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品出售的中国玩偶一套329元人民币,折合成港币是多&#地铁夹死 655333;&#地铁夹死 655333;

新闻源 财富源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 03:50
  (上接D9版)
  本集团净利息收入情况如下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1年
  2010年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率(%)
  生息资产
  贷款和垫款
  1,130,746
  80,958
  971,602
  56,218
  公司贷款
  811,097
  58,112
  758,338
  44,138
  个人贷款
  319,649
  22,846
  213,264
  12,080
  债券投资
  195,419
  6,553
  180,609
  5,27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89,304
  4,261
  202,409
  2,912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402,886
  21,981
  174,252
  4,521
  应收融资租赁款
  44,476
  3,528
  29,221
  1,853
  2,062,831
  117,281
  1,558,093
  70,776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平均成本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平均成本率(%)
  计息负债
  客户存款
  1,491,616
  30,977
  1,211,382
  18,592
  公司存款
  1,242,977
  26,256
  1,014,358
  15,385
  558,064
  4,361
  497,907
  3,225
  684,913
  21,895
  516,451
  12,160
  个人存款
  248,639
  4,721
  197,024
  3,207
  68,471
  52,674
  180,168
  4,392
  144,350
  3,021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370,650
  18,319
  193,043
  4,709
  应付债券
  28,676
  1,408
  22,610
  向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33,650
  1,756
  21,220
  1,924,592
  52,460
  1,448,255
  24,903
  净利息收入
  64,821
  45,873
  净利差
  净息差
  注:1、临时存款、久悬未取款项、应解汇款在此表中归入公司活期存款。
  2、本行于2011年对票据系统中票据卖断价差的核算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买断式贴现票据转出时,未摊销贴现利息收入与转贴现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价差收益核算,而改造前作为利差收益核算。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由于规模变化和利率变化导致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变化的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1年比2010年规模增减变动因素
  2011年比2010年利率增减变动因素
  净增/减
  利息收入变化:
  贷款和垫款
  9,208
  15,532
  24,740
  债券投资
  1,28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250
  1,349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5,932
  11,528
  17,460
  应收融资租赁款
  1,675
  17,789
  28,716
  46,505
  利息支出变化:
  客户存款
  4,301
  8,084
  12,385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4,332
  9,278
  13,610
  应付债券
  向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1,109
  9,268
  18,289
  27,557
  净利息收入变化
  8,521
  10,427
  18,948
  注:规模变化以平均余额变化来衡量;利率变化以平均利率变化来衡量。
  (二)净非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集团净非利息收入175.47亿元,同比增加86.52亿元,增幅97.27%。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1年
  2010年
  增幅(%)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5,101
  8,289
  82.18
  其他净非利息收入
  2,446
  303.63
  17,547
  8,895
  97.27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构成
  报告期内,本集团将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1.01亿元,同比增加68.12亿元,增幅82.18%,主要是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顾问咨询服务和贸易金融等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幅较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1年
  2010年
  增幅(%)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4,072
  1,764
  130.84
  财务顾问服务费
  3,614
  2,389
  51.28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
  2,362
  1,462
  61.56
  银行卡服务手续费
  2,124
  1,007
  110.92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
  1,686
  82.47
  融资租赁手续费
  42.86
  证券承销服务手续费
  47.46
  140.4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5,991
  8,753
  82.69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91.8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5,101
  8,289
  82.18
  2、其他净非利息收益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1年
  2010年
  增幅(%)
  投资收益
  2,169
  上年同期为负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上年同期为负
  汇兑收益
  -32.34
  其他业务收入
  77.32
  2,446
  303.63
  注:本行于2011年对票据系统中票据卖断价差的核算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买断式贴现票据转出时,未摊销贴现利息收入与转贴现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价差收益核算,而改造前作为利差收益核算。
  三、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预案
  本公司2011年度经审计的税后利润为274.36亿元,拟定201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按照境内报表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计人民币27.44亿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人民币29.00亿元。2011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余额为384.86亿元。本公司拟以2011年度股东大会后利润分配实施公告指定的股权登记日本公司总股本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在册的A股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含税)。现金股利以人民币计值和宣布,以人民币向A股股东支付,以港币向H 股股东支付。港币实际派发金额按照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换港币基准汇率折算。
  以上利润分配预案须经本公司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实施。
  公司董事会建议2012年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在达到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前提下,在未来实施每年两次分红并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议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12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2012年中期利润分配的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本公司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的20%。
