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经典宠文推荐的公路文,推荐下。

特别推荐:《经典中国----辉煌的55年》:中国公路纵横三百万
16:09 &&来源:&&&&
&&&&请听报道:中国公路:纵横三百万、撑起致富梦,采制:中央台记者王衔、张亚然、赵九骁。(接录音)
责编:刘薇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十大公路电影推荐 经典值得看
公路电影或称为公路片,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旅程,剧情会随着旅程进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内心世界。公路电影的标准故事模式多半是讲述主角在经历生活上的挫折后,选择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逍遥骑士》导演: 丹尼斯?霍珀编剧: 彼得?方达 / 丹尼斯?霍珀 / 特里?索泽恩主演: 彼得?方达 / 丹尼斯?霍珀 / 杰克?尼科尔森类型: 剧情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上映日期: 剧情简介:   比利(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 饰)和怀特(彼得?方达 Peter Fonda 饰)用一次毒品交易的钱骑着他们的机车上路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新奥尔良的狂欢节。在路上,他们经过了离群索居的波西米亚人群落,短暂逗留的数天里目睹了他们自由放浪但也贫穷困苦的生活。在德克萨斯州,他们仅因为行为举止诡异就被警察关进了监狱,在那里,他们遇见了律师汉森(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汉森帮助他们逃离了牢狱之灾,他们怂恿汉森同他们一起上路。抵挡不住内心的骚动,汉森同意了。三人来到一个保守的小镇,在那里受尽了居民的白眼。不受欢迎的三人只得露宿荒野,夜里,当地的居民乔装袭击了他们,汉森被打死。比利和怀特虽然震惊,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到达目的地的两人并没有感到喜悦,有的只是无尽的空虚,沮丧的两人打道回府,但令人意外的是,一...《末路狂花》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编剧: 卡莉?克里主演: 吉娜?戴维斯 / 苏珊?萨兰登 / 哈威?凯特尔 / 迈克尔?马德森 / 布拉德?皮特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片长: 130 分钟又名: 塞尔玛与路易丝剧情简介:  该片被认为是向男权社会发出抗争的女性主义电影代表作。  生活在沉闷与琐碎家务中的?庭主妇赛尔玛(Susan Sarandon)与在某间咖啡厅做女侍应生的闺中密友路易丝(Geena Davis)对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产生厌倦后,结伴一起外出旅游散心。路上,在某家酒吧外的停车厂,赛尔玛险遭无名男子强暴,幸好路易丝及时赶到,拔枪将该男子射杀。惊慌失措的两人掉头逃亡,自此踏上不归路,过程中两人性格均有了很重大的改变。--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女星海伦娜裸身抱大鱼
兽兽扮武媚娘洗车博眼球 这次可以看胸
吉林美女雾凇前跳钢管舞 大秀美腿不畏严寒
赵多娜曝光最新写真温婉恬静展现独特魅力图
宛若梦境:俄罗斯摄影师镜头下的奇幻童话世界
时尚女模裸腿放鞭炮迎新年 展现另类性感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举世闻名的公路“二十四道拐” ---大杂烩--- 后花园网文==文章阅读==经典、搞笑、趣味、音画==
举世闻名的公路“二十四道拐”
&&&推荐指数&
&&&&发表时间:日&&&出处: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指的是这段公路有24个急转弯。 五十多年时间里,国内外都以为这是滇缅公路上的某处,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在滇缅公路上找到它,成了一谜。2002年,云南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经过多方打听查证,得到线索,这路段可能位于贵州境内。他辗转来到贵州,终于在晴隆县城以西一公里找到了二十四拐,和美国记者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世界公路奇观,抗战史上最伟大的弯道――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标识路段,位于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起点于大水沟,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24道拐公路虽险要,其设计却十分精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从晴隆山山脚的大水沟至鸦关关口,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 24道拐便由此而得名,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飞;在天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观景台看24道拐,若是有雾,一层薄雾在山腰飘浮,24道拐像巨龙在雾中舞动,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谷底,奇妙无穷,给人惊叹之感。  