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落户政策

  8月11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届时,“暂住证”将升级为“居住证”。此 前,上海、广州等地已实行积分落户政策已有些时日,上海积分落户政策推出时,网友们曾惊呼“好难”。那么问题来了,在北京和上海安家落户,哪个更难一些 呢?我们来比一比。

  每经记者 冯彪 李彪

  对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想得到“归属感”,大致要满足两个“硬性要求”:

  一是要有套房,即“安家”。毕竟很多人觉得租房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有了恒产才有恒心。

  二是要有户口,即“落户”。没有本地户口,即使有了房,“外地人”的标签也还是挥之不去,更不必说孩子以后如何上学,也是个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情况在北京白领人群中绝非少数。不过,未来通往北京户籍的“大门”却有望缓慢打开。

  8月11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届时,“暂住证”将升级为“居住证”。

  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且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非京籍市民,可以申请领取居住证。非京籍常住人口在领取居住证以后,符合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的,就可以参与积分落户。

  此前,上海、广州等地已实行积分落户政策已有些时日,上海积分落户政策推出时,网友们曾惊呼“好难”。那么问题来了,在北京和上海安家落户,哪个更难一些呢?我们来比一比。

  上海难?那是没跟北京比!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行积分落户政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北京的积分政策堪称最严。

  例如,在上海年龄指标最高分值30分,但在北京,不超过45周岁,只能加20分。

  学历方面,大学专科(含高职)10.5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26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37分。

  而在上海,学士、硕士和博士能够分别获得90、100、110分。在上海,积分满120分可以申请上海居住证。同时上海规定,持证人年龄在56~60周岁,积5分;年龄每减少1岁,积分增加2分。这意味着,在上海博士毕业很容易就能够取得上海户籍,在北京博士毕业生比上海就要难得多。

  要在城市落户,当然需要为该城市做贡献。在上海投资创办的企业,按照个人的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3年平均每年纳税额在10万元及以上或平均每年聘用上海市户籍人员在10人及以上,每纳税10万元或每聘用上海市户籍人员10人积10分,最高100分。

  但是在北京,纳税额平均每年在10万元及以上;投资人、股东等根据企业已缴纳的税金,平均每年纳税20万元及以上,仅能加6分。

  在减分条款方面,北京和上海都有规定,但上海仅规定有行政拘留和一般刑事犯罪记录行为的减分。而在北京,除行政拘留外,还专门规定有涉税违法行为记录的个人、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申请积分落户的,每条记录减12分。

  在广州同样实行积分落户政策,但是积分难度比上海和北京要小得多。在广州,只要满足无犯罪记录、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并且积分达到60分并且有4年社保的即可申请入户广州。

  而且,在广州,本科文化程度、中级职称就能获得60分,另外还可以通过献血或做志愿者获得积分。

  不过,到底多少分才能通过积分申请,拿到“北京绿卡”呢?现在还没有答案。

  《管理办法》指出,北京市政府根据年度人口调控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积分落户分值。市有关部门根据申请人积分情况和落户分值,初步确定年度积分落户 人员,并将其积分情况向社会公示。公示通过后,申请人可按相关规定办理本市常住户口。此外,还将根据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由市有关部门对积分落户指标 体系适时提出调整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记者表示:“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够资格申请),到2020年,获取北京市户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有北京户口,起码省5年青春百万买房钱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而其中户籍人口仅1345.2万人,其余800多万人在北京立业但家未安。一张北京户口,到底承载了哪些好处?

  如果你有了户口,那就意味着未来你的子女将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人。他们将能在北京入学,在北京参加高考,升入大学。在北京优质的教育条件之下,升入大学当然也更容易。但如果没有北京户口,即使是在北京上完学,也只能回到户籍地参加高考。

  如果有幸成为北京人,在购房、买车方面当然更有优势。如果没有北京户口,在北京购买商品房,需要在北京连续满5年纳税证明(指个人所得税)或者在北京连续满5年的社会保险证明。而有北京户口则无需5年等待。

  虽说也就晚了5年,可是在房价持续上涨之下,“时间就是金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1年北京平均房价大概在21000元/平方米,而5年后的2016年,平均房价已超31000元/平方米。

  这意味着以买100平方米商品房算,晚5年就需多支付100万元,几乎相当于普通白领5~ 10年工资总额。

  在买车方面,虽说都需要先摇车牌,但是没有北京户籍需要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

  不仅如此,在中央企业、事业单位云集的北京,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当然不必多说。但是,大部分这类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中除了个人能力外,还有重要一条就是拥有北京户口。

  此外,如果在北京工作,有了北京户口,办理各种证件也方便很多,当然再也不用长途奔波了。

  然而,如果你打算想先落户再安家,问题就来了……

  买套房要工作65年?!

  外地人到北京落户、定居,解决了户籍问题,相对应的购房问题应运而生,北京房屋均价在全国毫无疑问地位居前列,据央视财经报道,若抛开限购政策不 谈,仅按各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城镇居民靠一人工作赚钱全额付款买90平米的房子需要攒钱65年,若夫妻两人共同承担,则工作近7年 的收入,可付20%的首付款购买首套房。

  相比城镇居民,农民买房的压力则更大一些。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城镇居民的低2至3倍。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1194.8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421.7元。

  而学区房价格还相对更高。

  有统计显示,2016年,北京适龄儿童进入重点小学比例仅为16.7%,重点教育资源供给无法完全满足潜在入学需求,学区房需求热度仍会持续。

  另外,来自北京清华同衡城市研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15日,重点学校集中的主城四区全部小区数量为11933个,但重点学区房小区仅1217个。也就是说,可以读重点学校的小区只占10%多一点。

