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乐‏山纪六娘和赵鸭子的甜皮鸭介绍,哪家口味更佳?


匿名用户
2019-02-01 15:00:31
86点赞
710收藏
100评论
本文图片较多,流量党谨慎。如果春节准备去乐山「吃」的话,可以参考下这篇。22日,和小伙伴约好再次打卡乐山,上一次是一天来回,总觉得有太多美食没有吃到,想念已久的乐山我们再一次来了。来了几次都没时间吃的跷脚牛肉,到乐山第一顿就是它啦,订的民宿在人人乐,放下东西就特别搜了一下附近的跷脚牛肉,最终选择了步行就能到的芳芳跷脚牛肉。三个人点了五个菜,菜品都比较小份,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血旺和莲花白,莲花白回甜回甜的,特别好吃,吃到一半才想起没有拍照不敢吃太多,因为想去尝尝很多人推荐的五通黄鸡肉。看微博很多人推荐黄鸡肉,所以决定试一下。我们三人不是太喜欢黄鸡肉这种,感觉太油,味道比较偏甜,里面的汁水太黏稠,味道不是很香,比较淡。 但是西米露非常推荐,现在都还对西米露念念不忘。冰粉比较一般,不推荐。吃完钵钵鸡我们已经饱到不行,于是决定消化消化,于是准备走路去嘉定坊,刚走了几步就看见共享单车,于是骑上共享单车,感觉年轻了好几岁,哈哈哈。 还没有骑到目的地我就骑不动了,又改成步行。走到桥上看见船,突发奇想坐船去看大佛,查了坐船的位置,不远就步行过去了,主要为了消化消化,结果导航也没带我们找到 突然发现所在的地方正是上次打卡的乐山港,坐船没坐成,又改为吃吧 走着走着发现有一家烤榴莲。 烤榴莲,真的就只是烤榴莲,超级不推荐.赵记蛋烘糕,特别推荐,外面那层皮特别蓬松,但是边上又特别脆,奶油加肉松,完美,特别推荐,地址就在九妹凤爪对面那个巷子里,但是老板说那里摆的时间不长,所以开了新店,新店在麦当劳斜对面,我也不知道叫什么街。吃蛋烘糕的时候,民宿房东小姐姐给我们推荐坐船去太阳岛,正好弥补了我们没做成船看大佛,民宿的房东小姐姐给我们发了定位,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买票的地方,按着定位我们去了,票价很便宜,一人两元,当时第一反应真的好便宜啊,然后船开动我看了下手机,就叫我们下船了。结果就是江这边到那边,说太阳岛可以看到大佛全貌,但是我们也不知道具体位置,于是下船后就跟着大部队走,然后就走到了江边,没有看清楚大佛,我们还在吐槽这就是一个荒岛啊,返程等船的时候,才听说是还要坐一次船,才到太阳岛但是觉得时间有点晚,加上有点累,也就没有过去了,打卡失败。下船过后就直奔巧巧油炸了,也在乐山港,步行就可以到达。巧巧油炸和我在成都和仁寿吃的油炸都不太一样,炸好过后就直接端上来,不会再给你拌一些其他料,但是有辣椒面,可以沾,我们比较喜欢给老板说不要炸那么干,那样更好吃一些,巧巧油炸和其他油炸对比的优势更原滋原味,更有油炸的感觉。 吃完油炸实在太累了,于是回住处休息,结果休息就直接睡了一觉。醒来收拾了一下便步行去了张公桥,去打卡嘉州飘香麻辣烫。锅底一端上来,我闻着那个味道就不是很喜欢,但是还是很期待,然后我们就彻底失望了,真正的踩雷了,我们三人都觉得不好吃,可以用不好吃来形容,牛肉很老,鸡尖无味,油碟也不香,五月的时候吃过一次旁边的牛华六婆(应该是这个名字)还是觉得六婆好吃些,这一次应该是我们吃得最快的一次麻辣烫因为真的不好吃。赵鸭子的烟熏鸭,特别推荐,很香很香,买回住处看着电视,吃着鸭子,完美。 