24道拐关隘古代叫鸦关,又称之为半关,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地,昔日鸦关:“满目青磷夜聚,元猿昼啼失所,哀鸿尽瘁招徕,于是渐获宁宇。”鸦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鸦关之雄险,明清有诗吟诵:“鸟道从空辟,云接接汉通。摧毁林★★吠,入夜照途穷。著树花成冻,连村火失红。杖游梅蛏希贞问压ぁ保弧傲嘘甯吒┩蛏剑瓶找痘硖慵琛R晃惺∫鹿诘兀闶切弁妓抗亍J拐呦味魍ū钡溃欣煞上ㄈ郝F]叱驭无人说,何用长缨过此间”。  24道拐,始建于★★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工程异常艰险,用手锤、钢钎、钻子开山凿石,由于工具十分简陋,时值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是建筑中罕见的历史珍宝。现320国道著名路段24道拐,地处东径105度13分,北纬25度50分,它曾经是二战期间一道重要的交通命脉,也是二战历史的重要见证。悬岩绝壁,素称险峻,大部分回头弯半径仅6米,在改善工程中取消了21、22两道拐弯,是全国驰名的公路险道,由坡底盘旋上升至山顶。鸟瞰全境,蔚为壮观。解放后,由于此路已难适应新中国的建设,贵州省人民★★决定改建黔滇公路,改修路段从现在的G320线M处,到M处与24拐连接,于1955年1月动工,到1955年11月完工通车。  从前,这里是蜿蜒的古驿道,大树参天。相传东汉名将寿亭候马援佐南征行于此地,时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战马以蹄刮土,涌出一股清泉,饮之,人马渴解。后来在涌泉旁边建一庙宇,称“涌泉寺”,外设茶亭,供路人游人小憩。寺内供奉寿亭候像,像下有饮马池,前贤撰有碑记题曰:“甘泉”。寺旁山麓石上刻“甘泉胜迹”,“云陵山色”,“鸟道千重”摩崖石刻。  抗战期间,日军★★了海空运输线,滇黔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是运输抗战物资的“生命线”。24道拐公路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必经险关,弯急路窄,经常堵车,车祸频繁。为保障中国和美军每天三千多辆运输车在三个月内将450万吨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抗战前线,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驻晴隆办事处成立“公路改善工程队”,由美军工兵技术人员设计,美军驻沙子岭蒋坝营(吴家大院)“1880”工兵营于1942年会同晴隆县各族千余民工对24道拐公路进行改弯、拓宽路面、加固路基等项工程改造。晴隆民工自带粮食有饮具,露宿荒山野岭,用手锤、钻子日夜施工。24道拐公路改造竣工后,保障了45万吨国际援华抗战物资顺利达到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顺利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  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闻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化由此路过,留下了“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24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它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它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24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24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24道拐”史二战十七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因其具有“近现代重要史迹”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道拐”首次为世人所知,应该是在1943年5月,美国的随军记者拍摄并发表了“24道拐”的照片,轰动世界。此后,“24道拐”以其险峻奇特的构图,成为国内外媒体宣传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象征。由于当时的传媒通常把从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昆明、贵阳至重庆的所有公路理解为“史迪威公路”,所以,数十年来,24道拐一直被认为在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某个路段。1941年才改名为“晴隆”,“安南”这一称呼与越南的古称混淆起来,这更给24道拐蒙上了一层迷雾。“霪锁孤城天未开,夜风轻松月光来。雄关一怒山岚走,曲舞银蛇下地埃。”这首诗正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鸦关的真实写照,在这条路上镌刻着一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而征服这条公路的标志性路段――晴隆24道拐,也成了很多如今很多自驾游爱好者挑战自己的必修课。晴隆县★★早在1988年就立了一块石碑:“晴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现在“24道拐”的道路仍然可以通车,隐约地提醒人们当年的“运输战绩”。  