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教材知识,概述《新马关条约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请联系教材知识,概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_大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9,906贴子:
请联系教材知识,概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收藏
请联系教材知识,概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课本上有,貌似是4大点,自己看课本吧
作为一个资深的酱油党,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路过,在路过的同时还要帮助楼主,在这个冷漠的时代,给予楼主温暖。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2014年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专家命题卷(1)
日来源:233网校
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虽然被确定为大会主席,但当时他在广州担任广东大学预科校长,为筹备学校经费而四处奔忙,而是委派包惠僧参加了中共一大。2. B[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造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故B项说法是错误的。其他三项都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3. A[解析]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改变了“大跃进”以来的追求高标准的做法。4.B[解析]材料的大致含义是天津城市发展的趋势,先是围绕旧城发展,然后围绕河流发展,再是围绕铁道线扩展,最后随电车道而发展。这充分反映了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藉点是伴随陆路一水路一铁路一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B项符合题意。5.A[解析]《洛迦诺公约》使德国重新加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大国地位得以恢复,法国则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6.D[解析]萨拉托加战役是世界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本题选D。7.B[解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苏联与德国进行的“二战”期间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德国失去了在苏德战场与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知识。《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9.A[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对人性的扼杀,与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排除带④的选项,故选A。10.C[解析]“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11.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以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B、C项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D项不是选官制度,故选A。12.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故选A。13.A [解析]战国问世、西汉编写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张仲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盼重要经典。&&& ,14.A [解析]本题是在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为: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15.B[解析]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的文体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称“八股文”,这种文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显著。16.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故选D。17.C[解析]此题可通过时间进行排序。A项针对的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8项为l9世纪60年代,D项针对的是20世纪20年代。只有C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寻求自救。18.C[解析]‘经世致用”是新思想萌发的思想背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思想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条件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影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故选C。19.B [解析]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减租减息”政策与题意不符。20.C [解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在1952年土改完成时就已经废除,排除A项;l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已经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排除B项;l953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发展生产力,C项正确;l953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更谈不上完善和发展,排除D项。21.C[解析]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22.B[解析]殷墟甲骨属于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直接史料。23.C[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特点是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干所述条约为《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24.C[解析]略。25.D[解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真题推荐: 
短时通关:
试题推荐: 
责编:lxh&&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地区:全国
上传人:twwD****@
版本:通用
类型:说课稿
下载:免费
上传时间:
已有2274人下载该资源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下载文档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2《近代中国反侵民主》(含解析)
考点一: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01.(2015年山东卷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中外关系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学生首先要注意时间,主要是从1871年至1921年,由此联系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侵略的具体情况,如地位势力的消长,侵略具体内容的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等;其次要注意曲线的总体趋势,第三要注意两个“节点”:一是1881年,一是1911年。再结合相关知识判断解答。
02.(2015年安徽卷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可以得出本题的时间范围,由“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即得出外国人深入到中国内地,且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到北京,综合判断得出,此条约应该是《北京条约》,B符合题意;而ACD条约内容与时间上均与题意无关。故选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北京条约》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而且本题的材料选取与设问都比较的巧妙,通过拿破仑三世的评论,来考查近代的不平等条约,角度新颖。高效解答类似选择题需要在阅读史料的同时,抓住关键性词语,如本题中的“拿破仑三世”是给出了时间信息,“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给出了条约的内容信息,综合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03.(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5)图1 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名师点睛】本题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素材,旨在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属于高考重要考向,此题考查到了。审题时候抓住“美国国旗”,这是关键所在。再结合“他国国旗”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本题实际上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总体认知能力。着眼点在于把握“《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04.(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信息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把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斗争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
内容: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2分)心态:以天朝上国自居。(2分)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分)
地位:屈辱的服从地位。(2分) 原因: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依据: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2分) 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