  四、投资情况
  (一)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本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二)投资的重大项目情况
  1、投资宜都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宜都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2,55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宜都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2、投资钟祥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钟祥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3,57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钟祥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3、投资上海嘉定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上海嘉定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10,20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上海嘉定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4、投资蓬莱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蓬莱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5,10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蓬莱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5、投资安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安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5,10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安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6、投资阜宁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阜宁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3,06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阜宁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7、投资太仓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太仓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5,10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太仓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8、投资宁晋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宁晋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2,04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宁晋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9、投资漳浦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本公司发起组建漳浦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出资额2,550万元人民币,持有股份占所发起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1%。漳浦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成立。
  五、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一)内控制度合理性、有效性、完整性的说明
  1、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本公司建立了一套独立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班子各司其职。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审计、风险、提名、薪酬与考核、关联交易控制等六个专门委员会作为董事会决策研究机构,行长及经营班子按照董事会的决策,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全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
  在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公司董事会负责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定期审查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报告、组织内部控制调研和自我评估,监督、指导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制定年度风险指导意见以及定期评估和审核风险报告,监控经营层的风险状况。董事会通过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研究决策相关问题,向管理层提出建设性意见。管理层认真落实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意见以及相关工作计划,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权威性,努力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标准化、过程化、经常化和科学化。监事会根据《公司法》、有关监管要求及《公司章程》规定,对本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促进公司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本公司已形成了各部门业务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构建起教育、预警、防范、奖惩相结合的有效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体系。
  2、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要求,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宗旨,不断梳理与完善内控制度,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内控机制,保证了管理的严格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包括:以《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相关制度;以对公授信、公司存款、个人授信、个人存款、其他个人业务、资金、理财、贸易融资、电子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业务规章组成的经营制度;以会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岗位设置及职能界定、岗位任职和上岗资格及强制休假、权限管理、印章管理、安全保卫、机构及人员奖惩、监督和检查等规定组成的管理制度;以《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经营信息内部报告制度》为核心的信息控制制度。现行制度基本渗透覆盖到现有的管理部门、营业机构和各项业务过程、操作环节,健全的制度体系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3、主要内部控制措施
  本公司不断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健全了董事会“三会一层”与经营层各专业委员会的定期沟通和决策制衡机制;强化了各项业务授权管理,根据权责匹配实行分级分类授权及监督机制;完善了各项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严格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在不同岗位和机构之间建立了分工合理、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公司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充分配置财务资源,人员素质、结构满足内控要求,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公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细化了财务预算的制定、执行、利用、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对控制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起到积极作用;按照全面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原则,及时识别、定期评估经营活动风险和内部控制状况,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加大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