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空降兵医院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
空降部队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又称伞兵。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超越地理障碍能力的突击力量。中国空降兵自1950年9月成立空军陆战第1旅,1961年6月组建第15空降军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又&&&&称伞兵作战方式伞降或机降方式
日,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成立空降兵部队。日,中央军电示各军区、各,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优秀战士中补选。很快,来自全国各部队的4763名战功累累的云集古城府。日,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的番号。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9师师部为基础在组成。同年8月1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由上海移驻。日,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1个坦克营、1个迫击炮营、1个加农炮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1个教导队,全旅共5030人,分别来自第1、2、3、4野战军和、华东、等40个军以上单位,还有部分原国军伞兵第3团起义人员。这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旅人员中共产党员占88%,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占93%,参加过战斗的占83%。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战功赫赫的部队改编为空降兵。从此,这支在解放战争中开辟根据地,征战,强渡长江,横扫两广,剿匪,并在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人闻风胆寒、创造战争史上奇迹的地面雄师突破了地形的限制,成了蓝天蹈浪的空中劲旅。1998年的中,这支部队牛刀小试,扼守万里长江最险处的洪湖、,抢险救急,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不闻杀伐之声的和平年代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我们这支部队的回忆[1]。
空军陆战第1旅成立之初,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和苏联的伊尔-12飞机,数量少,机型旧,而且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于是部队采用了古老而原始的跳伞方式——伞塔跳伞。经过短短11天的训练,官兵们便基本掌握了跳伞的地面动作要领和降落伞的折叠技术。日,空军陆战第1旅进行了新中国空降兵的第一次跳伞。狙击第1营营长、战斗英雄崔汉卿率领62名官兵乘美制C-46运输机跳伞,拉开了中国空降史上崭新的一幕。翌年3月14日,当时任俄语翻译的沈元珍等4名女战士也进行了跳伞,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伞兵。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1师。1955年改称伞兵师。日,番号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改编为空降兵军。第15军前身为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9年2月改称第2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当年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大兵闻风胆寒,曾经涌现黄继光这样的战斗英雄。196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组成。原有的空降兵师也同时划归该军建制。从此,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逐步发展壮大。
当时,第15空降军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苏制安-2和国产运-5小型运输机,其速度、运载能力、续航能力都不能满足空降部队的要求。空降军的主要重火力装备为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坐力炮等,没有重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也没有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所以战斗能力远远未达到要求。飞机和伞具数量也不能满足部队跳伞训练的需求,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采用安全系数不高,但省时、省人、省钱而且训练周期相对要短的气球进行跳伞训练。
