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风气、风尚、风貌、时尚、除三毒习气陀罗尼、习惯、作风、风采、习尚、风俗、习俗、都有什么区别?谢谢。

主编:史仲文,胡晓林;祁庆富,何长华,张才彬等
出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页码:1-755页
字数:2679千字
电子版价格:¥100.00
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华文化大辞海之一,共收录6475条词条。
您购买后即可:1、在线阅读全部词条&&&&&&&&&&&&&&2、下载阅读本书
相关工具书推荐
《中华文化习俗辞典-文化习俗 》
民间风俗习惯的总称。包括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信仰、节日、民间工艺以及口头传承文学,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谜语、谚语、歌谣等。体现着该民族的民族心理和特征。以其为研究内容形成民俗学学科。作为学术用语,最初由英国古文物...[]
通过民间传承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又称“习俗”。多与“习惯”合称“内欲习惯”。古代典籍中常见此语。《诗·周南·关睢序》:“美教化,移风俗。”《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诗·小雅·谷风序》“刺幽王也”孔颖达疏:“《汉书...[]
习惯和风俗的简称。古代典籍中常见。《荀子·儒效》:“习俗移志,安久移质。”《注》:“习以为俗,则移其志;安之既久,则移本质。”《管子·八观》:“入州里,观习俗。”《战国策》赵二:“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沈于所闻。”《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沿积久重复出现而形成的惯制、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风尚习俗等的总称。又称“惯习”。多与“风俗”合称“风俗习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现,或作“习贯”。《大戴礼·保傅》:“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汉书·贾谊传》:“择其所...[]
一个地方固有的风俗习惯。晋陆机《关趋行》:“山泽多戴育,土风清且喜。”《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六年:“城邑高明,土风淳壹。”古诗中多见此语。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李白《古风》之六:“性情有所习,土风固...[]
旧时指地方的乡土风俗习惯。多从外来者视察角度出发而言。《礼记》:“礼从宜,使从俗。”疏:“使谓臣为君出聘之法,皆出土俗,牲币以为享。”《后汉书·窦融传》:“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晋书·蔡豹传》:“山人使弓弩,习土俗,一人守陋,...[]
地方风俗。《后汉书·蔡邕传》:“(乐松等)熹陈方俗间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由相邻地区的相近土俗组成。其所指范围,一般相当于县以上行政单位。是封建社会考察民情的一...[]
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总称。《国语·周》上:“是日也,瞽师、音宦以省风土。”注:“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士气养也。”《后汉书·西域传》:“班超遣掾甘英穷...[]
风情景物。是某一地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称,包括与民俗文化紧密相关的自然...[]
风俗和习惯的合称。多用做“民族风俗习惯”的省称。民族风俗习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通常指各族人民群众有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家庭、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俗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喜好、风气、习尚、信仰、禁忌等,体现出具...[]
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群体所共有的认作行为规范的社会风尚。美国学者萨姆纳(Sum-men,W.G.)在其1906年出版的《民风》一书首创此词,英文作“Folkways”。最初主要是在不自觉情况下起作用,具体表现为共众立身处世的行为模式。在不知不觉中被...[]
指风尚习气。古语中本指风土气候,《汉书·地理志》下:“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亦为风俗的同义语。《魏书·李琰之传》:“琰之虽以儒素自业,而每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关西风气。”元刘因《...[]
一定时期普遍流行于社会的风气和习尚。与“风气”意相近,多指被社会提倡的风气,如“良好的社会风尚”、“时代风尚”。侧...[]
指礼仪风俗。礼泛指旧时等级制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论语·为政》:“齐之以礼。”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制度化的风俗称为礼俗。《周礼·天官·太宰》:“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三国志·魏·王粲传》:“(...[]
过去时代或时期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又称“遗俗”、“遗习”。《史记·吴太伯世家》:“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汉张衡《思玄赋》:“尚前良之贵风兮,恫后辰而...[]
风俗中的糟粕部分,指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人们身心健康有害的风俗习惯。又称“陋习”。大体包括反动习俗、愚昧习俗、迷信习惯、封建旧俗及其它庸俗粗鄙习俗。是陈旧顽固的意识的反映,残留在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阻碍人类文明的进...[]
对于风俗习惯有意识的改革。此语源出古代典籍。《礼记·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史记·李斯列传》《谏遂客书》:“孝公用商鞅之法...[]
采集、考察民俗事象的过程。又称“民俗调查方法”、“民俗学田野工作”。是民俗学研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民族学调查方法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以蕴藏在现实民间生活中的民俗事象为目标,强调调查者亲自进入实地,直接接触被调...[]
搜集民间歌谣。或为民俗调查的通俗用语。古时称民歌为“风”。《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注》:“太师,乐官之长。诗以言志,采录而观览之,则民俗之美恶可见。”《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
