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怎么死的贪污多少

和珅家产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和珅家产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09-10-28 &匿名提问 发布
和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今天人们从荧屏上看到的和珅,是油头滑脑、阿谀逢迎、机关算尽、不学无术又常常被正直大臣捉弄的奸臣形象。有人说,和珅没有什么才能,只会阿谀逢迎,所以他不断遭到像刘墉、纪晓岚这样正直大臣的反对 。其实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和珅既没有贵族家庭背景,也没有进士出身学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   和珅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乾隆小35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家原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和珅十来岁时,有幸进咸安宫官学(地点在皇宫咸安宫),学习儒家经典和珅满、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5岁参加了顺天府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但和珅因为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这个差事给和珅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   乾隆的侍卫很多,为什么会欣赏一个低等侍卫和珅呢?野史笔记中有三段记载:   (1)薛福成《庸(ān)笔记》记载:有一次乾隆要出巡,突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伞盖,就问这是谁的责任?很多侍卫吓得不敢吭声,和珅在一旁说:“管此事者,当负此责。”这件事给乾隆留下很深的印象。   (2)《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边行进边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轿旁跟班的和珅脱口而出接上,乾隆由此很喜欢他。   (3)《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临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喜欢乘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这种小骡车随侍,于是乾隆、和珅君臣二人,有了下面这段交谈:   上问:是何出身?   对曰:文员。   上问:汝下场乎?   对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举。   上问:何题?   对曰:孟公绰一节。   上曰:能背汝文乎?(和珅 )随行随背,(qiáo)捷异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这次乾隆同和珅的谈话,成为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和珅聪明伶俐,又干练潇洒,乾隆皇帝越来越器重他。野史和珅笔记中的这些记载,可能是他进入仕途的一个重要的机缘。从此,和珅得到乾隆赏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和珅在朝20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珅封爵就达50次之多。其原因之一,是和珅对乾隆能揣摩其旨意,迎合其所好,满足其欲求,博得其欢心。   (1)和珅与乾隆和珅诗。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   (2)和珅仿乾隆书法。乾隆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3)和珅体贴侍奉乾隆。乾隆是老人,喜欢别人奉承、照顾,和珅就陪伴在乾隆左右,对皇上服侍照顾,体贴周到。从朝鲜《李朝实录》中可以看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4)和珅满足乾隆侈欲。乾隆晚年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了宁寿宫及花园(乾隆花园),以作退闲颐养天年之所。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座行宫,花费巨大。乾隆80岁大寿,举行万寿大典和珅千叟宴。和珅总管这件事,需要大量银子,当时国库拮据,银子从哪里来呢?和珅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比如侵吞、贿赂、索要、放债、开店、收税、盘剥盐商等。