日,毛泽东主席作了重要指示:“空降兵要认真地搞起来,搞就要搞得像个样子,不充实的把它充实起来。”之后,第15空降军开始充实人员、飞机以及伞具等,并且扩建了自己的直升机团。尽管当时的飞机还不足以形成空降作战的能力,但跳伞训练却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5年和1985年,第15空降军先后两次进行整编,步兵比例被大幅压缩,技术兵种的比例由17%提高到43%。部队配备了榴弹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但还缺少能运载重武器装备的大中型运输机。
90年代初,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加速了空降兵部队的发展步伐。一批新型飞机、新型伞具、新型火炮等相继加入空降兵序列,使空降兵能够执行较大规模空降作战任务。中国空降部队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国产运-8、运-7中小型运输机和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以及国产直-8、直-9和俄制米-8/17直升机。伞具主要有第二代伞兵伞(伞兵9型伞)、翼形滑翔伞、动力飞行伞和重装空投伞等。压制火器主要有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22毫米40管轮式火箭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100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以及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主要有3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25毫米双管牵引式高炮、红樱-5和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和红箭”-8反坦克导弹等。中国空降部队还配备有伞兵突击车,用以执行快速突击作战任务。
和武器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空降兵部队着力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衔接”的人才队伍。1999年6月,空军学院组建了空降兵系,承担空降兵生长军官培训和在职军官轮训等任务。空降兵部队团以上干部全部达到大学文化程度,有的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一批空中能飞翔、地面能战斗、合成能指挥、平时能管理的新型高素质指挥人才群体正在崛起。中国空降兵部队诞初期,由部队改建而成。中国空降兵已发展为由炮兵、工兵、侦察兵、防化兵、导弹兵等十多个兵种合成、数十个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特殊兵种。先后完成了海岛、戈壁、高原、水网、山岳丛林和夜间,超风速等复杂地形、气象条件下的空降作战演习任务,多次受到军委领导的赞扬。
要求现代空降兵能够超越任何地面,实施远距离奔袭和全方位快速机动作战。特殊的兵种,特殊的使命,必须特别能战斗。
空降兵部队大力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针对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先后北上长白山区进行寒区野战生存训练,南下四川、广西,西进青海、西藏,开展“三高”试训和拉动演练,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丘陵及寒区、亚热带等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跳伞训练,以及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重装空投试验,组织了特种分队和伞兵突击车同机空降空投、翼伞渗透破袭、动力伞空中越点攻击等空降作战演练。空降兵部队从部队长到士兵,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职位高低,普遍掌握了5种机型、9种地形、开双伞、全副武装等8个课目的跳伞技能。在昼夜间、特种地形、武装跳伞及野战生存能力等方面,分队试训成果逐步转化为整营、整团的战斗力。
在茫茫的雪原的,空降兵跳伞着陆后迅速集结,破冰求鱼,持棍击兽,融雪为水,燃柴取火,野外生存数十昼夜,完成了敌后运动、快速穿插、分割歼敌等十三个训练课目。  在广西南部的,伞兵们一落地便扑向山岳丛林,,砍藤开路,泅渡潜伏,攀崖突击,连续翻越五十多座山,攀过九道绝壁,完成十多个野战课目训练。
在世界屋脊,空降兵落地后负重行军,连续突击,征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重重险阻。
在中国,空降兵训练海岛着陆,伞兵们全部安全着陆,无一人降落海中,千米海滩如大雪铺地。紧接着,火箭四射,烈焰腾空,枪声大作,匕首闪光,空降后骤然间攻占了“敌人”全部滩头阵地……空降兵部队使用新机型、新伞型,在实施大规模实兵、实装、实弹空降演练。成建制的伞兵和一门门轻型火炮、一箱箱弹药、一辆辆战车和后勤保障物资分批从天而降。伞兵们着陆后迅速集结,向目标发起猛烈攻击,展现了未来空降作战的壮丽景观。
