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蒹葭》说说《诗经蒹葭赏析》“重章叠句”艺术形式在这首诗中的体现

中考古诗词鉴赏·《诗经》中的《蒹葭&》
&&&&&&&&&&&&&&&&&&&&&&&&&&&&&&&
&&&&&&&&&&&&&&&&&蒹&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2012年贵州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诗经》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为《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多为民歌;“雅”分“大雅”、“小雅”,105篇,是周王朝京畿一带贵族文人所作的乐歌,也有少数民谣;“颂”分“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西周及诸侯鲁国、宋国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乐歌。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诗经》的表现手法多用赋、比、兴;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四言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结构重章叠句,一咏三叹,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语言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地表达诗人情思。&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开头二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水乡清秋图;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点明主题:“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伊人”究竟是什么人,没有具体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无从确认,飘忽不定,似近而远;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每章开头都是写景,通过苍凉凄迷的环境对主人公寻觅无所得的忧伤凄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另外,诗歌采取重章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达到了反复抒情的目的。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我的更多文章:
( 07:20:09)( 06:42:22)( 07:32:51)( 07:02:35)( 06:38:19)( 07:36:50)( 07:21:11)( 06:23:03)( 07:36:06)( 07:13:25)
已投稿到:格物知行——九江都昌东湖李茜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肖智 &&&&更新时间: 17:08:48
一、导语设计
&&&&&&& 创设情境:播放 邓丽君《在水一方》,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 明确:是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琼瑶词,邓丽君演唱)&。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 明确: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一)、学生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 1.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并注意读好它的节奏。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 &3.学生试读。
&&&&&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让学生回答他们从诗歌意境和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回答说感受到了是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___的情感。
&四、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 这首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反复吟咏,令人感觉韵味绵长。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诗中写被追求的人(伊人)始终没有得到,表现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附:板书设计
        &&& &&写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伊人
情&景&交&融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1.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2。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3. 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诗经》重章叠句艺术的成因及魅力--2温暖的心的blog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时 间 记 忆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专 题 分 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最 新 日 志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用 户 登 录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博 客 相 册
我 的 好 友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我 的 群 组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诗经》重章叠句艺术的成因及魅力
0:04:00 | By: 温暖的心 ]
聊城教硕2008级& 王立艳
305 根据夏传才的《诗经语言艺术新编》的统计,《诗经》中采用重章叠句章法的诗歌有177篇,占305篇的58%。所谓重章叠句,是指全篇各章或部分章节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章与章之间个别句子相应重叠,而其他句子之间结构相同。重章叠句是中国诗歌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诗经》和现代通俗歌曲的歌词中,在汉代以后的民歌和民间词、曲中比较少见,在文人诗、词中就更少。
现代诗歌和歌曲中则经常运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运用这种形式的作品也往往容易传播、流行,可以被很多人吟诵和传唱,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形形色色地人的心灵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此探寻作为语言艺术源头的及魅力。
为什么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会在《诗经》中大量地集中地运用呢?,“”一般认为是为了使诗歌适应音乐歌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也仅仅是原因之一。《诗经》中普遍运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前、中、后期等不同时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由各方面的文化、情感,逐步积淀而成。因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章叠句,是为适应劳动生存、征服自然的需要而产生的艺术
方学森先生在中指出:“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最初形态可追溯到语言产生之初的原始人的劳动呼声。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劳动节奏自然而然地发出劳动呼声,这种劳动呼声往往由喊声和应声两部分组成,反复地一呼一应实际上就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这也是最早的重章叠句形式。劳动呼声形成的重章叠句仅仅是声音的重复,还不是语言的重叠。”“随着原始人大脑和发音器官的逐渐发达,逐渐产生了思维和语言,这时如果在呼声的间歇处添上一些相同的语言,就形成了语言的重复。”
这种具有节奏性的呼声与表意的语言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原始的诗歌形式,这也是最早的重章叠咏的诗歌。如《邶风?式微》,全诗共两章: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主故,胡为乎泥中!