专门记述某一地方风俗的志书。汉代《地理志》、《郡国志》中已包含风俗内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是我国第一部风俗专志。隋唐缔纂方志中,风俗是必列的内容,为宋代《太平寰宇记》、元代《元一统志》及明清地方志体例所沿袭的一个门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风气怎么读|风气的读音|风气是什么意思|与风气有关的词语 -《查字典通》
全&部 &拼&音 &五&笔 &解&释 &
风气怎么读|风气的读音|风气是什么意思|与风气有关的词语
风气拼音:fēng qì (ㄈㄥ ㄑㄧA)&&&&五笔:mqrn目录基本解释◎ 风气 fēngqì(1) [habit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2) [address]∶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近义词习尚、风尚、风俗、民风、民俗、习惯、习俗英文翻译1. ethos详细解释(1).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文选?宋玉<风赋>》:“其所者然,则风气殊焉。” 吕向 注:“虽同户穴,其於清浊亦殊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 风山 ,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明 高启 《送顾y序》:“士之仕於外者,咸乐居之;以其风气清美,有山川_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故於卫生不宜,太平极乐则居山顶,风气四通,故於养生最益也。”(2).气候。《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z 安息国 {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 乌弋 、 Y宾同 。” 宋 洪巽 《D谷漫录》:“z 周俊叔 {得十二时竹一根於某州,植之家庭,非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也,久不笋。及笋矣,又多憔悴不茂。”《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古人立法取赋,必因其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以为之也。”(3).风尚习俗。《魏书?李琰之传》:“ 琰之 虽以儒素为业,而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 关 西风气。” 宋 苏辙 《奉使契丹?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我从 北京 到了 上海 就觉得风气有点儿不一样。”(4).谓某种时新的风尚习俗。 宋 陈亮 《量度权衡策》:“当是时,风气未开,人物尚朴,观象之妙,盖不必推数而后知也。” 元 刘因 《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他还说,应该让 桂林 来开风气之先。它本身是一个画廊城。”(5).气氛情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湖》:“竹篱傍水,家F睡波,宛然 江 南风气。”《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扇开H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凄惨起来。”(6).风采气度。《宋书?王惠传》:“ 陈郡 谢瞻 才辩有风气,尝与兄弟t从造 惠 ,谈论锋起,文史间发。” 清 王 《今世说?赏誉》:“ 许彝千 少便歧嶷,总角风气更进。”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 康祺 以为 文敏 以院长之尊,督修书籍,不自断决,询及微僚,正前辈贵人风气也。”(7).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或气韵。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冯璧》:“诗笔清峻,似其为人。字画楚楚有 魏 晋 间风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 清 黄子云 《野鸿诗的》十五:“诗之浅深,有在一两字内见者……不知一字之间,风气顿殊,妍丑迥别矣。”(8).指古代的一种占候之法。《三国志?吴志?吴范传》:“z 吴范 {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每有灾祥,m推数言状,其术多效。”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占风气,布筹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参见“ 风角 ”。(9).病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齐王 太后病者,臣 意 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崛环缙病!薄侗笔贰ぱ粼按罚骸癌z 阳元景 {后以风气弥留,不堪近侍,出除 青州 高阳 内史,卒於郡。”《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令人邀请 肥乡县 检官吏捏合尸状,定验作因风气病身死。”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李D: 白居易: 项斯: 苏轼: 艾性夫: 晁说之: 韩琮: 李山甫: 李峤: 李峤: 刘克庄: 李商隐: 李商隐: 舒岳祥: 释智圆:
Copyright&版权所有&联系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加强“风气”建设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
值班斑竹:
在党建工作中加强“风气”建设
20:19 发表
何为风气?风气本是自然现象,人们借来指社会上和某个群体中流行的风尚、习气。书面解释为:风气是一个群体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文化修养、行为准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趋向,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风气是无声的毅力,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了。简言之,风气乃社会的风尚习俗、风格或气韵和一个人的风采气度。
何为社会风气?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风气建设其特点有四:
一是具有可控性。因为共同的目标和认识是形成风气的思想基础,
二是具有共同性。因为风气是团队成员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三是具有稳定性。因为风气是长期教育、培养、影响的结果,是传统精神凝聚成的结晶,是思想政治工作成就的体现。
四是具有突出性,因为风气是一个团队的一种习惯努力,容易为人所接受。良好的风气是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养、影响人的平行力量。