在这次空降演习中,数十吨重的重装备和伞兵突击车首次空投成功,着中国空降兵部队已由单一伞降作战向合成作战的历史性跨越。空降兵部队所担负的特殊作战任务,需要士兵具有强健的体魂和超人的反应能力。官兵们每天除完成8小时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展伸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一兵多用,一专多能是合格空降兵的基本条件。一个空降兵战士,除了要熟练掌握陆军步兵的各项技能,精通手中武器,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一般技能。要能驾驶多种机动车辆,会跳多种伞型和机型,能在山区、高原、海岛、热带、亚热带和森林等多种环境下进行野战生存。为适应空降兵执行特殊使命的需要,1991年7月,中国空降兵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空降队。如今,她们已成了高翔云天的大鹏,能自如地应付恶劣天气,顺利地排除空中各种险情,准确降落在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任务。空降部队赶赴汶川灾区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14日,空降部队出动兵力首次在因地震与外界隔绝的阿坝地区茂县成功进行伞降。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和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同一天,首批运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也降落到地震中心汶川县城,完成极限性的空降救灾任务。
神兵天降撼山岳。中国新一代天兵已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胜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战能力,成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空降兵第15军系由第2野战军陆军第15军改编而成,其前身是1947年7月由太行军区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该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柴云振等著名战斗英雄和1.3万名功臣。改编以前,15军隶属武汉军区建制,下辖第44、45、29三个步兵师。
日,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并决定将隶属于空军的原空降兵师也编入15军序列。
据时任陆军第15军军长的赵兰田老人回忆,日,武汉军区电话通知他和军政委廖冠贤到军区开会。当时的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向他们传达了军委决定,将15军军部及所属第44、45师改建为空降兵,归空军领导;下午,赵兰田、廖冠贤、齐丁根、张显扬、王新等军领导干部到东湖畔的曹家花园武汉军区招待所,见到了就空降兵改建问题专程到武汉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刘在谈话中提到,空降兵是统帅部的战略预备队,在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中都是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过去我们只有1个伞兵师,不能成为一个兵种。我国国土辽阔,1个伞兵师太少了,空降兵要扩大,这次改建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兵种。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将15军改编为空降兵时,刘司令员说:这次改建是经过挑选和比较的。15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作了比较后,军委就定下来了……改建以后,15军番号就不改了,就叫空降兵第15军……
当时确定由陆军改编为空降兵的是15军军部和44、45两个步兵师共14645人。原属15军的步兵29师、军属炮兵基干团1个、军属工兵营和44、45师各1个高炮营、榴炮营共5个营则分别调归军委炮兵、武汉军区、济南军区以及陆军第1军等5个单位,共调出10175人,G-U-N9420支(挺)、火炮346门、车辆644台、军马370匹。
武汉军区党委、空军党委对15军的改建工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武汉军区政委钟汉华、副司令员孔庆德、政治部主任叶明,武空政委龙道权以及空军政委吴法宪、副司令员徐深吉、武空司令员傅传作等先后专程到15军检查和处理移交、改建工作出现的问题和苦难,对改建整编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展开的方法、步骤作了指示。
日,总参谋部公布了空降兵部队番号。从6月1日起,15军正式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步兵29师调离15军建制,归武汉军区直接领导,原空军伞兵师调归15军建制,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
在15军军部驻地湖北孝感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暨空降兵成立大会,标志着改建空降兵的任务胜利完成,空降兵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扩大为1个军,开始进入了新兵种的建设阶段。