第一天完美收官。第二天睡了个自然醒,收拾一下直接去了叶婆婆,叶婆婆上次我们去就非常喜欢,所以这次也特别期待,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叶婆婆是我们喜欢的那种味道,感觉不油,但是又很有味,特别香,芝麻也特别多,菜品也很好看,很干净。这个腊肉炒饭,里面料特别足,特别香。 西米露我认为黄鸡肉的更胜一筹。醪糟汤很好喝,为何家里就煮不出那种味道。最后推荐华姐凤爪,招牌味道特别好吃酸辣味,好想吃。这次甜皮鸭买的纪六孃的,甜皮鸭我觉得都差不多,每次遇见的滴滴师傅都说,我们本地人是不吃纪六孃和赵鸭子的。最后来介绍一下我们住的民宿,民宿地理位置很好,离张公桥很近,房东小姐姐很热情,给我们推荐美食,给我们说玩的地方,民宿很干净,而且装修也是符合我这少女心的。愿你们的每一次出行都是完美的。
}
这次到四川,本来目的地是成都,中途去了一天的乐山,吃得开心,玩得照骗。阴差阳错,为了洗码,最终又选择了乐山这个城市。当时还有备选的都江堰和汶川。得亏选了好吃的乐山,才最终没有辜负这些时光。乐山的前半部分时间住在高铁站附近的酒店,后期转到了江边的民宿。无论住哪吧,吃的都没耽误。对于嘴巴寂寞的人,天涯海角都不远。乐山出名的是跷脚牛肉,位居其次的还有钵钵鸡。为此,跷脚牛肉吃了三家店,钵钵鸡吃了两家。本着没有对比,可能就没有伤害,或者伤害更大的谈恋爱精神进行的选择。不然我真的可以一家合心意的店吃到死。该说不说还得说,乐山的物价实在是感人。可能对于土生土长的人,看着每年物价都在涨,但我们这些北上广深社畜来此宝地,是真的快活。我们四个人,全程就没有一顿饭超过300块钱。大多数结账的时候,恨不得跟老板拜把子。体验过的食店单如下:冯三姐跷脚牛肉( √ )曦曦跷脚牛肉( × )峨眉德彪牛肉汤锅( √ )村口豆花( √ )徐凉糕( √ )高师傅蛋烘糕( √ )唐记钵钵鸡( √ )小毛餐厅( √ )海汇源老烧麦( √ )刘二孃正宗味精素面( × )临江后街鳝丝( √ )诸葛渔夫麻椒鱼蛙( √ )小豆海棠( × )为了方便取需,值得吃的菜会直接加粗,如果有一家你发现没有加粗。那么是的,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冯三姐跷脚牛肉四川食店起名,我理解出来大概的风俗就是:姓+排行老几。至于乐山,各种亲戚跷脚牛肉店实在是多,最后没管网评,吃的这家本地人从小吃的,开在乐山一中后门的牛肉店。原帖实在是找不到了,不然想大力@出来叩谢。好多人拿潮汕牛肉和跷脚牛肉做比较,初衷应该是指白锅涮烫式手切牛肉片这种吃法,但两者的味道口感区别还是不小。首先,在牛肉的选择上,感觉就不是一种牛,也不是同一个牛的部位。潮汕牛肉选择的部位多,而且大多数人喜欢的三花趾、匙仁、吊龙伴等等,整体口感是带有油脂的劲肉。跷脚牛肉普遍选择的,应该就是嫩肉。其次,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调味的,跷脚牛肉的汤底还是有适当白色刺激粉末、胡椒粉等进行调味的「汤头」。肉质嫩,没膻味。最后,蘸料吃法的不同,潮汕牛肉最本地化的吃法是沙茶酱,选择性可以加点蒜蓉辣椒酱。跷脚牛肉直接就是干碟,辣椒面、盐巴、maybe还有味精。如果你点的是单一部位的肉,那么大白碗底会放好切碎的白芹菜,新鲜且味道浓郁。祖传大锅汆到八分熟的肉片、脆肠、黄喉、胸膘进碗,加上一勺热汤,撒上葱花。店里汆烫牛肉及牛附件的大锅乐山的菜市场和食店里随处可见的白芹菜。