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区副区长李新斗祖籍金乡县政府网的哪个乡镇及村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市科技局李新斗局长到金乡县胡集镇靳楼村视察驻村帮扶工作
发表时间:<font color="#ff-9-25 15:14:52&&文章来源:市科技局驻村工作组&&浏览次数:348
9月23日,市科技局李新斗局长来到金乡县胡集镇靳楼村调研视察,听取市科技局驻村工作组工作情况汇报,并对下半年驻村帮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李局长指出,驻村帮扶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市科技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讨论帮扶工作的具体事宜。目前,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驻村工作组应该认真对照年初制订的帮扶计划有条不紊的把各项计划落到实处,使帮扶村村容村貌起变化,村民群众得实惠;李局长还指出,驻村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应该帮助村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农民要富裕仅仅依靠自家承包的土地是不够的,要探索走土地流转的路子,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城市务工,村两委要联合部分村民尝试搞集约化生产、搞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以后向全村推广。
驻村工作组表示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落实好李局长指示,圆满完成今年的驻村帮扶工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国家部委及组织科技部中国科技情报网中国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省级主要网站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科技信息网山东省知识产权局
市级主要网站济宁市人民政府济宁市科技信息网
县级主要网站济宁市人民政府济宁市科技信息网【市中区】(图)海尔(济宁)虚实网服务园项目落户我区
访问次数:
  6月21日,海尔(济宁)虚实网服务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斗,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夫靖出席签约仪式。李新斗代表济宁市市中区人民政府与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炳广共同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李新斗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济宁是鲁西南物流区域核心,海尔项目选址位于济宁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内,园区内豪德商贸物流城、长江资产冷链物流中心、苏宁电器物流中心等商贸物流业聚集,是济宁市规划的现代大物流中心区域,是海尔(济宁)虚实网服务园项目选址落户的绝佳位置。市中区将以最优惠的扶持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全力推进海尔(济宁)虚实网服务园项目。  海尔(济宁)虚实网服务园项目由古槐街道及区招商局共同对接推进,项目包括物流、社会化业务、写字楼及市场体验中心,辐射鲁西南地区,预计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此次在市中区投资的项目将作为全国第10个、省内第3个全国海尔虚实网服务园项目,项目将以物流项目为主导,由此扩大至工业产业园项目。  签约仪式前,李炳广一行还在有关街道、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项目选址所在地及我区部分商贸物流企业。
Copyright 2007&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山东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地址:济宁市中区红星中路19号 邮编:272019&&&&&&&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济宁人大 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欢迎您!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8年11月
职务:济宁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1年4月
职务:金乡县华光食品进出口集团董事长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职务:微山县昭阳街道猛进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8年12月
职务:泗水星村镇南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插上腾飞的翅膀
――市中区人大视察调研乡村道路建设纪实
今年以来,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区委要求,从全区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为推进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实施以村庄道路硬化工程为基础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把视察乡村道路建设作为今年常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加以实施。10月25日,区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城环委委员先后分赴唐口街道、喻屯镇农村视察调研全区乡村道路建设情况。
稻花香里说丰年。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季节,也正是市中区乡村道路建设“两年大决战”取得辉煌成就的收获时节。在张桥村,在刘街村、在城后村……视察组一路走来,见到的是乡村道路建设斐然成绩。纵横交错、灰白相间,一条条干净靓丽的“长龙”正是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腾飞之路,一群群建设者正为连通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建设挥洒他们辛勤的汗水。
献上真挚的问候
两年将完成总投资达到1.8亿元,建设完成所属193个行政村的农村道路硬化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村村通”、“村内通”和“户户通”,这是市中区乡村道路建设两年决战定下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两年内计划完成的乡村道路建设的公里数是市中区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完成这样的目标,许多人心里还充满忐忑。
交通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让视察组成员心头疑虑渐解:2012年完成村庄硬化301公里、96.7万平方米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175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28%,2013年建设531公里、189.2万平方米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2亿元,提前一季度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从谢刘庄村到济徐高速、从张官屯村到251省道、从二里半村到西外环路……村相连,路相通,条条村路通大道!