部队根据空军党委所批准的空降兵军暂行编制进行了整编。军下辖第43、44、45三个空降兵师,共18810人。增编和改、扩建了一些新的单位和部(分)队,其中:43师扩编了2个步兵团,增编了1个炮兵营和通信连、工兵连、侦察连、防化连、高机连和气球队。军部和44、45师各增编1个气球队。整编后,44、45师各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气球队。军机关设司、政、后三部。司令部下设作战、侦察、训练、通信、科研、工兵、防化、军务、机要、管理等10个处和1个炮兵办公室,并且直辖通信营、工兵营和气球队等单位;政治部下设秘书、组织、干部、宣传、文化、保卫、群工、青年、直工等9个处;后勤部下设计划、政治、财务、军需、军械、车管、营管、油料、卫生、生产等10个处和管理科。
部队完成整编以后,军委任命原陆军第15军军长赵兰田(后任沈空政委)为空降兵第15军军长,原陆军第15军政委廖冠贤(后任武空政委)为空降兵第15军政委,原陆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齐丁根(注#)、张显扬(不久调离15军改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离休前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原空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方铭(后任武空副司令员兼15军军长)三人为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原陆军第15军副政治委员王新(后也离开空军,文革中曾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兼河南省军区第二政委,离休前为武汉军区顾问)为空降兵第15军副政治委员,还任命孙济云为军参谋长,卫景廉为军政治部主任,蒋英为军后勤部长,梁仁魁为军副参谋长,孙冠生为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任命赵登程、丁钊为第43师师长、政委;邓天福、张洪为第44师师长、政委;张治银、李尚文为第45师师长、政委。
此后,1962年4月,空军将空13师(运输航空兵)划归空降兵领导,并以空13师原属运-5独立大队为基础,扩编了1个运-5独立第6团,直属15军建制。1966年6月,空13师由15军调出。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空降兵部队先后扩建了运输航空兵团和直升机团,并且新组建、改建了一些兵种部、分队。
1985年精简整编以后,15军所属的3个空降兵师分别压缩为旅,并将其按照空降兵部队任务要求、训练要求以及作战特点划分为教导旅、机动旅、快反旅。90年代以后,由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3个空降兵旅再次恢复为空降兵师建制。
应该说由于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以及我国所面临国际、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空降兵部队的建设在90年代以后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现任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即为空降兵部队出身,而在他以前,85年以后,还没有1个非飞行员出身的干部走上这一级领导岗位;98年抗洪中,由于空降兵部队的出色表现,15军军长马殿圣少将也直接提升为空军副司令员。(后由于军委空军军事副职数超编而改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尽管军委空军和大军区平级,由军长直接提升为大军区副司令员在陆军部队屡见不鲜,但由于空军部队在军与军委空军之间还有军区空军这一级机关(副大区级),因此空军的军长要想直接提拔为军委空军副司令员是少见的,一般需要在军区空军一级的副职(同样为正军职)上过渡一下,如景学勤副司令员,先由军长提为广空副司令员,而后才晋升空军副司令员。因此,可以说马殿圣的提拔应该算得上是论功行赏,破格晋升。新中国第一代空降部队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部队的发展史来看,其发展经过了三部曲的历史变革。
首部曲是接收国民党伞兵部队。日,在上海的国民党伞兵第3团利用从海上移防南下的机会,改航道驶向连云港,宣布起义。4月18日,连云港新海连军民为起义伞兵召开了欢迎大会,新海连特委书记谷牧致欢迎词。当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来慰勉复电:“庆祝你们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而加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举动。希望你们努力于政治上和技术上的学习,为建设中国的新伞兵而奋斗。”伞兵3团起义后,改编成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7总队(伞兵总队)。刘农骏担任总队长,后任我军第一支空降旅副旅长。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其间,与随同访问的刘亚楼又就组织伞兵问题,与苏联政府交换了意见。毛泽东还亲自致信斯大林,提出聘请空降兵顾问41人,订购伞兵部队用的降落伞300具,斯大林爽快地答应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部队的组建,从此拉开了序幕。
二部曲是组建空军陆战第1旅。日,中央军委正式决定以第9兵团第89师师部为基础,从各军区陆军部队中抽调部分官兵组建伞兵部队,华东军区军政大学伞兵总队也加入了这支部队。7月17日,中央军委确定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首任旅长由26军77师师长王建青担任。
