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还适合买房网嘛?

  原标题:房价跌了政策暖了谁来买房? 你选择现在买房还是继续观望?

  降息、降首付、减免契税,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的举措,其力度在不断加大。然而市场不仅未能企稳,反而以出人意料的加速度向下跌,楼市成交、价格、投资额等多个指标持续大幅下降。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中国楼市政策调整的空间和底线在哪?

  5月20日,央行宣布降息,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由4.6%下调为4.45%,大幅下调15个基点。

  LPR调整以5个基点为单位,自LPR改革近两年来,5年期以上LPR一次下调15个基点尚属首次,由于5年期以上LPR主要涉及房贷等,这被视作利好楼市的明确信号。

  据贝壳研究院测算,以100万贷款、30年等额本息偿还的一笔房贷为例,月供额将从5126元变为5037元,减少89元,总还款额将减少3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一周之内第二次降息。

  在此前5天即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文,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这意味着当时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4.4%,这并非通过公开下调LPR来降息,实质上是一次针对楼市的定向降息。

  在5月20日的降息之后,目前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4.25%。据贝壳研究院测算,以100万贷款、30年等额本息偿还的一笔房贷为例,相比于两次降息之前,月供额将从5126元变为4919元,减少207元,总还款额将减少近7万元。

  贝壳研究院分析认为,这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扶持,代表决策层稳楼市的实质态度和决心,将降低购房者的成本,大大提振市场信心。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以来,随着中央稳楼市的部署,全国房地产政策宽松空间逐步打开,伴隨中央政府部门政策的调整,地方房地产政策自 2021 年末开始从偏紧的状态逐步转为适度宽松。

  政策宽松调整的力度在不断加大。5月7日,苏州出台楼市新政,新房限制转让时间由3年调整为2年、非本市户籍居民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购房、非限购区域购房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5月10日,合肥从放宽社保条件、增加限购套数、解除部分区域限购等方面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

  5月23日,太原市出台楼市新规,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按照20%执行,降低贷款利率;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全额补贴契税,面积在90至143平方米(含)的补贴80%契税;新市民、青年人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无需再提供落户、社保、纳税等相关证明。

  当前各地响应中央政策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升。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1月至5月,住房需求端宽松政策出台的频次显著增加。前3个月平均每月出台次数接近25次,而4月和5月政策出台更加频繁,其中4月当月地方政策出台次数超过50次。

  一些之前成交较活跃的强二线热点城市也调整了楼市政策。5月17日,杭州市出台新规,落户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购买二手住房无社保缴纳要求;个人转让家庭 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到2年;三孩家庭限购的住房套数增加1套等。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央地多级进行了逆周期的调节。

  在至少十年里,中国楼市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周期性调整。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37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4%。与此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其中,住宅销售额33248亿元,同比下降32.2%。据此测算,全国商品房及商品住宅成交价分别下降了11%及9%。

  这意味着,全国商品房及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销售额、成交价三方面的数据都出现了下降。

  即使在楼市低迷的2014年以及因疫情突发而窒息的2020年,楼市也不曾出现这三个指标同步下跌。2020年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大幅下滑39.9%、35.9%,其成交价仍保持小幅上涨。

  而且,与2020年初经历断崖式下滑后迅速反弹不同的是,2022年以来,全国楼市成交一路下滑,其下跌幅度在不断加剧。

  在这波下跌潮中,罕有城市能够避免这一走势。

  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今年前4个月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5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85.4万平方米,下降25.9%。与此同时,北京二手房成交16038套,二手住宅成交14239套,同比下滑超30%。

  在强二线城市杭州,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2022年1—4月杭州市新房成交214万平方米,成交规模同比下降66%,处于持续的低迷中。

  从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47个和5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5个;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39个和56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0个和9个。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表示,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降势、同比继续走低。

  “4月市场修复受阻,贝壳5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下降超过20%,房价整体跌幅扩大,下跌城市个数增多”,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市场的基本态势之一是预期较弱。

  这一势头在进一步蔓延。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住宅投资29527亿元,下降2.1%。

  此外,据央行公布,4月份,在住户贷款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

  连平表示,房地产市场呈现全面下行态势,楼市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而且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到建筑建材、耐用消费品等数十个行业,这势必对内需增长带来持续增大的负面压力,并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

  连平认为,不论是从地产业的投资消费规模、还是从关联上下游产业的实际情况看,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是当务之急。

  许小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防止价格下跌预期强化而引发需求收缩,当前扭转市场预期是关键。

  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事实上,楼市政策的转向早已开始。

  早在2021年三季度末,房地产政策已吹起暖风。2021年9月,央行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即被市场视作宽松的信号。

  2022 年初以来,北海、南宁、自贡、菏泽等地,分别出台下调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放宽公积金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倪鹏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一度有一种声音,认为从去年下半年之后,特别是四季度放松楼市政策以来,今年一二季度楼市成交同比很可能继续下降,环比或会有一些改善,但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同环比下降的幅度、走势超出了预期。

