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站怎么回事?火车票上写着。南:1候车,北:B2口???怎么回事啊?我该去南广场还是北广场?

布朗族部分自称“布朗”、“帮”,部分自称“阿瓦”、“阿尔瓦”、“伊瓦”、“佤”和“翁拱”等。汉族或傣族称之为“濮满”、“蒲满”、“孟”等。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8.2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兼通傣语。多信奉小乘佛教。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

布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永昌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部族众多,分布很广,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汉王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下辖惜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县,濮人活动的地区就纳入了西汉王朝的郡县范围。在西晋时,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迁移到镇康、凤庆、临仓一带。唐朝时称为“朴子蛮”,元、明、清时称为“蒲蛮”。隋唐以后,文献记载有所谓“濮人”、“扑子”、“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名称,其分布更为广阔,唐宋时期,“扑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现在的布朗族。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还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在平坝地区生活的布朗族人,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快的汉族、傣族人的影响,己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植茶树,是著名的普洱茶的产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实行母子连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线命名,将母亲的名字连在孩子的名字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大体可分为两类地区:西双版纳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一带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临沧和思茅地区受汉族和其他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民族的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西双版纳布朗族村寨多数具有农村公社的特点,由几个至十余个不同血缘的家族组成。生产工具、房屋、牲畜等属个体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占有3种类型。少数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点。家族公社由同出于一个祖先(布朗语叫“戛滚”,即“氏族或氏族集团”的若干小家庭组成。在家族范围内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属“戛滚”全体成员公有。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长主持按户分配一次土地,收获分别归各户所有。这类土地无论家庭或个人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离村寨较远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员均可自由耕种。近代以来,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内,已出现了土地私有制,个别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园等通过买卖或变相掠夺等形式,转变为头人、富裕户所有。村社内的头人,一般是选举产生;村寨以上的头人“叭”则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为傣族领主收缴税贡,摊派劳役等。此地区的布朗族生产水平很低。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临仓地区和思茅地区,地主富农通过高利贷、典当、买卖、抵押和凭借政治特权,残酷剥削广大贫苦农民。国民党政府推行反动的保甲制度,并与当地的地主恶霸勾结在一起,横征暴敛,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难。布朗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旱稻、玉米和豆类,还比较普遍地植茶、种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朗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政府从布朗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对布朗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春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于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对还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在党和兄弟民族的帮助下,他们逐步开垦水田,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的茶叶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区的商业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区都建立了民族贸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购销店,商品销售总值逐年增长。布朗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普遍建立了小学,设立了卫生所、医疗组,过去流行的痢疾、疟疾等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群众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乐器。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擅长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少男少女爱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纯情的少男少女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现象。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诙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穿着简朴,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景东布朗族妇女的着装已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过去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种花纹。妇女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染齿、吸烟。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的住房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用歌舞来欢度隆重的节日。并用各种乐器伴奏,同时还有武术、杂耍来助兴。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发老者、少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铓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布朗族其它的节日习俗,与傣族大同小异,如“过新年”,“进洼”、“出洼”等。在傣历一月十五这天“赕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赕坦”。“赕”为傣语,指世俗众生对僧侣或先祖亡人敬献物品,佛教俗称“布施”或“化缘”。布朗族传说,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区种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坝子种水田。因此,布朗族每次“赕佛”都要请傣族佛爷上山,傣族“赕佛”时也请布朗族佛爷下山。
 过年节:布朗族用傣语叫“京比迈”,是布朗人最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红糖糯米粑粑,还要用芭蕉叶包成两份,各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关到家庭长家中:一份装入家族长卧榻上方挂的“胎嘎滚”(家族神位)内,作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献给“高嘎滚(家族长)。各户男家长都要脱下自己的包头巾,向作为整个“嘎滚”(家族)代表的家族长行拜年磕头礼。并且用水象征性地从头到脚为家族长做洗礼,祝贺长命百岁,吉祥平安。家族长也向人们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们,逢年过节来祈福,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古礼,不可忘记。旧的岁月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全体儿孙们来告辞拜年,你们都有福了。预祝你们庄稼茂盛,人畜兴旺。”祝毕,家族长为“胎嘎滚”(家族神)代袜么·代袜那神祈祷祭祀。村社以家庭为单位,再到日落方向,举行滴水仪式。
       关门节: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样叫“豪瓦沙”。这一天家族成员照例要给家族长送一朵鲜花、一对蜡条,去祭“胎嘎滚”,并跑着为家族长举行洗手、洗脚礼,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还要向房门,楼梯及家具杂物的鬼灵“苏玛”(磕头),分别奉两对蜡条作为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布朗族大部分人过去信仰小乘佛教,崇拜祖先。节日期间有许多佛事活动。人们除了要举行迎接太阳的仪式,还要集体到佛寺举行“开门节”、“关门节”、“赕佛”、“堆沙”、“浴佛”、“泼水”等活动。

