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经济部分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讲座政治学科汇报材料.PPT10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政治学科汇报材料内 容 提 要 :一、安徽省名校联考政治试题命题说
明及分析二、2009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题简评三、2010届安徽省高考思想政治学科
《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对策四、时政热点专题?第一部分 2010年安徽省名校联考
?政治试题命题说明及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 2010年安徽省名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
试卷政治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组
成,总分值100分,其中选择题有11小题共44分,
非选择题有2大题6小题组成,共56分,测试内容
包括2010年高考将要考查的全部四个必修模块的
内容,各模块所占分值基本相当。命题严格按照
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高考大纲要求,深入领会新
课标精神以及安徽省最新高考信息,充分体现新
课程改革理念和安徽省自主命题特色。试卷的整
体难度保持与近几年高考试题大体相当,不出现
偏题、怪题、超纲题和太难太易题,整卷试题中,
易、中、难试题的分值比例为3:5:2。? 二、命题要求第一,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安徽省名校联考政治试题参考依据2009年《考
试说明》确定的考试范围命题,全卷考查了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重要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考查内容包括社会公平、消费的
作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企业经营成功的决定因
素、科学发展观、公民的政治参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
素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团结、政府权威、中国共产
党的先进性、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意识的能动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人
生价值的实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
观、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等,重点突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广东高考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部分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广东高考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部分,2011广东高考政治,2013广东高考政治,2014广东高考政治,广东高考政治,2015广东高考政治,政治学科网,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报名,2013广东高考数学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2:07: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广东高考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部分.DOC
官方公共微信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字体: 】 【】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根据《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2〕1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从核心价值看,它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看,它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它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
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同时要着眼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新活力,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二)加强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突出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学科知识,以科学的知识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
(三)着力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认识,形成方法,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充实精神生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以学定教&,做到目标开放,资源开放,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结论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开放,树立新的教学观。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要着力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课程目标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目标设置,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本学科新课程的特点,这种特点既反映在与其他学科的横向比较上,也反映在思想政治学科新老课程的纵向比较上。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内容选择由过去的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转到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组织方式由过去的只遵循理论逻辑转到不违背理论逻辑,更合乎生活逻辑。
(一)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对这些目标的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内容标准。
1.总目标与分类目标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总目标是综合各个具体模块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教育教学目标,它对各个模块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分类目标具体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18条要求。总目标与分类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总目标统领分类目标,分类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展开和体现。
分&类&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
○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2.三维目标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程分类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要明确三维目标各自的内容要求,深刻理解每一条目标要求的内涵。同时,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它们各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性,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知识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知识基础。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方法,提高实际能力,实现情感的发展,进而发展健全的人格,因而它是其他目标形成的基础。能力目标是要掌握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它是中间层次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以前两个目标为基础,要求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它重在体验与感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当我们把它们转化成内容目标时,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二)必修课程目标。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选修课程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旗帜,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旗帜。青年学生应该懂得: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就成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经济学常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学面对的问题、研究的任务有所不同,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选择地了解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与观点,评析这些理论建树对当时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我国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明确主张。因此,着眼于&三个面向&,较为具体地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知道几个在国际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培养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科学思维常识:人类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面对什么机遇和挑战,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事业有成,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联系必然要出现许多新变化,生活中的摩擦、矛盾、纠纷也会日益增多。人们在几乎每一个生活领域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法律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每个人都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依范自己的行为。只有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准绳,依法律己、依法做事,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把握发展的机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现代科技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出现的新的伦理问题,如经济、科技、环境伦理等,也需要认真面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探讨新的伦理问题,不仅是贯彻以德治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被列入人文与社会这一学习领域,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可以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课程模块结构图如下:
选修课程Ⅰ
选修课程Ⅱ
4生活与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经济学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思想政治1&、&思想政治2&、&思想政治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别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4&则是上述3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从总体上把握必修课程的框架设计思路,需要着眼于三个基本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是课程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统领课程内容目标的灵魂;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是整合课程内容的方法论基础。
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程Ⅰ是为所有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相关课程,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六个选修模块是四个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相对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更依赖于相关学科的理论逻辑,更显现学科的&专业拓展&特征,更具有&探究性&的色彩;相对于大学课程,它们淡化了学科的体系结构,采用&专题&的组织方式,并多采用&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更多地反映学生对有关&问题&的关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地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设选修课程。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还应该开设选修课程Ⅱ。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设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
课程模块,作为建构高中课程体系的基础,有其特定的意义。其基本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课程模块而言,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关联性。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因此,所谓模块,不是固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模块。针对不同模块,可以形成不同组合,它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不同的知识系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及其能力趋向,为不同学生发展打下不同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的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必修模块。