常言道:挠万物者,莫疾于风。试问,风从何来?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团队的风气即是这个团队从领导到群众、从党员到群众的工作作风。从领导到群众或是从党员到群众的思想作风决定着这个团队的风尚习俗、风格或气韵和风采气度。这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要想让船的帆能够鼓起来,风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还得是顺风,风气是一种氛围、一种力量,是团队建设的“晴雨表”,风气正则人气旺、事业兴,一个团就有凝聚力、战斗力,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就会制约团队长远建设和发展。每个党员同志,要担负起建立良好风气的重任,每一名党员,自觉做到五不让:不让事情在我手中延误; 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惩罚在我身上出现; 不让学校形象在我身上受到影响; 不让带头作用在我身上削弱,争做“五带头”先锋党员,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师德高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作风正派,自觉规范从自己的行为,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此主题共分:
( 20:19) 1036字 (回复89/点击1815)
( 21:04) 34字 (回复0/点击7)
( 21:13) 30字 (回复0/点击6)
( 21:42) 72字 (回复0/点击7)
( 21:44) 11字 (回复0/点击5)
( 21:48) 125字 (回复0/点击5)
( 22:01) 30字 (回复0/点击7)
( 22:11) 18字 (回复0/点击5)
( 22:19) 16字 (回复0/点击3)
( 22:19) 41字 (回复0/点击4)
( 22:56) 18字 (回复0/点击3)
( 22:57) 32字 (回复0/点击5)
( 23:12) 14字 (回复0/点击6)
( 23:33) 70字 (回复0/点击5)
( 23:34) 35字 (回复0/点击6)
( 23:36) 30字 (回复0/点击4)
( 23:36) 30字 (回复0/点击8)
( 23:38) 56字 (回复0/点击6)
( 23:39) 43字 (回复0/点击5)
( 23:41) 27字 (回复0/点击3)
( 23:42) 13字 (回复0/点击5)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815 个阅览者
此主题共分: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习气的近义词是什么_习惯_习气_习性_习俗【近义词辨析】
-&习气的近义词是什么、近义词辨析★★
前一篇: 后一篇:
习气的近义词、拼音、意思、辨析如下:
习惯 xíguàn 习气 xíqì 习性 xíxìng 习俗 xísú
【习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如:
1.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习气】逐渐形成的坏习惯或坏作风。如:
2.不愿建立家务的习气,是可耻的。
【习性】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如:
3.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习惯】习惯和风俗。如:
4.而一些美好的习俗被起来,一些古老的风习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辨析:“习惯”指社会风尚,中性词,运用范围较广,既可泛指,也可用于个人,如社会习惯势力还很强大,母亲有热爱劳动的习惯,;它还有动词用法,表示接触新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他习惯于夜间劳动。“习气”是贬义词,指不良的风气习惯,运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人,如官僚习气,流氓习气。“习性”是中性词,泛指长期形成的特性,可用于人,如爱贝壳的习性;也用于生物,如杜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习俗”是中性词,指民风社俗,运用范围较窄,如良好的习俗,古老的习俗,乡村习俗等。
《汉语大辞典》近义反义别名词典(界面见下图),提供近义词词典、、、别名词典等等。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近义词反义词词典。关于习气的近义词有哪些,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    悠悠岁月,大浪淘沙。回眸半个世纪前的武汉:昔日的繁华洋场,如今更是车水马龙;汉水江畔的吊脚楼,已变成一幢幢摩天大楼。回忆夜晚武汉街头的竹床长龙,还在淡淡散发着旧武汉的时尚。
?  旧街景
?  史料记载:武汉三镇最古老的街道分别是武昌长街、汉口汉正街、汉阳显正街。由于武汉江湖纵横,其自然地形和防洪需要决定了三镇的街道具有“先堤后路”、“先城基后路”的特点。 如:中山路、民生路、三民路、民权路等路段即由此而修建。建筑则以汉口沿江租界的西式楼宇最洋派,其周边曾仿建一批石库门式新式里弄住宅;在汉水边,为防水患兴起过大片的吊脚楼……
    最繁华的街道要数中山大道。一位“老武汉”这样描绘它当年的“盛况”:布铺、当铺、钱庄应有尽有。大小姐、阔太太抱着宠物,坐在黄包车上悠闲地逛街;穷汉子拉着板车走着、瞧着,看是否有人愿意出钱送货;间或开来一辆气派十足的洋车,让那些进城赶集的乡下人瞪大眼睛、啧啧称奇……您若是累了,不妨去茶馆“泡泡”,约几个“铁杆子”,要上一壶茶,围坐一桌,边喝边聊。那茶壶是景德镇上等的瓷器,喝得快见底了,手脚勤快的伙计,会立即过来斟满开水。运气好的话,您也许能赶上一场皮影戏、抑或湖北大鼓。另外,茶馆在天热时,会在座席前挂一块长方形的厚绒布,客人一落座,侍者即扯动上面的长绳,扇起阵阵清风……
?  旧风俗
?  在老武汉诸多的风俗中,以婚丧嫁娶的礼节最重。
?  娶媳妇、嫁姑娘,新娘子一般坐花轿到婆家。有意思的是,她除了带嫁妆,还得带个弟弟“提鞋子”。没有亲弟弟,即在堂弟、表弟中请一个。湖北传统婚俗重视用“鞋”。许多地方男方过礼时,就附有全家大小人等的鞋样,女方依样做好,待婚礼时“散喜鞋”之用,也有亲友邻里主动向新娘讨“喜鞋”者。婚礼时,女方还时兴穿做工精美的“同谐到老”嫁鞋或用“筒鞋”做嫁妆。故姑娘出嫁前做嫁鞋为一大工程,往往喜鞋和绣花鞋垫要准备一大箱,以备送礼之用。湖北各地新妇初次拜见公婆并进献见面礼的习俗叫“妇贽”,因旧时公婆亦称舅姑,新妇拜见公婆后还要依次拜见夫家大大小小亲友,故此礼又称“见舅姑”、“见大小”,它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妇贽”的礼品除了食品外,还有针凿之物,有“履、枕履、巾履、帨履、袜履”之类。而这些大同小异的女红活计中,“履”是必不可少。履,即鞋子。新媳妇通常要亲自为公婆各做一双鞋子,也有为夫家公婆及族戚尊长各做一双的。如鄂西土家族地区“散喜鞋”仪式,在成亲的第二天早饭后,新郎、新娘要把新郎家所有的长辈亲友都请到堂屋依次坐定,敬烟敬茶。新娘随新郎口吻依次称呼各位,接着就散“喜鞋”。边散边谦言道;“毛脚毛手,做得太丑,老少面前,拿不出手。”老辈子领了“喜鞋”,给新娘递“打发饯”。边递边说吉利话:“花鞋做得妙,芙蓉出水水欢笑。红花并蒂日日红,好鸟双栖时时好……(见《利川市民族民间歌谣集》第167页)新娘与新郎家人的关系,在以“履”为礼的仪式中,协调得如此融洽而和谐。姑娘出嫁,少不了也要为自已准备一件压箱之宝——“筒鞋”。即一男一女两双布鞋,其中女鞋大红绸缎面绣花,男鞋用青缎素面,花绣在鞋垫或鞋底上。出嫁时,将女鞋套在男鞋中带到婆家。