         布朗族的祖先经过长年累月的生产斗争实践,积累了不少天文、历法、天气变化规律的知识,并总结了原始的辨别方位、季节和气候的方法。

 布朗族人对于日月星辰都有其称谓,并根据日月星辰的升降、树木的向背来认识方位。一般,晚上以北斗星的方位来辨别方向和时辰。白天,以阳光照射的方位来辨别方向。阴天,则以植物生长状况辨别方向,如树皮阳光直射呈光滑的一面则是东方,背着阳光的树干呈淡绿色,还长些鲜苔的一面是西方。更有趣味的是布朗族还保留一些原始的辨别季节和气候变化的方法,如农谚说:“月亮带伞要下雨,太阳带伞要天干”;“久晴麂子叫,雨天要来到,久雨麂子叫,天要放晴了”;“河涧青蛙咯咯叫,天快要下雨”;“飞蚂蚁飞上天,天将要下大雨”等等。山里有一种鸟,布朗语叫“约”,雨天时隐居林中,阴天时若见这种鸟出林飞舞跳跃,则预示天将要放晴。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41万余人。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其服饰也反映了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也体现了近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过去无文字,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创制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因欠科学,未能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经济以锄耕农业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现在还建起了农机、制糖、制茶、采矿等地方工业。

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是从青海、甘肃一带逐渐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人民勤劳善良、崇尚礼仪。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很多为人处事、规范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人与人之间互尊、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有酒桌上喝,有话当面说” 拉祜人崇尚为人坦诚正直、光明磊落,不说假话、虚话,不随意恶语伤人。“有酒桌上喝,有话当面说”,这是他们一贯奉行的信条。邻里、朋友之间偶有摩擦或误解,事后互递一支草烟、喝一杯水酒,也就和好如初。朋友之间因某事发生曲直之争,孰是孰非,难以定夺的话,来个摔跤定“输赢”,被摔倒者算无理,绝无二话可言。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小人是不受欢迎的。拉祜人常说:“太阳、月亮是最老的人最先看到的;粮食谷米是最老的人最先栽种的;山花、野果是最老的人第一个找到的;世上的事情最老的人懂得最多。”因此,尊老、敬老、爱老是拉祜人普遍的道德准则。无论哪家,老人的床铺肯定设置在房屋里最暖和的火塘旁,饭桌上的席位安排,老人也是居中的;晚辈不能在老人坐卧的地方来回走动;老人讲话时,不能随便插话,更不能打断;每年新谷开镰前,第一个尝新的也一定是老人;新年初一背回的“新水”,也要先端给老人洗脸、洗脚。家庭内部如此,社会上也是一样。即便年轻的村寨头领,对老人也要礼让三分,否则,他就很难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拥护。

“一家有事,全寨相帮”也是拉祜族的传统习俗和精神风尚。无论日常生产、生活,还是盖房搭屋、婚丧嫁娶,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出拉祜人这种淳朴、厚道、豪爽与热情的民风。

“不得茶喝头会疼”拉祜族地区盛产茶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拉祜人擅长种茶,也喜欢饮茶。茶,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外出劳作之前,晚上回来之后,饮茶、品茶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更是一大乐趣。他们可以一日不进餐,但不可一日不饮茶,他们说:“不得茶喝头会疼”。拉祜人的饮茶方法也很独特:把茶叶放入陶制小茶罐中,文火焙烤,待罐热茶香之时,注入滚烫的开水,茶在罐中沸腾翻滚,之后倒出饮用,谓之“烤茶”或“煨茶”。有客至,必以烤茶相待。但按习惯,头道茶一般不给客人,而是主人自己喝,以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饮用。第二道茶清香四溢,茶味正浓,这才捧献给客人品饮。