比一般的绿茎香芹闻起来要清新很多,搭配肉汤很合适。白芹菜第一次去的时候,先是点了三人的中锅。里面基本是大杂烩,什么都有一点。对于食肉兽来说,分量不大,等于是先来个自助形式,让你好好尝尝自己偏好哪个部位,然后可以针对性地加菜。黄喉、鲜牛肉、毛肚、牛舌、脆肠、脑花、牛筋都好吃。我们四个人往死里吃也没有吃全这家店,很是可惜。值得说的是脑花。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清汤做的脑花,很难祛腥膻。但冯三姐做到了,请务必点。牛肉中锅牛肉片多少还是过了一下粉,吃起来口感是嫩的,但保留了牛肉本身的鲜味,没有过度破坏里面的纤维。精华是干碟辣子,看着辣,吃着只有香和麻。配的米饭一碗,我吃了个精光。肉好,干碟好,米香。唯一不好,是汤头。很重MSG味,越喝越渴,作罢。牛肉和干碟对一家店的最高赞誉,大概是「好吃不拍照」和「念念不忘」。在乐山五天时间,前后在冯三姐吃了三次,中间尝试了另一家也是本地人推荐、同时具有网红店称号的跷脚牛肉,落差太大,悻悻回到原点,继续吃冯三姐的「回头牛」。于是乎,就出现了第二第三次,都完全忘记了拍照,只能在吃光盘后,补一张杯盘狼藉,以示喜爱。吃到忘记拍照,只有空盘昭示有多好吃血旺是老板热情推荐下点的。真是血果冻,嫩滑度只能用勺,筷子功夫失效,怎么都是夹不起来的。后来得到四川本地人提醒,血旺就得用勺子吃,不要妄图炫耀自己的筷子功。调味其当,微微香辣衬托相宜。嫩得无法夹起的血旺不远处的村口豆花汤饭也极好。即便和老板娘语言不通,点个菜,我手舞足蹈半天。还是打包走了他家辣酱。这里有别的故事,后面单独说。·曦曦跷脚牛肉如果到了乐山第一餐的跷脚牛肉是吃的这家,那么可能总体我并不会觉得跷脚牛肉有多好吃,最多是中规中矩。选择这家,源于对于网红店的不死心,还有抱着「总不能只吃那一家跷脚牛肉」的心态。曦曦跷脚牛肉你要说是踩坑呢,也不至于。肉质的处理还是比较过关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咸。太咸了,两瓶雪花都没能冲下去的咸。虽说跷脚牛肉本身的发源,是出自劳动人民辛劳工作后,为了迅速解决饥饿,恢复体力,还得顺道补充因为流汗失去的盐分的菜式。但我们这些上午吃饱了歇饿了再跑来觅食的人,真的没流啥汗,盐分的猛烈袭击,让我产生了肾脏隐隐作痛的幻觉。太咸了。毛肚、脆肠、牛肉、黄喉、莲花白、干碟店家和网评都极力推荐的爆炒牛肉,我愿称之为「盐王」。「盐王」让我一口齁,不敢耽误到第二口。「盐王」爆炒牛肉出发到乐山前,群里有作者建议我可以去自贡转一圈,感受一下盐帮菜,也同时提醒我,可能会有点过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经历了这家的爆炒牛肉,我可能多多少少也提前领略了一番。·峨眉德彪牛肉汤锅去之前就了解到,这家的牛肉汤锅和跷脚牛肉走的不是一个路子。点菜就蛮有意思的,你说他价格标注不清吧,确实标了。说明白标价吧,又不是很清晰。此处借用一张图。这是一个需要自己判断熟货和生货的菜单。而且是:熟货按斤算,生货按份算。总之算得一个头两个大。点菜过程中,店家总是在压抑着食肉兽的DNA。见过劝你不要点太多,没见过强制性不给你点的太多的。我们四个人,我刚张嘴:「一份嫩牛肉、一份毛肚、一斤牛脑花、一斤牛杂、......」话音未落,点菜未完。老板:「点多了,你们吃不完」我:「没事我们吃得完。老板再来个牛脊髓。」老板:「点了牛脑花就不要点牛脊髓了。」我:「......那可以点个巴骨肉吗?」