与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挂钩,在有效贯彻激励措施的同时,对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实施严格地问责,确保了各项内控控制措施有效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报告期内,本公司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一是新资本协议实施顺利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以第一支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新巴塞尔协议实施项目工作取得实质进展,非零售客户评级与限额管理体系、债项评级体系、交易账户市场风险限额管理、金融工具估值管理体系、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以及三大工具引入和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督和控制各类风险方面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二是继续推行流程银行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中后台管理支持体系的优化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引入的平衡计分卡、客户之声、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工具,从机制层面解决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的协调、客户真实需求的了解和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实现了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三是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最新要求,启动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设工作:包括内控建设、内控自我评估和内控审计三大部分,全面梳理了业务流程,并以风险矩阵为基础,编制了《内控手册》,与《合规风险管理标准》、《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民生银行实际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合规自评与评价标准,夯实了内控长效机制建设。四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的管理和政府融资平台解包还原,强化了对票据、房地产、“两高一剩”等高风险授信业务的管理。五是加强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执行情况检查:本公司通过开展全行性的信贷、财会、零售等业务专项检查,以及深化“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等,强化了“操作风险十三条”落实情况排查、重点业务领域和新设机构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纠正机制,促进了本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4、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本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评价,并督促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银行组织结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等进行修订和完善。
  报告期内,本公司审计部在动态修订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持续推进经营机构内控评价,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济南等大行以及长沙、南宁等新分行内控评价,完成了冶金、能源、贸易金融事业部四家分部、信用卡三家分中心内部控制评价,此外,还对邯郸、唐山、潍坊、秦皇岛、衡水、襄阳、德阳等二级分行开展全面审计,督促新设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和规范管理,促进其合规经营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通过持续的内部控制评价,实现了对经营机构内控的量化管理,提升了经营机构稳健经营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内控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和内部审计评价与其它风险管理要素的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全行内控水平的提升。
  5、内部控制文化
  本公司高度重视培育和形成既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经过对公司现有企业文化因子进行全面梳理,总结、规范和提升,使内控、营销、风险、激励、考核等经营管理各领域统一于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确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理念,形成民生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行为准则和良好形象。公司还高度重视以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为重点的企业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与核心价值一致的企业文化发展体系,从文化管理上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和审慎的风险及合规意识。
  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覆盖到所有机构、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切实做到了业务发展内控先行,并在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风险识别、监测和评估能力、提高风险控制措施、完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强化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好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对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提供合理的保证,能够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合理的保证,能够对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提供合理的保证。本公司将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变化、自身管理和发展的日益深化,持续提高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6、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最新要求,报告期内,本公司已启动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项目建设,在充分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基础上,按照优化改进、持续提高的原则,通过完善内控管理体系组织架构,拟定内控建设工作方案和计划,组织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科学评价内部控制现状。下一步,本公司将稳步推进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加大《内控合规风险管理标准》实施力度,扎实做好实施建设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并积极探索员工违规积分等管理工具,优化内控技术,持续加大内控合规文化培育,不断完善贯穿于公司各管理层面以及各业务经营环节且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二)内部审计
  本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实行总部垂直管理的独立审计模式,报告期内,审计部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新设立东北审计中心,取消了派驻分行审计专员办,目前共有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东北五个区域审计中心,并针对本公司专业化经营特点,设立了产品事业部审计中心、行业金融事业部审计中心、现场审计中心、非现场审计中心;设立业务管理中心、评价问责中心、监管协调中心。审计部负责对本公司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独立检查和评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独立、客观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工作。重大审计发现和内部控制缺陷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本公司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建立了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检查体系,非现场审计系统覆盖到本公司所有的资产与负债业务;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审计范围覆盖到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金融市场、贸易融资、信用卡、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等全部业务条线和内控管理环节;基本实现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审计的全覆盖。