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在京各衙门长官要捐出俸银,两淮盐商要捐银400万两。和珅很快满足了乾隆80大寿花费的需要。和珅还用“议罪银”,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以交纳罚银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多的几十万两。这些“议罪银”不入国库,交到内务府,入乾隆私囊。和珅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来入不敷出、需要户部补贴的内务府,没有几年就扭亏为盈。乾隆能够随意享乐,当然对和珅就更加依赖。同时,和珅也中饱私囊。乾隆年龄愈来愈老,执政时间愈来愈长,宫女、妃嫔、太监都没有文化,不能同他交谈诗文、书画、佛经,也不能帮他处理军国大事、进行多种语言文字交流。所以,和珅对老年乾隆来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的。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和珅升官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和珅靠乾隆宠信发迹,也必然随乾隆升天而自毙。   嘉庆早在做皇子嘉亲王时,就对和珅不满。嘉庆继位后,乾隆还在,他投鼠忌器,而没敢动手。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于紫禁城养心殿。嘉庆帝琰在乾隆死日亲政。嘉庆在办理大行皇帝乾隆大丧期间,采取断然措施,惩治权相和珅,举朝上下,大为震惊。   乾隆做了四年太上皇,仍紧紧地把持着实权。这时的和珅依然受宠,但是毕竟形势发生了变化。和珅在乾隆与嘉庆间采取“四手”:第一手是紧紧依靠太上皇乾隆,第二手是讨好嘉庆皇帝,第三手是限制嘉庆皇帝的权势,第四手是防止嘉庆日后对自己进行惩处。所以他在乾隆和珅嘉庆之间、在嘉庆面前和珅背后,都是“两面派”表现。   琰当皇子时,被定为储君。和珅密知此事,于乾隆公布嘉庆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给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对嘉庆继位有拥戴之功。嘉庆笑在脸上,恨在心里。但因和珅是乾隆的宠臣,老奸巨滑,朝廷上下,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不便动手。嘉庆在乾隆死后短短的15天里,就把一个被先帝恩宠30年的“二皇帝”加以惩治,举措得体,干净利落,取得胜利。嘉庆采取的办法是:   第一,欲擒故纵。嘉庆继位后,太上皇还健在。他面对一个老谋深算、并深受太上皇宠爱的和珅,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和珅的一举一动,他看在眼里,不动声色。有些大臣在他面前批评和珅,嘉庆说:“我还准备让和珅帮我治理国家呢!”嘉庆向太上皇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也经常让和珅去代奏、转奏,以此表示信任,稳住了和珅。   第二,调虎离山。乾隆驾崩,和珅失去靠山,死期已经逼近。当天,嘉庆一方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国丧大事,一方面传谕他的老师安徽巡抚朱来京供职。初四日,嘉庆发出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玩嬉冒功,并借此解除和珅死党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嘉庆命和珅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擅离,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这实际上削夺了和珅的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   第三,突然出击。正月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初八日,嘉庆宣布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在朝野掀起政治大波。嘉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如初八日,嘉庆命令从即日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向皇上奏报,军机处不得再抄录副本,各部院大臣也不得将上奏的内容事先告诉军机大臣。并命宗室睿亲王淳颖、定亲王绵恩、仪亲王永璇、庆郡王永等分别掌握军政大权。   第四,制造舆论。嘉庆命各直省和珅在京大员,就和珅事向朝廷表态。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指责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是一个无耻小人,请求将其“凌迟处死”。