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毒品一日不绝中国禁毒日一日不止

为切实做好我州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第33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6月26日由州、市两级禁毒委联合举行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以“大美青海,绿色无毒”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在德令哈市中心广场举行。全州各地也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活动通过设置仿真毒品讲解台、现场解答、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展板、向群众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在禁毒宣传展板前,广大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提高和增强了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群众们一来到广场就拥向仿真毒品展台,新鲜好奇的心理让他们的目光通通聚集在这一盒盒“奇形怪状的药片”中,宣传人员结合毒品仿真样品向群众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尤其是新型毒品对家庭、人身、社会的危害,呼吁广大群众一定要洁身自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此次活动,全州共发放宣传品900余份,宣传手册1500余份,参与群众2000余人,在全州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为人人参与禁毒斗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单独休闲环境下容易产生,把吸毒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所谓享受。

把吸毒看作是一种“高贵的”气派。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荒唐说法:“吸海洛因在现代社会很时髦,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气、够气派!”不少青少年花了一大笔钱来吸海洛因,就是为了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大气派。

所谓从众,就是人家怎么干,自己就跟着人家怎么干。青少年喜欢从众,以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着吸了。有一位中学生谈到他开始吸毒的行为时说:“我原来就吸香烟。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它不像香烟,就问朋友是什么。他说,你吸吧,反正比你吸的那种烟要好多了。我想,反正都是烟,吸就吸吧。就这样,吸了没几支就上了瘾,再也戒不掉了。”

有些青少年碰到的挫折,处于焦虑不安的心境,为了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就从吸毒中去寻求暂时的解脱。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永远不尝第一口!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慎重交友,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身份。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因其吸毒违法而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原标题:《6.26国际禁毒日 | 毒品一日不除 禁毒一刻不止》

}

  南明公安分局民警在筑城广场向市民发放禁毒宣传资料。

  南明公安分局组织学生到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参观,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

  南明区开展的“禁毒,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文艺演出活动中,缉毒犬现场表演毒品搜查。

  禁毒干警在贵阳十八中开展禁毒警示教育。

南明区扫毒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日前,南明区太慈社区阳光驿站的警官和禁毒志愿者们走进青山小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禁毒课”。

  “同学们,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果吃,你会要吗?”站在讲台上的警官提问。

  “不要!”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还有人高喊:“这糖可能是毒品。”

  接着,同学们聆听警官讲解、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了什么是毒品、合成毒品及新型毒品的危害等知识。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自开展“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以来,南明区大力推进重点整治工作,建立了宣传预防、打击处理、管控帮扶等各项禁毒工作机制,提高全民参与禁毒意识,严打狠治各类涉毒犯罪,对吸毒人员进行感情帮教,将“打”和“帮”相结合,双管齐下,禁毒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毒品蔓延势头逐步扭转,毒品违法犯罪得到有力遏制,吸毒失控现象正在有力改变,全社会参与禁毒的格局基本形成,促进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宣传教育全覆盖构筑禁毒防火墙

  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环节,南明区把抓好毒品预防宣传、防患于未然作为禁毒工作重点。

  为了让孩子在纯净的土壤上健康成长,南明区近年来深入推进青少年群体预防教育工程,构筑起校园禁毒防火墙,把中小学禁毒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在辖区所有学校开辟宣传阵地、开设禁毒课堂,全方位普及禁毒知识,目前宣传阵地建设率为100%,禁毒知识普及率达100%,禁毒知识知晓率达98%以上。

  为了全面深化乡、社区的禁毒工作,南明区各相关单位以“禁毒――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八进”活动,采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并充分利用南明官方微博“微南明”、“贵阳南明”APP、微信公众号“微南明”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播发禁毒信息,营造点线面交叉融合的“大禁毒”浓厚氛围,实现禁毒预防教育宣传全覆盖。仅今年以来,通过区级禁毒教育基地,就已面向单位和社会开展10余场参观宣讲,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发送公开信、编排文艺节目等,普及识毒、防毒、拒毒知识。