服饰特点: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居住特点:拉祜族的传统住房,主要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栏式桩上竹楼两种。茅屋结构简单,搭建容易。建造时,先在地基上立几根带杈的柱子,杈上放梁,梁上放椽子,椽子上铺盖茅草。柱子四周用竹笆或木板围栅作墙即成,颇具“构木为巢”的古风。干栏式竹楼房是在木桩之上搭建而成的双斜面竹楼。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楼为母系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楼为个体小家庭居住。两种竹楼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大型的更长、占地面积更大而已,因此,通常也称“长房”。长房一般高约六七米,面积八九十平方米至二三百平方米不等,呈长方形。内部向阳的一侧留有宽大的走廊,另外一侧根据人口数量用木板隔成若干间,每个个体小家庭居住1至2间。走廊上设火塘若干,供各个家庭炊事、取暖之用。长房的居住形式,反映了拉祜族原始母系制婚姻家庭组织与观念的残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扩塔节、端午节、尝新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另外拉祜族还有别有趣味的风情,它们是拉祜族文化延续,传播的主要载体,凝聚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

春节,也叫过年,拉祜语称“扩尼哈尼”。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基本相同。不过,拉祜族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大年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称“女人的年”;小年从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称“男人的年”。传说过去只有大年,没有小年。年前男人们总是集体远行围猎,回来时常常误了年期。女人们为了慰劳远途而归的男人们,也总是一次次重新备办酒肉食品,给他们补过新年,后来竟逐渐沿袭成习。因为这是为男人而补过的年,因此,就被称为“小年”、“男人的年”。原来的年则称为“大年”、“女人的年”。关于过两次新年习俗的形成,也有的传说,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扰。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有一次男人们离乡远征作战。当他们凯旋归来时,年已过完。但为了庆祝胜利和万家团圆,人们载歌载舞,又重新过了一次年,而且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抢新水”和“芦笙舞会”,是拉祜族春节期间重要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抢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抢先到山泉边去接取“新水”。这是拉祜人极为重视的新年头等大事。他们认为,新水是最圣洁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谁先接到新水,谁家的谷物、瓜果就会先熟,谁家就更有福气。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听到雄鸡的报晓声,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芦,迅速奔向泉边,抢接新水。接回来的新水要先敬献祖先,然后给老人洗脸。

  扩塔节,是拉祜族人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欢乐的传统年节。又称为拉祜大年,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共九天。节前准备 除夕这天,家家户口把村寨内外收拾的焕然一新。人们杀猪、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锄头等农具上,表示它们辛苦了一年,应和主人分享节日的快乐,人们还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劳。

 “接新水“习俗 晚上,全家人沐浴洁身,各村寨鸣放三响火炮、火枪。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各村的青年男女争先恐后奔往山泉边“接新水”。拉祜人认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纯,谁最先抢到新水,谁就是最幸福的人,按拉祜的风俗,初一日不准外人入寨,初二日才能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贺喜。节日狂欢 节日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吹响葫芦笙,跳起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晚上,看热闹的人们纷纷离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对对青年情侣在一起谈情说爱,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火把节 火把节也别具民族情趣,届时以松木为燎,火把齐燃,蔚为壮观,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热烈异常。

 尝新节 尝新节是拉祜族人生庆祝收获的节日,尝新节期间,全寨杀猪煮酒,男女老幼休息两天。节前将谷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后再正式开镰收割。

 好客习俗 拉祜族是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来饮酒会餐,吃团结饭。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欢宴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带回。

}

在重庆北站南北广场之间换乘方式

  重庆北站北广场投用进入第四天,城市交通接驳设施与铁路进一步磨合,旅客出行条件有所改善。每天,接发动车高铁列车的北广场,与接发普通列车的南广场之间,有上万旅客穿梭来往,那么问题来了:在南北广场之间采取哪一种换乘方式更省时省力省心?昨天下午,记者进行了专程体验。