在武汉方言中,将某物套在某物中称“筒”,两双鞋套在一起,自然就是“筒鞋”了。它正合婚礼上的一句口彩话——“同偕到老”,故被当作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象征物。有人在鄂州一位卖花样的老艺人处收集到一幅“同偕到老”的剪纸鞋样。这种鞋样将“筒鞋”构成的寓意变成直观的纹样,有莲花、莲子、菏叶、桂花、万字符、桃心、毛笔与双钱、两双叠放的鞋等。这些纹样用民间谐音寓意法读出,就是:因何(荷)得偶(藕)、连(莲)生贵(桂)子、必(笔)定双全(钱)、万世同心、同偕(鞋)到老,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贺词吉语,十分典型地反映了传统的婚姻理想。老艺人说,往日这种出嫁的花样最好卖。其老伴也告知:送陪嫁拣箱时,头一箱就放这种“同偕到老”,足见“筒鞋”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弟弟陪姐姐在夫家住满9天。一块儿回门时,新郎戴礼帽、穿长袍,新娘子穿喜庆的红外套,长辫子在脑后绾成“圆巴巴”,用一把簪子固定好发型……婚后若数年不育,众亲戚即于中秋月夜,将一南瓜送至其家,来年果得子,须请送瓜诸人开汤饼宴示谢。抗战胜利以后,集体结婚盛行,破除了许多“陋习”。比如,新郎穿中山装或西装、不得戴帽,新娘穿白色礼服、配浅色头纱……这些“规矩”,几乎成为“汉口永远的浪漫”。
    丧事则更显繁缛,从弥留之际到入土为安,大致要经历过移床、送终、浴尸、整容、小殓 、大殓、报丧、服丧、开吊、出殡、下葬、烧七等10多个步骤。这些步骤禁忌颇多。什么死者入棺忌穿缎子、恐断子嗣;入殓忌雨淋棺,怕“雨打棺材盖,了孙没有被子盖”;葬毕,家人在归途中忌回头、或肩扛锄头,到家不再哭,以杜重丧之祸…凡此种种,极具迷信色彩。倘是老人“百年”则谓之“白喜”,出殡前夜须“闹丧”。是夜,丧户的孝子孝孙皆披麻戴孝地在灵前磕头化纸钱,从“悲喜堂”请来的乐师打着丧鼓幽幽地唱孝歌。孝歌一般以此开头——
    舍不得你呀舍不得你,纣王舍不得苏妲己。 韩湘子舍不得林婴女,桃园舍不得三结义。儿女老伴舍不得你…… 。凭吊者饮酒划拳、抹牌赌博,欢娱达旦。“悲喜堂来唱孝歌,灵前男女笑呵呵”,《汉口竹枝词》中的这两句,即是上述写照。
?  旧时尚;
?  服饰是老武汉时尚的标志。|在讲汉口人旧时服饰习俗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我国近代服饰习俗演变的轨迹。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不仅有悠久的传统,而且有不断变化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搴木茹皮”到今天的西装革履,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  中国传统服饰习俗有“褒衣博带”和“等级森严”的特点。古代服式虽然代有更易,但从东周的曲裙袍服到清代的长袍马褂,总的传承倾向是宽大松缓。褒衣博带本是儒生服式,儒学在古代的思想统治地位使这种服式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盛行不衰的基本服式,直到近代仍有影响,在人们印象里,读书人穿长衫,穿短打的是城里的苦力和乡下的农民。服饰习俗依人们的性别、年龄、职业本来就有很大差别,而封建时代的服饰制度,把阶级、等级地位的差别抬到了比性别、年龄的差别还要重要的地位,许多朝代都有关于服制的等级规定,违背了统治者颁定的这种服制,便有犯僭越之罪的危险。清朝就很讲究服饰之禁,对亲王、大臣、职官、士子、良家的服式及衣冠质地都有详细的规定。此外,在清代,与剃发蓄辫相联系,还有强迫穿满装的问题。满洲男子服装主要是长袍马褂,这是他们入关前狩猎、游牧生活的产物。入关后,在强迫汉人剃发的同时,还颁布了改衣冠的命令,要求汉人着装“务照满式,不得异同”。现在有关清代故事的影视片里,充斥着剃发蓄辫、长袍马褂男人,他们的那身打扮就源于此。
    传统服饰的这些特点,有许多弊端,到了近代尤其显得突出。褒衣博带,长裙雅步,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服饰上的等级区分,既不合近代平等观念,压抑了普通民众对优雅服饰的追求,又因搞得十分烦琐,令人难以适从。满洲服装更是近代反清斗争攻击的目标之一。在有关辛亥革命以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和图录里,有一张老照片被广泛采用,那就是武昌起义后革命士兵在城门口拉住一行人剪辫的照片,它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众剪辫的史实----剪辫风潮自武汉开始,但武昌起义后确曾掀起起了全国性的剪辫浪潮。发式作为人体自身的一种饰物,装扮着人们的形象,不同的发式可以反映人们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的不同,发式甚至可作为一种民族标识,不同民族往往有其特定的发式习尚。中国古代男子蓄发不剪,举行成年礼时,束发于顶,加冠其上。有着蓄辫习尚的满洲人入关以后,为了用同化风俗的办法来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消弭反清斗争,更为了体现其对各族人民的统治权力,于顺治二年 (1645 年 ) 六月十五日颁布剃发令,强制关内人民一律剃发。此令下后,遭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强烈反对,“留头不留发”和“留发不留头 ” 的斗争席卷全国,几十万人被杀头,所有的反抗斗争都失败了。除了那些穿着桑门衣和束发为道士的人以外,全国绝大多数男子都照满洲习俗剃发蓄辫。二百年来渐成习惯,有些人把这种发式认作一种人体美,有些人还把它看作是中国人的民族标志,甲午战争割让台湾以后,当地同胞曾以拒绝剪辫的行动表示不归顺日本统治。清朝末年,由于下述原因,重又掀起了剪辫易服的风潮。一是鸦片战争以后,西人东来,与中国人讥笑他们的“夷俗”一样,他们也讥笑中国人的辫子,“蚩鄙百端,拟以瑕豚”。清末,去外国留学者渐多,他们拖辫发,著满装,踯躅于市,行人莫不曰 “ 拖尾奴才”、“豚尾奴”、“半边和尚”等等,甚至恶毒地诅咒说: “ 世界人类由下等动物而进化,中国人不十年必尽退化为禽兽。 ” 凡此种种,刺激汉民族人民“旧耻复振”,有的痛苦地感觉到历史对老大帝国的嘲弄,产生了对愚昧落后的一种“自觉”或“自省”,他们认为中国人在国际上受歧视受侮辱,“其故固由国家政治之不振,兵力之不强,而衣服装束之殊抑亦有以召之,不可谓非无因也”。于是,改良社会,革除陋俗,剪辫易服,让中华民族以文明、健康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许多爱国之士的夙愿。 二是排满运动、反清革命的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从满族,臣民奴于君上的标志,理所当然地成为争取“出奴隶之籍,脱牛马之羁”的人们攻击的目标。清末革命派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同时,辫子由三股头发编结而成,被附会为“三纲”,长褂扣一般用五粒,被拟为“五常”。辫发被认为是祖制,不可变更。因此剪辫易服具有反封建主义传统和专制统治的政治意义,许多青年把剪辫易服视为不惜冒生命危险和清朝彻底决裂的表示”。就像清初剃发与否成为归附清朝与否的标志一样,清末剪辫与否,也常常成为人们是否拥护革命的一种表现,人们往往“以去辫不去辫为尊王、革命两党之一大标识”。三是辫子这种发式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虽然诚如鲁迅先生所说,辫子在“打架时可拔,犯奸时可剪,做戏的可挂于铁竿,为父的可鞭其子女,变把戏的将头摇动能飞舞如龙蛇”,捕捉人犯“则一把辫子,至少十多个,为治民计,也极方便的”,但在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拖着一条长辫子确很麻烦:行礼不便于脱帽,健身不便于锻炼,做工时不便于开机器,练兵时不便于操演,每天要花时间梳头编辫,勤洗更费时间,不勤洗又不卫生,衣裳上沾满油渍,且繁殖细菌和虱子,传播疾病,总之,“对于卫生对于操作对于经济均有所害”。