10月的乡村已是深秋,丝丝凉意却挡不住施工现场建设者们热火朝天的干劲。视察组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乡村道路建设“两年大决战”的总体目标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
一个个建设现场就是树立了乡村道路建设的新丰碑,一条条开通的乡村道路就是通往农村群众致富的道路。
“你们辛苦了。”“乡村道路腾飞,人民感谢你们”!人大代表们一声声简单而朴实的问候,蕴涵着中区百姓的深切期望和真挚的情谊。
区人大代表李波说,在考察之前我对农村道路建设这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很大信心,想象着好多农村道路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看了几个村的道路建设现场,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他们抱着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将用两年时间完成市中区前所未有的乡村道路建设目标,可见工作量之大,困难之多。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工作。作为人大代表,我非常感谢这些为乡村道路建设默默耕耘的交通人。
插上腾飞的翅膀
要想富先修路!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对市中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区委、区政府迅速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村庄道路硬化工作连续两年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好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书记办公会、区长办公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张辉,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斗先后十余次深入乡村道路建设一线调研督导。
为推动村庄道路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市中区采取“政府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舆论发动”等措施,为乡村道路建设资金筹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2012年,区政府先行拨付600万元启动资金;今年年初,区政府将2012年道路建设奖补资金3900余万元全部拨付到位。与此同时,制订了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奖补兑现政策和街镇、部门奖惩兑现办法。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爱琴说,从这次视察调研情况看,市中区乡村道路建设项目抓的快、抓的紧、抓的实,群众满意度高,这项工作的完成将给市中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铺筑幸福的道路
一个个建设现场正火热施工,一段段交工新路催人振奋。视察组为乡村道路建设“两年大决战”的重大战略决策得以落实并取得重大成果感到欣慰。在这欣慰的背后,他们知道,路有多长,对群众的距离就有多近。
在村庄道路硬化建设中,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张辉,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斗针对工程遇到的难题现场办公,并分别为所包保的村庄争取配套资金50万元;各村“第一书记”、“两代表一委员”、驻村工作组把“联系和服务群众年”活动与村庄道路硬化工作相结合,献计献策;群众自发捐款筹集建设资金,村民热情参与道路施工;施工单位严谨高效,科学施工,帮扶企业慷慨解囊,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喻屯镇提前完成全部村居配套资金筹集任务,济宁心酒厂和宁建公司分别捐款30万元帮扶韩庄村,运河文化旅游公司帮扶路口村25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安居街道前张宇村村民自筹配套资金34万元,完成村庄道路硬化6.5公里、19521平方米。涓涓细流汇长河。近两年来,安居、唐口、喻屯三街镇村民自筹配套资金4433万元,村居“第一书记”、“两代表一委员”、驻村下派工作组先后筹集1703.1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硬化工程。
区人大城环委主任赵志说,乡村道路建设不仅建设任务重,管理与养护的任务更重,把乡村道路建设好、维护好就是最好的群众路线连接。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要在提高建设质量的同时,坚持实行“建管并举,管养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乡村道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做好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和定期检修工作,确保道路通行顺畅。
铺筑的是道路,收获的是幸福。短短一天转瞬即过,视察组看到中区乡村道路建设进展迅速,成果令人欣慰。这一条条坦途承载着中区农村经济腾飞的重任,承载着中区农民发家致富的希望。(周广慧& 王忠芹)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意见 济发〔2012〕39号 - 政府文件 - 济宁市林业局
欢迎光临济宁市林业局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意见 济发〔2012〕39号
10:42:25&&&来源:&&&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意见
济发〔2012〕39号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用五年时间持续展开绿化攻坚会战,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支撑和生态屏障。
一、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作出了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建设绿色生态济宁的决策部署,作出了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济宁的决策部署。林业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固碳功能、保健功能、美化功能,成为各地加快转型升级、助推绿色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市连续实施林业建设系列工程,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但仍存在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生态敏感脆弱等问题,离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态济宁目标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山区、丘陵、平原、河湖、湿地地形地貌齐全,发展现代林业具有较大潜力、建设生态文明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典型性。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为抓手,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济宁,对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升济宁城市品位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市人民群众过上宜居宜业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主动承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步伐。
二、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兴林富民、服务发展转型为目标,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为抓手,以水系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一体化为承载,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努力实现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升、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构建起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林业生态体系。
(二)工作目标。未来五年完成造林100万亩,到2017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林木蓄积量达到1500立方米,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10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湿2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建设无山不披绿、无水不映绿、无路不荫绿、无村不掩绿、无城不盈绿的绿色生态济宁。
