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有哪些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

抗日纪念日及有关英雄人物事迹
抗日纪念日及有关英雄人物事迹
补充:是由来
写清起因,经过。
十大抗日名将zz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
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
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
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
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
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
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
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
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
,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
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
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
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
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
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
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
。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
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
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
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
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
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
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
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
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
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
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
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
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
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
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
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
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
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
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
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
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
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
,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
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
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
,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
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
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
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
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
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
,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
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
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
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
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
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
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
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
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1)抗日英雄谱: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柯棣华在前线的八路军部队中,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深受环境感染。他曾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2)抗日英雄谱:尽忠报国一代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锋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与敌激战,反复肉搏。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剑自戕,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其他回答 (5)
1)抗日英雄谱: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柯棣华在前线的八路军部队中,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深受环境感染。他曾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2)抗日英雄谱:尽忠报国一代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7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锋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与敌激战,反复肉搏。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剑自戕,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9月3日法定抗日纪念日
“九一八”、“七七事变”、“八一五”,这些日子都在中国人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老百姓一般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为胜利的日子,而9月3日,一个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反而很少被提及。
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后来,这个日子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
对于9月3日这个胜利日,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表了《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是我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左权、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狼牙山五壮士,马宝斋率回民抗日等
1.谢晋元 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
2.杨惠敏 女童子军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
3.阎海文 宁死不屈的“支那空军勇士”
杨靖宇,吃树皮也不投降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导语:日是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 …导语:要想了解什么是反法西斯战争,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什么是宪法纪念日宪法纪念日是日本的法定假日,日期为每年的5月3日,这个节日是为了…201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星期六。2014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提高烟草税”。历届世界无 …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啊?八月十五日还是九月三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啊?八月十五日还是九月三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等待您来回答
节日假期领域专家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字体: 】
是9月3还是8.15 纪念抗战胜利日期引争议
作者:记者 王冲
文章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日
  再过3天就是8月15日,当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这些天正忙着筹备15日的一个座谈会。除此之外,纪念馆在这一天不准备安排其他活动。但王新华的脑子里一直想着一件事:向全国人大和政协提出把9月3日定为全国假日的议案。他说:&我不是人大代表,但我打算委托人大代表做这件事 。&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学者和一些民间人士,大都主张在众多值得纪念的日子里选择一天,举行全国性的活动,隆重庆祝抗战胜利。但大家对到底选择哪一天则存在分歧。著名保钓人士冯锦华说:&不管选择哪个日子,纪念才是最重要的。也许中华民族的苦难太多了,大家既纪念&七七事变&,纪念&九一八&,也纪念&八一五&日本投降。但到底哪个日子最合适呢?无论如何要选择一个,否则大家不知道怎么办好。&
  9月3日才是法定抗战胜利纪念日
&&& &九一八&、&七七事变&、&八一五&,这些日子都在中国人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9月3日,一个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反而在各种场合很少被提及。&中国老百姓一般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为胜利的日子。其实,从法定的角度来说,日本投降是在9月2日。&汤重南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对日本经济、社会有多年研究。
&&& 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15日,日本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
&&& 汤重南说:&9月18日是个耻辱的日子,作为&国耻日&是可以的,日本从这一天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日子是7月7日。但是,与上两个日子相比,9月3日更辉煌,更值得纪念,因此,我主张这个日子是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最好是把议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它定为一个法定的庆祝的日子。&