四个必修模块内容的功能如下:
必修1(经济生活):改变经济常识遵从学科体系的规范,内容不再要求面面俱到、体系完整,而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沿着为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线索,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呈现相关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使其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必修2(政治生活):改变了政治常识远离学生生活、缺乏参与性的状态,立足中国,着眼特色,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基本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必修3(文化生活):作为新增设的课程模块,课程以十六大以来党的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而展开,着眼于高中学生在现实文化生活中的问题,讲述文化认同、理解和选择的意义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本课程引导学生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必修4(生活与哲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之中,走出以往课程的学科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为主导,以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例为基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集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在本课程的总体框架中,是为所有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更大地范围和程度上,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相关课程。在认识选修课时,有两个基本点:
1.&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选修课的设置固然要着眼于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但就其选择性而言并不意味着要进行硬性&分流&,而是基于学生情趣、兴趣、志趣方面的选择,为培养自主选择的能力、体验人生规划的经历提供机会。因此,不能把这种选择性与注重基础、注重综合素质的宗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从选择性的意义上看,课程模块的设置,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的要求:
既考虑到学生继续升学后的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又考虑到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
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既要支持学生发展的先进性要求,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广泛性要求。
2.&基于必修课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从把握课程在教学层次上的定位来看,课程模块的呈现,需要关照两方面的关系:
相对于大学对应学科的课程,本课程为了淡化学科的体系结构,一律采用专题的组织方式,并多采用&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更多地反映学生对有关问题的关切,并以此作为建立课程框架的基础。
相对于必修课的框架设计,它会更依赖相关学科的理论逻辑,更显现学科的专业拓展特征,也更具探究性色彩。
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作为政治理论教育的拓展性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相对于中学的历史课和思想政治的必修课程,它较为系统、集中地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于高校的同类理论课程,它采用的是&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
选修2(经济学常识):经济学常识可作为&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拓展课程,旨在进一步提供一些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与通常讲述经济学原理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有选择地采用专题方式,通过介绍重要人物的理论观点,及其对当时及后来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经济现象的认识。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作为&必修课程2(政治生活)&的拓展课程。相对于政治生活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国际政治为框架,着眼于&三个面向&的要求,在现代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国际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知道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树立正确的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可作为&必修课程4(生活与哲学)&的拓展课程。相对于必修课程,它着眼于思维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更具技能性和应用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思维。本课程以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价值。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作为法律教育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讲述在民事关系和诉讼程序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针对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民事纠纷,提供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可作为&必修课程3(文化生活)&的拓展课程。本课程进一步从理论意义上阐释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进一步丰富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直面当今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提升道德境界。
三、课程设置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认真落实必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指导和帮助学生选好选修课程。
(一)课程、学时、学分。
生活与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经济学常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二)开设建议。
以下两个方案供选择
生活与哲学
方案一(适用理工方向):
方案二(适用人文方向):
生活与哲学、限选
选修、复习
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可在选修课的计划中安排。
在课程设置的落实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课时间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
由于课程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选修课的增加,课程内容变得十分丰富而复杂。学校应通过调查,根据师资状况、学生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家长期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选修课程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选修课教学落到实处。鼓励学校开设所有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多选择本学科的有关模块进行修习,要保证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学科学习的连续性,要对学生加强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制定修习计划,出色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必修模块修习后未能合格没有获得学分的学生,必须进行重修。选修课修习后未能合格没有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重修,亦可改修其他模块。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做好课程开设的指导工作。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建议
一、精心组织课程教学
本次课程改革是结构性的变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变化,在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价值、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变化和要求。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标准》等文件以及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新课程的实质,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和质量观等。
必修课程的教学,在掌握内容标准的基础上,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是内容规范,即&教什么&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名词、观点或原理。
第二是能力目标,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动词,如解析、归纳、描述、说明、识别、树立、评议等等。
第三是教学建议,即&如何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通过&提示与建议&的内容来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或以往课程中没有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要求给予重视;二是活动建议,即根据相应的内容目标,提出开展课内外活动的要求,如撰文、讨论、讲演、辩论、调查、设计、演示、点评等等。
选修课程的教学,在掌握内容标准的基础上,要抓住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是序言,即每个模块的第一段文字阐述。它提出了本模块教学基本要求和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目标。
第二是理论要求,即每个模块列出的基本问题和要点。它类似于必修课的&内容目标&,同样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目标两部分,可参见必修模块的要求把握。
第三是活动建议,即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活动与实践。这些活动与实践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反映选修课的特色,需要认真开展,以增进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
(一)自觉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1.树立新的课程观。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功能的承担者,更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课程不是静态概念,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必须改变就知识论知识、以本为本的传统观念,注重课程功能的全面实现。
2.树立课程标准意识。就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三者的关系来说,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纲领性文件,是学科课程实施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搞好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认真学习、把握、贯彻好课程标准。
3.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蓝本。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又为教学留下较大空间。从优化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学中对教材要进行再创造,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
4.树立新的教师角色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构建平等、合作、互动、互惠、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与学生共同开展领悟知识、观察生活、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5.树立整体德育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九年义务教育段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和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和针对性。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紧密联系各个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1.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根据课程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尝试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领会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坚持正确的行为价值导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和目标中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将教学阵地从常规课堂扩展到实验室、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更广阔的场所,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加强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基本观点,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信念。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要处理好知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依据教学内容,努力促进有关内容教学的活动化。