至于世界潮流,也是趋向短发。正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所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指出的:“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既然剪辫有如此重要的理由,清末主张剪辫和实行剪辫的人逐日增加。先有康有为奏请断发易服,继有章太炎“割辫与绝”。激进的留学生和流亡海外的革命者大多剪去辫子,改着洋装。在国内也有不少人不顾清廷的迫害而毅然剪辫。在 20 世纪的头十年里,各地剪辫风潮此起彼伏,最终冲击到上层,宣统二年 (1910 年 ) 冬,资政院提出了剪辫的动议。早就想剪辫的青年学生乘此之机,哄传剪辫动议已获批准,纷纷剪去发辫。风潮迅速波及北京和东北、直隶、山东、两湖、江浙、两广、四川、云贵等十多个省份。清政府从风潮中感觉到自己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其中潜藏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不仅在资政院搁置了对剪发动议的讨论,而且下令严禁剪发,学部还专门颁布了对断发学生的处罚条令。对剪辫者的迫害激起各地学生的反抗,北京、奉天、黑龙江、湖北等省学生不仅以罢课方式表示抗议:而且有更多的人以剪辫的行动来声援已剪辫的同学,据当年报载,连颁布禁令的学部尚书和各省提学使的子弟也在学堂割去了“豚尾”。在学界抗争中,处罚条令无法执行。当局只好让步,由开除改为记过,又由记过而听之任之。在此情形下,剪辫风潮甚至波及到兵营和军校。仅以湖北武汉为例,宣统三年 (1911 年 ) 初剪辫在学生和士兵中已成风气。湖北陆军四十一标二营学兵李佐清,以发辫于操作上大有妨碍,毅然剪去。陆军第三中学,不约而同,竞有200余人同时剪发,其中以贵州籍学生为最多,陕西次之,两湖、云南三省学生又次之,甘肃及荆州驻防学生又次之,广西学生早经剪尽。合计该校先后剪发几及400人。湖北陆军测绘学堂学生剪发者,亦有数十名之多,余下未剪者无几。按规定这些剪辫的学生本当开除,但人数甚众,校方只得从轻办理,仅记大过一次,以示薄惩。新军协统黎元洪甚至还对剪辫的学兵李佐清表示钦佩,说:“我国朝野上下,近因受外界之激刺,于剪发一事几乎风靡一时。余本欲先行剃去,以为军界同人倡,因明诏未颁,故尔中止。今尔毅然剪去,免豚尾之讪笑,导文化之先机,匪惟社会所欢迎,亦即余所崇拜也。”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以都督黎元洪名义发布告示命令;一律剪辫。该告示日:“照得我汉同胞,服制自应一律。既已立成义师, 发辫速宜剪剃。况我大汉从前,概无豚尾法制。改旧从新之时,岂效满奴习气? 各界办事人员,出示业经剪去。令我民国同胞,勿得顽固主义。从此一律剪去,好防满奴奸细。为此告我国民,切勿三心二意。”
?  革命军在各城门口检查剪辫情形,遇有不肯剪辫的人,就强行剪下他们的辫子。在剪辫易服风潮的推动和革命军武昌起义的压力下,清廷在其最后的日子里,于宣统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1911 年 12 月 17 日 ) 根据资政院的呈请,准官民自由剪发。此时离清帝退位仅50 余天。革命派关于“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的预言,终于得以实现。 中国服饰的近代化演变势在必行。
    欧洲人在 17 ,18 世纪时,也多穿着宽大的长衣,与中国相似。而到了 19 世纪,站在中国人面前的西方人,已是“男子上衣短衣,下穿裤,皆极窄,仅可容身”。初见这种服装,中国人的感觉是“夷服太觉不类”。而后来终于发现这种服装简捷灵活,十分方便的优点。西方女子服饰奢华美观,也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在中国服饰习俗改革中都产生了影响。近代服饰改革,大致经过了这样三部曲:先是用“细密光泽”的机制布取代粗糙的土布,用进口呢绒取代传统的毛皮衣料,款式尚无大的变化;第二步是模仿外国人穿“洋服”;第三步则是追踪时髦,出现时装。这种变化,与服饰的国际化趋势是相一致的。
?  武汉人的服饰习俗在近代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本文仅以商业大都会汉口为例。从前汉口人讲“刮器” ( 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有这种写法。徐明庭先生解释为“俗呼体面曰。‘ 刮器 ,或取刮垢磨光之意” ) ,穿着打扮比较讲究。在商界工作的不论是老板还是店员,多穿长衫,出苦力的劳动者则多穿短打。冬夏衣服花色,按季节而有所不同。夏季酷热,有钱人家轻罗薄纱,愈轻愈好,下层劳动群众则有终日赤膊者;颜色则好蛋青、血青、宝蓝、白色、灰色、米汤娇色、出炉银色,以淡雅为主。有一种“香云纱” ( 一种上漆的细麻布 ) 制作的衣服,穿着凉快,不论贫富都有喜欢穿它的。冬季则一般要穿棉袄棉袍,富裕人家极寒之时,男女多服狐皮、羊皮袍袄,以御寒气。妇人还喜欢将火炉、火钵放在袍子里面,燃烧白炭、炭巴等类,以助体温。冬装的颜色则爱玄青、二蓝、品蓝、玉色、虾青、灰青等颜色。 至于衣着之花纹则随时变改,男女老幼无大分别。
?  女子“衣必红绿”,以红为吉服之色,凡有婚姻、庆事时,家内一切布置,如帷帐等类皆以红色布制之,其他家具亦多用红色,满堂光耀,彩幔缤纷,俗称为“满堂红”。白色除了夏衣用白色以外,余多忌讳白色,因为中国传统以白为孝服之色。民国以后,服制改变,受西人尚白色的影响和迷信观念的淡化,城市女子穿“一套缟素衣裳”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房门门帘也用起带花的白布来,大红大女往往见于农村妇女。 缠足为以往妇女习惯,脚小者称为“三寸金莲”,刳木如桥,缀于鞋底,名曰“弓鞋”,走起路来,“缓行似敲玉棋,急走如挝羯鼓,其声清脆可听”。清末民国年间渐渐改良,劝禁缠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军政府也发出告示,要求全体妇女放足。然社会上普通仍以脚小为最贵,有人娶了大脚老婆,竞对人说:。“昨晚我在坟堆里睡了一夜”,盖以大脚似碑也。许多人清末缠小了脚,民国时放了足,半大不小,称为“黄瓜脚”。 1926 年北伐军打到武汉,国民政府迁来汉口,厉行放足,再裹小脚的人越来越少了。
?  民国初年,一时兴起洋装热,汉口人士多穿着洋式衣服,女子亦间有剪发着洋装者。后因西服制作不得要领,弄得逼窄拘束,人们认为有碍身体自然发育,逐渐屏弃,又返回传统服式。在 1912 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服制》中,有两种常礼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袍褂式即长袍马褂。 1929 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亦将马褂和长袍定为男子礼服。长袍、马褂均为清代满族服装。长袍即旗袍,分男女二式。较为单薄的称长衫。男式旗袍系无领、箭袖 ( 俗称马蹄袖 ) 、大襟左衽之长衫。原来四开衩。清入关后,受汉族服饰影响,居常长袍有所改良,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马蹄袖改为平袖,惟官服和礼服仍为四开衩、马蹄袖。同时汉族人受满族统治者强迫,许多人也穿起了长袍、马褂。民国时期对长袍作了进一步的改良,无领改为圆领,宽大改为窄瘦。这种长袍和长衫以及对襟式“唐装”、折腰长裤成了人们的常服,一般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多着长衫,而冬天即使农民也有着长棉袍御寒者。