“凌迟”就是千刀万剐。嘉庆立即批示,在京三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个意见,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自行向皇帝上奏。实际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见定下基调,并通报各省督、抚,要他们都表明态度。   第五,惩办和珅。初九日,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将和珅、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下刑部大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初十日,嘉庆御批“实力查办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骗皇帝、扣压军报、任用亲信、违反祖制、贪污敛财等。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嘉庆四年正月《上谕档》中记载:嘉庆谕示“和珅罪有应得”,就是说怎么严惩和珅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领班军机大臣,为了朝廷体面,赐他自裁。   第六,讲求策略。嘉庆说,和珅得罪的是先皇,所以要在皇父大丧期间,处治这个先皇的罪臣。和珅被诛后,其党羽皆惶恐不安。有的朝臣上疏,力主穷追其余党。嘉庆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除掉和珅后,马上收兵。对和珅的亲信,除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等人给予处分外(和珅琳已死),其他由和珅保举升官者或给和珅 送贿者,概不追究。嘉庆宣谕:“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quān)改,咸与自新。”此谕一下,人心始安,政局稳定。   嘉庆对和珅的惩治,动作迅速,干净利索,宽严适当,十分成功。这是嘉庆皇帝一生处理重大政治事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惟一杰作。
应该说历史上的和是一个很体面很有政治能力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受到乾隆的赏识.
历史上的和珅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梦断紫禁城》播出以来,和这一历史人物以戏剧化的面目出现在屏幕上。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和是一位什么人物呢?我们应读者的要求特刊发柯愈春先生的《历史上的和》一文,告诉你一个真和。    大贪官和珅的出现,是清朝康乾盛世转向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退出皇位但仍在训政的太上皇乾隆帝,走完了89年的人生旅程,突然离开人世。嘉庆帝亲政,开始实施他整肃朝政的计划,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逮治和珅及其党羽。乾隆帝禅位期间,和珅以拥戴自居,出入宫廷意颇狂傲,嘉庆帝恭敬相待,听到王公大臣议论和珅的不是,就扬言“朕方倚相公理四海事”。老皇帝归天的当日,考虑到稳定局势,嘉庆帝在谕旨中将和珅的姓名列在满汉大臣的首位,让他与几位亲王共同总理丧事。正月初四,突然宣布和珅及其党羽福长安“守直殡殿,不得任自出入”,暗指和珅是带来朝廷危峻形势的罪魁祸首。正月初五,给事中王念孙、大学士刘墉等,领会嘉庆的旨意或接受密旨,连续上疏弹劾和珅贪纵枉法。正月初八,嘉庆帝宣布革除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军政职务,命令刑部将他逮捕法办。正月十八,赐白练一条,令和珅自尽。  和珅看到白练后,在衣带间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撤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和珅告别人间时,刚好50岁。  由轿夫官至宰相  和一生中的关键官职,是他23岁时授三等侍卫,从此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  在此之前,他的境况如何,最早是怎样引起乾隆注意的?民国初年佚名所作《杌近志》说:“乾隆中叶,和珅以正红旗满洲官学生,在銮仪卫当差,举舁御轿。一日,大驾将出,仓卒求黄盖不得,高宗云:‘是谁之过欤?’各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和珅应声云:‘典守者不得辞其责。’高宗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乃曰:‘若辈中安得此解人?’问其出身,则官学生也。和珅虽无学问,而四书五经,则尚稍能记忆。一路舁轿行走,高宗详加询问,奏对颇能称旨。遂派总管仪仗,升为侍卫。”他小时候聪明伶俐,提拔到北京西华门内咸安宫官学读书。