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铁道部延迟退休的看法被抓的看法

第A14版: 北京新闻
&&&&标题目录
&&&&&&&&&&&&&北京晨报网
铁道部调研员退休8年获刑
&  犯受贿罪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终审被判13年半  今年69岁的张某,2005年12月从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正处级调研员的岗位上退休,而退休8年后,2013年7月底,张某接到了北京铁路检察院反贪局的电话。张某在职期间收受他人贿赂,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罪行一一被查实。日前,张某被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将在案扣押的受贿款20万元及其非法所得613万余元予以没收。  经过&利用职权收受贿赂  法院审理查明,1999年6月,株洲海天工程塑料实业有限公司和株洲车辆厂联合研制,由海天公司生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向铁道部提出技术审查申请。张某代表铁道部运输局货车处组织专家评审,并由张某拟稿,铁道部运输局货车处于日发文,批准了海天公司生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的技术审查,同意投入生产。2003年,张某代表铁道部运输局货车处组织专家审查,并由张某拟稿,铁道部运输局公布了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的技术条件。  而2000年至2005年,原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某(已判刑)、海天公司董事长赵某为感谢张某在上述产品生产、推广过程中给予的关照,同时为了继续与张某搞好关系,方便开展工作,先后于2000年和2001年春节,各送给张某1万元,在2002年至2005年间,每年均给张某2万元,共计10万元。  对于自己多年给张某送钱的原因,海天公司董事长赵某案发后表示,自己一是为了感谢其在技术审查过程中提供的方便,同时也为了让张某以后能够继续给予帮助。  调查&巨额钱款来源不明  张某最初被调查是因为检察院收到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线索。日,张某经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电话传唤后,主动到检察院接受询问,如实供述了其家庭财产明显高于其合法收入,且无法说明来源的主要犯罪事实。  张某一家共有5套房产,其中二七剧场路有两套福利房,后卖掉一套,西三环有一套妻子单位分的福利房,在西直门和延庆还各有一套商品房。此外,张某家在珠海还有一套房产,登记在妻子李某名下,据张某交代,2009年其购买这套房子时,为了不在亲戚朋友面前露富,还特意找到小舅子借了60万元,但没过多久就把钱还了。除了车子和房子,张某一家人还花300多万元为自己购买了保险。  经过调查,张某家庭财产总值1500余万元,扣除其受贿所得人民币20万元,借款人民币100万元,正当合法收入人民币800余万元,尚有600余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而铁道部人事司出具的证明显示,1987年到张某退休前,工资性收入总计为人民币39万余元,1981年到退休前,各类补贴共计人民币3万余元,2005年退休后至2013年间案发前,其退休工资合计人民币51万余元。  对于无法说明的钱款来源,张某到案后供述,其家庭收入除了和妻子二人的工资外,还有其在担任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高级工程师期间,代表运输局组织会议,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和产品的审查过程中,供货生产厂商给的费用。张某从1975年开始负责这方面工作,其承认自己做这些是正常履行公务,不应收取供货生产商给的费用。  判决  两罪并罚  获刑13年半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此外,其家庭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且不能说明来源,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据此作出一审判决,以犯受贿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0年;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在案扣押的受贿款20万元及其非法所得613万余元予以没收。  判决作出后,张某不服提出了上诉,张某认为原审判决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数据有误,本罪构成犯罪主体应为国家工作人员,而自己2005年已经退休,所以相关财产数额计算的截止日期应为2005年1月之前。此外,张某还声称自己有部分收入为评审费,这部分不应该认定为非法所得。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审审理后认为,张某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张某未能对差额部分说明来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状态一直持续,原审判决对其家庭财产数额计算的截止日期并无不当。  日前,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张某的上诉,维持原判。晨报记者&何欣
版权所有 北京晨报 1998 - 20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晨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8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播放列表原铁道部分流员工被承诺:都将按公务员待遇退休
财经国家周刊
】【】【】
 “铁老大”在初步剥离了政法系统,实现政企分开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市场,未来,还有可能面临进一步拆分&
  作为北京铁路局石家庄货车车辆段的一名普通职工,王华(化名)对于铁路改革的进程十分关心,但并不过分担忧对自己的影响。
  3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成立的第二天上午,便召开首次电视电话会议,安排全路职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
  王华介绍,进行安全大检查其实是惯例,无论谁上台或铁路系统怎么拆分,都得保证安全。铁路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目前铁路职工心态都比较稳定,“因为盛(光祖)部长说改革不裁员。”对于是否盼望着改革后能提高工资待遇,王华则表示,“有盼望但没奢望。”
  铁路改革有其特殊性,必须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铁路安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铁路改革的进程。中国铁路总公司尚在组建当中,便已迈出确保安全运营、维持稳定的第一步。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使命并不仅于此,未来它还肩负着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公益性线路和运输补贴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重任。3月14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成立的同时,国务院还成立了“中国铁路改革领导小组”。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在这个机构的指导和安排下,继续推进铁路改革。
稿件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责任编辑: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8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致铁道部部长的一封公开信(125/40194)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现有一件事情向您作以下如实报告:恳请领导在百忙之中能给予调查、核实并予以依法解决为盼!