  本公司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多种形式,对经营机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报告期内,审计部共组织实施各类现场审计89项;非现场专项审计37项;离任审计161人次;出具各类审计报告和专题调研301份,发出风险提示和审计建议32份,较好地履行了监督、评价和咨询的工作职责,全行也无案件事故发生。检查涉及了公司业务、零售业务、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贸易金融、票据、信用卡以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业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持续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对审计发现问题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强化了总分行、业务条线管理部门在问题整改方面的合力。在全面排查业务及流程风险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全行内控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5.2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一、公司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的公司业务主动应对经营环境和政策变化,以打造特色银行与效益银行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民企战略、推动金融管家制度为核心,以实施资本约束下的集约化经营为主线,在发展中持续推进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益结构调整,战略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一)公司业务客户基础
  报告期内,本公司立足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基本战略定位,加强客户基础建设:一方面,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大力推动新市场、新客户开发,不断夯实公司业务基础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在继续保持大客户关系管理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契合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及本公司业务发展转型之所需,完善推广“1+2+N”金融管家服务模式,加快战略民企客户开发,积极培育未来公司业务的主流群体。
  报告期末,本公司有余额一般贷款客户13,580户,有余额对公存款客户数23.47万户,分别比期初大幅增长31.00%和33.73%。由于客户培育措施有效得当,对公户均贷款余额由期初的0.73亿元下降至 0.59亿元,客户信贷集中度有效降低,客户结构日趋优化。
  报告期内,本公司继续完善与全国工商联、民间商会、行业协会的合作联动,本着“有基础、有意愿、有潜力”的原则,择优选择战略民企目标客户,按照“1+2+N”模式建立客户专属“金融管家”团队,结合客户战略发展及金融服务需求,制定“融资与融智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条件成熟时,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实施“金融管家”团队服务作业模式,有效扩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服务覆盖面,培育能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核心民营企业客户群体。
  报告期内,本公司再次协助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举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共同正式发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和制造业500强名单;已对多家客户策划并实施产业链融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结构性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报告期末,本公司有余额民企贷款客户11,353户,一般贷款余额4,841.62亿元,分别比期初增长38.59%和24.58%;对公业务板块中,有余额民企一般贷款客户数、民企一般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达到83.60%和60.14%。
  报告期内,本公司成功获得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资格,成为获得中央财政国库直接支付代理资格的四家银行之一。本公司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财政部和中央预算单位的认可,将为本公司进一步优化负债管理、壮大机构客户基础,为实现本公司的“二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贷款
  报告期内,本公司的公司信贷业务以控总量、调结构、稳质量、增效益为工作目标,合理控制信贷增量及投放节奏,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整体收益显著上升。在信贷业务方面,本公司主要经营策略和措施包括:
  一是紧跟政策调整方向,合理控制信贷增量及投放进度;严格服从全行战略转型需要,适当倾斜资源配置,主动为小微、中小等战略业务腾挪信贷额度空间。
  报告期末,本公司的公司贷款余额(含贴现)8,369.06亿元,比期初增加607.19亿元,增幅7.82%;公司一般贷款余额8,050.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45.16亿元,增幅7.26%;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0.78%,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二是灵活运用商业票据、贸易融资等信贷产品组合和综合信贷经营手段,全力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提升信贷收益水平。
  报告期内,本公司在积极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完善业务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开展票据产品与服务创新,创新票据经营管理模式,并依托系统丰富的产品线和综合化的票据融资解决方案,围绕客户多样化需求,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票据金融服务,在有效补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同时,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和融资成本。报告期内, 本公司票据直贴业务量4,184亿元,其中商票直贴业务量1,290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38%和87.53%。
  由于产品与服务特色突出,业务结构调整有效得当,本公司对公中长期贷款占比得到有效控制,信贷收益水平不断提高。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贷款余额中长期占比49.92%,比期初下降2.13个百分点;本公司公司贷款平均利率7.15%,比期初大幅提高1.33个百分点。
  三是把握经济企稳向好带来的市场机会,贯彻落实国家产业金融政策要求,鼓励实体经济新增投放,积极探索绿色信贷及新兴战略行业业务发展模式,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行业、政府信用类业务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贷款,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三)公司存款
  报告期内,本公司继续贯彻“存款立行”方针,摒弃简单依靠财务投入、片面追逐时点数据的传统做法,及时把握货币政策变化规律,加强负债业务模式研究,重点强化结算平台建设,鼓励依托交易融资、现金管理等重点产品与服务拉动,大力夯实存款客户基础,探索开辟增存新渠道,存款内生性增长机制逐步完善,对公存款实现良性可持续增长。
  报告期末,本公司的公司存款余额13,452.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49.81亿元,增幅13.98%。报告期内,本公司新发展对公纯存款客户56,552户,带来新增存款1457.67亿元,占对公存款增量的88.35%,新开户对负债业务良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本公司进一步确立交易融资业务作为未来银行融资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持续强化交易融资业务能力建设,以特色规划指导业务开展,以模式创新引领结构调整,以批量开发拓展客户群体,以产业链条带动大客户、中小客户及零售业务全面销售,各项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报告期内,本公司交易融资业务发生额6,751.98亿元,稳定客户7,052户,派生存款余额1,633.6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94.68%、72.16%和51.32%;报告期末,交易融资业务余额2,647.52亿元,没有产生不良,跻身市场领先行列。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高峰论上,本公司荣获“影响中国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称号,在客户、同业、行业协会中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专家”形象持续提升。