因素: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2分)
根据材料二中“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可以看出,清朝处于屈辱的被动的外交地位。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交锋。因为当时的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他们积极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而当时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因为实力对比悬殊,所以中国在外交上才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4)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外交;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东京大审判)。
【名师点睛】本题以外交为主题,考查了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外交地位的变化和英国近代外交,意在突出国家综合国力对外交的影响。学生在答题时必须要联系国际国内背景,放宽视野,不要只局限于某个历史事件。要学会中外联系、横向比较。教师在平时要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多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材料题。
05.(2015年浙江卷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
【答案】(26分)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
(2)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中“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 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以及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从五四运动斗争结果的角度回答;第三小问实质,结合所学《九国公约》影响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局面进行回答。另外,“据理力争”的背景主要是强调两点,一是国内的背景,即国内有收回主山东权的强烈要求,二是国际背景,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矛盾。分歧,中国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收回山东的主权。至于“结果”主要是强调山东问题在会后得到了解决,山东主权被中国收回即可。《九国公约》的实质也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它是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是强调《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属于外交方面的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主要还是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来进行解答即可,主要是突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而其“影响”主要突出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当然“港澳台问题”也是属于“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还应该包括“一国两制”,而其 “影响”主要突出“港澳已经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等等均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九国公约》的实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
【名师点睛】从命题角度来堪本题的题干材料的采选丰富多样,内容分布广泛,三维目标考查有机结合,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融会贯通,既考查了领事裁判权、《九国公约》的实质,又考查了新中国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方针、主张,本题的亮点在于新增了“主题概括”这个新题型(即第四问),也确确实实体现了学习历史其实就是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老师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进行“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定时定量的高水平、高强度的训练,这才是从解决考生历史水平的根本之道。
06.(2015年江苏卷历史22)(13分)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2分)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4分)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分)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4分)
第(2)题主要考查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甲午战争)后,日人......培力既厚”即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可以得出“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可以得出“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的答案。
第(3)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和维新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可从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开展背景及其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
【考点定位】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
【名师点睛】从中国方面看政治上;清政府软弱腐败,没有积极备战,指挥不利经济上通过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国实力大伤,封闭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落后挨打必然从日本方面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始殖民扩张,他们积极备战,指挥得力,日本势力雄厚,所以清政府注定失败.
考点二: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01.(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抗战准备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以年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国民政府抗战的认识,契合了时代热点。解题时注意材料中“年”、沿海“要塞区”、“城市和交通线”等信息,不难得出答案。鉴于当前中日关系和两岸关系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对抗日战争特别是国民政府的抗战还是要特别关注。
02.(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叙述了日本在侵略中国同时,使用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我们要认清这件事情的本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在经济上转嫁危机,以达到用中国的经济支撑自己侵略中国。A选项错在“国统区”,扩大了实际范围;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D选项不对,题中是银行和货币,没有物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日军的经济侵略。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排除法,A范围扩大排除,D物资无货币无关排除,C使用区域错误排除,只剩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日本结合所学这就不难解释
03.(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美合作抗日。
【名师点睛】本题以一张美国特种部队徽章的图片来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不仅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掌握牢固,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能把图片中体现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难度较大。现在的历史选择题中的材料非常多样化,不仅有文字材料,还有图片材料和表格材料,在平时要加强训练,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各类题目。
04.(2015年安徽卷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可得出时间信息,即1年,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阶段,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任务,因此据“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可得出材料旨在强调的是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综合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年到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年到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目标,排除D。故选A。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共合作抗日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答类似于15题,均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也是常见性选择题,没有多大新意,但是依然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解题时首先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相关史实综合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此类题目是安徽甚至全国卷都经常采用的命题方式,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去不断训练与总结,提高自己的解题的能力。