由于一次特殊的机遇,得到乾隆的赏识。《清史稿》有和珅传,载他早期履历说:“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寻授三等侍卫。”“少贫无藉”,说的是他出身贫寒而无依靠。  擢升侍卫后,和珅一路顺风。乾隆四十年升为御前侍卫,相当于现代的贴身警卫。后来直线上升,官列极品,人称和中堂,外国人视他为“二皇帝”。  喜聚黄金源于乾隆  乾隆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聚黄金。北京北海公园的南侧,近年移来一块万佛楼石碑,碑文是乾隆的御笔,注文中说:“内外王公大臣,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碑文的意思是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庆祝他母亲孝圣皇太后的八十大寿,接受王公大臣的请求,铸造金像,建楼贮存,名曰万佛楼。清末夏仁虎有诗咏此事说:“万佛楼成万寿辰,寿金先为寿金身。一官一佛臣工献,媚佛还须媚一人。”  自注说:“楼俱万龛,凡京师王公大臣及外省大吏,各献金佛像一以实之。”据在园中工作的老人说,金佛数目足有一万,按官员顶戴高低进贡,大的近百两,小的也有30两,当时敛聚黄金不少于60万两,这些都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京城,将万佛楼中金佛抢掠一空,如今此楼原址已辟为北海植物园花圃。  御建万佛楼的时候,和珅21岁,当时正是乾隆的轿夫。他利用接触皇帝的机会,揣摩主子的爱好,发迹后即向主子进献金佛。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官至户部尚书,朝鲜使臣就看到他向乾隆帝进献金佛一座,长达数尺。又有一次,安南进贡金座狮像,底座洞空,和珅见后惊诧地说:“可惜其中空虚,不然可多得黄金无数。”此事受到安南使者的哂笑。  和珅受宠于乾隆,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他才学出众,懂得满汉蒙藏四种语文,是乾隆处理蒙藏事务的得力助手。又如他与乾隆一样爱好收藏,曾得宋刻本《礼记》,自行校跋付梓,在藏书中加盖“子子孙孙其永保之”等印。又喜写诗画画,作有《敬题顾恺之洛神赋》、《题苏轼御书颂卷》及《敬题射鹿图御宝匣》等诗,都是“奉敕”而作。  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贪私案,是和珅飞黄腾达的重要阶梯。乾隆四十五年回京路上,擢为户部尚书,接着任议政大臣,回京授御前大臣,兼任满洲正蓝旗都统。乾隆又将自己的爱女固伦和孝公主许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招为额附。不到一个月,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一年之内,连连提拔。和珅以惩贪者的面目出现,越出只准皇家贪贿的惯例,倚势弄权,贪婪无忌。  暗中袒护贪官国泰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贪纵营私,乾隆帝命和珅及左都御史刘墉、御史钱沣同往查办。钱沣微服住在北京郊区良乡,见有豪门仆从经过,跟踪追查。而和珅派人向国泰通风报信,书信中多用隐语黑话。和珅背后袒护国泰,调查此案时,国泰气焰嚣张,指着御史刘墉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弹劾到我的头上?”刘墉大怒说:“御史奉命治你的罪,你敢骂天使呀!”命令左右将国泰批颊掌嘴,国泰恐惧屈服。盘库时和珅命抽查库银数十封,没有亏空,立即起还行宫。钱沣请封库,次日调查后发现,国泰用挪借市银的办法充抵国库。  这次办案过程中,刘墉与和珅吟诗作画,互赠礼物,仍旧保持密切往来。和珅的《嘉乐堂诗集》今存世间,其中有七首诗记录他们的往来。先是和珅赠送荷包、人参给刘墉,刘墉还赠和珅《金刚经》及端砚,和珅诗中有“就中得失君知否,现在即为过去因”,是要劝刘墉在办案中留有后路。和珅先离济南,临别时和珅又将伽香十八子手珠及手帕赠给刘墉,先借手珠请他“前后三三仔细参”,又拿手帕暗喻“莫使嚣气到客巾”,还是劝他在国泰一案中手下留情。刘墉趁和珅先离开济南的机会,与钱沣联手,将国泰贪污国库银的案子彻底查清。乾隆传谕将国泰、于易简勒令自尽。和珅得到乾隆的庇护,结案后加太子太保,充经延讲官。  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刘墉与和珅仍保持酬唱往来。先是刘墉题赠和珅一把纸扇,和珅和韵一首,其中借扇说事:“把臂方从榆塞边,去来来去漫周旋。”刘墉用滑稽恢谐应付和珅,京畿道监察御史谢振定以为刘墉改节事奸,对他激烈嘲讽。嘉庆亲政,刘墉可能得到暗示,带头弹劾和珅。和珅被惩后,嘉庆指责大臣说:“设数年来,廷臣中有能及早参奏,必蒙圣断,立置重典,而竟无一人奏及者。内外诸臣,自以皇考圣寿日高,不敢烦劳圣心,实则畏惧和珅,箝口结舌,皆朕所深知。”这一席婉转批评的对象中,当然包括刘墉在内。  曹锡宝弹劾和珅家奴刘全  刘全是和珅的大管家。和府中的男性都称爷,称和珅为老爷,称刘全为二爷,称管家的听差为三爷。各省总督、巡抚要向和珅行贿,一次花费3000两见面礼的银子,只能见到三爷。与刘全来往的都是些巨商豪富。  