我是沈阳铁路局吉林机务段一名非正常“内退”的在职职工,于2001年12月被原吉林机务段“50一刀切”强行拿下岗,强行按内部退养支付工资待遇。(原吉林机务段为2003年——2006年整合前的机务段)
吉林机务段为非法人企业,2005年吉林铁路分局撤销后由沈阳铁路局直管站段。
一、申诉的事实
原吉林机务段在国家明令禁止,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内退政策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执行国家、吉林省、铁道部及法人企业沈阳铁路局的内退政策,封锁铁道部、铁路局关于办理内部退养的文件精神,蒙蔽、欺骗职工,不尽公示、告知义务,擅自出台吉林机务段[2001]7号文件《关于公布〈吉林机务段二00一年减员分流有关规定〉的通知》用年龄来界定企业富余人员,该通知规定:“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职工,不再聘用任何岗位,……。”违法违规的霸王条款,胁迫、强制“一刀切” 办理内部退养。
我不同意办理内部退养,拒签吉林机务段内部离岗协议书,在什么手续也没有的情况下,被吉林机务段强行停止工作(原吉林机务段没签“内退”协议的只有我1人)。
二、请依法确认吉林机务段强制“一刀切” “内退”的法律效力
(一)、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年4月20日国务院令第111号发布)“第九条 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铁道部& 铁劳卫〔2001〕20号、沈阳铁路局& 沈铁劳函〔1997〕329号文件都明确规定“经本人申请”即本人自愿的法律原则(国务院令第111号规定办理内部退养的法规三要素之一)。
(二)、我不符合办理内部退养的法定条件:
1、我个人业务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不是国有企业富余职工。
2、我距正式退休年龄还有十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退年龄,不再办理“内退” 之列(富余人员不是用年龄来界定的)。
3、我没有提出办理内部退养的申请。
4、我没有签任何有关“内退” 的合同(协议),什么手续也没有,是被吉林机务段强行拿下岗的(机务段是强制下岗,停止工作,而后不再聘用任何岗位)。
(三)、我不在铁道部统计内部退养人员之列:
铁道部关于修订发布《铁路劳动统计规则》的通知铁统计(2000)84号第二章第十七条(二)、③内部退养人数 指接近规定退休年龄,本人申请,单位批准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生活费的人数。
&&&&&&&&&&&&&&&&&&&&&&&&&&&&&&&&&&&&&&&&&&&&&&&&&&&&&&&&&&&&&&&&&&&&&&&&&&
(30.38 KB)
(26.94 KB)
一键分享:
吉林机务段强制“50一刀切” “内退”& &沈阳铁路局行政不作为(下)
三、对我的长期依法投诉& && & 沈阳铁路局行政不作为
被吉林机务段强行停止工作后,我持续不间断的向吉林机务段(机务段有时一天去三、四次)、原吉林铁路分局、沈阳铁路局、、、、、、、申诉我被“50一刀切”强行拿下岗、强制内部退养的情况。
几年来,我已经无数次反复多次地向吉林机务段历届领导和沈阳铁路局信访办领导申诉:我不符合办理内部退养的条件,我没有签内部退养协议,原劳动合同未发生变更,依然有效。吉林机务段强行对我办理内部退养是违法的,是无效的单方面违约行为,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主张我的合法权益。
但两级领导都置之不理,不予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
维权数载(2001年12月末—现在),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依法按政策解决!!!!!
我的问题反映数载拖至今日,迟迟得不到依法解决,根子就在沈阳铁路局不依法办事、不依法解决问题。但问题不解决,吉林机务段违法违规强制“一刀切”办理内部退养,强行剥夺职工劳动权利,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永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所反映的问题事实清楚,我要求解决个人被强制“一刀切”内部退养问题理由充分,有法可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请予以支持!
我一个为铁路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铁路员工相信您会妥善处理好我所反映的问题的,这也是我在退休前对铁路最后一个最殷切的期望!
本人对所述事实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沈阳铁路局&&吉林机务段 被强制“50一刀切”内退&&职工& &
2011 年 7月 15日
办理内部退养的行政法规、规章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1993年4月20日国务院令第111号发布)
 第一条 为了妥善安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置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中的富余职工,应当遵循企业自行安置为主、社会帮助安置为辅,保障富余职工基本生活的原则。
 第三条 企业安置富余职工应当依照本规定采取拓展多种经营、组织劳务活动、发展第三产业、综合利用资源和其它措施。
  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指导、帮助和支持企业做好富余职工安置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和完善劳务市场,开辟社会安置渠道。
 第四条 企业为安置富余职工而兴办的从事第三产业的独立核算企业,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五条 企业开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安置本企业富余职工的任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在资金、场地、原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六条 企业组织本企业富余职工依法兴办的独立核算企业,可以承担本企业中原由外单位承包的技术改造或者劳务项目。
 第七条 企业可以对富余职工实行待岗和转业培训,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八条 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报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可以对职工实行有限期的放假。职工放假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
  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可以给予不超过二年的假期,放假期间发给生活费。假期内含产假的,产假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工资。
 第九条 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第十条 职工可以申请辞职。经企业批准辞职的职工,在办理辞职手续时,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第十一条 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发放的生活费在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生活费标准由企业自主确定,但是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第十二条 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必须裁减职工的,对劳动合同制职工,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合同没有约定的,企业对被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按照其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工龄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标准工资的补偿费。
 第十三条 各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富余职工的社会安置和调剂工作,鼓励和帮助富余职工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企业之间调剂职工,可以正式调动,也可以临时借调;临时借调的,借调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双方企业在协议中商定。
 第十四条 富余职工由企业自行安置有困难到社会待业的,在待业期间,依法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帮助职工再就业。
 第十五条 企业依照本规定兴办的独立核算企业安置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新办企业的职工人数和经济指标的统计范围。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日 实施日期:日 (中央法规)
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
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 & 国务院《国有企业安置富余职工规定》(国发[号令)颁布后,对于规范企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的企业在分流富余职工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强迫退出岗位休养(以下简称“内退”),剥夺甚至侵害了职工的正当劳动权利。为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行政法规的严肃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 一、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应经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 & 二、企业对在改革中精简下来但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或推荐新的岗位,也可以提供转业培训,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对部分人员可以引向社会或作为企业内部待岗人员,但不能办理“内退”。
& & 三、对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无论是办理了“内退”或是其他富余职工,企业都要根据有关规定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标准不得低于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对确实有困难并已足额交纳失业保险金的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可以用失业保险金予以补贴。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需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凡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转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养老金。
& & 四、各地劳动部门对企业贯彻国发[号令要做好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国应该坚持什么?我们要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依归,以人民的生命为最高命令。
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今天,中国应该坚持什么?
