‘识’转生”,还是从“无我”转到变相的“有我”说上来。  那么,释迦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中阿含?箭喻经》中的故事可谓典型地表明了释迦的态度。N童子对释迦提出十四个哲学问题:宇宙是常住的?无常的?既有常又无常?非有常非无常?宇关于释迦佛及其学说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57宙是有限的?无限的?既有限又无限?非有限非无限?如来死后是存在的?不存在的?既存在又不存在?非存在非不存在?生命与身体是相同的?或不同的?释迦答言如人被毒箭所伤,他找到医生后,不是请医生帮他拔出箭头、消毒敷药包扎治疗,而是喋喋不休地问医生这毒箭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估计花了多少时间之类的话,那其命必休矣。因此对你这些问题我不回答、不作判断。这就是有名的“十四无记”的故事。佛法也是如此,你既已明白缘起法的道理,就应观法而行,破除执着,证人“无我我所”的涅寂静之境,那种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而圆通无碍,三明六通自然具足。如果一个研究佛法的人却毫无实际修证的功夫和气魄,只是在一般的哲学思辩中兜圈子,处处执着、疑虑,本来就是背道而驰,何以还自认高明呢?  在修道的实践中,释迦也是主张“中道”而行的。他初转法轮时就明确地说:“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应学。”一边是“享乐”,一边是“苦行”,“舍此二边,有取中道”。凹须知释迦出家前衣锦食肉、大屋高堂、妻妾成群,终日娱乐声色,出家后又在苦行林长期地自我折磨,“日服一麻一麦”(《普曜经》),搞得“身体羸瘦,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⒄最后感到这样做无甚意义,因而到尼连禅河痛快地洗厂一个澡,并接受牧羊女供献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在一棵优钵罗树下经七日七夜终成正觉。所以,修行须通佛理,无谓的折磨自己并不能表明什么。
  五、社会改良观  释迦认为“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行成”,⒄、“其真实者,是依业者!”⒅他的业报轮回说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现实社会的人生之所以有贫富贵贱的种种差异,乃是因每个人过去世所行的善恶业而造成;(二)如果向善的一面改进自己的身(行为)、口(言论)、意(思想)业,一个人的命运将愈来愈好,反之亦然;(三)业报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社会改良上,他反对婆罗门教规定的四种姓不平等制度,针对婆罗门自吹自擂唯婆罗门种姓的灵魂最清净,死后可返归梵天,四种姓生生世世不可改变的荒谬宣传,创立“四姓平等”、“众生平等”说,大力地提倡道德和善行。即如在僧团内部,不管是刹帝利、婆罗门还是吠舍、首陀罗,“于如来处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弟子”④一律平等对待,并希望他们和合相处,互学互助。有一次释迦与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散步时,看见一病僧因肠胃不适卧于粪秽之中却无人扶助,从病僧口得知因为他以前从未替其他比丘效劳,故而现在如此悲惨。释迦和阿难亲自为这位病僧沐浴并将他安置床上,然后召集全体僧众开会,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出家人,更应该互相扶持才对。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一窥释迦可敬的慈悲精神。  释迦还时常向僧俗大众介绍推广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禅法,以净化人心,改良社会。他赞赏品德优良的人,认为他们会获得五种利益:(1)勤劳事务,增产致富;(2)美名广播,人皆称羡;(3)凡有集会,昂然前往,面无愧容;(4)胸襟坦然,死而无憾;(5)及其死后,身化为尘,投生转世,获得好运,或人天界。反之,品质不善、德行恶劣的人也会获取与之相反的五种结果。他劝导大家,一个人要导致今生和来世的幸福的话,应该放弃四恶行(杀盗淫妄)、不要因四恶道(贪_痴惧)而做坏事、不要沉湎于六漏厄而丧失财产(六漏厄指饮酒、经常走街串巷、嗜好赶集娱游、赌博、结交坏友、懒惰),还要搞好同六方(六方指父母、师长、妻子儿女、朋友、奴仆、沙门婆罗门)的关系。对民主共和政制(如跋耆共和国)的国王,他提出诸如经常开会取得一致意见、尊敬老者、保护妇女、尊重宗教场所、欢迎道德高深的修行者来定居之类的建议,对君主集权政制(如摩揭陀国)的国王,他也提出一些利国利民的规劝,特别指出一个国王的职责就是救济资助贫民以防止贫穷。在巴利文长尼柯耶中记载,正是由于国王没发给贫民救济金,结果贫穷蔓延,偷窃、杀人、抢劫、谎言、淫乱等恶法盛行。(以上参考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由此我们知道,释迦虽是栖心物外的圣人,但也不是枯木―棵、百事不闻不问不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国土即佛土,成佛而不忘国计民生,此正所谓大圣也。
  结& 语  释迦佛的一生,是特立独行、大智大慈的一生,他留下的教法,是佛教文化史上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更祈望在当今时代这种政治开明、科技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思想自由乃至混乱的国际大社会中,有一两位释迦式的人物出现,身心双修,自证自悟,配合科学的检测,领导世界的思潮,则其于世界文明之贡献,吾何敢妄测!
  注释:  ①《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②③《长阿含》卷十七《沙门果经》  ④⑩《佛本行集经》卷十五  ⑤⑩《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  ⑥《四分律》卷四十三  ⑦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  ⑧⑨⑩《长阿含》卷二《游行经》  ⑩《大般涅经后分》卷上  ⑩《四分律》卷三十七  ⑩《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  @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P68  ⑩《中阿含》卷四、卷四十、卷四十四等  ⑩吴译《摩登伽经》  ⑩《杂阿含》卷二十  ⑩《增一阿含》卷二―卜四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金榜公园紫竹林寺(闽院女众部)内 邮编:361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认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