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王光美简历的图片是什么时候拍的?什么条件下拍的

王光美为什么会选择到河北省桃园进行“四清”试点?|王光美|刘少奇_凤凰历史
王光美为什么会选择到河北省桃园进行“四清”试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正因为“大跃进”期间刘少奇、王光美与卢王庄、桃园有这样一段渊源,才有了后来“四清”运动时王光美到桃园进行“四清”试点。
1958年下半年,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鼓动下,全国浮夸风盛行一时。刚开始时关景东他们计划每亩产量达到650斤,力争700斤。在当时条件下,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抚宁县委第一书记强华找到关景东,要求他们&胆子要再大一点儿,劲儿再鼓一鼓,产量再提高一些。&他们被迫又提出亩产&保700斤、争800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县委决定在东方红高级社搞试验田,由强华亲自挂帅,县农林局局长刘林清和一名技术员长期驻守,指导全面工作,并拿出30亩地搞试验田,计划亩产&保1000斤&。在这一年里,在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东方红高级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早出晚归,辛勤耕耘,精心管理,加之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十分喜人,形势一派大好。 刘少奇前往视察 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工作会议。8月初,一些领导同志陆续抵达北戴河。8月4日,刘少奇也到了北戴河。 北戴河会议前夕,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连警卫都没带,骑着高头大马,信马由缰,由北戴河向西北方向奔来,沿途边走边看,进入东方红高级社地界后,看到庄稼长势喜人,和沿路其他地方一比,形成了明显差异。他到生产队队部、饲养处一看,管理得也是井井有条。回去后向邓小平汇报。 8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邓小平、国防部长彭德怀等,在河北省副省长高树勋、唐山地委第二书记周振华等人的陪同下,到抚宁县卢王庄乡东方红社和王各庄乡东升社参观考察。他们参观了双万斤多穗高粱、双万株玉米、800斤皮棉的棉花和第二队5000斤谷子等红色卫星田,并参观了养猪场和养兔场。在王各庄乡东升社观看了周振华搞的多穗高粱试验田和东升社的试验农场。&领导同志们的视察给了这些乡社的人民巨大的鼓舞,更增强了人们的革命干劲,他们决心要用更大的丰收来答谢领导同志们的亲切关怀。&&在朱德副主席等离开以后,卢王庄乡立即召集了全乡的支部书记会议,当即修改了生产指标:全乡粮食亩产量由原来定的保证3936斤、争取5100斤,提高到保证5000斤、争取6500斤。东方红社的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保证5300斤、争取6000斤,提高到保证8000斤、争取10000斤。&8月16日《抚宁报》以《朱德副主席等来我县视察,勉励我县人民鼓足干劲争取更大丰收》为题进行了报道。 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及夫人王光美也来到东方红社视察。唐山地委第二书记周振华、抚宁县委第一书记强华、县长曹文忠陪同。大家告诉刘少奇,今年全县播种107600亩多穗高粱,平均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在多穗高粱试验田里,东方红社副主任关景东和农业技术员关希顺向刘少奇介绍了多穗高粱的生长情况。刘少奇问:&1亩地多少株?&关景东答道:&8400株。&刘少奇问:&每株平均几个穗?&关景东说:&平均4个,不到5个穗。&接着问:&晒干了之后,一个穗能打多少粮食?&回答说2两半。刘少奇笑着说:&那总可以超过10000斤喽!&大家说:&10000斤是有把握的!&刘少奇说:&还可以想些办法争取15000斤嘛!&刘少奇又来到第二队队长赵玉先种的谷子试验田,他问了谷子种植情况后,赵玉先答道:&深翻1尺半,施肥20000斤,每亩地密植96000株。&刘少奇说:&山东的谷子深翻5尺,施肥11万斤,密植264000株,1亩地可产50000斤!&刘少奇问:&全社11000亩土地,平均亩产5000斤有没有保证?&东方红社主任赵占春答道:&有保证。&县长曹文忠给刘少奇介绍赵玉先要搞1亩越冬白薯:让白薯长到明年2月,要亩产50万斤,命名为&东风号&。明年还要用越冬薯秧栽种,要搞亩产160万斤的试验田。刘少奇很感兴趣,问:&越冬白薯?怎么个越法?&赵玉先说:&铺上2尺马粪,盖上暖室,搞成沼气池发电,用电灯照明,促它生长。&刘少奇连连称赞说:&好!搞上温室,不只种白薯,还要种韭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让农村食堂冬天也能吃鲜菜,好不好?&大家都说好。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关景东,在回忆录里对刘少奇、王光美的到来,也作了回忆。