  (四)公司非利息收入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把发展中间业务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加强贸易融资、票据转贴现等传统中收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重点发展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票据理财等资本占用少、收益高的业务,并积极建立起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承销、结构性融资、资产管理等为核心的新兴市场融资产品体系,在创新性产品服务和多元化业务模式的共同作用下,报告期内,本公司公司业务板块净非利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累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46亿元,同比增长69.27%,占全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61.91%。
  新兴市场投行业务方面,本公司致力于为客户特别是民企战略客户提供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全面金融服务,不断完善结构性融资产品体系,重点突破资本市场相关的直接融资与资产管理业务品种,进一步丰富咨询及财务顾问业务的服务内涵,加大力度扩展中间业务渠道。报告期内,本公司充实完善新兴市场投行业务内部保荐人团队,持续加大业务营销推动,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及作业模式,加速成熟业务模式的复制及推广力度,重点推进“上市直通车”业务试点,积极打造金融服务新模式。
  资产托管业务方面,本公司实施“多元化+精品化”发展战略,深化“托管+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加强与品牌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力度,重点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保险债权、银行理财等托管业务,以优质产品推动业务稳定、快速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资产托管(含保管)规模折合人民币为3,811.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12%;实现托管业务收入3.93亿元,同比增幅104.69%,实现托管业务规模与效益的快速增长,并被《金融理财》杂志评为“2011年度最佳创新托管银行”。
  企业年金业务方面,本公司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年金业务发展,实施目标市场细分策略,鼓励营销模式与产品创新,加强与外部受托机构合作,加大全行资源整合力度,借助联合营销与优势业务带动全行企业年金业务增长。报告期末,本公司管理年金账户106,693户,比上年末增长73.37%;年金基金托管规模46.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88%。
  债务融资工具方面,本公司抓住市场扩容的有利条件,立足于中型优质客户,尤其是民企战略客户,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短债、中票等业务,报告期内累计为68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票票据81只,发行规模共计572.37亿元,在有效填补客户融资需求缺口的同时,拉动净非利息收入稳步增长。
  (五)事业部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各事业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探索新兴市场业务,努力推进“金融管家”服务模式实施应用,深入贯彻民企战略,各项业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1、地产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地产金融事业部发挥专业化集中经营的优势,坚持“夯实基础、防控风险、创新转型、深化改革”的经营思路,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努力转变经营方式,较好实现行业景气度下行背景下风险控制与创新转型的协调统一,保持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态势。尤其注重围绕民营地产客户的金融需求,积极推行集成内外部金融资源、集成传统信贷与新兴市场投行业务的“金融管家”服务,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末,地产金融事业部民企存款、贷款客户占比分别达88.89%和92.04%。
  报告期末,地产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469.43亿元,一般贷款余额1,065.00亿元,分别比期初下降12.25%和增长5.92%;不良贷款率1.72%;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幅26.55%。
  2、能源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能源金融事业部坚定实施市场转型、产品转型、区域转型战略,在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主动挖掘商业机会,积极甄别潜在风险,有效推进以民企战略客户为主要拓展方向的客户结构,以煤炭采选业客户为主的产业链融资业务结构,以管理资产与经营资产并重的规模结构,及以新兴市场投行业务为收入增长点的收入结构调整。报告期内,能源金融事业部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17只共183.58亿元;开展境外融资保函、并购贷款、信托、基金等形式的新兴市场业务共计142.10亿元。报告期末,能源金融事业部民企存、贷款客户占比分别达51.67%和46.70%。
  报告期末,能源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625.59亿元,一般贷款余额1,000.51亿元,分别比期初增长48.35%和7.43%;不良贷款率为0.54%;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80亿元,同比增幅148.73%。
  3、交通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交通金融事业部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强化总部统筹规划和管理职能,以经销商集团为主的汽车板块,在延续“建店融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交易融资支持,铁路行业在机车供应链融资基础上,深入探索集运站及铁路物资板块开发,船舶航运板块巩固并提高“船生船”、“租约融资”等模式发展步伐,各项业务均取得良好市场口碑。针对民企客户的“金融管家”服务模式逐步实施并收效良好,产业链融资、集团化融资及新兴市场投行等综合服务得到目标客户的充分认可。报告期末,交通金融事业部民企存、贷款客户占比分别达52.10%和36.42%。
  报告期末,交通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408.26亿元,一般贷款余额460.82亿元,分别比期初增长5.39%和2.24%;不良贷款率为0.26%;实现中间业务收入8.35亿,同比增幅72.52%。
  4、冶金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冶金金融事业部坚决贯彻总行“民企战略”,组建专业团队为核心客户提供“金融管家”服务,与多家民企客户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深入开发核心厂商及其产业链,创新开发模式,综合使用各类交易融资产品,围绕客户交易制造存款,创造中收。积极拓展投行业务,大力发展矿业金融业务、发债理财业务,有效提升资本收益水平。报告期末,冶金金融事业部民企存、贷款客户占比分别达75.74%和62.38%。
  报告期末,冶金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449.24亿元,一般贷款余额408.21亿元,分别比期初增长7.13%和4.30%;不良贷款率0.20%;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79亿元,同比增幅16.87%。
  5、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持续贯彻“区域特色、批量开发、名单制销售”的经营理念,以批量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模式为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成功搭建“主办行”业务实施框架,通过多项差异化服务措施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负债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流程优化及业务平台建设工作,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整体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积极推动全行中小企业业务稳健发展。报告期末,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各项贷款余额1,052.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30%,其中,短期贷款占96.48%;资产客户达到9,712户,较上年末增长43.9%;不良贷款率0.69%,保持在较低水平。