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河南某地正式组建完毕。17日,举行了庆典大会,第三野战军副参谋长周骏鸣代表中央军委授予空军陆战第1旅军旗。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陆战1旅后来又扩编成我军第一个伞兵师。
能在各种地形、全方位执行空降作战任务
第三部曲是组成空降军。日,中央军委决定把在上甘岭打出威名的陆军某军改建为空降兵。7月1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我军又一个新兵种宣告成立。
空降兵是一支不仅能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而且能够独立执行任务,完成特殊使命。我国幅员广阔,空降兵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强,哪里有战事,就能快速出现在哪里。
一次次的搏击,一次次的突破,中国空降兵已全部完成我国各种复杂地形上的跳伞和野战生存训练,掌握了空降兵必备的军事技能。一个标准的空降兵军下辖三个空降兵师、一个运输航空兵团及通信、工兵、防化等专业分队;空降兵师下辖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直升机团及通信、工兵、防化、侦察等专业分队;空降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特务连;空降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2009年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第十五军)
(四)空军空降兵第十五军(湖北孝感,95829部队)
空降兵第15军系由第2野战军陆军第15军改编而成,其前身是1947年7月由太行军区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改编以前,15军隶属武汉军区建制,下辖第44、45、29三个步兵师。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并决定将隶属于空军的原空降兵师也编入15军序列。原属15军的步兵29师、军属炮兵基干团1个、军属工兵营和44、45师各1个高炮营、榴炮营共5个营则分别调归军委炮兵、武汉军区、济南军区以及陆军第1军等5个单位。1961年5月31日,总参谋部公布了空降兵部队番号。从6月1日起,15军正式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步兵29师调离15军建制,归武汉军区直接领导,原空军伞兵师调归15军建制,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7月1日,在15军军部驻地湖北孝感举行了空降兵成立大会,标志着改建空降兵的任务胜利完成,空降兵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扩大为1个军,开始进入了新兵种的建设阶段。部队根据空军党委所批准的空降兵军暂行编制进行了整编。军下辖第43、44、45三个空降兵师,共18810人。增编和改、扩建了一些新的单位和部(分)队,其中:43师扩编了2个步兵团,增编了1个炮兵营和通信连、工兵连、侦察连、防化连、高机连和气球队。军部和44、45师各增编1个气球队。整编后,44、45师各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气球队。部队完成整编以后,军委任命原陆军第15军军长赵兰田为空降兵第15军军长,原陆军第15军政委廖冠贤为空降兵第15军政委,原陆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齐丁根、张显扬和原空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方铭三人为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原陆军第15军副政治委员王新为空降兵第15军副政治委员,还任命孙济云为军参谋长,卫景廉为军政治部主任,蒋英为军后勤部长,梁仁魁为军副参谋长,孙冠生为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任命赵登程、丁钊为第43师师长、政委;邓天福、张洪为第44师师长、政委;张治银、李尚文为第45师师长、政委。此后,1962年4月,空军将空13师(运输航空兵)划归空降兵领导,并以空13师原属运-5独立大队为基础,扩编了1个运-5独立第6团,直属15军建制。1966年6月,空13师由15军调出。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空降兵部队先后扩建了运输航空兵团和直升机团,并且新组建、改建了一些兵种部、分队。1985年精简整编以后,15军所属的3个空降兵师分别压缩为旅,并将其按照空降兵部队任务要求、训练要求以及作战特点划分为教导旅、机动旅、快反旅。90年代以后,由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3个空降兵旅再次恢复为空降兵师建制。
第15空降军下辖
第43空降师,驻河南开封,下辖127团、128团、129团;
第44空降师,驻湖北武汉,下辖130团、131团、132团;
第45空降师,驻湖北黄披,下辖133团、134团、135团;
军直属运输团,驻湖北武汉,装备运-8、运-5;&
历任军长:上将(2.12)、中将(代4.3,6.7)、少将(代5.1,7.8)、上将(7.8)、少将(4.1)、空军中将(8.1)、(3.5)、中将(7.12)、空军中将(3.12)、空军中将(9.12)、空军少将(?.?)、空军少将(200?.?-2011.6)、少将(2011.6-);