?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所穿上衣,故名。早期仅扈从者和出使者用作礼服,因他们均乘马,穿短褂比较方便。后来营兵也服用,到雍正年间服者增多,逐渐流行,不分老少贫富,普遍穿着。其式:长仅及脐,平袖及肘,两侧开衩,领、袖缘花边,宽窄随时尚,至晚清镶边减少。有对襟、大襟、缺襟诸式。礼服为对襟式,以青色或灰色为贵;常服为大襟式,有深红、浅绿、绛紫、深蓝、深灰等色。缺襟式又称“琵琶襟”,多作行服。入民国后,对襟式马褂也有作便服穿者。作礼服的马褂一般罩在长袍外边服用。形成长袍马褂套装。民国时期所规定的礼服即此种,因此长袍马褂流行较广, 20 世纪 30 年代初汉口曾流行此种服式,服用长袍马褂的人数超过了西装和制服。作为礼服的长袍马褂套装在 40 年代后渐少,而作为常服的长衫、长袍则一直流行到 1949 年前后。
    通常所称旗袍一般指女子长衫。本来,满族女式旗袍比较宽大、平直,下长至足,领口、襟、衣裾及袖端均滚有较宽的花边。春秋季也加穿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民国时期的旗袍在满族旗袍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变,由宽袖改窄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滚边亦变窄。在欧美时装风格的影响下,旗袍的款式经历了反复的改良。衣的长短、领的高低和有无、开衩的高低、袖的长短和宽窄、衣襟的开法等等,均随时尚的转移而变化。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使旗袍呈露出妇女体型曲线的自然美。上海、广州、天津、北京等地有许多时装店制作各种式样的旗袍。汉口的白海记时装店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专门设计有翘腰的紧身旗袍代替直统旗袍,并按顾客的体型确定式样,征得顾客同意后才缝制。在采用面料上则依质而异,缝制不同季节的单夹皮棉各种样式。还用镶滚、嵌牙工艺,配以时兴的空花扣、实心扣。襟则有海派大襟、胸褶大襟,领则有紧扣立颈、开花颈等等区别。 40 年代,白海记这种改良的旗袍在汉口非常盛行,几乎成了妇女的代表性时装,从富家贵妇到小家碧玉,以至女学生,都有穿旗袍者。女子出门,无不穿着自己喜爱的旗袍赴会,使交际场变成了旗袍展示会。妇女日常所穿则是大襟上衣,折腰长裤,部分穿裙。
?  20年代初,百姓穿土棉布衣、蹬黑布鞋。衣和鞋均系手工制作,省钱。 武汉天热多雨,致使对襟衫一度流行。这种衫正面开着一道斜口,斜口自上而下,钉着十多个“一”字型的布绊。而一旦天凉,人们则抛弃时髦,改穿长衫,无论男女一律大袖子,那袖子有碗口粗、长及手指,下身一般着大腰裤,系根绳子即算腰带。下雨走路,一脚水一脚泥的,有的穿马头套鞋,有的将鞋套在酷似拖鞋的鞋里,那“拖鞋”的底部有四根钉子粗,用以防滑。
?  30年代中期,受戏剧和电影的影响,武汉的服饰发生了史无前倒的变化。 当时流行的时装有:旗袍、中山装、西服及童子军装。尤其是女装简直是千姿百态:旗袍长及脚根、甚至拖地,开衩开到膝盖以上;街头出现绷露臀乳的紧身衣裤,露肘露脐的短装,还有穿着稀薄纱衣而不着衬衫者,煞是前卫、大胆。其实,这些做工精致的服饰多属“土产”。当时,武汉最著名的缝纫店叫“白海记”。“白海记”做的旗袍丝丝入扣、体贴入微,像掐腰、垫肩等关键工序能够因人而异,做得恰到好处,租界里的洋太太、香港女士都来店订制。
?  留美哲学博士吴国桢任汉奸市长时,见武汉时装过于奢靡、新派,下过一个取缔“奇装异服”的政府令。殊不知,“奇装异服”尚未收殓,一种叫着“香云纱”的服饰又流行开来。“香云纱”系仿绸材料,黑色,穿在身上轻松滑爽,且易洗易干。
?  旧时武汉的春节。
?  我国人民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在腊月之初,楚地便有腊八日腊鼓催春之俗,谚云:“蜡鼓鸣,春草生”。春种时节的早日降临,意味着一个好的年成。腊月二十三,人们用祭灶文、灶马、灶糖等拜祭灶神,向灶神祈福,使民众不缺衣食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在小年夜,有的地方有“照田亩”的祈年巫术,“村露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祈丝谷”。大年三十是祈年巫术较集中的一天,楚地的人们过年一般要留“宿岁饭”,待新年以后弃之街衢,表示“去故纳新”。还在牛栏猪圈等处贴上春联、斗方,以期“六畜兴旺”。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人高潮。这一天,所有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看准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丝、千丝、粉丝、胡萝十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一直闹到东方发自,天明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掌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如果每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如果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罩上阴影,因为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
?  当年武汉一到正月初一时,电影院则放映《压岁钱》和《王先生过年》的影片,话剧则上演着著名剧作家陈白尘所撰写的《金玉满堂》,这是影、剧院老板用以庆贺春节的做法。京剧则上演《甘露寺》、《美人计》、《芦花荡》(后名之为《龙凤呈祥》)。初一“财门”一开,就有亲友上门来拜年,这就首先给他一杯“元宝茶”,这“茶”是用开水冲白糖的,“茶”中有几颗红枣,杯中则有一“古钱”空心的铜制“茶挑”,这是给人们用此“茶挑”挑红枣吃而不会就水带上来而准备的。还给客人泡上一碗“嗑碗茶”,茶中也放有两颗红枣表示吉利。还端出“茶盒”来请客食用,这“茶盒”有四格、五格、七格和九格的,四格、五格摆的只是酥糖、瓜子、花生、甜豆和云花糕。七格、九格的则加有蜜枣、冬瓜糖、糖莲子、青梅等。吃罢“茶盒”后,经常是下面条来招待客人,面中打两个“荷包蛋”表示是“元宝”,吃面时的菜则是烘鱼、腊肉、香肠和“十样菜”四盘。有的人则是“拜跑年”的,他们一来就作揖打躬表示拜年,叫他喝茶、吃点心和面时,他就说:“存倒、存倒”后立刻就离去了。
?  还有的人和商店,印好了红色的贺年片,派人到有关系的人家去,将贺年片从人家的大门门缝里塞了进去表示“拜年”。有的小孩则三五成群地敲打着锣鼓沿街游行,饿了时就近去到亲友处以拜年来混上一顿吃的。
?  初一的早晨,长辈们都要裁上一张大红纸,用毛笔蘸上墨汁来写上几个字,这叫做“新年开笔”,写的多是:“元旦发笔,大吉大利”和“新年开动龙虎笔,大吉大利到年底”等。春节期间是要讲吉利的,如史家去拜年,问路时你就不要说是姓史,而是要说:“请问一声,姓活的是住这里吗?”
?  从正月初一到十七,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都可听到流动的小贩们在喊着:“活的,活的!”所谓活的,就是应春节而生的各种小孩们所玩的纸扎的灯笼,夜间在灯笼内燃点蜡烛。有手举的鲤鱼灯、虾子灯、飞机灯、龙头灯,地上有可以转动的“骰子灯”,小孩们推着它边走边喊着:“幺二三、四五六”。春节时的“灯”,除了流动小贩们边喊边卖的外,还有定点出售的地方,如当年汉口的四官殿,就是出售高级灯笼的地方,那时最高级的“走马灯”卖银元两块一个。“走马灯”内有可以转动的“五虎上将”,灯外有可以扯动的两个和尚将一顶帽子换着戴,都是自动的。还有“竹马”灯,将马分为两节,“马头”系在小孩的身前,“马尾”系在小孩的身后,前后在夜间均点上蜡烛,小孩则跑动像骑马一样。因当年汉口四官殿以卖“活的”(灯笼)而出名,故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四官殿的,活的。”意思是说东西是不牢固的,而是活摇活动的。“竹马灯”是一种有危险的灯,弄不好小孩们会将衣服烧掉,或烧伤身体。