  6、贸易金融事业部
  报告期内,贸易金融事业部继续贯彻“走专业化道路、做特色贸易金融”的经营思路,积极奉行“专业、专注、专业化经营”的方针,致力于做金融方案的提供者、做金融和资源的整合者,通过特色经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建立以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龙头民营企业为战略客户、以中型民营企业为基础的稳定客户群,建设形成覆盖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拥有遍布全球的代理行网络和通畅的清算渠道,努力为客户提供以应收账款、进口贸易链融资、保函、服务增值及结构性贸易融资为核心的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的贸易融资需求。
  报告期末,贸易金融事业部于全国27个城市设立了27个分部,贸易融资业务人民币贷款余额124亿元,外币贷款余额27.2亿美元,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9.93亿元。报告期内,贸易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引起国内外金融媒体广泛关注,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最佳贸易金融创新银行奖”,并在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第43届年会上荣获“2011年度全球最佳保理市场发展奖”。
  报告期内,重点围绕目标民企客户,全面实施“主办行”战略,已初步认定“主办行”客户85家。成立“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家俱乐部”,共同培养中国未来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成为国家外汇管理局首家合作试点银行,共同签署利用外汇储备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合作协议,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报告期内,贸易金融事业部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等特色业务继续领跑国内同业。全年保理业务量为861亿元人民币,业务笔数为21.18万笔;其中,国际双保理业务量为9.65亿美元,业务笔数为5,926笔,均位居国内同业第二。以长单融资、船舶融资和走出去融资为核心的结构性贸易融资进一步确定细分市场和方向,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积极推广“跨境人民币转口”、“跨境人民币+委托贷款”等贸易结构性融资(TSF)系列产品方案,全年累计为47家客户解决资金需求60亿元。
  (六)公司业务团队建设
  报告期内,本公司本着“重点突出、分层组织、灵活适用”的原则,全面利用内、外部资源,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公司业务培训体系,努力做到培训与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政策传导相结合,培训与重点业务技能强化及营销推广相结合,培训与典型案例及先进经验交流相结合,培训与团队综合素质及凝聚力提升相结合。报告期内,本公司共组织各类培训76期,参训人员达7,712人次。其中,围绕民企战略实施需要,组织4期民企金融管家团队培训,参训人员超过284人次;根据区域特点和业务发展导向,组织经营机构开展重点产品培训69次,参训人员近7,306人次;同时,与《哈佛商业评论》联合举办公司业务最佳管理实践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全方位打造公司业务核心团队。
  二、零售业务
  (一)零售贷款
  本公司面向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各类贷款产品。2011年,本公司继续以“商贷通”贷款业务带动本公司零售贷款的快速增长和结构调整。截至日,零售贷款总额达到3,614.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35.64亿,增幅30.07%。其中,按揭贷款余额为829.90亿,占全部零售贷款的22.96%。
  2011年,本公司“商贷通”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商贷通”贷款余额一举突破2,000亿元,客户数量及客户等级均有所提高。
  截至日,本公司“商贷通”贷款余额2,324.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24%。
  截至日,本公司“商贷通”客户总数达到约15万户,“商贷通”客户中贵宾客户占比达到30%以上,客户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在贷款收益率方面,2011年新发放贷款的利率结构持续优化,新发放贷款水平较上年有所提升,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产品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011年,本公司对小微金融服务进行全面升级,正式推出小微金融2.0升级版。小微金融2.0升级版在五个方面做出重大提升: 一是全面拓展服务范围,不仅融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而且在结算、渠道、财富管理等方面推出多项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框架,从简单的信贷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二是进一步主动提高保证、信用等非抵押方式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让更多无法提供抵押物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获得金融支持;三是改进授信定价体系,实现客户价值和风险识别的统一,发展长远的客户关系;四是加强售后服务,开辟“财富大课堂”,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普及现代金融服务知识;五是优化运营模式,以“工厂化”手段强化业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商贷通”风险控制方面,本公司坚持运用“大数法则”测算出特定行业的风险概率,通过甄选“商贷通”业务进入的行业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自小微金融2.0升级版推广以来,以大数定律为核心的系列民生小微金融的核心理念逐步得到实践印证。2011年,本公司“商贷通”贷款不良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截至日,“商贷通”贷款不良率仅为0.14%。
  (二)零售存款
  本公司的零售存款主要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通知存款等。零售存款是本公司重要的低成本来源之一。2011年,本公司零售存款稳步增长,本公司零售存款余额达到2,863.56亿,较上年末增长559.54亿元,增幅24.29%。
  (三)借记卡业务
  截至日,本公司累计发售借记卡2,798.66万张,本年新增卡量296.44万张。2011年,本公司与中美大都会保险公司合作发行“SNOOPY”联名卡取得良好开端。截至日,“Snoopy”联名卡共发行34.22万张。
  2011年,本公司继续为贵宾客户提供以机场、高尔夫、火车站、医疗健康通道、汽车道路救援为核心的“5+N”贵宾服务体系。
  (四)信用卡业务
  2011年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自由/账单分期业务、汽车分期业务、年费和手续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011年,信用卡中心持续完善销售、商务、催收“三人小组、联合作业”的经营模式,保持信用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通过产品及服务创新、作业模式创新、营销渠道创新、风险管理创新,有力推动了发卡、商务、资产三大业务条线的发展。
  截至2011年底,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153万张,交易额1,775.20亿元,同比增幅64.9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385.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61%。
  2011年信用卡中心推出了全方位为年青群体打造的专属信用卡产品——民生·银联信用卡IN卡。为配合IN卡营销,开展了IN卡形象代言人网络选拔大赛,并通过与星巴克、必胜客、支付宝、维络城、丝芙兰及各地百余家影院的合作,打造了一周七天的丰富权益。除IN卡外,为适应赴日留学的金融需求,2011年9月,本公司发行留学生人民币日元双币信用卡。至此,民生留学生多币种信用卡成为境内提供最多币种可选的双币信用卡,涵盖人民币及美元、欧元、英镑、澳元、加元、日元七大币种,具备民生信用卡全部金融功能的同时提供全方位留学服务。客户根据出境国家选择办理相应币种信用卡,境外刷卡消费不仅节约高额货币转换费支出,还可避免二次换汇汇率风险,且所有外币消费均可以人民币轻松还款。此外,本公司结合市场开拓的需要,推出了民生搜狐爱家联名信用卡和民生银泰(合肥)联名信用卡。
  2011年民生信用卡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荣获中国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优秀示范单位奖、2011中国微博领军榜、金融行业最佳效果营销案例奖、监管统计工作考核评比三等奖、金融行业最佳效果营销案例奖、征信工作先进集体、中国IT应用卓越成就奖、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进一步提升了信用卡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五)代理业务