  摆渡公交车 总共耗时19分钟

  昨天14点10分,记者从重庆北站北广场出发,选择乘坐663路公交摆渡车前往南广场。摆渡车发车站就位于面向北广场的左边,步行距离20米左右。花费两分钟,记者刷卡坐上了663路。又过了两分钟,公交车驶出。

  公交车时速约为30—40公里,选择从刘家院子立交往泰山大道一线行驶,司机对线路较为熟悉。14点25分,公交摆渡车抵达南广场公交专用车道 进口停车下客。记者随后步行穿过站前广场,于14点29分抵达南广场候车厅。乘坐摆渡车加上等待和步行的时间,一共耗时19分钟。

  >>>重庆北站北广场·市民须知

  >>>重庆北站北广场投用情况

}

【导语】:西安周边好玩的地方有哪些?西安周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小编特意为你盘点了西安周边一个人好玩的地方, 强力推荐一个人去哦。

  1200亩富氧森林欣赏地道原上民风园区依塬而建,位于白鹿原独有的六层塬台地貌之上,南望秦岭、东临灞河,是陕西省内自然环境最好,生态环境最佳的民俗文化村之一。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等形式完美呈现原汁原味的陕西民俗文化,为您打造一处集生态游赏、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陕西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

  今天,白鹿原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勤劳、善良、坚韧、朴实,是白鹿原人的真实性情;春播、夏作、秋收、冬营,是白鹿原人的生活写照。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依白鹿原地势而建,南望秦岭、东临灞河。村内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森林形态,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完美呈现原滋原味的关中文化,是集生态旅游开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陕西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张骞从西域引进的食材原料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蔬菜、瓜果、香料丰富了中国菜肴的品种,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幸运的是,这些经历了千余年发展的传统小吃在白鹿原都能领略到,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继承历代宫廷小吃技艺,以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白鹿原美食以浓郁的乡土韵味赢得了普遍赞赏和高度评价。

  1、白鹿原六景:白鹿苑、鹿泉湖、祈福树、龙回头、神鹿泉、风土墙。四季有花、步步有景。

  2、白鹿原美食:蓝田饸饹、蓝田神仙粉、蓝田裤带面、蓝田九大碗、徐记烩三鲜、洋芋糍粑、神泉豆腐脑、泡泡油糕、油泼鲤鱼、葫芦鸡。名厨之乡,美味蓝田,给您最浓厚的陕西滋味。

  3、白鹿原特色:听歌谣,喝烧茶、买特产,体验关中民俗文化

  G40沪陕高速 G70福银高速 白鹿原出口—滨河西路—民俗村东门(30公里)

  910路(环城南路—咸宁路沿线),安村北站下车,步行1公里即到民俗村西门

  926路(市体育场—长乐路沿线),二十米路站下车,步行1公里即到民俗村东门

  西蓝快客(站东广场—蓝田),二十米路站下车,步行1公里即到民俗村东门

  地址:陕西省蓝田县滨河西路

  自驾路线:西安—连霍高速—平凉/凤翔方向右转上匝道—过千河大桥—宝汉高速—在陇县出口,右转上匝道—陇州大道—宝鸡—宝天高速/310国道—坪头镇—新民—香泉镇—南峪村—峡里村—大水川。

  2、世博园举行梦幻灯光节(活动已结束!)

  4月30日~5月29日西安世博园举行的“2016西安世园梦幻灯光节”活动,将为游客带来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主会场设置在园区冒险岛的灯光节,围绕“宇宙秘境、浪漫田园风光、爱的主题、音乐主题、杨帆起航、丝绸之路、城市缤纷”七大主题,运用1800万盏LED灯构造梦幻世界,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城市灯光盛宴。在灯光节,有时光隧道的奇幻,亦有城市之光的绚丽,有扬帆起航的梦想,亦有幸福爱情的温馨,让你身临其境感受流光溢彩、唯美浪漫的光影盛宴,给你带来璀璨夺目、似真似梦的视觉震撼!