乾隆五十一年,和珅气焰嚣张,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家奴刘全服用奢侈,器具完美,造屋逾制,恐有敲诈勒索情事,请予追查。乾隆帝觉察到曹锡宝的意思,是要试探着弹劾和珅,命令大臣会同都察院传问曹御史,让他直陈和珅舞弊的事实。曹锡宝不能指实,和珅又预先让刘全拆屋重造,勘察结果得不到真实情况。    同朝大臣早已咋舌回避,此时上奏说曹御史是“无根之言”,请求降二级调用。曹锡宝至热河请罪,乾隆训斥说:“尔读书人,不读《易》欤?‘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是指责曹锡宝弹劾无据,诬陷和珅。曹御史叩头流涕而出,后来被革职回家。一个月后,和珅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和珅败露,嘉庆传谕说:“当和珅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曹锡宝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追赠曹锡宝为左副都御史。王豫在《群雅集》中称赞他说,“士林目为熙朝鸣凤”。  和珅败后,刘全也被抄家。在短短的20多年中,积聚家私20余万两。因为刘全是以家奴的面目出现,狐假虎威,倚势营私,嘉庆饶他一命,将他发配到黑龙江给满人做奴隶。  在悔恨中离开人世  嘉庆帝命令刑部逮捕监禁和珅及其党羽福长安,同时命令仪亲王永璇、大学士刘墉、兵部尚书庆桂等查抄两家及其家人财产。诸王大臣会同三法司负责拘审,将两家眷属暂时圈禁,不准串连。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一,宣布和珅20款大罪,内容涉及漏泄机密、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等。他在供词中面对具体事实,或称“也是有的”,或认“奴才糊涂该死”。  和珅被收监后的第7天,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大牢中写了二首诗,题为《上元夜狱中对月》:  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馀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怜此夜月,分外照愁人。  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新。  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从“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的句子看,这时的和珅的确有所后悔。又说“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把贪贿当作才能、将才能当成过错,不能说他没有怨恨。  以往和珅是否想到会有赐白练上吊的下场?  和珅是想寿终正寝的。直隶总督胡季堂疏奏说:和珅生前在蓟州城外自营坟墓,前有石门楼,石门前开凿隧道。正屋五间,称曰享殿。东西厢房五间,称曰配殿。大门称曰宫门,外围墙二百丈。当地百姓称曰和陵。和珅被处死后,自造和陵不敢让他享用,在蓟州刘村另外找了一处地方安葬,此处墓地后来安葬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  应该说他有时也已察觉到贪婪的危险。  《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载,自裁后他的家人揭发,“和珅往往于灯下无人时私自悬挂朝珠,临镜徘徊,对影笑语,声息甚低,人不得闻”。嘉庆知道此事后,以为“竟有谋为不轨之意”。说他想做皇帝,恐怕有点冤枉,如果说他经常自我陶醉于洋洋得意之中,似乎接近事实。  为官二十年贪污多少钱  和珅被捕后,朝中大臣多说和珅财产甚多,不止抄出的数目。嘉庆宣布谕旨说:“朕所以办理和珅者,原因其蠹国病民,专擅狂悖。查抄所以惩戒贪黩,初不以多寡而事株连。嗣后臣工不得再以和珅财产妄行渎奏。”  嘉庆打击和珅的真实目的,主要在于消除亲政后的政治隐患,所以不想花太多的力量去查实他家的财产。  嘉庆谕令定亲王绵恩等查抄和珅住宅,命肃亲王永锡等查抄和珅花园。清末薛福成著《庸庵笔记》,其中载有一份《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许多学者据此推算和珅家产。和家共有地8000余顷,他的两个家人也各有600顷。当铺、银号、古玩店、洋货店遍布各地。和家财产后来被抄没入官,共有109号,其中已估价的26号值银2.2亿多两,大致相当于当时5年的国库收入。据推算,和珅的全部财产,约值白银8亿两。  近年有的学者据内务府房租库所列,和珅家及和珅花园的房屋已注明间数的达2343间,其中还有留给和孝公主的房屋尚未注明间数。又据现存一些档案核算,和珅家只有当铺12座,房屋1000多间,田地共1200多顷。被抄和珅家产最多达到白银1亿两左右。  和珅银库账目及珠玉宝物账簿,由四名美女掌管,女名香莲、惠芳、卢八儿及云香。  和珅家产抄没入官后,当时人编有歌谣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帝很快宣布将和珅处死,宣布他的党羽户部尚书福长安为应斩监候秋后处理,左都御史吴省钦革职回籍。将和珅赐死后的第二天,即正月十九,为了安定人心,及时传谕,称和珅案“不复追既往,凡大小臣工,无庸心存疑惧”。