老板:「吃不完的,巴骨肉和牛杂给你拼一斤。」我(差点哭了):「......行」最后在我再三保证绝对能吃完的情况下,老板很不情愿地帮我加了一份手工蒸饺。来自大众点评@泳泳 侵权必删上菜就更好玩了。我刚点完菜,上了个洗手间。回来发现,锅子已经支上了。并且被告知,店家在火锅上桌后,迅雷不及掩耳地把牛杂和巴骨肉倒进锅里,现在已经在锅里面煮上了。以至于我压根什么都没拍到,只能看着伸手不见五指的汤锅干瞪眼。得亏生肉来的时候,锅还没开,我还有机会,把生的毛肚和生的牛舌拍一下。毛肚其实闻起来有非常重的膻臭味,我反复跟旁边的人确认,这真的不是不新鲜的味道。同行的朋友嗅了半天,安慰是我狗鼻子太敏感,这个味道就是没有漂白水清洗的天然毛肚味。牛舌很棒,鲜红色透着新鲜度,切得相当薄。生毛肚和生牛舌嫩牛肉是预先拌过的,除了店家的香料,估计还有生粉和蛋清液。店家端着拌好的嫩牛肉,直接往刚煮开的锅里放。并且再三嘱咐,千万不要搅锅。就让牛肉保持着下锅的状态,等待再次沸腾。这是嫩牛肉下锅后的状态。我在拍照时,试图用勺子舀几块起来拍照。旁边上菜的店家,秉着班主任抓晚自习的态度,立刻喝止我的右手停下。大嗓门,给我下出一身汗,差点以为自己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被逮捕。嫩牛肉下锅嫩牛肉煮好后,终于可以上漏勺了。不愧是预拌过的牛肉,香嫩的肉质,久煮不老。尴尬的是,锅开之后,就忙着吃了,几乎没有拍照。一桌四人,吃得兵荒马乱,生怕吃慢了,落下了什么精彩。虽然没有拍到,但是这一锅里最难忘的一定是巴骨肉。巴骨肉就是从骨头上剔出来的连筋肉。喜欢啃大棒骨的,自然明白这个肉的口感是符合型的美味。可以跟店家要求要筋多一些的巴骨肉,别具风味。当然店家可能也当耳边风。嫩牛肉出锅这家的干碟,肉眼可见有点咸,请务必舀一勺锅中汤,稀释后蘸点更佳。不然实在会被过量的盐和味精冲破天灵感。干碟吃到后面,大家开始降速,能有功夫拍一下毫无膻味、嫩而弹牙的牛脑花。作为脑花爱好者,经历了猪脑花、兔脑花、鸭脑花后,在遇见牛脑花后,惊觉之前的各位都是过客,只有牛脑花,才是真爱。口感就好比,猪脑花是冰粉、兔脑花和鸭脑花是凉粉,牛脑花是米凉糕!集Q弹和糯香为一体,极致的享受。手工牛肉蒸饺作为唯一的碳水,为全餐的结尾做出了完美的升华。蒸饺的皮很薄很筋道,不是面味很重的面皮,比乐山当地烧麦的皮又更薄一点。蒸饺个头小,跟杭州小笼包差不多的尺寸,一口一个,十分巴适。牛脑花和手工蒸饺光顾之前,请务必为自己制定好点菜策略,切勿像我这样被谨慎的老板所击倒。在美味面前,一定要勇往直前。·村口豆花吃冯三姐跷脚牛肉时,因为同行的师父需要吃全素,意外收获的豆花汤饭店。距离牛肉店不远,我们从那点了之后,老板娘直接端着托盘送过来的,表示吃完了她再过来收。同行的另一位朋友,对于豆花是否拥有浓重的豆味和介乎于殷实与嫩滑中间口感的结合,非常在乎。而这家的豆花,其实豆香味少尉有些欠缺,口感还是很好的。之所以要单拎出来写一番,是因为他家出彩的是红油辣椒酱。非常不负责任地说,堪比老干妈。这家的辣酱的口味好吃程度,远胜于豆花。它把咸、辣、香三者的调味做到互相制衡,又相得益彰。为了能直接买点这个辣酱,我们四人在完全吃饱了牛肉的情况下,又叫了三碗豆花,最后对老板软磨硬胖,打包了5块钱的辣酱。回北京前,对这家的辣酱实在是难以忘怀,所以带着空玻璃罐子,一大早去店里试图打包。结果老板面露难色地拒绝了我,说是做的酱本来也不多,每天新鲜做,只够配一天的卖的豆花,多余售卖的实在没有。