  花式踏青体验别样春天

  除了灯光节,市民朋友还能参加截至5月6日举行的“2016春之世园踏青季”活动,“踏青季”活动以“春季”为主线,内容精彩纷呈。在五一期间,世博园在“踏青季”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主题,注入更多时尚、欢乐、互动的元素,以丰富游客观赏体验。

  以花为美的世博园正在热情绽放,“花之谜”——赏花寻宝赢大奖活动让游客在赏花中得到趣味,美丽的花仙子与可爱的长安花玩偶和游客互动,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惊喜;“花之声——踏青赏乐、自然之乐”邀您体验指尖上花开的声音;“花之舞——花样春天舞之美”带您观赏花开盛世的舞动,在这个美丽的花海中带给你一场饕餮盛宴;“花之翼——世园炫酷云朵秀”让您把天上的云朵随心所欲的捏成你想要的形状,体现奇幻创意魔法;“花语春天——世园环保趣味绘画”活动,让热爱绘画的小朋友在环保袋上绘出对春天的期许,以表达对环保的支持。

  地址: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运潭,世博园冒险岛(世博大道,锦绣门进入)

  公交:47路、262路、233路、530路、932路、港务专线

  自驾:西安火车站-长缨西路-二环东路-连霍高速公路-东三环-西安世博园

  门票:售票时间 活动期间16:30开始售票,60元

  时间:入场时间 晚上18:00—晚上23:00

  日期:4月30日-5月29日

  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包含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三大核心景区。这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甸,东西两面群山逶迤,自南而北是绵绵无绝的谷地。一条小溪沿谷底潺潺流淌,山间古树参天,在这里可以观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大水川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多个朝代的皇家马场。

  交通:可以从西安乘坐车或者是到宝鸡,随后在宝鸡北站或宝鸡西站乘坐发往大水川的旅游专线车。

  自驾路线:西安—连霍高速—平凉/凤翔方向右转上匝道—过千河大桥—宝汉高速—在陇县出口,右转上匝道—陇州大道—宝鸡—宝天高速/310国道—坪头镇—新民—香泉镇—南峪村—峡里村—大水川。

  铜川:赏花之余采樱桃看美丽田园

  “五一”假日,在铜川除了能赏花,还能采樱桃、赏中国美丽田园,绝对让你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陈坪村赏樱桃花、采樱桃

  铜川新区陈坪村的万亩樱桃花已竞相开放。步入樱桃园,洁白无瑕的朵朵樱桃花芳香四溢,连片种植的樱桃园形成了花的海洋。陈坪村是铜川最早的樱桃树种植村,每年一度的樱桃采摘和现场体验活动都能吸引大量的游人前来体验。

  交通:西安城北客运站有长途车直达陈坪村。

  自驾路线:从西安沿西铜高速至铜川新区出口下高速,沿长虹南路按路标导示至陈坪村即到。

  美丽田园——宜君哭泉梯田

  哭泉镇位于宜君县城南12.5公里处,210国道穿境而过,这里梁、沟、壑纵横交错,构成了神奇复杂的地形地貌。2014年与地膜玉米为一体的旱作梯田,凭着其唯美独特的农事景观登上了“中国美丽田园”的名单。

  交通:西安城北客运站有长途车直达宜君。

  自驾路线:从西安沿西铜高速至金锁关下高速,沿210国道至哭泉镇即到。

  照金牧场看美景、赏花海

  照金牧场位于照金纪念馆、纪念碑正后方,是照金小镇的生态休闲休憩区,也是国家丹霞地质公园的最佳观测点。照金牧场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牧场,这里的植被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实行花草混播,每个季节景观都不同,花期错落,不会太单调,也不至于太热闹。而牧草与花海的分区栽种和不同景致的间隔有致,使得牧场无论在哪一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视觉收获。

  交通:城北客运站有直达照金的班车

  自驾路线:西安(绕城高速G3001)—吕小寨立交(G65W出口,向铜川/延安方向上延西高速)(57公里)—铜川南/马额出口—照金镇。

  随处可见的三国文化、中国四大风格建筑和全国非物质文化展演,2016年才开业的,怎能不去?