(三)发展布局。根据自然地理状况和生态主导功能,绿色生态济宁建设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城、三网、四区&。 一轴:即以南水北调东线干线为主轴,重点建设护岸林、护堤林等生态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实施生物水质净化,加快生态修复,建设沿线生态屏障,发挥森林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径流等生态作用,建设沿线生态屏障,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两城:即以济宁市城区和县(市)城区为中心,重点建设穿城林带、沿路沿河林带和各类公园、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快速扩充城区绿量,提升城市生态景观。三网:即以市域内路网、水网、林网为骨架,重点建设沿线防护林、景观林和环水护堤林、护岸林、防风固沙林,提升沿线景观效果、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四区:即以山地丘陵生态建设区、平原生态防护区、城郊生态景观区、湿地生态保护区为重点,山地丘陵生态建设区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重点建设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特色经济林,实现生态公益林为主、多林种发展;平原生态防护区重点建设以城市、乡镇、村庄绿化为点,以绿色通道为线,以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基地、苗木良种基地为面的高标准平原绿化体系;城郊生态景观区重点在济宁市城区、县(市)城区和乡镇驻地周围建设环城林带、城市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力求移步成景,建成生态休闲旅游区,提升整体城市品味,辐射带动县域绿化美化;湿地生态保护区,重点在南四湖湖区、主要河流沿线、采煤塌陷区建设生态防护林、护岸护堤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和治理修复,最大限度恢复区域生态、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四)创建任务。开展市、县、镇、村&四级联创&,每个县(市、区)、乡镇(街办)明确创建目标,经过三年努力,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单位)2个、国家园林城市1个,省级绿化模范县(单位)、森林城市、园林城市8个,新建省级绿化模范乡镇4个、市级绿化样板村30个、各类绿化示范村300个; 2017年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单位)达到3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个、国家生态示范县(市)2个,省级绿化模范县(单位)、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达到12个,新建省级绿化模范乡镇6个、市级绿化样板村50个、各类绿化示范村600个。
三、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重点任务
按照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任务目标,结合全市造林绿化空间潜力,重点组织实施10项绿化持续会战重点工程。
(一)水系绿化工程。按照省、市水系造林规划,以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工程及引黄干渠两侧为重点,在生态源头区、生态脆弱区、环南四湖生态带、大型水库周围、主要河流水源地及沿河两侧,适地适树、乔灌结合,发展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护堤林,营造宽度50米以上的生态防护林带,重点区域建设不低于1公里的生态保护区。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思路,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主干线、集中在梁济运河、洸府河、老运河纵横拓展绿带区域,组团式构建沿河森林公园和森林景观点,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林业生态长廊、观光旅游长廊。全市新增水系造林30万亩,水系绿化率达到80%以上、水系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山区绿化工程。对现有宜林荒山,采取&封、造、抚&相结合,通过实施生态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和以核桃、大枣、板栗、桃等为重点的经济林,加快绿化进度。对新造幼林地和生态脆弱区等必须封山育林的区域,通过落实属地封山责任,推行牛羊圈养,杜绝上山放牧,实施全面禁封;通过疏林地、中幼林、低产林改造抚育,提升森林质量。落实引水上山、路水配套、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组织动员矿山企业、高耗高排企业开展荒山绿化行动,加大生态脆弱区造林绿化和破损山体修复力度。全市新绿化荒山20万亩,宜林荒山基本完成绿化,山地丘陵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按照街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原则,在济宁中心城区和县城建成区,加快道路绿化、河流绿化和公园绿地、穿城林带、环城森林建设,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立面绿化,增加市区绿化覆盖,提升城市绿化质量。积极开展绿化示范单位创建、花园单位创建、城市绿荫行动和绿色进社区、进医院、进军营、进学校、进工厂&五进&活动,加快机关、学校、单位、社区、企业绿化。济宁中心城区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08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
(四)通道绿化工程。以完善、提高绿化水平为重点,在京台、济广、日兰、济徐高速公路两侧分别营造宽度不低于50米的高标准生态景观林,在京沪高铁和京九、济菏铁路,104、105、327、220国道和重点省道两侧营造30-50米的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景观林,并纳入公益林规划建设管理,做到多树种配置,乔灌藤结合,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县乡道路两侧营造宽度10-30米的生态林带,建成&联段成线,联线成网&的生态廊道景观。加快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沿线可视范围绿化,实现绿化和景观的连续性。新建铁路、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纳入整体工程规划,确保路成绿化与道路同步建设。全市新建绿色通道1000公里,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绿化率达到95%以上。
(五)平原绿化工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以镇村行政区域为单元,实施田、水、林、路、渠综合规划,集中连片发展高标准农田林网,林网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尊重群众意愿,加快营造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特色苗木基地、经济林基地建设,适地发展农林间作、果粮间作,加快形成&林茂粮丰&的平原风光。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
(六)镇村绿化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绿化示范乡镇、绿化样板村、生态绿化示范村创建和&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加快乡镇驻地和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美化,大力建设围村林、围镇林,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突出强化村庄道路绿化,按照因村制宜、适地种树、乔灌结合的原则,与道路硬化同步实施,主次干道以栽植乔木树种为主,间种灌木、花草植被,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镇村驻地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
&&& (七)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以南四湖、采煤塌陷区为重点,沿主要河湖、水系梯次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加强湿地恢复与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湿地宣传教育、科研监测、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在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开展科研监测工程、保护管理工程、宣教工程,充分发挥湿地经济生态效益。加快&二退三还&(退耕、退池,还林、还湿、还湖),通过生态补水、生物水质净化、退池还湖、退耕还林、栖息地恢复工程对生态湿地进行抢救性修复,恢复河流湖泊湿地生态、景观功能。I新实施湿地保护恢复100万亩,完成&二退三还&50万亩,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6处,新建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面积达到240万亩,。