  本公司为客户提供销售理财产品、基金及保险等服务。其中代销基金数量已达750只,代销数量继续处于同业领先地位;与29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代理保险销售平台进一步完善。
  (六)客户及相关活动
  截至日,本公司的零售客户总数为2,197.61万户,零售客户存款为2,863.56亿元。2011年,理财产品销售的增长带动本公司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迅速增长。截至日,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达4,68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04%。其中个人金融资产大于50万以上的客户为17.61万户,存款总额为1,711.11亿元,占本公司零售存款总额的59.75%。
  2011年,本公司针对贵宾和小微客户开展了“财富大课堂”活动、高尔夫比赛以及奢侈品特卖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客户反响,带给了客户更直观的综合金融服务体验。
  2011年,本公司获得了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评选的“2011最佳小微企业服务银行”奖、中国经营报评选的“卓越竞争力小微金融服务银行”奖、搜狐评选的“2011年最佳中小企业‘加油站’”奖和 “2011金融产品创新奖”;在 “2011年第九届中国财经风云榜”评选中荣获“最佳财富管理品牌”等奖项。
  (七)私人银行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已在全国29家分行设立私人银行部,管理金融资产规模达到684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4650户,中间业务收入实现2.89亿元。管理金融资产规模增长51.33%,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长76.54%,中间业务收入增长110.95%。
  报告期内,本公司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需求相协调的专营团队和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专享服务,打造高品质私人银行服务品牌。本公司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定向增发、阳光私募、资金撮合、并购融资等新兴业务,并逐步展开大额主动授信业务,不断丰富产品货架,为高端个人客户搭建多元化、开放式、个性化的专属投资和融资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对客户的粘度。本公司通过市场分析建议和定期报告等形式,向高端客户提供金融市场咨询服务,并逐步建立包括税务、法律、保险方案、艺术品投资等多个领域的顾问咨询服务体系。
  2011年6月,本公司围绕“特色银行”、“效益银行”战略目标,根据董事会有关高端客户的战略定位要求,开始私人银行业务的全面预热,成立“民生银行财富成长风暴1.0版”项目小组,拟定私人银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业务发展的战略、定位、分工、激励制度和工作路径,并在流程、团队、平台和产品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整合。
  报告期内,本公司先后荣获“2011年度中国VC/PE基金募集最佳私人银行”、“金鼎奖”年度最佳私人银行品牌等殊荣。
  未来三年,本公司将动员全行力量,全面整合资源,抓好客户财富增值和特色非金融服务,力争实现私人银行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打造金字招牌,与民企战略、小微战略共同形成本公司业务发展的三台发动机。
  三、资金业务
  (一)交易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人民币债券现券交易量33,73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1.32%,市场排名第五位。远期结售汇交易量68.90亿美元,同比增幅214.32%;结售汇掉期及外汇掉期交易量共计482.72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155.69%。代客外汇买卖交易量达5.92亿美元,同比增幅128.57%。
  (二)投资情况
  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余额2,154.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7%。2011年,本公司债券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依据对国内债券市场走势的准确判断,通过波段操作提高人民币债券投资的价差收益;同时,抓住国际债券市场价格走高的机会,及时减持本公司持有的部分外币债券,有效降低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三)理财业务情况
  2011年,本公司理财业务严格遵循监管政策要求,全力打造“非凡资产管理”品牌,强化资产管理理念,明确金融管家定位,更好地诠释了“大智之选,大有之道”的业务理念,建立银行、客户和交易对手共赢的价值体系;通过制度、流程和管理方式的优化改革,提出并践行“业务流程一体化”、“风险控制前移”、“主动营销,从坐商到行商”等前沿理念,实现了在效率、管理、服务、团队合作、合规等方面的提升。
  报告期内,本公司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均出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发行理财产品2,354款,销售规模7,643亿元。
  报告期内,本公司理财业务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业务发展“转”、“变”及时。紧密跟踪研究政策,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快速反应、快速出击,及时抓住业务机遇。重点研发保障性住房理财产品、证券市场理财产品等。
  二是理财业务“声”、“名”鹊起。本公司“非凡资产管理”屡获殊荣,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最佳资产管理银行、《中国经营报》——卓越竞争力最佳资产管理银行、《第一财经日报》——最佳理财创新银行;《金融理财杂志社》——金融理财金貔貅奖 2011年中国金融理财TOP10总评榜“金牌影响力品牌”--非凡资产管理;上海证券报——“金理财”2011年度优秀理财品牌奖。
  三是理财业务“监”、“管”得力。分品种、分层次监控管理,确保业务稳健运营;强化理财产品管理,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黄金及其他贵金属交易情况
  2011年,本公司贵金属业务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量103.38吨,白银交易量10,103.9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量48.04吨;合计交易金额人民币1,277.79亿元。以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交易金额计算,本公司为第十大交易商;同时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最为活跃的自营交易商之一。
  本公司报告期内自有品牌金条销售1,200公斤,较上年度增长130%,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四、电子银行服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电子银行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电子银行交易额118,775亿元,同比增幅45.22%。网上银行交易替代率超80%,交易笔数相当于柜面的4倍,已经成为客户交易的主要渠道。企业网银客户累计18.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5.18%,个人网银客户累计443.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7.41%。
  报告期内,本公司围绕小微客户结算服务,创新推出商户版网银,为小微客户提供公私账户集中管理、伙伴账户设置、短信付款、Email汇款等特色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小微客户支付结算;开展电子银行进商圈活动,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产品,促进小微客户结算,有贷小微客户网银覆盖率达到77.20%,交易替代率达到84.61%。创新推出网银跨行资金归集业务,方便客户高效、便捷地对自己其他银行的资金进行归集,提升客户资金使用效率。截至报告期末,网银跨行资金归集交易客户数达到4.4万户,年累计归集金额超300亿元。大力推广网上理财业务,通过网银专属理财和理财夜市等形式吸引客户通过网银购买理财,网上理财年销售金额超4700亿,占本公司低风险理财产品销量的75%。同时本公司与银联合作推出第三方跨行批量代收代付业务,可实现企业客户将他行结算资金自动归集至本公司帐户;推出商贷通跨行网上代扣还款业务,可实现将小微客户他行卡的资金自动扣款并清算至本公司商户卡中,为小微客户提供便捷的还款渠道。
  报告期内,本公司客户服务各项指标继续高位平稳运行,保持同业一流,电话渠道呼入总来电量3179.9万通,其中95568来电2976.5万通,对公专线来电187.3万通,小微专线来电16.1万通。客户服务满意度99.42%,服务水平94.62%,接通率98.45%,贵宾服务接通率99.44%。
  报告期内,本公司推出95568小微售后服务,提供首次回访、季度回访、到期提示、电话催收等标准化服务,在客户贷款周期内提供持续的客户关怀与服务;针对乐收银客户推出付款帐户在线绑定服务,业务办理效率由传统的3天缩短至3分钟;针对大众客户群体推出95568客户维护与提升服务,开展客户关怀、理财类产品推荐、老朋友新惊喜、借贷关联、基金电销等,全年主动外呼联系客户超500万人次。201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首次发布29家会员单位客户服务中心运营数据,本公司接通率、服务水平两项指标居行业第一,客户满意度居第四位。