他说: 大约是1958年8月中旬的一天,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也到了我们东方红社。这一天,风和日丽,周振华、强华、曹文忠以及卢王庄乡党委书记刘永会、东方红社妇女主任陈桂芝和我一起受到刘少奇的接见。接见时我向刘少奇汇报了全社的情况,王光美不时地作记录,并不时提出问题。由于刘少奇是湖南口音,有时问话、说话我们听不懂,王光美及时进行重复。当刘少奇问唐山情况时,周书记做了扼要汇报。之后王光美提出到试验田看看,我说:&试验田很远,坐去吧!&王光美问:&有多远?&我回答:&有一里多地。&王光美说:&少奇同志可以走五里多路,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责任编辑:蔡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1/11 09:13
01/11 07:49
01/11 08:48
01/11 08:49
01/11 08:50
01/11 09:35
01/11 09:58
01/11 09:58
01/10 11:46
01/11 09:59
01/10 16:08
01/11 15:05
01/09 09:14
01/10 10:54
01/11 09:44
01/11 09:44
01/10 10:53
01/09 09:27
01/11 08:19
01/11 08:18
01/11 08:19
01/11 09:31
01/11 08:19
01/11 15:07
01/11 11:49
01/11 11:49
01/11 11:49
01/11 11:49
01/11 11:50
01/11 15:03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293910
播放数:539165
播放数:307867
播放数:202894
48小时点击排行本页位置 >
王光美:历经磨难&不改宽容
&  有这样一位女性,在身为国家主席夫人时,一夜间被加以罪名,投入监狱长达12年之久,出狱后仍然真诚地拥抱生活……这位女性就是王光美。
  出身名门望族  王光美的家谱记载着一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她的父亲王治昌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毕业后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商科,回国后考取商科举人。在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时,任农商部参事,后升至工商司司长、代理农商部长……成为当时管理中国经济的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北洋政府器重。王治昌学识深邃,思想开明,敬佩和同情孙中山等人的革命事业。他的留日同学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后,王治昌愤而退出政坛。日伪时期,为了生活,他靠出租房屋,聊补家用。日伪邀他出仕做官,他坚辞不受。解放后,年逾古稀的王治昌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员。  王光美的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她贤达、进步,曾冒险掩护和营救过我党多名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她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王家的三进宅院大小有几十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时候,北京市规划要建设民族文化宫,董洁如得知自己的宅院在拆迁之列,毅然把房子全部捐赠给国家。这位慈祥恬静、自尊不争的老人,却在“十年动乱”中被关入监狱达4年之久,1972年7月病逝于狱中。  有名的“数学三王”  王光美在家里排行第七,上有6个兄长,下有4个妹妹。这个家里有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有“飞虎队”的抗战英雄,有经商救国的民族工业者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动荡的年代,王家每个人都基于自己对时局的理解,表现出各自的政治取向。由于兄妹中有4人是共产党员,在不同政治观点的争论中,他们常常占上风,有时甚至会在饭桌上争得面红耳赤,王治昌就说“饭桌上只叙天伦之乐,不谈政治”,并就此在家中立下了规矩。  王光美上中学时,由于天资聪颖,她跳过高一的课程,直接上了高二,但在全市中学数理化会考时,仍居于前列。她的数学成绩和另外两位姓王的男生一起,排在全校的前三名,被称为“数学三王”。1939年9月,王光美考入德国人开办的北京辅仁大学,在数理系就读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当年,她考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全额奖学金博士研究生。1946年春节期间,在王光美正打算到美国留学时,受地下党组织的邀请,她担任了北平军调部中共方面的翻译。从此,她踏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北上延安认识了刘少奇,并结为夫妻。27岁的王光美在和刘少奇结婚时,也同时成为刘少奇原有5个孩子的母亲。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的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的一男一女:刘涛和刘允真。