多年来国内外传媒及专家在介绍和说明其拍摄地点时,均称是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某路段,且大多数人认为是在云南境内。日,研究二战史的专家戈叔亚先生经过8年的深入调查研究得出定论,这张举世闻名的“24道拐”照片拍摄地点就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境内。戈叔亚先生爬到“24道拐”对面的山颠上,找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位不知名的摄影师的摄影位置,从同一角度拍下完全一样的“24道拐”照片,向世人证明了“24道拐”不在云南,也不在缅甸和印度,而是在贵州晴隆。戈叔亚先生的发现史“24道拐”再次扬名世界。为此,一个流传近60年的误会终于找到答案,是它用如此完美的曲线记忆着六十多年前那段中美并肩抗日的珍贵历史。同时,24道拐公路也是中美人民在第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友谱像征,成为中美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桥梁。【资 讯】: -
【行 业】: -
【商 务】: - 建设市场 -
重庆巴南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经典一路,弥漫文化芳香(图)
  现在,行走在巴南区南泉、界石至樵坪方向的公路上,就像置身于一个用生态、文化元素编织的诗画般的空间,让你仿佛踏上了如梦似幻、古典唯美的文化之旅。这条别具一格的公路,便是今年1月刚刚建成的巴南区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
  巴南交通的文化品牌
    巴南区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位于南泉街道和界石镇,由南樵路和樵界路组成,全长23公里,该生态文化公路项目于日开工,2013年1月完工。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主门建在南泉,以线装书的概念形态进行设计,次门建在界石,以竹简的概念形态进行设计,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这种古色古香、韵致特别的大门造型,不仅有力地凸显了这条公路所承载的文化及生态功能,也让巴南区所倡导建设的“大美巴南”在此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走进这条特色公路,每隔一段距离,我们便可看到一处竖立在公路边的刻着楹联的标牌。这些楹联中有反映交通安全的,如“祸起瞬间,防患未然”;有以路文化为主题的,如“巴山渝水风情秀,地北天南道路宽”。这些楹联散布在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的整个沿途中,形成了一道“楹联长廊”的文化景观,一方面用来提醒过往车辆和路人注意交通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人们去感受丰富的路文化。据了解,这些楹联的内容是去年通过华龙网,以“道路”为主题面向全国进行有奖征集,最后从大量的投稿中选出了150条制作成标牌。
    在20多公里的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范围里,共设有8处招呼站。这些招呼站全都仿照中国古建筑的形态进行设计,红柱青瓦,飞檐翘角,古意盎然。站台里的墙壁上选择跟道路有关的成语、励志故事和名言,采用不同风格来创作插图,柱头上还悬挂着与公路文化相关的楹联。这样的招呼站,不仅能方便当地居民及游人候车、休息,还能让他们在此期间感受到良好的候车环境,并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这几个招呼站更成为了整个生态文化公路上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据介绍,这种兼具了实用性、文化性、美观性的招呼站,其形态设计还申请获取了国家专利。
    在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的中央地带樵坪街道,建有一个主题花园。设计者匠心独运地把花园整体规划为天圆地方,中央是一座刻有巴南交委所倡导的“五方十化”的“五方石”,周围设圆形回廊,廊间悬挂一副副楹联,游人既可在此候车歇息,又可品鉴那些精心创作的楹联。
    此外,这条独具特色的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中,还将关于路文化的名言或经典语句,以5处景观石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和谐之路”和“康庄大道”为主题创作了2座浮雕,反应巴南人民的建设进程和基调;以“秦汉古道”、“唐宋丝路”、“当代公路”和“现代铁路”为主题创作了4幅壁画,展现路的发展历程;以“文化之路”、“民心之路”、“文明之路”、“生态之路”为主题创作了4件雕塑,给沿途增添了文化景观;在樵坪风光险峻之处建设了一座观景台,其上设有“爱路亭”,使游人可远眺,可小憩;同时还将原有的10块文化标语墙增加卷轴的元素,形成更有感染力的文化墙……
    如今,这条生态文化公路俨然已成为了巴南区一张亮丽的新名片,成为了展示巴南交通的一个文化品牌。
  公路管护的创新思路
    创新的思路是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巴南区交委积极响应号召,创新提出了 “以文化养路”、“以生态养路”的崭新理念。同时,按照市交委、市公路局的具体安排,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中,结合公路管理养护年的各项要求,重点打造了这条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通过景区公路文化建设,把人文与文化的理念融入现代公路之中,把人、车、路融入自然,融入环境,构建成一条安全、舒适、畅通、亮丽的和谐风景路线。