又宣谕廷臣说:“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嘉庆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和珅被除一事给社会带来太大的波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和珅是贪污犯没错,但他却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贪污犯,他不仅情商高于智商,在理财上是个天才,而且还是历代被处死的贪污犯中死得最从容最雅致的那个人。和珅得罪身死的前三天,回顾平生,曾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世,怀才误此身。“怀才误此身”这五个字并非完全是开脱。他确实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和珅年轻时代曾就读于咸安宫学。这个学校以招生条件严格和教育质量出众出名。能考进这里,从某个侧面证明他的天资出众。咸安宫学的课程包括经史、语言、书画、武功骑射和。从课程的全面正规来看,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帝国培养高级政治人才。和珅大部分功课都相当出色。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经史典籍无不涉猎,文字功夫出众,并且武功骑射基础也相当不错。除了学业出色外,和珅业余兴趣也十分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特别以诗名。清人钱泳产称和珅诗颇有“佳句可寻”,而当时的大诗人袁枚则这样夸赞和珅兄弟:“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更让老皇帝感觉舒服的,是他的情商高于智商,与人相处总能使对方感觉愉快。史书载这位美男子“行止轻儇,不矜咸仪,言语便给,喜欢诙谐,然性机敏,过目辄能记诵”。他毫无士大夫的方巾气。据《啸亭杂录》载:“和相虽位极人臣,然殊乏大臣体度,好言市井谑语,以为嬉笑,尝于乾清宫演礼,诸王大臣多有俊雅者,和笑曰:‘今日如孙武子教演女儿兵矣。’”能在乾隆面前这样说话的,满朝只有和珅一人而已。他善解人意,凡事从不用皇帝废话。他办事干练,嘉庆也不得不承认他“精明敏捷”,他特别长于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凡遇繁难政务,乾隆常常派和珅去处理,和珅以其机敏果断屡获褒奖。乾隆四十五年,他充任钦差大臣赴云南查办云贵李侍尧贪污案,因办理得体,未及回京,升任户部尚书兼议政王大臣。回到北京,他“面陈云南盐务、钱法、边事,多称上意,并允行”。表现了自己的全面政治才华。这是和珅从政生涯第一次重要亮相,表现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起义过程中,和珅作为机要秘书,为皇帝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政策建议。起义平定后,皇帝特意赐诗和珅:大学士三等忠襄伯和珅: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 ,惟明且断。平萨拉尔,尔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翰!“兼通清汉”是和珅的一项重要政治资本。乾隆朝最重要的政治文书,都是用满文写成的,这实际上就把许多汉大臣排斥在了最高决策圈之外。乾隆朝唯一参与最高机要的汉大臣张廷玉,也精通满文,因为他中进士后曾经专门学习满语。及至乾隆晚年,大臣中文兼满汉且又有眼光有见解的,唯有和珅一人了。故五十六年平定廓尔喀后,乾隆又说:“去岁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历代被处死的贪污犯中,和珅的死是最从容最雅致的一个。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上午,皇帝派人送来一条白练。和珅见到白练之后,索笔题诗一首: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一个在临死前能写出这样充满禅意诗句的人,应该是个有一点深度,有一点悟性,有一点定力的人。目光锐利的乾隆本也不会让一个平庸之辈处于离自己最近的位置上。事实上,对和珅的全面定位应该是——政治家、经济官僚、诗人、学者、艺术鉴赏家和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在乾隆后期,他在整顿国家财政制度、管理事务,特别是外交事务方面,都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他主编了《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三通》等大型丛书,《红楼梦》能流行于世,据说他的功劳尤大;因为精通多种语言,所以和珅实际上充任了当时的外交部长,曾多次负责接待、等国的使臣。英使马戛尔尼曾评论和珅说,在谈判中“保持了他尊严的身份”,“态度和蔼可亲,对问题的认识尖锐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仅止这些才能,已经足以使乾隆离不开他。