  二戈寨社区是南明区面积最大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城郊结合、地域交叉、村居混杂、人员流动性大等挑战。对此,社区联动派出所,每月开一次警务联席会、两次院落(小区)警民议事会,强化禁毒工作宣传。同时,发动各小区保安、物管员等参与综治宣传,组织辖区热心群众参与巡逻,每个居委会均建立10到20人的义务巡逻队,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巡逻防控网络。截至目前,二戈寨社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2起,打击贩毒人员23人,查获吸毒人员78人,缴获毒品100余克。

  严打整治不松懈萎缩毒品消费市场

  今年5月5日,南明区破获一起毒品案,抓获嫌疑人5名,缴获海洛因693.55克、毒资18万元人民币。据统计,2014年10月27日以来,南明公安分局共破获毒品案件2807起,打击处理2946人,缴获各类毒品共计98.32公斤,抓获吸毒人员9605人。

  重大案件的侦破,有赖于南明区落实上级部署、完善禁毒工作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禁毒工作方针,南明区由区委书记任禁毒委第一主任,区长任禁毒委主任,每月听取全区禁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进行调度。

  重拳出击是遏制毒品犯罪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南明区公安分局立足本地,多警协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严打整治,共同打击毒品零星贩卖,坚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不让零包贩毒“坐地生根”,有效萎缩了毒品消费市场,摘掉了毒品危害重点整治县的帽子,禁毒工作形势不断向好。

  在打击毒品大案要案的基础上,南明公安分局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娱乐服务场所、出租屋、旅店业的信息进行登记和研判,定期不定期开展清查行动,严厉打击零星贩毒和聚众吸毒活动。各派出所通过开展吸毒人员管控,收集毒品零星案件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同时,依托治安巡逻和治安卡点,加大对毒品及吸毒人员的查缉力度,充分利用堵源截流指挥系统、禁毒情报信息研判系统、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公安“大情报”系统等,提高查缉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今年,南明区公安机关将再接再厉,坚持“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措施,紧紧围绕“打源头、控环节、摧网络、毁链条”重点,严控生产、运输、贩卖、吸食等环节,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立体管控网,着力以大数据查源头、找原因、求突破,提升案件上线查处率。

  帮扶救助不缺位让康复人员更好融入社会

  一直以来,南明区注重惩戒教育相结合,强化对吸毒人员的戒治帮教。为了使吸毒人员淡化心瘾,南明区推广“阳光工程”,通过心理干预、教育矫治等戒毒模式,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治帮教,降低复吸率。

  自贵阳市打响禁毒人民战争以来,南明区建立动态管控机制,摸清吸毒人员底数,核实身份、掌握情况,并登记上网。在此基础上,该区建立戒毒所、禁毒办、派出所、社区“四位一体”动态信息管控体系,做到管控环节无缝衔接。

  为了突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南明区在所有乡(社区)建立阳光驿站,依托驿站和辖区5家美沙酮门诊,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巩固治疗、心理疏导、困难救助、技能培训、就业扶持、文体娱乐、融入社会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按照“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的要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家庭、社区、社会力量协同发力,以阳光驿站为载体平台,实现康复有场所、心事有处说、困难有人帮、生病有钱看、技能有提升、就业有渠道的“六有”目标。仅今年前5月,阳光驿站就业中心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9次,服务153人,实现自主创业181人,扶持创业7人,推荐就业194人;阳光驿站康复中心对494人开展医疗服务,推荐1171人到美沙酮门诊咨询参与药物维持治疗;阳光驿站帮扶中心尽可能将吸毒人员纳入低保,发放低保金117万元、医疗救助8.1万元,对54人进行临时救助。

  毒品祸国殃民,不厉行禁毒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家无宁日。南明区将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坚持多策并举、综合治理,坚持部门协同、社会共治,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照亮戒毒康复人员前行路