&&&&&&&&& &&&& (《语文教师备课宝典》之《诗经精译》)
另外,有学者就认为《诗经》中的有些诗篇与咒术有关,如《召南?驺虞》就是一首狩咒。
&&& &&&&&&&&&&& &&&
(《语文教师备课宝典》之《诗经精译》)
原始宗教咒语中也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咒语是原始巫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口头语言,是原始人征服自然的重要手段。它常常运用命令式的语气,并通过语言的反复来达到控制自然,征服对手,逢凶化吉的生存目的,语言重复是咒语显著的特征。
总之,重章叠句艺术的最初形态是语言产生之初的原始人的劳动呼声,重章叠句,是为适应劳动生存、征服自然的需要而产生的艺术。
(二)重章叠句,是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奠定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诗歌,传统文化所塑造的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使人们要寻求一种委婉含蓄平和的抒情方式把内心真挚细腻的情感抒发出来。“《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重章叠句,是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奠定的情感表达的需要,这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秦风?无衣》
&&&&&&&& & &
方学森先生在中指出:“原始群居生活和夏商巫史文化氛围已培养了先人至真至诚的情感基础,而礼乐文化和平静的农耕生活又陶铸了周人安分守己深情内敛不事张扬的气质,这样经过历史积淀和现实文化的进一步塑造,周人形成了一种具有中谦和之美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突出特点是至诚、谦和。这样的民族性格使得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是真挚而又平和的,也使得人们要寻求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抒发他们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也确实更适合以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来抒发,而重章叠唱的重章叠句形式,正是一种比较委婉的而又可尽情宣泄的情感抒发方式。”
“一咏三叹回环往复是重章重章叠句形式的抒情特点,它能以平和的方式来抒发平和的感情,达到委婉含蓄而又能充分抒情的效果。《诗经》的情感则是如和风细雨般地缓缓湿润慢慢渗透读者的心田。《诗经》民歌的抒情则是蜿蜒的小溪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
重章重章叠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咏叹,《诗经》就是通过这种回环往复的方式把作者内心深处的诚挚情感一点一点地不厌其烦地逐渐释放出来,这种抒情方式深刻体现了周人平和谦逊至真至诚的民族性格。重章叠句,是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奠定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重章叠句,是礼乐文化建设的需要
《诗经》中“一部分诗是应礼的需要而制作,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也是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在礼的规范下应用的,换言之,即是礼的具体实践。”( 姚小欧。礼乐制度中的《诗经》文化本质)
“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志?乐略?乐府总序》)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不能乐,于礼素。”(《礼记?仲尼燕居》)
例如《小雅?鹿鸣》原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语文教师备课宝典》之《诗经精译》)
方学森先生指出:“《诗经》广泛运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也是周代礼乐文化建设的需要。,从内容来讲,《诗经》是周礼的组成部分,从形式来说,它又是礼乐教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与礼和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周代的礼乐文化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诸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它是政治、道德、艺术和审美的综合形态。礼与乐虽已有区别,却仍然密不可分地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诗经》从其内容来讲,它是周礼的一部分;而从其合乐演唱的形式来说,它是礼乐教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大量运用重章复句的艺术形式,在合乐演唱中多次重复教化的内容,易于达到教化的目的。一定的音乐形式需要一定的诗歌形式与之相配,而诗经重章重章叠句的结构正适应了当时乐曲形式特点的需要,即重章叠句,是礼乐文化建设的需要。
( 四)古朴的农耕文明,为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源泉
春秋时期,还只有贵族子弟有受教育的权利,贵族是当时文化的主要垄断者,广大下层民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文化修养不高,但他们也是礼乐文化的建设者,也需要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那种庄重、肃穆、平缓、典雅、节制而理性化的“阳春白雪”式的贵族诗歌形式,绝对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的诗歌形式应具有内容简单、形式灵活、轻松活泼、易于记忆等特点,可用以描绘他们单纯质朴的生活,抒发他们或快乐或忧伤或幸福或哀愁的情感。这样的“下里巴”式的诗歌形式是他们易于接受的,也是他们易于创作的,他们只要直接拿来作适当的改造,以表现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进步的新时代的农耕生活,当然他们新的生活方式也会投影到这种诗歌艺术形式上。有时他们要表达自己劳动的快乐,就直接描写劳动生活场景,如《周南?苤苜》写一群妇女采集苤苜的欢愉之情。在《诗经》中更多的诗篇是借助对劳动生活或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尤其以男女之情为多。如《魏风?十亩之间》描写采桑女从容悠闲地采着桑叶,爱慕她的小伙子要帮她拿桑叶与她一起回去,既表现了劳动的快乐,又表现了青年男女纯真的感情。
中指出:“《诗经》民歌中运用重章叠句章法的诗篇,常常以表示农业生产劳动的对象――主要是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的字词,有时以反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节候四时变化(日月季岁、月亏月盈、晨昏朝暮包含其中)的字词,作为诗篇内容扩充延展的线索,构成有一定变化的重章叠句章法,反复咏唱。”
如《卫风?木瓜》分别以“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三句开头构成三个重章,“瓜”、“桃”、“李”都是农家种植的瓜果,在这里成为三个重章中的替换词,维系着诗情的延伸和章节之间的变化。《秦风?蒹葭》三章开头以“白露为霜”、“白露未”和“白露未已”,暗示时间从清晨到中午,表现主人公对伊人执着的追寻。