更何况和珅还有另一项为皇帝所亟需的天赋,那就是理财。除了不死、兴趣广泛、注重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外,和珅身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气质”,比如财富观念。和珅有着天生的商业头脑。传统社会中的财富观念是静态的,人们有了钱,第一选择永远是买地,把流动资产化为固定资产,“入土为安”。而和珅却深通现金流动起来后的巨大威力。在不动产与现金面前,他显然对现金更感兴趣。乾隆五十七年,庄头许五德与他人发生矛盾,托和珅帮助打官司,并答应“事后或送地六十顷,或银一万两”。和珅听后明确表示,“不要地亩,要银一万两”。他的贪污受贿所得,一小部分用于扩大不动产,更多的部分,则用于各种工商业投资,其范围涵盖了金融,地产,矿山,物流,医药,商业等许多行业。他在北京城内拥有当铺十二座,其中永庆当、庆余当、恒兴当、恒聚当等,都是典当业巨头。此外他还经营印铺、帐局、瓷器铺、药铺、古玩铺、弓箭铺、柜箱铺、鞍毡铺、粮食店、酒店、杠房、石灰窑等。此外,他家还专门拴了八十辆大马车,从事运输业。这些行业的收益率,当然远远高于地租。就是那些不动产,他也尽可能选择用来出租。据后来抄家官员统计,和珅仅在北京就有出租房屋三十五处,“一千零一间半”,“每年共取租银一千二百六十八两三钱,取租钱四千四百九十二吊二百四十文”。(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可以说,只要是赚钱效益快的行业,就有和珅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采矿业由于风险巨大,管理复杂,投资多,见效慢,一般人不敢经营,和珅却敢于尝试。他看中了煤矿业是朝阳产业,曾投巨资在门头沟和香山两地开了煤矿。和珅巨大家业的积累,贪腐所得当然是大头,但是他自己的投资收益也并非无足轻重。和珅还有着强烈的契约意识,在金钱面前亲兄弟明算账,虽然至亲好友也毫不含糊。他的外祖父伍弥泰官至大学士,向他借过两千两银子,他担心外祖父不能及时还账,逼着老头拿自家地契抵押,“取田契价值相当者署卷归偿。”(《郎潜纪闻》)他岳祖父英廉的孙子向他借钱,也是拿地契为抵押品才借出去的。(第一档案馆档案《内务府来文》)他亲舅舅明保向他借了一万五千两白银,他规定每月一分起息,连本带利滚到两万一千四百五十两。他贴身家人傅明向他借银一千两,答应如到期不能还清,便从其“每月工食内坐扣”。不久傅明身亡,和珅并不念其效劳一生而免除债务,而是令其子花沙布代替还债。并且每月规定按七厘起利,加上以前所欠利银二百两,共计一千二百两。因为对金钱的热爱,和珅甚至亲自担任家里的会计和出纳:“和相……出入金银,无不持筹握算,亲为称兑。”(《啸亭杂录》)成为乾隆皇帝的私人助理后,他的经营天才迅速得到了体现,并迅速得到乾隆的重视。乾隆四十一年,他出任内务府大臣。在此之前,这个负责皇室财政的机构经常是入不敷出。“本府进项不敷用时,檄取户部库银以为接济。”而他就任之后不久,就面貌一新,不但弥补了以前的赤字,还出现了盈余。乾隆四十三年,皇帝加派他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在他的经营下,这个税关收入一下子跃居全国三十多个税关的前几位。这两炮打响,乾隆对和珅的理财本领愈加刮目,所谓“晚年依毗益笃”。所有与财政有关的部门渐渐都划归和珅一人把持,他先后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内务府大臣。“伊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在乾隆眼里,和珅简直就像一个魔术师,总是能出人意料地制造出新的财源。“议罪银”的制度化,就是一个天才发明。(来源:金羊网 摘自《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作者:张宏杰 出版社:人民文字出版社)[相关阅读]贪官和珅让《红楼梦》流传至今“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在清朝所有大臣中,和珅是最为贪婪的一个,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大贪官的代名词。经查抄,和珅财产的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无法胜数。他的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国库15年收入的总和。然而和珅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如此出身的和珅究竟怎样青云直上,身兼大清十多个重要官职?又凭借着什么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高峰?嘉庆皇帝又是为何在乾隆死后十五天,就迅速地杀掉了和珅呢?昨日上午,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纪连海走进了市民学堂,为市民讲述了一个上真实的和珅。“苦孩子”造就一代贪官和珅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儿子又是皇帝的女婿,为什么还要如此之贪,纪连海首先做了解释。