&&&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对于9月3日这个胜利日,人民政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做出了规定。
&&&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通告指出:本院在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每年9月3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行为纪念。
&&& 9月3日不放假
&&& 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也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 汤重南强调说,9月3日是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日子。中国确定这个日子,是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作为法定的纪念日,中国政府和民众应该多加重视。
&&& 九三抗战纪念日为何未受重视
&&& 在9月3日这一天,也曾有过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 194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战争结束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被冲淡了许多。
&&&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动。日,适逢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到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晚上还举行了一个有很多中央领导人和抗战老兵参加的大型晚会。
&&& 而在某些学者和民间人士看来,&八一五&、&九一八&和&七七&更值得纪念。这使得本来没有争议的事情发生了分歧。究竟应该在哪一天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 社科院日本所政治室研究人员赵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但我认为8月15日更有意义,因为中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 8月8日,民间网站&爱国者同盟网&发出倡议,号召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日。该网站负责人王锦思向记者透露,他们在今年两会期间曾委托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朱幼麟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隆重纪念抗日战争,纪念&八一五&和&九一八&。议案提出,全国抗战纪念地免费开放,纪念日全国默哀,国家领导人出面讲话。王锦思说:&全国人大今年7月给了答复,说议案是积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 目前,沈阳市在9月18日有纪念活动,汽笛长鸣;12月13日,南京也全市拉响警报。但这些都是地方性而不是全国性的活动。
&&& 2003年九一八纪念日前夕,中国各界人士联名发出呼吁:在每年的9月18日和8月15日,举行国家级纪念大会;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大中城市鸣响警报3分钟,下半旗;每年8月15日,全国举行庆祝活动。参加联名呼吁的285名各界人士中,包括原会长戴逸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包括冯锦华(中国大陆首次保钓行动总联络人)、李秀英(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耿谆(日本花冈劳工暴动领导人),以及抗日烈士后代和普通百姓等。
&&& 在2002年和2003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也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在抗战纪念日举行全国规模的纪念活动。
&&& 那么,为什么法定的胜利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呢?汤重南教授认为,宣布9月3日这个日子为纪念日的是国民党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对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说,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多提。现在,我们越来越承认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一次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战,但不可忽视中国共产党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过程应该越短越好。&他说。
&&& 汤重南介绍说,在黑龙江有一个东宁要塞,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这里的日本守军顽抗到9月23日才放下武器投降。但9月3日应该更有法律效力,更典型。国民党也认可这个日子,台湾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多是在9月3日庆祝抗战胜利。
&&& 庆祝胜利还是回味苦难
&&& 对于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冯锦华大力赞同,但他也说不清到底哪一天好。
&&& 但在王新华看来,胜利的日子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庆祝。&死了多少人,发生了多少惨案,那不是战争胜利的标志。为什么不庆祝我们的胜利?我们不讲自己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没有人为我们讲。当然,我们也有打得不好的地方,但我们没有投降,这就是最大的贡献。假如中国投降,日本将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投到其他战场上,二战的历史就可能重写。&王新华说。
&&& 实际上,许多战胜国都有庆祝&二战&的胜利纪念日。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大阅兵。由于时差问题,英美法则把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举办庆祝活动。此外,还有专门针对&二战&老兵的节日。
&&&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爱国主义教育,有革命传统教育,有国耻教育,王新华认为,应该再加上一点,就是胜利教育。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都应该大力宣传。&我们在近代就这么几个大的胜利,为什么不纪念呢?&王新华认为,我们强调我们死了多少人,这触动不了日本人,他们不会为此改变观点,他们的右翼还是右翼。当今世界尊重强者。
&&& 王新华还认为,8月15日和9月3日究竟哪一天定为纪念日,这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问题是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管哪一天,我们应该有一个正式的胜利纪念日。&
&&& 明年,我们就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记者 王冲)
附:百科名片
&&& 投降签字仪式画作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或抗战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牢记:九月三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日,冈村宁次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我国往年在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日,重光葵签署投降文书。
  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无条件投降。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也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日政务院发布,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在香港,抗日战争纪念日为8月15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2007年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龙子明9日提案建议,将每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为法定节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纪念日&。
  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9月9日,日本于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国民政府旋规定自9月3日起放假三天,举国欢庆。并通过决议,规定从次年开始,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后来台湾当局为了统一各军种节日,于1955年起将对日抗战胜利日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
  日上午9时,时任中国军队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接下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佩刀,在中国战区的日军正式投降。不过后来国民党当局是以日本向盟军投降的次日(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日,在台湾举行了庄严的日本投降仪式。中国代表郑重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顿时,会场上掌声、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台湾全岛上下锣鼓齐鸣、张灯结彩、舞狮戏龙,人们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庆祝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自《马关条约》签订以来,台湾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这对全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因此被定为&台湾光复日&。
  虽然两岸都以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是日本正式对中华民国递交降书的日期时间为民国34年(西元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代表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日本代表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天皇裕仁(昭和天皇),地点在南京市陆军总司令部,是日八年抗战正式结束;而9月3日实为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是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日本投降书原文
  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
&  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投降书
[1]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
  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
  签字人帝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岗村宁次
  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 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
  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百科名片为本刊所加,转载并不代表同意本文观点)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