  回想起一年前的一幕,南明区太慈社区的姚某至今仍庆幸他那时的一个选择。

  “因为吸毒,我有家难回,帮帮我吧。”去年6月的一天,姚某来到太慈社区阳光驿站。当时,姚某戒毒回来,家人对他灰了心,生活陷入困境的他,选择向阳光驿站求助。阳光驿站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立即与其母亲联系做思想工作,并联系辖区企业,帮助他找到了一份工作。经过不断沟通,如今,姚某的母亲逐渐接纳了他,重获温暖的他一步步开启新生活。

  近年来,南明区将管控吸毒群体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转变,建设一批社会化戒毒康复站,使其成为社会各界参与禁毒工作的总平台,针对以往“病不同、药相同”、戒毒康复水平不高、戒断巩固成效不好等影响戒毒康复工作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戒毒”专业措施。

  为了强化吸毒人员的分类分级管控,最大程度减少毒品需求,遏制毒情蔓延,南明区还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戒毒康复工作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水平。近两年来,通过各乡、社区的全力打造,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会化戒毒康复站达20个,实现社区戒毒康复站点乡、社区全覆盖。目前,全区入站人数为1895人,服务覆盖人数为1206人,服务覆盖率为64%;截至目前,纳入低保423人、实施临时救助58人,办理养老保险57人、医保273人。

  目前,南明区阳光驿站的示范站点已有5家,今年还将新增3家。今后,南明区将在继续做好戒毒康复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就业安置的同时,加强戒毒康复人员心理情绪疏导,引进更多具有戒毒康复功能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作用,通过社区阳光驿站为戒毒人员提供更多帮助。

  构建三位一体志愿服务网络

  近日,南明区第四十一中的师生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拍摄了禁毒微电影《双生花》。

  这部禁毒微电影在角色塑造和剧情构思上,从校园生活的实际出发,告诫孩子们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思想问题,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拍摄过程中,演员由学校的老师及学生担任,并邀请沙冲路派出所民警友情演出。通过微电影的拍摄,同学们对毒品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

  推进禁毒教育进校园,是南明区为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开展的禁毒“三进”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南明区动员各级团组织、妇联组织积极主动参与禁毒斗争,联合开展“禁毒帮扶进家庭、禁毒教育进校园、禁毒宣传进社区”禁毒“三进”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家庭-校园-社区”三位一体的禁毒志愿服务网络。

  推进“禁毒教育进校园”方面,南明区完善区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园地,并通过各校的思教处、教务处、团支部、保卫处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力抓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禁毒志愿者们纷纷深入南明区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集中的民办学校,实施“禁毒教育进校园――阳光护苗计划”,开展禁毒主题团课、主题队会、禁毒征文等禁毒主题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拒毒意识和能力。

  在“禁毒帮扶进家庭”活动中,南明区通过对家境贫困、身体残疾、无业待业的家庭子女,特别是曾经有过寻衅滋事、收容教育、劳动教养等经历的青少年,开展走访慰问、就业扶持、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文化宣传、健康义诊等,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在“禁毒宣传进社区”活动中,志愿者来到各社区交通要道、楼群院落,在人流量较大区域设立禁毒知识宣传展板,建立融禁毒知识、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于一体的社区禁毒“阳光走廊”,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组织群众开展唱、舞、讲、演、写、画等文体活动,实现“寓教于乐”。(作者 詹燕 赵松  来源:贵阳日报)


}

6月26日,第35个国际禁毒日!

禁毒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提起毒品,很多人脑海里闪现的大多都是“吸白粉”“针剂注射”等对毒品的固有印象。可是你知道吗,有些“毒品”早已变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混迹在大家的生活中。

它像邮票,像奶茶、甚至像小孩儿爱吃的跳跳糖……有时候,我们看不到黑暗,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它悄悄潜伏在我们身旁,只是我们不知道。

为防止大家受到毒品的侵害,接下来就由小筑带领大家看看新型毒品的模样,让我们一起远离毒品,对毒品说“不”!

我们在自己远离毒品的同时
也应积极的号召身边的人一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禁毒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