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后,清朝统治者集团面对的主要问题是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洋务派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b9%ba%c2%.
下载积分:880
内容提示:...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洋务派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b9%ba%c2%f2%d1%f3%c7%b9%d1%f3%c5%da%a1%a2%bf%aa%bf%f3%b0%ec%b3%a7%b5%c8%29%d1%f3%ce%f1%c5%c9_%b5%da%b6%fe%b4%ce%d1%bb%c6%ac%d5%bd%d5%f9%ba%f3_%c7%e5%b3%af%cd%b3%d6%ce%bc%af%cd%c5...,娲嫔,绮夊,鐗囨,垬浜夊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57: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洋务派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PPT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取得永久居住权始于& (&& )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C.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三明泰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兴办于东南沿海B.是否使用机器生产C.投资者是否为清朝官员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考研政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 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
发布: 14:20:20作者:海天考研
#考研政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 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A.翻译学堂B.工艺学堂C.军事学堂D.法政学堂(多选)(本题节选自《考研政治360°真题题典》)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导与练
当前位置:>>>>>>>>>>>>
【重点讲解】
一、“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
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实施原因
(1)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3)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
(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2)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邓小平曾对此作了恰当的概括:“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就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封建国家主权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英国割占香港岛;后列强又在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2.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被剥夺。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强迫中国实行“值百抽五”的低税率。
3.中国的海关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于各口。
4.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条约,英国首先取得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5.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取消天主教禁令,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取得了“自由传教”的权利。
6.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个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都可以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上已得到清政府的默认。
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危害
1.《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清朝官员董宗远在上奏道光帝时认为签订《南京条约》:“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2.《南京条约》附件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①降低关税税率为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②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中英《虎门条约》①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外国侵略者获得更多权益,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损害了中国应得利益。②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3.中美《望厦条约》
(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
(3)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4.中法《黄埔条约》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同时还取得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的特权。
【难点分析】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极力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而封建统治下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中英之间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战争也将因其他借口而发生。
二、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列强,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对战争是预谋已久。而中国方面:
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2.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战和不定,组织抵抗不力。
3.清政府长期以来与人民处于对抗地位,使得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反侵略力量不能充分发挥。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
三、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3.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4.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5.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1)从战争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等四国共签订了七个条约。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①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和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热点追踪】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重新开放
记者2011年6月24日从广东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获悉,闭馆2年多、重新布展的《虎门销烟》主馆正式完工,对外开放。数百件真实可贵、鲜为人知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料和历史场景在《虎门销烟》主馆再现。专家称,《虎门销烟》新馆在目前中国纪念馆的展陈水平中,至少领先5年。
据介绍,作为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重要展陈,新的《虎门销烟》主馆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长度450米,分为序厅、鸦片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尾声六个部分,通过280多幅历史图片、240余件套文物、10个大小景观、数幅油画和国画,形象地展示了虎门销烟壮举,再现172年前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展馆开放后,200多件珍贵文物将首次与游客见面,其中包括鸦片战争前期,从英国、美国等国输入中国的一些银器、漆器及象牙雕刻物;还有鸦片战争时,描绘大批中国人吸食鸦片后、显露惨状的外销画卷及外销瓷器;还有一大批材质各异的鸦片烟枪和吸食鸦片的烟具。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新的《虎门销烟》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一方面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文献档案和史料,走访大量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丰富《虎门销烟》展览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走访国内外的文物收藏家、文物专家,通过他们的帮助,在英国、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征集到了百余件鲜为人知的、真实反映林则徐销烟及鸦片对国人产生危害的文物。
从事纪念馆展陈工作40余年的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前副馆长俞乐滨对《虎门销烟》展馆非常赞赏,他称,《虎门销烟》展陈了大量充实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历史照片等,并恰当发挥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可以说是中国纪念馆的明珠,她的展陈水平就目前中国纪念馆展陈水平而言,至少领先5年。
【学法导航】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重要史实,初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小资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步训练】
1.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走私的直接动机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把中国变成其鸦片销售市场
C.用鸦片来毒害中国民众&&&& &&&&&&&&&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2.右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3.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①美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瑷珲条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 D.领事裁判权
7.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 B.郑成功 
C.林则徐 &&&&&&&&&&&& &&&&&&&&&&&&&D.邓世昌
8.下列各项最能有利于列强操纵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是
A.外国公使驻京  &&&&
B.准许华工出国 
C.外国舰船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  &&&
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
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10.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  
B.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C.都推进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D.侵略者都以武力失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11.“这次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整个沿海深入内地。”这次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13.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14.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5.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 ④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1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一百五十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全国禁毒展览漫画读本》
(1)材料一林则徐上书中,认为鸦片有哪些危害?
(2)结合健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鸦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的图表说明什么?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C 7.C 8.A 9.D 10.B 11.A 12.C 13.B 14.C 15.D 16.A
17.(1)鸦片对吸食者个人有害,更重要的是危及清王朝的统治。(2)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久吸上瘾且不易戒除。他可使人体力衰竭,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至丧失生命。(3)“光辉的一幕”指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4)近年吸毒人员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禁毒事业,我们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同时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有义务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
作者简介:王笑开,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高考天地》等1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
【上一篇】
【下一篇】&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回答:级别:特级教员 10:33:41来自:天星教育网
(1)康有为改为曾国藩;师夷长技改为求富;东海改为福建。(6分)
(2)戊戌变法,民主与科学。( 4分)
(3)兴工业、办工厂、创海军、建学堂。(4分)
(4)“胜利”是指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
“失败”是指国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3分)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提问者请及时处理问题
您需要注册后才能参与话题讨论,并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可输入个汉字
上传图片:
参考文献资料:
可输入个汉字
- 如果您的回答内容参照了其他文献资料,就请标明其出处;- 如有知识产权等纠纷,由回答者本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