政治委员:少将(4.3)、少将(4.10)、少将(7.8)、张纯清(8.1)、大校(2.10)、(7.1)、朱泉(7.12)、(1.12)、(5.9)、(2.11)、(8.3)、(2009.3-
副军长:少将、中将、上将、少将、齐丁银少将、少将(7.8)、少将(4.4)、(8.9)、(9.1)、大校(8.1)、(9.3)、(1.7)、空军中将(4.1)、(2.3)、孙济云(9.8)、中将(3.5)、空军少将(6.4)、肖树森空军少将(7.12)、空军中将(6.4,0.2)、空军中将(3.12)、空军少将(0.12)、武运平空军少将(8.12)、空军少将(0.12)、空军少将(6.9)、空军少将(2000.12-)、空军少将(2001.?-2006.11)、郑诗康空军少将(2003.12-)、空军少将(2007.5-)、空军少将(9.1)、空军大校(2009.6-);
副政治委员:少将(5.7)、李尚文(9.7)、张纯清(7.8)、张昭剑(8.9)、(1.2)、朱亮天(2.3)、叶振华(3.5)、朱泉(6.4)、空军中将(7.12)、田瑞昌空军少将(1.1)、空军中将(1.12)、空军少将(8.12)、应世康空军少将(1998.12-)、空军少将(1998.12-)、空军少将(2010.7-);
参谋长:少将(0.1)、齐丁银少将(1.6)、孙济云大校(5.7)、赵梗(9.3)、中将(0.2)、冯乃秀 (3.5)、尤多福(6.12)、空军中将(7.12)、空军中将(0.6)、空军少将(4.12)、空军少将(9.12)、空军少将(7.9)、李凤彪空军少将(1.7)、
政治部主任:(5.4)、张纯清(7.8)、牛亮天(3.12)、 少将(3.5)、周良喜少将(6.4)、朱永清(1.1)、(8.12)、空军少将(1.6)、(2011.6- );
空降军简史
一、解放战争: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15空降军是1961年6月1日在陆军第15军的基础上组建的。第一任军长为赵兰田少将,武汉军区空军副政委廖冠贤兼任空降兵15军首任政委。
陆军第15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组建于1947年,是继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6纵队之后,第三支太行山子弟兵纵队。首任司令秦基伟,黄镇(中国驻美联络处第一任主任)任政委。第九纵队一成立,就随陈(赓)谢(富治)大军南渡黄河,挺进中原。后来参加了淮海战役,战斗力提高很快。1949年3月9纵编为第15军,隶属二野4兵团(陈赓兵团),仍由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委。
在渡江战役中担任兵团先遣军在安徽芜湖一线突破敌军江防,而后以勇猛动作向敌侧后突击,一口气打到福建北部,切断汤恩伯四十万大军向内陆退却的通道。毛泽东对此十分满意,他在给林彪等四野主要负责人下达向桂系深远后方大迂回,大包抄的指示中就以15军一气打进敌纵深700公里的战例为例激励四野部队树立信心。
15军在四兵团的指挥下参加了两广战役和进军大西南。1950年大西南除西藏以外基本解放,15军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其时,属下的第43师还在云南剿匪,遂脱离15军建制,15军补充以四川翻身农民为主的第10军第29师。15军辖29、44、45三个师在河北经紧张的换装和训练,于1951年4月入朝,立即参加了第5次战役,经受了严峻考验。
二、抗美援朝:八面威风上甘岭
1952年9月,美国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所谓的“海空优势补偿”,命第八军于10月25日突然集中大量兵力和密集火力向位于金化地区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的两个支撑阵地发起“金化攻势”,猛烈攻击我前沿防御的重要支撑点,企图依靠火力和空中优势一举占领五圣山地区。
美军“金化攻势”重点突破的就是由15军45师担任值守的上甘岭。在上甘岭,“联合国军”先后投入美第7师,韩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战斗空前激烈。第45师135团通讯员黄继光在反击战斗中英勇地用胸膛堵敌军的火力点,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第29师87团战士邱少云在敌前潜伏被敌军燃烧弹烧着的情况下严守纪律,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部队潜伏的隐蔽和最后冲锋的胜利。
经过7天激烈、残酷的战斗,共歼敌七千余人,使敌军始终不能占领阵地。在表面阵地被敌摧毁后,第15军转入坑道与敌军继续开展顽强的战斗。面对敌人筑堡封锁、轰炸爆破、燃烧烟熏、放毒、堵塞、铁丝网围困等妄图破坏我坑道、困死我坑道分队的企图,我坚守坑道官兵克服了缺粮、缺水、缺弹、缺药和空气污浊以及人员伤亡不断增加等严重困难,在纵深火力和兵力支援下,展开了小分队出击活动,炸毁敌堡,以冷枪冷炮杀伤敌人等反围困斗争。
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的战士们前仆后继,与12军31、34师一道顽强战斗43天,击退了“联合国军”的猖狂进攻,彻底粉碎了金化攻势。此役共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上甘岭成了美军的“伤心岭”(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语)。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军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象征。在战场条件空前残酷,敌军火力密度超过了二战中最残酷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我军的火力密度也属空前,这场生死之战对我军从小米加步枪向现代化战争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说在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表现了我军的“矛”之利,那么上甘岭战役显示的就是我军的“盾”之坚。