日09:01& & 来源:《南方日报》
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
原吉林机务段在国家明令禁止,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内退政策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执行国家、吉林省、铁道部及法人企业沈阳铁路局的内退政策,违反法定程序,封锁铁道部、铁路局关于办理内部退养的文件精神,蒙蔽、欺骗职工,不尽公示、告知义务,擅自出台吉林机务段[2001]7号文件《关于公布〈吉林机务段二00一年减员分流有关规定〉的通知》用年龄来界定企业富余人员,该通知规定:“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职工,不再聘用任何岗位,……。”违法违规的霸王条款,强制“一刀切” 办理内部退养。
我当时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0年,在本人不知情、不自愿、没有提出内退申请,拒签吉林机务段内部离岗协议书,在什么手续也没有的情况下,被吉林机务段强行停止工作。
由于我本人不同意办理“内退”,照样坚持天天上班,但岗位没有了,还是无济于事,春节后连办公桌都给搬走了,这一切都是由于原吉林机务段以权代法造成的。
由于吉林机务段封锁铁道部、铁路局关于办理内部退养的文件精神,蒙蔽、欺骗职工,不尽公示、告知义务:;所以当时还不知道吉林机务段的做法是违法的,也不知道上级法人的文件精神,我不同意办理内部退养拒签吉林机务段内部离岗协议书是基于如下几点:
1、吉林机务段在我的要求下,不拿出上级法人关于办理内部退养的文件,并欺骗我说上级没有文件(实际上沈阳铁路局早就有号文件,只不过段领导封锁不传达职工不知道罢了);
2、我个人业务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不是企业富余人员;
3、家中老人80多岁,孩子正在读书,爱人失业下岗,全家人就靠我一个人上班维持家庭生计;
4、我当时还不到50岁,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0年(富余人员不是用年龄来界定的)。
机务段是先强制下岗,停止工作,而后不再聘用任何岗位,胁迫、威逼你办理内部离岗协议书。
原吉林机务段没签“内退”协议的只有我1人。
转帖& &转自:新华网
没有法治,难有公义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必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规范;因为要求人民共同遵守,所以由人民参加订立;违反规范就受到处罚,这种罚则,我们称为法律;所以法律是人民(或代表人民的人)订立的;因此,社会的规范除了一些概念差异,差不多是法律的同义语。由上及下,人人养成守法的精神,长治久安的社会就会出现。守法也好,法治也好,都要从上做起才发生守法的效应。下面不守法,上头的执法者可以轻易控诸法、罚以刑;如在上者不守法,特别是没有民主、人民舆论的社会,起了上行下效的作用,法律便成具文。
推行社会公义,是适时而且必要的。只有社会公义,才能克制社会暴烈。反之,一个不公义的社会,即使是发生不应有的暴烈行为,也往往被视为对不公义的反抗、出于我不入地狱谁入的道德勇气;得到社会不是制约而是同情,就证明社会人心对法律绝望,无法发挥维持社会公义的功能;法律失去功能,社会不公义增多,相对的使用暴力作自我救济也随着增加。(许之远)
来源: 检察日报
中国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很多国有部门都是打着这块金字招牌在办 你没法的 你信不信我反正信
转帖& &转自:人民网
7岁女孩与卖瓜父母露宿街头 深夜被人抱走污辱
日09:33& & 来源:大河网&&
 孩子受到了惊吓,连她最喜欢的美羊羊也被放到另外一个病床上,再不能逗她笑。
  这个女孩,第二天凌晨被人在西三环立交桥下发现 当时她双脚赤裸、浑身是伤
  她模模糊糊记得,一个男人抱着她上了辆白色出租车,到了有很多玉米秆的地方,付了15元车费
  目前警方已锁定嫌疑人,正全力抓捕 如果你想去看望孩子,也请你尽量悄悄地,避免再次伤害到她
  深夜,睡梦中,卖瓜人7岁的女儿被“偷”走了。找到她时,女孩双脚赤裸、浑身是伤,出现在两公里外的西三环立交桥。
  睡着睡着,7岁女孩儿不见了
  7月22日晚9时许,郑州西郊下起小雨。
  今年第二次来郑州卖瓜的老王(化名),原本想在周末前多卖出几个瓜。这场雨打破了他的期盼。
  熬到当晚11时,依然没什么人,他和老婆、7岁的女儿将瓜车停在伊河路上一家银行的监控器下后,铺开凉席就在屋檐下睡了。
  因为蚊子太多,老王的老婆和女儿,睡在了屋檐外的台阶上。他老婆睡在外侧,王敏(化名)睡在较为安全的内侧。
  不知过了多久,老王的老婆翻身时,没摸到王敏的脚,就着急地叫醒了老王。两人在四周找了十多分钟,没发现王敏的身影。
  随后,两人拦住了一个下夜班的年轻人,借用对方手机拨打了110报警。
  几小时后
  浑身是伤的她出现在两公里外
  7月23日凌晨5时许,有人拨打110称,在西三环立交桥下,看到一个小女孩,光着双脚,脸上、身上都有伤。
  女孩正是几小时前被“偷”走的王敏。
  因下身不断有血渗出,她被送进了医院。
  当天下午,经过三小时手术,她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护士说:“情绪时好时坏。”
  抱她上出租车的人
  付给司机15元车费
  24日上午10时许,病床上的王敏,因手术已经一天多未曾进食。
  她低声跟妈妈说“饿了”,被告知一小时后可以吃些流质食物后,笑了。因为脸上的划痕和红色淤痕,笑容看起来有些不自然。
  “孩子胳膊、后背还有可多伤。”老王说,王敏没来过郑州,根本不记得路,她怎么被人带走的,带到哪里去了,都说不清楚。
  老王只听孩子模糊说,迷迷糊糊被一个男人抱上一辆白色出租车(可能存在偏差),那人付给司机15元车费。去的那个地方有很多玉米秆、棉花秆……可这些描述是否准确,谁也说不准。
  当郑州市建设路派出所两名穿着便衣的女民警,送了王敏最爱的美羊羊后,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看到玉米秆”时,她排斥地扭过头,说不记得了,并做出要哭的表情。
  就连最爱的美羊羊,都再不能逗她一笑。
  回去就把瓜地毁了,再不种瓜
  与大多数瓜农一样,老王跟老婆经常是车到哪人到哪,困了就在车下睡一觉。吃饭,也是拣最便宜的。
  7月,上小学一年级的王敏放暑假了,把她留在家没人照顾,老王就想带她到郑州见见世面,“没想到第一天就出事了。”
  这两天,因为忙着照顾女儿,老王把一车还没怎么卖的瓜,委托给绿东村办事处的巡防队员代为照看。
  7月23日晚上,有人通知老王,建设路派出所的民警,把他的一车瓜给买了,付2500元。
  “给多了。”老王说,自己卖的是无子瓜,一斤八毛,最多也就值2000元。
  老王说,郑州还是挺安全的,晚上总能见到有人在附近巡逻。但是女儿的事儿,让他再也不想来这里了。
  他没跟老婆商量,自己做了个决定:回去就把瓜地毁了,再不种瓜。
  不善言辞的他说:“看着瓜,我心里就有了阴影。”
  最多时
  一个屋檐下睡了五户瓜农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个卖瓜人,他们最短的卖了三年瓜,最长的卖了十几年。他们有一个答案是一致的——卖瓜时,住在车旁或邻近屋檐下。
  伊河路上一位姓闫的师傅说,他曾在附近银行下,见到过五户瓜农挤在屋檐下睡觉。
  对于郑州的治安,大多数瓜农感觉挺安全。一位姓陈的瓜农说:“最近几年假钞也没了,郑州人挺好的。”
  有瓜农表示,如果有个地方,能安全地停放瓜车,还能休息, 他会很乐意住进去。“只要不影响第二天卖瓜。”
  记者手记
  小王敏的遭遇,让人心疼不已。老王说,过两天,等妞的病情稳定了,就带她回家接着治疗。或许,他是想给女儿一个安静的环境。
  如果这是老王一家的心愿,我想我们都应该尊重。所以,如果你读到了这个故事,请一定告诉身边住在屋檐下的卖瓜人、农民工,睡觉时一定要照看好孩子,这也许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
  如果你要去看望孩子,也请你尽量通过医护人员或孩子的爸爸,避免打扰或再次伤害到孩子。& &&& 
(责任编辑:徐焱)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为什么要进行国企改革?改革的典型表现就是工人下岗,但是否可以理解为下岗就是“改革目标”?