  报告期内,本公司电子银行业务在第三方权威机构组织的多项评选活动中荣获大奖,荣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最佳网银安全奖”;《理财周报》“2011年最佳网上银行”;东方财富网“2011年度最佳电子银行奖”和 “2011年度最佳服务银行”;第五届中国电子金融发展年会“民生U宝——2011年度最佳网上银行安全产品”和“2011年度最佳银行金融服务中心”;第六届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中国最佳服务创新”奖等
  五、子公司经营情况
  (一)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租赁”)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5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之一,成立于2008年4月。2011年12月实施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金由32亿元增加至50.95亿元,本公司持有民生租赁的股权由81.25%变更为51.03%。 报告期末,民生租赁总资产612.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59%。报告期实现净利润8.58亿元,比上年增长73.3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 60%,较上年提高6.23个百分点,不良资产为0,各项经营指标均居国内同业领先水平。
  民生租赁始终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以航空和航运为主要特色业务的发展模式,在公务机租赁领域,已形成包括湾流、庞巴迪在内的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的公务机机队,数量达78架;在船舶租赁领域,拥有多类船型133艘,总载重447万吨,位列国内航运租赁前茅。民生租赁的业务与本公司的公司业务形成有利互补,提升本公司集团化竞争能力。
  民生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获得业界高度认可,相继获得2011 年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评选“年度最佳金融租赁公司”、第六届亚洲金融年会颁发的“2011最具品牌价值金融租赁公司”、第一财经营销盛典大会评选的“2011年度营销大奖”、2011年中国融资租赁年会评选的“融资租赁十佳企业”等奖项。
  (二)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基金”)是由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持有民生基金60%的股权。
  报告期末,民生基金总资产7,299万元,净资产4,070万元,当期实现营业收入5,058万元,亏损2,993万元。民生基金旗下共6只开放式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51.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共有66家基金公司。按照管理资产规模,民生基金由2010年末第58名上升至2011年末第55名。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民生基金调整公司经营班子,补充核心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形成产品多元化格局,同时加强销售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新基金发行工作,推动业务全面发展。在民生银行主渠道的大力支持下,民生基金第六支基金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基金首募规模31.99亿元,创下了民生基金成立三年来新发产品的最佳业绩,同时也一举创下2011年下半年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之最。
  (三)民生村镇银行
  民生村镇银行是本公司作为主发起行,发起设立的各家村镇银行的总称。依托本公司集中统一的风险控制及专业支持,民生村镇银行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小(含微型)及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形成了本公司民营、小微金融战略的有效延伸,扩大了本公司在县域、村镇的市场份额。报告期内,本公司加速了村镇银行的设立进程,先后在湖北、上海、山东、江苏、河北、福建等地发起设立9家民生村镇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共设立18家民生村镇银行,存款余额共计100.26亿元,贷款余额共计68.66亿元;实现税后净利润合计1.90亿元。开业运营达一年以上的9家民生村镇银行均实现盈利,其中上海松江民生村镇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在全国村镇银行中名列前茅,慈溪民生村镇银行荣获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评选“首届十佳村镇银行”称号。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深化了规模化发展村镇银行的工作思路,即“统一规范发展,集中风险管控、资源互通共享、灵活特色经营”,并将风险控制放在村镇银行管理工作的首位。报告期末,民生村镇银行资产质量良好,全年实现安全运营无事故。
  5.3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指标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表项目
  增幅(%)
  主要原因
  资产负债表
  存放同业款项
  232,336
  125,462
  85.18
  主要由于本集团根据资金头寸及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增加存放同业业务规模。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262,891
  190,246
  38.18
  主要由于本集团吸收同业业务,增加同业存放业务规模。
  损益表
  2011年
  2010年
  利息收入
  117,281
  70,776
  65.71
  主要由于本集团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和净息差的扩大。
  利息支出
  52,460
  24,903
  110.66
  主要由于本集团付息负债规模扩大,存款基准利率和同业往来市场利率的提高。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5,991
  8,753
  82.69
  主要由于本集团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顾问咨询服务和贸易金融等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快速增长。
  营业税金及附加
  6,116
  3,827
  59.81
  主要由于本集团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业务及管理费
  29,333
  21,625
  35.64
  主要由于本集团机构网点扩张、人员的增加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
  资产减值损失
  8,376
  5,504
  52.18
  主要由于本集团贷款规模的增长、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的上升提高、逾期贷款比重的增加上升以及组合计提比例的提高。
  所得税费用
  8,732
  5,288
  65.13
  主要由于本集团应纳税所得额的增长。
  §6财务报告
  6.1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6.2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6.3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1、本年度新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宜都村镇银行、嘉定村镇银行、钟祥村镇银行、蓬莱村镇银行、安溪村镇银行、阜宁村镇银行、太仓村镇银行、宁晋村镇银行、漳浦村镇银行。
  2、本集团不存在上年纳入合并范围但本年度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
  6.4审计意见
  本公司2011年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王立鹏、史剑签字,出具了“KPMG-A(2012)AR No.0110”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5财务报表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7备忘文件目录
  7.1 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7.2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7.3 载有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亲笔签名的年度报告正文
  7.4报告期内本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公开披露过的所有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7.5 本公司《公司章程》
  附表: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董事长 董文标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来源:东方网
编辑:罗伯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影忍 6553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