  倪鹏飞进一步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外部环境在今年出现超出预期的情况,受到新的巨大外部冲击。第一是国内疫情扩散,并且很多发生在一线城市;第二是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动荡,包括美国宏观政策调整、俄乌军事冲突等。这不仅波及经济民生及实际的房地产市场供求,而且对市场信心恢复和预期转强,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连平表示,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多重压力,尚处于探底阶段,下一阶段宽松政策仍有进一步的空间。建议未来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端,给予市场更大力度的支持,着力释放市场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需求端,进一步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适度下调房贷利率;推动更多城市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包括重点二线城市和部分一线城市。“当前国内楼市正处于全面下行阶段,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市场销售也十分冷清,有必要降低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以减轻购房者首期支付压力,有效释放合理购房需求。比如对拥有 1 套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购房时,可酌情对首付比例适度下调。”

  在供给端,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缓解房企现金流和债务压力,对资质优良的房企加大直接金融支持。

  事实上,在当前的楼市,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仍承担着较高的购房成本。以房贷利率为例,对于首套刚需购房者而言,尽管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4.25%,但在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会加数十个不等的基点,首套房贷利率在5%左右。

  对此,许小乐表示,展望后市,银行对于首套、二套房贷均有更大的降息空间,用于支持住房需求,进一步带动市场交易增长,加快市场修复。

  倪鹏飞表示,中国住房仍有较大的需求潜力,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和政策工具。当前,应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优化政策,支持多层次的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房地产风险,支持宏观经济基本盘。

  一方面要优化市场调控的政策体系,同时优化土地集中供应和拍卖制度、另外,还需引导市场恢复信心和稳定预期,通过多管齐下来提振市场。

  与此同时,多位专家均指出,对于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目前宜保持谨慎。一方面,调控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基本面已发生变化,刺激投资投机需求并不可取。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一布局将如何落地,显然备受关注。

}

在2022年期间,不少人发现房地产行情并不太好,很多二手房卖不出去,新房楼盘也有不少打折的,而且你以为的大开发商楼盘都开始烂尾。目前,这个情况到底适不适合买房呢?如果是刚需的话,宜早不宜迟,看一些靠谱的开发商,最好买现房,如果没有,也可以考虑二手毛坯,早买早住进去,可以省不少开支,如果用于投资的话,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谁也无法预料后期房价是涨还是跌。

今年这个情况适合买房子吗

这里大概阐述一下,需和改善需求,算好自己的自有资金,在充分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和未来收入增长预期的情况下,该买房的还是可以买房, 适度贷款,慎用高杠杆。

至于要不要买房投资保值、增值, 我个人的看法,手上如果没有资金1000万以上的,需要慎重。因为你这一点资金量,买到的房子也很难让你有获得套现后的利润。让那些真正有钱的炒房客去炒房吧。而且,我始终认为,现在炒房的人,也都不是真正的有钱人,都是“假有钱人“, 因为真正有钱人,都是有眼光的,已经早不买房了,因为人家早在房价还不到一半的时候该买的已经都买了,现在都是出货的时候。所以,刚需购房客无论何时都是买房的时机。

今年买房好还是过两年买房好

2017年前买房子的逻辑非常简单明了,有钱赶紧买房,没钱去借钱借助杠杆也得去买房,因为2017年前中国

}

问题分析:根据以上内容,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伪造股票债券罪的惩罚: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分析:对以上内容,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 在法律上物业收取装修保证金是没有相关规定的,因此物业收取业主装修保证金是不合法的。 虽然物业和业主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中,对于装修保证金进行了约定,但该约定为格式条款,因加重了业主的责任而涉嫌无效。 根据《规范物业收费通知》的规定:物业公司不得自行收取装修押金和装修管理费。已收取的装修押金待业主装修完毕后一个月内清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五条,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 业主转让、出租物业专有部分、设立居住权或者依法改变共有部分用途的,应当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物业服务人。

问题分析:关于个人权利质押贷款指什么呢的问题,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个人权利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本人或其他自然人的未到期本外币定期储蓄存单、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类国债、个人寿险保险单; 以及中国建设银行认可的其它权利出质,由银行按权利凭证票面价值或记载价值的一定比例向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贷款。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问题分析:关于信用卡透支消费十几万破产还不上怎么协商的问题,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1、逾期后,可与对方协商给出更多的宽限时间。一般是通过延期、分期支付或者停息挂账等结果来缓解债务压力。 2、与银行协商还款需要有较强的的金融知识、专业的法律知识以及一定的谈判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要多和银行客服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是很难与平台银行协商成功的。 3、如果不知道具体怎么协商,可以联系我沟通细节。

问题分析:根据以上内容,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借条的起诉提供的材料有: 1.提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民事诉讼原告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有权变更、增加诉讼请求。 2.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和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等其他诉讼费用。 3.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据。 4.欠条的原件应妥善保管,在法庭上要进行质证,复印件要提交法院。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问题分析:关于信用卡拖欠6万超过1个月了会被催收吗的问题,华律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是有催收可能的。 一、逾期后平台会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存在逾期的情况 提醒您及时还款。 二、如果您未及时还款,平台会给您和您的家人朋友进行电话催收。 三、电话催收未果时,平台会以合情合法的现场外访予以辅助,比如去到那您的住址或者单位进行催收,影响您的生活与工作。 四、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可能会有一些暴力催收的方式,比如频繁电话骚扰、不断发恐吓短信等。 建议您逾期后第一时间联系我帮您和平台进行协商,避免受到这些暴力催收的侵犯,威胁您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房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