4.倡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同时适合学生特点的现代学习方式。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现方式和途径。在明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的体验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研究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创新教学内容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教学设备运用过程中,要克服形式化的倾向,使手段真正为内容和目的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
二、不断深化教学研究
应以教研活动为引领,鼓励教师以及教研部门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研究与交流,发挥群体智慧和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一)完善教研工作机制,搭建教研平台。
健全并完善教研机制,是有效开展教研工作的基本保证。各级教研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研究带有方向性及共性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教师的研究经验,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交流与碰撞。学校要为教师的研究创造条件,激发和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帮助教师树立在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增强教研能力。学校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应当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研教统筹,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变中求稳,稳中求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及研究水平。
(二)探究问题解决办法,强化校本教研。
课程改革必将面临诸多问题,广大教师要自觉投入到教学研究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研究:要研究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行为更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教学研究的水平;要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要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增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各学校应积极建立与自身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逐步形成开放、高效、民主的教研机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三)发挥教师特长,进行课题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发展自身的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工作,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深入理解《课标》精神,扎实而富于创造性地组织好教学;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要准确自我定位,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既不独断又不放任;要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教师个人要有研究的专题,通过专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特长,丰富教研内容。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宏观着眼,微观着手,选择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某一内容进行课题的研究。从课堂、教材、教与学的状态,所在区域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缺陷等方面入手,小问题深研究,浅问题多角度,抽象问题具体化,普遍问题找原因,争议问题寻共识,实际问题求落实,以期实现问题的解决。微型课题的研究,尽量以学期为期限,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为主线,以教师个人为主体,既有独立性,也强调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群策群力,力求在更多的常识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
(四)开展多种教研形式,发挥导向作用。
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专题研讨活动,如开展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教学案例分析评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竞赛等,充分发挥学科评优活动对教师学习研究的激励、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开展课程培训和教学研究,努力为教师学习研究、合作交流、共享成果搭建坚实的平台,开辟宽广的渠道。
各学校和学科教研组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研究、校级之间及校内多向交流、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参与式教研评课、阶段性课后反思、专题研究等形式,对课程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优势互补,相互借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与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学校和政治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多元的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加大对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学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加大资金投入,配备涉及社会科学、时事政治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文字与音像资源。建设校内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开发校外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教育基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实践活动资源。完善计算机设施、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等信息化资源。特别要注重开发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等方面的人力课程资源,聚集各方面积极力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教师要在必修和选修课教学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联系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以充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多样发展要求,更好地完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教师要真正从课程的执行者发展为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建设者、评价者,努力提高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逐步建立本校政治学科的课程资源库和教研网站。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课程资源。要在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实践环节,丰富社会信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观察分析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等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水平。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评价对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控,达到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一)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课程评价必须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程评价既要坚持目标多元化的原则,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更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
(二)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评价方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新的课程评价,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都应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学互评,可以使学生互相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同时也发挥了集体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给予鼓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更全面、真实,更好地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学发展的功能。
(三)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给学生以激励,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为此,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差异,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能力、收集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析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能力)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
(四)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评价,着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特别是一些所谓客观性的试题,如选择题,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方法、推理过程、知识的运用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都被摒弃于评价之外。这种评价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忽略,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碍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生学业的完成,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各种能力的提高,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强调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评价过程要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阶段入手,综观全过程,要着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行为的变化。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调整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评价内容
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知识目标的评价。
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可根据各模块对知识目标规定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具体评价。
(二)能力目标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注重运用理论能力的考评,又要强调对创造性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评价。
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程度,对知识的求知欲的强弱,克服困难的意志,自信心,探索精神等,要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情感变化的趋势、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观点以及关切程度、参与各项活动的行为表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不同的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一)考试。
包括模块测试、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
(二)谈话。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三)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
(四)竞赛。
包括时事政策知识竞赛、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小论文评比等。
(五)描述性评语。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六)个人成长记录。
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七)项目评议。
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八)学生自评与互评。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参与活动的程度&、&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否发表个人见解&、&能否倾听&、&能否协作分享&等方面,开展自评、互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广西教育厅: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