客观地说,这是曾经的管理者处置、清算国资中的渎职乃至腐败,这是对国企老职工权益的损害与剥夺,但这不意味着不应进行企业改革。
有舍才有得,问题是谁舍谁得?下岗职工的许多利益被牺牲了,由此赢得的利益并没有惠及全体国民,而是被新的垄断者所获取,这才是令全社会最为不满的。
观点1+1:《钢的琴》拨动心弦,数千万下岗职工你们今天还好吗?
日16:07&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钢的琴》拨动心弦:数千万下岗职工,你们今天还好吗?
  背景:7月15日上映的电影《钢的琴》,是一部投资只有500多万元的小成本影片,没有大牌导演,没有大牌明星,但有的是观众的叫好声:“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油画,每个桥段都像一部电影”,“最无奈的年代,最深情的告白”。这部电影直面了下岗职工这一几乎被社会遗忘的群体。
  燕赵都市报发表张魁兴的文章:下岗是个什么概念,很多人不明白。官方统计数据称,1998年至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人数高达2818万。2000多万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没有了单位没有了收入。他们彷徨,他们无可奈何,但生活还得继续。于是悲剧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夫妻几乎同时下岗。儿子参加运动会要买一双运动鞋。妻子埋怨丈夫几句,这个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悲剧,置身这个群体中的人不愿意自揭伤疤,官员不敢正视,怕给政府抹黑。据了解,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两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以解决那些下岗职工的社保问题。这一计划最终宣告流产。因为反对者认为,这是“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然而,在这场没有严格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中,与大量工人下岗的同时,富豪不断涌现。对于这一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却不被重视。原罪是否追究是可以商榷的,但为什么国有资产可以“造富”却不愿意帮穷呢?如今几乎没有人再关注这个群体,是要用时间让这个群体自生自灭。
  小蒋随想: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为什么要进行国企改革?改革的典型表现就是工人下岗,但是否可以理解为下岗就是“改革目标”?国企改革的根源是大锅饭与效率低,当时的许多企业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还要养大批的国有职工。许多国企还曾长期遵循“子承父业”的惯例,也就是当父亲或母亲从工厂退休,可由一个子女进厂顶替。铁饭碗与可继承性曾令“工人老大哥”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在今天看来,这显然有违公平竞争原则,而且导致人浮于事、近亲繁殖。国企下岗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许多企业都面临包袱沉重、没有活干的尴尬,已处在破产倒闭的边缘。当然,这之中确实存在腐败与国资流失,也就是在企业破产或改制时,工厂被低价贱卖。如今一些问题富豪具有的原罪、捞取第一桶金的见不得光都与此有关。客观地说,这是曾经的管理者处置、清算国资中的渎职乃至腐败,这是对国企老职工权益的损害与剥夺,但这不意味着不应进行企业改革。时至今日,管理者同样不能对国企改革沾沾自喜。如今的央企确实很能赚钱,但却是以垄断为代价,央企利润上缴比例不高、央企高管的巨额薪酬,都是社会的众矢之的。有舍才有得,问题是谁舍谁得?下岗职工的许多利益被牺牲了,由此赢得的利益并没有惠及全体国民,而是被新的垄断者所获取,这才是令全社会最为不满的。
“居民收入跑赢CPI”,你的感触如何?
、、、、、、、、、、、、、、、、、、、、、、、、、、、、、、、、、、、、、、、、、、、、、、、、、、、、、、、、、
(责任编辑:王倩)
转帖& &转自:人民网
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政府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
如果没有必要的媒介素养,没有回应关注的能力,只知打压甚至封堵,无疑会使“沟通”没有了“通”,只剩下一条无法跨越的“沟”。
媒介是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这是执政水平和执政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和检验。
人民日报评论部:“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
转自:人民网
转帖& &转自:人民网
(90年激荡历史的篇章)&&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常思做人 为政 用权
——“七一”重要讲话启示⑧
日00: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如何做人、如何为政、如何用权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考验,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是最为根本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里面讲的不忘做人之本、不移公仆之心、不谋一己之私,值得深长思之。
  为什么立身要不忘做人之本?在群众心目中,领导不仅是一种管理的权力,更是一种示范和榜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应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人,以模范的行动带动人。有德才有威,有威群众才信得过;有德才有为,有为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对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立身,如何做人,不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风气的导向和引领。领导干部以德为先,其意义就在于,忘记做人之本不仅贻害自己,更会贻害党的事业。我们要记住,领导干部来自老百姓,但不能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必须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为什么为政要不移公仆之心?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道出了领导干部这个岗位的真谛。“吏者,人役也”,古代官吏尚且懂得为官是清苦之事,早起晚睡,夙夜为公,不敢有须臾懈怠。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应该比封建官吏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优秀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他们经历不同、岗位不同、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以公仆之心对待人民,对待工作,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和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民谚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话虽朴实,道理却很深刻。
  为什么用权要不谋一己之私?权力是天下公器,不是哪个人赋予的,也不是自己生来就有的。用权不为公众服务,这样的权力迟早会被剥夺。应该看到,权力具有两重性,为老百姓做事,就会造福一方;为一己之私谋利,就会为害一片。最近伏法的贪官许迈永、姜人杰,即是明证。贪腐不是天生的,所谓“温水煮青蛙”,一旦不能正确看待权力,不能正确处理私利,就会闻不到马屁的臭味,看不见诱饵的祸心,听不进良言的规劝。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谁用权,如何用好权,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红线。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警醒,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人民群众,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责任编辑:王毅)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立法的本质和意义,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法治的效力,源于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的生命,在于不折不扣的实施。
 “无法可依是没办法,有法不依很可怕,违法不究影响就更坏。”
“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最高体现,任何人都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转帖& &转自:新华网
人民日报告诫官员:警惕问题拖大拖炸 矛盾击鼓传花
日 08:27:12 来源: 人民日报
“七一”重要讲话向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时代课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政治本色。“四大危险”的论断极富忧患意识地剖析了损害政治本色的现实挑战,是对全党的殷殷告诫。
  “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样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90年的奋斗史包括60多年的执政史,无时无刻不在拷问这些问题。那些浴血牺牲的革命先烈,那些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用生命和奋斗回答着这些问题: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就把“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作为人生的坐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始至终为人民利益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政治本色,也应是中国共产党与古往今来一切其他治理者最为本质的区别。
  岁月长河中,有传承与光大的行进,也有消磨和腐蚀的风险。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今天的共产党人,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且面对“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极富忧患意识地剖析了损害政治本色的现实挑战,是对全党的殷殷告诫。
  精神懈怠则无法凝聚人民力量,能力不足则难以满足人民期待,脱离群众则极易违背人民意愿,消极腐败则势必危害人民利益。如果任由这些危险成为现实,不仅使党员干部精神堕化,权力异化,“朝气消而暮气生,锐气遁而惰气深,清气降浊气升”,更会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伤害,最终将影响人心向背。