05.(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名师点睛】本题迎合了今年的热点史实——抗日战争,属于判断推理式的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时需要能够以试题为切入点,调用已学的相关史实,特别是时代背景,然后综合所给信息,分析判断获取正确答案。另外也要求教师在今后的考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周年热点史实的讲解,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要对周年纪念的史实多多关注。
06.(2015年江苏卷历史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全面抗战开始。
【名师点睛】1931年,日军进攻东三省,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进入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泸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随后日本派遣陆军十多万人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07.(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14)(34分)
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你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
(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2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名称及历史意义。(4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6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1)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4分)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2分)表现:焚书坑儒。(2分)
(2)内容: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励。(4分)地位: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2分)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
(3)建议:坚持自己的选择;客观地从历史中学习;要有充分的自信。(6分)名称:诺曼底登陆(或“霸王战役”)。(2分)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2分)
(4)【评分参考】略(6分)。(注:这是开放性试题,没有提供高考官方统一答案,意即: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第一小问内容,材料二“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可知向妻子介绍自己在部队的生产与生活情况;“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可知对家里妻儿倍加思念,同事期望夫妻双方努力慰藉彼此;第二小问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成为全面抗战时期的主战场;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第一小问建议,材料三“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可知坚持自己的个人抉择;“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可知力求客观地从历史中学习他人;“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可知内心必须要充分自信;第二小问行动,材料三“日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结合历史史实可知是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第三小问意义,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高祖对秦朝“焚书坑儒”的反思;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作战。
【名师点睛】本题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人物的家书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以家书的方式考查相关的史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传授知识。
考点三:太平天国运动
01.(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历史人物观点论述类型的选择题,试题具有材料冗长,且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等特点,对学生能够以高效准确解题有较大的障碍。另外试题以封建官吏对农民起义原因的看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及材料的分析与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要注重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增强。
02.(2015年江苏卷历史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名师点睛】从上分析,主要由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因此所遇到的敌人相对来说汐比较强大。从主观上分析,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考点四:辛亥革命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阶段特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申报》的评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阶段特征的理解。考点是高考的冷点,初中教材讲到了,但高中教材没有涉及,解答就要靠考生的基础功底了。做题能力强调考生能够根据材料中的“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等信息猜出答案。本题说明高考从来不回避冷点,因此我们复习备考,特别是一轮复习时不能留下死角,尽量要复习全面;中国近现代史一定要关注阶段特征。
02.(2015年北京卷文综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清末预备立项
【名师点睛】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应考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这一题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提取出“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原用于科举考试”、“仰慕天恩”,并得出民主政治形式出现、封建朝廷还存在和科举考试已废除等三个信息。所以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注意信息准确提取和解读的长期训练。
03.(2015年浙江卷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必然性
【名师点睛】从命题角度看本题在立足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重在培养、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和空间,大跨度的考查“历史变迁”,作为考生一定要知道本题的重心并不在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而是侧重于对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对于“历史变迁”类的试题往往要从“变迁后”的史实做文章,当然,也得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的知识,例如,传统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专制与民主的矛盾,而是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01.(2015年江苏卷历史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春,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01.(2015年北京卷文综18)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庆谈判
【名师点睛】这一题在考查时间,但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时间点就可以做对。关键是考生需要对考查的历史事件有个总体的把握,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即可得出答案。根据材料信息得出相应的时代特征,据此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考时间未必是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明确不同的时代及其主题。
【名师点睛】本题以国共关系为主旨、以中俄关系为契入点设计了本道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将国共关系及中苏关系的相关内容相结合,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分析认识20世纪20、30年代国共关系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主要在于考查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以及中苏关系、国共关系相互之间的影响。
02.(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名师点睛】本题材料比较繁琐,先是对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比较,然后提出设问。做这类题目要学会去繁就简,提炼出材料的主干。本题的主干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的实质是”。这也是做选择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建议教师在讲解选择题时多作一些方法的讲解,像关键信息的提取,通过标点符号来划分材料大意等。
03.(2015年山东卷文综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认识。
04.(2015年广东卷文综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一次次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认识到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民革命的理论指导。本题若能正确地提取材料的有用信息并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正确解答并不困难。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关条约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