?  正月初一到初四的早上和深夜,家家都要“开财门”和“封财门”,各放小鞭一挂,撕下“封条”和贴上“封条”。这四天屋内所扫的垃圾都堆放在堂屋挂有“围桌”的桌子之下,等到初五(财神日)接了财神以后,才将垃圾全部清扫出去。据当年的老人们说,这样做是要将春节的“元宝”存起来。京剧在春节期间演唱时,开始还要“打闹台”(即锣鼓伴奏),继之则是“跳加官”(哑剧),祝贺观众福星高照、发财,以后才上演正戏。家家户户的堂屋上方的桌子上,均供有“福、禄、寿”三星的磁像,桌子前面则挂有“围桌”,不叫人看见桌子下的里面。春节期间还有一句俗话是:“拜年莫拜初五六,那将会是有鱼而无肉”,意思是说在初四以前到人家去拜年有好菜吃,到了初五以后就会是有鱼无肉了。“初五”是财神日,过去的商店都是在初一到初四停业休息,初五开张则可以发财,如今都改为了“初八”开张了,理由是“要得发而不离八”。
?  正月“初五”一过,人们就要互相“请春客”,请来亲戚朋友来吃新年伊始的一顿饭,在这顿丰厚的美餐上,主要的点心就是“油炸春卷”了。“春卷”的馅有地菜的、韭菜炒肉的、虾米地菜的和虾仁韭菜的。“初九”是“上九”,三镇的人都会到汉阳的归元寺抢个“头香”,“头香”未抢到,也在该寺内去数罗汉。春节时小孩的玩具还有用口吹的、薄玻璃做的“嘀冬”,大的可以吹得“嘀冬、嘀冬”的响,小的还可以用口哼唱,但是这种东西因为玻璃太薄,容易弄破,故有“嘀冬嘀冬,拿钱来送”的说法。这种东西玩起来是很危险的,一旦弄破了,玻璃就会弄到嘴里或伤面部。初六的下午是“送年神”的时候,小孩们就垂头丧气了,因为他们所喜爱、欢乐的春节就要离开他们而去了。
?  春节时吃点心的“花样”很多,如用开水冲麻油和盐的干饭米泡,可用开水冲甜的阴米米泡,也可干吃硬豆米泡。“豆丝”干的可以用腊肉煮着吃,湿豆丝可以用青菜、肉丝炒着吃或煮着吃。糍粑可以炕后蘸糖吃,也可煮咸汤糍粑。水磨年糕可炕了蘸糖吃,也可煮着吃或炒着吃。桂花堂年糕则须吃“甜味”。猪油年糕就只能蒸着吃。
?  社火:楚地社火,各处不一样,但归结为两类,一是地面社火,二是高台社火。地面社火多在晚上,高台社火多在白天。内容有旱船、竹马、大头宝宝、哑老汉背媳妇等。随之有舞龙、高跷、舞狮等表演。高台社火是游行时表演的一种形式,表演者根据历史故事,编成一组一组造型,由人抬着或用汽车拉着行进。汉川市与应城、天门交界处的垌冢镇,每年春节都要举行高台社火。在高台上扮演《八仙过海》、《西游记》、《天仙配》、《唐知县审诰命》等,形象逼真,维妙维肖。 。 扑蝴蝶:一男执长竹条,上系一纸或布扎大蝴蝶,众女子执扇边舞边扑。溜老三推车:一女子站在扎好的车架中,前后各有一人推拉,边推边唱。唱词多为男欢女爱,庆丰收,赞家乡美景的内容,或现场取题编唱。猪八戒背媳妇:滑稽剧,一人同时表演男女两个角色,面部化妆和服饰半男半女,左男右女。表演时其腔调、动作、神态、心态,十分滑稽可笑。
    春节期间楚地的民间竞技体育活动:
    拔河:传说是由“牵钩”发展而来。早在春秋末期,楚国与越国交战,越国水师兵多将广,战船实力雄厚。楚国为战胜越国,特请来木匠始祖鲁班,商讨破越之计。鲁班苦思数日,终于想到以“牵钩”控制越舟。楚国采纳了鲁班的建议,连夜赶制了数千个铁钩,选用身强力大的楚军士卒,进行紧急训练。开战时,一个个大铁钩勾往越国战船,每个铁钩后,都有数十、上百的楚军士卒,拼命拖住连结铁钩的粗绳索,使越船无法行动,楚军终于大获全胜。“牵钩”传到民间便演变为“拔河”。在唐代,唐明皇还举办过千人拔河赛,邀请外宾和各国使节观看。
    摔跤:多为青少年自由比赛,往往吸引观众数百人。
    踢毽子:是楚地城乡老少皆宜的活动。花样很多,有内侧踢、外侧踢、内外侧踢、膝踢,脚尖停毽,头部停毽,还有拐、剪、跪、踏、雀、夹、陆地拐等等。
    跳绳:有单跳,双人跳,多人跳数种。普通的是双脚跳,也可单脚跳,单双脚交替跳,还可以反方向摇绳跳,还可高抬腿跳,双摇跳,累计跳法三百多种。比赛分速度赛,花样赛。以快取胜,以巧取胜。
?  举石:节日期间,不时有人三五成群进行举石磙、石磨、石凳、石块的比赛,或挺举或赛距离。此活动为楚先民所创,现在仍流行于楚地农村。
?  抵杠子:分抵木杠、抵扁担、抵板凳等,两人相抵,看谁力大。
?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这时京剧就上演《薛刚大闹花灯》和《洛阳桥》(又名《天下第一桥》),剧中有各种杂耍和武术表演。既是“元宵节”,则家家户户均要吃“元宵”。正月十八是“灯节”,到了晚上,小孩们都拿着各样的灯笼到杂货铺(副食品商店)去“化蜡烛”,口里说道:“一年到头,化支蜡烛”。商店店员怕小孩来了一次又来,就在给过蜡烛的小孩的灯笼上用蘸墨的毛笔画上一个记号,以防小孩再来。有的小孩手中拿着一大把蜡烛时,他的灯笼上就被画得一塌糊涂了,成人们一见都会笑了起来。正月十八的晚上,按照前辈老人的规定都要叫小孩们在睡觉之前将灯笼焚毁掉。但是有的小孩的灯笼是将他所得的“压岁钱”的两块银元所买的很贵的“走马灯”,他哪里舍得用火烧掉呢?于是就苦苦地哀求爷爷、奶奶,把“走马灯”留下来,好明年再玩。
?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庙会是最吸引人的民俗活动。庙会起源于宗教的祭祀活动,岁岁年年、绵延不断。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在隆重的祭祀活动中融入了集市交易和娱乐游戏活动。随着集市交易和娱乐游戏活动的不断增加,有了赶庙会之说。庙会期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如潮;商贾云集,生意红火。宗教祭祀活动退居到次要地位。庙会包涵了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汇集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又是节日期间喜庆的购物集市。所以庙会又有“庙市”、“节市”之称。
    武汉自古庙宇林立,香火盛旺,围绕庙宇产生的大小庙会脱离不了历史的轨迹。庙会是武汉旧时居民享受当年的丰收成果、祈求来年幸福生活的场所。他们来到庙会,拜神求佛与购买生活用品兼而有之,庙会也是他们痛快花钱的唯一场所。在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中,亲戚朋友成群结队赶庙会是节日民风民俗最集中的体现之一,庙会成了会见旧友结识新朋的最好场所。充满浓郁民风民情的庙会也是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场所,许多的民俗风情通过庙会潜移默化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然而,庙会在社会的变迁中一度消失。近年来,企盼庙会回归成了武汉人的希冀。
    武昌旧俗甘蔗节;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象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祗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或“东岳菩萨”。
    武汉的中元节
  首先是“烧包袱”。传说,从七月一日至十五日为鬼的假日,这里,地藏王将鬼门打开,各路亡魂野鬼纷纷返回人间,于是,人间各户纷纷为各自的祖先焚香、烧纸、送冥钱,谓之烧包袱。凡守孝未满三年的新丧人家,必在十四日前祭祀,其他人家均在十四、十五日两天祭祀。(或者这就是阿蝶看到十三日祭祖的真正原因?)中元节期间,出嫁姑娘回娘家一为祭祖,二为阖家团圆,各家均摆席办酒,谓之吃包袱饭。其次是放焰口和盂兰盆会。古印度传说中的饿鬼叫焰口,和尚是为他诵的经,故而就叫放焰口。武汉旧时的盂兰盆会很热闹,白天人们在空地上搭高台,上挂十殿阎君像,四周筑有地狱中鬼魂要通过的各道难关。到了深夜,仪式以道士打破纸糊篾扎的枉死城,放出冤魂放结束。有的老人会穿起准备好的寿衣,到地狱各关口走一遭,试上一试。到了中元之夜,放河灯也是一景观。而洪山宝通寺的和尚在是夜将七层宝塔层层点缀灯烛,远远望去“赫赫然如火伞”,为武汉中元“放塔灯”的一大景观。这一天的饮食,各家多做麻雀砣(豆油皮里放芝麻白糖,包好后下锅油炸。蝶老师不喜欢吃:-(……)、云片糕(面粉调浆涂于糕外,油炸。这个好吃)、豆饼(黄豆粉为原料,制成纽扣大小的圆片。没吃过……)此外,还有炸豆腐元子、炸枯鱼、夹干等等。这一天晚上,儿童不得在户外玩耍行走,大人也不在室外乘凉、露宿(鬼节哦!)。