(八)生态富民工程。围绕兴林富民目标,加快建设标准化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园区,大力发展速生杨等速生丰产林,杞柳、核桃、大枣、葡萄等经济林,法桐、白蜡等名优种苗,林药、林菜、林菌、林畜、林禽等林下经济。加快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好接市场、联农户、带基地的作用。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推进休闲观光、生态采摘、生态体验等生态旅游业发展。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区、现代林业示范区、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区域特色基地和区域性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全市新发展经济林30万亩、达到130万亩,苗木花卉10万亩、达到40万亩,林下经济达到80万亩,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120家以上、专业示范合作社达到120家以上。
(九)生态林场建设工程。制定《关于加快生态林场建设的意见》,以现有国有、集体林场为基础,在山地丘陵、高速公路沿线、河湖水系沿岸、城市周边和重要生态公益林区,强力推进生态林场建设,以重点生态区域林场化促进国土绿化规模化。市级生态林场规划面积原则上5000亩以上,实行属地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建设必备的管理服务设施。鼓励支持企业经营、大户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民营生态林场。新建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试点建设市级生态林场10处、造林10万亩以上。
&& (十)全民义务植树工程。制定《全民义务植树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属地管理,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和督查制度,义务植树建卡率达到95%以上。制定《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缴纳和使用管理办法》,绿化费专项用于城乡绿化。结合部门包荒山、企业包荒山等活动的开展,按照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的要求,广泛建立书记、市(县、乡)长义务植树点、党员义务植树点和企业林、青年林、八一林等义务植树基地。新建各类义务植树基地1200处以上,义务植树平均1500万株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95%以上。
四、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扶持政策
& &&&(一)土地保障政策。各级政府将林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放到与耕地保护同等重要位置。对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河湖水系绿化和生态林场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解决,并纳入林地管理。新改扩建的公路、铁路、水利和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的绿化,在征求同级绿化委员会意见后,绿化用地与工程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规定的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湿,对平原、丘陵、山地、铁路公路沿线、河湖水系周边实行&绿线&控制,明确界定林业用地范围。
(二)资金投入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点林业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将公益林建设、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10项重点工程和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林业10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以奖代补。要逐步加大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林业行政执法等经费的投入力度;对新增造林根据根据不同地域类型、林业种类,市、县政府可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助。铁路、交通、建设、水利等部门新建工程项目同时建设绿化工程。鼓励企业以新增造林吸收的碳指标置换部分减排指标,鼓励社会团体、公民投资或捐资造林绿化。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原料林基地,企业原料林产量不低于年使用原料总量的30%。
(三)补偿补贴政策。制定《济宁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市、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主要为生态脆弱区、重点生态建设区的公益林,补偿标准不低于省级标准,补偿基金重点用于日常管护。建立完善市级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和林业土地流转补贴制度,提高农民规模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实施并扩大林木良种补贴规模,将林业器械纳入范围。
(四)金融信贷政策。银行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家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扶持政策,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及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合理确定贷款条件和贷款期限。对符合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给予低于一般信用贷款利息的优惠,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鼓励支持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
(五)保险支持政策。建立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企业、林农积极参与林业保险,降低林业投资风险。鼓励开展优势林产品生产保险。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保险业务和服务创新,合理设置保险费率,有针对性的推出基本险种和可供选择的险种。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龙头企业组织集体投保,支持一定行政单位组织形式统一投保,提高林农参保率和林业保险覆盖率。按照&统一原则、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探索建立由保险监管、林业、财政等部门与保险经办机构、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等多方参与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机制。
五、加快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编制总体建设规划纲要,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年度,逐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的规划细则和建设方案,科学安排,稳步推进。
&&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将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加强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建立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新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林木管护机制,干线道路绿色通道、生态林场造林完成后,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专业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抚育。
&&& (三)科技支撑,提高质量。加大良种苗木培育和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白榆等主要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加快良种选育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研发、推广,着力提高种苗质量。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协作,开展亟需关键技术攻坚,积极扶持涉林企业科技发展,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科技下乡、集中培训、现场服务等加大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加强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推行工程造林、专业队伍造林,形成项目化管理、工程化造林、专业化监理的集约化造林机制。