  这样的认识,绝不只是逻辑上的推演。以政治本色这面明镜作为鉴照,现实中一再响起危险的警报。我们从未忘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但也需警惕“替谁说话”等脱离群众的言行;我们从不缺乏突破禁区的改革勇气,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畏首畏尾的疲态,把问题拖大拖炸,将矛盾“击鼓传花”;我们从未减弱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但也应直面贪污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
  历史教训,殷鉴不远。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科学院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能代表工人的占4%,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却占85%。一个不再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注定要“雨打风吹去”。
  历览兴衰治乱,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密切联系群众是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执政危险。“七一”重要讲话一万四千余言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高的频率,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崇——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亲人”;更彰显了对党的前途命运的深刻认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才能获得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才会赢得更为光明的未来。
  今天,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也蕴含了新时期永葆政治本色的关键点。思想观念多元,秉持公心、谋求公利才能凝聚人心;利益诉求多样,善听民意、善用民智才能达成善治;改革攻坚克难,洞察规律、砥砺勇气才能乘势而上;发展矛盾凸显,尊重权利、包容共享才能促进和谐……
  75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o斯诺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人,就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和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站在90年历史新起点上,如何让人民成为永恒的政治坐标,如何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作出回答。
复兴论坛网友
转帖& &转自:人民网
敢于直面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日 08:25&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o2011》,已经在全国各地发行。作为中宣部2003年开始组织编写的第九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一经推出就和前几本一样,迅速引起了众多读者的热切关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该书紧密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了及时回答,不仅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让读者知道“怎么看”,还阐明党和政府的各项应对举措,让读者了解“怎么办”。该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成果,也必将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化解思想疑惑、增强发展信心的重要读本。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体现了认识的巨大跨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我国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期,发展中面对诸多难题,高房价、贫富分化、地区差异等问题交织出现,有些是以往没有遇到的新情况。面对这些发展难题,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固然重要,但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进而指导实践的前进,是理论研究者和宣传者的重要任务。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是理清思路、统一思想的需要。思想上实现统一,全党才能步调一致,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化解矛盾、促进发展。面对社会问题,不正视实践的变化,采用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不仅于理论发展无益,也无益于凝聚人心、解决难题。只有清楚了解“怎么办”,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基于共同的认识,把步调统一调整到科学发展观的“频率”,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也是增强人民群众发展信心的需要。敢于直面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并且拿出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办法,是取信于民的根本举措。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认同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敢于正视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到中国发展的思路是清晰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是光明的。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任何时候固守本本、漠视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失败,而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巨大成功。因此,我们要在准确把握世界大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国情、社情、民情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各方面的新鲜经验,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引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转帖& &转自:新华网
让“官气”少一点
日 13:50:36 来源: 《湖南日报》
 近日读书,一则故事让人感触良多。罗荣桓同志在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时告诫机关干部:“不要以为你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
  时下,某些官员处处摆官威,说官话,态度傲慢霸道,对上谄媚,对下趾高气扬。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一句“一打(电话)就打局长,局长是不是很不值钱?”频繁出现的“雷人雷语”,折射出某些干部的能力水平、思想境界和职业官德,其后果自然是疏远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党的形象。
  有的干部悟不透“马高人自大”的道理,手中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飘飘然”,忘乎所以。在人民群众面前口气大、架子大、脾气大,面对群众或是任意摆布、动辄训斥,或是趾高气扬、爱理不理,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不同群众商量,听不进群众意见,甚至是以权代法、以我为法,对“为谁掌权、怎样掌权”这一根本性问题没有清醒认识。究其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作祟。
  电影《郑培民》里有一句台词很经典——“在座的各位,有谁祖上三代不是农民的,请举手!”这句话,道出的是一种真情实意,体现的是一种亲民风格,印证的是一种执政理念。90年薪火相传,90年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生机盎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心窝子”凉不得、伤不得。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时代,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人民群众呼唤传统道德回归、渴望社会公平正义、希望社会和谐稳定。有时,一句充满真情的话可以让人感动一生,一句麻木不仁的话可以让人记恨终身。
各级干部应少些“官气”,多些“民气”。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做决策,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群众着想,积极主动靠上前去做工作。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用脑子讲话、用真情说话、用实力讲话,不讲文过饰非的话、不讲低级庸俗的话、不讲言之无物的话,在人民群众最需时送上温暖、最难时献上真情、最急时化解危险、最怨时化解矛盾、最烦时解除忧愁、才能及时化解矛盾,减少工作失误,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胡亮)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发展促人权(国际论坛)
转帖& &转自:人民网
 &&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而美国则是5%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揭秘成为亿万富豪5大途径 看你是否有这样潜质
环球外汇网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社会公正,而不是经济增长
转帖& &转自:人民网
中青报:透视社会焦虑症
日08:0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主动正视矛盾才能化解社会焦虑
  《思想者》:我们知道,“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前面我们说的最终消费率逐年走低等问题,都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如何化解社会焦虑情绪呢?