    “现在的公路管护,早就不是拿着一把扫把、一根钢钎,哪里脏了就去扫一扫,哪里坏了就去修一修的时代了,新时期的交通人,就应该创新思路和工作,创新公路管护机制,赋予公路管护更多、更好的东西,更好地造福百姓。这样还能展现出新时期公路的现代文化气息,并且更真实、更全面地展现出新时期交通人的面貌。”巴南区交委党委书记陈志宽说。而这条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正是体现巴南交通创新管护思路的一种体现。
    除了融入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之外,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还因地制宜,注重道路沿途生态环境的打造。樵坪山植被茂密,环境优美,平均海拔650米,特别在夏天是很好的避暑地。巴南区在打造这条生态文化公路的项目中,还在公路边沟以外种下了花草籽,在沿途鲜花绿草的衬托下,这条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更加美观,更添魅力。而这样一条增加了生态、文化元素的公路,也会使得樵坪山景区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更好地带动当地的经济。
    4月初,市公路局局长岳顺一行参观了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特别强调加强对公路与配套景观的日常养护,使其成为巴南区历史文化路、生态景观路、经济致富路、安全便捷路、从而提升巴南交通良好的行业形象,以点带面,以文化兴区,助推景区经济发展。
    公路建设的重点在管理,成败在质量,长效在管护。巴南区高度重视对已建道路的管理养护,除了创新地打造了这条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还不断完善全区公路管护体制,创造性地建立了由区交委、区养护段和公路管理站分别牵头开展“月检、周查、日巡”的三级巡查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
  示范公路,民心工程
    生态、文化、美观是樵坪山生态文化公路的特色,公路的质量安全则是其根本。这条公路中,南樵路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2010初完工,全长13.2公里,其中南泉至高速公路路口段2.7公里按市政道路标准建设,高速公路路口至樵坪段长10.5公里,进行白改黑工程。樵界路于2008开工建设,2010年5月完工,全长约12.6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在公路沿途我们看到,挡墙、边沟、波形护栏、凸面镜等设施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在农村公路级别中很少用到的标线。“公路质量、车辆通行的安全是我们最看重的,这些增加的生态文化元素则是锦上添花。”陈志宽介绍说。
    2011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会现场会在渝召开,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公路局局长李华率领参会的全国各省(区、市)交通行业主要领导共200 余人到巴南区参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在看到樵坪山公路的建设情况后,代表们对其质量及建设标准给予了高度盛赞,有些代表甚至说巴南区的村道建设标准都超过了西部的一些县道标准。
    公路建设质量、通行安全的保障,受惠最多的还是老百姓。巴南区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盲目缩短工期,不追求重要节庆的竣工典礼。修建樵界路时,由于公路的地质条件质量差,为保障质量,整个建设工期比正常时间长了半年左右。“虽然当地的群众曾经有所抱怨,但后来他们看到我们的工作,不仅消除了意见,并且还一致支持我们这种坚持质量第一的做法。”陈志宽说,“现在我们在保障了公路质量的基础上,还对这条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打造,增加了很多文化景观和新的设施,群众当然就更高兴了。”
    在樵坪山候车站,我们遇到了几位正在等公交车的老人。“现在这条公路弄得这么漂亮,坐车也方便,我们几个老伙计没事的时候,经常会约起一块儿,坐上公交车去看看一路上那些有意思的新东西,读读那些楹联。我们坐到半路会下来走走路,一路上环境好,空气也好得很。”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说道。
(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 蒋文芹 / 文
敬告: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为“中国公路网”,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中国公路网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今日信息概览
上周网友最关注公路新闻
上周网友最关注行业热点
中 路 公 告
[ 服务热线 (010) ] [ 在线服务QQ:6673744(大聪头)、(公子哥) ]
京ICP备号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耽美文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