  古镇内建有八卦广场、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空城计等三国文化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令人身临其境。在这里,感受一段历史,聆听一段故事。既是一次旅行,又是一次穿越。悠哉乐哉。

  诸葛古镇依照诸葛亮的生平故事为时序,规划有泰山郡、襄阳郡、巴蜀郡、南中郡、关中郡五大文化主题街区。

  园区内的泰山道乐、凤凰灯舞、川剧变脸、云南孔雀舞、关中社火等多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特色民俗演艺以及三国cosplay、三国武士巡游等主题活动,展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古镇依照诸葛孔明生平线索和大事传略,规划了山东郡、襄阳郡、巴蜀郡、南中郡、关中郡五大文化主题街区;集合冷兵器博物馆、郡丞府、学业堂、天下武侯祠博物馆、戏楼、相府、空城计、诸葛影院、大型音乐剧《出师表》等文化项目;更有八卦广场、隆中、借东风、赤壁、锦囊妙计、五丈原广场等主要妇孺皆知的主要广场景观,全景展现诸葛亮忠贯云霄的一生和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独具历史与人文的厚重感。

  特色美食:三国料理,诸葛蒟蒻面,武侯蜂蜜蓼花糖,诸葛连弩-辕门射击,官渡靶靶

  自驾 西安—西汉高速(成都方向)—十天高速(出勉县北收费站)—108国道

  全程300公里左右,大概4个半小时到达。位置就在勉县一中旁边临近武侯祠。

  班车 西安城南客运站—勉县—诸葛古镇

  推荐理由:“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村位于韩城市,历史丰富,自行百度。村落的选址符合“风水”,建筑布局遵循“礼制”。上村下寨,村寨相连。整个建筑融文化、道德、民俗、信仰为一体。国内外专家将其誉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党家村整个村子特别干净,真是一尘不染。传说是因为村东南有文星塔,而文星塔上藏有“避尘珠”。当然,据科学家证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动物园  南二环320直接到动物园终点站,单程路费3.5rmb/p。

  法门寺  火车站广场的东边乘坐游2,每天一次,早8点出发,下午3点从法门寺返回。

  沣裕口  401到城南客运站,车很多,单程不超过1小时,从沣裕口大转盘向右拐,上环山公路,7,8公里左右,有不少鱼塘农家乐,可以钓鱼,烧烤!

  鲸鱼沟  交大电脑城坐240路到终点,一人1块钱改坐蹦蹦车到入口处,买票5元/人,骑马10元/人到沟底,自由选择,有烤炉出租,10元一个,一般2个就够用了,划船20元/小时

  蔡家坡  西安火车站坐火车到蔡家坡10元(城西客运站坐高速客车25元,推荐岐山臊子面,岐山锅盔,岐山臊子肉夹馍,岐山擀面皮。

  汉阳陵  408到万寿路北口坐3-16,车站在万寿路北口西边约300米,票价4.5元,回来在张家堡倒228,来回各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15门票(没有年票是45。另外,有学生票,但是研究生出外)

  楼观台  在北门坐402到水司(西南城角)的客运站,乘坐到眉县或亚柏的汽车在终台路口下车,再坐三轮车到入口。记得要问到眉县或亚柏的汽车是否在终台路口停车。从西安-终台路口6~7元,终台路口-楼观台森林公园2元。门票30元左右。

  太平峪  北门402路到水司,车票8元,在太平口下车,坐小面包车上山,5元/人,学生门票20一人,成人票35,有农家住宿,可烧烤,建议自带肉

  太平森林公园  401城南客运站乘西安至户县班车到户县至三球仪汽车站,乘户县至太平森林公园的班车,每天三个班次,早9:00持、中午12:00、下午3:30,西安接待站电话:

  翠华山  交大东校区的可以做401到城南客运站在换4-01(始发)票价2+6,或者408到电视塔换4—01票价1+6,从城南客运站到翠华山约1个半小时,翠华山学生票35元