  吴忠民:尽管中国现阶段面临着诸多的社会矛盾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担忧,以至于失去信心。纵观现代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在同等发展阶段都曾遇到过类似的矛盾问题,同时也都成功地解决了这些矛盾问题。
  应当看到的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规范市场经济、建设法治社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显然,我们不能回避而是应当积极主动有效地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就此而言,我认为,应当从标本兼治两个方面着手。从治本的角度看,应当特别注重从源头上着眼,也就是“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目前猪肉价格首现环比下降;国务院加快了供地的进度,保证保障房用地;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加息、收紧贷款、上浮利率种种政策接踵而至……
  总之,只有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化解社会焦虑,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
  《思想者》:谢谢您。
(责任编辑:齐贺)
转帖& &转自:人民网
“大学无寒门”与“官府多衙内”(原创首发)
日21:07& &
 最近,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话题一时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有资料显示,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已经从30年前的百分之六七十,20年前的百分之三四十下降到今天的百分之十左右。有人估计,再过十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恐怕农村孩子可能会完全为零。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其实很简单,30多年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城市学校几乎不相上下,即使个别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稍差,也并不似今天这般严重。如今是城市教学质量远远高于农村,尤其是在大力推进城市化中,各种教育资源都向城市集中,让城市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更是锦上添花,教学实力越来越强。即使一些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多数也是家庭条件比较好,能进入城市学校上学的学生。如果不看户籍来源,只看学生学校来源,估计清华、北大这个比例还会降低,现在就是为零。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寒门子女从小就输在起了跑线上。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温总理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不是越改教育越均衡,而是越改差距越大,正所谓的马太效应——穷着愈穷,富者愈富。
  “寒门难出贵子”,有人认为很可怕,其实这并非是最可怕的,毕竟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虽然多数农村孩子进不了重点大学,也能考入普通大学、大专,不是有资料显示,现在农村孩子总体入学比率提高了吗?但是,一个可怕的现实却是,现在很多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就业难又成为农民子女大学毕业生新的困扰。在大城市,高昂的住房价格和生活成本使他们很难立足;在小地方,本来就有限的工作都被有权有势的孩子占了去,尤其是在现在处处“僧多肉少”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录,处处挖坑栽萝卜,更成为寒门子弟难以逾越的门槛。最近网上就曝出庐山管理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名入围者竟有5名领导干部子女以第一名的成绩位居榜首。这看起来只是“一种巧合”,其实是一种必然。现实其实比庐山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严重的多得多的是,不是有人就惊呼,招聘潜规则已经逼很多寒门子女重上北上广了吗?权利在公职人员招录中已经无孔不入,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可以反观现实,比如所谓的最公平的公务员考试,在笔试阶段还可以,到面试阶段就谁也说不清了。有权的,有钱的,官官相卫,官官联姻,你即使考得再好,在权势面前也可以有N个理由把你剔出去。权利在所有的招录中都相当猖狂。如果相关部门有兴趣,可以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做一个调查,最近这些年新进的工作人员有几个是平民子女,有多少是官员子女?“官府多衙内”,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党政机关是国家的权力部门,国家权力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如果某个阶层控制了党政机关,就很难为公众服务,只能代表本阶层利益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权利都应归人民。我不是说官员子女就不是人民,但党政部门都被“官二代”们占据,就很难保证他们还能代表劳动大众的利益。刘姥姥和贾府的人诉求会一样吗?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无寒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会改变国家政权的性质,尤其是在如今腐败相当猖獗的情况下,官府一定多衙内,这倒是远比“大学无寒门”更可怕的,也是最值得警惕的!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李伟)
转帖& &转自:人民网
羊城晚报:公平发展才能破除“维稳怪圈”
日10:10& & 来源:《羊城晚报》
维稳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才是治本的维稳良策———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了,才会拥有坚固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自然就会人心思稳,“维稳怪圈”也会销声匿迹。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近日举办了首届“清华社会发展论坛”,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在《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实际上已经陷入‘维稳的怪圈’: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减,反而不断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越维稳却是越不稳,如此怪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细细想来,不外乎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是维稳的思路和模式有偏差。是因为对维稳的刻意强调,已经使得维稳从手段变成了目的。如今各级政府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面前,遇事总是喜欢“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单纯依靠“维稳基金”花钱买平安。至于政府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相关程序和原则,是否收到了应有的成效,恐怕很少有人去作深入思考。然而,如此一来却在无形中误导民众,以为他们的问题只有闹到影响稳定的时候,才会引起政府部门重视,正所谓“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也正因为此,一方面公共安全方面的财政支出年年增加,另一方面影响稳定的暴力事件、极端事件却屡见不鲜。
  其次,是维稳重堵轻疏,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当前维稳思维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将民众的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把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
  不平则鸣,如果公众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首选会在制度框架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缺乏这种途径,或解决途径形同虚设时,公众才会以一种非制度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诉求表达方式虽然形式各异,但共同点就是不可预期甚至不可控制。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维稳却常动用警力,甚至兴师动众派人赴省城、跑京城,堵截上访人员,而上访人员当初的正当利益诉求却无人理会。如果只是采取这些治标不治本的临时安抚措施,那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导致积聚矛盾、扩大问题,从而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再次,是维稳有效对策少,因过分敏感导致“不稳定幻象”严重。维稳工作如果一味地固守旧有模式,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会束手无策,频频产生“不稳定幻象”,放大社会稳定形势严峻的感觉。其实,在我国当今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征地、拆迁、工资拖欠、劳工权益等问题,往往会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起因,但得出会有大的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结论,则与事实不符,也往往因为缺失有效对策。
  维稳是个新兴词汇,出现至今还不到10年,如今的使用频率却越来越高。如何维稳,已成为当今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门必修课。其实,维稳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手段,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归结起来很简单,就是报告也引用的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维稳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才是治本的维稳良策———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了,才会拥有坚固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自然就会人心思稳,“维稳怪圈”也会销声匿迹。
(责任编辑:王毅)
转帖& &转自:人民网
大众日报:稳定不是“搞定” 公平不是“摆平”
日08:39& & 来源:《大众日报》
 什么是稳定,如何看待稳定?有这样一种说法,要按照“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不出事就是有本事”的理念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
  “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人们对此有着深深的认同。但是,稳定不是“搞定”,“摆平”不是水平。个别极其重视稳定、再也出不起事的城市,之所以陷入“越怕出事越出事”的怪圈,与这种“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不出事就是有本事”的片面维稳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俗语道: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稳定。真正的稳定,来自于民众问题的积极解决,来自于社会矛盾的尽快化解,来自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来自于公众情绪的有效纾解,来自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然而,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个道理,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影响民众权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往往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而是拼命把各种问题“挂起来”、“捂起来”,采取盯紧、看牢、守住等“严防死守”方法去“搞定”,依靠“封、堵、捂、盖、瞒、压”等手段去“摆平”。从最近一些地方的恶性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到,不是所有事情都那么容易被“搞定”、被“摆平”,“搞定”与“摆平”得到的平平稳稳,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饮鸩止渴,而不是公众期望的平安与稳定。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对一方官员来说,与其花大力气、花大价钱去“搞定”、“摆平”,不如铺下身子倾听民众声音,实实在在地为民众解决现实问题。特别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人们的看法是多元的,诉求是不断变化的,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十分具体而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稳定不是静止、绝对的,也不是“一潭死水”,维护稳定也不能简单地靠“摆平”,而要看到时代变化,看到公众期待,在维护民众权益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在解决民众现实问题中促进社会稳定。
  稳定不是“搞定”,“摆平”换不来公平。需要强调的是,稳定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成不变、一劳永逸,它是一个不断地实现、再实现的过程,有赖于民众的互相理解,有赖于官员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各级官员适应新形势,树立新的稳定观。在新形势下,要敢于面对矛盾,以包容心态对待“异质思维”,及时回应公众质疑,正确对待社情民意,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发号施令;既要建立一种通道,让有情绪的人、受委屈的人,有地方、有机会去表达,又要积极作为,不推诿、不扯皮、不冷漠,切实回应民众利益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稳定,才是积极、良性、健康、可持续的。