1978年,王光美与兄妹在北京故宫角楼前合影,左四为王光美,左五为王光英。
&&& 秦城监狱的12年
时间很快到了1967年,9月13日凌晨3点多,夜色苍茫之中,一辆军用吉普车突然停在中南海王光美的住所前,几个不速之客闯进住处,宣布对她正式逮捕。在此前后,她受到了无数次围攻式审问,充满逼供、欺骗和辱骂。两个月后,王光美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监狱,开始了隐秘的监牢生活,监号是67130。她被单独囚禁在二层楼的一间牢房,里面又脏又湿,墙壁霉湿半截。平时要求必须坐着,脸朝门口,不能靠墙。有时她坐着没事,捻捻头发,哨兵就马上走过来,问:“你手上是什么东西?”12年里,她不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只知道是上午、下午,抬头透过牢门上监视的小窗户才知道是阴天、晴天……  在王光美逐渐钝化的意识中,不断浮现出亲人们的身影。少奇怎么样?孩子们在哪里?幼女小小见不到妈妈会怎样?她一概不知。王光美后来回忆,那时她常想起少奇与她最后分手时留下的话,相信党和人民总会把问题搞清楚,历史总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不管遭受多大的冤屈和磨难,她坚定地要活下去。  她向监狱申请送些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来,没想到的是,东西送来后,意外地夹杂着一双刘少奇的袜子。她万分惊喜,忙把这双袜子珍藏起来,想念少奇和孩子们的时候,就悄悄看看这双意外得来的袜子。  在狭窄的斗室里,王光美坚持进行一些徒手锻炼。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努力让自己的心理生活在正常的世界,尽量做到身体被囚禁,精神却仍然健康和自由。  1971年9月,林彪事件发生后,王光美的孩子们就给中央和他们熟悉的叔叔阿姨们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毛主席在宋庆龄转来的信上批示:父亲已死,可以见见妈妈。日,王光美的4个子女,刘源、刘涛、刘亭亭、刘小小历尽曲折,终于见到了他们的母亲。此时的母亲瘦弱不堪,满头灰白头发,连腰也伸不直。穿着一身旧黑衣,神情麻木、迟钝……原本幸福美满的大家庭,6人身陷囹圄,4人因被迫害而惨死。王光美的幼女小小与父母分别时只有6岁,母女12年后相见时,彼此竟不识对方了。  被释放后的1979年春节,王光美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联欢会,这是王光美12年来第一次公开露面。先是一部分人认出了她,走过来同她握手、拥抱,后来人们越聚越多,把王光美包围起来,王光美从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脸上,看到了人们的怀念和敬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刘少奇的问题尚未最终解决,王光美不便过多露面。在一次会议上,她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在主席台上,散会时,想过去打个招呼。邓小平看见她后,显得很激动,老远就站了起来。他一站起来,主席台上的人也都站起来,会场上爆发出一片掌声。  虽然饱经磨难与忧患,但王光美从不怨天尤人,始终秉持乐观宽容的处事品性,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她以化解恩怨之心,使毛刘两家后代的来往逐渐密切起来。她说:“我是这两个家庭中唯一的长者了,你们都是我的儿孙,你们一切都好了我才能放心。”  毛泽东、刘少奇两人出生地仅一山之隔,1922年开始相知相交,尔后风雨同舟,舍身为国,共同攀上了辉煌的巅峰。新中国成立后,在国策上发生分歧。在历史掀开新一页的今天,两家后人能相聚一堂,是两家的幸事,也是民族的幸事。  (摘自《王光美私人相册》,有删节,新华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现在的位置:&&& &&&&& &&
刘少奇与王光美的传奇爱情:相濡以沫 风雨无悔
  刘少奇与王光美传奇爱情:相濡以沫 风雨无悔
  王光美和刘少奇出访印尼回国后,收到了苏加诺夫妇送来的一幅两人合影。她和刘少奇到北京的中国照相馆也拍了一张,回赠对方。这张照片洗了两张,这张曾摆放在王光美的屋内。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编辑:李桂英&&日期: 09:46:00王光美私人相册
王光美(),曾名董朴,祖籍
在父母家的院子里。王光美和刘少奇的第一个孩子平平出生后,董洁如担负起了照顾外孙女的事。(左起:光和、光美、母亲、父亲、少奇,婴儿为平平)
毛澤東看望劉少奇、王光美一家(1962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光美枪击毛遗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