失落而回的路上,难过之余,忽然惊觉:这场景,不就是「配货」逻辑。业内流传,如果想买到一只爱马仕的Birkin,那么就先得找到愿意给你找包的SA,再通过1:2的比例,购买Brikin包两倍价格相对应的店内产品,皮具、丝巾等等,你才有可能通过这种「配货」的办法,最终买到那只Birkin。所以,如果我想买价值10元的村口辣酱,是不是要先三天两头光顾,跟老板打好关系,其次在购买辣酱钱,先大手一挥购买5碗豆花、4碗血旺,才能实现「配货」?村口豆花令人难以忘怀的辣酱。·徐凉糕当之无愧的口碑老店。一共来了两次,第一次四个人四碗,第二次四个人九碗。像末日来临一样吃冰粉米凉糕。像末日来临一样吃徐凉糕专而不滥的店最为可贵,菜单上其实拢共就四个菜,其他都是区分打包价格在里头充充排面。完整的菜单是:传统米凉糕,打包传统米凉糕,红糖冰粉,打包红糖冰粉,三鲜冰粉,打包三鲜冰粉,麻辣凉粉。轻松点满菜单红糖酱是徐凉糕的必杀技。我大概查了一下,这种红糖酱叫翻砂红糖,把原始的初榨土红糖在冷水里打碎制成。浓稠程度跟麻酱一般,糖味很重,口感微沙,却又不会粘腻。红糖冰粉搅拌过后,非常像流沙油画,舍不得下嘴。包裹着红糖酱的冰粉,滑进舌头的那一刻,都不舍得用牙齿嚼,直接就顺进喉咙了。像流沙油画质地的红糖浆米凉糕的口感介乎于糯叽叽和粉唧唧之间,不属于完全Q弹,是糯软滑。冰粉肯定不是冲调的,口感很实在,几乎要到果冻又差了一点的感觉,爽口。红糖虽好,但我还是喜欢三鲜。这个搭配真的很Genius,糯米圆子、碎银耳羹、冰醪糟,清甜清爽,夏天解暑良方,比冰沙汽水都好使。其实徐凉糕菜品原理跟钵钵鸡非常相似,原材无味主要提供口感,调料口味作为舌尖钩子,两者结合,天衣无缝。最后一次到徐凉糕的时候,不死心,还是点了麻辣凉粉。果然不应该点,不能说毫不出彩,只能说吃不下去。还是踏实吃甜的吧,级别不同,不必相融。左上:三鲜冰粉 左下:红糖冰粉 右上:麻辣凉粉 右下:红糖米凉糕·高师傅蛋烘糕其实就是平平无奇的童年口味蛋糕。蛋糕烘好之后,可以选喜欢的口味添加进去。口味部分有些倒是蛮出彩的,既有喜闻乐见的豆沙、肉松、奶油、芝麻,也有豇豆、麻辣牛肉、怪味这些始料不及的选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MIX。我等甜咸口综合爱好者,点的是奶油混肉松、豆沙混牛肉、蓝莓混鲜肉。你别不信,是好吃的。虽然这家明显是过誉的必打卡店铺,但貌似乐山本地人确实从小吃到大,也能说得出来这几年价格往上涨了一块钱。但偶尔体验一下别人的童年,也没什么不好的。:)·唐记钵钵鸡这阵乐山旅游也真是萧条,我们坐在唐记看对面网红叶婆婆,半斤比八两,大眼瞪小眼都没什么人。乐山的钵钵鸡也是有名的,唐记是本地人的推荐,正对门就是网红店叶婆婆,两家都尝过,可以做一下对比。汤底:两家都是三个口味:藤椒、红油、五香。五香是给不吃辣人士准备的,无功无过;藤椒两家做的都比较辣,而且稍稍有些呛喉咙;红油最好,相较之下,唐记的红油做的风味更足。冷串种类:叶婆婆的种类几乎是唐记两倍有余,好比是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差距比较大。想要选择多些的还是去叶婆婆。数签:你还别说我看了好多评论,食客都很在乎商家是否在数签结算环节,偷摸加数量或者重量,两家吃下来我们都换着人数了几遍,没有出入。这点大可以放心。对比完毕,说回唐记。不得不感慨,川菜的复合调味真是功夫,学不来,咸鲜辣麻甜香都在这钵红油里,过瘾。冷串串浸泡三分钟,吃进嘴里,都能挂上红油和炒香的芝麻,一串接一串停不下来。