(责任编辑:齐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同等的参与政治的资格和机会,不仅拥有积极的行为权利,可以自由地表达认为是合理的、其他人和国家应该听取与采纳的政见、决策或立法建议,可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自主地选择行动方案,而且还享有要求他人不得妨碍公民自由的权利。
《瞭望》:中国式民主的关键
日13:23& &来源:《辽宁日报》
转帖& &转自:人民网
转帖& &转自:人民网
运用法治方式 解决利益问题
日 17:12& &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长沙8月4日电(记者侯琳良)群众可以列席旁听党委常委会议,党委新闻发言人将主动回应网上热点话题,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全面推行干部问责法治化……8月2日《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正式公布实施,为法治湖南的建设勾画出了一幅幅清晰的蓝图。
《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法治湖南建设的12项主要任务: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公正司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推进经济法治建设;推进社会法治建设;推进文化法治建设;推进“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和规范法律服务。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纲要》起草组组长贺安杰介绍,制定这一部地方性法治建设纲要,历时一年多,作了12次大的修改。法治湖南建设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纲要》作为具体的“路线图”,既是对这一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又注意突出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纲要》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二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三是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法治化水平;四是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五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
贺安杰说,最重要的是《纲要》主张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法治湖南建设的突破口,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法治湖南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注重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贺国强:深入开展监督检查 维护中央政令畅通
贺国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要更加注重完善制度,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同时,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转帖& &转自:人民网
社会公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价值观
日15:12& &来源:《学习时报》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懈追求社会公正的历史,一部为实现社会公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不懈追求的结果,就是带领中国人民结束了中国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两个尊严,即中华民族获得了尊严,中国民众获得了尊严。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不懈追求的结果,则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经过探索,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世界现代史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的罕见奇迹,奠定了大国地位,并使数亿民众初步摆脱了贫困,初步大面积地改善了民生。
  应当清醒看到,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同时由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等诸多原因,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着以往未曾遇到的、“世所罕见”的复杂形势和矛盾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尽管如此,只要我们坚持社会公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问题,成功地推动现代化建设,建成现代的和谐社会。
  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来说,社会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公正是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依据。社会公正不只是一个事关扶贫解困具体政策层面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再分配领域当中的事情。更是一个事关基本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依据就是社会公正。对于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而言,社会公正这一基本理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就此而言,社会公正直接决定着制度具有“好的”特性、“有效”的特性、“公平”的特性以及“可行”的特性。离开了社会公正,中国社会便会成为一个“不定型”的社会,或是变成一个畸形化的社会。
  第二,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团结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必要保证。社会公正精义的第一点是强调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就能够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尊严的基准线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相应地不断提升,能够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发展平台,能够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始终心存希望,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团结。社会公正精义的第二点是强调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这与平均主义完全不同。这就能够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差异化的机会,使每个社会成员可以如愿设定不尽相同的差异化目标,从而极大地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潜能,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
  第三,社会公正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市场经济领域,社会公正强调平等竞争,而反对各种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和权力寻租等不正当的行为。这就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平等有序的环境。再者,社会公正强调改善民生。而民生一旦得以大幅度改善,大量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就会得以大幅度提升,相应的,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就会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使大量社会成员消除了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因而还可以产生减少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这些,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消费内需的拉动,从而使中国经济获得一种不断增长的消费内需拉动力。
  第四,社会公正是化解社会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多种多样,各种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如果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可以发现,中国的这些社会矛盾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公所造成的。任何偏离、损害社会公正的做法,均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和加重社会矛盾问题。只有建立起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才能消除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这种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渠道不应是阻塞和狭窄的,应当是畅通、广泛和充分的,“诉求”有门。其二,利益协商机制。如何处理利益关系问题,不能单方面予以决定,而应当是相关各方再加上相对中立者共同参与协商。其三,利益保障机制。对于社会成员基本权利长时效的保障,有赖于制度的支撑。其四,利益调节机制。社会和国家有必要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对初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需的调节。这种调节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减小低收入者的比例、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公平分摊社会成员的改革成本,等等。
  既然社会公正如此之重要,既然社会公正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既然社会公正是社会各个群体最为重视的事情,所以,并非偶然地,社会公正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懈的追求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重要价值观。
  显然,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只要坚持社会公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能够与时俱进,与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就能够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宗旨就能够实现,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就相应地能够得到巩固。
(责任编辑:郑光魁)
转帖& &转自:人民网
李景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鲜明地写着发展与公正
日09:26& &来源:《求是》
9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过艰辛的探索,在曲折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此基础上,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把发展和公正作为两大追求。
  一、发展与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根本问题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思想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公正理论的探讨。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共产党宣言》讲,从特定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就是因为“私有制”是一切不公平不正义的制度根源。
  当然,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看到,作为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仍然会在不短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其生命力。这是因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马克思语)。但马克思同时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应该而且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历史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顺利前进的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相对于资本主义更快的时期;而社会主义事业受挫的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相对于资本主义缓慢的时期。如果我们不搞改革开放,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焕发生机活力,党的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和发展。所以,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核心一条。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和实现发展与公正为己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发展与公正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和公正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过严重的偏差,这为以后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与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追求。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概括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前两句的中心思想就是发展;后三句的中心思想就是公正。因此,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包含了发展与公正两大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晚年特别关心公正问题,他告诫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出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重大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将发展同党的性质、使命、执政理念联系起来,强调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前两个“代表”就是强调发展。如同邓小平同志一样,江泽民同志也不是孤立地强调发展。他还强调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本质要求就是坚持执政为民,实现社会公正。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际上指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但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统筹兼顾,既重视发展,又重视公正。正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和体制机制。