他说,和珅成为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与他为官前的少年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的人生轨迹在某一个时期发生了改变。“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留下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林,弟兄俩相依为命。“从小投奔亲戚,过着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生活,他‘穷怕了’。这是他成为贪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促进和珅贪婪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大学士冯英廉。当年,和珅在咸安宫官学的时候,大学士冯英廉经常去官学巡查,一次在官学里相中了相貌漂亮的和珅,做自己独传孙女的女婿。“昨日还是孤儿的和珅今天一下子成为了堂堂清朝大学士的上门孙女婿,这使得他又不得不考虑以后要用自己的官位、学问来光彩门面,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纪连海认为,这也成为和珅日后变成大贪官的一个原因。和珅是个热爱家庭的人“上的和珅的确是个大贪官,贪到至今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是贪官,却不清楚其实和珅也有其优秀的一面。”纪连海说,和珅从小就特别懂事,学习非常用功。他在咸安宫官学时,满语就学得非常流利,此外还会汉语、蒙语、藏语等其他民族语言。并且对汉人的经史子集非常在行。他经常钻研模仿乾隆皇帝的诗文字体,模仿乾隆书法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和珅成为冯英廉的上门孙女婿后,对其妻子冯氏非常好。“所有的正史野史都在骂他,但是没有人说他对妻子不好的。”和珅晚年所得一子,然而一岁多就死了,从此冯氏在恭王府寿椿楼一病不起,七夕之夜和珅摆香烛一夜长跪不起,祈求上天保佑冯氏平安,后冯氏去世后和珅非常伤心,竟作了很多诗来纪念冯氏。和珅对自己的弟弟和林也特别好。从小父母亲去世后,他一个人照顾弟弟,直到后来位高权重之时,也不忘提携弟弟,兄弟情深可见一斑。和珅保住了《红楼梦》纪连海说,和珅如果没有出众的才能,不能立于高官位置,和珅也就不可能有机会如此敛财。纪连海告诉市民,其实和珅还为《红楼梦》、《四库全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红楼梦》当时叫《石头记》属于禁书,和珅每天都去向太后请安,每次只为太后说一段《红楼梦》里的故事,太后越听越喜欢听,觉得是本好书,便让和珅把书拿来,和珅只好为难地说,这书不能拿出来是禁书。结果孝顺的乾隆皇帝当然不能反对太后的意见,在乾隆年间,《红楼梦》终于公开刊行,才得以让《红楼梦》保留了下来。“现在的红学家们不能再骂和珅了。”纪连海开玩笑说。“和珅确实是一个真才实学的人。”纪连海说,和珅于公元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书,总理清政府的外交事宜,他曾先后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暹罗、缅甸、琉球和南掌等国的使臣,尤其乾隆时期英国同清政府之间的外交事务,几乎是交由和珅全权处理的,凭借他的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事务。在这中间,尤其是与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斗智斗勇最为出色。其实和珅还是火锅的最早传播人,他在为乾隆皇帝宴请天下70岁以上的老人时,为了保证大家都能吃好,把原本元朝的火锅这一吃法推广到了全国。聪明反被聪明误和珅迅速崛起是因为学识渊博,出身满洲又相貌堂堂。此外,他的聪明伶俐是重要的原因。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时候的态度:侍君如父。他经常会使一些小聪明来套取乾隆的欢心。纪连海说,在整个乾隆朝后期,自从和珅平步青云、迅速崛起以来,一直到乾隆皇帝病死的时候为止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但是,和珅也正是栽在自己的小聪明上。”纪连海说,后来和珅得知乾隆立嘉庆为帝,于是偷偷送了玉如意给嘉庆,但是嘉庆不领情。乾隆曾告诫嘉庆,“我当了这么久的皇帝,没有给你留下什么,除了一个人,就是和珅。对于和珅,你如果继续用,全国上下都怕他,所以你只要管好他就可以了;如果你废了他,那么全国上下都怕你了。”嘉庆登基后当然选择了后面的方式,十五天后,和珅以巨贪之罪名被斩首。“所以和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被斩首的,而并非真的因为是个巨贪。”纪连海最后说道。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死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