红油钵钵鸡五香版的钵钵鸡的确是没什么意思。大有一种,来都来了,你让我看这个的意味。师父吃的全素五香钵钵鸡除了常规爱吃的无骨鸡爪子和鸭掌子,最爱吃的就是魔芋,韧劲很足,我一口气吃了十串。黄鸡肉也好吃,在虽然不是走嫩肉路线,但绝对是走地鸡,红油浇灌都没盖住鸡味,不是饲料鸡,棒呆。冷串串里几乎没有不新鲜或者口感不好的败笔,放心拿就是了。左:鸡翅尖 右:墨鱼除了钵钵鸡,可以选择的菜式并不多,又点了一份鸡汤饭和犍为豆腐。煮过冷串里黄鸡肉的汤水熬煮出来的鸡汤饭,很香,我一个人吃完了。犍为豆腐么,吃不明白。左:犍为豆腐 右:鸡汤饭犍为豆腐是用豆腐泡对半切开,像个袋子装着白萝卜丝,这一份里一半辣一半原味。蘸汁应该是调味酱油,非常之咸,可以说是齁。这一口下去,从豆腐到萝卜丝到酱汁,全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非常难过。犍为豆腐·小毛餐厅广东人跑到乐山吃卤鹅,听起来是有些怪异的。主要还是源自我不太相信四川能做出不辣的卤味,毕竟辣是刻在DNA里的。但是小毛餐厅的卤鹅,确实能跟潮汕狮头鹅较量一番了。鹅肉不柴,嫩得来韧劲十足,皮略显薄,油脂不多,但不影响整体的口感。味道上就是正常的卤味,甚至有些偏清淡,也没有配蘸酱,空口吃到也显得没有负担。半只卤鹅鹅肉鹅皮鹅油三者分部匀称 互不争抢小毛餐厅更像是市井烟火味的私房菜。菜单简单但不清寡,一副「我们就这些做得好,别的也不会做」的架势。凉菜点了蒜泥茄子,胖茄子肉质软烂,和凉拌汁融为一体,入口顺滑。黄豆牛肉炒出了重庆味儿,贼辣,辣得流眼泪。素菜点的炒红薯叶和酸辣土豆丝。我发现乐山的蔬菜都比我过往见到的同样种类要更加健硕。不管是红薯叶还是苋菜,茎部长得跟树一样,跟纤细毫无关系。窃以为吃起来口感偏老,其实不然,吃起来只会觉得,这棵红薯叶生前,一定是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壮汉。酸辣土豆丝爽口,醋味正好,很是下饭。左上:蒜泥茄子 左下:炒红薯叶 右上:黄豆牛肉 右下:酸辣土豆丝坐在店里用餐的时候,总能看到服务员从后厨端着菜往门外跑。想来想去,觉得店面肯定不止眼前这三十几平米。饭饱酒足后,跟着服务员的步子,走到旁边巷子里头,才发现后边还有一大片地儿,而且也陆续坐满了。看到的时候,甚至才刚刚到六点半,还没到正是饭点。上:砍鹅的老砧板 中:店面补充包 下:四川的醋都是带红油的·海汇源老烧麦人比人比死人。同一条街上,同样是烧卖老店,相隔不到五十米的宝华园,门庭冷落,热闹程度远不如海汇源。现包现做的景象,生活气息浓厚。是会有一些人觉得看着嬢嬢们手套也不带,口罩也没有,徒手这么抓出来的烧卖,感觉不卫生。我倒是另一类人,感觉这样做出来的,看着放心,还莫名觉得肯定很香。那肉馅儿山,看着就让人胃虫大动。肉馅儿山海汇源是左右两个挨着的店面,左边的负责分发烧卖蒸饺,右边的负责点单和锅贴鸡汤。点单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快准狠。跟右边店面的收银嬢嬢一口气说完你要什么,取了单子你就去左边店面,把单子给另一个负责分发的嬢嬢。等到你的烧卖饺子加热好了,得上赶着去接,接完你要是发现你点的锅贴和鸡汤面还没上,别着急,那是另一个厨房忙的事儿。你就只管听嬢嬢催促你回座位趁热先吃,等上一会儿,其他的也就上桌了。现场分发加热的烧卖蒸饺们连续去了两天,菜单点了一半左右。蒸物里,鲜肉烧卖、蟹黄烧卖、鲜肉韭菜蒸饺、鲜肉香菇烧卖、翡翠虾仁烧卖都很不错。