为何人们常常以时令气候的变化和植物意象为线索来构成重章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呢?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春耕夏播,秋收冬藏,一切顺应着自然物候的变化,这使人们对自然节候和四时变化异常敏感,而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又与他们朝夕相伴,这些意象很自然地时常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材料。&&& 综上所述,重章叠句,是为适应劳动生存、征服自然的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造就了创作主体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使人们要用这种平和的抒情方式来表达内心诚挚的感情,重章叠句,是谦和、至诚的民族性格奠定的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这种更适于配合当时音乐演唱的诗歌形式又正好能满足现实礼乐文化建设的需要,周人的农耕生活又为这种重章叠句的诗歌形式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周纯老师在魅力》一文中指出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在于:(一)营造诗歌的意境。一些诗歌正利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创造了浓郁的氛围和意境,达到了绝好的效果。如《秦风?蒹葭》,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相谐重叠,营造出一种猛烈凄婉,情真意切,缠绵而又悠长的艺术境界。(二)深化诗歌的主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可以渲染氛围和意境,同时可以利用这种重复的形式反复歌咏,突出诗歌的主题,如《魏风?硕鼠》,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每章开头把奴隶主贵族比作贪婪肆虐的老鼠,传达出劳动者对奴隶主贵族的憎恨,并热情的歌颂了他们向往的理想乐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加深了诗歌主题思想的发挥。(三)加强诗歌的抒情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是个抒情言志的走向,表达的情感或快乐或悲愁或愤怒,对吟唱者来说,有时往往情不自已,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抒发感情,如《王风?采葛》中作者反复吟唱,“一日不见”,仿佛隔了“三月、“三秋”、“三岁”,淋漓尽致的相思之情也层层加深。(四) 增强诗歌的音乐性。现代人可以从《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体会到韵律和节奏,如《魏风?》:“&&&
重章叠句的的艺术魅力还在于重章叠句的的艺术魅力更加彰显一种执着而柔韧的生命力,请看普通孩子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自编的小诗,不正体现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喜悦吗?
风儿在哪里?你不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看,树苗在微微晃动,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你不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看,&地上的树叶随风飘起,&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在水一方》重章叠句的形式
,,,,,,,,,,,,,,,,,
&《周总理,你在哪里》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一次次深情地呼唤,一次次不舍地追问,体现了人们对总理不尽的思念,表现了伟大的总理和人民心意相连,精神上无法分离的情感。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 我们对着大地喊:
& 周总理―――
& 大地轰鸣:
&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 我们对着森林喊:
& 周总理―――
& 松涛阵阵:
&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
&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 我们对着大海喊:
& 周总理―――
& 海浪声声:
&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 呵,总理,
&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 辽阔大地
&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 周―总―理―
& 广场回答:
& “呵,轻些呵,轻些,
&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 ―――在这里,在这里,
& 在这里……
&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在一起,在一起,
& 在一起……
&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 想念你呵& 想念你&
& 想& 念& 你……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
,,,,,,,,,,,,,,,,,,()(),,,,,,,,,,,,,,,,,,,,,,,,,,,,,,,,,,,,,,,,,,,,
总之 ,《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就是这样:一连几章句式和意思基本相同,只有个别词的调整,产生了一唱三叹的抒情效果,不断重复的韵律加强了抒情效果。让每个读者听众感觉好似一次次重章叠句的咏叹,一字字刻骨铭心的记忆,连这河水都已会低吟浅唱。清人方玉润曾描绘这种效果为“恍听田家妇女,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这比喻十分妥帖,描绘出了重章叠句产生的强烈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1] 夏传才.诗经语言艺术新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2] 郭杰.《诗经》对答之体及其历史意义[J].文学遗产,-27.[3]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4]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5]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6] 谢贵安.从礼乐偕配到礼崩乐坏[J].江汉论坛,-94.[7] 陈庆坤.礼乐之道“和”为美,政治人伦“节”为用[J].理论界,.[8] 赵敏俐.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59.[9] 姚小欧.礼乐制度中的《诗经》文化本质[J].中州学刊,3-109.[10]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1] 周纯.魅力 [J].维普资讯.2008,(4):5.
[12] 方学森.[J]. 维普资讯.2007,1.
[13] .&[J].&&.
[14] 图说天下之诗经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蒹葭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