 二、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发展与公正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发展与公正问题依然存在,有些甚至还很严重。
  就发展而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七千多万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尽管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算,仅排在百名左右。因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失去信心;又不能妄自尊大,头脑发热。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发展的任务还很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平衡因素、不协调因素、不可持续因素。这些因素都对中国发展形成挑战,应对不好就难以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破解各种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与促进发展相比,推进社会公正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开放之初,公正问题还没有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当时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发展。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并没有忘记兼顾社会公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领域改革的推进,民生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公正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收入差别比较突出;某些公职人员和国企管理人员的严重腐败现象引起人民群众极端不满;社会问题和社会纠纷诸如因土地征用、房屋强行拆迁、执法不公、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房价高企、食品药品缺乏安全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的结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
  公正问题伴随着发展而生,却不是发展的“罪过”。从改革开放前主要体现为“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到现在的公正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并不意味着倒退,而是螺旋式上升。当然,要继续推进社会发展,就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不公正问题,实现向高层次公正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党来说是一种新的重大考验。
  一是公正问题正在成为全局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超出以往任何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公正的判断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不能加快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人民群众的不公平感就会增强,社会矛盾就容易激化,久而久之,就容易使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二是公正问题严重影响发展。当前公正问题突出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导致多数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无法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从而导致社会消费能力无法同步提高,严重影响内需的扩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公正问题影响改革进程与党的形象。在我国改革之初,各阶层人民普遍受改革之惠,普遍积极支持改革。由于体制转轨尚未完成,不公正现象在一些领域出现,使得一些人对改革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长此以往,改革就可能失去一部分群众基础,改革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公正问题既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标准。在生产力最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所体现的公正,是人类社会最低层次的公正。最高层次的公正当然是在共产主义时期。我们不能用共产主义时期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阶段的公正,也不能因为现在处于社会主义阶段特别是初级阶段,就忽视公正。必须从不同阶段的历史实际出发,研究社会公正面临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发展与公正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与公正,最根本的途径仍然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国有大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进一步发挥应有的公正效应。要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发展和公正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基本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显示出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必须看到,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正的呼声越来越高,维权意识和政治诉求不断提升,如果不能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就缺乏动力,公正就难以实现。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大变革和快速发展变化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不能停步,还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必须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包括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等等。
  就业是民生之本。最近西亚北非不少国家出现社会动荡,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忽视国民就业,尤其是忽视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和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包括: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等。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立足全球的发展,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只有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发挥出高效率。当前,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内外联系更为密切,这对我国与国际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同时,要善于走出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使我国的企业、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流动,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对公正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解决公正问题的成功经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社会矛盾、加强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有益做法,推进我国的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追求发展与公正,社会主义也一定能不断推进发展与公正,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秦华)
转帖& &转自:人民网
“群众满意”不能只“写在纸上、讲在口头”
井月之心& &发表于
& & 全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视频会18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指出,“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8月19日)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法宝”之一,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该放在“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天平上去称一称,量一量,方能明是非、晓成败、知得失。然而,当下,少数干部却往往在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犯迷糊,步歧途。有的认为,只要自身尽心尽力就行了,群众知道不知道,满意不满意,并不太重要;有的眼睛只向上,做给领导看,只要领导点头颌首,才是“硬道理”、“实标准”;有的嘴上说请群众当老师,群众一旦表达真实看法时,又怕出乱子,担心不好收场,便自动退却;有的是听取了群众意见,当群众意见收上来后,就被束之高阁,不了了之。凡此种种,都是“纸上群众路线、嘴上群众观点”的客观反映,都是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相脱节的。
坚持“群众满意”的“第一标准”,首先,必须把自己当作群众一分子。只有放低身段,甘当小学生,才能理解和体会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干出让群众欢迎的事情。那种高高在上,整天想着当官做老爷的人,是万不会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的。因为,本质上他就是与群众脱节的、是自己主动与群众疏远的。
其次,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做任何工作,从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主观决断的过程,而这种主观的确定性,与实践的规定性,是否相符合、相适合,必须接受实际的检验,其中,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意见,就是收集领导决策反馈的最好渠道和途径。凡是不善于或不愿意听取群众意见的,其工作的结果,自然就无法做到让群众满意;就算群众口头上称“满意”,实际上他们心里也是会有相当看法的。
再次,必须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主观与实际,本质上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弥合。所以,如果我们是真心实意地以群众利益为主导,来想问题、干工作,当然地,就会勇于改正自身实践中的不足,勇于承担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并努力向群众满意的方向而靠进,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才是党性坚强的表现。
“群众满意”,是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群众满意”,并不只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不仅要写在报告中,体现在文件上,更要落实到我们每一天每一件工作任务上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坚强的党性,努力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让群众通过我们艰苦细致的工作,看到新变化,感受到新面貌、新气象,体现出我们党的先进性,更好地赢得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重点大学不能孤立地存在,教育病只是社会病的延伸。因而这三个“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不仅是治教育病的良方,也是治疗社会病的一味药。而教育公平的目标也在于——社会公平。
破除隐性不公,穷孩子才有春天
日 09:32:00  来源: 钱江晚报
转自: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