没有雷,按喜好随便点就是了。左:鲜肉烧卖、蟹黄烧卖、鲜肉韭菜蒸饺 右:蟹黄烧卖、鲜肉香菇烧卖、翡翠虾仁烧卖锅贴类都是15个一份,如果两三个人去,胃容量不够大,还是很有压力的。锅贴类里面,锅贴烧麦更好入口,锅贴饺因为皮比较瓷实,一个两个还可以,多了胃压力很大。一份15个的锅贴烧卖蔬菜素汤或者蔬菜鸡汤说不上多出彩,但在你吃了五六个烧卖蒸饺之后,这一口热汤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果只是为了一口热汤顺顺气,点素汤即可,鸡肉不必了,都是老演员鸡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左:蔬菜鸡汤 右:锅贴饺连续两次去,我都点了鸡汤银丝面。汤头其实很普通,味精味道重,老演员鸡肉也很柴。但是,面,一绝。很有江南素面的意思,细溜儿,软滑,又不是韧劲,实在是吃着舒服。鸡汤银丝面·刘二孃正宗味精素面虽然天然性对味精颇有抗拒,但是有一家店能把味精挂在招牌上,这么理直气壮地耍赖,怎么能不尝尝呢?面的质地以韧劲为主,粗面,有点像劲道过高的乌冬。四个人,四个口味,吃下来,还是双绍更好。说不清这个卤子哪里更出色,但就是吃着舒坦。至于远近闻名的味精素面本面,倒是很一般,可能得吃情怀,而我没有。左上:鸡杂面 左下:双绍面 右上:干臊面 右下:味精面在这家店,我彻底明白:在川渝地区,蒸肥肠=粉蒸肥肠,这个道理。粉蒸所有都无法击中我的味蕾,大概是我不配。蒸肥肠·临江后街鳝丝到能找到这家店,可知我当时在乐山周边已经是寻遍了食店的境况。那天我们驱车两小时,想去硝洞岩。一路起伏不断,七拐八弯的山路,走了好久,到了硝洞岩入口,才知道因为山路修缮,早就关闭了。下山之后,又开了一个半小时,途径各种年农家乐,都是闭门羹,人影儿都看不见。纳闷之余,回到山下的村里,准备觅食,发现村里的饭店也都是关门状态。最后实在是憋尿憋得不行,找了个门口有人的店面,借用厕所,顺便打听是否开张。瞥见门店背后的菜市场,才发现里面聚集了一百多号人。打听过后,才知道当天开村委会,十里八方的村民都在这开会呢,谁给我们做饭吃?恰逢其中一位同行人过生日,想着怎么着也不能亏待了她。于是重新导航,又开了一个半小时,来到了临江后街鳝丝。川渝地区下馆子,是不好问店家「辣不辣」、「能不能做微辣」这种问题的,毕竟川渝人心中的此辣非其他人心中的彼辣,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本我们四个人点了一斤半鳝丝、火爆脆口条、猪油渣炒白菜。老板娘写单的时候,一脸担忧,说一般两个人来就能吃三斤,怕我们这样吃不饱。我们只有解释,并不是担心饱不饱,是怕太辣了吃不下浪费。点完菜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这家生意火爆,我们五点半到店里,包厢已经全部订出去,一层室内仅有的四张桌子,也只有两张台子是空着的。我们坐下之后,鱼贯而入的客人就只能坐到楼上或者室外了。等待期间,还在分析,可能鳝丝处理起来麻烦,需要的时间更长。还没分析完呢,旁边桌比我们来得晚的客人,就上菜了,一锅两斤的鳝段。于是乎,我们又加了一斤半的鳝段。早听说点鳝丝和鳝段,会赠送香炸鳝骨。但我们菜都上齐了,还没有看到鳝骨,心里嘀咕。小心翼翼问了一嘴,老板娘没好气地笑着说「都有的,都会送的,别着急,厨房炸不过来。」无论是鳝丝还是鳝段,第一筷子入口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辣,香嫩无比,口味浓烈。