长津湖,上甘岭,美国佬记住中国人的铁拳!
三、改建为空降军:海阔天空从头越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下令,以从陆军部队抽调战斗英雄和模范的班、排干部为主组建伞兵部队,空降兵领导机构也从有作战经验的步兵师部、团部、营部中选调。师、团级干部主要由第三野战军部队抽调,以利对台作战。
1950年7月,空军第一陆战旅旅部以三野30军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为发挥空降兵的战略机动能力,军委将地处中原的开封、郑州、新乡、安阳等地选为空、伞兵部队的驻防和训练基地。同年9月空军陆战第一旅在河南开封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以及战车、迫炮、加炮各1个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一个教导队,全旅共五千余人,正式名称为“空军陆战兵”。同年12月该旅又扩编为空军陆战第一师,几经易名在1957年4月正式改称“空军空降兵师”。
六十年代初,中国军事战略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台海形势日趋紧张,中印边境冲突愈演愈烈,西北边境地区也极不稳定。军委考虑增强战略机动力量,于1961年6月决定扩编空降兵部队,组建空降军。当时中央军委在全国几十支野战军中,反复遴选出三支,交刘亚楼空军上将挑选。这三个军分别来自一野、二野和四野,来自二野的就是15军。此时的第15军辖44、45两个师,原属第43师因留驻云南剿匪没有随军部入朝,后改制为昭通军分区。
刘亚楼在三个军中选择了第15军,选定后刘司令给首任军长赵兰田和政委廖冠贤留下这样一段话:“这次改建为什么选到15军?这也是经过挑选和比较的。15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作了比较之后,军委就决定下来了。”第15军自朝鲜回国后一直驻湖北孝感地区,隶属武汉军区。改制为空降军后,将空军陆战第一师编入,并借用原43师番号,称空降兵第43师。因此现第15空降军属下的第43师并不是15军老部队的43师,只有第44、45师是15军的老底子。
四、战略转变:昔日“空中游击队”今日的战略军团
受长期游击战思想的支配,在组建空降军之初,我军是将其作为“空中游击队”使用的。确定空降兵的任务是“夺取并扼守敌纵深内重要目标或地域,破坏敌方指挥机构、机场、港口、交通枢纽、后勤基地、重要武器,以及支援在敌后作战的部队和游击队等特种作战”。即将空降兵作为实施敌后破袭任务的“游击队”。
六十年代末,中苏边境冲突后,军委才对空降兵的战略机动性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空降兵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可实施全方位立体作战。”遂将空降兵定位为担负战役战略任务机动突击力量,由过去的内线防御作战向未来的外线进攻作战转变。
空降兵战略任务的转变,导致武器装备发生变化。邓小平1975年主军后,对空降兵作了三次结构改造,压缩普通伞兵,增编反坦克导弹、防空武器、榴弹炮等重武器,火力获得增强。1985年军队整编,15空降军建制也由师团体制改为旅营体制,技术伞兵由原额的17%升至43%;普通伞兵由原额的53%下降到23%。空降兵部队已发展成引导、侦察、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汽车兵等8个兵种,以及36个专业组成的特种兵部队。
进入九十年代,台湾形势日益险峻,台海作战样态决定空降兵具有无可替代的跨海攻击作用。空降兵部队受到军委的特别重视,工程师出生的江总书记尤其重视未来高科技条件下打赢战争技术准备,第15军成了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凸现重点建设的最大举措,就是投入十几亿元为空降兵部队换装大中型运输机,改变以往以运-7、运-5等中小机型为主的运输装备。大型运输机速度快、航程远、可超越地理条件限制,是将作战人员和物资迅速送到远距离战场实施快速机动作战的最理想装备。
空降作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运输机配合,且最好是大型远程运输机。新时期强化空降战力首先从提升空运能力着手。首先加速从俄罗斯买进伊尔-76大型运输机,取得团级规模的运送能力;其次大量换装国产运八中型运输机,提高连级规模运送能力,使空降兵部队的每个班都能配备重型武器,迅速提升远程攻击作战的能力。现在,第15军的运输飞机已由过去以运七和运五中小型运输机为主,发展成以伊尔一76和运八大中型运输机为主,随着国产动力伞的研制成功,使用机动伞的技术伞兵将会成为空降兵的主力。此外,专门为空降兵研制的轻型坦克、自行火炮、伞兵战车、通讯指挥车等也已投入使用。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国空降兵特别强化了C3系统,其通信保障分队每人都精通多种通信技术,会使用国内外先进通信装备;每人都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能使用多种机型伞型空降,人人都会驾驶车辆,每人都会使用四种以上武器,具备恶劣条件下的野外生存能力。