  根据中指院报告,北京全市700余万套存量房中,仅有60余万套存量学区房,全市73%的重点小学位于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相对应的,67%的学区房也集聚在四个区内。

  而在房价上的差别就更加直观,该报告显示,全市学区房均价达65955元/平方米,比全市存量房均价高出31%。四区学区房均价比非学区房均价高出15%以上,海淀区差价最大。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这些学区房仅就房屋本身来讲,条件并不算优渥。中指院报告称,65%的学区房楼龄超过15年,东城区和西城区楼龄还会更长些。

  由此看来,要最终成为“北京人”,你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如果你仍然在为之奋斗,虽然艰难,但请相信:

  但每一个你打倒的“怪兽”

责任编辑:孙爱林 SN146

}

不知从何时,学历在金钱和关系网面前黯然失色。

可是从昨天开始,上海用一纸“落户”政策,重新拉起了普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期望值,而且在当地的沪漂青年朋友圈,还掀起一轮学历鄙视潮。

鄙视链的逻辑非常诡异,并不是按照全国知名院校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而是除了清北以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大学成为上海最被认可的“顶级院校”。

这是因为9月23日,上海当局下发了一道文件,《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办法》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大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符合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

一位上海交大任职的朋友昨天跟我说,消息一出全校都沸腾了。

一部分师生兴奋地睡不着觉,因为终于成为上海人,可以直接买房了;另一部分则是比较痛苦,因为即使有了上海人身份,依旧买不起房。堪称当代贫富差距的校园样本。

当然这对于局外人来说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号称中国最难落户的两位大哥之一的上海,为何突然宣布下放落户门槛?这背后蕴藏着什么趋势?对于未来其他城市的居民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

下面子木为大家剖析答案。

中国户籍制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了。

只能说它是中国进入城镇化建设阶段,特殊时期,独树一帜的产物。对于户籍制度诞生的根源,可以用一句话解释:

在城市早期管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应对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潜在的城市病的风险。城市病在多个国家都有模版,例如贫民窟与摩天大楼交错的印度首都新德里。

然而近十年,这一制约因素逐渐被打破。

一是因为基建成熟,城市容量提升,二是彻底意识到“人口是城市的血液,人口的流动才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和动力。”

所以你会看到,这几年各大城市都在降低人口落户门槛,经济较强的城市用高学历筛选人口;对人口有强需求的,例如石家庄、西安等城市,则是直接把门槛设置为0。

但在这其中有两个城市,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开对户籍控制,它们的名字大家应该猜到了,就是中国最难落户的城市,北京和上海。

2017年,北京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决定控制人口规模,将在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疏解200万人口。

大哥带头,老二自然不让。于是上海也跟着北京一起制定了人口疏解计划。然而现在来看,上海的确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我们都知道中国三大经济支柱,京津冀城市群以首都北京带头,城市群是上海,大湾区是以广深带动。

但京津冀还和其他两个还不一样。

首先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高科技产业中心,多个光环加身,平台广阔工资水平高,对周边区域虹吸能力实在太大了。

即使开始非首都功能人口疏解,也是有进有出,进来的人口更多的是周边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

远的不讲,就拿河北的年轻人,他们首选还是北京,实在北京混不开了才去天津捞个户口定居,实在家底不行,也没什么宏伟抱负,才会选择石家庄以及唐山、保定等城市。

但不同,上海虽然贵为核心城市,但自古以来周边的城市的实力并不弱。

尤其是在高新产业狂潮下,周边的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这些年都在加速崛起。

这导致上海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在逐步被周边城市平摊,这也意味着对年轻人的虹吸能力在逐步下降。

一个刚去杭州开办公司的资深沪漂朋友对我说,江浙一带的年轻人选择空间太大了,上海工资高但房价也高,周边城市的优势就出来了。

学互联网的可以去杭州,阿里带动的一系列高新企业都在杭州;学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的可以去苏州无锡,青山绿水,江南水乡美如画;对教育有需求的可以去南京、南通;嫌杭州房价高的,还可以去宁波……

上海跟着北京学控制人口政策,两年后发现不对劲了。

北京因为疏解人口政策力度猛,上海在常住人口上还有微弱增量。

但是在人口年龄结构和出生率上,两者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数据显示,年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33.20%,2018年是34.4%,然后是35.20%,而年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仅为17.24%。

这意味着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是北京的两倍,而且基本以一年一个百分点左右在递增。这是非常恐怖的。

我们再看人口出生率,2019年北京是8.12%,上海是7.2%,而且上海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要高于北京。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上海老人越来越多,新生儿越来越少,如果中间的年轻人再继续停滞增长,那么就会陷入“空心化陷阱”,上海年轻人的生活负担越来越严重,将成为经济的一大爆破点。

再加上这几年江浙和大湾区一带城市抢人抢得太狠了,“人口是未来”。

这也是上海此次终于放下“身架”,愿意接纳年轻人的真正原因。

虽然这次上海仅针对四大院校的应届生放低落户门槛,对于上海1000多万外来人口说,杯水车薪。

但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成为“上海人”遥不可及的梦想慢慢被触及,现在是四大院校,过段时间可能还会继续下放门槛。

当然这对于上海是一次房价利好吗?可以算是,但对于庞大的上海市场规模来说,这点儿需求还不够塞牙缝的,造不成什么波澜。还要看后续动作。

上海这次放低落户门槛,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很多人在网上嘲言讽语,甚至把马云的金句捧出来:“从前的我你爱理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其实没必要,首先你得考上上海四大名校,再者你能买起上海的房子,这两个门槛对于绝大多数人依然是不切实际的。

上海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某一阶段突然走岔路了,马上回到正轨,弥补损失,这是一个核心大城该有的勇气和魄力。

毕竟,它的GDP一直都是中国第一。

文章转载自:子木聊房  作者:子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细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