  蓝田汤峪  南门401到城南客运站坐车,门票15,可泡温泉,烧烤建议自带烤炉,农家乐提供住宿,5元/人,风景一般,适合班级休闲旅游。

  金丝峡  火车站旁边的西安汽车站坐西安到商南的汽车,票价95,从早上6:40开始,每40分钟一趟。下午2:00有商南到金丝峡专线。这条线路一天只有早7点和下午2点两班商南有两个汽车站,相距500米左右,去金丝峡的车在秦东宾馆旁边的那个汽车站坐。

  王顺山  乘车路线:现在西蓝高速公路的终点都设在火车站三府湾停车场,有直达旅游景点的大巴和中巴,大巴一般是宇通客车,中巴是红色的金龙。中巴一般只到县城,大巴视旅游人数多少决定是否去旅游地。可以做到蓝田县城,在乘车前往。应该直接到火车站附近的长途汽车站坐西安-商洛的车,那车途径王顺山

  茂陵  交大南门坐612到城西客运站西安--兴平,到茂陵站下,5.5/人5块钱一车的蹦蹦车蹦到茂陵博物馆门票28,今年4月13号以后调价至45元,无学生票,可坎价

  华山  火车站做游1,早8点出发,一天一趟,或者乘坐火车去华山现在票价学生票90/人,保险好像是5/人缆车单程60/人,全程110 元。

  火车:西安至韩城有三趟火车,以及宝鸡经韩城至太原的路线,票价19元,时间4小时不过春运期间停开。

  汽车:西安的城东客运站有大巴,票价50,走高速(西安至禹门口),时间2小时40分到达韩城的汽车总站。

  韩城市内坐101路小中巴公交到南关汽车站,0.5元/人;换乘公交旅游专线直达司马迁祠门口,2.5元/人,门票是20元,学生10元;返回仍坐公交旅游专线可以直达文庙,还是每人2.5元。开放时间8:00-18:00(4月1日—10月31日)紧靠司马迁祠的是红军抗日渡黄河纪念碑(不收门票)

  韩城火车站坐101路到南关(终点站,车费1元),到斜对面换乘102路,三站就到了东学巷口,步行3-5分钟就可到达文庙。门票10元,导游讲解10元开放时间——8:00-18:00。

  韩城开往下峪口的中巴车途经党家村,车费3元。票30元,学生半价导游讲解20元。开放时间——全天。

  第一日,早起,火车站坐西安到黄陵的车,三小时到,走高速,下午一点,黄陵到宜川,35元/人,住宿第二日,出租车到壶口,下午返回宜川,做宜川到富县的车,在从富县到西安,或者直接乘坐宜川到西安,早八点下午五点各一趟,75元/人

  去:交大南门612,到城西客运站乘坐西安到眉县的车,23.5元/人,每20分钟一辆,做到大桥口下车(说去太白山,司机就会告诉你的),大桥口有中巴车做到离汤浴比较近的地方,1.5元/人,有小车包车上到汤浴,15元/车,能做4,5个人的那种。

  回:1,汤浴每天早上6点半会有车直接到西安,票价18/人。

  2,乘坐游二。下午4点回西安。

  3,汽车站作车,到大桥口,换蹦蹦过桥到高速口,等梅县回西安的车。

  从城西客运站,或者火车站买票,票价:火车票7-11/人,汽车票20/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出了车站往西300米(火车汽车站挨着的)门票60每人,里面最值得看的是昆虫馆(强烈推荐)当然还与其他的土壤馆、农史馆、动物馆、蝴蝶园。

  水上运动中心 出了车站坐1路公交车到终点,向东走500米吧,门票5块每人可以用学生证,每人2块。没事可以转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天地 全名叫啥忘了,还是坐1路公交车可以到,门票10还是20块每人,里面有现代农业:无土栽培什么的,都快忘了克隆羊基地:到西北科技大学北校区出后门直走500米,中国最早的克隆羊"多莉"祖孙好几代了吧,不知道要不要钱,其实也没有啥好看的,和外面养殖场的羊差不多

  后稷园 后稷“中国农神”下高速是看到的最大的那个石像所在就是,免费还有就是每年的农高会,没事去逛逛集市,感受农民逛集的生活。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西安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旅游攻略】查看西安及周边热门景区旅游攻略,景区最新防疫要求汇总,购买优惠门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站南广场和北广场都可以进站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