(四)依法管理,严格保护。依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年)》,《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层层落实保护目标任务,严格执行林地湿地限额审批、征占用平衡政策,保障林地湿地安全。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加强林地动态监管。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其他用地,必须占用征收占用林地的要依法办理审核手续。加强林业行政、刑事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林业行政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落实森林公安机关独立刑事执法权,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重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 (五)重心下移,强化基础。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乡镇林业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队伍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县、乡镇林业管理体系。加强有害生物测报点、湿地管理站点、森林防火检查站、木材检查站建设,林业重点县、重点乡镇和重点林场全部建立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全面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加强森林火险预警监测、森林防火通信指挥、专业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继续开展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方翅网蝽等林业病虫害防治,大力推进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六、加强绿色生态济宁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严格奖惩。各级政府将造林绿化纳入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每年逐级、逐行业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市、县绿化委员会,发挥造林绿化的综合指导协调推进作用。市委、市政府成立市长任组长、市委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宣传推进、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 &&(二)协同配合,统筹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和绿色生态济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明确责任、协同配合,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抓好落实。各级绿化委员会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把造林绿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和落实造林绿化建设项目。财政部门负责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乡镇林业队伍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镇规划区内绿化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工作。交通、公路部门负责高速公路拦网内绿化和国省道、县乡道路沿线绿化;水利部门负责重点水利工程设施管理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的绿化、河渠堤坝绿化建设。农业、国土资源、税务、金融、保险等部门单位要研究制定支持造林绿化的具体措施。
(三)广泛宣传,浓化氛围。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大力普及林业科学技术、生态常识和法律知识,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驻济部队等部门单位作用,广泛发动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和创城工作,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附件:济宁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济宁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梅永红&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崔洪刚市委副书记
&&&&&&& &&&田志锋& 副市长
&&&&&&& &&&杨富强& 济宁军分区副司令员
成& 员:朱云旭& 市委副秘书长、610办公室主任
&&&&&&&&&& 王建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 于庆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
&&&&&&&&&& 张奎珍& 市编办常务副主任
&&&&&&&&&& 赵新安& 市政府副秘书长
&&&&&&&& &&尤卫平&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 闫志强& 市教育局局长
&&&&&&&&&& 徐建设& 市民政局局长
&&&&&&&&&& 张茂如& 市财政局局长
&&&&&&&&&& 刘绪平&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 祝清荣&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 刘景武&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主任
&&&&&&&&&& 王志泉&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 李大友&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 刘文峰& 市水利局局长
&&&&&&&&&& 李逢记& 市农委主任
&&&&&&&&&& 周立华& 市文广新局局长
&&&&&&&&&& 胡良民& 市审计局局长
&&&&&&&&&& 李继凯& 市环保局局长
&&&&&&&&&& 程福华& 市林业局局长
&&&&&&&&&& 付学华& 市统计局局长
&&&&&&&&&& 展& 鑫& 市法制办主任
&&&&&&&&&& 刘东波& 市金融办主任
&&&&&&&&&& 张言申& 市公路局局长
&&&&&&&&&& 岳秀银& 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 钟称生& 团市委书记
&&&&&&&&&& 倪丽君& 市妇联主席
&&&&&&&&&& 郑现中&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行长
&&&&&&&&&& 李新斗& 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
&&&&&&&&&& 岳根才& 任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 董& 波& 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 杨凤东& 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
&&&&&&&&&& 冯& 冲& 泗水县委副书记、县长
&&&&&&&&&& 谢成海& 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 田冠军& 微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 宫振华& 鱼台县委副书记、县长
&&&&&&&&&& 董& 冰& 金乡县委副书记、县长
&&&&&&&&&& 周生宏& 嘉祥县委副书记、县长
&&&&&&&&&& 孙& 琪& 汶上县委副书记、县长
&&&&&&&&&& 贾治阜& 梁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 董信江&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 何锡明& 济宁北湖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朱云旭、赵新安兼任办公室主任,
程福华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号 主办:济宁市林业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乡县长董冰简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