后来才知道,这个辣,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二筷子开始,就开始烧心辣,从舌头到喉咙,从食道到胃,辣了个遍。我们四个人,第一个人先投降,叫了瓶雪花。余下三人,包括我,还硬着头皮挺着,谁也不想输掉这场汗流浃背的战斗。也就挺了3分钟吧,三人就争先恐后地去冰柜拿了饮料。正式宣布融入本地人辣度挑战失败。结论,真的很辣,也很爽,大菊不保的爽。向鳝丝投降的雪花啤酒、椰汁、加多宝和奶渴酸奶鳝丝处理得一等一的干净,丝毫没有土腥味。鳝丝和起码三种以上的辣椒、葱椒蒜芹、独家制作的酱料,共同在这一大锅辣油中荡漾。之前吃的鳝丝面,鳝是鳝,面是面。这一锅子下去,一筷子夹起来的,鳝丝如面,唇齿留香辣,罪恶又愉快。唇齿留辣的鳝丝与之相比,鳝段就略显的普通。所以尽量先吃鳝段,再吃鳝丝,就能得到螺旋阶梯式上升的愉悦。红烧鳝段吃到一半,大汗淋漓之际,店家又端着一大盆煮好的银丝面,挨桌问是否需要加面。只要你点头,大不锈钢夹子就给你往红油锅里放入一大坨。任何一个喜欢汤汁就饭的人,都千万不要错过这坨面。等这坨面在锅中浸泡上几分钟,再夹起来。一筷子挂满红油浓酱的面,比鳝丝鳝段更辣,也刺激翻倍。可千万不要吸溜着吃,呛鼻得很,必定要细嚼慢咽,让味道在舌头里染开来。又菜又爱吃辣之非要来点锅汤面讨教老板娘过后,得知脆口条就是猪舌头。火爆脆口条顾名思义,脆爽爆辣,我只吃得下几片,就望而却步。同行一位朋友虽然辣力不足,但对脆口条连连称好,就着甜甜的洋葱丝硬是吃完了一整盘。猪油渣炒白菜不赘述,炸鳝骨到可以说一说。鳝鱼最腥的部分,左不过就是内脏。而鳝鱼的形态修长,内脏和鳝鱼骨是紧密粘连。所以即便是裹着调料香炸,也没有办法掩盖鱼骨的鱼腥味,很是可惜。上:火爆脆口条 左下:猪油渣炒白菜 右下:炸鳝骨·诸葛渔夫麻椒鱼蛙在四川的最后一餐,思前想后,觉得没有吃过热腾腾火锅,总是不太完整。苦于乐山本身并擅长火锅,左挑右选,最后竟定了吃牛蛙鱼火锅,哈哈。牛蛙和鱼都是现点现杀,新鲜非常。四个人,点了六斤牛蛙,两斤鱼,吃了个精光。牛蛙因为新鲜,异常优秀,鱼肉对比起来,稍显逊色,但也无妨,可吃。这一大锅酸菜红汤,就像贵妃沐浴的玫瑰花天池,芙蓉出水的牛蛙,看得人垂涎三尺。芙蓉出水的呱呱火锅底料是现炒的,从酸菜和泡椒不能分辨出,口味还是香辣偏酸。只可惜酸菜太碎,我老想夹着单独吃,却又夹不不起来。现炒的锅底料店家安排的蘸料,对我来说过于隆重了,几乎可以单独出道做盆菜。搞不清楚是吃料还是吃肉,最后只得摒弃,自己调了个普普通通的生抽醋汁。复杂的蘸料碗新鲜的牛蛙肉和普通美蛙鱼头店里的肉质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尤其是蛙腿肉,冷冻保鲜的肉,烹煮完入口时,如大蒜瓣一般飞速脱落,舌头就可以完成的步骤,而新鲜的肉,是连着筋长在骨头上,需要牙齿稍稍用力进行脱骨。咬下一口,更是发现肉质弹牙爽口,还有一丝丝甘味。出乎意料的嫩滑呱呱·小豆海棠遍地连锁,味道一般,凑合吃吃,没有惊喜。网红味浓度很高的油条豆花乐山,是这次四川之旅吃得最透彻的城市。即便如此,还是和一些食店失之交臂,留个念想:五通黄鸡肉吴鸭子铛铛面峨眉曹鸭子来自专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甜皮鸭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