?  值得一提的是,夏天里,武汉最为精彩的风景不在白天,而在日落之后。老武汉的夏天有一道不可或缺的景观——街头露宿。每至盛夏,日头一落,即有人在门前洒水,将竹椅、竹床往外搬,待吃过晚饭,洗了透心澡,街上的竹椅、竹床已成了一条长龙。男女老幼穿着短衣、短裤,手摇蒲扇,三个一团、五个一堆地坐在一起“说白”,倦了累了,往竹椅、竹床上一躺,一觉睡到天亮。想必这第一个走上街头的人有着振臂一呼的号召力,以至群情响应,万户出门。武汉市民“露宿街头”传统由此形成。但有外地客人在夏天来到武汉,瞅见这夜间景致,几乎无不目瞪口呆,回家便当作人间传奇来讲述。
?  据说1976年唐山地震,震后将许多伤员迁移到各大城市治疗。来武汉的伤员一下火车,见得街头到处都是“露宿”的人们,顿时吓得脸都白了,以为这里也在躲地震,纷然要求换地方。经再三解释,才晓得这是武汉人夏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已经拥有了许多年的历史———并不是受唐山地震的影响。
? 在太阳西下,黄昏降临的时刻,你便可见到年迈的人们或稚幼的小孩出现在街头。他们有如先头部队,用砖头或板凳占领一小片一小片的地盘。待夕阳落尽后,便又可见他们端盆拎桶地,一趟趟从家里弄出水来,将水哗哗地泼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马路上,以便让被白天的阳光晒得滚烫的地得以降温。接下来,他们家里有力气的人开始抬着各式各样的床或躺椅出现了。他们的出马,立即使得马路上的石块和小板凳变成“长床阵”。床与床相挨,延伸得老远。有的地方几乎路有多长,床就能摆有多远,路拐弯了,床阵亦顺势而拐。极其地富有地方情调。因为除了武汉,似乎还没有一个城市有如此壮观得令人唏嘘的景致。这简直是一个床铺的大展览。在所有床铺中,最多的品种是各式各样的竹床。据说,用得久的竹床渐渐会由绿由黄变成深红色,红得越深床就越冰凉。在长长的“床阵”中,竹床拥有最为强大的势力。
?  武汉的旧城区内,窄街陋巷,纵横交错,加之多年旧房未得到改造,人口又全然不在意房子的拥挤而拼命地增长。在夏天里,这每一间屋子又都如同大蒸笼中的一个小蒸笼,热腾腾的空间搬到了露天之下。春去夏来,酷热难当的气候迫使武汉人年复一年地因循古已有之的习俗-----露宿街头。为什么夏天的武汉给人的感觉十分难熬?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地势如盆,四周多山,市区多水,天上有火辣辣的太阳光,地上有热腾腾的水蒸气,楼宇栉比,人烟稠密。积蓄了整整一个白天的阳光辐射之热,白天尚在城里刮来刮去的南风,到了晚上便一丝不存,湿闷湿闷的。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大蒸笼,手触之处,无不发烫。在无风的夜晚确实使人无法在室内安身,人们只好到室外去露宿。除少数人露宿在住房的屋顶或楼房平台外,多数市民都是只能就近在街头巷尾寻找一席之地。这一席名地,往往有约定俗成的占有权,谁上年在哪里,谁下年仍在哪里。太阳刚落,人们即分头去打扫、泼水,降低其地面温度,然后从室内搬出竹床、躺椅、木板之类的睡具,沿街铺设起来。晚饭多是在太阳落尽后才会开始。那时三三两两的人们便都端着饭碗坐在自家业已铺摆好的床位上。武汉人喜欢热闹,边吃着饭,边隔着床家常里短地聊天。间或还会相互交换一下菜肴,其乐融融。待天黑尽,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罢饭并冲凉完毕,这才能静下心来真正地进入他们的“长床阵”。他们手摇一柄芭蕉扇,或静躺于床,遥望天空,猜测一划而过的流星意味着怎样的坠落;或在路灯下三三五五地打牌,把出牌声喊得山响;或聚集于一二床上,听老年人瘪着嘴谈古论今,笑天骂地。 在武汉的夏夜,所有的这些自娱,都是借以分散注意力,使自己不带焦灼不怀烦乱地度过漫漫的闷热长夜。于是许多的都市传奇、许多的英雄故事、许多的民间笑话,都在这马路街头诞生和演变,也都在这夏夜的露天下一代代地繁衍和流传。应该说,武汉最富魅力的夜晚也正是斯时斯刻。床上或坐或半躺着的男人大多打着赤膊,女人则汗衫短裤,文明一词的内涵在武汉的夏天多少得放宽些尺度。  吃罢晚饭洗过澡,不分男女老少,各执芭蕉扇一把,分别到各自安排好的位置上,或坐或卧,聊天乘凉。男人赤膊短裤,妇女多件汗衫,谁也不觉得有失体统。待到深夜气温稍低时,人们纷纷入睡。夜深之后,武汉男男女女的人们都以十分坦然的睡姿在这天地之间入眠。大街上便一时鼾声四起,和夜行的汽车行驶声一道,成为城市里节奏明快的呼吸。但是,也常常有许多的故事因了这露天的睡眠而四下里流传。这时,不分男女,横躺直卧,赤身露体,很少遮盖。外地人偶见此景,颇觉不雅。
? 睡不了几个小时,天色即明,来往的行人和车辆会把大吵醒。人们只好将睡具搬回家去,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一些不急于上班的人,也许还要在已经回凉的室内再补睡一会解乏。如果半夜下雨,人们从梦中惊醒,便会一哄而起,发出呼叫声、搬动睡具声和脚步声,在夜深人静的街头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犹如钱塘江的来潮。
    花朝庙会
?  新洲在武汉市郊,是全国有名的产棉大县。这里出产的棉花色泽纯白、纤维长、扭曲度高、品质优良。棉花是新洲人的主要生计来源。因此,在新洲形成了颇具地方色彩的花朝庙会。农历十月十五日的花朝,相传是“百花生日”。在棉农的心目中,花朝这一天直接关系到棉花生产的丰歉。在鄂东流传“吃饭看元霄,穿衣看花朝”的谚语,在荆州也有以天气预测棉花收成的谚语:“花朝月明,棉花十分”。由于生计的关系,新洲人特别看重花朝节,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这种大规模的民俗庙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自明代以来就未曾中断过,可谓源远流长。旧时花朝会的主要民众内容是祭神、娱乐、货物交易,祭神许愿与游戏娱乐往往合在一起,难分彼此。点花灯。
?  花朝是百花的生日,那么百花盛开表示如意吉祥。人们别出心裁,在东岳庙前铁树上放置油灯,每3片树叶上可放油灯1盏,全树可放置100盏油灯。每年花朝会夜间,四乡八里的人们都来点花灯,称为“铁树开花”。铁树上百盏油灯排成梅花图案,灿烂夺目,使得花朝月更明。
?  唱会戏
?  要做会就要有会戏。会戏既娱神又娱人。花朝会历来就有“无戏不成会”的习俗。每年会期,庙内戏楼总要演戏十天半月。庙会盛时,会戏不仅在庙内演,而且发展到河里搭台,唱对台戏。很多剧种如楚剧、京剧、汉剧、民间杂剧的艺人都在这里粉墨登场,进行交流竞争。
?  民间杂艺
?  花朝会还是各种民间杂艺展现的大好机会。旧时庙会上有侧字算命者、玩拳飞打者、摆棋面阵者、顶碗跑马者、打球踢毽者,还有猜谜戏耍、说书唱筒、写字绘画、雕龙绣凤,木偶纸马等。此外,还一种祭神的游乐活动,叫打“六人秋”,此游戏在明代已出现。“六人秋”是用方木做成7米高的圆盘,装上6个秋千架,同时可供6人坐耍。游乐时,先用人启动,然后运转自如,坐在秋千上的人其乐陶陶。一群如花的姑娘在高高的秋千上嬉耍,恍似九天仙妇下凡来,真是难得的乡村美景。
?  花朝庙会长盛不衰,其主要原因之一的它的商品交易功能。每逢会期,赶会人从四面八方汇到一起,进行多种内容的贸易交流。召集花朝庙会的商业特色更为明显,新洲人将庙会定名为“花朝物资交流大会”,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甚至黑龙江的客商也来此地“赶会”。近几年兴办的花朝诗会和摄影联谊会也为庙会增添了新的色彩,使庙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件下载:
更多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湖习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