中国空降兵的伞兵供氧装置,使他们具备了在5000米以上高度空降的能力。这种装置原来是用于中国西部高原空降的,但在未来跨海空降行动中,也具有重大价值。空降兵从高空跳伞,借用新型滑翔伞就能在空中飞翔十几公里,无声无息地突然给目标以猛烈打击。采用这种新的战术,运送伞兵的运输机就可以不再接近目标,从而避免了损失。当前台湾军队对付旧式空降的办法甚多,也颇为自信,但新的空降战术将使台湾军队无技可施。
五、空中雄狮:旧貌变新颜
现第15空降军下属第43、第44、第45三个空降旅(师),一个航空运输团和一个直升机团,军属机场七个。
现装备运输机有:
1、波音737-200四架。这是军队停止经商后,空军办的联航并入民航前划拨过来的飞机,将来可能还有几架入役。受中美两国协议的约束,该机不得直接作为战斗使用。所以,该机型现在主要用于空中指挥、战时伤员运送、物资运输等,在1999年进行的青藏高原、大西北等高寒地带的伞兵训练中也有两架波音飞机参加。
2、伊尔-76十六架。该机的最大速度85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500千米,一次可空投1200名伞兵或40辆伞兵战车,是目前空降兵拥有运输能力最大的运输机,是投送团级规模兵力的主力机型。由于我国不能制造大型飞机,我军空降兵配置团级规模运输机很受限制。
3、运-8六十八架。该机是An-12的仿制品,装有4具涡桨六型甲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650千米/时,最大航程65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近11小时。运八由5人操纵,最大散货运载量20吨,集装货运载量16吨,可空运全副武装的士兵96名或空降伞兵82名,也可载运2辆中型卡车及随车装备与物资,或载运2辆伞兵战车。是连级兵力投送的主要机种。
4、运-7三十七架。运-7属排级规模运输机,尾部开有供人员进出和装卸货物的落地舱门,最大起飞重量24吨,可在泥土跑道的野战机场起降,最高巡航速度440千米/时,装载3.3顿货物时的最大航程之2000千米,最大负载航程1040千米。可装运38名全副武装士兵或29名伞兵,也可装载24副担架和1名医护人员,还可外挂2吨货物或武器。
此外,还有运-5、Z-9直升机等飞机。第15军目前的运力,一次可投送全副武装(携带作战用轻重武器)的士兵13000余人,如果考虑战时损耗,保留预备飞机,一次只可投送8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就攻打台湾而言,运力显然还不足。
六、天安门前受检阅:如鹰如虎空降兵
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由第15空降军组成的徒步第十一方队那身以白为底色的迷彩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影响。第二天出版的《解放军报》是这样描述他们的:“在天为雄鹰,落地成猛虎。当身着蓝白迷彩服的空降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人们感到了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空降兵是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他们似神兵天降,奇袭敌后。这种特殊使命,使他们练出特殊的作战技能。在中原进行的一场重要演练中,人们看到了他们降龙伏虎的技能。当新型运载机进入空降空域时,随机飘出朵朵伞花快速着地,战士如猛虎一般抢占了附近的山头,开辟空降场。在他们的指挥引导下,大批运载机群临空而至,刹那间,大小伞花布满天空,一辆辆野战加油车、一箱箱物资从天而降。这次重装实投演练的成功,标志着空降兵又填补了一项空降作战的“空白”。
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需要,他们积极开展新机型、新伞型训练,很快使4种机型、7种伞型、新的离机编组形式等空降技术在部队迅速普及。目前,空降兵部队90%的团队成建制地形成新机新伞空降的能力。在实现跳伞技能更新换代的同时,他们对新的作战样式进行积极探索,使300多项体现高技术作战特点的新科目走进了训练场。空降兵还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海岛登陆、山地进攻、城市作战、空中进攻演练。
我军第一部空降兵战役学、战术学、作战条令也先后问世,促使空降兵战斗力实现新飞跃。从东北雪原、南海岛屿到十万大山、世界屋脊,从平原湖泊到山区森林,他们在各种复杂地区进行空降作战演练,使部队已具备了到处能飞、到处能降、到处能打的特殊作战本领。
孤军远投,敌后作战。为适应恶劣的作战环境,空降兵把野战生存训练作为部队每年必须进行的“传统课”。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脉,空降兵进行了高原跳伞和野战生存训练,空降战士在这“生命禁区”整整生存训练了51天。寒冷的冬季,他们将万人千车拉出去,实施“兵撒大别山”战役机动和野战生存演练。20个专业兵种,数十种轻重火器连续15天在大山里进行真枪实弹的“作战”。特殊的训练使这支部队的鹰姿虎威更可畏。”
为了给台独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量,也为了适应现代局部战争突发性和快速部署的需要,1998年底举行的中央军委第24次会议决定,在2001年底前在第14、21、38、54军组建空降旅或团;2005年前,再为四个集团军组建空降兵。也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第15空降军不再一枝独秀,空降兵将成为陆军合成作战的常规兵种。
第15空降军属空军序列,但作为我军唯一的空降军,是直接受中央军委节制的全军快速部署部队,同时担当广州军区战略预备队。现军部驻湖北省孝感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